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明星大侦探》栏目策划
网络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的营销

现代营销中旬刊一、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更加重视寻求精神满足。
在此环境下,消费者的认知观念和生活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媒体的发展势如破竹,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局限。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电视媒体是一种以新型传播渠道作为信息载体的传播媒介的统称。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综艺节目的创新也从原本的传统卫视节目向网络视频平台节目转变。
各大网络在线媒体平台竞相推出网络综艺节目,以顺应新媒体成为当代主流媒体的发展趋势。
在众多的网络视频媒体平台中,芒果TV 在内容、营销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出吸引大众眼球的新型网络综艺节目。
2016年,《明星大侦探》作为芒果TV 的首推综艺,成为行业中的一匹黑马,迄今为止也依旧位列于热门综艺的行列之中。
那么,《明星大侦探》是如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节目是怎样一步步抓住大众注意?为什么节目里那么多的广告却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为什么看这个综艺节目会有一种上瘾的感觉?这些都是本文分析研究的问题。
二、网络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的节目介绍及规则(一)节目介绍《明星大侦探》是全网首个明星扮演推理类的网络综艺节目,其节目创意来自韩国JTBC 台的推理类综艺节目《犯罪现场》,导演组悉心学习和研究了编剧及拍摄的核心重点后,便开始着手于节目的策划安排。
每起案例的灵感来源都是国内外各大探案悬疑类小说故事及推理类影视剧。
案件的整个故事背景来自当代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反映。
明星嘉宾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根据剧情的设计而定,虽然故事背景介绍简短,但是让观众在故事发展中感受故事发生背景的真实、合理及人物的鲜活立体。
(二)节目规则根据《明星大侦探》节目的设定安排,每期节目中的人物角色均由明星嘉宾扮演。
他们将面对一场离奇的案件,需要在角色“侦探”的带领下,在节目组精心布置的“案发现场”中寻找证据,找出角色“嫌疑人”中唯一的真凶。
真凶可以说谎,甚至可以为了隐藏身份洗脱嫌疑,引导大众怀疑其他人。
推理类综艺节目叙事话语分析——以《明星大侦探》为例

——以《明星大侦探》为例
刘建萍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 要:2016 年 3 月,芒果 TV 推出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该节目号称中国“首档明星角色扮演推理综艺秀”,一经播 出便引发热议,最终以总点击量 9 亿的不菲成绩收官。烧脑的推理故事、鲜活的角色设定及明星的轮番登场,都是其广受欢迎的 重要因素。本文以叙事学为视角,分析《明星大侦探》节目的叙事风格及叙事策略。 关键词:明星大侦探;叙事策略;叙事风格;综艺节目
节和亮点所在。每个嫌疑人找出与别人 相关的证物,每个证物都会指向一个新 的线索甚至会引出另一段不为人知的故 事。上一秒你还在怀疑他是凶手,可能 下一个证物的出现会让你把矛头指向了 另一个人。节目嘉宾和观众一样,就在 不断推理、求证又推翻自己的论断的过 程中,体会到烧脑的快感、获得满足。 两组嫌疑人现场取证结束后,就进 入到下一环节——证据分享。在这一环 节中,嘉宾把自己找到的证物及自己的 推理分享出来,可以向自己怀疑的人提 问问题。所有的嘉宾陈述完成后,侦探 会总结并提出自己的推理判断,并且侦 探有一项特权,就是根据自己的推论, 在此环节中给嫌疑性最大的一位嘉宾投 上一票。下一环节是第二次现场取证。 在这一环节中,所有人一起进入现场寻 找证据来证实自己的推理。在这期间, 侦探可以选任意嫌疑人进行密室审问, 到底谁是凶手?这一轮结束后,或许每 个嘉宾心里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最后一 个环节,就是票选凶手。这个过程是每 个嘉宾单独进行的,他们不知道彼此之 间的投票情况,观众也只能看到其中几 个人的投票,完全不知道最后的结果。 当关押凶手的铁笼出现在现场时,画外 音缓缓地、似乎故弄玄虚地公布谁是凶 手,这一刻,整期节目的真相水落石出, 贯穿整期节目的悬念终于尘埃落定,嘉 宾和观众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用悬念对未知情境进行冲突或抑制型 表现 , 将引起受众对即将发生的未知情境 的期待 , 谜底一旦揭开 , 就带来审美主体 的欣赏快感。” 103
《明星大侦探》栏目分析与解读

《明星大侦探》栏目分析与解读栏目名称《明星大侦探》播出频道湖南电视台旗下芒果TV播出时间每周日晚20:00总时长约130分钟主持人何炅、撒贝宁、王鸥、白敬亭、吴映洁嘉宾人数常驻嘉宾+参与嘉(2女4男的组合)栏目性质综艺观众群体核心受众的年龄段多在18到30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大多是学生或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年轻上班族栏目概括《明星大侦探》节目创意源自韩国JTBC台的推理类综艺节目《犯罪现场》,每期参与录制的明星需要在“案件现场”寻找证据,并推理出真正的凶手。
但因为节目是剧情推理类综艺,原版播出过的故事无法在中国版里复制使用。
节目在做第一季时,韩国综艺团队的编剧和导演来做现场指导,导演组在学习了编剧和拍摄的核心方法论后,韩方团队离开,导演组还是得靠自己的团队去做故事和设计剧情。
从节目第一季开始,各种侦探小说、悬疑故事和推理类影视都是剧本故事的灵感来源。
栏目诉求结合电视剧与综艺节目特点,激发明星智慧与艺能的较量。
以严谨的推理作为内核,爆笑的综艺作为外壳,让观众在娱乐中体验到烧脑的快感。
在一个个接近生活的案例中,映射出生活的哲理。
栏目定位(一)播出平台定位《明星大侦探》定于2016年3月27日起每周日晚20:00在芒果TV播出。
芒果TV是湖南广播电视台旗下唯一互联网视频平台,提供湖南卫视所有电视栏目高清视频点播服务,并同步推送热门电视剧、电影、综艺和音乐视频内容,以及部分电视台网络同步直播。
以“年轻”作为定位,精准把脉年轻用户喜好,以内容为驱动成为当下年轻用户视频观看首选平台。
仅用短短三年时间,就以全行业瞩目的速度跻身视频行业前四。
(二)受众定位以悬疑推理的年轻爱好者为主要受众,以各个明星嘉宾的粉丝作为次要受众。
推理类题材网络综艺本身的核心受众就是年轻的互联网原住民,而小鲜肉和这一题材都对年轻群体具备很强的吸引力,年轻明星的加盟自然会给节目带来一些新的活力,他们作为玩家的代入感,与剧情设计产生的化学反应也将成为节目全新的看点。
LZ102508-《明星大侦探》剧情设计分析-开题报告-10.27

例分析、 O— 其他形 式
1、2、3 都要填 例如:毕业设计题目如果和专业大赛或学生实习单位的实际项目结合,填 A YR;
如果是学生自拟选题,填 AXR。
(2000-3000 字)
能更清晰、全面的分析推理类电视节目。《国产推理剧的艺术创作特色》追溯了推理剧集的
历史由来,提出国产推理剧借鉴了欧美、日本的创作风格,在悬念运用上体现出“故布疑阵”
的特点,以悬念引导观众注意力紧跟剧情走势。《浅谈推理类系列剧中总悬念的构置方法》
一文从“悬念”构成概念入手,文章认为,“推理类电视剧符合广大‘平均化的人’的审美
引言 一、推理类综艺节目相关概述 (一)推理类综艺节目概念界定 (二)推理类综艺节目发展现状 二、《明星大侦探》的剧情设计分析 (一)《明星大侦探》简介 (二)《明星大侦探》的剧情设计分析 三、《明星大侦探》的成功对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启示 (一)契合社会热点,填补市场空白 (二)对节目内容的理性审视 (三)利用新媒体与受众立体互动 (四)增强节目的本土化和原创性 结束语
趣味,以‘猜谜 式’悬念为 主,具有‘ 悬念数量 大、架构程 式化、解答 个性化’等 特质。”
《中国推理类型电视剧初探》一文中对推理剧进行了深入的释义,归纳推理的创作模式,并
从叙事视角对受众进行心理描摹。《国产推理题材电视剧现状研究》一文从国产推理剧的题
材、结构、技术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新题材 、新科技是我国推理类电视剧的改革目标。《探
[5]陆瑶.浅析《我是大侦探》对综艺节目“网转台”的启示[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1):109+111. [6]朱烨.从《明星大侦探》第三季谈网络综艺的发展趋势[J].视听,2018(06):42-43. [7]钱张若男.《明星大侦探》和《我是大侦探》的对比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13):14-15. [8]苗 雨露 . 电 视推 理类 综艺 节目 的发 展 探析 —— 以《 我是 大侦 探》 为 例[J]. 传播 力 研 究,2018,2(13):72. [9]刘潇媛.《明星大侦探》舞台叙事特点简析[J].戏剧之家,2018(11):124-125. [10]胡游.《明星大侦探》视听语言的功能研究[J].采写编,2018(02):155-156. [11]牛玥. 网络自制综艺的传播策略 及其优势特色探 析——以《明星 大侦探》为例[J ]. 新媒体 研究,2018,4(05):129-131. [12]王婉.“狂欢理论”视角下纯网综艺节目的 良性发展——以《 明星大侦探》为例[J ]. 新闻 知识,2018(03):68-70. [13] 李 宗 伦 . 解 析 推 理 类 网 络 综 艺 节 目 《 明 星 大 侦 探 》 的 成 功 要 素 [J]. 影 视 制 作,2018,24(03):90-94. [14]周阳.《明星大侦探》中叙述分层及叙述视角解读[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3):46-47. [15]李宗伦.《明星大侦探》的亮点[J].声屏世界,2018(01):23-24. [16] 张 聪 辉 . 对 网 络 自 制 综 艺 节 目 发 展 探 析 — — 以 《 明 星 大 侦 探 》 为 例 [J]. 西 部 学 刊,2017(12):89-91. [17]周敏,常子璇.从《明星大侦探》看益智型网综的发展[J].声屏世界,2017(05):22-24. [18]周敏,常子璇.从《明星大侦探》看益智型网络综艺发展[J].南方电视学刊,2017(02):93-95. [19]刘建萍. 推理 类综艺 节目叙 事话语 分析— —以《 明星大 侦探》 为例[J]. 西部广播电 视,2016(19):103-104. [20]朱烨.本土推理综艺节目的网络首秀——浅 析《明星大侦探》 制作特色与不足[J ]. 南方电 视学刊,2016(03):113-115.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虚实建构——以《明星大侦探》为例

视听 2021.7 | 45
44 | RADIO&TV JOURNAL 2021.7
节目经纬
2.节目制作的记录性 节目记录并拍摄了嘉宾在特定环境中真实搜证的行 动、讨论的话语、呈现的表情、微妙的探案细节与个人的 分析思考,这些游戏中的点滴细节随着节目探索的时间 轴,被线性地记录下来,向观众传达了真实的记录感。
境氛围。《无忧客栈》描述无忧无虑的田园闲散生活状况 时,多采用暖色调的光线与滤镜,营造出温馨甜蜜的轻松 度假感,而在结局篇回顾整个案件始末时,以冷色调的表 现手法描绘出潘员工认为自己是“摆渡人”的偏执正义, 以及他隐藏在微笑表情下的残忍冷漠。
四、结语
《明星大侦探》通过对节目目的、虚拟角色、故事情景 的限定创作,建构了“虚拟”感,通过对节目结果、明星演 绎、情节发展的记录,叠加“真实”感。视听元素与后期制 作将真实感与虚拟感进一步融合,构建出“让人们在缺席 于某种场景时,能够获得临场的感官享受和神经快感”的 超真实和仿真,表现内容与主题创作下的现实性与社会 性。网络综艺的目标受众是年轻人,节目组需要拉近节目 与受众之间的距离,重视节目内容“虚实”的建构,满足观 众的体验和需求。
节目经纬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虚实建构
———以《明星大侦探》为例
吕俐珺
摘要院电视真人秀节目介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是真实与虚拟的融合。本文以《明星大侦探》为例,从真人秀的 节目本质、视听特色、内容与主题的创作三个维度对该节目的虚实建构进行分析。
关键词院《明星大侦探》;虚实建构;真人秀节目
《明星大侦探》作为国内首档明星推理综艺真人秀 节目, “以缜密的思维和复杂的线索开创了国内推理类 网络综艺节目的先河。”节目中,明星扮演“犯罪现场”的 不同角色,在神秘“杀人”事件下根据线索寻找真凶。作 为一档真人秀节目,它“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
明星大侦探策划书3篇

明星大侦探策划书3篇篇一《明星大侦探策划书》一、节目名称明星大侦探二、节目定位这是一档以角色扮演和推理破案为核心的明星真人秀节目,通过明星嘉宾们的互动和推理过程,展现出精彩的剧情和悬疑氛围,同时也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意义。
三、节目嘉宾邀请多位知名明星作为常驻嘉宾,同时每期邀请不同的飞行嘉宾参与录制。
四、节目流程1. 开场介绍:主持人介绍本期案件背景和嘉宾。
2. 角色分配:嘉宾们抽取角色卡,了解自己的角色设定和任务。
3. 现场搜证:嘉宾们分组在模拟案发现场进行搜证,寻找线索和证据。
4. 集中推理:嘉宾们集中在一起,分享各自找到的线索和对案件的看法,进行推理和分析。
5. 投票指认:嘉宾们根据推理结果进行投票,指认凶手。
6. 真相揭示:主持人公布案件真相和凶手身份。
五、节目特色1. 精心设计的案件剧情,充满悬疑和惊喜。
2. 明星嘉宾们的精彩表现和互动,增加节目趣味性。
3. 独特的角色扮演环节,让嘉宾们更好地融入剧情。
4. 强调推理过程,培养观众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节目宣传1.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发布节目预告、精彩片段等。
2. 邀请明星嘉宾们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进行宣传。
3. 与各大视频平台合作,进行重点推荐和宣传。
七、节目制作团队1. 导演组:负责节目整体策划和导演工作。
2. 编剧组:创作精彩的案件剧情。
3. 摄像组:负责节目拍摄工作。
4. 后期制作组:进行节目剪辑、特效制作等后期工作。
八、节目收益1. 广告收益:通过节目中的广告投放获得收益。
2. 版权销售:将节目版权销售给其他平台,获得收益。
篇二《明星大侦探策划书》一、节目名称明星大侦探二、节目定位这是一档以角色扮演和推理破案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旨在通过明星嘉宾的互动和推理过程,展现智慧与幽默的碰撞,同时带给观众烧脑的乐趣和悬疑的刺激。
三、节目嘉宾邀请多位知名明星参与,包括演员、歌手、主持人等,他们具备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以增加节目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明星大侦探》:“推理+娱乐”打造综艺节目新形态

《明星大侦探》:“推理+娱乐”打造综艺节目新形态《明星大侦探》:“推理+娱乐”打造综艺节目新形态近年来,随着综艺节目的兴起,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纷纷涌现,满足了观众对娱乐的需求。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一档推理题材的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突然崭露头角,获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爱和认可。
本文将从《明星大侦探》的节目特色、成功之处以及对综艺节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明星大侦探》是一档以推理为主题的综艺节目,由北京卫视制作并于2015年首播。
节目创新地将推理和娱乐元素相结合,邀请明星嘉宾组成侦探团队,通过推理和解谜来寻找真相。
在这个过程中,节目将剧情、悬疑和娱乐元素巧妙地融为一体,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
首先,作为一档推理题材的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具备着非常明显的节目特色。
节目从一开始就引入了一部剧情剧本,通过剧情的推进,向观众逐渐揭示谜题答案,并通过明星嘉宾的推理和解谜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另外,节目将游戏元素巧妙地结合在推理过程中,嘉宾们需要通过各种游戏来获得关键线索,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娱乐性。
除此之外,《明星大侦探》还采用了现代高科技手段,如使用无人机拍摄、增强现实技术等,给节目增添了科技感,提升了观赏效果。
其次,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之所以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其独特的节目设置和剧情推进方式密不可分。
相较于传统的综艺节目,节目以推理情节为主线,设置了悬疑和独特的剧情框架。
在这个框架下,明星嘉宾们需要通过推理来解决各种谜题,不仅考验了明星的智商和观察力,也增加了观众的期待感。
同时,节目制作方还设置了各种谜题难度,增加了节目的可玩性和观赏性。
嘉宾们在推理过程中的互动,以及他们之间的对抗和合作,更是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观众笑中带泪,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节目中。
第三,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的出现给综艺节目行业带来了一种新的形态。
传统综艺节目以真实的生活展现为主,通过明星嘉宾的表演和互动来吸引观众。
《明星大侦探》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明星大侦探》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明星大侦探》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一、引言《明星大侦探》是一档备受观众喜爱的综艺节目,通过寻找罪犯分析证据,明星大侦探们展现了他们的推理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视节目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营销,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本文将针对《明星大侦探》的整合营销传播进行研究,分析其策划、宣传和推广的方式,并探讨其成功之处。
二、策划阶段在策划阶段,制作方需要确定节目定位、内容和明星嘉宾。
《明星大侦探》将综艺和推理元素结合,吸引了两类观众:喜欢综艺娱乐和喜欢推理悬疑的观众。
明星嘉宾的选择也非常关键,要确保他们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和粉丝基础,从而吸引更多观众。
三、宣传阶段《明星大侦探》在宣传上采用了多种传播渠道,以扩大节目的影响力。
首先,电视广告是一种常见的宣传方式,通过在热门电视节目和电视剧中插播广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其次,明星嘉宾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宣传节目,如微博、微信等,通过发布预告片、花絮等内容,增加观众的期待感。
此外,制作方还会在各种线上平台上投放广告,如视频网站、音乐app等,让更多的人了解节目。
四、推广阶段在节目开播后,制作方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推广。
首先,每一期节目都会制作精美的宣传片,在开播前通过电视广告、社交媒体等途径发布,增加观众的期待感和观看欲望。
其次,明星大侦探们会参加各大电视台的综艺节目,进行宣传推广,通过与其他节目明星的互动,吸引更多观众。
此外,制作方还会组织一些线下活动,如明星见面会、粉丝签售会等,增加粉丝的黏性。
五、成功之处《明星大侦探》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其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节目创新独特,将推理悬疑和娱乐元素巧妙结合,满足了观众对推理的好奇心和娱乐的需求。
其次,明星嘉宾的选择非常符合观众口味,他们不仅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和粉丝基础,还展现出不同的推理能力,吸引了不同类型观众的关注。
第三,制作方对于整合营销传播非常重视,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和受众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星大侦探》栏目策划目录《明星大侦探》栏目策划 (1)一、栏目宗旨 (4)二、栏目定位 (4)(一)播出平台定位 (4)(二)受众定位 (4)(三)广告定位 (4)(四)内容定位 (5)三、栏目的参与人 (5)(一)嘉宾:全明星阵容 (5)(二)观众:加强互动参与 (6)四、栏目的选题(符栗宁) (6)五、栏目板式:段落式 (7)(一)先导片 (7)(二)正式片 (8)六、栏目的竞争性 (9)(一)定位国内首部悬疑明星综艺秀 (9)(二)剧本的创作 (10)(三)嘉宾的选择 (10)(四)道具的制作 (10)(五)“卖萌”的视觉效果 (10)七、栏目的风格和样式 (11)(一)内容上 (11)(二)包装上 (12)(三)参与人选择上 (12)(四)制作上 (13)八、栏目的活动与宣传 (13)(一)宣传策略 (13)(二)宣传思路 (13)(三)宣传手段 (14)(四)宣传途径 (14)一、栏目宗旨结合电视剧与综艺节目特点,激发明星智慧与艺能的较量。
以严谨的推理作为内核,爆笑的综艺作为外壳,让观众在娱乐中体验到烧脑的快感。
在一个个接近生活的案例中,映射出生活的哲理。
二、栏目定位(一)播出平台定位《明星大侦探》定于2016年3月27日起每周日晚20:00在芒果TV播出。
芒果TV是湖南广播电视台旗下唯一互联网视频平台,提供湖南卫视所有电视栏目高清视频点播服务,并同步推送热门电视剧、电影、综艺和音乐视频内容,以及部分电视台网络同步直播。
以“年轻”作为定位,精准把脉年轻用户喜好,以内容为驱动成为当下年轻用户视频观看首选平台。
仅用短短三年时间,就以全行业瞩目的速度跻身视频行业前四。
(二)受众定位以悬疑推理的年轻爱好者为主要受众,以各个明星嘉宾的粉丝作为次要受众。
推理类题材网络综艺本身的核心受众就是年轻的互联网原住民,而小鲜肉和这一题材都对年轻群体具备很强的吸引力,年轻明星的加盟自然会给节目带来一些新的活力,他们作为玩家的代入感,与剧情设计产生的化学反应也将成为节目全新的看点。
核心受众的年龄段多在18到30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大多是学生或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年轻上班族,购买力和欲望较强。
(三)广告定位1.广告受众分析广告的主要受众年龄集中在18到30岁之间,这一部分受众正值青春,追求时尚、活力、新奇,购买力欲望强烈,OPPO手机、抖音短视频、火山小视频等产品主打年轻人群,符合节目的定位,可以选取这些作为主要的广告商。
2.广告植入形式深度内容植入,围绕品牌诉求,为其设计植入脚本创意,通过关键线索、节目剧情,烘托品牌理念;创意明星标签,围绕品牌诉求,为其设计关于当中明星嘉宾口头标语,作为综艺人物个性表达,明星与品牌自然捆绑;案发现场植入,每个场景都是生活场景在节目中的还原展现,只要场景中涉及到可植入合作商家的产品都可进行相关产品植入,道具植入、台词植入、情节植入、理念植入动静相宜品牌自然呈现。
第一季广告商:微鲸电视、华为荣耀7手机、京东金融、“当贝”市场、“CBD”家居。
第一季赞助的广告商和数额较少,微鲸电视可以用来播放本节目,华为手机可以用来拍照取证。
第二季广告商:“oppor9s”手机、“飘柔”洗发水、“雪佛龙金富力”润滑油,OPPO手机用来拍照,且主打年轻消费者群体,“飘柔”洗发水、“雪佛龙金富力”润滑油的产品特征与“线索”一词有关,可以较好的契合节目内容。
第三季广告商:“oppor11s”、“抖音”短视频、“京东金融”、“火山小视频”、“天喔”、“怡宝”。
OPPO手机可用于拍照取证,广告的植入不能破坏节目整体效果,广告词尽量和节目内容契合。
比如芒果TV《明星大侦探》针对年轻用户口味量身打造,OPPO手机主要目标消费者主打年轻用户,所以可以以青春的名义,再次合作。
用前后20GG万的高清拍照性能做好“年轻人的青睐名侦探的最爱”的角色,以记录着的姿态,见证每一季《明星大侦探》的升级。
(四)内容定位中国“首档网络自制明星角色扮演推理综艺秀”,内容包括“30%跌宕剧情+40%综艺搞笑+30%智能推理”,以“烧脑剧情”与“悬疑推理”为节目主打,同时兼顾综艺娱乐性。
三、栏目的参与人(一)嘉宾:全明星阵容节目主打游戏的娱乐性,在嘉宾的选择上采用全明星阵容。
韩版《犯罪现场》的嘉宾选择更加注重专业型选手,未采用全明星阵容,比如前职业游戏选手洪榛浩、警察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家表昌园,现任刑警林文奎等。
而本节目综艺娱乐性大于推理刑侦性,在嘉宾选择上,一类是推理思考力较为突出的,一类是具有综艺娱乐感的。
嘉宾阵容:常驻嘉宾+参与嘉宾(2女4男的组合)常驻嘉宾(六位):第一季:何炅、撒贝宁、吴映洁(鬼鬼)、王鸥、白敬亭、大张伟第二季:何炅、撒贝宁、吴映洁(鬼鬼)、王鸥、白敬亭、王嘉尔第三季:何炅、撒贝宁、吴映洁(鬼鬼)、王鸥、白敬亭、魏大勋参与嘉宾:第一季:乔振宇、陈若轩、刘昊然、欧阳娜娜、张若昀、魏大勋、孙坚、蔡康永、王嘉尔、炎亚纶第二季:杨蓉、乔振宇、魏大勋、薛之谦、孙怡、陈意涵、大张伟、董力、林依晨、魏晨、沙溢、黄磊、苏有朋第三季:王源、吴磊、魏晨等每期节目需要六位嘉宾,何炅、撒贝宁会作为固定嘉宾,当鬼鬼、白敬亭等常驻嘉宾有事不在时,会请到当下比较火、话题关注度较高的“自带高流量”明星,且这些明星也需会推理、会表达、会搞笑。
固定嘉宾:何炅,作为湖南卫视的主持人,他自身的风格就是高情商、爱搞笑,所以在节目中他能承包一定的笑点,给大家带来许多欢乐;撒贝宁,他是央视的主持人,而他之前主持过《今日说法》,懂得很多的法律知识,知道如何抓住破案的线索,所以在节目中他可以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能带领大家把案件继续顺利进行下去参与嘉宾:都是一些当红明星,带有很高的关注度和话题度。
六位嘉宾之间需相互配合,要给节目带来很好的效果。
(二)观众:加强互动参与作为一档在网络上播出的综艺,观众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因此与这些年轻观众的互动,是节目必不可少的任务,要把观众当做是节目的参与人。
节目全程要给观众以未知的视角,与嘉宾一样不知道谁是真凶,在破案的过程中可以一起与嘉宾寻找线索,要让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
同时节目组也需开通线上投票模式,在每周播出时间可以一起跟着嘉宾猜真凶,然后在芒果TV播放《明星大侦探》的页面参与投票,节目组会在猜中真凶的观众中抽奖送出礼品。
节目组可以尝试征求网友的意见,在微博上发起投票,如问网友想看哪种主题,想要哪位明星作为嘉宾参加。
同时,节目组也可以向网友征集想法和创意,让网民自己当编剧向节目组投稿,既能分担节目组编剧的压力,也能让网友参与创作,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和想法。
还可邀请观众去长沙和嘉宾一起体验案发现场和破案的过程。
四、栏目的选题(一)结合热点话题,提高吸引力每期节目的主题设置,结合当下热播的电影电视或热门话题,须广泛且具有代表性。
根据香港热映电影《冲上云霄》来设置主题《冲不上的云霄》,根据同时间热播的韩剧《请回答1988》设置《请回答1998》,根据热映的《美国队长2》设置《英雄不联盟》,根据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设置《命运的巨轮》。
利用热门话题获得关注度,为避免落入俗套,给人借鉴或重复之感,要在情节上进行改造创新,注入新元素。
(二)关注社会问题,传递正能量由于节目与犯罪刑侦相关,在内容上要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关注社会问题,传递正能量能够体现本节目的责任担当。
校园霸凌、家族纠纷、感情纠纷、侵犯隐私等社会问题容易造成犯罪,都可改编成选题融入到节目中。
根据卓伟“周一见”将涉及娱乐圈明星的个人隐私和键盘侠现象改编进第二季第五期《周五见》案件中。
将校园暴力问题融入到第三季第一期的《酒店惊魂》,并要求嘉宾呼吁拒绝校园暴力。
这些具有社会话题的选题出现在节目中,在游戏之外能带给观众们一些思考,使节目从游戏本身上升到价值观层面。
五、栏目板式:段落式《明星大侦探》从整体上分为先导片和12期案情推理游戏。
以单期游戏推进,玩家在充满趣味和谜题的游戏空间里,扮演每期主题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入游戏,争夺游戏的胜利,赢取金条,最终评选出当季的“金条王”。
(一)先导片在节目正式开始前播出,是对嘉宾进行侦探推理能力测试的环节。
1.设置先导片的原因①为节目定基调。
《明星大侦探》从先导片开始就需要走“侦探风”。
先导片就是整档栏目的一部实验性的片子,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就对节目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从而使他们考虑是否要看这个节目。
通过先导片的播放量、收到的评论反馈,能够预估市场反应和发展走向,为节目培养忠实的观众群体。
②让观众了解嘉宾。
《明星大侦探》的参与者与美版《谁是真凶》的素人嘉宾不同,都是大众熟知的明星嘉宾,不需要像《谁是真凶》中对每个人的职业、身份等进行一一介绍,而要对嘉宾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
在介绍嘉宾的同时就让他们走进“案发现场”,寻找真凶。
让观众在对嘉宾已有的认知上,对他们的侦查能力、推理能力、应变能力有一个更详细的了解。
通过先导片,几位明星嘉宾将在节目中所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人设,发挥什么样的综艺效果,也能够得到呈现。
(二)正式片1. 模式的选择A.供参考的两种模式美版《谁是真凶》:淘汰制,中途不断有人“死”去,是一种竞赛型的方式,最终决出优胜者拿走丰厚的奖金,体现“个人能力”。
韩版《犯罪现场》:协作型,嘉宾不会“死”去,由几位玩家共同找出罪犯,检举成功的成员获得赏金,否则赏金全部由罪犯获得。
B.最终模式中国的传统一直强调的是团队合作意识,相比较而言,《明星大侦探》应选择文化上更相似的韩版《犯罪现场》的模式。
在这样的大框架下,可以在细节上借鉴《谁是真凶》的表现方式,如增加一些节目的“反套路”,嘉宾也可能在寻找“真凶”的过程中死去。
(如《2046》鬼鬼中途被“暗杀”)在正式的12期里,嘉宾在设置的游戏剧情中分别扮演“侦探”和“嫌疑人”两种角色。
由侦探带领大家共同找出“嫌疑人”当中隐藏的“凶手”。
在侦探的设计上:第一季中“侦探”游离于剧情故事之外进行案件分析与侦查,是相对独立的。
从节目效果上来看,为了让“侦探”角色更加丰富,与其他玩家拉近了心理上的距离,后两季决定将“侦探”也融入到剧情之中,成为故事中的一员。
2.“悬念式”环节设置A.《明星大侦探》应以“案件推理”贯穿节目,通过悬念设置构成环环相扣的节目流程。
①侦探进场镜头一开始扫过现场,接着侦探、嫌疑人进入现场。
通过侦探的主观视角将“尸体”呈现在观众面前。
产生第一个悬念:死去的是谁?怎么死的?②不在场证明嫌疑人分别将自己当天的行动线分享出来供侦探和其他嫌疑人分析(凶手可以说谎)。
产生第二个悬念:谁在说谎?谁的时间线很可疑?③现场搜证为了更能够突出“集体”的作用,强调分工合作意识,要对韩版《犯罪现场》进行本土化改造。
不是嘉宾一个一个进入现场搜证,而采用分组模式,即侦探将嫌疑人分为两组,分别到现场进行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