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浮锚杆试验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抗浮锚杆验收试验报告

抗浮锚杆验收试验报告

抗浮锚杆验收试验报告地下汽车库抗浮锚杆验收试验检验报告编号总经理:总工程师:审核人:项目负责人:XXX二一五年五月检验报告真实性声明XXX郑重声明:本公司此次提供的《地下汽车库抗浮锚杆验收试验检验报告》中的全部数据、内容真实可靠。

如有虚假,本公司愿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法定代表人:年月日检验工作参加人员结构表序号123技术岗位姓名签名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注册岩土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上岗证编号技术卖力人审核人项目负责人目录1、文字编号12-1~2-15图表称号锚杆验收试验点平面位置示意图锚杆验收试验综合资料图张数115页码89~23三、附件编号12345-1~5-2附件锚杆验收实验义务拜托书锚杆施工自检情况表陕西省扶植工程质量现场检测见证记实主要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检测单位天分证书及天分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张数11112页码242526271、序言抗浮锚杆验收实验检验事情,是按照房地产开发提出的义务拜托书(详见附件1),由我公司于2015年5月7日~2015年5月12日完成所有外业检验事情,并于2014年5月28日完成内业材料收拾整顿及敷陈编制事情。

2、工程概略2.1建筑物概略包孕主楼地上27层,地下2层,局部地段为纯地下汽车库。

框架-剪力墙布局,梁板式筏基。

根蒂根基埋深-12.50m,设想根蒂根基持力层为⑥层砾砂(半成岩)层。

2.2相关责任单位扶植单位:房地产开发设想单位:设想有限义务公司勘察单位:工程勘察院施工单位:股分监理单位:管理征询抗浮锚杆施工单位:基础工程公司2.3场地工程地质概况场地位于。

地形平缓,地面平坦。

勘探点地表绝对高程572.37~572.88m之间,相对高差为0.51m。

地貌单位属渭河北岸(左岸)高漫滩。

据工程勘察院2014年10月14日完成的《地下车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述,场地地基土岩性特征及承载力特征值f ak见表2.2。

地基土岩性特征及承载力特征值fak值表2.2层号年代成因岩性特征杂填土:色杂,以褐黄色为主,稍湿,松散杂乱。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一、简介抗浮锚杆是一种用于固定地基结构的重要工程材料,可以在地基结构受到浮力作用时提供额外的支撑力。

本评估报告旨在对抗浮锚杆进行全面的技术评估和性能分析,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材料选择1.强度指标根据抗浮锚杆的应用环境和要求,需具备较高的强度指标,以确保其能够承受地基结构受到的浮力。

在材料选择上,通常可以考虑使用高强度钢材或复合材料来制造抗浮锚杆。

2.耐腐蚀性能由于抗浮锚杆常常需要埋设在潮湿环境中,对其耐腐蚀性能的要求较高。

在材料选择上,应优选不易受到腐蚀的材料,并进行合适的防腐措施。

三、设计参数1.长度与直径抗浮锚杆的长度和直径应根据具体工程项目中地基结构的要求进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地基结构的面积和受力特点,以确保抗浮锚杆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2.锚固方式抗浮锚杆的锚固方式有多种选择,包括膨润土填充、混凝土锚块和地下浇注等。

在选择锚固方式时,应综合考虑施工条件、材料成本和工程要求,以确保锚固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性能评估1.抗弯性能抗浮锚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受到弯曲力的作用,因此其抗弯性能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试验或计算方法来评估抗浮锚杆的抗弯性能,以确保其能够承受预定的荷载。

2.承载性能抗浮锚杆需要能够承受地基结构受到的浮力,因此其承载性能是其关键性能之一、可以通过试验或计算方法来评估抗浮锚杆的承载性能,以确保其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3.耐久性能抗浮锚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以确保其能够长期稳定地为地基结构提供支撑。

在评估抗浮锚杆的耐久性能时,需考虑其材料的耐腐蚀性、抗疲劳性和抗老化性等因素。

五、结论和建议通过对抗浮锚杆的技术评估和性能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材料选择方面,建议使用高强度钢材或复合材料制造抗浮锚杆,以满足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要求。

2.设计参数方面,应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要求设计抗浮锚杆的长度、直径和锚固方式,以确保其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抗浮锚杆是一种用于防止结构物浮动的工程技术措施。

它通常应用于桥梁、码头、海洋平台等需要抵抗水流或风力作用的工程项目中。

为了确保抗浮锚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评估报告。

二、评估目的本次评估旨在对某桥梁的抗浮锚杆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三、评估内容1. 抗浮锚杆的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案的分析和评估。

2. 抗浮锚杆的材料性能和使用寿命的评估。

3. 抗浮锚杆的结构稳定性和抵抗外部力的能力的分析和评估。

4. 抗浮锚杆与结构物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强度的评估。

5. 抗浮锚杆的监测系统和安全措施的评估。

四、评估方法1. 文献研究:对相关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和技术标准进行仔细研究,了解抗浮锚杆的设计原理和要求。

2. 实地调查:对桥梁的抗浮锚杆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其施工情况和现状。

3. 试验分析:通过对抗浮锚杆的材料进行试验,评估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4. 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抗浮锚杆的结构稳定性和抵抗外部力的能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5. 监测数据分析:对已有的抗浮锚杆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其运行状态和安全性。

五、评估结果1. 抗浮锚杆的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案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并且能够满足预期的抗浮要求。

2. 抗浮锚杆的材料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不存在明显的损伤和老化现象。

3. 抗浮锚杆的结构稳定性较好,能够有效抵抗外部力的作用。

4. 抗浮锚杆与结构物之间的连接方式牢固可靠,连接强度满足要求。

5. 抗浮锚杆的监测系统完善,能够及时监测其运行状态,安全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六、改进建议1. 定期对抗浮锚杆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加强抗浮锚杆与结构物之间的连接,提高连接强度,进一步增强稳定性。

3. 安装更先进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抗浮锚杆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定期进行抗浮锚杆的性能评估和使用寿命预测,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

七、结论经过全面评估,本次报告认为某桥梁的抗浮锚杆在设计、施工和使用方面均符合要求,能够有效地抵抗水流或风力的作用。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一、引言抗浮锚杆是一种用于稳定建造物或者结构的地下部份的工程技术。

本评估报告旨在对某建造物的抗浮锚杆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在抗浮性能方面的表现和安全性。

二、背景信息建造物位于某市中心的商业区,是一座高层建造,共有30层。

由于地下水位较高,为了确保建造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了抗浮锚杆技术。

抗浮锚杆是通过将钢筋混凝土锚杆固定在地下深层岩石中,以增加建造物的重力和反抗浮力。

三、评估方法1. 实地勘察:对建造物周边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包括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地下岩石层等。

2. 锚杆检测:对抗浮锚杆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以评估锚杆的质量和连接状态。

3. 荷载测试:通过施加荷载于建造物上,测量锚杆的变形和应力,以评估其抗浮性能。

四、评估结果1. 地质情况:实地勘察结果显示,建造物周边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类型为黏土,地下岩石层较稳定。

2. 锚杆质量:通过非破坏性检测,发现锚杆质量良好,无明显的缺陷或者损伤。

3. 锚杆连接状态:锚杆与建造物的连接状态良好,无松动或者脱落现象。

4. 抗浮性能:经过荷载测试,锚杆在设计荷载下表现出良好的抗浮性能,变形和应力均在设计范围内。

五、结论根据本次抗浮锚杆评估报告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建造物周边地质情况较为稳定,地下水位和土壤类型对抗浮锚杆的影响较小。

2. 锚杆质量良好,连接状态可靠,能够有效地增加建造物的重力和反抗浮力。

3. 抗浮锚杆在设计荷载下表现出良好的抗浮性能,能够确保建造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建议基于本次评估报告的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 定期对抗浮锚杆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质量和连接状态的良好。

2. 监测地下水位和土壤情况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小抗浮锚杆的受力和变形。

3. 在建造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抗浮锚杆的设计和安装要求,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七、参考文献1. Smith, J. (2022). Anchor Design and Performance for Floating Structures. Journal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36(10), 1234-1245.2. Johnson, A. (2022). Evaluation of Anchor Systems for High-Rise Building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45-52.以上是对抗浮锚杆的评估报告,通过实地勘察、锚杆检测和荷载测试等方法,对建造物的抗浮性能进行了评估。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一、引言抗浮锚杆是一种用于控制结构物浮动的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桥梁、建筑物等领域。

本评估报告旨在对某工程项目中使用的抗浮锚杆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性能和可靠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综合的方法,包括现场调查、文献研究、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等。

通过对现有抗浮锚杆的设计图纸、施工记录和相关文献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同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抗浮锚杆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变形特性进行模拟计算,并进行实验室测试以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三、评估内容1. 抗浮锚杆的设计参数评估:对抗浮锚杆的材料、尺寸、布置方式等设计参数进行评估,分析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需求。

2. 抗浮锚杆的承载能力评估: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评估抗浮锚杆在承受水流冲击、风力作用等外部荷载下的承载能力,判断其是否能够有效控制结构物的浮动。

3. 抗浮锚杆的稳定性评估: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评估抗浮锚杆在地基条件变化、水流冲击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稳定性,判断其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 抗浮锚杆的变形特性评估: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评估抗浮锚杆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包括位移、应变等参数,以判断其是否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需求。

5. 抗浮锚杆的使用寿命评估:通过对抗浮锚杆的材料性能和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评估其使用寿命,提出相应的维护和保养建议。

四、评估结果1. 设计参数评估结果:经过对抗浮锚杆的设计参数进行评估,发现其材料选择合理、尺寸适当、布置方式科学,满足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需求。

2. 承载能力评估结果: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抗浮锚杆能够有效承受水流冲击、风力作用等外部荷载,能够稳定控制结构物的浮动。

3. 稳定性评估结果: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抗浮锚杆在地基条件变化、水流冲击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抗浮锚杆实验报告

抗浮锚杆实验报告
现场照片:
中 风 化 带
10
三、锚杆施工 1.选址:(4月22日,经地勘确认)
a.中风化带照片
11
三、锚杆施工
b.微风化带照片
12
三、锚杆施工
c.破碎带照片
13
三、锚杆施工
d.强风化下亚带照片
14
三、锚杆施工 2.施工工序:
钻孔(4月23~24日)
锚杆加工
15
三、锚杆施工 2.施工工序:
气温(℃) 10~18 12~18 10~18 12~16 12~19 10~19 10~24 10~27 开始试验
有无爆破 有 无 有 无 无 无 有 无
备注
留置纯水泥浆 试块,同条件 养护七天强度
达到110%
17
四、拉拔试验 试验加载方案:
加载方案示意图
现场加载照片
18
四、拉拔试验 试验准备:
试验方案: 1、加载方式:试验采用分级加载方式,每级按设计单位预估锚固体与岩
体间抗剪极限承载力的1/8加载。 2、观测方法及稳定标准:每级荷载施加完毕后,应立即测读位移量。以
后每间隔5min测读一次。连续4次测读出的锚杆拔升值均小于0.01mm 时,认为在该级荷载下的位移己达到稳定状态,可继续施加下一级上 拔荷载。
粘结强度特征值f (kPa) 地质报
试验值 告 对比度 推荐值
233
160 45.5%
322
160
101.3 %
578
400 44.5%
774
600 29.0%
22
23
2012年5月8日
1
一、实验背景 二、方案介绍 三、锚杆施工 四、拉拔试验 五、试验结论
2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一、引言抗浮锚杆是一种用于控制建造物或者结构物浮动的工程技术,通过将锚杆固定在地下深处,使其与建造物或者结构物相连,从而增加其稳定性和抗浮能力。

本报告旨在评估抗浮锚杆的设计、施工和性能,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背景信息1. 项目概述本次评估报告针对某建造物的抗浮锚杆进行评估,该建造物位于某城市的地下室,地下室深度为20米,建造物高度为10层。

抗浮锚杆的设计和施工已经完成,现需要对其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设计要求抗浮锚杆的设计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承载力要满足建造物的分量和地下水压力- 杆身材料和直径选择- 锚固深度和间距- 锚固方式和连接方式- 相关安全系数要求三、评估方法1. 现场勘察我们的评估团队对建造物的抗浮锚杆进行了现场勘察,包括测量锚杆的直径和长度、检查锚固深度和间距、观察锚固方式和连接方式等。

2. 数据采集我们采集了相关的设计文件、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测报告,以及现场勘察所得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3. 分析和计算我们使用了工程力学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对抗浮锚杆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抗浮力计算- 杆身受力分析- 锚固深度和间距的合理性评估- 锚固方式和连接方式的可靠性评估四、评估结果1. 抗浮力计算结果根据我们的计算和分析,抗浮锚杆的设计满足了建造物的分量和地下水压力的要求,具有足够的抗浮力。

2. 杆身受力分析结果抗浮锚杆的杆身受力分析表明,杆身的应力和变形处于安全范围内,没有浮现超过允许值的情况。

3. 锚固深度和间距的评估结果锚固深度和间距的评估结果显示,设计的锚固深度和间距是合理的,能够满足抗浮锚杆的稳定性和抗浮性能的要求。

4. 锚固方式和连接方式的评估结果锚固方式和连接方式的评估结果表明,设计和施工的锚固方式和连接方式是可靠的,能够确保抗浮锚杆与建造物的连接坚固可靠。

五、建议基于我们的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建议在使用抗浮锚杆的工程项目中,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抗浮锚杆的稳定性和抗浮性能。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

抗浮锚杆评估报告引言概述:抗浮锚杆是一种用于防止建造物或者结构物受到浮力影响而发生倾斜或者崩塌的重要工程措施。

本文将对抗浮锚杆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一、抗浮锚杆的原理1.1 浮力原理: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其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成正比。

1.2 抗浮锚杆的作用:抗浮锚杆通过将建造物或者结构物与地下深层土壤相连接,使其受到的浮力通过锚杆传递到土壤中,从而有效地抵消了浮力的影响。

1.3 抗浮锚杆的设计原则:抗浮锚杆的设计应考虑建造物或者结构物的分量、土壤的承载能力、地下水位等因素,确保锚杆能够承受估计的浮力,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二、抗浮锚杆的材料选择2.1 锚杆材料:常见的抗浮锚杆材料包括钢筋、钢板、钢管等。

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其强度、耐腐蚀性和施工方便性。

2.2 锚杆连接件:锚杆连接件的选择应考虑其与锚杆材料的匹配性、连接强度和耐久性。

2.3 锚杆保护层:为了防止锚杆受到腐蚀和损坏,应在锚杆表面涂覆保护层,常用的保护层材料有防腐涂料、聚合物涂层等。

三、抗浮锚杆的施工和安装3.1 地质勘察:在进行抗浮锚杆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下土层的情况,以确定锚杆的埋设深度和位置。

3.2 锚杆埋设: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锚杆的埋设深度和角度,并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进行锚杆的埋设。

3.3 锚杆固定:在锚杆埋设完成后,需要进行固定,常用的固定方法有预应力锚固、磨擦锚固等。

四、抗浮锚杆的监测和维护4.1 监测方法:抗浮锚杆的监测可以通过应变测量、位移测量等方法进行,以及时发现锚杆的变形和位移情况。

4.2 监测频率:抗浮锚杆的监测频率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普通建议进行定期监测,并在重大天气变化或者其他异常情况下增加监测频率。

4.3 维护措施:抗浮锚杆的维护包括定期检查和维修,如发现锚杆受损或者锚固不坚固的情况,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确保抗浮锚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五、抗浮锚杆的应用案例5.1 建造物抗浮锚杆:在高层建造、桥梁等结构中,抗浮锚杆被广泛应用,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浮锚杆试验检测报告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简述 (2)
3. 试验方法概述 (4)
3.1检测目的 (4)
3.2试验依据 (4)
3.3试验方法 (5)
3.4试验方法与要点 (5)
3.5终止试验条件 (5)
4.试验过程 (6)
5.试验成果 (6)
5.1锚杆极限抗拔力T UK确定 (6)
5.2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 T确定 (7)
5.3粘结强度特征值F确定 (7)
6. 结论与建议 (8)
附件
1、试验锚杆平面位置图1份
2、抗拔试验报告青岛理工大学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
1. 工程概况
华润置地(山东)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青岛华润中心商业一期工程,拟建工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10号,原海军潜艇学院大门南侧。

因拟建场地占地面积大,基底下岩土结构较为复杂,为准确的确定各类岩土的与锚固体间的粘结强度特征值,合理的优化抗浮锚杆的设计方案、节省投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确定,在拟建场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的岩土体作抗浮锚杆试验,试验方案如表1.1。

抗浮锚杆试验方案表表1.1
注浆材料采用普通硅酸盐类水泥(P.O42.5R),浆液水灰比1∶0.5,注浆工艺采用常压一次性注浆,注浆方式自下而上式。

拟建工程由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由华润建筑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总包,受华润建筑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抗浮锚杆的试验工作。

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简述
根据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青岛华润中心商业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现场踏勘资料,基底下的岩层以花岗岩为主,受构造和风化活动的影响,可细分为花岗岩强风化下亚带、花岗岩中风化带、花岗岩微风化带和破碎状花岗岩四个小类型。

花岗岩强风化下亚带:褐黄~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钾长
石、石英、斜长石为主,含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岩体破碎,矿物蚀变强烈,长石多高岭土化,岩芯手搓呈粗砂~角砾状,部分岩样呈小碎块状,手搓易碎散,标准贯入试验无法连续贯入,工程特性如表2.1所示:
花岗岩强风化下亚带工程特性指标表表2.1
花岗岩中风化带:褐黄~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钾长石、石英、斜长石为主,含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高角度节理及裂隙较发育,节理面呈闭合~微张开状,节理面见长石高岭土、绿泥石化及铁染现象,岩芯呈碎块~短柱~柱状,柱体粗糙,矿物蚀变中等,岩样锤击声暗哑,较易碎,工程特性如表2.2所示:
花岗岩中风化带工程特性指标表表2.2
花岗岩微风化带: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钾长石、石英、斜长石为主,含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蚀变轻微,沿节理面见铁染,岩样多呈短柱~柱状,部分碎块状,柱体较光滑,锤击声音清脆不易碎;部分岩芯节理呈微张状,节理面绿帘石化明显,见明显擦痕,岩芯多沿高角度节理裂隙破碎,以块状~短柱状为主,锤击声音较脆,沿节理面易碎,工程特性如表2.3所示:
花岗岩微风化带工程特性指标表表2.3
破碎状花岗岩:褐黄色,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钾长石、石英、斜长石为主,含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岩体具构造挤压痕迹,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见铁染现象及绿泥石矿物充填,岩样呈碎块~短柱状,矿物蚀变明显,岩块强度较低,锤击易碎散,部分可沿节理面掰开,遇水软化明显,工程特性如表2.4所示:
碎裂状花岗岩工程特性指标表表2.4
3. 试验方法概述
3.1 检测目的
a. 确定不同岩土类型中试验锚杆的抗拨承载力极限值;
b. 确定不同岩土类型中试验锚杆的抗拨承载力特征值;
c. 确定不同类型岩土与锚固体的粘结强度特征值f;
d. 为设计部门提供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

3.2 试验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3试验方法
本次试测采用岩石锚杆抗拔试验,试验仪器设备及安装示意图如图3.1。

图3.1 试验仪器、设备及安装示意
3.4 试验方法与要点
a. 锚杆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15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试验;
b. 加载装置(千斤顶、油泵)的额定压力大于试验压力,且试验前进行标定;
c. 加荷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和刚度须满足最大试验荷载要求;
d. 计量仪表(压力表、位移计)满足测试要求的精度,位移量用百分表量测;
e. 试验采用分级加载荷载,分级不得少于8级;
f. 每级荷载施加完毕后应立即测读位移量,以后每间隔5min测读一次;
g. 连续4次测读出的锚杆拔升值均小于0.01mm时,认为在该级荷载下的位移已达到稳定状态,可继续施加下一级上拔荷载。

3.5 终止试验条件
a. 锚杆拔升量持续增长,且在1小时时间范围内未出现稳定的迹象;
b. 新增加的上拔力无法施加,或者施加后无法使上拔力保持稳定;
c. 锚杆的钢筋已被拔断,或者锚杆锚筋被拔出。

4.试验过程
试验锚杆由建设单位委托现场的基坑支护施工单位完成。

试验锚杆于2012年4月26日施工完毕,建设单位在2012年5月2日和5月3日分别对第一组试块和第二组试验块进行试压,试压强度分别达到了设计强度的110%和160%。

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要求,我司委托青岛理工大学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有限公司对现场的试验锚杆进行了拉拔试验,试验时间为2012年5月4日~5月6日,每支锚杆均试验至破坏为止,试验结果详见《锚杆抗拔力检测试验报告》(附件一,青岛理工大学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有限公司提供)。

5.试验成果
5.1 锚杆极限抗拔力T uk确定
符合3.5中终止条件的前一级荷载,即为该锚杆的极限抗拔力T uk。

根据试验结果,各类型锚杆的极限抗拔力T uk如表5.1所示。

各类型锚杆的极限抗拔力T uk表表5.1
5.2 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 t确定
a. 参加统计的试验锚杆,其极差(T uk(max)- T uk(min))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为锚杆极限承载力T uk。

T uk =(T uk1 + T uk2 + T uk3)/ 3
b. 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宜增加试验量并分析离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情况确定极限承载力T uk。

c. 将锚杆极限承载力T uk除以安全系数2 为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 t。

R t = T uk / 2 = (T uk1 + T uk2 + T uk3)/ 6
试验结果表明,各类型锚杆抗拔极限承载力T uk均满足第a条要求,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 t如表5.2所示。

各类型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 t表表5.2
注:R t = T uk / 2 = (T uk1 + T uk2 + T uk3)/ 6
5.3 粘结强度特征值f 确定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之8.6.3条:
R t≤0.8×π×D×La×f 知
f ≥R t /(0.8×π×D×La)
式中:R t ----- 单根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KN)
D ----- 锚杆孔直径(m)
La ----- 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m)
f----- 锚固体与岩石间的粘结强度特征值(kPa)
据上式,各岩土体与纯水泥浆(P.O42.5R)锚固体的粘结强度特征值f如表5.3所示。

各岩土体与水泥浆锚固体的粘结强度特征值f 表5.3
注:f = R t /(0.8×π×D×La)
6. 结论与建议
1、试验过程中各项操作均按规范、规程要求示进行,试验结果真实、合理,各项分析、验算合理、有据,结论可靠。

2、试验结果表明,拟建场地的花岗岩强风化下亚带、破碎状花岗岩、花岗岩中风化带和花岗岩微风化带与纯水泥浆(P.O42.5R,常压一次性注浆工艺)锚固体的粘结强度特征值分别为233kPa、317kPa、578kPa和774kPa,较地质报告推荐值提高29.0~97.9%,详见下表。

注:对比度=(试验值–地质报告推荐值)/ 地质报告推荐值×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