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物流的特点-什么是企业生产物流,物流基本知识,物流专业知识.doc
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五章第三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职业培训教育网职业人的网上家园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五章第三节讲义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一、企业生产物流概述(一)企业生产物流的含义企业生产物流是指伴随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物流活动。
即在企业现有的生产布局条件下,根据企业生产系统的要求,实现原材料、零部件等物料在供应库、生产现场、成品库之间流转的物流活动。
企业生产物流的含义,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理解。
(1)从企业生产物流的范围来看,生产物流的边界始于原材料、外购件的投入,止于成品仓库,贯穿于生产全过程。
(2)从企业生产物流的属性来看,企业生产物流和生产流程同步,是生产所需物料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运动过程,是生产系统的动态表现。
(3)从企业生产物流研究的内容来看,生产物流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对生产过程中物料流和信息流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与控制。
(二)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的目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生产物流的管理主要是为实现生产物流运作的效率性和经济性。
具体来讲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效率性目标效率性目标是指为产品提供畅通的物料流转渠道,保证生产物流的连续性和高效率。
2.经济性目标经济性目标是指减少生产物料装运的频率和缩短搬运的距离,降低企业生产物流运作的成本和费用。
3.适应性目标适应性目标是指有效控制物料损失,防止人员或设备的意外事故。
(三)企业生产物流的流程企业的生产物流是指以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入库为起点,以企业加工制造的成品入库为终点的整个产品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流活动。
生产物流有三个主要环节,即原材料的储存、生产转换过程和产成品的储存,如图5-2所示。
1.投入:原材料的储存。
2.转换:生产转换过程。
3.产出:产成品的储存。
二、企业生产物流的类型企业生产物流可依据生产专业化程度、工艺过程的特点和物料流经的区域等,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生产专业化的程度企业生产物流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
《物流学概论》笔记【1-4章】【本科】{可打印}

第一篇物流总论第一章物流概述第二章物流的分类与形式第一章物流概述本章关键词:物流、商流、物品、物流学、第三利润源、现代物流理念。
复习思考题:1。
举例说明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P2-32.如何理解商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P43.如何理解物流的概念与内涵?P6-104。
请简要说明物流活动的构成。
P11—125.什么是物流的生产性和社会性?P136.请简要说明“物流学"的课程定位。
P157。
结合实际说明物流的地位与作用。
P15-168。
“黑暗大陆”和“第三利润源”的内涵是什么?P17-189。
为什么说“物流是市场的延伸”?P1810。
物流系统与物流一体化理念的区别在哪里?P19—21第一节商流与物流一、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1。
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2。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二、流通的内容1.商流;2.物流;3.信息流和资金流。
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1。
商流与物流的统一;2。
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1。
结算程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分离;”信汇“、”电汇“;”托收承付“;”三角结算“2。
购销方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预购;赊销;分项付款3。
期货市场形成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4.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第二节物流的概念一、物流概念的起源;1915年阿奇·萧《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1974年鲍尔索克斯《后勤管理》等二、“物流”称谓的由来;1956年早稻田大学宇野正雄PD”物的流通”,,于70年代末直接引入二战期间,美军建立了“运筹学”丰富了“后勤学”,于80年代初引入三、物流的定义;1。
历史上的物流定义:日本通商省物流调查会;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日本专家汤浅和夫;1976美国物流管理委员1/ 10会;美国察尔斯·塔夫;1985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CALM;1985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1994欧洲物流协会;1998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对物流的通俗解释:“物流”泛指手持资料实体在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空间有目的的(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过程。
(2021年整理)物流考试简答题

(完整)物流考试简答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物流考试简答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物流考试简答题的全部内容。
物流系统的特点有哪些?1、物流系统是复杂系统2、物流系统是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环境稳定性差而动态性强4、物流系统属于中层次系统第三方物流的特征有哪些?1、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2、第三方物流是个性化物流服务3、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4、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用户企业是联名关系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采购与传统意思上采购策略的差异表现在那几个方面?1)为订单而采购,而非为库存而采购2)从一般买卖关系转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变多源供应变为少源供应4)变大批量少批次采购行为为小批量多批次采购防止无效装卸作业的手段有哪些?1)尽量减少装卸次数2)提高被装卸物料的纯度3)包装要适宜4)缩短搬运作业的距离提高顾客服务绩效的途径有哪些?彻底研究顾客的需求;在认真权衡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确定最优的顾客服务水平;在订货系统中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考核评价物流管理各环节的绩效物流系统评价必须遵循哪些原则?2、简述配送中心及其作用。
3、物流质量具体包含哪些内容?1总的来说,物流系统评价需要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衡量物流系统实际的运行状况。
要对各种物流系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就应该根据各个系统的不同情况制定出评价的标准,通常评价标准包括一下几项:(1)经济性;(2)可靠性;(3)灵活性;(4)安全性;(5)易操作性;(6)可扩展性;(7)劳动强度;(8)服务水平;(9)敏感性。
生产物流的基本知识

生产物流的基本知识生产物流的基本知识生产物流管理的目标与其它物流管理的目标基本是相同的,生产物流管理目标与销售、供应一样:将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按照正确的数量,以正确的成本,送到正确的地方,交给正确的人。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生产物流的知识,欢迎阅读。
生产物流与供应、销售物流的联系与差异:生产物流一般是在企业的范围内完成,空间距离的变化不大,其主要目的是保障企业的生产活动顺利开展,它的关注点是生产本身,更多的服从于生产方式对它的制约与生产工艺和设备紧密联系。
销售物流是对产成品,从企业到客户手中的管理,也可以叫做产成品物流;主要是对产成品在流通领域的管理和计划,包括对物料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的。
供应物流一般是对所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从供应商处到企业仓库的物流管理,也可以叫做原材料物流。
主生产计划编制原则:1、用最少项目数进行主生产计划安排。
2、列出实际的、具体可构造项目,而不是一些项目组或计划清单项目。
3、列出对生产能力、财务指标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4、计划的项目应尽可能全面代表企业的生产产品。
5、留有适当余地,并考虑预防性维修设备的时间。
6、在有效的期限内应保持适当稳定。
编制主生产计划步骤:1、根据生产规划和计划清单确定对每个最终项目的生产预测。
2、根据生产预测、已收到的客户订单、配件预测以及该最终项目作为非独立需求项的需求数量,计算总需求。
3、根据总需求量和事先确定好的订货策略和批量,以及安全库存量和期初库存量,计算各时区的主生产计划接收量和预计可用量。
在计算过程中,如预计可用量为正值,表示可以满足需求量,不必再安排主生产计划量;如预计库存量为负值,则在本时区计划一个批量作为主生产计划接收量。
从而给出一份主生产计划的备选方案。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均衡生产的要求。
4、用粗能力计划评价主生产计划备选方案的可行性,模拟选优,给出主生产计划报告。
物流概论要点

物流概论知识要点一、 物流概论1、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的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
2、物流的分类(1)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宏观物流、微观物流宏观物流: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带有总体性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的特点是纵观性和全局性微观物流:指消费者、生产者所从事的具体的物流活动。
其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
(2)从物流活动的产业角度:A 、第一产业物流(农业物流) B 、第二产业物流(制造业物流、建筑业物流) C 、第三产业物流(流通业物流)(4 企业物流:生产和流通企业围绕其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第三方物流: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5) 从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角度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
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的时候,物品在供方与需方的实体流动。
不合格的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的实体流动。
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等。
分送到专门的处理场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6)按物流主体方的目的来分类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指专业物流企业在整合了各种资源后,为客户提供包括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全部物流服务的物流活动,在国外也称契约物流;是指供应链的整合者和协调者,调配与管理组织本身与其他互补性服务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3、物流观念学说(重点是商物分流说和第三利润源泉说)第三利润源泉=物流的价值利润=价格-成本商物分流说(物流与流通)物流与流通的关系思考题: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是否就意味着实物流通的最佳路线?答案: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实物流通的的最佳路线商流受经营环节限制物流尽可能使商品从产地通过最少环节,以最短物流路线,按时按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实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生产物流管理知识

生产物流研究核心:如何对生产过程中物流、信息流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3.1.2 影响生产物流的主要因素
1.生产的类型。影响着生产物流的构成以 及相互间的比例关系。
2.生产规模。
– 生产规模是指单位时间内的产品产量,通常以年 产量来表示。
– 生产规模越大,生产过程的构成越齐全,物流量 愈大。
第3章 生产物流
3.1 生产物流概述
生产物流:原材料、燃料、购件投入生产后, 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加工点和存储点, 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仓库) 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艺过程 进行加工、储存,借助一定的运输装置,在 某个点内流转,又从某个点内流出,始终体 现着物料实物形态的流转过程。
注: 仅供参考 m个工序的单件工时相同。
表3-1 m和KF的具体数值
大量生产类型 大批
成批生产类型 中批 小批
单件小批生产类型
工作地所承担的工序数目(m) 1~2 2—10 10~20 20~40
40以上
工作地负荷系数(KF) 0.5以上 0.1~0.5 0.05~0.1
0.025~0.05 0.025以下
– 计算生产环节的负荷系数KF,一般用于设计 新生产系统时判断所分析的生产属哪一种生 产方式。
负荷系数KF
是该生产环节加工某一工件的单件工时与该 工件的出产节拍的比值,表示该工件的加工 量在总负荷中所占的比重 。
式中
t —— r —— t。 —— N —— φs ——
某工件该环节的单件工时; 该工件的平均出产节拍; 计划期日历工作时间; 计划期产量; 该工作地的设备停修系数,可取0.9~0.98。
品数量、仓库应存储的在制品数量等。
生产物流培训课件(PPT37页)

1、功耗最小原则
物流过程中要避免不增加任何附加的价值,徒然消耗大量 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情况。因此,物流“距离”要短,搬 运“量”要小。
2、流动性原则
良好的生产物流系统应使流动顺畅,消除无谓停滞,力求 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当物料向成品方向流动时,应尽量避 免工序或作业间的逆向、交错流动或发生与其他物料混杂 的情况。
精益单元
Cellular manufacturing, a model for workplace desig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just-in-time manufacturing and lean manufacturing, with additional applications in administrative processes.
3、物流需求计划的基本数据 第一项数据是主生产计划; 第二项数据是物料清单(BOM); 第三项数据是库存记录; 第四项数据是提前期。
4、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步骤 5、物料需求计划的实现目标 (1)及时取得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保证按
时供应用户所需产品。
(2)保证尽可能低的库存水平。 (3)计划企业的生产活动与采购活动,使各部门生
外购件投入生产后,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加工点和 存储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仓库)流入另 一个生产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艺过程加工,储存,借助一 定的运输装置,在某个点内流转,又从某个点流出,始终 体现着物料实物形态的流转过程。 (二)生产物流的特征 生产物流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连续性、流畅性、并行性、 协调性、节奏均衡性、准时性、柔性、适应性等特征。
(四)生产物流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1、编制供应计划的准备工作 (1)做好市场预测,掌握生产物流市场动态 (2)收集企业内部的相关数据资料 (3)制定有关生产物流的消耗定额 2、生产物流供应计划的编制 3、生产物流计划的执行与检查 (1)生产物流计划的执行 (2)生产物流计划的检查 (3)生产物流计划的修订
物流管理7 企业生产物流管理

2
2)生产物流的特点 生产物流区别于其他物流系统的最显著的特点 是它是和企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合理组 织生产物流过程,才有可能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 佳状态。 (1)实现价值的特点 企业生产物流和社会 物流的一个最本质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它不是实现 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而是实现加工附 加价值的经济活动。 (2)主要功能要素的特点 企业生产物流的 主要功能要素也不同于社会物流。
6
4)影响生产物流的主要因素 生产物流的构成取决于下列因素: (1)生产的类型 不同的生产类型,它的产 品品种、结构的复杂程度、精度等级、工艺要求以 及原料准备不尽相同。 (2)生产规模 生产规模是指单位时间内的 产品产量,通常以年产量来表示。 (3)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水平 随着社会专 业化和协作水平的提高,企业内部生产过程趋于简 化,物流流程缩短,某些半成品也可由专业工厂提 供。
7 企业生产物流管理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生产 物流的基本概念、掌握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组织 原理、原则,MRP、ERP等物流计划与控制 的方法。学会相关案例分析与运用。
1
7.1
企业生产物流系统
7.1.1 生产物流概述 企业生产物流是企业物流的重要环节之一,了 解并认识生产物流的基本原理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 1)生产物流概念 生产物流是指原材料、外购件、半成品、产成 品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工艺流程在各个生产加工地 点之间的实体流动。
12
①产品。它指系统所生产的商品、原材料、加 工的零件、成品或提供的服务项目等。 ②数量。它指所生产、供应或使用的商品量或 服务的工作量,用件数、重量、体积或销售的价值 表示。数量要素影响着设施规模、设备数量、运输 量、建筑物面积等。 ③生产路线。生产路线是工艺过程设计的成果 ,可用设备表、工艺路线卡、工艺过程图等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物流的特点-什么是企业生产物流,物流基本知识,物流专业
知识
实现价值的特点
企业生产物流和社会物流的一个最本质不同之处,也即企业物流最本质的特点,主要不是实现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而主要是实现加工附加价值的经济活动。
企业生产物流一般是在企业的小范围内完成,当然,这不包括在全国或者世界范围内布局的巨型企业。
因此,空间距离的变化不大,在企业内部的储存,和社会储存目的也不相同,这种储存是对生产的保证,而不是一种追求利润的独立功能,因此,时间价值不高。
企业生产物流伴随加工活动而发生,实现加工附加价值,也即实现企业主要目的。
所以,虽然物流空间、时间价值潜力不高,
但加工附加价值却很高。
主要功能要素的特点
企业生产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也不同于社会物流。
一般物流的功能的主要要素是运输和储存,其它是作为辅助性或次要功能或强化性功能要素出现的。
企业物流主要功能要素则是搬运活动。
许多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实际上是物料不停的搬运过程,在不停搬运过程中,物料得到了加工,改变了形态。
即使是配送企业和批发企业的企业内部物流,实际也是不断搬运过程,通过搬运,商品完成了分货、拣选、配货工作,完成了大改小、小集大的换装工作,从而使商品形成了可配送或可批发的形态。
物流过程的特点
企业生产物流是一种工艺过程性物流,一旦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装备及生产流程确定,企业物流也因而成了一种稳定性的物流,物流便成了工艺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这种稳定性,企业物流的可控性、计划性便很强,一旦进入这一物流过程,选择性及可变性便很小。
对物流的改进只能通过对工艺流程的优化,这方面和随机性很强的社会物流也有很大的不同。
物流运行的特点
企业生产物流的运行具有极强的伴生性,往往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伴生部分,这决定了企业物流很难与生产过程分开而形成独立的系统。
在总体的伴生性同时,企业生产物流中也确有与生产工艺过程可分的局部物流活动,这些局部物流活动有本身的界限和运动规律,当前企业物流的研究大多针对这些局部物流活动而言。
这些局部物流活动主要是:仓库的储存活动、接货物流活动、车间或分厂之间的运输活动等。
生死劫:进出口企业要挺住-出口贸易形势,企业倒闭,企业如何过
冬
全球经济在低迷中徘徊,还来不及享受“世外桃源”的遐想的中国进出口企业猛的惊醒,灾难已来到身边。
处在同一个国际贸易链条中,独善其身是不可能了。
中国的进出口企业决不能倒下,在这非常时刻,谁能挺住谁就有希望见到第二天的太阳,很残酷也很现实,究竟怎样武装自己来度过这场寒冬是现在每个企业面对的头等难题,整理好思路,想好了就去做吧!
离“死亡”还有多远
从媒体报道中,从一系列的贸易数据中我们得知,已经有很大一批企业葬身于风暴中,而在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也许在刚刚联系的电话中得知了对方失业的消息,降薪的遭遇,每一刻都会发生,心情是沉重的。
现在,无论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是菜市场上的小贩,他们口中居然有了相同的话题,那就是经济危机。
可见,这场全球性的经济风暴的影响不言而喻!它侵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空间,是的,“死亡”离我们很近!
追逐“生”的希望
我们必须活下去,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弱者倒下了,强者还在坚持!企业需要给自己重新做一次清晰的定位,如果是出口型企业,此时需要做的是开拓新市场,寻找新商机;同时,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档次,挖掘潜在市场的新热点;如果是内向型企业,需要做的则是开发内地市场的新产品,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努力降低企业成本等。
必须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前提必须从实际出发,契合企业自身发展条件而定!企业内
部:加快收缩、以专利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注重品牌建设、增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升值、电子商务的应用;企业外部: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严控投资风险、积极寻找新机遇、关注国家重点投资领域、关注国外的日常消费品行业、运用金融工具规避贸易风险、抱团取暖。
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自己放弃机会是可耻的!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六名矿工在很深的井下采煤。
突然,矿井坍塌,出口被堵住,矿工们顿时与外界隔绝。
凭他们的经验。
井下的空气最多就只能维持三个小时。
为了节省氧气,他们关掉随身携带的照明灯;为了能够尽量地减少体力消耗,六个人全部平躺在地上。
其中有一个人带手表了,每隔半个小时报下时间。
为了不让大家那么痛苦,于是他谎报时间。
一个小时过去的时候,他说:“半个小时了”。
二个小时的时候,他说:“一个小时了”。
在四个小时半小时这后,他们得救了,但是只有五个人活着。
你知道六个矿工之中哪个人死去了吗?答案当然是那个带手表的人。
那他的死因又是什么呢?是因为他的体力原因吗?当然不是!是因为只有他真正知道还剩下多少时间。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他就觉得死亡离他越来越靠近,于是就失去活下去的勇气。
而其他的五个人,正是因为不知道真正的时间,所以他们活下来了。
这就是信心的力量。
如果我们认为并且相信自己
能够更进一步,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要市场存在,客户就会存在这是不变的真理。
危机中成就的企业才是一流的企业,谁能挺过去,谁将在未来赢得更大的市场。
跨过“死亡”的门槛,你将会看到一大片“生”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