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浮锚杆检测方案资料
抗浮锚杆试验检测报告

抗浮锚杆试验检测报告目录1. 工程概况 (2)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简述 (2)3. 试验方法概述 (4)3.1检测目的 (4)3.2试验依据 (4)3.3试验方法 (5)3.4试验方法与要点 (5)3.5终止试验条件 (5)4.试验过程 (6)5.试验成果 (6)5.1锚杆极限抗拔力T UK确定 (6)5.2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 T确定 (7)5.3粘结强度特征值F确定 (7)6. 结论与建议 (8)附件1、试验锚杆平面位置图1份2、抗拔试验报告青岛理工大学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1. 工程概况华润置地(山东)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青岛华润中心商业一期工程,拟建工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10号,原海军潜艇学院大门南侧。
因拟建场地占地面积大,基底下岩土结构较为复杂,为准确的确定各类岩土的与锚固体间的粘结强度特征值,合理的优化抗浮锚杆的设计方案、节省投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确定,在拟建场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的岩土体作抗浮锚杆试验,试验方案如表1.1。
抗浮锚杆试验方案表表1.1注浆材料采用普通硅酸盐类水泥(P.O42.5R),浆液水灰比1∶0.5,注浆工艺采用常压一次性注浆,注浆方式自下而上式。
拟建工程由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由华润建筑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总包,受华润建筑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抗浮锚杆的试验工作。
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简述根据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青岛华润中心商业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现场踏勘资料,基底下的岩层以花岗岩为主,受构造和风化活动的影响,可细分为花岗岩强风化下亚带、花岗岩中风化带、花岗岩微风化带和破碎状花岗岩四个小类型。
花岗岩强风化下亚带:褐黄~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钾长石、石英、斜长石为主,含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岩体破碎,矿物蚀变强烈,长石多高岭土化,岩芯手搓呈粗砂~角砾状,部分岩样呈小碎块状,手搓易碎散,标准贯入试验无法连续贯入,工程特性如表2.1所示:花岗岩强风化下亚带工程特性指标表表2.1花岗岩中风化带:褐黄~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钾长石、石英、斜长石为主,含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高角度节理及裂隙较发育,节理面呈闭合~微张开状,节理面见长石高岭土、绿泥石化及铁染现象,岩芯呈碎块~短柱~柱状,柱体粗糙,矿物蚀变中等,岩样锤击声暗哑,较易碎,工程特性如表2.2所示:花岗岩中风化带工程特性指标表表2.2花岗岩微风化带: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钾长石、石英、斜长石为主,含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蚀变轻微,沿节理面见铁染,岩样多呈短柱~柱状,部分碎块状,柱体较光滑,锤击声音清脆不易碎;部分岩芯节理呈微张状,节理面绿帘石化明显,见明显擦痕,岩芯多沿高角度节理裂隙破碎,以块状~短柱状为主,锤击声音较脆,沿节理面易碎,工程特性如表2.3所示:花岗岩微风化带工程特性指标表表2.3破碎状花岗岩:褐黄色,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钾长石、石英、斜长石为主,含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岩体具构造挤压痕迹,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见铁染现象及绿泥石矿物充填,岩样呈碎块~短柱状,矿物蚀变明显,岩块强度较低,锤击易碎散,部分可沿节理面掰开,遇水软化明显,工程特性如表2.4所示:碎裂状花岗岩工程特性指标表表2.43. 试验方法概述3.1 检测目的a. 确定不同岩土类型中试验锚杆的抗拨承载力极限值;b. 确定不同岩土类型中试验锚杆的抗拨承载力特征值;c. 确定不同类型岩土与锚固体的粘结强度特征值f;d. 为设计部门提供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
抗浮锚杆基本试验检测方案

抗浮锚杆基本试验检测方案抗浮锚杆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工程支护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为确保抗浮锚杆的质量,必须进行基本试验检测,以评估抗浮锚杆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抗浮锚杆基本试验的检测方案。
一、试验原理和目的抗浮锚杆的基本试验是通过加载锚杆直到出现破坏或变形,来评估其承载性能和稳定性的试验。
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锚杆的抗浮力和其变形性能,以评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试验设备和材料1.试验设备:(1)试验框架:用于悬挂锚杆和施加荷载;(2)液压加载系统:用于施加荷载并记录加载过程的变形和荷载情况;(3)变形测量仪器:用于测量锚杆的变形;(4)荷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荷载的施加和卸载过程。
2.试验材料:(1)锚杆:通常采用钢制的螺纹锚杆;(2)锚杆端头:用于连接锚杆和试验设备的部件;(3)锚固体:用于固定锚杆和传递荷载的构件;(4)荷载传递器:用于传递荷载至锚杆。
三、试验步骤和方法1.试验前准备:(1)检查试验设备和安装情况,确保无故障;(2)测量试验设备的初始尺寸和位置;(3)安装锚杆和锚杆端头;(4)固定锚杆和安装荷载控制系统。
2.施加荷载:(1)通过液压加载系统控制荷载施加;(2)根据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荷载的施加,并记录各个加载阶段的荷载和变形情况。
3.监测和记录:(1)使用变形测量仪器监测和记录锚杆的变形情况;(2)使用荷载控制系统记录锚杆的荷载情况;(3)确保对每个阶段的变形和荷载进行准确的记录。
4.卸载和回弹:(1)在达到设计荷载或出现破坏前,通过荷载控制系统逐渐减载;(2)记录卸载过程中的变形和荷载情况;(3)记录回弹情况。
5.结果评估:(1)根据试验数据计算锚杆的抗浮力和变形性能;(2)评估锚杆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3)将试验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和分析。
四、试验安全要求进行抗浮锚杆基本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要求:1.试验设备和材料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2.试验现场必须符合相关安全要求,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3.试验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严格遵守试验操作规程;4.试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试验并采取相应措施。
抗浮锚杆基本试验循环加荷等级及观测时间

锚杆(索)检测方案***** 检测中心二00*年*月**日、工程概况**工程拟进行锚杆(索)抗拔试验,现制定预应力锚杆(索)、土层锚杆检测方案、预应力锚杆(索)检测(一)试验目的、依据及数量1、试验目的预应力锚杆抗拔试验主要目的是检验锚杆的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试验依据预应力锚杆抗拔试验的主要参考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的“预应力锚杆的试验”要点及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 : 2005等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设计要求,参照预应力锚杆试验要点,预应力锚杆抗拔试验最大加载量为设计承载力的1.2倍。
3、试验设备及加载装置图1锚杆试验示意图采用手动油泵一千斤顶系统进行加载,加载装置示意图见图1。
试验数据从压力表及百分表中读取。
千斤顶、压力表及百分表均经计量检定,且均在有效期内4、检测数量规定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预应力锚杆验收试验的数量不少于预应力锚杆总数的5%,不得少于3根。
5、检测前的准备工作锚杆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15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时75%可进行锚杆试验。
由于本工程基坑较深,在检测前,在需在待测锚杆前,搭好试验平台。
在地下连续墙前预留0.8〜1.0m自由段。
(二)试验标准本次锚杆试验参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 : 2005进行。
(三)试验方法1验收试验的锚杆数量不得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
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按设计要求增加验收锚杆的数量。
2、永久性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 1.5倍;临时性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1.2倍。
3、验收试验应分级加荷,初始荷载宜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0.10倍,分级加荷值宜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0.50、0.75、1.00、1.20、1.33和1.50倍。
抗浮锚杆检测方案

蓝光雍锦半岛项目地下会所抗浮锚杆工程验收检测方案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五年九月目录1 工程概况 (2)2 抗拔静载试验实施细则 (2)3 试验工作量和选桩标准 (2)4 检测过程叙述 (2)5 预期成果 (4)1 工程概况蓝光雍锦半岛项目地下会所抗浮锚杆工程位于市长宁大道与皖水路交口东南角。
地下室采用抗浮锚杆基础,设计参数:锚杆长度10.00m,孔径150mm,钢筋3Φ18mm。
桩端持力层为场地第③层:粘土,设计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15kN。
受蓝光和骏实业的委托,由我公司对其在建的蓝光雍锦半岛项目地下会所抗浮锚杆工程抗浮锚杆进行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以验证该工程的抗浮锚杆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 抗拔静载试验实施细则本次试验按照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土层锚杆试验的有关规定进行,对所需检测的抗浮锚杆进行抗拔静载试验。
3 试验工作量和选桩标准蓝光雍锦半岛项目地下会所抗浮锚杆工程,地下室采用抗浮锚杆基础。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的相关规定和建设单位的要求,选取锚杆总数的5%且不少于6根抗浮锚杆进行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检测。
选取的杆位宜符合下列规定:3.2.1 设计方认为重要的锚杆。
3.2.2 现场监理人员和建设单位确认的锚杆。
3.2.3 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锚杆。
3.2.4 施工工艺不同的锚杆。
3.2.5 施工质量有疑问的锚杆3.2.6 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4 检测过程叙述4.1 现场安全措施:4.1.1检测现场应有指定的检测人员负责管理,现场应在倾覆安全距离外设置试验隔离区并留有显著标示,非检测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4.1.2 检测现场油压表等试验仪器应用线路引至倾覆安全距离以外,所有数据采集系统应尽可能准确,严禁在倾覆安全距离以安放检测仪器。
4.1.3检测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中的相关规定。
抗浮锚杆检测方案

抗浮锚杆检测方案成都市南城都汇商住项目汇尚园(4期)地下汽车库(16,17#地块) 抗浮锚杆检测方案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测试中心二○一一年五月1.工程概况2.试验技术依据3.试验工作量4.现场试验方法5.主要试验仪器设备6.质量、安全及环保措施7.试验技术成果8.计划参加工程人员情况成都市南城都汇商住项目汇尚园(4期)地下汽车库(16,17#地块)抗浮锚杆检测方案1.工程概况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我院测试中心对建成都市南城都汇商住项目汇尚园(4期)地下汽车库(16,17#地块)的抗浮锚杆工程进行抗浮锚杆检测试验工作。
应委托单位要求,现提交我中心试验方案。
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通过检测提供如下参数:抗浮锚杆试验检测抗浮锚杆的轴向抗拔力2.试验技术依据(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4)《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川建发「2004」66号)(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6)《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7)业主提供的勘察、设计及施工等相关资料3.试验工作量抗浮锚杆检测:本工程抗浮锚杆按规范检测,基本试验检测数量为3根,验收试验检测按照5%抽检,检测数量为75根。
本工程共布置抗浮锚杆1500根,杆体采用3根25钢筋,单根锚杆的抗拔力设计值为200kN。
4.现场试验方法抗浮锚杆检测1.本工程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的设备安装如下图所示:锚杆的钢筋穿过空心千斤顶,放置垫板并用锚具锚牢固。
千斤顶下放置2根梁提供反力。
磁性表架吸附在和待张拉的和锚杆连接的钢板上,百分表固定在表架上,表针落在基准梁上,基准梁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
基准桩应固定,确保其不受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影响发生变位,仪器安装就位后再检查一次并记录。
抗浮锚杆检测方案

蓝光雍锦半岛项目地下会所抗浮锚杆工程验收检测方案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五年九月目录1 工程概况 (2)2 抗拔静载试验实施细则 (2)3 试验工作量和选桩标准 (2)4 检测过程叙述 (3)5 预期成果 (5)1 工程概况蓝光雍锦半岛项目地下会所抗浮锚杆工程位于合肥市长宁大道与皖水路交口东南角。
地下室采用抗浮锚杆基础,设计参数:锚杆长度10.00m,孔径150mm,钢筋3Φ18mm。
桩端持力层为场地第③层:粘土,设计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15kN。
受四川蓝光和骏实业有限公司的委托,由我公司对其在建的蓝光雍锦半岛项目地下会所抗浮锚杆工程抗浮锚杆进行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以验证该工程的抗浮锚杆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 抗拔静载试验实施细则本次试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土层锚杆试验的有关规定进行,对所需检测的抗浮锚杆进行抗拔静载试验。
3 试验工作量和选桩标准蓝光雍锦半岛项目地下会所抗浮锚杆工程,地下室采用抗浮锚杆基础。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相关规定和建设单位的要求,选取锚杆总数的5%且不少于6根抗浮锚杆进行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检测。
选取的杆位宜符合下列规定:3.2.1 设计方认为重要的锚杆。
3.2.2 现场监理人员和建设单位确认的锚杆。
3.2.3 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锚杆。
3.2.4 施工工艺不同的锚杆。
3.2.5 施工质量有疑问的锚杆3.2.6 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4 检测过程叙述4.1 现场安全措施:4.1.1检测现场应有指定的检测人员负责管理,现场应在倾覆安全距离外设置试验隔离区并留有显著标示,非检测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4.1.2 检测现场油压表等试验仪器应用线路引至倾覆安全距离以外,所有数据采集系统应尽可能准确,严禁在倾覆安全距离以内安放检测仪器。
4.1.3检测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的相关规定。
抗浮锚杆检测方案(1)精品word

预计2015年8月10日进行检测。
A型1φ40PSB1080桩123条
B型2φ32PSB1080桩63条
A83、A228、A341、A1016、A1017、A1025、A340、A1812、A1813、1815、A1918、A 1919、A 1810、A 1921、A 1811、A 1920、A 1938、A 1937、A 1917、A 412、A 540、A 546、A 735、A 736、A 481、A 482、A 483、A 603、A 604、A 605、A 621、A 622、A 169、A 284、A 409、A 408、A 240、A 362、A 363、A 364、A 460、A 165、A 166、A 167、A 680、A 681、A 682、A 685、A 686、A 818、A 819、A 623、A 734、A 67、A 64、A 100、A 101、A 218、A 690、A 691、A 1121、A 429、A430、A 799、A1263、A1265、A1266、A1338、A1339、A710、A783、A784、A785、A786、A859、A860、A936、A988、A98、A1132、A109、A243、A247、A1049、A596、A636、A637、A765、A208、A371、A373、A448、A872、A1280、A2130、A 2171、A 2129、A 2172、A 2128、A 2173、A 2127、A 2174、A 2126、A 2175、A 1713、A 1714、A 1715、A 1716、A 1717、A 1782、A 1781、A 1780、A 1779、A 1778、A 1831、A 1832、A 1833、A 1834、A 1835、A 1894、A 1895、A 1896、A 1897、A 1898、A 1959、A 1960、A 1961、A 1962、A 1963、A 2014、A 2015、A 2016、A 2017、A 2018、A 2053、A 2054、A 2055、A 2056、A 2057、A 2121、A 2122、A 2123、A 2124、A 2125、A 2176、A 2177、A 2178、A 2179、A 2180、A 2235、A 2236、A 2237、A 2238、A 2239、A 2272、A 2273、A 2274、A 2275、A 2276、
桩基及抗浮锚杆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桩基及抗浮锚杆检测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2022年4月桩基及抗浮锚杆检测方案(灌注桩)一、工程概况:项目位于龙岗大道,西侧靠近学校,东侧毗邻贸易有限公司,南侧靠近竹子村与龙岗大道,交通便利。
基础类型:天然基础、桩基础。
其中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工程基础设计采用灌注桩、抗浮锚杆及天然基础。
设计人工挖孔灌注桩286根(其中裙楼150根,1A栋5根,1B栋33根,1C栋32根,1D栋32根,2栋34根);抗浮锚杆181根;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为1200mm~2300mm,桩端持力层设计为土状强风化、块状强风化、碎裂中风化、中风化及微风化,桩身砼强度为C35及C40。
1.1、各桩型的参数如下:1.2、抗浮锚杆参数表如下:二、检测依据:2.1、检测依据(1)设计总说明及图纸;(2)《深圳市建筑基桩检测规程》(SJG09-2020);(3)《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T15-60-2019)。
2.2、检测方法及其数量依据2.2.1 规范要求(1)依据《深圳市建筑基桩检测规程》(SJG09-2020)要求,单位工程各类工程桩抽样检测的方法和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于1600mm时,可采用低应变法或超声法。
当桩径大于1600mm时,应全部安装声测管;2.当长径比大于35时,应全部安装声测管。
超声波检测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每个承台不应少于1根。
(3)依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抗浮锚杆正式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基本试验对抗拔承载力给予确认,基本试验锚杆的数量不应少于3根。
抗浮锚杆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试验,试验数量以单位工程同条件下的锚杆总数为计算依据,在同一条件下的试验数量不少于6根且不少于锚杆总数的5%,验收试验锚杆应能代表不同承载力特征值的锚杆类型,且按不同规格类型的锚杆总数分别确定检测数量。
2.3、检测方法及目的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选取检测方法及检测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油顺辉广场E8-1地块抗浮锚杆
抗拔力检测方案(验收试验)
方案编制:
方案校核:
方案审核:
编制单位:四川交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检测分公司编制日期:2013年8月16日
目录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2适用范围
1.3执行规范
2、工程概况与处理方式
3、检测内容与方法
3.1检测内容(目的)
3.2检测方法
4、检测设备及安装
4.1设备数量、型号及精度
4.2锚杆试验装置
5、检测方法简述
5.1锚杆基本试验要点
6、选点原则、检测工作量(数量)与时间
7、检测结果的提交
8、质量保证措施
9、安全保证措施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本检测试验方案依据《顺辉广场E8-1地块抗浮锚杆设计方案》和《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中关于锚杆验收试验的条款规定编制。
1.2适用范围
本检测方案仅适用于顺辉广场E8-1地块抗浮锚杆的验收试验检测。
1.3执行规范及技术依据
1.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2. 《工程检测委托书》。
2、工程概况与处理方式
顺辉广场E8-1地块地下室采用抗浮锚杆进行抗浮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单根抗浮锚杆抗拔承载力设计值为356.69kN。
该抗浮锚杆钻孔直径130mm,锚杆锚固段长度为7.625m(锚固段嵌入卵石层),自由段长度为0.5m,锚杆材料为325HRB400螺纹
钢筋,总根数共计558根。
根据规范要求抽检28根锚杆进行锚杆抗拔力验收试验,以验证单根锚杆抗拔力设计值能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检测内容与方法
3.1检测内容(目的)
根据上述规范及委托要求,本次委托的检测内容为锚杆抗拔力,目的为测试其抗拔力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2检测方法
锚杆验收试验。
4、检测设备及安装
4.1设备数量、型号与精度
锚杆试验设备包括:一台空心千斤顶,手动油泵,0.4MPa级精密压力表,百分表
位移传感器
锚具
若干,基准梁2根,刚性垫块以及其它辅助设备等。
4.2试验装置
1、锚杆试验主要由加荷系统和测试系统组成(见右示意图)。
加荷系统采用油压空心千斤顶,千斤顶的中轴线通过锚杆中心。
监测荷载量值的伺服装置采用联于千斤顶及油泵上的0.4MPa
级精密压力表,位移(变形)采用百分表量测。
5、检测方法简述
5.1抗浮锚杆验收试验要点
1.锚杆验收试验数量不得少于总锚杆根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
对有特殊要求
的工程,可按设计要求增加验收试验的检测数量。
2.永久性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N t=356.69kN的1.5倍。
3.应分级加载,初始荷载取轴向设计值的0.1倍。
5.在1~10min内锚头位移增量超过1.0mm时,则该级应再维持50min,并在15、20、25、30、45、60min记录锚头位移增量。
6.加荷至最大荷载并观测10min,待位移稳定后立即卸载至0.1倍设计值,并测读卸载至0.1倍设计值后的位移量。
7.当符合下列要求时,判定验收合格。
(1)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总位移量大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小于
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计算值。
(2)在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1~10min内,锚杆蠕变量不大于1.0mm,如超过,则
应在6~60min内不大于2.0mm。
6、选点原则、检测工作量与时间
6.1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施工及检测等单位共同定点,主要考虑:
(1)随即选举并宜均布整个处理区域;
(2)不良地质现象或较弱地段、施工与监督过程中发现有异地段重点抽检;
(3)综合考虑布置方案,并宜在轴线交叉范围内有代表性的区域;
(4)荷载较大、结构受力敏感或变化部位。
6.2检测点数量应能达到充分评价锚杆的施工质量之要求,根据前述规范及委托要求,本工程需抽检3根进行基本试验。
若检测结果即抗拔力等指标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规范增加测试数量和报设计单位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6.3施工完后应满足必要的休止时间后进行测试。
7、检测结果的提交
7.1抗拔力取值标准根据实测数据按前述规范及规定确定。
7.2检测成果以检测报告的形式出具。
检测报告的格式和内容按相应的现行规范条款执行,提供简明扼要、结论明确的检测报告一式4份。
内容包括:前言、工程地质条件、设计及施工概况、检测原理及检测方法简介、检测所用仪器及设备、检测点分布图,测试工作量和记录汇总表、检测结果分析、检测结论及建议等。
7.3若需检测快报(结果通知单),将在检测工作全部完成后第2日提供,检测正式报告在检测工作全部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提供,其间时间主要用于资料整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8、质量保证措施
从设备进场前至试验结束,均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
1、项目负责人由丰富检测经验与理论基础的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担任,并持有项目检测工程师资格证书;现场检测人员需持项目检测员资格证书。
2、所有设备与量测仪器均在有效检定期内,确保设备工作处于优良状况;
3、基准梁支点在影响范围之外;
4、千斤顶与锚杆中心处于一条铅垂线上,所有设备就位准确;;
5、最大加载量满足规范要求;
6、全部试验过程、仪器设备安装严格按国家规范有关试验检测要点进行;
7、检测报告的编写由具有丰富检测经验与理论基础的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担任,
审核工作由具有教授职称的总工程师担任。
9、安全保证措施
1、设备安装及试验时人员应按章操作,进出场地应走行人专用通道;
2、做到用电安全,按规程操作,务必请现场主管电工(或施工单位电工)接、搭线;
3、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不得穿拖、凉鞋及过硬鞋;试验四周设置安全警示绳及标志,非工作人员不得靠近;
4、参与配合工作的工人,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工作交底,指出注意事项,并进行安全检查;
5、现场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巡视,及时指出安全隐患并处理,若已发现有安全隐患,且尚未处理时,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迫相关人员进行不安全的工作,安装时必须安排本中心人员进行指挥,不得缺岗;
6、不得酒后工作,且尚应遵守工地其他工作纪律,同时仔细阅读工地进门处的安全等事项的告知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