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2020届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40分)(一)默写(16分)1.__________________,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2.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3. ______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

(《别云间》)4.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5.小刘摆脱了喧闹忙乱的生活和公务,忍不住以《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释然和欣喜。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跨越千年,总有一些精神和追求亘古不变——[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节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甲诗作者_________(人名)是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乙文选自《_________》。

(3分)7.以下对甲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表现生平艰难、命运多舛。

B.颔联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表现国破家亡的痛苦。

C.颈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地名表现被俘后孤苦无依的内心苦痛。

2020年上海市中考二模语文模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0年上海市中考二模语文模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0年上海市中考二模语文模拟测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满分150 分)一、文言文(40 分)(一)默写(16 分)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3.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4.……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5.《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内古诗文,完成第 6—10 题(12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 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之感。

(2分7. 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结合颈联,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2 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 选文中的“臣”是_________(人名),语段出自课文《》。

(2 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 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忧”、“恐”两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上海市黄浦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上海市黄浦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上海市黄浦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盈盈一水间,。

(《迅迅牵牛星》2.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4. ,得之心而寓之清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土地平旷,屋舍伊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 -7题(4分)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2分)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项是(2分)A.“横”字写出水之动态。

B.“绕”字写出山之静态。

C.尾联抒发难舍难分的情感。

D.通篇都在写秀丽的自然美。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黔之驴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通;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运载一头驴进入黔地。

B.“以为神”意思是把它当做神奇的东西。

C.“蔽林间窥之”意思是驴躲在林间偷看。

D.“莫相知”意思是不了解驴究竟有多大本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以为且噬已也10.以下是老虎认识学的心理过程,请用自己的话填空。

(4分)最初最后(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文正公在睢阳掌学,有孙秀才者索游上谒,文正赠钱一千。

明年,孙生复道睢阳谒文正,又赠一千,因问:“何故汲汲○1于道路?”孙秀才戚然却色曰:“老母无以养,若日得百钱则甘旨○2足矣。

上海市黄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黄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黄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也许是物质生活丰富让味觉麻木了吧,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

B.总决赛现场,面对歌手的突然退场,主持人看风使舵....,冷静救场。

C.这伙人伪装成政府机关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

【答案】D【解析】【详解】A项,味同嚼蜡:意思是味道如同嚼蜡一般,形容没有味道。

多指说话或文章枯燥无味。

使用不恰当。

B项,看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

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使用不恰当;C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使用不恰当;D项,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使用恰当。

故选D。

【点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小说通过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反复无常的态度变化,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C.官员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除”,拜官授职;“擢”,提升官职;“谪”“迁”,都是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D.“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代表人物和派别的总称,比如孔子、老子、墨子和儒家、法家、道家等。

【答案】C【解析】【详解】C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

“迁”本义:向高处迁移。

引申为晋升或调动。

二、名句名篇默写3.填空。

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___________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⑵_______________,而死于安乐也(《<孟子>两章》)⑶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第二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第二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学年黄浦区九年级第二学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20.4)(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3. 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4. ,盖以诱敌。

(《狼》)5. 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形成因果关系,叠句的应用把两个不同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十分完整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文,完成6-9题(12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6.本文作者是______朝的文学家、哲学家____________(人名)。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8. 上文--展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3分)9. 下列古诗词句与本文的闲情逸致相近的一项是(3分)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曾子①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②。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学生,曾参。

②修衣:修饰衣服,意为穿得好一些。

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使:___________(2)先生非求于人求:___________11.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我能不害怕他吗?B.我也不骄傲,但我能不害怕吗?C.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害怕吗?D.我也不骄傲,我能不害怕他吗?12.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曾参是一个的人。

上海市黄浦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答案不全).docx

上海市黄浦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答案不全).docx

上海市黄浦区2020 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考试(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第一部分阅读( 90 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2 分)(一)默写( 18 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

(《观沧海》)2._____________ ,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3. _____________ ,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4.东边日出西边雨, ______________。

(《竹枝词》)5.子曰:“敏而好学, 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6.则吾斯役之不幸, ______________。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7-8 题。

( 4 分)水仙子·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7.上曲的作者是元代 _______(人名)。

曲中“看沙鸥舞再三”与我们学过的“沙鸥翔集”这一描写异曲同工,“沙鸥翔集”出自课文《________》。

( 2 分)8.下列对于《水仙子·咏江南》一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2 分)A.本曲用到了“一”、“两”、“再三”、“十”等词,具体准确地表现了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呈现出一幅真实的画面。

B.本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既有江上雾霭弥漫、烟云缭绕的静态之美,也有沙鸥起舞,风吹帘动的动态之美。

C.本曲中“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先写远方的画船,再写近处的酒店酒旗,条理清晰,而且极富层次感。

D.曲中“爱杀江南”句中的“杀”有口语色彩,表示程度之深,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江南真切的喜爱之情,凸显了主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 -11 题( 8 分)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上海市黄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黄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黄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今天,我们迎来武汉解放70周年。

经过70年拼搏奋斗,武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二字,始终是这座城市一路前行不变的初心。

B.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四大国家基地竞相发展,一批“武汉造”打造科技创新国之重器,多项国家改革试点落户于此。

今天的武汉密集承接国家赋能,肩负一系列使命重任,是名副其实的希望之城、奋斗之城。

C.有许多人这样点赞武汉:这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城市,这是一座充满无限机会、适合奋斗打拼的城市。

D.纪念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我们都是追梦人。

都在努力奔跑,接续前辈的奋斗,我们的城市一定会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的奇迹。

【答案】D【解析】【详解】D项的标点使用有误,应该为:纪念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

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

接续前辈的奋斗,我们的城市一定会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譬如震悚熙熙然蹑手蹑脚B.修葺惶恐湿漉漉雕梁画栋C.赋予斑斓暖融融哗众取宠D.沟壑浮躁马前卒味同嚼腊【答案】D【解析】【详解】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BC三项正确。

D项修改为:味同嚼蜡.。

二、名句名篇默写3.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诗经•美唯》)《爱莲说》中表现君子行为刚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

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绿色,是富于生机的颜色,请你写山连续两句含有“绿”字的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0届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40分)(一)默写(16分)1.__________________,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2.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3.______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

(《别云间》)4.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5.小刘摆脱了喧闹忙乱的生活和公务,忍不住以《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释然和欣喜。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跨越千年,总有一些精神和追求亘古不变——[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节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甲诗作者_________(人名)是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乙文选自《_________》。

(3分)7.以下对甲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表现生平艰难、命运多舛。

B.颔联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表现国破家亡的痛苦。

C.颈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地名表现被俘后孤苦无依的内心苦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浦区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40分)(一)默写(16分)1.__________________,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2.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3. ______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

(《别云间》)4.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5.小刘摆脱了喧闹忙乱的生活和公务,忍不住以《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释然和欣喜。

公众号:语文教与学(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跨越千年,总有一些精神和追求亘古不变——[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节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公众号:语文教与学,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甲诗作者_________(人名)是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乙文选自《_________》。

(3分)7.以下对甲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表现生平艰难、命运多舛。

B.颔联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表现国破家亡的痛苦。

C.颈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地名表现被俘后孤苦无依的内心苦痛。

D.尾联以自问自答,表现出诗人的民族气节和对国家的一片赤诚。

8.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句。

(3分)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9.请根据要求填写以下表格。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①存焉,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

晋赂虞君以宝玉骏马,虞君甚喜。

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越疆②而去.,荀息③伐.之,兵不血刃,抱宝牵马而去。

故守不待④渠堑⑤而固,攻不待冲降⑥而拔⑦,得贤之与失贤也。

公众号:语文教与学(节选自《淮南子》,有删改)【注】①宫之奇:春秋时虞国大臣。

②越疆:越过(虞国)疆界。

③荀息:春秋时晋国相国。

④不待:用不着,不必。

⑤渠:人工开的河道。

堑:防御用的濠沟。

⑥冲降:即“冲隆”,古时兵车名。

⑦拔:高出,高大。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越疆而去.()(2)荀息伐.之()11.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宫之奇规劝(虞君)不听,进言(虞君)不采用。

B.宫之奇的告诫(虞君)不听,说了也没有用。

C.宫之奇不听劝谏,进言(虞君),但没有用。

D.宫之奇规劝(虞君)不听,不用再多说什么。

12.上文画曲线句与曾学过的《天时不如地利》中“______,______”句的意思相近。

虞国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和虞君的____________有关。

(6分)二、现代文(3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7分)规则意识当成为现代文明的通行证高亚洲①没有人会怀疑我们已身处“现代社会”。

而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最大的不同,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就是从身份到契约①。

契约最大的特点就是“讲规则”。

那么,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规则意识是否已经深入人心呢?②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名受访者开展了一项关于“规则意识”的调查。

结果显示:69.0%的受访者感觉人们的规则意识比过去增强了;62.4%的受访者建议人们从生活细节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61.0%的受访者建议学校给予正确引导。

据悉,被调查者以70后、80后和90后为主,而这正是目前社会的主要活跃群体。

公众号:语文教与学③在此,有必要对“规则意识”的涵义先做一番厘清。

“规则意识”是人们发自内心、以规则为自己行为准绳的意识,而不是简单的依照规则。

当下,“规则意识”之所以被郑重地提出,原因有二:一是规则意识在现代文明语境下,越来越被推崇;二是在现实中,规则意识仍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

④就前者来说,以法治为主旋律的现代文明,本身就是以各种规则为基础的,对规则意识给予何等程度的强调,都不过分;而就后者来说,类似闯动物园、阻停高铁、景区刻字等热点事件,无不说明规则意识在一些人内心可谓淡漠至极。

而比照我们身边的现实,插队、随意闯红灯、随地吐痰等现象,又足以说明,规则意识的缺失依然是人们的通病。

在上述调查中,虽然有将近七成的人认为社会规则意识在增强,但这只能说明情况得到好转,并不意味着规则意识已蔚然成风。

⑤规则意识的淡漠或缺失,______关乎个人素质,______会成为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硬伤。

就个体而言,规则意识缺乏,将直接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就整个社会而言,没有被广泛认知和接受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就不可能成为社会主流,没有契约何谈文明。

这就如同在市场交易中,如果市场规则完备,那么交易成本就会降低。

虽然社会交往不完全是经济交易,但道理相似,没有成熟的规则意识,同样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本,让合作变得艰难。

公众号:语文教与学⑥规则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到孟子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再到今日对规则意识的强调,建立广泛的规则意识从来都没有被忽视过。

但是,面对人性先天的逐利冲动和社会规范体系中的种种漏洞,从愿望到现实并不容易,建立全民规则意识需要长期的社会培养和全方位的训练。

⑦那么,培养规则意识该从何处着手?此次的调查结果其实也间接给出了部分答案。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应从生活细节入手,从孩子抓起,以学校培养为主。

只有从细处入手,才能把规则意识贯穿到生活点滴中。

也只有从孩子抓起,才能使规则意识在代际传递中,塑造成性格和品质。

学校在培养孩子品行中的作用毋庸多言,但是,每个人都是身边孩子的老师,每个人的举动,都将直接影响孩子对规则的认知。

⑧总而言之,规则意识当成为现代文明的通行证,每个人都将置身其中,成为规则意识的操练者、受益者。

(选自《杂文月刊(选刊版)》2018年4期,有删改)【注】①“从身份到契约”是英国著名法学家亨利·梅因提出的一种社会进化的理论。

他有句名言:“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身份”社会讲的是人的出身和地位,有了特殊身份就拥有特权;“契约”社会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是对个人价值、个人权利、个人自由的尊重。

13.以下填入第⑤段横线处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因为……所以B.如果……就C.不但……而且D.只要……就14.本文论证思路清晰,首先通过①②两段引出论题,然后③④两段具体阐释“规则意识”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通过反面分析并以市场交易为喻,明确_______________,进而在第⑥⑦段提出“规则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是长期的过程,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1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第②段的调查对象和数据显示,“规则意识”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

B.从文中可知,如果社会中规则意识明确,人际交流合作可以更为简洁顺畅。

C.第⑥段引用了孔孟名言,意在证明古人规则意识强烈,值得后人借鉴传承。

D.只要从细节、孩子和学校入手,经过长期培养和训练,就能形成规则意识。

16.根据对上文的理解,以下不能体现“规则意识”的一项是()(3分)A.疫情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走在上海的街头,随处可见市民们仍认真佩戴口罩。

B.某校在教学楼张贴了“不能在楼道追逐打闹”“不能大声喧哗”等禁止性规定。

C.自动取款机前,即使没有一米线的标识,人们也自觉地间隔一定距离排队等候。

D.交通事故造成道路拥堵,行车速度十分缓慢,但车辆还是一辆接一辆交替通行。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21分)补天之手明前茶①老范做古籍修补已经15年了,直到今天他还zūn xún()着一条原则,那就是:我和我所有的徒弟,都不用隔夜浆糊。

②老范修补古籍的浆糊可不是市面上买来的,而是自己当天清晨熬炼、捶打出来的。

③为什么?很简单,修补古籍需要使用裱褙(bèi)新纸,而新纸与残破书页之间的粘结全靠浆糊。

浆糊只有涂得极薄,又具备极好的粘性,补好的书才不会在纸页与纸页之间鼓出一小块难看的硬痂,旧纸的肌理,才会完全融入新纸中,书页的气韵才一致。

唯有自己熬出来的浆糊才有这样的效果。

④老范每天早上5点钟就起来打浆糊。

先要自己和面、醒面,醒完面,洗出其中的面浆,再过滤、沉淀。

然后把稠乎乎的面浆水用小火熬炼,熬到半透明状,再倒出来,放到打年糕的石臼里一下下捶打,让它产生韧性,直到能拉出丝来。

这样的浆糊也只能用一天,因为经过24小时的水分蒸发,它的粘合力就下降了,不宜再拿来修补古籍。

公众号:语文教与学⑤这么多年来,老范收徒弟,单是学习打浆糊就要三个月,就看他耐烦不耐烦。

当然,要当老范的徒弟可不容易,熬过这第一关,后面的考验依旧没有完,第二个关口就是选纸。

师傅不说一句话,只是把人领到库房里,让他面对一屋子乌泱泱的纸,洁白莹润的、淡黄纤薄的,像老僧的面皮一样黄中泛褐的,像无花果的果皮一样呈半透明浅红褐色的,像夕阳中的芦苇一样雪白中笼罩一缕暖橘色的……徒弟也不犹豫,把一张张纸铺在宽大的工作台上,与原书比对。

一开始,徒弟很有信心,起码能找出五六种纸来,对师傅说,这些,还有这些,都很合适。

⑥老范说,翻开古籍,再去看看。

⑦这一看,越看越没有信心。

从上百种纸中找出来的这五六种,细究起来,有的与原纸厚度不一,有的纤维纹理的走向不同,有的韧性与松紧程度有差异。

可别小看这些差异,就是这些细微处,将直接导致补纸刷上浆糊后,膨胀系数与原纸不一样,补完后书页上就会出现皱纹。

徒弟再到库房里细找,又坐着乡村巴士,到泾县的各个宣纸作坊里,去问有没有老底子的纸。

因为,只有在作坊的纸库里呆了起码一二十年的老纸,边缘与纸芯之间才有微妙的色彩过渡,才可能在一片手掌大的范围内,找到那种古旧的味道。

⑧等到终于找到与原纸厚度、纹理、松紧完全一致的纸,你以为就能得到师傅的表扬吗?未必。

老范眯着眼睛觑了半天,三下五除二把徒弟寻来的、充满古味的那些纸拨到了一边去,留下的反而是与之相近、但老旧的味道并不明显的一张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