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做会计分录
计提工资会计分录怎么做

计提工资会计分录怎么做计提工资会计分录的方法1.计提工资借:××费用(管理/销售等)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借:××费用(管理/销售等)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3.次月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4.上交杜保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5.上交个人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留意事项:社会保险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
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
会计分录的方法层析法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进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楚,能够取得抱负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状况。
4、依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削减),来推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章,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同学能够精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特别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业务链法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依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挨次,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殊是针对于简单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记账规章法所谓记账规章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章“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的编制格式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其次: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计提和发放工资分录

企业计提和发放工资会计分录
问:计提和发放工资怎么做会计分录?
答:
1.月末计提工资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工资应发工资数
-社保公司部分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数
—社保公司部分
2.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数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实发工资数
3.上交杜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公司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部分)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事项:
社会保险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
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
工资计提和发放账务处理例题

工资计提和发放账务处理例题
假设企业为一个制造业企业,员工工资作为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进行计提和发放。
以下是两个不同的例题:
例题 1:计提工资的账务处理
1. 月初计提工资时,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2. 支付工资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例题 2:发放工资的账务处理
1. 月初计提工资时,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2. 支付工资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3. 缴纳社会保险费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4. 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企业在工资计提和发放方面的账务处理可能存在差异,具体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为了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遵循会计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会计账务处理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计提发放工资、社保和工资个税会计分录

计提/发放工资、社保和工资个税会计分录
计提工资、社保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工资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住房公积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社保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承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承担部分)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缴纳社保和申报个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承担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承担部分)
贷:银行存款。
工资处理会计分录

1、工资分配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工资薪酬--应付工资
2、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工资薪酬--应付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养老,医疗.失业自己负担部分)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
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现金(实际发放给员工的)
3、缴纳社保费、住房公积金时:
A:先提企业部分到应付职工薪酬
借: 管理费用--社保费(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单位负担部分)
--住房公积金(单位负担部分)
应付福利费--医疗保险(单位负担部分)
贷:应付工资薪酬--社保费(单位负担部分)
--住房公积金(单位负担部分)
--医疗保险(单位负担部分)
注:提应付福利费--医疗保险(单位负担部分)是指: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后,应付福利费停止提取,应付福利费贷方原来有余额情况下;
如果没有余额,以实际发生额
借:管理费用--职工薪酬--医疗保险
B:缴纳:
借:应付工资薪酬--社保费(单位负担部分)
--住房公积金(单位负担部分)
--医疗保险(单位负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保(养老.医疗.失业自己负担部分)
--住房公积金(自己负担部分)。
发工资和扣社保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发⼯资和扣社保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计提⼯资:借:管理费⽤--⼯资;管理费⽤--社保费;贷:应付职⼯薪酬--⼯资;应付职⼯薪酬--社保费;缴纳社保时:借:应付职⼯薪酬--社保费;其他应付款--扣个⼈社保;贷:银⾏存款;发放⼯资时:借:应付职⼯薪酬--⼯资;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发⼯资和扣社保的会计分录怎么做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发⼯资和扣社保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发⼯资并从⼯资中代扣职⼯个⼈负担的社保费时的会计分录是:
借:应付职⼯薪酬--⼯资(应发数)
贷:应付职⼯薪酬--社会保险费(个⼈)
库存现⾦或银⾏存款(实发数)
⼆、说明:社保费由企业和个⼈按⽐例负担,统⼀由企业上交给社会福利机构
1、企业计提社会保险费时,按职⼯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有关成本费⽤账户
借:⽣产成本、制造费⽤、管理费⽤、销售费⽤等
贷:应付职⼯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
2、将社会保险费统⼀上交给社会保险机构时
借:应付职⼯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个⼈)
贷:银⾏存款
众所周知,社保断缴的风险⾮常⼤,会影响到医保就医、买房、摇号、⼦⼥⼊学诸多⽅⾯,因此稳定、便捷、成熟、官⽅认证成了评价社保服务业的⾸要因素。
关于这些问题的资料,⼩编就整理到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法律在逐步完善中,我们也期待可以帮助到更多的⼈。
如果有这⽅⾯的需求,可以到店铺获取更多法律知识,也可以找律师进⾏专业法律咨询。
发放上月工资会计分录怎么做

发放上月工资会计分录怎么做在企业中,工资发放是每个月必须执行的一项任务。
为了正确记录工资发放的财务信息,会计人员需要准确地进行会计分录。
本文将介绍如何准确地进行发放上月工资的会计分录,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工资发放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工资发放是企业向员工支付工资、奖金和津贴等待遇的过程。
根据企业的核算政策,发放工资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科目:工资费用、应付工资、个人所得税和税前扣款等。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释如何进行发放上月工资的会计分录。
1. 工资费用(记借方)工资费用是企业用于支付员工工资的费用,属于一种经济业务成本。
通常,工资费用账户被记在借方,表示借出的金额等于工资费用的总额。
2. 应付工资(记贷方)应付工资是指企业尚未支付给员工的工资金额,属于一种负债。
因此,在发放工资时,应付工资账户被记在贷方,表示应付工资减少的金额。
3. 个人所得税(记贷方)个人所得税是工资收入的一种税收,根据国家税收法规,雇员的工资应扣除个人所得税后才能实际发放给员工。
因此,在发放工资时,个人所得税账户被记在贷方,表示个人所得税的金额。
4. 税前扣款(记贷方)税前扣款是指在发放工资前应从雇员的工资中扣除的一些额外费用,如社保费用、住房公积金等。
这些额外费用通常被扣除后,剩余部分才是员工实际可以领取的工资金额。
因此,在发放工资时,税前扣款账户被记在贷方,表示税前扣款的金额。
下面是一份示例会计分录,展示了如何记录发放上月工资的财务信息:日期科目借方贷方XX-XX 工资费用 XXX -XX-XX 应付工资 - XXXXX-XX 个人所得税 - XXXXX-XX 税前扣款 - XXX备注:XXX代表具体的金额数目。
根据以上示例,可以看出,工资费用账户被记入借方,而应付工资、个人所得税和税前扣款账户被记入贷方。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工资发放会计分录的具体内容和金额应根据企业的财务政策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劳务工资的会计分录

劳务工资的会计分录
劳务工资是指企业向劳务人员支付的报酬,包括劳务报酬、工资、津贴等。
在会计上,劳务工资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
下面是一个例子:
1. 当企业向劳务人员支付劳务工资时,需要记以下会计分录:
借:劳务费用(或劳务成本)账户
贷:应付工资账户
2. 当劳务人员收到劳务工资时,需要记以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工资账户
贷:现金账户
以上是劳务工资的会计分录示例。
企业在支付劳务工资时,需要将相关的费用记入劳务费用(或劳务成本)账户,同时将应付工资账户增加相应金额。
劳务人员收到劳务工资时,企业需要将应付工资账户减少相应金额,并从现金账户中支付。
劳务工资的会计分录是企业进行工资支付时的必要步骤。
通过正确记录会计分录,可以准确反映企业的劳务费用和应付工资情况。
同时,合理的会计分录可以帮助企业掌握和管理劳务成本,确保劳务人员的报酬得到及时支付。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财务制度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同时,企业还需要注意劳务工资的计税和社会保险
等相关问题,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劳务工资是企业与劳务人员之间的重要经济交易,正确处理劳务工资的会计分录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非常重要。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制度进行会计处理,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资做会计分录
以下是工资做〔会计〕分录的方法等等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工资怎样做会计分录
1、工资计提(应发工资数)借:制造费用工资 (生产人员)
〔管理〕费用工资 (管理人员)
销售费用工资 (销售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借:制造费用 (生产人员)
管理费用 (管理人员)
销售费用 (销售人员)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 / 医疗等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3、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发工资数)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实发工资数)
其他应付款养老 / 医疗等 (代扣代缴金额)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代扣代缴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代扣代缴金额)
4、实际交纳借:其他应付款养老 / 医疗等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如何做计提工资会计分录
1.短期职工薪酬计提时
关于短期职工薪酬,应当按实际发生的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
其中,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应记入生产成本,假设是采纳计件工资,则应直接计入有关产品的成本;假设是采纳计时工资,关于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也直接计入相应的产品成本,生产多种产品的应该按分配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如果是生产车间管
理者,计提工资记入制造费用,
如果是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则是管理费用,
如果是销售部门销售人员工资计入销售费用,
假设是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短期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2.发放时
发放工资时,应按规定结算相关费用
社保会计分录
应付职工薪酬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
在我们计提本月工资时分录为:
1 借:管理费用社保(企业部分) 销售费用工资销售费用社保(企业部分)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社保(企业部分)
2 在申报当月社保过后进行账务处理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 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3 在下个月或月底发工资时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依据上月计提发放)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银行存款个人借款用工资抵扣怎么做会计分录
员工借出款项时:
借:应收账款-员工借款
贷:库存现金
抵扣时:
借:库存现金(也可以是银行存款)看是发现金还是发卡里了贷:应收账款-员工借款
做到有借必有贷,借贷数额等就可以了。
PS: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
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
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入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
"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
"
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干准确说明。
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
依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