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分为: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分为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认为社会主义有“初级 形式的社会主义”和 “发达的社会主义”。
3、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 意 义 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 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 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坚定、 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坚定、自觉 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 前进。 前进。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 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 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 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 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决不能 掉以轻心。 掉以轻心。”
特点
第一、是低水平的。 第一、是低水平的。 第二、是不全面的小康。 第二、是不全面的小康。 第三、是发展很不平衡的。 第三、是发展很不平衡的。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们要在 21 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 世纪头二十年, 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 水平的小康社会 。 党的 十六大
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要求
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 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 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 差距的历史阶段; 差距的历史阶段; 通过改革和探索,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 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 史阶段; 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这个阶段。
一、我国已经进入了
具备社会主义质
论 断 包 含 两 层 含 义
社会主义社会。
的规定性,具有 了社会主义最基 本的特征。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 还处在初级阶段。
体现我国基本国情 ,具有中国特色。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认识,体现
了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两者
1917年战时共产主义
1921年新经济政策
1936年宣布进入社会主义 1939年宣布开始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1959年21大赫鲁晓夫宣布社会主义已取得彻底胜利 1961年22大赫鲁晓夫宣布用20年时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 1967年勃列日涅夫降温 苏只是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 义” 1982年安得罗波夫“苏联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 史阶段的起点”。 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
(二)毛泽东区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
“建成”和“建立” (1957年2月), 后来又提出的“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
段”的正确认识(1959年底1960年
初)。
毛 泽 东 对 社 会 主 义
发 展 阶 段 的 划 分
比较发达阶段 不发达阶段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发 展 过 程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 研究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提出
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
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并且明确概括了初级阶 段的基本路线。
十五大 1997年,党的十五大 报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
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纲领。
十六大
十六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经历 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及实践探索 1、国外 2、我国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科学含义 2、分析 3、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比较 4、主要特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性质 第二,初级阶段----发展程度
3 、93204 卡塔尔
4 、67384 瑞士
5 、62625 丹麦
6 、61809 爱尔兰
7 、55462 冰岛
8 、54606 阿联酋
9 、52789 瑞典
10 、52019荷兰
11 、 51989芬兰
12 、 50098奥地利
13 、 47400 澳大利亚
14 、 47107 比利时
15 、 46859 美国
基本现代化指标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服务业比重 3.消费贡献率 4.城市化 5.人均预期寿命 6.万人专利拥有量
2010年数据 2020年目标
52840 41.6%
10万 53%
48.5%
53%
60.6%
68%
75.32
78
2.5
12
基本现代化指标
2010年数据 2020年目标
7.千人互联网用户数
(4) “主要矛盾” :决定和影响其他各种社会 矛盾
(5)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十 七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心:经济建设 两个基本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指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理论,它认为中国必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必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必要前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实施,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它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改革开放、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科技、改善教育、改善社会保障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得到改善,社会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实施,也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得到健全,社会主义文化得到发展,社会主义精神得到弘扬。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实施,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它的实施,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引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提出的理论框架。
本文将从理论的起源、基本内涵、主要特点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理论的起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
十月革命后,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抗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中逐渐壮大起来。
在中国人民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旨在使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二、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涵是指社会主义发展的初始阶段,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已经确立,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非社会主义因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生产力,逐步消除非社会主义因素,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
三、主要特点1. 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要对国情进行准确的分析,不能简单照搬外国经验,而是要根据中国特点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
2. 突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要求把经济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来推动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3. 稳定和改革并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又要进行必要的改革。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4. 人民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倡导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始终把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四、理论的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任务,通过对当前社会矛盾的准确判断,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实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考研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考研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考研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思想。
该理论为中国的现实社会条件和实践经验提供了指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级阶段的概念和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素质还不高,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特定发展阶段。
初级阶段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矛盾的特殊性: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发展阶段,与其他社会形态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明显的区别。
2. 发展阶段的特点:初级阶段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而言是必经的发展过程,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3. 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初级阶段的目标是逐步改变落后状态,最终实现现代化,同时也需要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最早由邓小平提出,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得到初步确认。
随后,该理论逐渐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理论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相结合,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创新。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背景与使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建立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背景之上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中国尚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状况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与路径选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以及在实践中的坚持,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任务与挑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解决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矛盾问题,逐步提高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的素质。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邓小平理论有四大基础: 邓小平理论有四大基础: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是邓小平理论在哲学认识论方面的 基础; 基础;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论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础; 论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重申 年 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 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 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 务等;在此基础上, 务等;在此基础上,重申了党的 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长期以来,亚洲国家一直担心日本会走 军国主义老路。这并非 杞人忧天。日本 这一系列所作所为,像是在把这种担心 变成现实。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钓鱼岛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暗礁,一旦中日关 系出现退潮时,这一暗礁就会显现。它犹如东 海上漂浮的一颗水雷,随时可能毁坏中日两过 人民友好的桥梁。中日两过一衣带水,“和则 两利,斗则两伤”。钓鱼岛主权及其海洋权益 固然重要,但它毕竟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只 要两过政治家和有识之士以大局为重,,登高 望远,以坦诚的态度来处理双方的具体分歧, 那么,中日关系会时代友好下去的。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二、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不可逾越呢? 级阶段不可逾越呢?
• 1、中国的生产力落后 、 • 2、生产力本身的发展速度缓 、 慢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3、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 、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 社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的必经手段, 的必经手段,是实现我国经 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 4、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得到了 、 很大的发展
初级经济基础辅导: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

初级经济基础辅导: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1.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表述:定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①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必须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④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含的其他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初级阶段,具有客观必然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
再次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
例题1: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初级阶段,这主要是由()决定的。
A.社会主义的本质B.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C.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D.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初级阶段,决非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它具有客观必然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
2.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含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届六中全会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将
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并揭示了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方面的特征.
可编辑ppt
18
十三•大 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四大• 1992.10,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
3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 的认识
• 1917年,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或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把共产主义的 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
• 1920年,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低级、 中级、高级三个阶段。意识到社会主义的 发展将是长期的。
可编辑ppt
4
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认识
• 斯大林:社会主义-短暂阶段,向共产主义过渡。 • 赫鲁晓夫:“共产主义建成论” • 勃列日涅夫:“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 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社会主义起点论” • 戈尔巴乔夫:“发展中的社会主义论”
• 定义: • 两层含义: • 第一,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
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 第二,从社会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社
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可编辑ppt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不 发达
• ①从现代化发展水平看,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
• ⑧从精神文明建设看,是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艰苦奋 斗,勤俭建国,在建设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 文明阶段。
• ⑨从实现目标看,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 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 阶段。
可编辑ppt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建国三十周年
可编辑ppt
2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发 展阶段的构想
• 马克思: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社会主义 • “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 共产主义
• 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不 存在适应一切条件的一劳永逸的方案,对 马克思主义应该灵活应用。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7
可编辑ppt
8
超英赶美
可编辑ppt
9
邓小平:
“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 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 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 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1985年8月)
可编辑ppt
1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段是我国最大的 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 展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的构想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认识 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4、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因而中国的现代化必 然是长期的。
可编辑ppt
16
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我们的 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可编辑ppt
17
十二大
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 级发展阶段”。揭示初级阶段的根本特 征,物质文明不发达。
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理论基础。
十五•大 1997年,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标志
着我们党对社会可主编辑义ppt 发展阶段的认识达到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 这种长期性,是由历史前提、现实国情和世界经济 发展趋势决定的。
1、历史前提:我国原来处于半殖半封社会,没有 经历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这样,生产力发展水
• ⑤从人民富裕程度看,是由贫困人口占很 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较低,逐步转变为 全体人民较富裕阶段。
• ⑥从地区差别状况看,是由地区经济文化 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 小差距阶段。
可编辑ppt
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不 发达
• ⑦从经济政治和其他体制改革看,是通过改革和 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 阶段。
• ② 从产业结构状况看,是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 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 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 化国家阶段。
• ③从经济运行方向看,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 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市场化程度较高阶段。
可编辑ppt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不 发达
• ④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看,是由文盲半文 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学教育文化落后, 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阶段。
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讲话中指 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 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我 国现在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可编辑ppt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978年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邓小平指 出,现在搞建设,要 适合中国国情,走出 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 道路,中国现代化必 须考虑底子薄、人口 多、耕地少等 特点,
可编辑ppt
6
4、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曲折过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希望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跑步进入共 产主义,结果刮起了“浮夸风”、“共产风”。
• 发展阶段认识上的主要教训: • 对中国的国情缺乏全面的了解; • 错误地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 • 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 “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 63 年
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0年
1月)
--邓小平
可编辑ppt
5
3、毛泽东-两步走的思想
• 1956年1月,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尚未建成。 • 1959年2月,搞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国家工
业化等,这还只是第一阶段,以后还有第二、第 三个提高阶段,才能完成社会主义建设。 • 1959年底,“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 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 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 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