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和氮的化学方程式

合集下载

高中硫、氮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硫、氮化学方程式总结

第五章评说硫、氮的功与过化学方程式总结 点燃s+ 2KNO 3 + 3C心許3CO 2 f + 2 f (黑火药爆炸) ‘△ - AFe +S FeS2Cu + SHg + S H 2 + sS+ 02 2対+ • 2H2S + O 2(不足) - a 2S + 2H 2O (H2S 不完全燃烧) 2H2S + SO 2 3S + 2HQH 2S + C U SO 4 =CuS I (黑)+ H2SO 4 (检验 H Q S )H 2S + Pb (NO 3)2 = PbS I (黑)+2HNO 3(检验 ) Cu + 2H2SCM浓) 1. 2. 3.4.5.6.7.8.9.10.11. 12.13.14. 15.16. 17.18.19. 20.21. 22. 23. 24. A Cu 2S HgS SO 2 (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 虫燃 2SO 2+ 2H 2O (发出淡蓝色火so 2 + H 2O tUSQa (二元中强酸)2H 2SO 3 + O 2 2SO2 + 02 2H4O4、催化剂加热2SOs (SO2的催化氧化) so 3 + H 2OH2SO4 SO 2 + Br 2 + 2H 2O = H 2SO 4 + 2HBr (使漠水或高猛酸钾溶液褪色) NaHSO 4 + HCI fNaNO 3 +诈04(浓)NaHSO 4 + HNO 3 —CuSO 4 + SO? f + 2H 2O BaCI 2 BaCI 2BaCI 2 2H 2SO 4(浓) + H 2SO4+ 唇04 + Na 2CO 3BaCO 3 + 2HCI 2+ + SO," 25.―3 f + 2SO 2 f + 2H 2O+2NaCI _Ba 釦3 J + 2NaCI H 2O + CO 2 f剧烈反应,铜片表面产生气泡,溶液变成绿色,品红溶液褪色BaSO4 I在实验室里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一时,常常先用盐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z、Ag+寺干扰,再加入BaCI SO339. NH4+ OHNH 3 f + H 2O在溶液中加入N 咚H 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 O溶液存在NH4△40. NH4CI NH 3 f + HCI f4HNO, —4NO 2 ♦ +2HQ+5 A4仁 NH4HCO3 NH 3 t + H 2O + CO 2 f42.浓HNO3 A43. Cu + 4HNO 3曲土二£y£NO 3)2 + 2NO 2 f +2H2O (氧化性,酸性)44. 3Cu + 8HNO 3(稀?寄C U (NO3)+ 2NO f + 4H2O (氧化性,酸性)催化剖 人 人 三△ 2H2O + 4NO2 f + CO2 f46. HNO 3工业: NH 3的催化氧化法① 4NH 3 + 5O 2 4NO + 6H 20② 2NO +。

高中关于硫的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关于硫的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关于硫的化学方程式汇总硫,又叫硫化物,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与氧、氢、氮组成含硫化合物,其中硫的价态有-2、+4、+6,它既是地壳内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也是生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从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的实际应用上来看,硫在化学科学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从物理性质上来看,硫的主要性质有三种:1、硫是一种白色固体,具有有机和无机双重结构,易溶于氧化剂;2、硫呈蓝色气体,具有很强的气味;3、硫的熔点为112.8℃,沸点为444.6℃,相对密度为2.07 g/cm3。

其次,从化学性质上来看,硫具有以下性质:1、硫是中等碱性元素,有能力活化碳,可形成硫化键,常与有机物结合形成硫醇和硫醚等化合物;2、硫和氧可形成硫酸盐,并且碱金属的氧化物与硫可形成具有交换性的复合溶剂;3、硫和氢气可形成硫氢化物,其中某些可以用作溶剂、添加剂等;4、硫和碱金属可形成具有交换性的复合溶剂。

此外,硫在化学实际应用方面也是不可忽略的,它主要有以下应用:1、有机合成反应:它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合成硫醇、硫醚、硫酰盐以及其他多种有机合成化合物;2、无机合成反应:硫可以用来制备亚硫酸盐、硫酸盐、硫酸根盐和硫磺酸盐等无机化合物;3、燃料应用:硫在燃料中具有重要作用,硫燃料添加剂可以改善燃料的燃烧性能;4、杀虫剂应用:硫是有效的金属杀虫剂,它可以防止和控制杂草的生长,对部分害虫也有毒效果;5、致癌物质:硫元素直接参与致癌物质的发生,这种致癌物质具有毒性,并可引起脑部癌症等疾病。

到此,我们已经介绍了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实际应用,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关于硫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硫与氧反应:2 S +3 O2 2 SO22、硫与氢反应:2 S + 2 H2 2 SH23、硫与碳反应:C + S CS4、硫与氯反应:2 S +3 Cl2 2 S2Cl25、硫与碱金属反应:2 K + S K2S6、硫与氧化物反应:2 S + 2 K2O2 2 K2SO37、硫与有机物反应:R-H + S R-SH上述就是以《高中关于硫的化学方程式汇总》为标题的硫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总,这些反应方程式在硫的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学实验室制18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和方法

中学实验室制18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和方法

中学实验室制18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和方法1.氢气(H2)化学方程式:2HCl+Zn→ZnCl2+H2制备方法:将锌粉加入稀盐酸中,产生氢气。

2.氧气(O2)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制备方法:加热高锰酸钾(KMnO4)或高氯酸钾(KClO3),产生氧气。

3.氮气(N2)化学方程式:2NH4NO2→2N2+2H2O+O2制备方法:加热亚硝酸铵(NH4NO2),产生氮气。

4.氯气(Cl2)化学方程式:2NaCl+2MnO2+4HCl→2MnCl2+2H2O+Cl2制备方法:将氯化钠和高锰酸钾加入稀盐酸中,产生氯气。

5.氟气(F2)化学方程式:2HF+Ca(F2)→CaF2+H2↑制备方法:在氢氟酸中通入氟化钙,产生氟气。

6.氡气(Rn)化学方程式:N/A制备方法:由于氡的放射性,通常无法在实验室中制备。

7.氖气(Ne)化学方程式:N/A制备方法:氖是一种稀有气体,通常会从空气中分离提纯。

8.氦气(He)化学方程式:N/A制备方法:和氖一样,氦也是从空气中提炼得到的。

9.氦气(Ar)化学方程:N/A制备方法:氩也是通过分离空气中的气体得到的。

10.气体的方程式:不同的气体需要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方程式,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条件。

11.二氧化碳(CO2)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制备方法: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12.二氧化硫(SO2)化学方程式:CuSO3+2HCl→CuCl2+SO2↑+H2O制备方法:将亚硫酸铜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硫。

13.氮氧化物(NOx)化学方程式:N/A制备方法:氮氧化物是一类复杂的气体,通常是通过高温燃烧反应或者其他专门的制备方法得到的。

14.一氧化碳(CO)化学方程式:2C+O2→2CO制备方法:碳与氧气反应,产生一氧化碳。

15.氢氟化氢(HF)化学方程式:CaF2+H2SO4→2HF↑+CaSO4制备方法:氢氟化氢可以通过硫酸和氟化钙反应得到。

非金属元素硫与氮

非金属元素硫与氮

非金属元素硫和氮 硫和氮的氧化物一、硫元素及硫单质 1.硫的存在(1)游离态:存在于火山喷口或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①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②重要的含硫矿物 名称 硫铁矿 芒硝 黄铜矿 石膏 化学式FeS 2Na 2SO 4·10H 2OCuFeS 2CaSO 4·2H 2O(3)硫还是组成某些蛋白质的生命元素2.硫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俗名硫黄,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2)化学性质:硫(或含硫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化学方程式为: S +O 2=====点燃SO 2 。

二、硫的氧化物与氢化物1.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易液化,易溶于水.(2)SO 2的化学性质①和水反应:该反应为一可逆反应(亚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二氧化硫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到原来的颜色.③SO 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3)用途①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②用于杀菌消毒等;③用于工业制备三氧化硫. 2.三氧化硫SO 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①SO 3与氧化钙的反应:SO 3+CaO===CaSO 4。

②SO 3与Ca(OH)2的反应:SO 3+Ca(OH)2===CaSO 4+H 2O 。

3.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三、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1.氮气性质稳定,通常情况下不与氧气反应.但是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N2和O2可以直接化合生成NO.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

2.一氧化氮(1)物理性质:色、溶于水的有毒气体.(2)化学性质:常温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氮(1)物理性质:色、有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液化,溶于水.(2)化学性质:NO2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硅、硫、氮及其化合物化学方程式

硅、硫、氮及其化合物化学方程式

1.硅与氧气加热:2.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二氧化硅与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硅酸钠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8.二氧化硅与纯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9.二氧化硅与石灰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二、硫及其化合物1.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硫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与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量SO2与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量SO2与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3.SO2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量的SO2通入澄清石灰水: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 _____5.SO2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Na2SO3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三氧化硫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三氧化硫与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铜与浓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碳与浓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氮气和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合成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4.NO2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氨气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水显弱碱性(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6.浓氨水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氨气和氯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氨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氯化铵受热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硝酸铵和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实验室制氨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浓硝酸与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稀硝酸与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硝酸见光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NH4+的检验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NO2、O2混合气通入水中无剩余气体:18.NO、O2混合通入水中无剩余气体:。

氯、硫、氮、有机反应方程(答案)

氯、硫、氮、有机反应方程(答案)

氯、硫、氮、有机化学方程式1.氯气和铁点燃2Fe+3Cl2−−点燃2FeCl3−→2.氯气和铜点燃Cu+Cl2−−→−点燃CuCl23.氯气和钠点燃2Na+Cl2−−→−点燃2NaCl4.氯气和氢气(或工业上制取氯化氢)H2+Cl2−−点燃2HCl−→5.氯气和红磷点燃2P+3Cl2−−→−点燃2PCl3PCl3+Cl2−−点燃2PCl5−→6.氯气和水反应Cl2+H2O HCl+HClO7.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NaCl+NaClO+H2OCl2+2NaOH−→8.工业上制取漂白粉−CaCl2+Ca(ClO)2+2H2O2Cl2+2Ca(OH)2−→9.氯气和溴化钠溶液−2NaCl+Br2Cl2+2NaBr−→10.氯气和碘化钾溶液−2KCl+I2Cl2+2KI−→11.氯水见光−光2HCl+O2↑2HClO−→12.漂白粉和盐酸反应−CaCl2+2HClOCa(ClO)2+2HCl−→13.漂白粉在空气中发挥作用−Ca(HCO3)2+2HClOCa(ClO)2+2CO2+2H2O−→14.检验氯、溴、碘离子的存在Ag++Cl–−→−AgBr↓ Ag++I–−→−AgI↓−AgCl↓ Ag++Br–−→15.实验室制取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16.实验室制取氯化氢2NaCl+H2SO4−→−∆Na2SO4+2HCl↑17.氯碱化工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18.溴化银等卤化银可以做感光剂原理2AgBr−−见光2Ag+Br2−→19.氟单质通入水中2F2+2H2O−→−4HF+O220.铜和氯化铁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21.硫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22.硫与氢气反应−∆H2SS+H2−→23.硫和铁反应−∆FeSS+Fe−→24.硫和铜反应−∆Cu2SS+2Cu−→25.硫和汞反应−HgSS+Hg−→26.二氧化硫通入水中SO2+H2O H2SO327.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aSO3+H2OSO2+Ca(OH)2−→28.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 2SO 2+O 2329. 实验室中吸收二氧化硫尾气SO 2+2NaOH −→−Na 2SO 3+H 2O 30. 三氧化硫通入水中SO 3+H 2O −→−H 2SO 4 31. 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反应2H 2S+SO 2−→−3S+2H 2O 32. 二氧化硫和以氯气为代表的卤素单质在水溶液中反应SO 2+Cl 2+2H 2O −→−2HCl+H 2SO 4 33. 硫化氢在少量空气中2H 2S+O 2−→−2S+2H 2O 34. 硫化氢和氧气充分反应2H 2S+3O 2−−→−点燃2SO 2+2H 2O 35. 氯气通入氢硫酸溶液中H 2S+Cl 2−→−2HCl+S 36. 实验室检验硫化氢的存在H 2S+Pb(Ac)2−→−PbS ↓+2HAc 37. 实验室检验硫酸根离子Ba 2++-24SO −→−BaSO 4↓ 38.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FeS+2HCl −→−FeCl 2+H 2S ↑ 39.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气体Na 2SO 3+H 2SO 4−→−Na 2SO 4+SO 2↑+H 2O 40. 铜和浓硫酸反应Cu+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41. 木炭和浓硫酸反应C+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42. 氮气与氧气反应N 2+O 2−−→−放电2NO 43. 氮气与氢气合成氨 N 2+3H2NH 344. 氮气和金属镁燃烧N 2+3Mg −−→−点燃Mg 3N 2 45. 一氧化氮遇空气转化为二氧化氮2NO+O 2−→−2NO 2 46. 二氧化氮通入水中3NO 2+H 2O −→−2HNO 3+NO 47. 浓硝酸常显黄色的原因4HNO 3−−→−见光4NO 2↑+O 2↑+2H 2O 48. 氨通入水中溶液显碱性NH 3+H 2O NH 3•H 2O -++OH NH 449. 氨催化氧化制取一氧化氮4NH 3+5O 2 4NO+6H 2O 50. 氨气和氯化氢冒烟反应NH 3+HCl −→−NH 4Cl 51. 氯化铵(或其它铵盐)受热NH 4Cl −→−∆NH 3↑+HCl ↑52. 实验室制取氨气2NH 4Cl+Ca(OH)2−→−∆CaCl 2+2NH 3↑+2H 2O53. 检验铵根离子O H NH OH NH 234+↑−→−+∆-+54. 硝酸铜受热分解2Cu(NO 3)2−→−∆2CuO+4NO 2↑+O 2↑55. 硝酸钠受热分解2NaNO 3−→−∆2NaNO 2+O 2↑56.实验室制取硝酸NaNO3+H2SO4(浓)−→−∆NaHSO4+HNO3↑57.铜和稀硝酸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58.铜和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59.木炭和浓硝酸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60.甲烷和氯气见光CH4+Cl2−−→−见光CH3Cl+HCl CH3Cl+Cl2−−→−见光CH2Cl2+HCl CH2Cl2+Cl2−−→−见光CHCl3+HCl CHCl3+Cl2−−→−见光CCl4+HCl 61.甲烷隔绝空气加热CH4−→−∆C+2H262.甲烷的实验室制取CH3COONa+NaOHNa2CO3+CH4↑63.乙烯和氢气反应CH2=CH2+H2CH3–CH364.乙烯和氯化氢反应CH2=CH2+HCl 3–CH2Cl65.乙烯和溴水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66.乙烯和水反应CH2=CH2+H2CH3–CH2OH 67.乙烯的聚合n CH2=CH2−−→−催化剂[ CH2–CH2 ] n68.乙烯的实验室制取CH3CH2OH 2=CH2↑+H2O69.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醚2C2H5OH 2H5OC2H5+H2O70. 乙炔和少量氢气CH ≡CH+H 2CH 2=CH 271. 乙炔和足量氢气CH ≡CH+2H 2CH 3CH 372. 乙炔和足量溴水CH ≡CH+2Br 2−→−CHBr 2CHBr 2 73. 乙炔和氯化氢制取氯乙烯CH ≡CH+HCl CH 2=CHCl74. 由氯乙烯制取聚氯乙烯n CH 2=CHCl −−→−催化剂 [ CH 2–CHCl ] n75.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CaC 2+2H 2O −→−Ca(OH)2+ CH ≡CH ↑ 76. 电石的制取CaO+3C −−→−电炉CaC 2+CO ↑ 77. 苯的溴代C 6H 6+Br 2−→−Fe C 6H 5Br+HBr78. 苯的硝化C 6H 6+HNO 3 6H 5NO 2+H 2O79. 苯和氢气反应C 6H 6+3H 2 C 6H 1280. 烃类的燃烧通式C x H y +(x+4y )O 2−−→−点燃2xCO +O H y2281. 实验室中除去气体中的硫化氢H 2S+CuSO 4−→−CuS ↓+H 2SO 4。

有关硫和氮的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

有关硫和氮的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

有关硫和氮的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硫和氮是两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多种重要的应用。

以下是关于硫和氮化学方程式的知识点总结。

(一)硫的化学方程式:1.硫燃烧反应: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2.硫与金属反应:硫可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硫化物。

例如,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铁,化学方程式为:S+Fe→FeS3.硫与酸反应:硫可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

例如,硫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S+2HCl→H2S+2NaCl4.硫与水反应: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和二氧化硫。

例如,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2H2O→H2SO3+SO2(二)氮的化学方程式:1.氮的燃烧反应:氮只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与氧气直接反应生成氮氧化物。

例如,氮燃烧反应生成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N2+O2→2NO2.氮与氢气反应:氮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

例如,氮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3.氮与金属反应:氮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氮化物。

例如,氮与锂反应生成氮化锂,化学方程式为:3Li+N2→2Li3N4.氮与氯气反应:氮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氯化物。

例如,氮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二氮,化学方程式为:N2+Cl2→N2Cl4总结:硫和氮是非金属元素,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多种重要的应用。

硫能够与氧气、金属、酸和水等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氮能够与氧气、氢气、金属和氯气等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这些反应有助于我们理解硫和氮的化学性质,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制备化学品、肥料等。

九年级常见化学用语和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常见化学用语和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常见化学用语和化学方程式五、课本中的化学方程式:第二单元: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4 P + 5 O2 2 P2O52、碳在氧气中燃烧 C + O2CO23、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 SO24、铁在氧气中燃烧 3 Fe + 2 O2Fe3O45、铝在氧气中燃烧 4 Al + 3 O2 2 Al2O36、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2 H2O2 2 H2O + O2↑7、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 MnO2+ O2↑8、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2 KClO3 2 KCl + 3 O2↑第三单元:9、水通电分解(电解水) 2 H2O 2 H2↑+ O2↑10、汞受热2Hg+O22HgO11、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2Hg+O2↑1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 H2 + O2 2 H2O1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第四单元:第五单元:1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FeSO4 + Cu15、碳酸钠和盐酸反应Na 2CO3+2HCl2NaCl+H2O+CO2↑16、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2 Mg + O2 2 MgO17、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CaCO3CaO + CO2↑第六单元:2 CO1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 C + O2 (不足)19、碳跟氧化铜反应 C + 2 CuO 2 Cu + CO2↑20、碳跟氧化铁反应 3 C + 2 Fe2O3 4 Fe + 3 CO2 ↑21、碳跟二氧化碳反应C+CO22CO+ 2HCl CaCl2 + CO2↑+ H2O2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2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 2 + H2O H2CO324、碳酸分解H 2CO3CO2 ↑+ H2O25、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CO 2 + Ca(OH)2CaCO3↓+ H2O26、一氧化碳燃烧 2 CO + O2 2 CO22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Cu + CO22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 CO +Fe2O3 2 Fe + 3 CO2第七单元:29、甲烷燃烧CH4 + 2 O2CO2 + 2 H2O30、酒精燃烧C2H5OH + 3 O2 2 CO2 + 3 H2O第八单元:31、镁和稀盐酸反应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2 HCl MgCl+ H2↑Mg + H2SO4MgSO4 + H2↑32、锌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气)Zn + 2 HCl ZnCl+ H2↑Zn + H2SO4ZnSO4 + H2↑33、铁和稀盐酸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 H2↑Fe + H2SO4FeSO4 + H2↑Fe + 2 HCl FeCl34、铝和稀盐酸反应铝和稀硫酸反应+3H2↑2Al+ 3H2SO4Al2(SO4)3 +3 H2↑2Al+6HCl2AlCl35、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 A l + 3 CuSO 4Al2(SO4)3 + 3CuCu(NO3)2 + 2 Ag36、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 AgNO第十单元:37、铁锈与稀盐酸反应铁锈与稀硫酸反应Fe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38、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H2SO4+ CuO Cu SO4+ H2O39、氧化钙与水的反应CaO+HO Ca(OH)240、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2NaOH+CO 2Na2CO3+H2O41、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SO 2Na2SO3+H2O42、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SO 3Na2SO4+H2O43、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NaOH+HCl NaCl+H 2O 2NaOH+H2SO4Na2SO4+H2O44、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2HCl CaCl2+2H2O Ca(OH)2+H2SO4CaSO4+2H2OCa(OH)第十一单元:45、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NaHCO 3+HCl NaCl+H2O+CO2↑CO3+Ca(OH)2CaCO3↓+2NaOH46、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Na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后面是物质化学式或物质名称,前面是颜色)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和氮的化学方程式一、 硫1. 硫与金属的反应(1) 硫与铜反应: 2Cu+S → Cu 2S (硫化亚铜,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2) 硫与铁反应: Fe + S →FeS (硫化亚铁, 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3) 硫还可以与钠、镁、铝等金属反应:2 Na + S 研磨 Na 2S Zn + S △ ZnS Mg + S △ MgS Hg + S △ HgS 2Al + 3S △ Al 2S 32. 硫与非金属的反应(1) 硫与氢气反应:H 2 + S △ H 2S (硫的氧化性) (2) 硫与氧气反应:S + O 2 →SO 2 (硫的还原性)3. 硫与化合物反应S + 2H 2SO 4 (浓) △ 3SO 2↑+ 2H 2OS + 6HNO 3 (浓) △ 6NO 2↑+ H 2SO 4 + 2H 2O 3S + 6 NaOH→ 2Na 2S + Na 2SO 3 + 3H 2OS + 2KNO 3 + 3C → K 2S + N 2↑ +3CO 2↑ (黑火药)4. 硫的性质硫是淡黄色晶体,俗称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CS 2);由于硫易溶于二硫化碳,所以粘在试管上的硫可用二硫化碳除去。

硫在火山口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5. 硫的用途(1)用于制造硫酸。

(2)用于制造黑火药、焰火、火柴。

(3)用于制造农药(如石灰硫黄合剂) (4)医学上用于制硫黄软膏。

二、硫化氢(一)、气体性质1.可燃性(1)不完全燃烧:2H2S + O2→ 2H2O + 2S↓(2)完全燃烧:2H2S + 3O2→ 2H2O + 2SO22.不稳定性H 2S→H2+ S(把H2S加热到300℃左右,就会分解)3.强还原性(1) H2S+Cl2→ S↓+2HCl现象:H2S能使氯水褪色,并有淡黄色沉淀生成(2) H2S+Br2→ S↓+2HBr现象:H2S能使溴水褪色,并有淡黄色沉淀生成(3) H2S+I2→ S↓+2HI现象:H2S能使碘水褪色,并有淡黄色沉淀生成(4) 5H2S+2KMnO4+3H2SO4→ K2SO4+2MnSO4+5S↓+8H2O现象:H2S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并有淡黄色沉淀生成(5) H2S+H2SO4(浓) →S↓+SO2↑+2H2O现象:有淡黄色沉淀生成(6) H2S+8HNO3(浓) →H2SO4+8NO2↑+4H2O现象:有棕色NO2气体产生(7) 3H2S+2HNO3(稀) →3S↓+2NO↑+4H2O现象:有淡黄色沉淀生成(8) H2S+2FeCl3→FeCl2+S↓+2HC1现象:通入H2S后,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9) 2H2S+SO2→3S↓+2H2O现象:两种气体混合后,瓶壁有淡黄色沉淀生成4.H2S气体与某些重金属盐溶液反应产生硫化物沉淀(1) H2S+CuSO4→CuS↓+H2SO4现象:通入H2S后,生成黑色沉淀(2) H2S+2AgNO3→ Ag2S↓+2HNO3现象:通入H2S后,生成黑色沉淀(3) H2S+Pb(NO3)2→PbS↓+2HNO3现象:通入H2S后,生成黑色沉淀(PbS为黑色沉淀,用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检验H2S气体)(二)、溶液性质1.弱酸性与碱反应:H2S + NaOH →NaHS+ H2OH2S + 2NaOH → Na2S+ 2H2O与盐反应:H2S + CuSO4→ CuS+ H2SO4H2S + Pb(NO3)2→ PbS+ 2HNO32.还原性 (S2-的性质)2H2S+O2=2H2O+2S↓(氢硫酸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溶液变浑浊。

)此反应说明了下面四个问题:(1)氢硫酸久置空气中变浑浊;(2)O2的氧化性大于S的氧化性;(3)气态氢化物H2O比H2S稳定。

(4)氢硫酸使用时应现制现用,不能长期存放 3. 氧化性:(H+的性质)H2S + Zn → ZnS + H2↑(三)、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原理:金属硫化物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FeS + H2SO4→ FeSO4+ H2S ↑FeS + 2HCl → FeCl2 + H2S ↑装置:启普发生器或简易发生装置(与制氢、制二氧化碳相同 )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干燥: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检验: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尾气处理:CuSO4溶液(四)、说明1.H2S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与浓H2SO4和HNO3发生反应,实验室制H2S不能用具有氧化性的浓H2SO4和HNO3,只能用稀H2SO4和盐酸与FeS反应制得。

也不能用浓H2SO4干燥H2S。

2.对比反应H2S+CuSO4→H2SO4+CuS↓与FeS+H2SO4→FeSO4+H2S↑,可以发现反应方向不同,原因是CuS是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的黑色沉淀,而FeS能溶于稀硫酸。

所以只能用稀H2SO4和盐酸与FeS反应制得H2S,而不能用稀H2SO4和盐酸与CuS 反应制得H2S。

(五)、硫化氢物理性质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剧毒,能溶于水(常温常压下 1 : 2. 6 ),制取和使用硫化氢时必须在密闭或通风橱中进行。

三、二氧化硫1.SO2与H2O的反应SO2 + H2O → H2SO3(亚硫酸)SO2是酸酐,是酸性氧化物。

SO2 + 2 NaOH = Na2SO3+ H2OSO2 + NaOH = NaHSO32.SO2还原性SO2 + O2→SO3(SO3是硫酸的酸酐)SO2 + Br2+ 2 H2O→ H2SO4+ 2HBrSO2 + Cl2+ 2 H2O → H2SO4+ 2HCl3.SO2的氧化性SO2 + 2 H2S → 3 S ↓ + 2 H2O4.SO2的漂白性SO2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但是这些无色物质不稳定,容易分解而恢复原来的颜色。

(化合漂白)5.二氧化硫的用途(1)制造硫酸(2)可以漂白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

(3)杀灭霉菌和细菌。

(4)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6.酸雨(1)当雨水的pH小于5.6时就称为酸雨。

(2)正常的雨水的pH一般小于7大于5.6,这是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的缘故。

(3)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硫酸(4)酸雨的危害:使钢铁表面生锈,建筑物受损,雕塑和古代遗址受腐蚀,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

7.二氧化硫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SO2工业上二氧化硫用一水合氨吸收四、硫酸1.物理性质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硫酸是一种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且溶解时放出大量热。

常用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

2.浓硫酸吸水性浓硫酸中的硫酸分子能强烈地吸收湿存水、结晶水和空气中的水分生成一系列水合物(可做干燥剂,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3.浓硫酸的脱水性浓H2SO4可将许多有机物中的氢和氧原子按水分子的组成(H2O)比例脱去。

如浓H2SO4使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脱水而碳化(化学变化)4.浓硫酸的氧化性Cu+H2SO4(浓) →CuO + SO2↑+H2O (氧化性)CuO+H2SO4(浓) →CuSO4+ H2O (酸性)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铝等金属钝化,如加热,则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与非金属反应C+2H2SO4(浓) → 2H2O+2SO2↑+CO2↑2P+5H2SO4(浓) → 2H3PO4+5SO2↑+2H2OS+2H2SO4(浓) → 3SO2↑+2H2O6.与化合物反应H 2S+H2SO4(浓) →S↓+SO2↑+2H2O2HBr+H2SO4(浓) →Br2+SO2↑+2H2O8HI+H2SO4(浓) →4I2+H2S↑+4H2O[说明]:由于以上反应的存在,实验室不能用浓硫酸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也不能干燥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7.稀硫酸强酸性的用途(1)制取氢气(2)使稀硫酸与Fe、Zn等反应制取绿矾、皓矾。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用稀硫酸作酸性介质。

8.浓硫酸主要性质的用途(1)利用浓硫酸的强酸性在化肥工业上制取氮肥(2)干燥剂(3)强酸制取弱酸9.结晶水合物(1)CaSO4·2H2O 生石膏(2)2CaSO4·H2O 熟石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