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引言:本文将为政治学概论课程设计一个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系统而全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1 课程背景1.1.1 介绍政治学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1.2 解释政治学概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1.2 课程目标1.2.1 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有系统的了解1.2.2 培养学生对政治问题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1.2.3 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和表达能力二、课程内容2.1 政治学的定义与发展2.1.1 政治学的概念与范畴2.1.2 政治学的历史与主要发展阶段2.1.3 不同观点对政治学的定义与解读2.2 政治学的基本理论2.2.1 重要的传统学派及其主要观点2.2.2 现代政治学理论的发展与新兴学派2.2.3 政治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案例分析2.3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2.3.1 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介绍与比较2.3.2 政治学的调查与实验研究方法2.3.3 政治学的文献研究与相关数据库的使用2.4 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2.4.1 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2.4.2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的机制与问题2.4.3 国际冲突与合作的案例分析2.5 政治制度与政治行为2.5.1 政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2.5.2 政党与选举制度的研究与比较2.5.3 公民参与与政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3.1 教学方法3.1.1 授课与讲解3.1.2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3.1.3 学生报告与小组项目3.2 评估方式3.2.1 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3.2.2 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撰写3.2.3 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与小组项目评估四、参考教材与资源4.1 参考教材4.1.1 代表性政治学教材14.1.2 代表性政治学教材24.1.3 其他相关参考书籍和文献4.2 学术资源4.2.1 政治学学术期刊及数据库4.2.2 政治学研究机构与学术会议4.2.3 其他在线学习资源与课外拓展阅读推荐结语:本教学大纲旨在全面介绍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对政治学有系统的了解和思考。
政治学概论大纲文档(2)

政治学概论大纲文档(2)导论一、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政治的涵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方法;政治学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丰富和发展;学习《政治学概论》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内容2.政治的涵义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6.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三、教学的基本内容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政治的涵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内容。
政治的涵义。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一)政治学在古代的发展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
(二)近代以来政治学的发展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近代以来政治学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丰富发展(一)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四节学习《政治学概论》的意义和方法(一)为什么要学习《政治学概论》学习《政治学概论》的重要意义。
(二)怎样学习《政治学概论》学习《政治学概论》的总体要求。
学习《政治学概论》的具体要求。
四、建议阅读书目1.[美]阿兰〃艾萨克著:《政治学的视野与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美]罗伯特〃A〃达尔著:《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政治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的本质,政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政治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为了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政治学知识,本教学大纲将介绍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方法,以及涉及国际政治、比较政治、政治理论等领域的专题。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政治分析能力,并将这些能力应用于现实世界的政治问题。
正文内容: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政治学的定义和范畴a.政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政治与政治学的关系2.政治学的基本原理a.权力与政治b.利益与决策c.政治行为与政治文化3.政治体系与政治制度a.政府与国家b.政治制度的分类与特征c.政治参与和民主化二、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1.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a.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和主要流派b.国际体系的演变和特征2.国际合作与国际冲突a.国际合作与跨国组织b.国际冲突与战争c.国际安全与军事战略3.全球化与国际经济a.全球化的概念和影响b.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c.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三、比较政治与政治体制1.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a.政治制度的比较和分类b.政治文化的差异和影响2.民主与威权主义a.民主制度的原则和特征b.威权主义政权的形成和维持3.政党与选举制度a.政党制度的类型和功能b.选举制度的比较与影响四、政治理论与思潮1.政治思想与政治理论a.古典政治思想的影响和意义b.现代政治理论的发展和争议2.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a.自由主义与个人权利b.社会主义与公共利益3.新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a.新保守主义的理论基础和主张b.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和主张五、政治分析与研究方法1.政治分析的框架和方法a.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b.比较分析与案例研究2.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a.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b.理论分析在政治研究中的作用3.政治学的职业发展与应用a.政府与公共事务b.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c.政治咨询与研究总结:政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将获得关于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全面知识。
政治学教学大纲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6学时]第一节政治的含义及政治的发展与作用第二节政治学含义与中西方政治学历史发展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当代西方政治学理论前沿介绍学习目标:明确掌握政治的内涵,了解西方政治学的产生及其发展脉络,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把握政治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明确学习政治学的意义,掌握并学会运用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教学难点:政治的概念思考题:中西方传统政治学发展不同路径根源第二章利益与政治[3学时]第一节利益的含义第二节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目标:了解利益的内涵与作用,理解利益矛盾的成因,掌握利益矛盾的解决方式。
教学重点:利益关系及利益矛盾思考题:如何正确掌握利益关系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功能及对当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政治权力[3学时]第一节政治权力的涵义第二节政治权力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作用学习目标:掌握权力的属性和类型,理解政治权力的含义性质及其合法性,把握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
教学重点:政治权力的含义、性质、合法性的基础。
教学难点:政治权力的归属和合法性问题。
思考题:政治权力、暴力与权威异同比较讨论:人类为什么需要权力?如何制约权力?第四章政治权利[2学时]第一节政治权利涵义第二节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学习目标:了解政治权利的含义;理解政治权利的特性;把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政治权利的历史发展以及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权利异同比较案例分析:1、米兰达法案2、“打酱油、做俯卧撑、躲猫猫、最牛钉子户”这些网络热词与公民权利保护思考题:如何防止政治权力侵害政治权利第五章政治统治[2学时]第一节政治统治的含义与特点第二节政治统治的类型和基础学习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统治的本质,理解掌握政治统治的一般理论;把握政治统治的行为方式教学重点:政治统治的本质、基础以及合法性;思考题: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完整版)政治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政治学教学大纲课程背景和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探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对政治现象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研究政治学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具体课程目标如下:1. 熟悉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范畴;2. 理解和分析政治学的核心理论和观点;3. 掌握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对政治现象的分析和评价能力;5.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讲:政治学导论- 政治学的定义和范畴-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政治学的历史演变和主要流派第二讲: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要素-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政治文化对制度和政策的影响第三讲:政治制度与民主- 政治制度的定义和分类- 民主的概念和原则- 民主制度的形式和机制第四讲:政党与政治参与- 政党的定义和功能- 政党的组织和运作- 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第五讲: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的概念和特征- 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流派- 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第六讲:政府与行政管理- 政府的角色和职能- 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政府行为的规范和控制第七讲: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 政治决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政策评估和调整的方法第八讲:政治沟通与舆论管理- 政治沟通的方式和方法- 媒体与政治的关系- 舆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学生报告相结合的形式。
针对每一课时,安排适当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评估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和期末考试。
参考教材1. 系统政治学导论,彭瑞熙,高等教育出版社2. 政治学概论,威廉·奥德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政治学:一个引论,拉里·J·萨贝蒂,北京大学出版社4. 政治学课程导引,罗纳德·杰尔,上海人民出版社以上仅为参考教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深入研究。
政治学概论

作业:怎样理解不同政体共存问题。
知识单元9:第九章 民族
参考学时:4 学时
学习内容: 1.群体形成凝聚力的需要 2. 文化民族 3. 政治民族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的关系。 2.掌握民族和权利的关系。
作业:制度建设对各民族的利益保护问题。
(一)选用教材 孙关宏 胡雨春 任军锋 主编《政治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第二版。
(二)推荐参考书 1. 杨光斌 著 《政治学导论》 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四版。 2. 王浦劬 著 《政治学原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执笔:梁旭 审稿:梁旭 审定:××××学院/教学部教学指导委员会 制(修)订时间:2015 年 10 月 12 日
作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理论。
知识单元3:第三章 政治意识形态---政治目标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意识形态(ideology)无疑是社会科学中最为聚讼纷纭的概念之一。在过去很多时间里, 它都被看作是一个贬义的概念,并成为政治论争中谴责和批评政治对手、为自己争取理论“合 法性”的有力武器。直到近年来,人们才开始努力从一种较为中立、客观,不带事先理论预 设的角度来审视它,并开始关注其中所蕴含着的巨大的理论价值。 学习目标: 了解政治意识形态的特点。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阶级 2.种族 3.性别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人群的基本形式。 2.掌握权利与制度环境的关系。
作业:政治权利与制度环境的关系。
知识单元8: 第八章 政体
参考学时:4 学时
学习内容: 1.多元政体(多头制) 2. 过渡型政体 3. 东亚政体 4. 伊斯兰政体 5. 军人政权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授课人:郭忠华博士一、课程性质:政治学及其相关专业基础课,政治学及相关专业学习的入门课程二、基本目标:领会政治的本源与演变;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流派;把握政治学的各主题领域;了解现代政治运作的基本制度与过程;学习用政治的眼光分析问题。
三、教学方式:基本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讲解,教师讲解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交流相结合,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及期末考试相结合,主题讲授与相关教材相结合。
四、主要使用教材: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王惠岩编:《政治学原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主编:《政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五、主要参考书目: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王邦佐等主编:《新政治学概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3.[美]肯尼斯·米诺格著:《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美]罗伯特·达尔著:《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5.[美]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6.[美]哈罗得·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7.[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六、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讲(3学时)政治的本源与演变:主要内容:分析古希腊城邦的基本概况和政治的涵义;分析西方中世纪宗教领域与世俗社会的分裂以及政治的涵义;分析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革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涵义;分析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等人的政治观;分析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学的基本领域。
教学的基本内容如下1.政治的本源2.政治的演变(中世纪的政治、现代政治、中国政治)3.政治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政治学、政治哲学、政治科学与政治理论;古典政治哲学的流变;当代政治科学的演变与流派)重点与难点1.政治涵义的理解2.政治涵义的演变3.政治学各主要领域第二讲(3学时)政治权力与合法性:主要内容:分析政治权力的涵义与特征,政治权力产生的基础;政治权力行使所必须依赖的资源;权力、暴力与权威等概念之间的区别、联系;政治权力合法性的涵义及其三个向度。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政治学是研究和探索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政治学概论是政治学各部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它研究整个政治学领域中的共同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政治学各分支学科都具有指导意义,为研究政治学各分支学科提供基本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经教师讲授、指导和组织讨论,学生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及其学习的基本内容,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与结构,明确本课程在整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2.在认清本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任务的条件下,应掌握政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集中精力学习政治分析原理,培养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
能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现象进行剖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现实有较高的认识和较深的透视,3.要处理好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三者的关系,善于把政治操作原理与政治分析原理结合起来进行学习,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
4.在引导学生学好政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切实注意指导学生紧密关注政治实践,并运用所学理论对现实政治现象进行分析。
积极探索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和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绪论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政治的起源、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东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过程。
重点掌握政治的本质。
分析东西方政治学发展路径的不同,重点探讨路径差异产生的原因。
2、政治主体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政治主体的涵义与构成要素,分析国家的实质。
探讨政党的作用以及世界各国政党制度的异同。
重点分析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与优点。
3、政治关系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政治关系的一般涵义,重点掌握政治权力的本质与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分析政治权利与政治权力的关系。
探讨政治权利的实现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
4、政治环境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政治环境的一般涵义。
重点掌握政治体系内环境与政治体系外环境的构成要素,深刻分析政治体系内环境与政治体系外环境的相互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导言: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涉及到政府、权力、公民参与以及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旨在介绍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政治学的基础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分析和解读政治现象,并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公民意识。
一、政治学的定义和范畴
1. 政治学的定义
- 政治学的起源和发展
- 不同学者对政治学的定义和解释
2. 政治学的范畴
- 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
- 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
- 政治参与和公民权利
二、政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1. 传统政治理论
- 古希腊政治思想
- 君主制和共和制度思想
2. 现代政治理论
- 自由主义
- 马克思主义
- 法西斯主义
- 社会主义
三、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
1. 政治制度
- 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 - 代议制和直接民主制2. 政治行为
- 选举和政治参与
- 政治社会化和政治文化
四、政治参与和公民权利
1. 政治参与
- 投票和选举
- 社会运动和示威抗议2. 公民权利和人权
- 言论自由和新闻媒体 - 社会正义和平等权利
五、全球政治和国际关系
1. 全球政治
- 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 - 全球化和民族主义
2. 国际关系
- 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 冲突和合作
六、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 定性研究方法
- 历史研究和案例分析
- 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
2. 定量研究方法
- 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
- 实证研究和建模
结语:
政治学概论是政治学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政
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深入研究政治学奠定基础。
政治学的研究对
于理解政治现象、参与政治活动以及塑造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公民意识,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