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合集下载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原因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原因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原因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两个方面的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建立的历史必然性,二是社会主义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两个方面都要顾及,当然,长期性的重点在于后者。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之所以如此,原因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前提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脱胎于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社会,而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

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起点低,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这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经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和工业化、现代化。

注意这里“四化”的表述。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条件,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发展水平有了相当的提高。

但从总体上讲,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大国。

当西北欧国家忙于拆除公用电话亭的时候,我们却正在大力的发展它;当欧美国家兴起重归大自然,从城市搬到农村的时候,我们正在大力倡导城镇化,百万民工大进城。

中国的人均GDP尚徘徊在八百美元的时候,美国已经是超过二万美元。

从一些数据也可以看出问题来。

比如说,中国的网民约6000万人,股民大概是4000万人,手机用户也只有1亿2千万,经常乘坐飞机的客户也只有8000万人,百万富翁大约是500万人。

而贫困人口则尚有近4000万人,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也保持在3000万人的水平上。

居民储蓄存款有8万亿之巨(2001),但却呈二八律分布。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温总理在2002年的记者招待会上介绍中国的贫困人口时坦承:以年人均收入625元人民币为标准统计,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还有3000万,如果以人均年收入825元民币为统计标准,农村的贫困人口就有9000万之多。

在如此低的收入标准下,还有几乎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人数的贫困人口,可以想象所谓的中国崛起还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我国最大的国情:中国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最大的国情:中国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最大的国情:中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邓小平根据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1979年,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讲话中初步表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984年,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基于国际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经过反复的理论论证,到了1992年初,邓小平从对社会主义历史的动态的角度,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贫瘠土壤上,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我国的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才能赶超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确实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不可逾越的经济形式。

我国是要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

浅谈对我国的社会性质的认识及其原因

浅谈对我国的社会性质的认识及其原因

浅谈对我国的社会性质的认识及其原因“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觉得这句话很好的就一句话表明了我的观点和认识,这也是社会各界人士普遍赞同并长期总结出的结论。

简单分析如下:首先,我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需要讨论一个社会的性质,从当今各国各自正处于的社会性质的角度出发,简单的分析,自然先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然后,我们才能对我国社会目前的性质与特征进行判断。

因此,我想先说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当我们面对一个社会谈及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时,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1,是指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2,是指与某种生产力特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或生产方式;3,是指与某种生产关系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政治制度;4,是指与某种生产方式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体系。

什么是资本主义将在什么是社会主义中简单论述。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可以用四个方面来回答:其中,“生产劳动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社会生产力”是答案最重要的基础,“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力特殊要求的经济制度--主要是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所有制形式及相应的经济制度--微观经济制度与宏观经济制度”则是答案的基本内容。

而“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即劳动者当家作主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体制和相应的国家体制”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体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层建筑方面”是社会主义概念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那么为什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呢?就目前我国社会的性质与特征,具体分析如下:1,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劳动起主导作用。

对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从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具有多层次性。

关于这一点,经济学家们已经研究得够多的了,在这里,本人不想重复;从生产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相互关系考察,就社会生产力的结构特征而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与西方国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力具有共同点:这就是生产劳动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

中国当代国情

中国当代国情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做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主要依据有:第一,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第二,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仍然带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

第三,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与教训。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表1 1978—2010年中国、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平均水平对比表国家名称中国人均GDP 世界人均GDP平均水平发达国家人均GDP发展中国家人均GDP1978 154.97 3490.00 9236.49 1613.612000 949.18 7837.49 23016.27 4040.672001 1041.64 7653.25 22779.91 3877.612002 1135.45 8199.72 24478.98 3912.112003 1273.64 9354.76 29012.50 4243.852004 1490.38 10644.03 33123.82 4830.522005 1731.13 11543.07 35476.77 5396.642006 2069.34 12660.98 38148.25 6144.612007 2651.26 14590.16 43810.28 7126.232008 3413.59 15443.44 47214.38 7086.662009 3748.93 13570.21 42590.19 6229.462010 4392.61 10671.01 38417.55 4810.56从表1可知,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现价汇率计算,1978年我国人均GDP为155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的4.44%,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9.61%,发达国家人均GDP的1.6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

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决定的。

首先,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逾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

由于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而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其次,是由我国的现实条件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没有完全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

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也远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再次,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

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要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国际比较而显著提高,这就需要有很长的时间来实现现代化。

我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在我国至少需要一百年。

党一再强调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理论成果。

坚持这一论断,才能使我们对这个阶段的矛盾和主要任务做出科学判断,有效地避免犯“左”的或右的错误,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急躁情绪,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思想准备,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

2、改革、发展和稳定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改革是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稳定的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和必然性的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层含义是我固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扔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社会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过渡时期。

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直接跨越了卡夫丁峡谷,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由于我国跨越了卡夫丁峡谷.缺少资本主义阶段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制度要用更长的时间去解放、发展生产力。

去实现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时期实现的工业化和社会化.去完善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基础。

然而由于西方一些国家比我们早发展了至少一百年,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而我们的的工业化才刚刚起步技术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实行本国技术保护政策,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研发技术。

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也存在“剪刀差”的问题。

我们所提供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大多数是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只能赚到很少的利润,许多国家设置贸易壁垒,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的劳动力优势。

另外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现在的西方发达国家全部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有本能的仇视心理,对中国处处限制,今年来“中国威胁论”的大肆传播就是证明,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又处于低潮,这些因素都对中国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制约。

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具有长期性.我们只能韬光养晦,保持稳定,埋头发展自己,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社会主义。

2、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国家外汇储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生产总■和生产能力进入了世界发展的先进行多U.综合囝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三课中国的道路知识要点归纳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三课中国的道路知识要点归纳

第三课中国的道路1、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历史坐标)及含义是什么?答:(1)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含义:第一,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表现(P32)。

(1)含义:包括两层,第一,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表现: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2、为什么说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P34)。

答: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具体体制还不够健全。

这都表明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3、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5、当前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共同理想,)是什么?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答: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描绘2020年和2050年中国的美好景象。

(1)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达、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到205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伟大的祖国将以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康乐的形象屹立在世界东方。

6、为实现中国的美好蓝图,你认为我国应该怎么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为什么还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还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还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件人:游茂强<237893908@>查看拒收时间:2011年4月20日(星期三) 下午5:26收件人:游茂强<812318075@>十六大党章把总纲部分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修改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样修改,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至少需要100年,全党同志要从这个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根据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面论述,1988年4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增加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内容。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党章在总结部分增写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他有关初级阶段基本问题,基本路线的内容。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明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又把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修改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六大党章修正案把总纲部分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修改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发展和深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

那么,为什么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
我认为这是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所谓国情,就是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基本状况的总体判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和形成,就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从现阶段中国实际出发,重新认识当代中国国情的结晶。

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要经历这样一个长时期的初级阶段,并不是哪个人、哪个社会集团的主观臆断,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毫无疑问,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但是,人民群众并不能随心所欲的他造历史,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创造活动。

人们不能随意挑选生产力,不能离开从前一代那里继承下来的各种条件去创造新社会。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

这样,当我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程度,都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提高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实现工业化,这个历史时期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说来是一个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这种不发达不仅表现在生产力上,而且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上。

由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不成熟,不完善到成熟和完备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生产力的落后是本阶段最基本的特征。

从具体来说这一阶段就是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大比重,逐步转变的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由文盲和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
神文明的阶段。

更是逐步缩小同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然而这些任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虽然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但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

而且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出现,在人类进入21世纪时,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这就使我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更具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必须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而在这之前,我国只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切都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状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要实现这个历史过程中的一系列转变,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我国也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