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栽培学1教学大纲(20201119114638)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20066学分3.5总学时60理论40实验/上机20 英文课程名Horticultural Crop Culture开课院(系)农学院开课系园林修订时间04年09月05日课程简介课程简介: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是园艺生产的主要理论基础。

园艺植物栽培学着重介绍园艺植物种质资源,阐述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生长发育规律、繁殖、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和种植制度、综合栽培技术。

要求学生了解园艺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的适宜环境条件,能承担种植园的规划设计,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胜任农业科教、技术推广等部门工作,并能自主创业。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园艺学是农业科学的分支,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学生的专业主T课,该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重介绍园艺植物栽培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术。

通过课堂讲授、实习试验、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了解世界上园艺植物栽培的最新动态,使毕业后的学生能胜任农业科教、技术推广等部门工作,并能自主创业。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园艺生产产业的内涵及其在现代农业屮的地位和作用和园艺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及利用,掌握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需求,懂得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及施丄,能建立适应当地条件的种植制度,熟练传授园艺植物栽培技术。

通过木课程的课堂授课、实验操作和教学实习,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科学研究等工作,将学生们培养成为既有理论又有一定操作技能在身, 并有创新精神的园艺工作者。

三、面向专业:园艺。

GDOU-B-11-213四、先修课程:主要包括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十.壤肥料、植物保护等课程是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的基础,要求以上先修课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园艺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5101208课程类别:选修课适应专业:生物科学、园艺总学时:30学时总学分:2学分课程简介:园艺植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园艺艺术等学科的基础上,是研究园艺植物分类、园艺植物生物学、园艺设施及其环境调控以及蔬菜、果树、观赏植物中代表性种类的栽培技术和园艺产品采后商品处理及贮藏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重点介绍了观赏植物分类、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花卉繁殖、栽培管理及常见观赏植物应用等相关基本理论知识,按照各种花卉产品在市场上的类别,分别介绍其生态习性、栽培繁殖、管理技术和园林应用。

授课教材:郭维明、毛龙生主编《观赏园艺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参考书目:①李光晨,园艺通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②张海水、李林阳,园艺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③李嘉瑞,园艺学概论,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1989.④李光晨、范双喜,园艺植物栽培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⑤程智慧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园艺学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第1版)。

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观赏植物生产的现状,掌握花卉繁殖与栽培的基本理论、主要技术,掌握观赏植物的园林应用情况,达到拓展专业知识,适应花卉行业生产的需求,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十分必要。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重点和难点:园艺植物的分类及世界园艺生产的发展趋势。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园艺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园艺学的历史与生产发展趋势(一)世界性的园艺产品市场已经出现(二)综合经营与综合利用(三)园艺生产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四)园艺生产社会化(五)生产技术改进三、园艺学的研究范围(一)果树学(二)蔬菜学(三)观赏园艺(四)园艺工程四、园艺植物的分类(一)果树作物分类(二)蔬菜作物分类(三)花卉分类教学要求:了解园艺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园艺学的研究范围;了解和掌握园艺植物的分类及世界园艺生产的发展趋势。

《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园艺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64 学时 4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园艺植物栽培学着重阐述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园艺植物的繁殖、种植制度、栽培技术运用等原理。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园艺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的适宜环境条件,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等,胜任农业科教、技术推广等部门工作。

二、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园艺植物的繁殖、园艺植物的定植、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园艺植物的植株管理、园艺产品的器官管理、园艺产品的采收等相关知识。

二、先修课程植物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等。

三、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特别是以花、果和种子为最终产品的园艺植物的成花和座果机理;环境条件对园艺植物的影响;园艺植物的土肥水管理;园艺植物株形的培养与维护,特别是多年生植物的整形与修剪等。

教学难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特别是以花、果和种子为最终产品的园艺植物的成花和座果机理;提高园艺植物产量、品质和栽培效益的关键栽培技术的综合运用和优化。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录像、实习和自学。

六、课程教学内容蔬菜部分(24学时)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蔬菜的含义及其营养价值;(2)蔬菜生产的特点及意义;(3)蔬菜栽培的历史、现状及前景;(4)蔬菜栽培学的内容、任务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重、难点提示(1)重点:蔬菜及蔬菜栽培学的概念;我国蔬菜生产的特点;蔬菜生产和科研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目前蔬菜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难点:目前蔬菜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蔬菜的种类、起源与分布(8学时)1.教学内容(1)蔬菜植物的分类植物学分类法;食用器官分类法;农业生物学分类法。

(2)蔬菜的起源与演化蔬菜植物的起源中心;中国蔬菜的来源;蔬菜植物的演化。

《园林植物栽培技术》课程大纲

《园林植物栽培技术》课程大纲

《园林植物栽培技术》课程大纲《园林植物栽培技术》课程是城市园林专业必修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该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了《土壤与肥料》、《植物与植物生理》、《花卉学》、《园林树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是一门技术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综合、提升和应用环节,也是“课堂”和“职业岗位”对接的衔接环节,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起核心主干作用。

本课程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园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以高职生源智能特点作为课程内容序化(教学流程)的依据,以“工学结合”“项目化管理”作为主要方式和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园林植物栽培基础理论和栽培技术,同时注意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课程设计原则:(1)依据园林植物栽培从“市场调研—制定计划—栽培基质处理—繁殖技术—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实际工作流程,重构教学内容体系;(2)以教学生“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得更好?”等过程性的知识和技能为主,以学生回答“是什么?”等陈述性的知识为辅;(3)以企业年度的实际工作流程设计课程教学流程;(4)引导、督促自主学习、自我管理。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综合应用土壤与营养、植物与植物生理、园林花卉、园林树木和病虫害防治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制定年度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园林植物栽培基质的选择和理化分析、常见园林植物的繁殖技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获取信息、语言表达等综合职业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为毕业后在园林、园艺行业能胜任园林植物的栽培、养护、销售等工作,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技能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标准(一)、栽培技能栽培技能包括园林市场调研和生产计划的制定、栽培基质处理、种苗生产和病虫害防治16个项目,栽培基本技能部分在在学校温室完成此内容的实训和学习。

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昆明学院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园艺专业综合园艺方向)(共64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研究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是昆明学院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园艺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设。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园艺植物栽培学》以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为理论基础,研究园艺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目标的园艺植物栽培技术。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园艺植物栽培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与园艺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能够掌握园艺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的适宜环境条件,能进行种植园的规划设计,能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等,接受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授课、实验操作和教学实习,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科学研究等工作,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一定操作技能在身、并有创新精神的园艺工作者。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互动讨论、期末考试等环节。

教师在课堂上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讲授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配合课内实验、实习,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相关技术与操作技能;通过互动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主要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及动态,按实际教学进程安排在各单元教学中完成。

最后通过期末考试督促学生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理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一)课堂讲授第1章绪论【目的和要求】掌握园艺、园艺学、园艺植物栽培学的概念,领会园艺植物栽培的重要意义;了解园艺业发展的简史和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和当前的几个热点;掌握园艺植物的分类方法。

《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共48h,理论讲授48h,3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艺生产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园艺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园艺植物栽培学着重阐述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包括园艺植物的种类与分类,生长发育规律、园艺植物的繁殖与育苗、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和种植制度、园艺植物的田间管理、设施园艺等原理于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了解我国重要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生长发育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进行种植园的规划设计,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等,胜任农业科教、技术推广等部门工作。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园艺生产产业(园艺业)的内涵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园艺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及利用,掌握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需求,掌握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及施工,能建立适应当地条件的种植制度,掌握园艺植物栽培技术,了解园艺植物的设施栽培技术。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特别是以花、果和种子为最终产品的园艺植物的成花和座果机理;环境条件对园艺植物的影响;园艺植物的土肥水管理,特别是无土栽培、有机栽培和节水栽培植物的土肥水管理;园艺植物株形的培养与维护,特别是多年生植物的整形与修剪;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等。

教学难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特别是以花、果和种子为最终产品的园艺植物的成花和座果机理;提高园艺植物产量、品质和栽培效益的关键栽培技术的综合运用和优化。

四、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第1章绪论2h第1节园艺的概念和产业特点1.1 园艺的概念及范畴1.2 园艺产品和产业特点第2节园艺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2.1 园艺产品的重要价值2.2 园艺生产的效益2.3 园艺与文化第3节园艺生产发展和生产现状3.1 园艺生产发展简史和我国园艺对世界的贡献3.2 我国园艺生产水平3.3 我国园艺发展成就、问题与机遇第4节园艺产业发展的热点和趋势4.1 当前的热点4.2 未来的趋势本章重点:了解园艺、园艺产业的概念和特点,园艺生产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课适用专业:园艺开课学期:第3学年第3学期课程学时:48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24学时)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并修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I课程简介:该课程属于园艺专业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

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一般常识,掌握培养基制备、植物无性系的快速繁殖、试管苗商业化生产、细胞培养、单倍体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杂交等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技术,为以后从事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解园艺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范围、研究进展和市场动向,掌握园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能够进行组织培养及工厂化育苗系统的设计,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材料的接种,无菌培养和移栽技术,掌握利用不同外植体材料(如花粉、花药、胚胎、子房、茎尖、根尖等)达到不同目的所采取的特殊操作技术。

三、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园艺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2. 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历史3.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意义4. 植物组织培养在园艺植物上的研究及应用进展5. 与植物组织培养先关的几个概念1.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分类、原理2.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意义及当前研究动向3.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2第二章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与设置【教学内容】1.实验室组成2.基本设备配置3.实验室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实验室组成、常规仪器与设备2.熟悉:实验室管理3.了解:实验室设计【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2第三章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操作流程【教学内容】1.培养基的成分及其作用2.基本培养基的种类与特点3.培养基的选择与制备4. 无菌培养的建立5. 完整植株的形成6. 移栽【教学要求】1.掌握:培养基的成分及其作用,母液的配制与保存,培养基的制备、灭菌与保存2.熟悉:基本培养基的种类与特点,无菌培养的建立3.了解:完整植株的形成,移栽【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2第四章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脱毒1.病毒相关知识概述2.植物脱毒原理与方法3.植物脱毒苗的检测与保存4. 无菌原种苗的保存与应用【教学要求】1.掌握:微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与方法2.熟悉:植物脱毒苗的检测与保存3.了解:无病毒苗培养的意义及无病毒苗培养的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2第五章园艺植物体细胞胚发生【教学内容】1.体细胞胚发生概述2.体细胞胚的形态建成3.体细胞胚发生的生物学机理4.体细胞胚发生在园林上的主要应用【教学要求】1.掌握:体细胞胚发生在园林上的主要应用2.熟悉:体细胞胚的形态建成,体细胞胚发生的生物学机理3.了解:体细胞胚发生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2第六章园艺植物细胞培养【教学内容】1.植物单细胞培养概述2.植物细胞悬浮培养3.细胞固相化培养4.单细胞培养【教学要求】1.掌握: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细胞固相化培养2.熟悉:单细胞培养3.了解:植物单细胞培养概述【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2第七章园艺植物花药和花粉培养【教学内容】1.花药培养2.花粉培养3.影响花药与花粉培养的因素4.单倍体植株的加倍【教学要求】1.掌握:花药培养、花粉培养2.熟悉:影响花药与花粉培养的因素3.了解:单倍体植株的加倍【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2第八章园艺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教学内容】1.原生质体的分离2.原生质体的收集与纯化3.原生质体的培养4.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5. 原生质体再生技术6. 原生质体融合7. 杂种植株的鉴定【教学要求】1.掌握:原生质体的分离、收集与纯化、培养,原生质体再生技术2.熟悉: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3.了解:原生质体融合,杂种植株的鉴定【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2第九章园艺植物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教学内容】1.初代培养2.不定芽的获得3.增殖培养4. 继代培养5. 无菌苗的生根培养6. 无菌苗的移栽7. 影响园艺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教学要求】1.掌握:园艺植物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的各个环节2.熟悉:影响园艺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3.了解:组织培养中的玻璃花现象、白化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4第十章植物基因工程【教学内容】1.植物受体系统的建立2.外源基因的导入3.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技术【教学要求】1.掌握:植物基因工程的程序2.熟悉:外源基因导入方法3.了解: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技术【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2第十一章几种主要园艺植物的脱毒苗生产技术【教学内容】1.马铃薯2.甘薯3.甘蔗4. 苹果5. 草莓6. 柑橘7. 香蕉【教学要求】1.掌握:主要园艺植物的脱毒苗生产流程2.熟悉:主要园艺植物的脱毒苗生产采用的外植体及再生方法3.了解:主要园艺植物的脱毒苗生产技术前沿【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2四、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一)实验项目实验一培养基的制备1.实验类别:专业2.实验类型:验证性3.学时:4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要求和主要仪器设备,掌握培养基母液和培养基的配制及高压灭菌、保存技术5.实验内容1)参观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了解组织培养常用仪器的构造及使用2)培养基母液、及培养基的制备与保存(培养基配方根据后续试验制定)实验二胚胎的培养1.实验类别:专业2.实验类型:综合性3.学时:4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学习无菌条件下的操作方法,包括外植体消毒、接种,掌握植物胚胎培养的基本操作5.实验内容1)材料选择及表面消毒选取无病害、虫害的种子,取出带内种皮的胚,放入饱和漂白粉滤清液中浸泡15min后,再用0.2%升汞溶液浸泡1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遍,放在盛有无菌纸的培养皿内,吸除水分,以待接种。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园艺所属实验室:园艺实验室实验学时、学分:32 学时 1 学分一、实验教学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巩固并加强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从事园艺植物生产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从事园艺植物科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技能。

二、实验教学要求学习和掌握主要园艺植物种类的识别与描述,以及园艺植物生物学性状的观察与记载方法。

运用园艺植物栽培原理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制定园艺植物高产、优质、低耗的栽培技术措施;并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包括园艺植物的繁殖,园艺植物园的建立,土、肥、水管理,植株整形修剪及化学调控技术等。

学习和掌握实验室一般仪器设备的调试和使用,常见药剂(品)的配制,试验材料的采集和处理等基本实验和科学研究方法。

三、对学生的指导和要求(一)通过实验教学验证部分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基础理论,加强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二)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园艺植物栽培学的研究方法。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园艺植物栽培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问题能力。

四、实验考核方式实验态度+动手能力+实验报告。

五、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蔬菜种类的识别与分类(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认识、鉴赏各种蔬菜植物及其食用(产品)器官;对各种蔬菜分别进行植物学分类、食用器官分类及农业生物学分类;掌握蔬菜三种分类法的主要类别及其特点。

(4)主要仪器:多媒体教室。

实验项目(二):蔬菜种子与种子处理(1)项目类别:必做√ 选做□(2)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了解主要蔬菜种子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特点;认识主要蔬菜作物种子;学习区别蔬菜种子的方法;掌握蔬菜种子消毒处理的常用方法和浸种催芽处理的基本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植物栽培学I》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园艺植物栽培学I课程编码:44103006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课适用专业:园艺开课学期:第3学年第3学期课程学时:56学时(理论40学时,实验16学时)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基础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并修课程: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简介:该课程属于园艺专业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

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内外园艺植物栽培、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学习《园艺植物栽培学》各论(如果树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和观赏植物栽培技术等课程)奠定基础。

、课程教育目标本课程着重阐述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园艺植物的繁殖、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和种植制度、栽培技术运用等原理。

通过对本课程的讲授,培养适应21世纪的擅长果树、蔬菜、花卉栽培、管理、运销的高级园艺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园艺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的适宜环境条件,能进行种植园的规划设计,能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等,受到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 园艺生产的重要意义2. 园艺生产发展简史3. 我国园艺生产的现状4. 园艺业当前的热点与未来的趋势5. 园艺植物资源与分类【教学要求】1 •掌握:园艺植物分类2 •熟悉:园艺业、园艺学、园艺植物栽培学等基本概念,园艺业的重要性3 •了解:园艺业发展的热点、趋势、前景【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4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教学内容】1 •营养生长2.生殖生长3 •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4. 器官生长相关性5. 生长发育周期【教学要求】1 •掌握:园艺植物营养生长发育规律,园艺植物生殖生长发育规律2 •熟悉:园艺植物年生长周期和生命周期3 •了解: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推理法【学时】4第三章种植园的规划与生产计划的实施【教学内容】1 •种植园规划设计2 .种植制度3 .园艺生产计划的制定与实施4. 园艺生产技术档案的建立与利用【教学要求】1.掌握:种植制度(连作、轮作、间作、套作等)2 •熟悉:生产计划制定的依据、内容、成本核算3 •了解:种植园规划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内容【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2第四章园艺植物的繁殖1.育苗场地的条件与规划2 •种子繁殖3 .嫁接繁殖4. 扦插繁殖5. 压条繁殖6. 分生繁殖7. 组织培养与无病毒种苗繁殖【教学要求】1•掌握:嫁接繁殖的特点、嫁接成活原理、嫁接技术及育苗管理措施,扦插繁殖的特点、促进生根的措施、扦插方法及育苗管理措施,压条繁殖的特点、方法及育苗管理措施2 •熟悉:种子繁殖的特点及育苗管理措施,应用变态器官繁殖的方法3 •了解:育苗场地的要求、条件、规划内容,组培等种苗繁育新技术原理及其育苗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8第五章园艺植物的定植【教学内容】1 .定植时期2 .定植密度与定植方式3 .定植前种苗的准备与整地4. 定植与定植后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定植时期及其确定原则2 •熟悉:定植的方法、方式和技术,定植后幼苗的管理措施3 .了解:定植前种苗的准备和整地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2第六章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与绿色园艺产品生产【教学内容】1.土壤耕作方法2 .土壤改良3 •土壤消毒5. 灌溉、排水与节水栽培6. 绿色园艺产品生产【教学要求】1 •掌握:土壤耕作法的种类及特点,营养需求的特点、施肥的时期、种类、数量和方法2 •熟悉:水分管理的原则、灌溉技术、节水途径和技术3 .了解:绿色园艺产品生产【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3第七章园艺植物的植株管理【教学内容】1 •植株生长控制的目的与意义2 .果树与观赏树木的修剪技术3 .果树与观赏树木的树形4. 果树修剪的实施5. 草本植物的植株调整技术6. 植物的观赏应用与造型7.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嫁接调节8. 园艺植物的根域限制栽培【教学要求】1 •掌握:修剪的原则、方法、时期、作用及综合应用,观赏造型的原则、方法及技术2 •熟悉:植株生长控制的目的与意义3 •了解: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嫁接调节,园艺植物的根域限制栽培【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8第八章园艺植物产品器官管理【教学内容】1 •根用类产品2 .茎用类产品3 •叶用类产品4. 花卉类产品5. 果实类产品【教学要求】1.掌握:花产品产前管理措施,果实产品产前管理措施,叶产品产前管理措施2 .熟悉:根产品产前管理措施,茎产品产前管理措施3 .了解:提高果实品质的措施【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5第九章设施园艺【教学内容】1 .简易设施栽培2 •塑料薄膜覆盖栽培3 .温室栽培4. 无土栽培5. 工厂化生产技术【教学要求】1. 掌握:温室栽培,工厂化生产技术2 .熟悉:塑料薄膜覆盖栽培,简易设施栽培3 .了解:无土栽培【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学时】2第十章园艺产品米收和米后管理【教学内容】1.采收2 .分级与包装3 .预冷—I4•贮藏5. 运输6. 其他采后处理措施【教学要求】1.掌握:采后处理措施的各个环节2 .熟悉:分级与包装3 .了解:预冷及运输【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时】2四、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一)实验项目实验一花卉种类识别1.实验类别:专业2.实验类型:验证性3.学时:4 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云南地区常用观赏植物科、种、变种、品种的主要形态特征。

通过校园或其它花卉基地实物形态认识,描述不少于6 个科,20 种观赏植物种或变种或品种和形态特征。

5.实验内容:观察观赏植物茎(顶芽、侧芽、皮孔、叶痕、叶迹、侧枝、芽鳞痕等),叶(叶序、叶形、叶尖、叶基、叶缘,叶裂形状,叶脉序、复叶的类型,叶柄、托叶、腋芽、枝、表皮毛、腺点等),生殖器官花的花序、花冠的类型及花芽中排列方式、雄蕊与雏蕊的类型、子房的类型、花程式与花图式,果的主要类型。

实验二果实解剖构造及分类1.实验类别:专业2.实验类型:验证性3.学时:4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主要果树树种果实的构造及其与花器各部分发育的关系,掌握各类果实的构造和分类的依据。

5.实验内容:选择典型的果实,如仁果类的苹果、梨,核果类的桃、李,浆果类的草莓、葡萄,柑橘类的柑橘、甜橙,荔枝类的荔枝、龙眼,坚果类的核桃、板栗为代表开展实验。

1)观察果实的外部形态,尤其注意果柄的有无、萼片是否宿存,将果实分类2)按类将果实纵切或横切,详细观察其内部构造3)指明每种果实的可食部分是由何种器官发育而来实验三主要蔬菜产品器官的形态构造观察1.实验类别:专业2.实验类型:验证性3.学时:4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认识主要根菜类蔬菜肉质根形态结构,认识主要葱蒜类蔬菜植物的形态特征,认识主要水生蔬菜产品器官的形态结构及营养繁殖材料,了解马铃薯的块茎,姜的根状茎的发育形态和内部构造及其与栽培的关系5.实验内容1)观察胡萝卜、萝卜商品成熟的肉质直根,分清根头、根颈、原生质根的部位,并描绘其外形图(注明部位);观察胡萝卜商品成熟的直根的内部结构;将直根纵切,并描绘其内部结构图(注明部位)2)取洋葱、大蒜、韭菜的植株上生长正常的叶子,用尺子测量其叶片及叶鞘的长度,可发现其叶鞘的长短,发达与否因其种类而异,因而构成地上部分假茎大小差异。

后将叶子分别描绘其形状、横切叶子,其模切面也有不同形状,并将其描绘。

3)将洋葱、大蒜鳞茎各取正常形态两个,先观察其外形,后将鳞茎纵切及横切观察其内部结构,并描绘鳞茎纵切图。

4)取马铃薯植株观察块茎在地下茎的着生情况,每株地下茎节上有几条匍匐枝,匍匐枝的长度、块茎形状、大小、皮色、肉色,芽眼深浅及分布情况。

切取块茎横切面在解剖镜上观察内部构造。

5)取姜的全株根茎观察种姜、母姜、子姜、孙姜,曾孙姜等的着生部位,个数,大小。

将母姜、子姜、孙姜分别切下数个并称重,然后计算出各占全部根茎总重量的百分数。

6)观察莲藕、慈菇等水生蔬菜产品器官的形态特征及构成。

实验四花卉的无性繁殖1.实验类别:专业2.实验类型:综合性3.学时:4 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握花卉的扦插、空中压条和嫁接繁殖的技术5.实验内容1)木本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2)木本植物的空中压条繁殖方法3)木本植物的嫁接繁殖方法4)记录枝梢生长情况5)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五果树的嫁接繁殖1.实验类别:专业2.实验类型:综合性3.学时:8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嫁接用材的组成(砧木、接穗),掌握枝接或芽接中的一种方法5.实验内容1)观察辨别嫁接用的砧木、接穗的类型2)辨别优质砧木的质量组成:亲和性、抗逆性、健壮3)辨别优质接穗:无检疫性病虫害、健壮、芽饱满4)进行枝接或芽接5)计算、分析嫁接成活率实验六修剪程度对果树生长的影响1.实验类别:专业2.实验类型:综合性3.学时:8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枝条的分类识别(春梢、夏梢、秋梢、冬梢或一次梢、二次梢),掌握芽的萌发和枝梢生长情况5.实验内容1)观察辨别枝条的分类识别(春梢、夏梢、秋梢、冬梢或一次梢、二次梢)2)辨别和决定修剪剪口的粗度3)记录新芽的萌发4)记录枝梢生长情况5)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二)实验报告基本要求要求使用统一的实验报告纸,如实、认真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序号,实验名称,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步骤,结果分析,并对实验中遇到的专业问题进行探讨。

(三)备注总实验学时16 学时,因实验资源的准备有不确定因素(受天气、季节、园艺产品种类等的限制),因此,教师可根据实验教学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所列实验项目除实验一、二为必做实验外,其余项目为选做,必须符合实验总学时数与实验教学的培养要求。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一)命题原则与思想命题本着“注重基础、提倡运用、全面考核、科学严谨”的原则,努力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统一,并着重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考试范围所有教学章节内容。

(三)考核要求考试内容的重点是教学要求中的掌握部分,其次为熟悉部分,少量涉及了解部分。

(四)考核类型理论平时考核以作业、考勤、课堂提问和讨论等方式进行;实验考核以实验报告、实验设计和实验技能等方式进行;期末考核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

(五)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六)试卷结构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填空题共20 空,每空1 分,共20 分;释词题共10 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简答题共4 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论述题共2 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