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林木遗传育种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信阳农林学院

林木遗传育种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信阳农林学院

林木遗传育种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信阳农林学院信阳农林学院第一章测试1.林木遗传育种学是以遗传学为理论指导,研究()的规律。

A:林木性状遗传与变异 B:林木交配系统 C:遗传多样性地理变异 D:森林群体进化答案:林木性状遗传与变异2.现代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大致可分为()时期。

A:分子遗传学 B:细胞遗传学 C:生化和微生物学 D:发育遗传学答案:分子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生化和微生物学3.育种策略的目标是在短期内取得最大的增益,又能持续开展长期改良()A:对 B:错答案:对4.育种循环的核心活动是()A:遗传测定 B:引种 C:繁殖 D:选择和交配答案:选择和交配第二章测试1.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

()A:对 B:错答案:错2.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后期Ⅰ都发生染色体的两极移动,所以分裂结果相同。

()A:错 B:对答案:错3.基因突变的转换是嘌呤和嘧啶之间的互换。

()A:错 B:对答案:错4.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A:错 B:对答案:对5.同源四倍体由于四条染色体都是完全同源的,因此减数分裂前期Ⅰ会紧密联会成四价体。

()A:对 B:错答案:错6.DNA和RNA都是由______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A:五碳糖 B:磷脂 C:核苷酸 D:氨基酸答案:核苷酸7.在分析一条DNA分子上不同碱基的数量时,下列结果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对是()。

A:A+G=C+T B:A=C C:A+T=C+G D:A=G答案:A+G=C+T8.序列为ATGCCTAGCAC的DNA所转录的RNA的序列为()。

A:AUGCCUAGGAC B:GCAUUCGAAGU C:UACGGAUCGUG D:TACGGATCGTG答案:UACGGAUCGUG9.mRN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

()A:错 B:对答案:对10.tRNA, rRNA和mRNA都是从DNA转录而来的。

2010年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答案)

2010年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答案)

二、问答1.经核型分析,已知杨树的染色体基数为19,即2n=2x=38。

写出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1)叶38 (2)根38 (3)胚乳57 (4)胚囊母细胞38 (5)胚38 (6)卵19 (7)花药壁38 (8)精细胞192.某树种基因型为AaBbCcddEeFF,图示可能产生的配子种类,计算雌雄配子可能的组合数。

16种配子,组合数2565.花生种皮紫色R对红色r显性,厚壳T对薄壳t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指出下列杂交组合的(1)亲本表现型、配子种类和比例。

(2)F1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TTrr×ttRR TTRR×ttrr TtRr×ttRr ttRr×Ttrr③TtRr ×ttRr配子1TR:1Tr:1tR:1tr 1tR:1trF1基因型比例:1 TtRR:2 TtRr:1 ttRR:2 ttRr:1 Ttrr:1 ttrrF1表现型比例:3厚紫:3薄紫:1厚红:1薄红6.控制蕃茄红果与黄果、二室与多室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写出下表各杂交组合亲本基因型:7. 在金鱼草中,花色、叶型是分别由二对独立遗传基因决定的:R 为红色,r 为白色;N 为狭叶,n 为阔叶。

用纯种红花阔叶与白花狭叶品种杂交,F 1为红花中宽叶。

若F 1自交,F 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频率如何?RRnn×rrNNRrNnF 2基因型:1RRNN :2RRNn :2RrNN :4RrNn :1RRnn :2Rrnn :1rrNN :2rrNn :1rrnnF 2表现型:3红狭:6红中宽:3红阔:1白狭:2白中宽:1白阔8.豌豆高株(D)对矮株(d)、圆粒(R)对皱粒(r)、黄子叶(Y)对绿子叶(y)显性,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试分析下列杂交组合F1的表型及比例、基因型及比例(1)DdRRYy×DdRrYy (2)DDRRYy×ddRryy(1)基因型比例表现型比例:9高圆黄:3高圆绿:3矮圆黄:1矮圆绿(2)基因型比例:1DdRRYy:1DdRRyy:1DdRrYy:1DdRryy表现型比例:1高圆黄:1高圆绿9.A与D两对基因连锁,交换值为25%。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林木育种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木材产量B. 提高木材质量C. 提高抗逆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林木育种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林木育种中,选择育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表型B. 基因型C. 环境因素D. 社会需求答案:A4. 林木杂交育种中,杂交亲本的选择依据是什么?A. 亲本的表型B. 亲本的基因型C. 亲本的适应性D. 亲本的经济价值答案:B5. 林木育种中,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改变林木的形态特征B. 改变林木的生理特性C. 改变林木的遗传特性D. 改变林木的生长环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林木育种中,哪些因素会影响育种效果?A. 育种目标的明确性B. 育种材料的选择C. 育种技术的先进性D. 环境条件的适宜性答案:ABCD2. 林木育种中,哪些方法可以提高育种效率?A.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B.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D. 利用传统杂交技术答案:ABC三、判断题1. 林木育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对)2. 林木育种过程中,环境因素对育种效果没有影响。

(错)3. 林木育种中,基因型和表型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错)4. 林木育种中,杂交育种可以产生新的遗传变异。

(对)5. 林木育种中,基因工程育种可以精确控制目标性状的表达。

(对)四、简答题1. 简述林木育种中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答: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林木的表型特征,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以期在后代中保留和增强这些优良性状。

这一过程依赖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合,通过连续多代的选择,逐步提高整个群体的遗传品质。

2. 描述林木育种中杂交育种的主要步骤。

答:杂交育种的主要步骤包括:(1)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2)进行亲本间的杂交;(3)对杂交后代进行选择,淘汰不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4)对选出的优良个体进行连续多代的自交或回交,以稳定和纯化优良性状;(5)最终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

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集

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集

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集绪论名词解释1.变异 2.遗传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回答问题1.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2.假如观察到1000个处于分裂事情的洋葱根尖细胞,其中有690个处于分裂前期,101个处于中期,34个是后期,175个末期。

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指出洋葱有丝分裂各分裂时期的相对持续时间的长短吗?3.姊妹染色单体间能否发生交换?细胞学上能否鉴定出来?4.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5.在细胞分裂周期中,什么时期最容易鉴别染色体的形态特征?6.试区别染色单体和染色体?7.姊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周期中的哪一时期形成?从哪一时期起形态可见?8.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时期中的有关数据:a.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b.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c.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数d.减数分裂末期II染色体数9.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8,假设在减数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被拉向同一极,那么:a.二分子的每个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单体b 若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所有的姊妹染色单体部分开,则产生四个配子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c.用N表示一个完整的单倍染色体组,应怎么样表示每个配子的染色体数?10.通过杂交产生基因重组的细胞学基础是什么?11.你在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实验中,常采用哪种固定液?如何配制?说明固定的作用是什么?12.一种低等植物,有绿色和蓝色之分。

在它们的生活史中,二倍体阶段和单倍体阶段只有一个阶段是肉眼可看见的,用绿色和蓝色杂交,后代中绿色和蓝色个体数目相等。

这个肉眼可见的阶段是二倍体阶段还是单倍体阶段?13.在细胞周期中,是染色体先分裂还是细胞先分裂,这有什么意义?1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说明理由;a.一个成熟的卵细胞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有18条一定是来自父本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有34条染色体,其中12条来自父本c.25个花粉母细胞可产生100个花粉d.50个胚囊母细胞可产生200个胚囊15.试述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重要意义?16.怎么样从细胞学上识别:a.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中期I细胞b.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分裂前期I细胞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后期II细胞17.一个基因型为Aa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者减数分裂,其子细胞将各有哪些基因型?18.下列各种情况是符合于减数分裂?还是符合于有丝分裂?或者两者都符合?还是两者都不符合?a.亲代细胞与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b 二倍体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一个减半的过程c 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每对染色体中的一个d 在二倍体生物中,子细胞中有每对染色体的两个成员19.先天愚型患者的染色体数为47,通常是由于第21对染色体多了一个。

智慧树知道网课《林木育种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智慧树知道网课《林木育种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0分)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被称为()。

A.变异B.培育C.遗传D.选择参考袴宰C2【单选题】(20分)林木育种的主要目标是()。

A.造林用种的生产B.良种的使用C.良种的获得D.造林苗木的培育rX€3【单选题】(20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理论依据是()。

A.变异_3 B.改良C.遗传D.育种-1^., /JA*C4【单选题】(20分)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理论依据是()。

A.育种B.改良C.变异D.遗传畚考答案C5【多选题】(20分)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包括()。

A.改造B.引种C.育种D.选种診考答案BCD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分)林木育种研究的对象是()。

A.良种B.变异C.个体D.群体畚考答案D2【单选题】(10分)生态型通常是由分布面积较小、不连续的群体组成,通常由()来鉴定。

A.地理分布差异B.形态特征差异C.个体差异D.生理特性差异参考答案D3【单选题】(10分)在同一片试验林中,遗传力随()的变化会有明显的差异。

A.年龄间伐措施C.人工管理气候变化■4rS -klKA4【单选题】(10分)相比较而言,()方法在林木育种生产中历时时间较短,见效较快。

A.选择育种_3 B.倍性育种C.杂交育种D.航天育种畚考答案A5【多选题】(20分)对于理想群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子没有选择作用,雌雄株数比相同B.个体间随机交配C.每个个体对下一代的基因贡献机率不相等D.组成的个体数多,没有亲缘关系畚考答案ABD6【多选题】(20分)下列属于直接选择的有()。

A.根据病害情况挑选抗病的个体B.根据化合物组成挑选抗虫的个体C.根据生长性状挑选高大、粗壮的个体D.根据萌发晚等表现挑选耐寒的个体畚考答案AC7【判断题】(10分)突变是某些等位基因没有被取样”而从后代中消失。

A.对B.错_ 鼻七./J A*替勺备案B8【判断题】(10分)奠基者效应是指由于新群体的遗传组成是由原来被保留的个体的遗传特性决定,新群体不能完整地代表其原有群体的现象。

林木育种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林木育种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四川农业大学2021年9月《林木遗传育种》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9

四川农业大学2021年9月《林木遗传育种》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9

四川农业大学2021年9月《林木遗传育种》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 角倍蚜有几个寄主?各为什么植物?角倍蚜有几个寄主?各为什么植物?有夏寄主和冬寄主。

夏寄主即倍树主要为盐肤木,冬寄主为提灯藓科植物,主要有匐灯藓属的侧枝匐灯藓、钝叶匐灯藓、大叶匐灯藓、圆叶匐灯藓、和湿地匐灯藓等。

2. 白蜡虫的寄主植物主要为木犀科( )属和( )属的种类。

A.女贞、白蜡树B.女贞、盐肤木 C.盐肤木、白蜡树白蜡虫的寄主植物主要为木犀科( )属和( )属的种类。

A.女贞、白蜡树B.女贞、盐肤木C.盐肤木、白蜡树A3. 速生的树种( )丰产树种。

A.一定是 B.不一定是 C.肯定不是 D.也是速生的树种( )丰产树种。

A.一定是 B.不一定是 C.肯定不是 D.也是B4. 生态学上最常用的Raunkiaer生活型划分系统主要是以植物在不利生长季节里( )为依据来划分的。

A.树木高度B.休眠芽高度C.枝下高度D.开花结实高度参考答案:B5. ( )是商品标准的中心内容。

A.技术要求 B.试验方法 C.商品分类 D.检验规则( )是商品标准的中心内容。

A.技术要求B.试验方法C.商品分类D.检验规则A6. 虫茶是什么?有何功效?我国的产虫茶昆虫主要为哪种?虫茶是什么?有何功效?我国的产虫茶昆虫主要为哪种?虫茶是用某些鳞翅目昆虫幼虫的粪粒制成的药用茶。

[功效]清凉止渴、解毒消肿、提神健胃、明目益思、散瘀止痛。

我国的产虫茶的昆虫主要有化香夜蛾、雪疽夜蛾和米缟螟3种。

7. 斑蝥和斑蝥毒素的中毒和致死剂量各为多少?不慎中毒后应如何处理?斑蝥和斑蝥毒素的中毒和致死剂量各为多少?不慎中毒后应如何处理?(一)斑蝥中毒剂量为0.6g,致死剂量为1.5g;斑蝥素0.14μg能诱发皮肤起泡,10mg可产生严重中毒或致死。

(二)绿豆汤、豆浆、绿茶或清宁丸可解毒。

用斑蝥制剂时服浓绿茶,并多饮开水。

因不慎中毒时,忌用油类,以减少斑蝥素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遗传育种学(高本起)》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基因组;
2、表现型;
3、隐性;
4、三体和四体;
5、杂种优势;
6、种源;
7、遗传测定;
8、无性系;
9、杂交;10、种子园。

11、染色体;12.超倍体;13、显性;14、广义遗传率;15.基因型;16、种质资源;
17、优树;18、交配设计;19、选择差;20、配合力。

二、填空题
大部分的RNA是结构,而tRNA是结构。

tRNA与、是与蛋白质合成密切的三种RNA。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在完成的。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每个基本结构单位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和。

核酸中的戊糖有两类:和。

1953年Watson和Crick根据DNA的衍射图分析,提出了DNA的模型。

这一模型认为DNA有两条的多核苷酸链,一条链中的磷酸二酯键为方向,另一条链为方向,围绕一个轴盘旋,形成旋的螺旋体。

链之间的碱基由连接,其中G与C之间通过氢键,A与T之间通过个氢键来连接。

碱基对的平面与轴线。

三、选择题
1.细胞中传递遗传信息的RNA是()。

A. tRNA
B.rRNA
C.mRNA
D.snRNA
2.同源四倍体某一位点的杂合体基因型有()种。

A.1
B.2
C.3
D.4
3.在测交后代中,如果重组型配子数是301,总配子数是8368,则交换值为()。

A.7.2%
B.3.6%
C.1.8%
D.0.9%
4.用下列方法()可以验证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A.回交
B.复交
C. 测交
D.单交
5.下列物质中使染色体加倍效率最高的是()
A.秋水仙素
B.生长素
C.脱落酸
D.赤霉素
6.杨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是19,三倍体毛白杨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3,57
B.3,19
C.2,38
D.3,38
7.紫茉莉的两个纯合红花品种和白花品种杂交后,F1表现粉红色。

F1自交后代红花:粉红:白花的比例为1:2:1。

紫茉莉的花色遗传表现为()。

A.显性遗传
B.不完全显性
C.隐性遗传
D.基因累加
8.对于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群体,在无突变,无选择和无选择的情况下,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是()
A.可变的
B.守恒的
C.随世代演替的
D.随机的
9.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力是度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占表现型变异相对比率的重要参数。

狭义遗传了是指()
A.加性遗传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
B.总的遗传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
C. 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
D. A,B,C都不是
10.交换值越小,说明非等位基因间连锁强度越大;交换值越大,说明非等位基因间连锁强度越小。

交换值总是在()之间变动。

A.0 B.50% C.0-50% D.0-100%
四、判断题
1. 林木种内种源间杂交是远源杂交。

()
2.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方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

()
3. 种源试验过程中,来自南方的种源比来自北方的种源生长慢。

()
4. 巢式交配设计既可产生半同胞家系,又能产生全同胞家系。

()
5. 耐盐机理是耐盐树种选择的主要理论基础。

()
6. 林木引种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树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原产地与引入地的环境条件。

()
7. 选择个体数目占选择群体数目的比例叫入选率,选择率愈小,选择差愈大。

选择差除以该性状的标准差所得的比值为选择强度,选择强度实际上是选择差的标准化。

()
8. 无性系选择是在天然种群、家系和家系内选择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选择,
也是遗传增益最大的选择方式。

无性系选择往往和无性系测定一起进行。

( ) 9.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二是经济价值符合要求。

( ) 10. 自然选择对生长性状和生存性状具有同样的作用。

( ) 五、计算题
对一个地点无性系测定某些性状,对数据进行整理,然后进行方差分析,不仅可以了解无性系间遗传差异是否显著,为无性系选择提供依据,还可估算某一性状的重复力(repeatability )。

比如对3个杨树无性系做对比试验,每个无性系含3个分株,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
表 杨树无性系苗高生长变量分析
重复力(r )可用下式来估算:
2
2
2
e
c c r σσσ+= 请你估算杨树无性系间的重复力 六、简答题
1、什么叫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和核遗传有联系吗?
2、马铃薯的2n=48,是个四倍体。

曾经获得马铃薯的单倍体,经细胞学的检查,该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12个二价体。

据此,你对马铃薯染色体组的组合成分是怎样认识的?为什么?
3、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

4、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5、在自然群体中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如何量化和表征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
6、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在哪里?这两类性状的分析方法有何异同?
7、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有哪些?为什么在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中强调与自然保护
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结合?
8,遗传测定的主要作用。

七、论述题
1、试述影响林木地理变异的主要因子、变异层次和变异类型。

2、基因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然而基因的概念在不断发展,请简述基因概念的发展及其目前对基因本质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略
二、填空题
大部分的RNA是单链结构,而tRNA是三叶草形结构。

tRNA与rRNA、mRNA 是与蛋白质合成密切的三种RNA。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在核糖体完成的。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

每个基本结构单位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核苷和磷酸。

核酸中的戊糖有两类:核糖和脱氧核糖。

1953年Watson和Crick根据DNA的X射线衍射图分析,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这一模型认为DNA有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一条链中的磷酸二酯键为3’→5’方向,另一条链为5’→3’方向,围绕一个轴盘旋,形成右旋的螺旋体。

链之间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其中G与C之间通过三个氢键,A与T之间通过两个氢键来连接。

碱基对的平面与轴线垂直。

三、选择题
CCBCA ABBAC
四、判断题
1. 林木种内种源间杂交是远源杂交。

(×)
2.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方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

(√)
3. 种源试验过程中,来自南方的种源比来自北方的种源生长慢。

(×)
4. 巢式交配设计既可产生半同胞家系,又能产生全同胞家系。

(√)
5. 耐盐机理是耐盐树种选择的主要理论基础。

(√)
6. 林木引种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树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原产地与引入地的环境条件。

(√)
7. 选择个体数目占选择群体数目的比例叫入选率,选择率愈小,选择差愈大。

选择差除以该性状的标准差所得的比值为选择强度,选择强度实际上是选择差的标准化。

(√)
8. 无性系选择是在天然种群、家系和家系内选择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选择,也是遗传增益最大的选择方式。

无性系选择往往和无性系测定一起进行。

(√)
9.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二是经济价值符合要求。

(√) 10. 自然选择对生长性状和生存性状具有同样的作用。

(×) 五、计算题
对一个地点无性系测定某些性状,对数据进行整理,然后进行方差分析,不仅可以了解无性系间遗传差异是否显著,为无性系选择提供依据,还可估算某一性状的重复力(repeatability )。

比如对3个杨树无性系做对比试验,每个无性系含3个分株,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1:
表3-1 杨树无性系苗高生长变量分析
重复力(r )可用下式来估算:
2
2
2
e
c c r σσσ+= 请你估算杨树无性系间的重复力。

解:
2c σ=
3
33
.6300-=97.89 2e σ=6.33
2
2
2e
c c r σσσ+==33.689.9789
.97+=0.94 六、简答题 略 七、论述题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