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防护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方针
边坡防护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第一节方案编制目的为保证*******边坡防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特编制本方案。
第二节方案适用范围本方案仅适用于********第二合同段脚手架搭设作业施工。
第三节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4、《建筑施工碗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12);6、我公司现场踏勘和调查获取的资料;7、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以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第四节工程概况本项目部主要负责*******主线及互通区的路基、桥涵及相关附属工程施工。
起点桩号为K14+460,终点桩号为K33+050,长18.59km。
本项目边坡防护工程采用施工一级,防护一级。
路堑边坡单级高度10m边坡平台设置宽度均为2.0m,坡顶开口线位置设置倒角,开挖边坡与自然山坡采用圆顺衔接。
本工程根据地质条件,对于山体岩层比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和有结构滑动面的边坡均采用人字形骨架锚杆护坡施工,为方便及安全施工,人字形骨架锚杆护坡施工时均需采用脚手架搭设施工作业平台。
第五节脚手架的材质要求从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结合以往施工经验,拟采用落地式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架材质要求如下:1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钢材强度等级Q235-A钢管应平直光滑,有严重锈蚀、弯曲或裂纹的钢管不得使用。
2、扣件采用可锻铸造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的要求,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沙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
3、脚手板、脚手片需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第六节脚手架的搭设流程及要求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夯实(材料配备)一定位、设置底座一纵向扫地杆f立杆f横向扫地杆f小横杆f大横杆f剪刀撑f连墙件f铺脚手板f防护栏杆。
边坡支护脚手架搭设的详细技术方案

边坡支护脚手架搭设的详细技术方案1. 引言边坡支护脚手架的搭设是为了保护边坡的稳定性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本文档旨在提供边坡支护脚手架的详细技术方案,确保搭设过程简单、安全,并避免任何法律纠纷。
2. 技术方案边坡支护脚手架的搭设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和策略:2.1 前期准备在搭设边坡支护脚手架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前期准备工作:- 确定边坡的具体要求和支护方式,例如使用护坡网或者钢筋混凝土墙等。
- 评估边坡的稳定性和土质情况,以确定所需的支撑和防护措施。
- 检查场地环境,确保没有任何地质或环境隐患,例如土壤松动或水源问题。
2.2 设计和选择脚手架材料根据边坡的要求和支护方式,设计和选择适当的脚手架材料,包括支撑柱、横梁、连接件等。
确保选择的材料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边坡的压力和负荷。
2.3 搭设脚手架根据设计和选择的脚手架材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搭设:1. 清理边坡表面,确保无杂物和障碍物。
2. 安装支撑柱,将其固定在边坡上并按照设计要求设置间距。
3. 安装横梁,将其与支撑柱连接并确保牢固稳定。
4. 检查脚手架的水平性和垂直性,调整支撑柱和横梁的位置。
5. 安装其他必要的连接件和附件,例如防护网和护栏等。
2.4 检查和维护完成脚手架搭设后,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定期检查脚手架的连接件和支撑柱是否有松动或损坏情况。
- 检查脚手架的防护措施是否完备,例如防护网是否齐全并无破损。
- 随时清理边坡上的杂物和积水,确保脚手架周围环境清洁。
3.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边坡支护脚手架搭设的详细技术方案,包括前期准备、脚手架材料选择、搭设步骤和检查维护等内容。
通过遵循这些方案,能够简单、安全地搭设边坡支护脚手架,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边坡的稳定性。
边坡支护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边坡支护工程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一)项目情况本工程(二)边坡支护结构设计1、边坡护面及锚杆设计要求边坡底第一排到第四排锚杆长度为4m,第五排到六排锚杆长度为8.5m,,第七排到八排锚杆长度为4m,第九排到十排锚杆长度为8.5m,边坡锚杆竖向间距2m,水平间距2m,梅花型布置,(2)钢筋网采用Φ8一级钢筋(HPB300),间距为200mm。
喷射混凝土采用C30,喷射厚度100mm。
(3)锚杆钢筋级别为HRB400级(三级,符号22),长4m(详见剖面),锚杆钢筋级别为HRB400级(三级,符号25),长8.5m(详见剖面)水平及竖向间距均为2m,梅花型布置,倾角25°,钻孔直径取110mm,锚杆采用Φ16mm。
锚杆灌浆采用M25级水泥砂浆全粘结注浆,水泥强度等级P.O 42.5;(4)在坡底设置截水沟一道,以便坡顶地表水接入场地内雨水系统。
采用M30片石M7.5的水泥砂浆砌筑。
热轧钢筋HPB300级(符号Φ):fy=270,fyk=300;热轧钢筋HRB400级(符号):fy=360,fyk=400(单位:N/mm2),水泥,本边坡工程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等级为P.O 42.5。
(5)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La,若无特殊注明,均按以下要求进行,且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
HRB400级:C30 35d。
HPB300级:C30 30d (三)、地质情况(一)场地周围环境条件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图纸和现场踏勘调查可以确定:边坡坡顶为自然山体;坡下为主入口建筑区,坡底与拟建建筑物最小距离约6m,与拟建基坑坑顶线最小距离约5m。
边坡顶部及底部未见地下管线。
(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本场地处丘陵地貌单元,场地为坡地。
边坡主要土层为耕土,一般厚度小于2.0m,下伏为白垩系泥质砂岩,基岩产状倾向南东,倾角5~7 °,厚度达数百米。
本边坡主要为岩质边坡;岩体较完整,岩层产状平缓。
高边坡防护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节、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技术保证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施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检查验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组织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边坡防护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边坡防护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边坡防护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如下:
1.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工程要求,确定脚手架所需的材料、工具和设备,并进行准备。
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确定搭设脚手架的位置和高度,并制定详细施工方案。
2.安装基础:根据设计要求,在边坡下方挖掘基础坑,并进行加固处理。
然后,在基
础坑中安装基础桩,并固定牢固。
3.支撑架搭设:根据施工图纸,按照脚手架支撑架的尺寸和布置要求,搭设支撑架。
首先,根据支撑柱的位置,在基础桩上安装轴线标示,并进行测量,确保位置准确。
然后,根据标高和高差,安装立杆并固定。
接着,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水平杆,保证
支撑架的稳定性。
最后,根据需要,在支撑架上安装斜杆,增加稳定性。
4.脚手架平台搭设:在支撑架上安装脚手架平台。
根据设计要求,将脚手架板材和扣
件进行组装,搭建出平台。
需要确保板材之间的连接牢固,并按照标高要求调整脚手
架的水平和垂直度。
5.安全措施: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进行安全检查。
确保脚手架平台稳定、结构牢固。
同时,加装防护栏杆和安全网,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6.验收和维护:完成脚手架搭设后,进行验收,并开展维护工作。
定期检查脚手架的
稳定性和可用性,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固和修补,保持脚手架的良好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使用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适当
调整和改进。
边坡支护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边坡支护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批准:审查:编制:**********公司二〇一八年八月目录1工程概况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脚手架设计 (1)5脚手架材料要求 (2)5.1钢管 (2)5。
2扣件 (2)5。
3脚手板 (2)5.4连墙杆 (2)5.5安全网 (2)6脚手架搭设方案选择 (3)6。
1选择原则 (3)6。
2脚手架搭设流程及要求 (3)7 荷载限制 (6)8 脚手架计算书 (6)8。
1参数信息 (6)8.2脚手架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7)8.3小横杆的计算 (7)8。
4大横杆的计算 (8)8.5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8)8。
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9)8.8最大搭设高度计算 (10)9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1)9.1危险源的管理 (11)9.2安全技术措施 (11)9.3安全保证措施 (11)9。
4应急措施 (12)9.5管理措施 (13)10质量保证措施 (14)10.1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14)10.2安全网的检查与验收 (14)11环境保护措施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5)12强制性条文 (15)******工程边坡支护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标项目为******工程边坡支护需要搭设施工脚手架,坡比形式为1:0。
5,边坡高度约为25m~45m,脚手架型式为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为保证脚手架搭设安全、特编写本方案,以便指导施工。
2 编制依据⑴《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⑵建筑施工脚手架构造与计算手册;⑶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工程建设脚手架安全管理手册;⑷新源基建(2015)116号《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关于加强在建工程施工脚手架管理的通知》。
3 适用范围本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本标段边坡,该范围内的边坡脚手架搭设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段搭设,每段边坡长度按40m~60m进行控制。
4 脚手架设计此方案设计的脚手架做为边坡支护工程施工时的操作架和安全防护使用,具体设计如下:采用双排扣件式落地脚手架,脚手架随坡度而设,施工平台水平略微向内倾斜,脚手架施工顺序由下而上搭设.脚手架立杆纵距为1。
边坡支护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0-2、工程概况-1-3、搭设方案-1-3.1边坡支护脚手架搭设材料要求-1-3.2搭设方案及要求4、稳定性计算-3-4.1参数信息-3-4.2脚手架计算-3 -421大横杆的计算4.2.2小横杆的计算-4・4.2.3扣件抗滑力的计算-4-4.2.4脚手架立杆荷载标准值・5 - 4.2.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5-4.2.6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5-4.2.7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6 -5、脚手架的验收、使用及管理- 6-6、脚手架的拆除-7-7、安全控制措施- 7-7.1作业人员要求-7-7.2安全技术措施-7-8、材料用量-8-编制依据1.1《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5本工程边坡设计资料及图纸和相关要求工程概况本工程K0+040〜K0+140、K0+260〜KO+39O、K0+400〜K0+440段左侧存在5至12米风化岩或土质边坡,K0+590、K0+750段左侧存在36m石质高边坡,整体综合坡度约60。
~80。
,既有边坡采用系统锚杆、挂网及喷混的方式进行加固,锚杆长311U为方便边坡施工和保证脚手架的安全可靠,沿坡面搭设双排脚手架。
搭设方案3.1边坡支护脚手架搭设材料要求(1)钢管采用外径申48,壁厚3.5mm《直缝电焊钢管》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中的3号普通钢管。
(2)扣件扣件材质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铸造缺陷, 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接触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小于5mm。
(3)脚手板采用50mm厚木板(松木板)作为施工脚手板,脚手板不有开裂、腐朽,板面挠曲小于3/1000o(4)绑扎铁丝,采用8号镀锌铁丝。
(5)安全网采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的安全网。
边坡支护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

边坡支护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该项目是指对边坡进行支护工程施工,需要搭设脚手架来保证施工作业安全和顺利进行。
边坡支护脚手架搭设是边坡支护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为了便于施工人员操作和材料运输,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同时也为后续工程提供便利。
二、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方案:根据边坡的地形状况和规模大小,确定边坡支护脚手架搭设的具体方案。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人员配备、设备材料调配、安全措施等方面。
3.准备材料和设备:准备脚手架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根据具体方案确定所需的脚手架支撑杆、横向支撑杆、纵、横向连墙杆、扣件、安全网等。
三、脚手架搭设步骤1.地面准备:在边坡基础上清理杂物,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2.基础支撑:根据设计要求,在边坡的基础上搭设脚手架支撑杆,采用打桩法固定脚手架支撑杆,确保支撑牢固。
3.主体支撑:根据设计要求,搭设脚手架的主支撑架,采用纵横交叉的方式,确保框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连墙杆设置:根据需要,设置横向连接墙杆和纵向连接墙杆,将脚手架与边坡连接起来,增加稳定性。
5.安全网挂设:在搭设完毕的脚手架上挂设安全网,避免人员和材料掉落,保证施工安全。
6.检查调整:搭设完毕后,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调整,确保脚手架平稳结实,满足设计要求。
四、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证书。
2.脚手架搭设前应进行必要的办理手续,如办理搭设脚手架施工许可证。
3.脚手架搭设前,应对边坡进行详细勘测,清理杂物,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4.在搭设过程中,严禁使用损坏的脚手架材料,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施工人员应系好安全带,严禁趴、坐在脚手架边上施工,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6.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禁止闲人进入”、“安全帽必须佩戴”等。
7.施工结束后,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所有连接件扣紧,并且彻底清理施工现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方案编制目的为保证*******边坡防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特编制本方案。
第二节方案适用范围本方案仅适用于********第二合同段脚手架搭设作业施工。
第三节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4、《建筑施工碗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12);6、我公司现场踏勘和调查获取的资料;7、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以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第四节工程概况本项目部主要负责*******主线及互通区的路基、桥涵及相关附属工程施工。
起点桩号为K14+460,终点桩号为K33+050,长18.59km。
本项目边坡防护工程采用施工一级,防护一级。
路堑边坡单级高度10m,边坡平台设置宽度均为2.0m,坡顶开口线位置设置倒角,开挖边坡与自然山坡采用圆顺衔接。
本工程根据地质条件,对于山体岩层比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和有结构滑动面的边坡均采用人字形骨架锚杆护坡施工,为方便及安全施工,人字形骨架锚杆护坡施工时均需采用脚手架搭设施工作业平台。
第五节脚手架的材质要求从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结合以往施工经验,拟采用落地式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架材质要求如下:1、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钢材强度等级Q235-A,钢管应平直光滑,有严重锈蚀、弯曲或裂纹的钢管不得使用。
2、扣件采用可锻铸造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的要求,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沙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
3、脚手板、脚手片需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第六节脚手架的搭设流程及要求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夯实(材料配备)→定位、设置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防护栏杆。
6.1 立杆间距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0.95m,步距1.8m;连墙杆间距竖直3.6m,水平4.5m (即二步三跨),里立杆距边坡0.4m。
6.2 大横杆、小横杆设置(1)大横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的间距为1.8m,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为15cm。
(2)外架子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
6.3 剪刀撑脚手架外侧立面的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cm。
6.4 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要求(1)脚手架铺板采用5cm厚30cm宽的木板或竹跳板,脚手板不得损坏、开裂,保证有足够的强度,防止在活动荷载作用下断裂。
(2)脚手板与脚手架之间必须绑扎牢固,板端伸出长度为15cm~30cm,能够保证脚手板有足够的固定长度,又防止脚手板探头过多而翘头坠落。
6.5 连墙件(1)脚手架与边坡按水平方向4.5m,垂直方向3.6m,设一拉结点。
(2)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移动变形,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3)边坡顶部处需加密拉结点,加强管架稳定性。
第七节脚手架荷载计算书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排架上主要有手风钻钻机和作业人员等荷载,钻机分散错开布置。
按照承重排架设计计算,允许承载为3KN/m2。
钢管排架的荷载由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组成的承载力构架承受,并通过立杆传给基础。
剪刀撑、斜撑和连墙件主要是保证排架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增加抵抗垂直和水平作用的能力;连墙杆承受全部的风荷载;扣件是排架组成整体的连接件和传力件。
7.1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设计图纸及地质资料。
7.2 脚手架设计参数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6m~30m高度,立杆采用单立杆,管架搭设的主要尺寸为:立杆的横距为0.95m,立杆的纵距为1.5m,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m;内排架距离边坡0.4m,小横杆搭接在大横杆上的根数为2根;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mm壁厚3.5mm;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1.00;连墙件采用二步三跨,竖向间距等于单立杆落地脚手架正立面图7.3 小横杆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7.3.1 均布置荷载计算=0.038 KN/m;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3×1.5/3=0.15 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活荷载标准值:Q=3×1.5/3=1.5 KN/m;荷载的计算值:q=1.2×0.038+1.2×0.15+1.4×1.5=2.326 KN/m;7.3.2 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Mqmax=ql2/8=2.326×0.952/8=0.262 KN.m;最大应力计算值σ=Mqmax/W=51.656 N/mm2;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σ=51.656 N/mm2,小于小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 N/mm2,满足要求!7.3.3 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荷载标准值q=0.038+0.15+1.5=1.688 KN/m; Vqmax =5ql4/384EI;最大挠度v=5.0×1.688×9504/(384×2.06×105×121900)=0.713mm;小横杆的最大挠度0.713mm,小于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950/150=6.333与10mm,满足要求!7.4 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7.4.1 荷载值计算=0.038×0.95=0.036 KN;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3×0.95×1.5/3=0.143 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活荷载标准值:Q=3×0.95×1.5/3=1.425 KN;荷载的计算值:P=(1.2×0.036+1.2×0.143+1.4×1.425)/2=1.105 KN;7.4.2 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小横杆传递荷载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0.08ql2=0.08×0.038×1.5×1.5=0.007 KN.m;M1max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2max=0.267P1=0.267×1.105×1.5=0.443 KN.m;M= M1max + M2max=0.007+0.443=0.450 KN.m;最大应力计算值:σ=0.450×106/5080=88.583 N/mm2;大横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88.583 N/mm2小于大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 N/mm2,满足设计要求!7.4.3 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小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单位:mm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Vmax=0.677ql4/100EL;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Vmax=0.677×0.038×15004/(100×2.06×105×121900)=0.052 mm;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Vpmax=1.883×pl3/100EI;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小横杆传递荷载 P=(0.036+0.142+1.425)/2=0.802KN;Vpmax=1.883×0.802×15003/(100×2.06×105×121900)=0.002mm最大挠度和:v=Vmax+Vpmax=0.052+0.002=0.054mm<10mm,满足要求。
7.5 扣件抗滑力计算按规范表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扣件抗滑力承载系数1.0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0.95=0.036 KN;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2=0.038×1.5=0.057 KN;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3=0.3×0.95×1.5/2=0.214 KN;活荷载标准值:Q=3×0.95×1.5/3=2.138 KN;荷载的设计值:R=1.2×(0.036+0.057+0.214)+1.4×2.138=3.362 KN<8.00 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7.6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σ=N/( A)+MW/W<[f];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3.567 KN;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 cm;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得:K=1.155;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得:μ=1.5;计算长度,由公式lo=kuh确定:lo=3.118m,长细比:Lo/i=197;轴心受压力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 =0.186;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 N/mm2;σ=13567.206/(0.186×489)+182986.776/5080=185.187 N/mm2<[f]=205 N/mm2;7.7 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p≤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g =fgk×Kc=85 KPa;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85 KPa;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1;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N/A=72.325 KPa;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14.465 KN;基础底面面积:A=0.2m2。
p=72.325<fg=85 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