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的复配技术及应用
混凝土外加剂配制与使用技术规程

混凝土外加剂配制与使用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是混凝土中加入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改变混凝土的性质,从而达到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目的。
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泛,但在配制和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细节,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外加剂的配制和使用技术规程。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1.减水剂:减水剂是一种化学外加剂,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提高混凝土流动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膨胀剂:膨胀剂是一种化学外加剂,可以使混凝土在初凝后产生膨胀反应,从而形成微细孔洞,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保温性能。
3.缓凝剂:缓凝剂是一种化学外加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结速度,使混凝土更易于施工和调整。
4.快凝剂:快凝剂是一种化学外加剂,可以加快混凝土的凝结速度,使混凝土更快硬化。
5.引气剂:引气剂是一种化学外加剂,可以在混凝土中产生气泡,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配制1.减水剂配制:减水剂应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通常在水泥用量的0.5% ~ 2%之间。
具体配制方法如下:(1)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所需减水剂用量;(2)将减水剂与清水充分混合;(3)将混合好的减水剂溶液加入混凝土中,与水泥、骨料、砂浆等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2.膨胀剂配制:膨胀剂通常在水泥用量的0.1% ~ 0.5%之间加入,具体配制方法如下:(1)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所需膨胀剂用量;(2)将膨胀剂与清水充分混合;(3)将混合好的膨胀剂溶液加入混凝土中,与水泥、骨料、砂浆等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3.缓凝剂配制:缓凝剂应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通常在水泥用量的0.1% ~ 0.5%之间。
具体配制方法如下:(1)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所需缓凝剂用量;(2)将缓凝剂与清水充分混合;(3)将混合好的缓凝剂溶液加入混凝土中,与水泥、骨料、砂浆等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4.快凝剂配制:快凝剂通常在水泥用量的0.1% ~ 0.5%之间加入,具体配制方法如下:(1)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所需快凝剂用量;(2)将快凝剂与清水充分混合;(3)将混合好的快凝剂溶液加入混凝土中,与水泥、骨料、砂浆等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混凝土外加剂合成技术、复配技术的工程应用

商品混凝⼟、⼯程混凝⼟、预制件混凝⼟等,现已⼤量使⽤外加剂。
怎样经济、⾼效的使⽤外加剂,不单是节能、低成本的经济问题,也是⼀个技术问题。
同时是我国外加剂今后发展的导向问题。
因我国外加剂市场资源相对充沛,买⽅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外加剂的性能受买⽅技术要求的⽀配。
外加剂的技术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怎样科学、合理的使⽤外加剂,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现对外加剂⽣产——⼯程应⽤,作⼀些浅析。
⼀、外加剂应⽤现状,按市场使⽤⽬的来分 1、以满⾜商砼运输、泵送为⽬的的外加剂。
这类外加剂主要表现为掺量低(萘系减⽔剂及复配品)掺量在1%⼀1.5%(液体)左右。
其特点是相对减⽔率较低,但缓凝保塑效果较好。
购⽅使⽤这样的外加剂⼀股给的⽔灰⽐都较⼤,或所⽤⽔泥蓄⽔量较低。
其购价也较低。
⽔泥⽤量及混凝⼟集料成本较⾼。
与不掺外加剂的空⽩混凝⼟相⽐(同塌落度)增强不⼤。
2、以满⾜商砼要求,有减⽔要求的外加剂。
这类外加剂掺量(液体)⼀般在2—2.5%,购⽅所使⽤的⽔泥蓄⽔量较⼤,或品种较多。
商砼集料价位适中,可选⽤⼀部分质差价低的材料。
商砼强度与空⽩(相同塌落度)相⽐有所增强。
3、以满⾜市场需求,供应⾼强混凝⼟和特种混凝⼟为使⽤⽬的的外加剂。
这类外加剂掺量⼀般为2.5~3%(不含抗渗、抗磨、抗冻等其它功能),这类外加剂⽔灰⽐较低,购⽅对沙、⽯含泥量、细度、粒径、⽯粉含量、吸⽔等都有要求。
同时对外加剂的减⽔率和易性、泌⽔率、增强性、保塑性、商混外观等有⼀定要求。
这类外加剂具备了同强度要求下,调整、改变配合⽐,选择集料的可⾏性。
4、以满⾜特种⼯程需要的外加剂。
这类外加剂⼀般为多品种复合的外加剂或聚羧酸类减⽔剂,这类减⽔剂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设计施⼯需要,可⽣产⾼质、耐久⾼强的混凝⼟。
综上所述,外加剂是按市场需求分类,在实际中,外加剂供应商不可能按照⾃⼰的标准来⽣产外加剂。
满⾜市场,按照市场需求⽣产、研究外加剂技术性能是外加剂⼚的主导发展⽅向。
混凝土外加剂复配及应用培训讲义

一、检 测 称水泥300g,水87g,(用量筒取水时应先标定)外加剂按使用掺量或厂家推荐掺量称好后,把水和外加剂充分搅拌均匀。 用标准湿度毛巾(棉质毛巾充分湿透后用中等力拧干,不滴水滴为准),擦试净浆搅拌机拌叉和水泥钵(手工搅拌时擦用具)。
外加剂净浆流动度测试
净浆流动度是测试外加剂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可检验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和相对应的减水率。 净浆流动度常用方法有二个水灰比,即W/C=0.29,W/C=0.35,也就是水泥300g用水87g或水泥300g用水105g。
外加剂、减水率、保塑凝结时间 简易测试方法(沙浆法)
使用此方法,因各地情况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量调整。 这一方法必须和业务单位对比样做对比试验。进行各项指标的对比,做为配制外加剂的参考依据。
外 加 剂 混 凝 土 试 验
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塌落度损失,适应性、合易性,凝结时间,强度等技术指标都依据混凝土试来检测。 所以混凝土试验非常重要,同时也易出现操作误差。
外加剂、减水率、保塑凝结时间 简易测试方法(沙浆法)
方 法: 从倒入水时开始计时,搅拌4分钟后,倒入水泥凝结时间测试钢模(注意:不是水泥净浆试模),刮平,提起钢模。提模时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一般速度即可。 (钢模放在玻璃板上,其它事项同水泥净浆流动度检试方法),量取扩展度,看泌水情况,可作30分钟,45分钟,1小时保留值试验。 方法:达到时间要求时间后搅均,入模,测量即可。
外 加 剂 混 凝 土 试 验
一、取 料 外加剂的检测一般选用C30配合比进行试验。取样前先对使用工具进行湿润。 一般泵送剂,缓凝减水剂混凝土试验取料顺序为:大石子、小石子、粗沙、中沙、细沙、矿粉、煤灰、硅灰、水泥。即:石—沙—掺合料—水泥。普通混凝土小方量试验(小于15升)用人工拌合。
混凝土外加剂复配介绍

混凝土外加剂复配介绍多功能逐渐向着高效能、使用单一品种外加剂的情况已很少见,外加剂复配的目的是为了同时满足混凝土对各种性能的的方向发展。
目前常需要,以及各复配成分之间的共同作用而产生“叠加效应”用的作法就是在外加剂复配厂将具有不同性能的混凝土外加剂成分,复合外加剂通常按照合理的配比制备成性能更加优越的复合外加剂。
一般复配外加剂由至少,是由多种表面活性剂或与无机电解质等组成复合外加剂中每一种外加剂在形成二元或多元复合。
两种组分配制,水泥水化的不同阶段起作用,或在同一时间内共同发挥作用。
下面只简单介绍一下我所接触过的,也是目前市场上用量最大的,萘系和聚羧酸系混凝土泵送剂的复配配方。
一、萘系混凝土泵送剂在这两个标混凝土,和C30目前混凝土搅拌站销量最大的是C25 号的混凝土生产中使用萘系泵送剂的经济性能综合指标最高。
泵送剂的砂浆减。
N-1我们厂生产两种萘系泵送剂:N-1和N-2以上,混的砂浆减水12%15%以上;N-210%水率以上,混凝土减水率以上。
凝土减水率20% (每吨泵送剂各组分的千克数)参考配比如下:复配的配比不是固定的,要依据母液、季节及混凝土的用途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上两个产品的成本价可以进一步压低,主要是我厂采取赊购方式购入原料造成成本偏高。
由于是内部单位使用,售价也低于市场价。
如果均按市场价来操作,N-1的毛利大概在600-700元/吨,N-2的毛利大概在400-500元/吨。
从我厂内部五个搅拌站的使用效果来看,N-2的综合经济效益最高,各厂更倾向于尽量多的使用N-2产品。
N-2的推荐掺量为1.0%,产品可以用于C25及部分非重要部位的C30混凝土,在两家搅拌站甚至全部的C30混凝土均采用N-2产品。
N-1产品的推荐掺量为1.2%,宜用于C30、C35及C40及相应标号的水下混凝土。
萘系混凝土泵送剂由于使用的母液为低浓母液,其中硫酸钠的含量较高在冬季会出现部分结晶,N-2产品中木钙木钠的含量较高,存放时间过长会出现部分沉淀,这是上述配比萘系泵送剂的不足之处。
外加剂复配技术及应用

复配成分的稳定性复合添加剂的每一种组分要具备相对稳定的条件或在复配产品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使复配产品性能稳定。
(2)复配组分的协同作用添加剂复配后各组分的特性起互补、协调作用,产生效果相加的效应。
许多食品添加剂具有多功能性,要了解选定的食品添加剂其功能的主次以及物理化学特性。
复配过程中,首先确定其主要功能是什么,以它为主选定适宜复配体和添加量。
(3)复配成分的配比不同配比能产生不同类型的复合添加剂,如在使用复配乳化剂时,要使各组分的配比保证乳液类型的要求。
有时乳化剂的HLB值等于最佳乳化HLB值,体系会发生乳液类型的转相。
这样的体系是刚好平衡的体系而不是所需要的稳定体系,这种平衡的体系往往容易被打破,是不稳定的,所以要调整乳化剂的配比,使其大体符合最佳HLB值,以避开相转变点。
表面活性剂相互间或与其他化合物的配合使用称为复配,在表面活性剂的增溶应用中,如果能够选择适宜的配伍,可以大大增加增溶能力,减少表面活性剂用量。
1.与中性无机盐:在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可溶性的中性无机盐,增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烃类增溶质的增溶量。
相反对极性物质的增溶量降低。
2.与有机添加剂的配伍:一般以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原子在12以下的脂肪醇有较好效果。
一些多元醇如果糖、木糖、山梨醇等也有类似效果。
与之相反,一些短链醇不仅不能与表面活性剂形成混合胶束,还可能破坏胶束的形成,如C1~C6的醇等。
极性有机物如尿素、N-甲基乙酰胺、乙二醇等均升高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3.与水溶性高分子的配伍:明胶、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及聚维酮等水溶性高分子对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吸附作用,减少溶液中游离表面活性剂分子数量,临界胶束浓度因此升高。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复配配方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复配配方混凝土是一种复杂的建筑材料,由水泥、砂、石料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常常需要添加一些外加剂。
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流动性和凝结时间等特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复配配方。
1.加速剂配方:加速剂是一种能够加快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的外加剂。
常见的加速剂有硫酸钙、氯化钠、氧化钠等。
加速剂的配方通常包括硫酸钙0.5-3%,氯化钠0.2-2%和氧化钠0.05-0.2%。
2.减水剂配方:减水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混凝土水灰比的外加剂,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常见的减水剂有脱水蔗糖、木聚糖醚等。
减水剂的配方通常包括脱水蔗糖0.1-0.3%和木聚糖醚0.05-0.15%。
3.强度剂配方:强度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外加剂。
常见的强度剂有聚合物乳液、硅酸盐水泥等。
强度剂的配方通常包括聚合物乳液10-20%,硅酸盐水泥5-10%和普通水泥75-85%。
4.抗裂剂配方:抗裂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外加剂。
常见的抗裂剂有聚合物纤维、玻璃纤维等。
抗裂剂的配方通常包括聚合物纤维0.1-0.3%和玻璃纤维0.05-0.1%。
5.延缓剂配方:延缓剂是一种能够延缓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过程的外加剂。
常见的延缓剂有缓凝高岭土、脱水卤石等。
延缓剂的配方通常包括缓凝高岭土2-4%和脱水卤石0.1-0.3%。
6.化学膨胀剂配方:化学膨胀剂是一种能够使混凝土产生膨胀和增加体积的外加剂。
常见的化学膨胀剂有碱式硅酸盐、钙硫铝酸盐等。
化学膨胀剂的配方通常包括碱式硅酸盐1-3%和钙硫铝酸盐0.05-0.2%。
以上所述只是常见的混凝土外加剂复配配方示例,不同的工程和混凝土性能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的配方。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和复配配方,并进行试验验证。
谈谈混凝土外加剂的复配效应

1复配效应的体现1.1复配效应的概念及要求就是不同品牌,不同厂家所产的两种以上混凝土外加剂,按照不同比例互相掺和在一起,其混凝土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是任何一种外加剂都达不到的效果,这就是外加剂的复配效应。
集中搅拌的商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必须满足如下要求:(1)混凝土和易性要好,所用外加剂在用水量不增加的基础上坍落度要大,减水率要高,坍落度大且不离析,流动性要好。
(2)所选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必须有良好的泵送性能,所谓良好的泵送性,就是无压力泌水或压力泌水要小,砂浆能包裹着粗细骨料在管道中均匀地流动。
如果再复配上一部分引气剂,混凝土在泵送管道中的气泡会像滚珠一样,使新拌混凝土滚动前进,减少混凝土与管壁之间的摩擦阻力,这才是泵送性能好的混凝土。
(3)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经时损失要小。
因气候干燥、炎热,搅拌站放在市郊,路途远,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要小。
(4)混凝土入模之后,还有很好的流动性,浇筑起来省工省力,容易做到混凝土工程里实外光。
1.2复配效应的表示(1)单加A减水率27.3%,单加B减水率8.3%,A、B两种复合后,A+B减水率31.2%。
(2)单加A1.5h坍损95mm,单加B1.5h坍损73mm,A、B两种复合后,A1.5h+B1.5h坍损IOmm。
A是蔡系高级减水剂,B是引气减水剂与糖钙缓凝剂和保塑剂复合而成。
2复配效应的三项原则复配效应要按照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施工条件,不同的结构对策,不同的耐久性要求设计。
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工程中的特殊要求,以及现有的材料情况,用复配对混凝土进行改性,用以满足常规下不能满足的这些对象的要求,以期达到顺利施工和混凝土工程各项指标的要求。
根据工程对象的不同条件和要求,在实践中找到三条原则:(1)将甲乙两种外加剂按厂家推荐的掺量各缩减50%,若效果小于甲乙任何一种单独使用的效果,则说明甲乙互有相克现象,记住这两种外加剂不能复配。
(2)将甲乙两种外加剂复配,其复配效果大于其中任一种外加剂单独使用的最大效果,而小于两种外加剂的叠加效果,而且增加了施工对象需要的改性效应,那么这种结果可以考虑复配。
混凝土外加剂复配原则详解

混凝土外加剂复配原则详解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用于改变混凝土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能的材料。
常见的混凝土外加剂包括增塑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气泡剂等。
这些外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道路工程以及水利工程等领域中,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耐久性和施工效率。
1.性能要求统一原则
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包括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方面的指标。
在进行外加剂的复配时,首先需要确保所选择的外加剂能够满足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例如,如果混凝土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那么可以选择早强剂和减水剂进行复配,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2.外加剂相容性原则
3.经济合理原则
混凝土外加剂的价格通常比混凝土自身更昂贵,因此,在进行外加剂复配时,需要综合考虑性能和经济性。
在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外加剂的使用量,以降低施工成本。
此外,也可以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外加剂进行复配,以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
4.实现施工要求原则
混凝土外加剂的复配还应与具体施工要求相结合。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有特殊的要求,例如需要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延迟凝结时间或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等。
在复配外加剂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要求,并选择适用的外加剂进行复配。
5.环境保护原则
总之,混凝土外加剂的复配原则是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
在使用外加剂时,需要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外加剂的相容性、经济性、施工要求和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复配。
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加剂的复配技术及应用
外加剂的复配-综述
1、商品混凝土中使用单一品种外加剂的情况已很少见。
逐渐向着高效能、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2、外加剂复配的目的是为了同时满足商品混凝土对各种性能的需要,以及各复配成分之间的共同作用而产生叠加效应。
3、复合外加剂通常是由多种表面活性剂或与无机电解质等组成。
如复合早强剂、复合防冻剂、泵送剂、复合缓凝引气减水剂等。
4、一般复配外加剂由至少两种组分配制,形成二元或多元复合。
5、复合外加剂中每一种外加剂在水泥水化的不同阶段起作用,或在同一时间内共同发挥作用。
外加剂的复配-泵送剂
1、配制原则:具有一定的减水率、坍落度保持性能、较低的压力泌水和一定的引气性能。
即:减水、保塑、保水、引气。
2、基本组成:减水组分+缓凝组分+引气组分+其它助剂。
3、减水组分包括:木质素类、萘系高效减水剂、磺化三聚氰胺高效减水剂、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等。
4、缓凝组分:木质素类、糖类、磷酸盐、酒石酸盐、葡萄糖酸盐、柠檬酸及其盐类、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等。
5、保水组分:各种减水剂、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等。
6、引气组分:文沙树脂(松香皂类)、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
酸盐、木质素类等。
7、减水组分作用:在一定水胶比情况下,保证商品混凝土的工作性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针对不同水泥和掺和料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减水组分,且用量要足够。
8、缓凝组分作用:控制坍落度损失和商品混凝土凝结时间,确保运输泵送的正常进行。
使用不同的原材料和不同的配合比时,要采用适当的缓凝组分,并且使用量恰当,避免出现水泥适应性和凝结时间异常的问题。
与减水组分共同使用时,减水率提高。
9、保水组分作用:根据商品混凝土试拌情况,调整保水组分的品种和用量,保证商品混凝土和易性满足要求。
10、引气组分作用:适当的引气可改善商品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和和易性,而且对商品混凝土的耐久性有很大好处。
有一定的减水率。
一般使商品混凝土含气量在2~3%左右为宜,不仅不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对商品混凝土的各种性能的改善也比较明显。
配制外加剂时,要充分考虑其与各种原材料之间的适应性,同时注意不同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
1、水组分:不同的水泥和掺和料、外加剂中其它成分对减水剂的性能影响还是很大的,如萘系减水剂和葡萄糖酸钠共同使用时,减水率提高比较显著。
2、缓凝组分:不同的水泥和掺和料以及不同的配合比,都会使缓凝效果产生变化。
3、引气组分:引气剂的引气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水泥细
度、石子粒径、砂含泥量、温度、配合比等。
掺加粉煤灰时、细料多、石子粒径小、坍落度大、温度低等,商品混凝土含气量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