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中国新闻史》试题

合集下载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综合部分01---11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综合部分01---11

2011一.简答题 3*10=301、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的写作特点。

2、《刺世疾邪赋》在中国辞赋发展史上的地位。

3、以《金铜仙人辞汉歌》为例,李贺的风格特征二.论述题 2*15=301、舒婷《双桅船》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2、以具体作品为例,慢词和小令表现手法差异。

三.作文。

1*40=40以“我所推崇的当代人物”为题,诗歌除外。

800——1000字。

(就是有字数的限制,写作人物也不一定是一个人。

)政治经济与法律部分一、上海世博会在我国举办的意义?有人认为长江三角洲会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你怎么认为?15’二、什么是金融风暴?特征?2008年产生的金融风暴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15’三、什么是自然灾害?它的特点?如何应对?20’2010:一简答(10*3)1 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的写作背景、思想感情及构思方式2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思想内容以及你读后的感受3 闻一多《发现》的爱国主义诗歌特点二论述(15*2)1王国维认为屈原的文学精神是“北方人之感情与南方人之想象合而为一”结合屈原的作品谈谈你的认识2分析贾平凹《静虚村记》的艺术风格法律经济部分1 分析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152 冲突规范的含义及其特征153分析网络监督的优势,局限性及其加强措施20 作文40以“感受建国六十年”为题作文,诗歌除外2009:1、结合《文心雕龙·情采篇》中对“情”和“采”关系的论述,谈谈自己的认识。

2、论述张爱玲《金锁记》中七巧的形象和主题思想。

(15分)3、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的写作背景和思想感情。

(10分)4、李煜《浪淘沙》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0分)法律经济部分1.金融危机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哪些问题?你对此有何认识?(15分)2.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5分)。

3.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谈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

中国新闻传播史大题整理

中国新闻传播史大题整理

一83页7.试析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报刊数量多,办报地区广。

新的报刊类型出现,出现了一批文摘类报刊。

在第一次办报高潮中以上海为中心,创办了一系列消闲性文艺小报。

维新运动中白话报出现。

二83页10.试论维新派办报活动的历史贡献?维新变法运动是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面临民族危机的时刻,为挽救国家命运而发动的一场政治运动,向读者进行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维新派的报刊宣传活动,有力的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

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出版的限禁。

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三111页3.苏报案的基本情况《苏报》,1896年6月26号创刊于上海,1903年,爱国学生,章世钊担任苏爆竹笔,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章太炎发表在书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拘捕了章士钊,查封书包,经多次开庭,1904年法庭宣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两年,《苏报》永远停刊,后邹容在狱中被迫害致死。

它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因言获罪的案子四111页5.试评析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新闻思想,报纸的功能提出报纸应具有监督政府向导国民的两大天职,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健全舆论主张具备五本场时,真诚,直道,公心,节制。

提出两种报刊宣传办法系浸润法和煽动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闻思想,高度重视报刊宣传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公开承认报纸党性原则,明确提出革命办报的主张,党报重视舆论的制造和指导,党报要重视民意,反应人民的意愿代表平民的利益。

五132页1.试述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繁荣及其原因?简述:这一时期各种报刊风起云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全国的报纸猛增到近500种,总销售数量达到4200万份,被称为报界黄金时代。

在这些报刊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是政党报纸。

(最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课程代码:0065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民间抄传的报纸是( )A.邸报B.小报C.京报D.宫门抄2.把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播开始于( )A.唐朝B.宋朝C.秦朝D.汉朝3.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是( )A.《特选撮要》B.《天下新闻》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D.《各国消息》4.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是( )A.《广州纪录报》B.《中国丛报》C.《蜜蜂华报》D.《中国之友》5.最早认识到报刊的社会功能并付诸实践的中国人是( )A.林则徐B.魏源C.康有为D.王韬6.《论日报渐行于中土》的作者是( )A.郑观应B.王韬C.梁启超D.章太炎7.1903年5月,应陈范邀请担任上海《苏报》主笔的是( )A.蔡元培B.邹容C.章太炎D.章士钊8.在辛亥革命期间,提出“先知先觉”是报纸的天职这一办报观点的是( )A.孙中山B.章太炎1C.于右任D.陈少白9.在中国,第一次载有言论出版自由条款的是( )A.《大清报律》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暂行报律》D.《中华民国约法》10.把新闻采写经验归纳为“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的是( )A.黄远生B.邵飘萍C.刘少少D.于右任11.1918年12月创刊的《每周评论》的出版地点是( )A.北京B.天津C.上海D.广州12.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最先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页的是( )A.陈独秀B.毛泽东C.李大钊D.周恩来13.中共中央第一个机关报《向导》1922年创刊于( )A.上海B.广州C.北京D.武汉14.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军报《红星报》创刊于( )A.1931年B.1932年C.1934年D.1937年15.始终坚持发扬为读者报务精神的办报作风的是( )A.邹韬奋B.黄远生C.张季鸾D.胡政之16.标志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诞生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于( )A.1939年B.1940年C.1942年D.1945年17.为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群众所欢迎的通俗小报是( )A.《边区群众报》B.《新中华报》C.《今日新闻》D.《解放日报》18.1945年,《救亡日报》在上海复刊,改名为( )A.《联合日报》B.《时代日报》2C.《建国日报》D.《和平日报》19.1947年《解放日报》停刊后,担负起中共中央机关报任务的是( )A.《新华日报》B.新华社C.《红旗》D.《解放》20.《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必须从胡风事件吸取教训》是在( )A.1952年B.1953年C.1954年D.1955年21.1956年,率先展开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是( )A.《解放日报》B.《人民日报》C.新华社D.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2.1957年6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文汇报在一个时期内的资产阶级方向》,其作者是( )A.陆定一B.胡乔木C.邓拓D.毛泽东2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后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的通讯作品是( )A.《随行纪谈》B.《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C.《燕山夜话》D.《长短录》24.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遭到毛泽东严厉批判的文艺作品是( )A.《刘志丹》B.《李慧娘》C.《林家铺子》D.《不夜城》25.最早在报眼位置上刊登毛泽东语录的报纸是( )A.《人民日报》B.《解放军报》C.《解放日报》D.《光明日报》26.1972年10月14日,根据周恩来的意见,在第2版以整版篇幅刊登文章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报纸是( )A.《人民日报》B.《文汇报》C.《解放日报》D.《光明日报》27.1981年首家推出“星期刊”的是( )A.《人民日报》B.《光明日报》C.《中国青年报》D.《解放军报》328.中国大陆第一家报业集团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于( )A.1987年B.1994年C.1996年D.1997年29.1960年5月20日,在台湾进行电视转播示范表演的是( )A.中国广播公司B.台湾电视公司C.中华电视公司D.有线电视公司30.香港出版的《东方日报》创刊于( )A.1949年1月B.1959年1月C.1969年1月D.1970年1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武汉大学新闻学试题考点分析

武汉大学新闻学试题考点分析

•武汉大学新闻学试题考点分析 How hard you did, how lucky you get!武汉大学新闻学试题考点分析2003年 2004年1. 新闻的定义 1. 新闻客观性2. 新闻价值 2. 新闻事业的性质3. 新闻客观性 3. 媒介特征声象\视象媒介4. 新闻把关 4. 新闻价值5. 新闻事业的性质商品性或公共性5. 媒介的功能6. 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媒介特征 6. 新闻传播制度7. 新闻传播效果 7. 媒介公信力\舆论监督与新闻道德8. 舆论监督 8. 记者的素养新闻道德9. 新闻法制与道德2005年 2006年1. 新闻真实性 1. 新闻真实性2. 新闻传播效果 2. 报刊理论3. 新闻事业的性质 3. 新闻党性4. 新闻道德 4. 舆论5. 新闻娱乐化 5. 媒介特征报纸和期刊6. 媒介集团化 6. 媒介功能7. 媒介功能和舆论监督 7. 受众分析8. 受众分析 8. 新闻事业的性质9. 新闻价值\媒介功能 9. 新闻失实新闻真实性10. 新闻控制经过上面简单的分析不难看出历年考题呈现出相当高的重复性:03年的试题除第1题”新闻的定义”和第4题”新闻把关”外,其他的考点在以后几年的试题中都能找到.也就是说,每年的考题所考察的知识点都非常集中,尽管有时侧重点不一样:新闻价值 03、04、05新闻客观性 03、04、05、06新闻事业性质 03、04、05、06媒介特征 03、04、06传播效果 03、05舆论监督 03、04、05、0606年直接考舆论新闻道德与法制 03、04、05、06媒介功能 04、05、06新闻真实性 05、0606年有两处涉及受众分析 05、06新闻传播制度 04报刊理论 06报刊理论也可以归到传播制度里面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两年的试题里出现了一些新的考点:如05年的“媒介娱乐化”和“媒介集团化”;06年的“党性原则”、“报刊理论”和“媒介控制”;媒介娱乐化和集团化在现在也是热点问题,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超女现象”也在传播的试题里出现;媒介控制和新闻自由这个问题一直在学界争论,但好象没有什么结论,在书本上找来源的话,倒是跟新闻传播制度即报刊的几种理论联系比较大;至于象06年的报刊理论、新闻党性原则都考得比较基础,只要看过书的没有理由丢分;现在再来独一分析各个知识点:新闻价值方面的问题没有什么新意,06年没有考,但这个东西毕竟是基础,还是得掌握,背背书找两篇论文就解决了;新闻客观性也是个基础问题,答题的时候可以从哲学唯物主义的方向去答;新闻事业的性质其实跟社会性质有关,其理论基础可见几种报刊理论;最突出的矛盾是市场性与公共性的矛盾,其间夹杂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立的问题,可以和传播制度、报刊理论结合起来考;要是考新闻自由的话,也可能出现在这里;媒介特征方面,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可能会出现在网络社会里传统媒介的生存和整合问题;至于各种媒介的特征是必须要掌握的;真题没有涉及过媒介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问题,可能是这个问题不是新闻方面的吧,但可以注意下,增加了解;传播效果研究是传播学里一个很重要的篇章,不清楚在新闻里的地位;不过说起来传播效果最终还是要落到受众身上,所以从受众方面来考察是必要的;对于社会来说,传播效果更重要的是其宏观影响,当然,受众也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而效果对媒体来说,是一个控制的问题,这里就有了媒介把关了;注意一下“拟态环境”;舆论监督问题我就不说了,其实我也不是很了解;书上很详细,论文很多,建议看看不同的方面的;新闻道德与法制问题在现实中很热;现在很多媒体官司,涉及到隐私权和名誉权的问题,这个方面就与媒介权利和受众权利有关了;同时注意记者的素质和道德问题;媒介功能方面,常考的是信息功能和娱乐功能;信息功能与媒介的公共性密切相关,而娱乐功能与市场联系紧密;新闻娱乐化很热,现实中问题很大,需要加强注意;另外比较重要的是教育功能,这个虽然很少提,但真的很重要;我国媒体还担负着宣传的功能,宣传和教育在娱乐面前都弱化了很多;这方面需要注意新闻娱乐化的问题;新闻真实性自己看,争论很多;受众分析方面,一是作为媒介消费者的受众;二是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也是媒介市场性一个公共性的问题;至于报刊理论和新闻传播制度的问题;现在存在三种主要传播制度:资本主义传播制度、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第三世界国家传播制度;一般来说考的都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方面;实质上是关于媒介由谁控制的问题,没有好与坏,因为其中夹杂的是利益问题,不是政治的就是经济的;而这两种制度的理论来源,就是报刊理论;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实质上实行的是集权主义理论,只是我国不愿承认而已;资本主义传播制度是以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这里还要注意几种报刊理论的变化背景和承接关系,可能会考到两种理论的比较传播试题里考过两次;。

武汉大学《中国新闻史》试题

武汉大学《中国新闻史》试题

.朝报 2.舆论之仆 3.成舍我 4.完全党报二:判断题1.《澳门新闻纸》是近代国人创办的第一份报刊。

2.中国近代新闻学萌发于传教士办报。

3.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租界。

4.中国近代新闻媒介从一开始就置身于较重的社会责任的新闻话语中。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谈你对这篇文章的点评或见解。

《论言论自由》大公报1935年1月25日2008年1月武汉大学《中国新闻史》试题出题人:周光明一.名词解释1.清议(第一个就这么难,考试的时候狂冷啊~~)2.小型报3.九一记者节二.判断题1.由《读开元杂报》可知在公元八世纪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时政类的文摘报刊。

2.中国新闻学研究开始于早期传教士办报。

3.“政治家办报”体现在中共的新闻理念中与“商人办报”是对立的。

三.简答题1.简述“四不主义”中的核心是什么?2.探谈中国近代报人事功给你的启示。

四.论述题一共有四个材料,讲的是近代武汉地区的报业发展。

要求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下列材料。

大概内容如下:1.1973年,艾小梅创办《昭文新报》。

申报评论其仿香港、上海。

2.1908年,武汉地区产生《XX报》等几家报纸,对象是新兵和下级军官。

然后武昌首义,然后又产生了《大江报》等几家报纸。

3.1926年,由国民党什么部在武汉办了以个XX报,经理是中共元老董必武。

4.1938年,“青协”(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1937年11月8日成立)由上海移至武汉,《大公报》范长江,《扫荡报》XXX,《新华日报》XXX,成为常任理事。

(哇~~~居然都默写下来了,真佩服我自己~~~~HOHO~~~~)事后一堆同学拉着光明哥哥问,他终于透露了一些答案:“…清议‟是梁启超的办报思想,那些答《清议报》的都该打一下,然后倒扣几分。

材料分析题有这几个要点,一是中国近代报业是从沿海向内地发展的,二是中国政权的变迁。

”顺便再贴贴昨天晚上我们像师姐和双学位同学问的些许题目吧~~只是些考点,不过也吓死人了,因为居然都不知道!!(我对天发誓!每节课我都认真听讲和做笔记了!课本也好好看了!可是光明哥哥真是太刁钻了啊~~)京报(明朝时官报)“天变邸抄”(宋代)青协(中国青年记者协会)戈公振横三民与竖三民《中央日报》最早的主编少年中国之三少年(不要太感谢我嘿嘿~~~)我也用那个大四学姐的blog作结本文吧,她是说起论文答辩遇上周光明的事,最后加了个PS,非常有意思,转过来——“周光明: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日本留学回来(东洋海龟!!!),武大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他的课基本座无虚席,以要求严格出名,他的课能得70分以上就是优秀```据说很多没拿奖学金的同学都是因为此人的缘故````我在武大所有的考试里面的最低分就是他给的了——《中国新闻史》,62,不过很贱的,我仍然很崇拜他```”。

中国新闻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新闻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06北大研究生班中国新闻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987版)[ 2006-5-31 10:39:23 | By: 雕刻时光]邸报中国古代的报纸,通常指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

在古代文献中,又被称为邸钞、阁钞、朝报等等。

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邸报是诞生于唐朝进奏院状报。

邸报的内容以皇帝谕旨、皇室动态、朝廷法令、大臣的奏章以及任免事项为主,所有稿件在发布之前,都必须经过主管机关和当权大臣的检查,重要稿件的取舍往往由皇帝亲自决定。

邸报的发布方法,各朝代不尽相同,主要由各地驻派首都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

它只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传阅,并不公开发行。

邸报最早为手抄,北宋后开始采用印刷的方式。

宋代的邸报改革:(1 )加强了中央集权。

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

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

变成了中央报纸。

(2 )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

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

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

(3 )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

“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

(定本制度: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

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

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

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

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小饱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

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

关于小报的最早的记载,以及《朝野类要》的中说法。

中国新闻史复习参考答案

中国新闻史复习参考答案

中国新闻史复习参考答案中国新闻史复习参考答案⼀、单选题(30道,每题1分,共30分)1、“新闻”⼀词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D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2.中国古代官报的通称是( C )A.进奏院状B.朝报C.邸报D.⼩报3、创办中国第⼀份近代中⽂报刊《察世俗每⽉统记传》的传教⼠⽶怜来⾃( A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4、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份外⽂报刊是( C )A.《⼴州纪录报》B.《中国丛报》C.《蜜蜂华报》D.《中国之友》5、林则徐受命到⼴州查禁鸦⽚时,派⼈到澳门搜集外⽂报刊并把其中⼀些重要情报翻译出来,供当地和朝廷官员参考。

这些材料后来汇集成册,称为( B )A.《参考消息》B.《澳门新闻纸》C.《⾃西徂东》D.《夷情备采》6、王韬在⾹港创办《循环⽇报》,意在倡导( D )A.⽆产阶级⾰命B.资产阶级⾰命C.莠⾔乱政D.变法⾃强7、由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编辑的报刊是( C )A.《中外纪闻》B.《万国公报》C.《时务报》D.《强学报》8、主编过《湘学新报》和《湘学报》,因在武汉组织⾃⽴军武装勤王起义⽽遭杀害的是( A )A.唐才常B.康⼴仁C.谭嗣同D.熊希龄9、因“苏报案”⽽受迫害的章太炎出狱后前往⽇本主编的报刊是( A )A.《民报》B.《新民丛报》C.《民⽴报》D.《清议报》10、1906~1907年间,与《民报》就⾰命和改良问题展开⼤论战的是( A )A.《新民丛报》B.《新中国⽇报》C.《苏报》D.《政论》11、1909—1910年间,在上海先后创办《民呼⽇报》、《民吁⽇报》和《民⽴报》的⾰命报⼈是( C )A.孙中⼭B.黄兴C.于右任D.章太炎12、1911年,因发表《⼤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和《亡中国者和平也》两篇评论⽽被查封的报纸是( A )A.《⼤江报》B.《楚报》C.《⼤汉报》D.《商务报》13、1912年3⽉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A )A.“⼈民有⾔论著作刊⾏及集会结社之⾃由”B.“⾂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论著作刊⾏及集会结社之⾃由”C.“不得妄议国体、诽谤⾰命”D.“出版报刊必须履⾏登记⼿续”14、宣扬“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狱,不是好主笔”的是( D )A.《民⽣报》B.《不忍报》C.《群报》D.《民权报》15、民国初期,著名通讯《外交部之厨⼦》的作者是( A )A.黄远⽣B.邵飘萍C.徐宝璜D.陈独秀16、《新青年》杂志最初的主张是( A )A.反对中国儒家专制⽂化,倡导西⽅⾃由民主⽂化B.中学为体,西学为⽤C.尊王攘夷D.只有⽆产阶级⾰命才是中国的出路17、“五四”运动爆发后,《每周评论》杂志刊⽂指出,这场运动是( D )A.“铲伦常,覆孔孟”的恶果B.胁迫治安的⾏为C.妄图颠覆政府的⾏为D.“学⽣牺牲、社会制裁和民族⾃决”的⾏动18、《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A.徐宝璜B.邵飘萍C.⼽公振D.邹韬奋19、中国⼈⾃办的第⼀个通讯社是( C )A.国闻通讯社B.申时电讯社C.中兴通讯社D.中央通讯社20、中国第⼀个⼴播电台是由美国商⼈奥斯邦在上海创建于( B )A.1922年初B.1923年初C.1924年初D.1926年初21、在国共合作展开⼤⾰命时期,担当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政治周报》⾸任主编的共产党⼈是( C )A.瞿秋⽩B.张国焘C.⽑泽东D.李⽴三22、中共中央第⼀个政治机关报是( B )A.《共产党》B.《向导》C.《红旗⽇报》D.《前锋》23、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报》实⾏社长负责制后的⾸任社长是( D )A.萧同兹B.叶楚伧C.徐恩曾D.程沧波24、1931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称中央⼯农民主政府)创办的新闻机构是( A )A.红⾊中华社B.红星社C.红⾊新闻社D.红⾊新华社25、1934年11⽉,因主持的《申报》转向进步⽽惨遭暗杀的是( A )A.史量才B.⼽公振C.杨杏佛D.李公朴26、上海“孤岛”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尚未被⽇寇占领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被称为孤岛),《⼤美晚报》副刊的编辑接到敌伪的恐吓信后,发表公开信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中国新闻史试题

中国新闻史试题

中国新闻史试题LT五.解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 2宋代邸报的管辖机构是什么?它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3宋代邸报有哪些主要内容? 4宋代" 小报" 有哪些基本特点?5明代邸报的传递和发行主要通过哪些环节?六.论述题(10)1、中国古代官报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答案一(1)甲骨(2)邸(3)驿传活动(4)烽火(5)敦煌进奏院状二(1)他是我国特有的古代传播媒介(2)、汉代皇帝制书用玺封,但媒介(2)、汉代皇帝制书用玺封,但赦令赎令均露布下州郡,《文心雕龙》所谓“露版以宣众,不可使义隐”公代臣民上书于君主,不缄封的都称为露布,是别于封缄而言的;汉末也把军中檄文称为露布;、北魏迄唐代,用兵获胜向上奏捷的文书也称为露布. (3)开元年间,唐代开元年间首都长安皇宫门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

这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

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4)。

《敦煌进奏院状》: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份中国古代报纸。

原件为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

这份报纸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长97公分,宽28.5公分,无报头,共2000余字,用毛笔抄写,是驻地在敦煌地区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从当时朝廷所在地陕西凤翔发回敦煌的。

内容以报告张淮深派出的官员在朝廷为自己申请旌节的进展情况为主。

发报人自称夷则,是张淮深派驻朝廷负责官报抄传工作的进奏官。

这份报纸被封存在敦煌石窟达1000年之久,1907年才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运往伦敦。

1983年经中报纸,并命名为" 敦煌进奏院状" 。

(5)进奏院状是出现于中国唐代的一种原始新闻传播媒介,是目前中国境内有确据可考的年代最早的传播媒介,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最早的报纸的雏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报 2.舆论之仆 3.成舍我 4.完全党报
二:判断题
1.《澳门新闻纸》是近代国人创办的第一份报刊。

2.中国近代新闻学萌发于传教士办报。

3.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租界。

4.中国近代新闻媒介从一开始就置身于较重的社会责任的新闻话语中。

三: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谈你对这篇文章的点评或见解。

《论言论自由》
大公报
1935年1月25日
2008年1月武汉大学《中国新闻史》试题出题人:周光明
一.名词解释
1.清议(第一个就这么难,考试的时候狂冷啊~~)
2.小型报
3.九一记者节
二.判断题
1.由《读开元杂报》可知在公元八世纪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时政类的文摘报刊。

2.中国新闻学研究开始于早期传教士办报。

3.“政治家办报”体现在中共的新闻理念中与“商人办报”是对立的。

三.简答题
1.简述“四不主义”中的核心是什么?
2.探谈中国近代报人事功给你的启示。

四.论述题
一共有四个材料,讲的是近代武汉地区的报业发展。

要求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下列材料。

大概内容如下:
1.1973年,艾小梅创办《昭文新报》。

申报评论其仿香港、上海。

2.1908年,武汉地区产生《XX报》等几家报纸,对象是新兵和下级军官。

然后武昌首义,然后又产生了《大江报》等几家报纸。

3.1926年,由国民党什么部在武汉办了以个XX报,经理是中共元老董必武。

4.1938年,“青协”(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1937年11月8日成立)由上海移至武汉,《大公报》范长江,《扫荡报》XXX,《新华日报》XXX,成为常任理事。

(哇~~~居然都默写下来了,真佩服我自己~~~~HOHO~~~~)
事后一堆同学拉着光明哥哥问,他终于透露了一些答案:“…清议‟是梁启超的办报思想,那些答《清议报》的都该打一下,然后倒扣几分。

材料分析题有这几个要点,一是中国近代报业是从沿海向内地发展的,二是中国政权的变迁。


顺便再贴贴昨天晚上我们像师姐和双学位同学问的些许题目吧~~只是些考点,不过也吓死人了,因为居然都不知道!!(我对天发誓!每节课我都认真听讲和做笔记了!课本也好好看了!可是光明哥哥真是太刁钻了啊~~)
京报(明朝时官报)
“天变邸抄”(宋代)
青协(中国青年记者协会)
戈公振
横三民与竖三民
《中央日报》最早的主编
少年中国之三少年
(不要太感谢我嘿嘿~~~)
我也用那个大四学姐的blog作结本文吧,她是说起论文答辩遇上周光明的事,最后加了个PS,非常有意思,转过来——
“周光明: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日本留学回来(东洋海龟!!!),武大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他的课基本座无虚席,以要求严格出名,他的课能得70分以上就是优秀```据说很多没拿奖学金的同学都是因为此人的缘故````我在武大所有的考试里面的最低分就是他给的了——《中国新闻史》,62,不过很贱的,我仍然很崇拜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