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法制课教案(2020年10月整理).pdf
法制教育禁毒教案

法制教育禁毒教案教案标题:法制教育禁毒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和禁毒法律法规;2. 培养学生正确的禁毒观念和拒绝毒品的意识;3.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和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你们知道毒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吗?知识讲解:1. 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如海洛因、冰毒、大麻等,以及它们的危害;2. 介绍我国的禁毒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3. 解释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并引导学生思考毒品问题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案例分析:1. 提供一些实际的禁毒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后果;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避免成为毒品的受害者,以及如何帮助身边的人远离毒品;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禁毒宣传活动,如组织禁毒演讲比赛、制作禁毒宣传海报等。
合作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毒品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该毒品的来源、制作过程、危害等;2. 每个小组设计一份禁毒宣传海报或宣传口号,展示给全班。
总结和评价: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禁毒知识和观念;2. 评价学生的合作活动成果,鼓励他们的创意和表现。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进一步了解毒品和禁毒知识;2. 邀请专家或警察来学校进行禁毒讲座,加深学生对禁毒问题的认识。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毒品;2. 禁毒法律法规的相关资料;3. 禁毒案例的相关资料;4. 禁毒宣传海报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评估:1. 学生对毒品种类、危害和禁毒法律法规的理解程度;2. 学生参与合作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意表现;3. 学生在总结中能否准确表达禁毒观念和意识。
教案注意事项: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源;2. 在引入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选择适合的展示方式;3. 在案例分析和合作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4. 在总结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对禁毒知识的误解,强调正确的禁毒观念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禁毒安全教育课教案

禁毒安全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 的定义和种类2. 的危害3. 防范的方法4. 法律法规三、教学重点1. 的危害2. 防范的方法3. 法律法规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2. 怎样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意识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定义、种类、危害及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防范意识。
4. 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的危害。
第一章:的定义和种类1.1 教学内容:介绍的概念、常见种类及特点。
1.2 教学实施:步骤一:导入新课,播放禁毒宣传片,让学生对有初步认识。
步骤二:讲解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的本质。
步骤三:介绍常见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认识并辨别。
第二章:的危害2.1 教学内容:讲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2 教学实施:步骤一:播放危害的PPT,让学生直观了解危害。
步骤二:讲解对个人身体的危害,引导学生重视自身健康。
步骤三:分析对家庭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步骤四:阐述对社会的作用,引导学生热爱社会,自觉抵制。
第三章:防范的方法3.1 教学内容:介绍防范的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实施:步骤一:引导学生了解诱惑的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步骤二:讲解拒绝的方法,如:学会拒绝、保持警惕等。
步骤三:分享防范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第四章:法律法规4.1 教学内容:讲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
4.2 教学实施:步骤一:介绍我国禁毒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步骤二:讲解违反禁毒法律法规的后果,引导学生遵守法律。
步骤三:讨论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抵制,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第五章:情景模拟5.1 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的危害。
5.2 教学实施:步骤一:组织学生观看禁毒情景剧,让学生身临其境。
禁毒 教案

禁毒教案禁毒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2. 掌握禁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抵制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2. 掌握禁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抵制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
2. 打印的禁毒宣传册和海报。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0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毒品滥用的新闻报道或者相关的纪录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并问一些学生能不能说出一些常见的毒品种类。
步骤二:讲解(20分钟)1. 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如大麻、海洛因、冰毒等,并讲解它们的危害和后果。
2. 通过PPT或者其他图表形式向学生展示毒品的影响和危害,以增强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步骤三: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讨论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并列举一些听说过的或者自己了解的案例。
2. 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步骤四:宣传(15分钟)1. 教师将分发打印的禁毒宣传册和海报给学生,并带领他们阅读和讨论。
2. 引导学生将禁毒宣传册和海报张贴到学校的公共区域,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毒品的危害。
步骤五: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并再次强调禁毒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拒绝毒品,同时鼓励他们宣传禁毒的理念。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览或者进行走亲访友活动,向更多人宣传禁毒的知识和理念。
2. 组织学生参加禁毒演讲比赛或者互动游戏,以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禁毒宣传册和海报。
3. 学生的小组讨论报告。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毒品的种类和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了解了禁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在讨论和宣传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他们表现出了对禁毒工作的关注和担忧。
学校禁毒工作教案

学校禁毒工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1.的危害。
2.如何抵制。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的危害。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的危害(1)介绍的种类: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
(2)讲解的危害:损害身体健康、损害心理健康、危害家庭和社会、诱发犯罪等。
(3)展示危害的案例,让学生深刻感受的危害。
3.如何抵制(1)提高防范意识:不接触,不轻易相信陌生人,避免进入复杂场所。
(2)学会拒绝:面对的诱惑,要坚决说“不”,避免受骗。
(4)加强法制观念:了解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
4.案例分析(1)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的危害和抵制的方法。
(2)讨论如何将抵制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1)回顾教学内容,让学生加深对危害的认识。
(2)强调抵制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禁毒活动。
6.课后作业(2)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禁毒知识竞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危害的认识。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抵制方法的掌握程度。
3.知识竞赛成绩:评估学生对禁毒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的危害?2.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学生对抵制的方法是否掌握?4.课后作业和知识竞赛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自觉抵制,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的危害。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学生甲:“报告老师,我看到那个人因为吸毒变得骨瘦如柴,好恐怖。
禁毒法律知识教育课教案

禁毒法律知识教育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
1.了解毒品危害,树立远离毒品的观念。
2.掌握我国的相关毒品法律和法规。
3.对于因吸食毒品而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例进行分析,明确后果。
4.具有正确的毒品危害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国内外毒品的种类及危害。
2.毒品犯罪的法律责任。
3.如何预防毒品危害。
三、教学时间
2学时。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
1.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引入(5分钟)
通过数字、图片、文字等进行展示毒品危害的情况,让学生引
起兴趣,引发探究。
第二部分:理论研究(30分钟)
1.国内外毒品的种类及危害。
2.毒品犯罪的法律责任。
3.如何预防毒品危害。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15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典型案例,清晰地认识到吸毒会对自己和家庭、
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毒品犯罪的法律责任。
第四部分:归纳总结(10分钟)
将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使学生逐渐形成深刻的毒品危害
防范意识。
2.教学方法:
人际交往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其中人际交往教学法是本课
程主要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估
1.课堂测验:针对本讲授的基本知识和案例分析进行测试评估,占总成绩的30%。
2.个人总结:对于所学知识的总结,占总成绩的30%。
3.小组讨论:对毒品危害和毒品预防方案进行讨论,占总成绩的40%。
禁毒知识教育教案设计

禁毒知识教育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禁毒教育读本》第四章“拒绝,健康成长”。
主要内容包括:的危害、如何拒绝、预防侵害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的危害、如何拒绝、预防侵害。
难点:深刻理解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禁毒教育读本。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禁毒宣传片,让学生了解的危害,引发学生对禁毒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的危害、如何拒绝、预防侵害等方面的知识。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严重危害。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自觉抵制。
4. 互动环节(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防范侵害的方法和经验。
引导学生互相学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的危害2. 如何拒绝3. 预防侵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你所知道的危害,并写一篇关于如何拒绝的短文。
2. 作业题目:思考一下,如何在生活中预防侵害?答案:预防侵害的方法有:不接受陌生人的香烟、饮料等;不进入治安复杂的场所;不轻信他人的诱惑;遇到侵害时,及时向家长、老师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对的危害是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是否具备了自觉抵制的意识?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进一步加深对危害的认识;开展禁毒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禁毒意识;发动学生参与禁毒志愿者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禁毒教育读本》第四章详细介绍了的种类、的危害、如何拒绝以及预防侵害等内容。
禁毒教育法制课教案

禁毒教育法制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2. 掌握禁毒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拒绝毒品的态度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了解毒品1. 毒品的定义和分类。
2. 不同毒品的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3. 毒品在社会中的流行程度和影响。
第二课:禁毒法律法规1. 禁毒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2. 国内外禁毒法律法规的比较。
3. 研究国内主要的禁毒法律法规,并解读其主要内容。
第三课:拒绝毒品的态度与行为1. 改变对毒品的态度和观念。
2. 研究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坚守底线、拒绝毒品的自信心和决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师准备的教材,向学生介绍毒品、禁毒法律法规以及拒绝毒品的知识。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观点,促进思考和交流。
3. 视听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毒品的危害和禁毒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毒品诱惑和拒绝的场景,加深学生对拒绝毒品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笔试、口头问答等形式,考察学生对毒品种类、危害和禁毒法律法规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能力培养评价: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互动讨论中表现出的拒绝毒品的态度和行为,评价其能力培养情况。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价,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以上是本次禁毒教育法制课教案的基本内容和要点。
根据学生的年龄、实际情况和教育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法律素养,减少吸毒行为的发生,为社会的禁毒工作做出贡献。
禁毒 教案

禁毒教案教案:禁毒知识教育一、教学目标:1. 了解毒品的种类及危害。
2. 掌握不接触、不使用毒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拒绝诱惑、坚守底线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了解毒品的种类及危害。
2. 掌握不接触、不使用毒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情景引入法:通过展示毒品的外观和对人体的危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组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加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理解。
3. 观看视频:展示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拒绝毒品的场景。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分发图片或展示毒品外观,让学生猜测其种类和危害。
2. 介绍:讲解毒品的种类及危害,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观看视频:"毒品的危害"。
观看完毕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观点。
4. 团队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拒绝毒品的情景。
每个组员都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毒贩、诱惑者、拒绝者。
通过此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强调不接触、不使用毒品的重要性。
6.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与家人讨论毒品的危害以及有效的应对方法,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
2. 评价学生的写作和观点是否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对毒品的认识和态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导入环节要设计好引导问题,激发学生即使主动思考的兴趣。
2. 角色扮演活动要安排得当,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3.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肯定他们的积极表现,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4. 学生的家庭作业应及时检查,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禁毒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
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售、兜售、分销、出售、经营、发送、过境发送、
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种植毒品原植物,上述活动的行为是毒品 程
犯罪
( 2)我国的法律规定
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从事毒品危害社会治
安和公民身心健康的活动,依法要受到刑罚的行为,毒品犯罪是具有典型的,跨国
班级 一(2)
禁毒法制课教案
教师 黄利惠
2013 年 3 月 22 日
课题 禁毒法制课
1. 通过毒品专题教育,使学生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教学 目标
2. 使学生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都要受到法 律的惩处。
1
一、 [导入] 我国政府历来对吸毒,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给予严厉的打击。不仅加入
性的国际犯罪行为。
2.常见的毒品犯罪行为
(1)、利用未成年人品的行为也属于非法持有毒品的犯罪行为
(3)、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也是一种犯罪行为
2
(4)、暴力、胁迫或以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吸毒属于强迫他人吸毒犯罪行为 (5)、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也是违法犯罪行 以上五种违法毒品犯罪行为,我国《刑法规定》,无论情节轻重,法律都将给予严厉 的惩处。 3、吸毒行为的处罚 吸毒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它不同于毒品犯罪,区别在于危害的是个人身心健康、 家庭,会导致危害社会,违法犯罪,因此吸毒行为应受到法律法规的处罚 (1)、一般吸毒行为 (2)、吸毒成瘾行为 (3)、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行为可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
3
国际禁毒公约认真履行权利和义务,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禁毒法律法规,充分利用
法律武器开展禁毒工作。
二、 禁毒法律法规
1 、我国加入的国际禁毒公约
2、我国禁毒的法律法规
二、毒品犯罪
教师讲国际公约,我国的禁毒法律法规,都是有针对性的,都是为了对吸毒、
教 毒品犯罪的行为给予严惩 1.什么是毒品犯
学 ( 1)国际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