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区别

合集下载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考试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84分)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考试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84分)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考试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84分)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历史经典产业大都以()为基础。

A.自然资源B.非遗资源C.风景名胜资源D.文物古迹资源用户答案:[B]得分:6.002.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应以()为主投资建设。

A.国有资本B.民间资本C.央企D.外资用户答案:[B]得分:6.003.特色小镇是()。

A.行政建制镇B.集镇C.产业园区D.创新创业平台用户答案:[D]得分:6.004.特色小镇应坚持()。

A.人才建镇B.产业建镇C.生态建镇D.文化建镇用户答案:[B]得分:6.005.特色小镇的功能聚而合,“聚”主要指通过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功能集聚,产生()。

A.扩散效应B.叠加效应C.互补效应D.递减效应用户答案:[B]得分:6.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

A.行政属性不同B.产业特色不同C.规模不同D.机制不同用户答案:[ACD]得分:8.002.特色小镇的社区功能主要体现在()。

A.配套基本公共服务设施B.建设共性技术实验室C.建设旅游服务设施D.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用户答案:[ABD]得分:0.003.特色小镇要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挖掘本地()的特色产业。

A.最能成长B.最有基础C.最大规模D.最具潜力用户答案:[ABD]得分:8.004.特色小镇发展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A.为产业特色发展创造了新载体B.为拉动有效投资提供了新动力C.为城镇化发展开启了新模式D.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了新路径用户答案:[ACD]得分:0.005.特色小镇在空间上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A.规划控制区B.建设区C.特色产业区D.核心区用户答案:[ABD]得分:8.00三、判断题【本题型共3道题】1.政府有关特色小镇的规定应随着发展阶段和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优化。

Y.对N.错用户答案:[Y]得分:10.002.只要建设了几个广场、几处展览馆,特色小镇就具有了文化与旅游功能。

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区别

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区别

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区分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

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

该文件指出,将加强统筹协调,加大项目、资金、政策等的支持力度。

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概念区别基本情况袜艺小镇,地处诸暨新老城区交接处,依托沪昆高铁、浙赣铁路和诸暨三环线的有利位置,是大唐镇上的一个“镇中小镇”。

大唐袜艺小镇规划面积 2.9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78亩,建设用地1162亩。

小镇紧扣打造“供给侧经济新模式”为核心,提出了“重构袜业、重塑大唐”战略目标,以转型升级作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结构和增长方式结构的调整。

从而达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目标。

并提出“把大唐打造成为全球唯一的以袜子为图腾的一个特色小镇,力争成为全球最先进的袜业制造中心、最顶尖的袜业文化中心和全球唯一的袜业旅游目的地”的愿景。

建设模式小镇在规划过程中,紧扣“袜业”主业,通过与诸暨市域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大唐草塔小城市规划、大唐袜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

明确了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的建设规划。

确定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投资方案,统筹推进工业、文化、旅游、时尚等项目建设。

通过产业平台的搭建,从智能制造、原料和机器研发、创意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从微笑曲线的两端进行延伸;从做强“美丽经济”出发,做到文化、旅游、生态和特色小镇建设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通过袜业制造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着力打造融“智能、商贸、旅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现有基础2015年,大唐镇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浙江省科技型企业7家、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限上服务业企业33家。

2015年大唐镇生产袜子80.2亿双,同比减少5.7%,完成销售79.3亿双,同比减少4.2%。

解读特色小镇

解读特色小镇

解读特色小镇价值中国2016-08-14 19:30:14阅读(1850)评论(0)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解读特色小镇一、特色小镇概述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

改革突出‘试验’。

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

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

政策突出“个性”,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需要资金引导,土地支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项目带动,加快建设;创新体制,激发活力;夯实责任,严格考核五项措施并举。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既不同于行政建制镇,也与各类产业园区有明显区别,是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服务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新形式,显现出“特而精、聚而合、小而美”的独特魅力。

特色小镇的关键在“特色”。

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需对“特色”的内涵和外延有十分清晰的认识。

什么是“特色”?从本义讲,“特色”是事物本身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即独有性、排他性。

城镇特色是由城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定而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这些环境因素包括历史、人文、地理、交通、气候、产业等。

特色小镇的特色,与我们平常说的城镇特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在于,特色小镇的特色同样有赖于其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区别在于,特色小镇的特色,其侧重点在于产业特色、功能特色。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首先,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

“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

定位突出‘独特’。

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

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

”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

形成具有基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

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其次,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

“功能叠加不是机械的‘功能相加’,关键是功能融合。

要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再次,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

“美就是竞争力。

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要‘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

求精,不贪大。

小,就是集约集成;小,就是精益求精。

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

”最后,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

改革突出‘试验’。

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

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

政策突出‘个性’。

如何进行农味突出的特色小城镇规划?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

2018年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继续教育92分

2018年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继续教育92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文化产业正成为国民经济()产业。

A.结构性B.主导性C.支柱性D.基础性2.集中提供综合公共服务、展示小镇形象的区域,是特色小镇的()。

A.控制区B.规划区C.建设区D.核心区3.旅游功能是特色小镇功能的()。

A.核心B.灵魂C.拓展D.基础4.特色小镇的面积一般在()。

A.几平方公里B.十几平方公里C.几十平方公里D.数百平方公里5.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应以()为主投资建设。

A.国有资本B.民间资本C.央企D.外资2.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特色小镇的产业应聚焦于()。

A.先进制造B.重化工业C.农业田园D.现代服务业2.根据特色小镇的选址特点,可以分为()等不同类型。

A.市郊镇B.市中镇C.园中镇D.镇中镇3.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

A.行政属性不同B.产业特色不同C.规模不同D.机制不同4.特色小镇要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挖掘本地()的特色产业。

A.最能成长B.最有基础C.最大规模D.最具潜力5.特色小镇要求“三生融合“,“三生”是指()。

A.生产B.生活C.生态D.生命3.判断题【本题型共3道题】1.在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存在着概念泛化的现象。

Y.对N.错2.政府有关特色小镇的规定应随着发展阶段和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优化。

Y.对N.错3.各特色小镇的产业门类应大致相同。

Y.对N.错。

2020年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88分试题

2020年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88分试题

2020年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88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特色小镇创建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其中事中要进行()。

A.竞争申报B.专家论证C.考核动态调整D.奖惩用户答案:[C] 得分:6.002.特色小镇在空间布局上应()。

A.高层高密B.低层低密C.紧凑集约D.有机疏散用户答案:[C] 得分:6.003.历史经典产业大都以()为基础。

A.自然资源B.非遗资源C.风景名胜资源D.文物古迹资源用户答案:[D] 得分:0.004.特色小镇应坚持()。

A.人才建镇B.产业建镇答案C.生态建镇D.文化建镇用户答案:[C] 得分:0.005.特色小镇的面积一般在()。

A.几平方公里B.十几平方公里C.几十平方公里D.数百平方公里用户答案:[A] 得分:6.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根据特色小镇的选址特点,可以分为()等不同类型。

A.市郊镇B.市中镇C.园中镇D.镇中镇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2.特色小镇在空间上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A.规划控制区B.建设区C.特色产业区D.核心区用户答案:[ABD] 得分:8.003.特色小镇要求“三生融合“,“三生”是指()。

A.生产B.生活C.生态D.生命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4.特色小镇发展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A.为产业特色发展创造了新载体B.为拉动有效投资提供了新动力C.为城镇化发展开启了新模式D.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了新路径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5.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

A.行政属性不同B.产业特色不同C.规模不同D.机制不同用户答案:[ACD] 得分:8.00三、判断题【本题型共3道题】1.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应该“大而全”。

Y.对N.错用户答案:[N] 得分:10.002.拥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作支撑,小镇会更有生命力。

Y.对N.错用户答案:[Y] 得分:10.003.在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存在着概念泛化的现象。

发改委1041号文件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管理和纠偏

发改委1041号文件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管理和纠偏

发改委1041号文件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管理和纠偏特色小镇作为新生事物,是新型城镇化领域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尝试。

特色小镇建设自发起至今,已经过去两年,根据住建部数据,全国已有740座特色小镇被命名验收。

然而,部分地区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和警惕的倾向性问题。

为肃清特色小镇发展环境,2018年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展开变革委办公室关于树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乡镇高质量展开机制的通知》(发改办规划〔2018〕1041号),下文简称1041号文件),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与纠偏。

1041号文件,提出特色小镇现已由国家发改委主导,并成为当前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参考文件,此前住建部、发改委、财务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建村〔2016〕147号文件,现已不被作为相关的根据了。

今后,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的探索将会有巨大变动。

本文将一一解读1041号文件如何对特色小镇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管理与纠偏。

定位不准,概念不清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建设中容易出现概念不清,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例如一些地区,将特色小镇等同于一般的小城镇建设,在几十乃至上百平方公里的空间范围内盲目推进建设;再比如把特色小镇直接等同于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或者企业运动的综合体项目,只注重单一功能,而忽视了城的综合功能。

此类做法混淆了特色小镇的概念,违背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很难实现在一个集聚的空间范围内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

对于此类问题,1041号文件提出:明确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的界定条件。

特色小镇界定条件:特色小镇是非建制镇,立足一定资源禀赋或产业基础,区别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利用3平方公里左右国土空间(其中建设用地为1平方公里)在差异定位和领域戏份中构建小镇大产业,集聚高端要素和特色产业,兼具特色文化、特色生态和特色建筑等鲜明魅力,打造高效创业圈、宜居生活圈、繁荣商业圈、美丽生态圈,形成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创新创业平台。

特色小镇建设须避免三个误区

特色小镇建设须避免三个误区

特色小镇建设须避免三个误区作者:王笑宇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第5期自2014年起步的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创新之举,贯穿着产业融合、社区和谐、生态环保、文化创新、旅游休闲等多重发展理念。

培育、建设特色小镇并使其健康发展,有利于破解“大城市睡城”“资源发展瓶颈”“环境污染”等问题,能够促进创新创业、形成新的人才、金融、社群等聚集平台,优化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可持续发展。

同时,特色小镇的建设还可以提高文化社区、休闲社区、创业社区的工作、生活质量,形成新的生活聚集区与经济增长点。

特色小镇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掀起了一股大干快上的特色小镇建设热潮。

由于特色小镇并不是特色镇,即其并非传统小城镇概念,也不同于产业园区开发、传统旅游景区开发或房地产社区开发,而是一种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融合综合体,有其特殊的内涵和要求。

但在现实建设中,各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或为争取政策扶持资金、或为圈地建设房地产、或为资本市场炒作概念,存在着盲目申报、主题特色不突出、跑马圈地闲置资源、大量克隆模仿、盲目炒作题材等现象。

也正因此,2018年9月28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印发实施《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旨在明确问题、纠偏目前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

鉴于此,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开发过程要系统科学,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一是避免重数量不重质量,只求大干快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省级特色小镇2000个,包括旅游小镇、电商小镇、体育小镇、基金小镇等诸多小镇类型。

建设特色小镇的本意是通过其小而美的小镇形态、建设运营模式、产镇融合方式,对周边区域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其特色产业发展、生活方式引领、生态环境支持,形成一镇一业、一镇一景、一镇一区的新型城镇化范例。

虽然各地区在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上都提出创新发展、多产融合、绿色环保等发展理念,并要根据本地特点、特色开展市场化运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各地政绩要求、争取扶持资金需求等原因,难免出现地方政府牵头组织,联合大企业大干快上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区分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

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

该文件指出,将加强统筹协调,加大项目、资金、政策等的支持力度。

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概念区别
基本情况
袜艺小镇,地处诸暨新老城区交接处,依托沪昆高铁、浙赣铁路和诸暨三环线的有利位置,是大唐镇上的一个“镇中小镇”。

大唐袜艺小镇规划面积 2.9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78亩,建设用地1162亩。

小镇紧扣打造“供给侧经济新模式”为核心,提出了“重构袜业、重塑大唐”战略目标,以转型升级作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结构和增长方式结构的调整。

从而达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目标。

并提出“把大唐打造成为全球唯一的以袜子为图腾的一个特色小镇,力争成为全球最先进的袜业制造中心、最顶尖的袜业文化中心和全球唯一的袜业旅游目的地”的愿景。

建设模式
小镇在规划过程中,紧扣“袜业”主业,通过与诸暨市域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大唐草塔小城市规划、大唐袜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

明确了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的建设规划。

确定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投资方案,统筹推进工业、文化、旅游、时尚等项目建设。

通过产业平台的搭建,从智能制造、原料和机器研发、创意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从微笑曲线的两端进行延伸;从做强“美丽经济”出发,做到文化、旅游、生态和特色小镇建设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通过袜业制造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着力打造融“智能、商贸、旅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现有基础
2015年,大唐镇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浙江省科技型企业7家、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限上服务业企业33家。

2015年大唐镇生产袜子80.2亿双,同比减少5.7%,完成销售79.3亿双,同比减少4.2%。

但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7.6亿元,增长3.8%,财政收入7.94亿元,增长9.74%。

发展目标
小镇重点规划建设“智造硅谷、时尚市集、众创空间”三大区域,预计到2017年,可实现产值150亿元,税收3.6亿元,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

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入驻企业495家,全年接待游客近24万人次。

基本情况
诸暨市大唐镇于1988年建镇,位于浙江省中部、杭州湾南翼。

大唐镇镇域面积5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7.8万,其中户籍人口3.1万,外来人口4.7万。

下辖10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

201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7.5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3.53亿元,财政收入7.94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万元。

全镇共有工商登记在册企业13301家,其中轻纺袜业相关企业5083家,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50家。

是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现代示范镇、全国文明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国家卫生镇,省级中心镇。

2016年10月14日,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大唐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建设模式
围绕“富裕大唐、美丽大唐、幸福大唐”建设,注重工业强镇与美丽城镇、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等工作。

现有基础
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大唐袜业集群现有制袜企业近万家,袜机10万余台,其中高档电脑袜机近6万台,袜业的部分装备、配套设备和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大唐镇工业产值的70%、农民收入的70%、农村就业的70%都来自袜业。

大唐袜业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具有独特作用,是典型的富民经济。

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
大唐袜艺小镇入围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城市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集镇建成区面积从2013年的6.3平方公里扩张至2015年10平方公里,新建“碧桂园、广粤会、永新商业广场”等一批商贸项目。

镇区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达33.2%。

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
镇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完成镇文化中心、镇广电站、数字化电视转换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方面,新建农村文化礼堂3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成立农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13个,完成13
个行政村土地确权发证,较好完成农房确权发证工作。

发展目标
大唐镇“十三五”时期的总体目标是:GDP年均增长8%左右,到2018年提前两年实现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确保镇域经济综合实力继续走在全市、全省前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