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干部管理学院锅炉BAS接口设计
院BAS(楼宇自控)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BAS(楼宇自控)系统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天津开发区**学院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东路以东第三大街南侧。
建设单位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计单位为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西部教学区设教室,实验室及办公室等六栋单体建筑。
东部生活区设餐厅,活动中心及教职工学生宿舍等十栋单体建筑。
目前主体施工已经开始,预留、预埋现暂由主体施工单位实施。
天津开发区**学院弱电工程主要含三个主要子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公用天线电视系统第二章工艺概况本建筑楼宇自控系统中央控制室设在3区地下一层,由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通讯接口和楼宇系统软件及用户软件组成的。
由中央控制室引出3条专用通讯线到教学楼各区及学生餐厅。
现场控制器由一台XL500子站、37台XL100子站组成,分别对教学楼各区及学生餐厅内的暖通空调、给排水系统相应机电设备进行监控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一、人员准备成立“天津开发区**学院弱电工程项目经理部”。
委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组织指挥能力的人员任职,统一组织、管理、协调,下设各专业工种技术、质检、安全等部门,配合相关专业工程师,层层把关,全方位控制工程进度、技术质量、安全和日常工作(组织机构见附表一)二、设备的选型和主材的审定设备的选型、主材的审定将严格遵循下列原则1.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对有关设备、材料的规定和设计图纸的要求执行2.凡我公司直接订货的设备、材料严格按照我公司程序文件《采购工作程序》、《合格分供方评定工作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工作程序》、《进货检验和试验及其状态工作程序》执行。
并将2-3个厂家的产品资料(质量证明及产地证明)报请建设单位审核认可,未经建设单位审定的产品我方不得采购3.主要设备、材料见附表二“主要设备、材料明细表”三、现场临时设施我公司与业主签订合同后,即与业主及与工程总承包单位落实施工所必需的临时设施,如现场管理用房、仓储地点、用水用电等。
保证按业主规定的日期开工四、技术准备工作1.提前安排本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技术工作进行技术交底、工程内容交底、工艺流程交底、熟悉所安装设备的性能、特点及规定,使所有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胸中有数2.技术部门根据本工程特点,认真组织好图纸会审,并结合本工程各项目的实际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分项施工方案。
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板(FBP)通杆测试

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板(FBP)通杆测试
袁亚兰;夏炎鑫;解利芹
【期刊名称】《锅炉技术》
【年(卷),期】2009(040)001
【摘要】蒸汽发生器设计要求管板、流量分配板和管子支撑板必须处于最佳准直状态,其装配精度将直接影响U型管的使用寿命,为了防止U型管产生扭曲疲劳,所以要求流量分配板安装后进行通杆测试,介绍了蒸汽发生器的流量分配板安装后,采用通杆测量管板孔与流量分配板孔的水平/垂直偏移量的方法.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袁亚兰;夏炎鑫;解利芹
【作者单位】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上海,201306;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上海,201306;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上海,2013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362.5
【相关文献】
1.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板和管子支撑板的对中 [J], 夏炎鑫
2.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板及横向流局部压力损失系数计算 [J], 莫少嘉;左超平;姜峰
3.256通道大型多点激振测试设备数据采集板的研制 [J], 曹凯;鲍明
4.流量分配板高度对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J], 王国贤;左超平;秦加明;张兴辉;莫少嘉;
5.蒸汽发生器流量分配板至第一支撑板泥渣冲洗技术研究及应用 [J], 刘一博;张高剑;杨津瑞;朱景文;张文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技楼工程楼宇自控系统BAS设计方案

医技楼工程楼宇自控系统BAS设计方案金山区亭林医院新建病房医技楼工程楼宇自控系统BAS设计方案上海帝蓝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楼宇自控事业部8月10日目录一、项目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设计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网络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监控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通讯集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冷水机组集成通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DDC监控.................................. 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电柜二次回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冷热源群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风机组监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盘管监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移动端监视………………………………………………………………………………错误!未定义书签。
SPAR平台立管系统设计分析

SPAR平台立管系统设计分析王钰涵;袁洪涛【摘要】为了保证立管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根据作业油气田基本信息及规范要求对目标SPAR平台立管系统进行初步设计,根据目标油气田的基本情况,确定立管系统选型和布置;按照规范计算立管壁厚,对立管系统分组进行干涉分析,确保所设计的立管系统不会产生干涉,初步确定立管系统设计方案可行.【期刊名称】《船海工程》【年(卷),期】2019(048)002【总页数】5页(P66-70)【关键词】SPAR平台;立管系统;壁厚计算;干涉分析【作者】王钰涵;袁洪涛【作者单位】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200137;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2001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74.38立管系统的设计,除了取决于水下井口布置外,还跟目标平台的型式和运动有关。
对于SPAR生产平台,由于吃水比较深,平台的垂荡运动性能较好,适合各种立管系统[1-2],考虑到井口的分布和安装维护的便利性,使用张紧式立管和钢悬链线系统。
目标SPAR平台的主尺度见表1。
表1 SPAR平台主尺度参数名称数值总长/m195.0直径/m39.6作业吃水/m178.0硬舱长度/m92.0软舱长度/m10.0中央井尺寸/m15.0 × 15.0井口槽数3 × 31.1 TTR选型和布置TTR的布置决定于水下井口的分布。
顶张式立管系统适用于井口相对于平台比较集中的情况。
平台正常情况下的位置位于这些井口的水表面。
目标油田水深为2 000 m,主要考虑7根TTR生产立管,假定没有钻井立管,立管布置见图1。
图1中PR-1~PR-7为TTR立管编号。
井口槽数采用3×3布置形式,相邻两根TTR 之间间距为5.0 m(16.4 ft)。
剩下的两个井口槽作为月池和将来备用。
图1 TTR井口布置背景油气田是以气田为主,校核立管的尺寸时,以气体产量为主,该油田18口井,7口干井,采用干式采油树。
对于TTR立管,1口井1根立管,按照标况下50×104 m3的产量进行立管尺寸校核。
基于改进BAS算法的电站锅炉氧量对象模型辨识

基于改进BAS算法的电站锅炉氧量对象模型辨识
孙宇贞;李帅;唐毅伟
【期刊名称】《锅炉技术》
【年(卷),期】2022(53)5
【摘要】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对于智能发电运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牛须搜索(BAS)算法无须预知函数的梯度信息即可进行寻优,但该算法易早熟,且寻优精度不高,因此将混沌扰动机制与自适应因子引入该算法,通过对某1000MW火电机组零初始值与小波包数据处理后,结合算法对双输入单输出的电站锅炉尾部烟气含氧量模型进行系统辨识。
针对实际电站测试数据,辨识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天牛须搜索算法在辨识时间上减少了43.00%,辨识误差上减小47.33%,辨识得到的传递函数在结构上符合理论分析,在参数上与机组实际运行工况相符,具有较好的机组分析研究价值。
【总页数】8页(P1-8)
【作者】孙宇贞;李帅;唐毅伟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上海发电过程智能管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621
【相关文献】
1.基于经济性和环保特性的燃煤电站锅炉运行氧量优化试验研究
2.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锅炉再热蒸汽温度模型辨识
3.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站锅炉最优氧量预测
4.基于GALM算法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氧量软测量
5.基于修正量改进的递推子空间辨识算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燃油锅炉烟气脱硫设计方案-给明大

燃油锅炉烟气脱硫工程设计方案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08年2月1项目背景为了进一步降低锅炉烟气中的SO2含量,该厂拟对锅炉排出的烟气进行处理,要求烟气脱硫效率达到80%(或净化后烟气中SO2浓度不大于100mg/m3),特委托我方进行该锅炉烟气脱硫工程设计方案编制工作。
2工程规模2.1气量与成分公司现有6t燃油锅炉1台,2t燃油锅炉1台需进行烟气脱硫,燃料为0#低硫轻柴油。
其中6t燃油锅炉的运行参数为:耗油量4~5t/d,锅炉运行时间:20h/d,排烟方式:直接排烟,不用引风机;烟气量: 7360Nm3/h,烟气成分:SO2:500mg/m3,NOx:230mg/m3。
烟气温度:160℃。
2.2处理要求根据公司环保部门要求,排放气体中SO2小于100mg/m3,去除率80%以上。
3工艺论证3.1脱硫工艺系统锅炉烟气脱硫根据不同的燃料、燃烧方式及锅炉的大小有不同的工艺,目前可分为干法与湿法两大类:a)干法脱硫:采用粉状或粒状吸收剂、吸附剂或催化剂。
其优点是净化后烟气温度降低不多,从烟囱向大气排出时易扩散,无废水问题;缺点是脱硫率低。
b)湿法脱硫:采用液体吸收剂洗涤烟气,以除去SO2。
其优点是脱硫率高,易操作控制;缺点是存在废水后处理问题,烟气经洗涤处理后,烟气温度降低较多,不利于高烟囱排放扩散稀释,易造成污染,目前实际中广泛使用的是湿法,因为SO2酸性气体,采用碱液吸收。
湿法脱硫主要有以下几种:石灰-石灰石法、氨法、钠碱法、氧化镁法、碱性硫酸铝-石膏法、海水法等。
大部分用于大型的燃煤电厂锅炉的排烟脱硫上,每种方法均有其特点,有的可回收脱硫副产(如硫铵、亚硫酸钠、硫酸钠等),有的可根据沿海的特点,利用海水进行脱硫。
经过对上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本工厂锅炉的具体情况(锅炉吨位小,烟气量少,烟气中SO2浓度低,脱硫副产品产量低,不适宜回收等),我们认为钠碱法较适于本工程烟气脱硫。
钠碱法采用的吸收剂主要为NaOH或Na2CO3,得到的产物一般为Na2SO3、NaHSO3或Na2SO4。
关于SHL10—13/350-A型锅炉燃烧系统的改造

我 国是 一个 以煤 为主 要能源 的国 家 ,清 洁燃 料所 占的 比重 很 ( ) 作 时 , 常 出现 翻 板 复位 不佳 , 1动 经 直接 影 响进 风 系 统 的密 小 。近 年来 , 随着 工业锅 炉 设计 水平 和制 造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 大 封 性 , 冷空 气系 数增加 , 一 使 炉膛 温度 降低 , 锅炉 热效 率 降低 。 批 热效 率 高的节 能型锅 炉不 断涌 出 , 并逐 步取 代热 效率 低 的锅 炉 , () 2 由于 转轴 不灵活 , 板转 动 不到位 , 不到 出灰 效 果 , 炉 翻 起 使
7%。 5 由以上数据 分析 可 见 ,~1 h的燃 煤工 业锅炉 所 占 比重较 2 0/ t 4 改造 方案 大, 由于对 其 管理 、 作水 平 的 限制 , 操 以及 设备 本身 存在 的 问题 , 致 针对 上 述情 况 , 定 了 一系 列 合 理改 进 方案 , 制 并于 20 09年夏 其 运行 的 热效 率极 大地 低 于 《 业锅 炉 最低 热效 率 标准 》 工 的规 定 , 对其 结构和 相 关系统 进行 了相 应改造 。 造 成能源 大量 浪费 。如果 能使 这 部分 锅炉 在使 用过 程 中达 到设计 季停 炉后 , () 排结 构 的改造 : 原来 的鳞 片式 链条 炉排 改 为链 带式炉 1炉 将 要 求, 果是相 当可观 的。 效 即用长 销将 主 、 炉片 串联在 一起 , 成一条 宽 阔的链 带 。 付 形 此种 针对 国家 十一 五 ” 十大“ 能工程 ” 节 实施 意见》 明确 提 出的燃 排 , 过热 后各 零件 不 易变形 , 能很好 地保 证相 用 烟煤 的工业 锅 炉 运行 热 效 率平 均 提 高到 7% ̄8%的指 标 , 5 0 本 链 条 炉排在 高温 运行 中 , 且 人 结合我 单位锅 炉运 行 的实际 情况 , 析其 存在 的 问题 , 出了一 对 尺 寸 , 炉片 不会松 动脱 落或 卡住 。 分 提 改造后 , 从没 发 生掉炉 片现象 , 排运 行正常 。 炉 些具 体的 改进措 施并 实施 了改造 。 () 风系统 的 改造 : 2送 在每 个 风室 的炉排 中 间跑 道大 梁下 焊接 我矿 集 中供 热锅 炉 房 现 有 3台 S L 0 1/5一 型 锅 炉 , H 1— 330A 均 块 弧形 钢板 , 高度 为风 室 全 高 的 12 厚度 为 3ml 同时 在每 其 /, i; l 为济 南锅 炉厂制 造 ,90年投 入运 行 。 19 通过近 2 年 的运 行 , 几次 O 经 热工 测试 , 炉热 效率 日渐 降低 , 锅 最低 为 5%。 0 经分 析 , 发现存 在 以 个 风 室右侧 第 2根炉 排跑 道大 梁 下焊 接一 块弧 形钢 板 ,其 高 度为 风 室全 高 的 14厚 度 为 3 l。 /, n m 下 问题: 改造 后 , 使每 个风 室横 向各 截 面风 量分 布基 本均 匀 , 免 了锅 避 1 炉 排结构 的不足 与表 现 炉 左侧 因风量 太 大形成 的 跑风 , 燃料 燃烧 明显均匀 , 膛温 度 大大 炉 此 种炉 的炉排 为鳞 片式 链条 炉排 , 构复 杂 , 结 通过 夹板 装在 链 提 高 。 条 上 构成 炉排 纵 向 结构 , 架板 、 片 、 子 、 而 炉 滚 衬管 、 销 等 一系 列 短 () 3 出灰 系统 的 改造 : 将原 来 的摇 臂— — 翻板 机构 出灰 系 统改 零 配件 相互连 接 由长销 串起 构成 炉排 横 向结 构 。此结 构在 高温 运 为 炉外连 杆 , 内滑块装 置 。 过拉 动炉 外连杆 推动 炉 内滑块运 动 炉 通 行 中经 常 出现 如下 故障 : 出灰 , 高锅 炉密 封 性 能 , 提 既降 低事 故 率 , 为提 高锅 炉 热 效率 提 又 () 1由于 炉排长 且 宽, 致其 刚性太 差 。 在高温 运行 中 , 热 后各 供 了保证 。 过 零件 容 易变 形 , 以保证 相对尺 寸 , 易导致 炉片松 动脱落 或卡住 。 难 极 改造后 , 行 发现 , 炉燃 烧 室 火焰 明 显均 匀 , 渣 量大 大 减 运 锅 炉 () 2 由于架 板 、 片脱 落致 大 量漏 煤 , 落 入炉 排 中 又 导致 炉 少 , 炉 煤 即含 碳量 大大 降低 , 炉膛温 度 由原来 的 50℃提 高到 60℃ 。 0 5 排跳 牙 , 影响炉 排传 动 。 () 轴 冷 却 系统 的革 新 : 尾 轴 冷 却 系统 采 用 的是 生 水 冷 4尾 原 () 3 由于炉 排 片、 架板 脱落 造成 风 室 大量 漏 风 , 重 降低 锅 炉 却 , 仅大 量 浪 费水 资源 , 且尾 轴 的 高温 还会 使 水循 环 管 结垢 、 严 不 而 热 效率 。 堵塞 , 成“ 造 抱轴 ” 故 。经过 细致 分 析 , 们将 尾轴 冷 却系 统与锅 事 我 炉上 水管 接通 , 形成“ 锅炉 上水 泵一尾 轴一 锅筒 ” 冷却 系统 。 的新 此 2 送风 系统风 室 结构 的不足 与表 现
燃气锅炉房建筑结构CAD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浦东干部管理学院锅炉BAS接口设计1、硬件连接:以计算机串行通讯口RS232C为例,设计结构如下,用户可参考本方案,根据自身系统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本厂出厂时,负责实际6台锅炉的连接,上图485BD与485BD详细接线关系如下:用户自行解决计算机到锅炉RS485接口的连接。
上述方案,最远通讯距离50m,超过50m 太多,有两种解决方法:1) 计算机到PLC之间用modem,或放大器2) FX1N-485BD改用FXON-485ADP通讯距离可达500m2、锅炉系统内部的通讯协议:从站0:1号热水锅炉从站1:2号锅炉从站2:3号锅炉从站3:4号热水锅炉从站4:1号蒸汽锅炉从站5:2号蒸汽锅炉可编程通讯格式:;注:不同锅炉,设定相应从站[MOV H4086 D8120][MOV KO D8121]M8002含义:数据长度7校验偶停止位 1波特率9600通讯口RS485求和检查不用协议专用协议协议格式格式13、计算机的通讯程序格式1)通讯格式请定义和PLC通讯格式相一致。
2)批量从PLC中读位单元数据到计算机中3)批量从PLC中读字单元数据到计算机中详细的解释请参考FX通讯手册4、热水锅炉位单元、字单元数据含义一览表X3:0/1 热水循环泵停止/运行X4:0/1 超高温度/未超高X5:0/1 锅炉压力正常/超高X6:0/1 锅炉压力正常/失压X7:0/1 锅炉7膛内无火/燃烧X10:0/1 风门检测不到位/到位X11:0/1 水位正常/低水位X12:0/1 风压不足/正常X13:0/1 阀开启/阀关闭X14:0/1 启动按钮未按/按下X15:0/1 部分负荷大/小X16:0/1 检漏未通过/通过X17:0/1 面板停炉钮按下/未按Y0:0/1 循环水泵的自动关/开Y1:0/1 蜂鸣器关/响Y2:0/1 风机停止/开Y3:0/1 风门关停止/关Y4:0/1 风门减小停止/减Y5:0/1 风门开停止/开Y6:0/1 安全阀关/开Y7:0/1 点火变压器关/工作Y10:0/1 /Y11:0/1 点火阀关/开Y12:0/1 检漏电源关/开Y13:0/1 主气阀关/开Y14:0/1 /Y15:0/1 故障无/发生D11:工作状态(字单元,0-65535)0 等待工作1 手动强制吹扫2 风门打开3 预吹炉4 风门至点火位5 准备点火6 开点火阀点火7 小火燃烧8 手动强制小火9 程序强制小火10 大火燃烧11 分段定时停火12 定时停火后扫13 高温停火后扫14 自控停火后扫15 手动停炉后扫16 故障停炉17 故障停炉后扫18 正在检漏19 正常比例燃烧20 循环泵未开D12 故障码0 /1 /2 /3 风压及关阀故障4 风压不足故障5 锅炉压力失常6 传感器故障7 低水位8 出水温度超高9 点火失败10 风门故障11 风门关故障12 风门小故障13 风门开故障14 熄火15 故障见火D142:第一安全时间D143:后吹扫时间D144:预吹扫时间D147:强制小火燃烧时间D25:实际热水出口温度D35:实际热水回水温度D236:希望温度D138:小火燃烧时间(时)D139:小火燃烧时间(分)D140:大火燃烧时间(时)D141:大火燃烧时间(分)5、蒸汽锅炉位单元、字单元数据含义一览表X0:0/1 面板停炉按钮按下/未按X1:0/1 水位正常/高水位X2:0/1 水位正常/需补水X3:0/1 水位正常/低水位X4:0/1 蒸汽压力超高/正常X5:0/1 蒸汽压力高/正常X6:0/1 蒸汽压力要转小火/大火X7:0/1 炉膛内无火焰/有火X10:0/1 风门未到位/到位X11:0/1 燃气压力太低/正常X12:0/1 风压不足/正常X13:0/1 阀门打开/关闭X14:0/1 启动按钮未按/按下X15:0/1 部分负荷大/小X16:0/1 燃气检漏未通过/通过X17:0/1 /Y1:0/1 水泵自动关闭/工作Y2:0/1 蜂鸣器关/响Y3:0/1 风机停止/工作Y4:0/1 /Y6:0/1 /Y7:0/1 /Y10:0/1 /Y11:0/1 /Y12:0/1 /Y13:0/1 /Y14:0/1 /Y15:0/1 故障无/发生D11:工作状态0:等待工作9:大火燃烧1:强制手动吹扫10:燃气压力低,停火2:风门打开11:燃气压力低停火,后扫3:预扫炉12:压力自控停火4:风门关至点火位13:压力自控停火,后扫5:准备点火14:手动停炉,后扫6:开阀,点火15:故障停炉7:手动强制小火燃烧16:故障停炉,后扫8;程序强制小火燃烧17:正在检漏D12 故障码0:高水位14:风门关闭故障6:关阀保护15:风门关小故障7:风压不足16:风门打开故障10:低水位18:故障见火11:蒸汽超高压力19:故障熄火13:风门控制失效20:点火失败6、举例:采用基本basic语言,为本系统提供一套通讯样板程序,仅供参考。
10 T0 = 3000 : ' Reception wait counter (adjusted depending on computer speed) 20 STCNT = 14 : ' Normal data length30 NACNT = 7 : ' Data length of error code (NAK statement)40 ERFLG = 050 ENQ$ = CHR$(5)60 STX$ = CHR$(2)70 ETX$ = CHR$(3)80 NAK$ = CHR$(&H15)90 *DATASEND : ' Data transmission100 CLOSE #1110 OPEN"COM1":"AS#1"120 SENDDATA$ = "00FFTT204ABCD34" : ' Transmission data130 PRINT #1, ENQ$; SENDDATA$;140 *REC0: ' Reception of first character150 RVCNT = 1160 GOSUB *RECWAIT170 IF ERFLG = 99 THEN GOTO ERRORFIN1180 BUF$ = RCV$190 HED$ = LEFT$(BUF$.1)200 IF HED$ = STX$ OR HED$ = NAK$ THEN GOTO *REC1 ELSE GOTO *REC0 210 *REC1 : ' Reception of remaining data220 IF HED$ = STX$ THEN RVCNT = STCNT-1230 IF HED$ = NAK$ THEN RVCNT = NACNT-1240 GOSUB *RECWAIT250 IF ERFLG = 99 THEN GOTO *ERRORFIN1260 BUF$ = BUF$ + RCV$270 *PRINTRDATA : ' Display of received data280 PRINT "Received data"290 PRINT "HEX ASCII"300 FOR I=1 TO LEN(BUF$)310 PRT1$ = MID$(BUF$,I,1)320 PRT1$ = HEX$(ASC(PRT1$))330 IF PRT2$ = "2" THEN PRINT " ";"02";"STX" :GOTO 370340 IF PRT2$ = "3" THEN PRINT " ";"03";"ETX" :GOTO 370350 IF PRT2$ = "15" THEN PRINT " ";"15";"NAK" :GOTO 370360 PRINT " ";PRT2$;" "CHR$(&H22);PRT1$;CHR$(&H22)370 NEXT I380 IF HED$ = NAK$ THEN GOTO *ERROROFIN2390 *DATACHECK : ' Check of received data400 DDATA$ = STX$ + "00FF04ABCD" + ETX$ + "5D" : ' Normal data410 FOR J=1 TO LEN(BUF$)420 RDATA$ = MID$(BUF$,J,1)430 ODATA$ = MID$(DDTA$,J,1)440 IF RDATA$ <> ODATA$ THEN GOTO *ERRORFIN3450 NEXT J460 PRINT "Received data is normal"470 PRINT "Loopback test complete ":GOTO *FIN480 *ERRORFIN1490 PRINT "Data is not received at all or data content is insufficient."500 GOTO *FIN510 *ERRORFIN2520 ERRORCODE$ = MID$(BUF$,6,2)530 PRINT "Error code" ;ERRORCODE$; "H is received."540 GOTO *FIN550 *ERRORFIN3560 PRINT "Received data is abnormal.(";J;"-th character)"570 *FIN580 CLOSE #1590 END600 *RECWAIT : ' Wait for receive610 FOR I=1 TO T0620 RCV$ = ""630 IF LOC(1) => RVCNT THEN GOTO *BUFIN 640 NEXT650 IF RCV$ = "" THEN ERFLG=99660 RETURN670 *BUFIN : ' Reading of received data680 RCV$ = INPUT$(RVCNT,#1)690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