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技术
溪口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特点与关键技术研究

溪口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特点与关键技术研究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李志武八十年代末期,中国用电紧张的局面有所缓和,但电力供需矛盾并未根本缓解,不少电网电力供需矛盾由缺电量转为主要缺电力。
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地带,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电网峰谷差越来越大,而电网调峰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电网日益增大的调峰要求,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持续、稳定发展。
在90年代初,中国已准备进行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但由于一些地方电网所需调峰电量较小,技术经济比较后只需建设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
中国第一座中型纯抽水蓄能电站——溪口抽水蓄能电站,于1994年2月开工建设,1997年12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1998年5月全部机组并网发电并投入商业运行。
电站充分发挥了调峰填谷的作用,在改善地方电网运行质量,提高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溪口抽水蓄能电站建成之后,中国又建成5座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还有的正在建设和规划中。
因此,溪口抽水蓄能电站对促进中国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1.工程规模及效益宁波溪口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距负荷中心宁波市仅39km,距奉化市25km,距奉化至宁波110kV输电线路奉化变电所13km。
溪口镇距上水库4km,距电站厂房及下水库2km。
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0MW,由2台单机容量为40MW竖轴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组成。
电站发电最大、最小(净)水头分别为268m和229m,设计水头为240m,发电最大引用流量19.69m3/s,水泵最大、最小扬程分别为276m和242m。
日发电量为40×104kW.h,日抽水用电量为54.8×104kW.h,日发电历时(折合满发)为5h,日抽水历时(折合满抽)为6.85h,年发电量为1.26×108kW.h,年抽水用电量1.72×108kW.h,总投资33500万元,每千瓦投资为4188元。
2.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有上水库、输水系统、厂房、升压开关站和下水库五部分组成,电站输水道总长与水头比值(L/H)为4.7。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关键技术姜成健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关键技术姜成健发布时间:2021-11-03T22:11:18.215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1期作者:姜成健李元[导读]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能源消费革命的不断进行,抽水蓄能电站在保障大电网安全、提供系统灵活调节和促进新能源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辽宁蒲石河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118216摘要: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能源消费革命的不断进行,抽水蓄能电站在保障大电网安全、提供系统灵活调节和促进新能源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下文将对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关键技术展开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关键技术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一般由上水库、下水库、地下厂房、引水系统和开关站等组成,其施工主要涉及地下洞室群、渗控工程、土石开挖与填筑、混凝土工程、堆石坝、机电安装与调试等多个专业领域,与常规水利水电工程相比,其渗控工程、地下工程、机电安装等领域具有鲜明独特性,也是工程建设关键施工技术所在。
1 抽水蓄能电站概述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
它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还适于调频、调相,稳定电力系统的周波和电压,是电力系统最可靠、最经济、寿命周期最长的储能装置。
2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关键技术分析2.1 渗控工程施工技术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在上水库建立期间,都是在原有方式上进行扩建的。
上水库的建立要实现水库良好的防渗功能,渗控工程为其中的关键。
对于新建水库的防渗方式,需要根据地质情况将其分类,还要根据防渗形式,保证选择的合理性。
比如:库底黏土铺盖填筑施工技术,该技术是利用黏土铺盖护底,实现沥青混凝土护岸与面板坝的结合形式。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实现快速修补,但是,其造价成本较高。
施工期间,要确定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骨料原材料,根据当地的条件完成试验对比分析工作。
探究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关键技术

探究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关键技术摘要:在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电站可以实现电力的稳定安全运行,使得电能质量可以获得了很好的提升。
本文就对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关键技术1渗控工程施工技术1.1新建水库防渗方式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根据防渗范围分为全库防渗、局部防渗和不设防渗三类。
在这当中应用的防渗型式主要有单一防渗和联合防渗两种,单一防渗形式为所有防渗部位均采用同一种方式;联合防渗形式中有“库岸面板+垂直帷幕”和“库岸面板+库底铺盖”两种模式,库岸面板有沥青混凝土面板、钢筋混凝土面板,库底铺盖采用沥青混凝土、黏土铺盖、土工膜或土工膜黏土复合体等。
渗控工程中,库底黏土铺盖、沥青混凝土、陡坡混凝土面板和长陡坡垫层料等技术是关键,帷幕灌浆及土工膜铺设为成熟施工技术,不在此赘述。
1.2库底黏土铺盖填筑施工技术对于库底黏土铺盖抵御垂直渗流等技术特性,对库底黏土铺盖填筑施工的分期分区、进料布料、组合碾压、纵横接缝、库岸接头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合理解决,不但可以确保施工质量,还能够将施工效率不断提升,在施工中通常需要重视以下相关内容:(1)填筑区合理进行分期、分区,施工道路采用平面不交叉、上下层投影不重合的布置方式,并使用“后退法”布料,保证了施工质量,实现了大面积黏土铺盖快速施工。
(2)黏土铺盖施工分区纵横结合部预留斜坡面,坡面不陡于1∶3.0,在相邻区段填筑时,坡面需进行取样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边打毛、边洒水、边铺料,并进行骑缝碾压。
(3)针对黏土铺盖水平防渗及工作面较大的特点,采用振动平碾碾压、振动凸块碾刨毛的组合碾压和层间结合面处理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
(4)黏土铺盖与库岸防渗体结合部施工采用振动平碾薄层(库底部位松铺35cm,结合部松铺25cm)静压,与库岸防渗体接触部分(接触线以内20cm范围)黏土采用薄层摊铺、隔层补压的施工技术,确保了施工质量。
(5)黏土铺盖与沥青混凝土面板结合部填筑前,先在沥青混凝土面板上涂刷1∶1.1~1∶1.5的浓泥浆,且涂刷高度与铺土厚度、涂刷进度与铺土强度基本一致,保证在黏土覆盖前泥浆保持黏性。
抽水蓄能电站机电设备设施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特约栏目主编 | 常玉红(1972—),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运维检修部(水电管理部)副主任。
获得第四届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水力发电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长期从事水电厂和抽水蓄能电站运检管理工作,主持《抽水蓄能工况转换技术导则》等3项国家标准,《抽水蓄能机组静止变频器运行规程》等4项电力行业标准的制定。
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特别策划Special Feature抽水蓄能电站机电设备设施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抽水蓄能电站通常采用地下厂房,洞群繁多,相对于其他事故事件,抽水蓄能电站水淹厂房具有损失大、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修复重建难度大、恢复投产周期长等特点。
一旦发生水淹厂房事故,大量的水将在很短时间内充满厂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可能导致水工建筑物损坏、造成人员伤亡。
我国处于抽水蓄能建设发展初期阶段,受限于技术水平,防水淹厂房体系建设滞后,地下厂房存在严重安全风险。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抽水蓄能事业迎来跨越式发展,全面梳理我国已建抽水蓄能电站水淹厂房安全隐患,研究建立健全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防水淹厂房体系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抽水蓄能机组关键技术国产化水平日益提升,但与国外技术相比,国内主机厂商在发电电动机设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出现诸如发电电动机局部构建绝缘设计水平较低、发电电动机甩油、高转速机组振动摆度偏大、励磁系统功率柜温度高等系列难题。
本期特别策划主要以回龙抽水蓄能电站机电设备设施综合治理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设计、安装和调试过程中的重大研究成果,为后续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改造提供良好的借鉴。
回龙抽水蓄能电站安装2台单机容量为60MW 的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额定水头379m,机组转速 750r/min,是国内自主生产的第一台高转速抽水蓄能机组,同时也是国内转速最高的抽水蓄能机组。
回龙抽水蓄能电站于2017、2018年进行了综合治理改造,并在设计安装阶段对历史遗留缺陷进行认真评估、分析并落实改造方案,同时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控。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技术及应用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技术及应用摘要:抽水蓄能电站在我国电力系统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电力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这类电站与常规水利水电工程相比,其作用价值更高,但是其施工技术要求也更为复杂,其中包括渗控工程、地下工程以及机电安装等多类技术工艺。
要想确保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的可靠性,相关技术人员就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施工技术要点。
本文就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机电工程;关键技术前言: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结构复杂,不仅包括地上部分水库,通常还会配置地下水库以及相应的引水系统等,整体电站布置方式与施工工艺都存在一定的独特性。
在新时期背景下,各个领域的竞争形势越来越激烈,抽水蓄能电站行业也不例外,为了能够增强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蓄能电站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长效健康发展,相关行业工作人员需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究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关键所在,以便加以优化和改进。
1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渗控工程关键施工技术1.1新建水库防渗技术近年来,我国新建水库的防渗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防渗方式也逐渐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从防渗范围来看,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新建水库的防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局部防渗和全库防渗,另外还有部分新建水库施工工艺较为先进,会采取不设防渗的方法。
而如果从防渗形式来看,则可以分为单一类型的防渗和联合模式的防渗,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新建水库采用的都是联合防渗措施,比如库底铺盖沥青混凝土以及土工膜,库岸面板同时使用钢筋混凝土,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联合防渗方式。
1.2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沥青混凝土面板在我国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中应用频率非常高,因为该类面板具有很强的变形适应能力,而且自身防渗性能极佳,所以广受施工单位喜爱。
但是必须保证沥青材料以及拌和骨料有较高的质量,而且施工操作需准确规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所以相对于常规防渗施工技术而言,使用沥青混凝土面板的成本投入更大,施工难度也更高。
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分析研究

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分析研究发表时间:2018-10-17T15:01:25.45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作者:张普育张建伟[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力负荷迅速增长,峰谷差不断加大,用户对电力供应的安全和质量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省 710000 摘要: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灵活、反应快速,是电力系统调峰和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
本文对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技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力负荷迅速增长,峰谷差不断加大,用户对电力供应的安全和质量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抽水蓄能电站以其调峰填谷的独特运行特性,发挥着调节负荷、促进电力系统节能和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功能,将成为我国电力系统有效的、不可或缺的调节工具。
一、抽水蓄能电站概述抽水蓄能电站又称蓄能式水电站,它是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
其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还适于调频、调相,稳定电力系统的周波和电压,且宜为事故备用,还可提高系统中火电站和核电站的效率。
二、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技术1、渗控工程施工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的上水库一般在选定位置新建,而下水库大多利用现有水库进行改、扩建。
渗控工程是抽水蓄能电站新建水库的关键,尤其是上水库。
为获得较大的水头,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基本布置在山峰上部,由沟谷或小盆地开挖填围而成。
由于无天然径流补给,由下水库抽上来的水很珍贵,再加之山峰上部地质条件差,必须要进行防渗控制。
①新建水库防渗方式一般采用全库防渗、局部防渗和不设防渗三类;②库底黏土铺盖填筑施工技术,这种技术解决了库底黏土铺盖填筑施工的分期分区、进料布料、组合碾压、纵横接缝、库岸接头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填补了库底黏土铺盖填筑施工的技术空白;③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沥青混凝土面板具有防渗性能好、适变形能力强、可快速修补等优点,但对沥青、骨料要求较高,施工复杂、造价相对较高;④陡边坡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这种技术比较成熟,施工速度快;⑤长陡坡库岸垫层料施工技术,其施工关键技术为布料、加水和碾压。
探究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技术

探究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技术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地加快,导致不管是人们的生活还是生产对水量的需求都在逐渐的增加,所以要想保障电力系统能够正常的对工厂和人们日常生活供水,那么就应该重视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但是抽水蓄能电站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大难度的,并且所使用的技术也相对较为复杂,因此要想保障抽水蓄能电站的质量,那么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对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选择正确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进而才能够将抽水蓄电站的建设作用充分的展现出来,才可以使得抽水蓄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
促进社会实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技术;分析探究前言:不管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生产等等离不开水资源的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地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表示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要想使得水资源能够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那么就应该合理的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但是其本身在建设过程中会包含很多的环节和施工内容,并且也会使用很多相关的技术。
其技术的使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会对抽水蓄能电站的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在施工前一定要对关键技术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施工技术,保障所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能够充分的展现出来,保障电力系统可以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这样才可以使得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能够得到保障。
推动社会整体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抽水蓄能电站的定义抽水蓄能电站也被人们称作蓄能式水电站,其主要工作原理就是通过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将水资源抽到上水岸,然后当电力负荷出现高峰期时在把水资源合理的放置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中保障人们用水需求。
抽水蓄能电站能够把电网负荷低时的剩余电能合理的转化成电网出现高峰时的有用电能,并且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调频和调相,此外也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周波和电压进行相应的稳定,在出现事故时抽水蓄能电站也可以当做备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增强系统中火电站和核电站的工作质量还有工作效率。
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施工工艺及其应用

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施工工艺及其应用
在当今能源领域,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抽水蓄能电站的关键施工工艺及其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技术与发展。
工艺一:水力机组安装
抽水蓄能电站的核心部分是水力机组,其安装是整个工程中的关键一环。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机组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合理的机组布局和密封措施也至关重要,以确保机组的长期可靠运行。
工艺二:地下厂房建设
抽水蓄能电站通常建设于地下,地下厂房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地下厂房建设过程中,需注意地质勘察、支护结构设计等工作,以确保地下结构牢固可靠,能够承受水压和地质变化带来的影响。
工艺三:水库建设与管理
作为储能装置,水库的建设和管理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至关重要。
合理的水库设计应考虑到水位变化、泄洪控制等因素,同时科学的水库管理也能提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工艺四:电站调试与运行
电站建设完成后,调试与运行阶段是关乎电站投产的重要环节。
通过系统的调试工作和运行监测,可以确保电站的各项设备协调运行,达到最佳的发电效果。
抽水蓄能电站的关键施工工艺涉及诸多方面,从水力机组安装到地下厂房建设,再到水库管理和电站运行,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谨的工艺操作和科学的管理,才能确保抽水蓄能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为清洁能源贡献力量。
抽水蓄能电站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通过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和提升管理水平,将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为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技术
地下厂房结构布置和振动特性,抽水蓄能机组蜗壳与外围混凝土联合作用分析;
大PD 值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高压管道结构及埋藏式钢岔管结构受力分析;
井式进/出水口的水力学问题;
优化水泵水轮机和发电电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机组总体结构及主要机电设备布置形式;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启动方式、工况转换及变频起动装置(SFC)谐波分析、停机与运行控制技术;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寒冷地区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冰凌问题;
复杂地基上库盆防渗及渗流控制技术,包括防渗型式选择、接头处理、水库蓄水对基础及建筑物的影响以及材料和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