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纠正酸中毒
治疗酸中毒使用什么

治疗酸中毒使用什么
一、治疗酸中毒使用什么1. 治疗酸中毒使用什么方法2. 什么是酸中毒3. 酸中毒有什么症状二、酸中毒是什么原因三、如何预防酸中毒治疗酸中毒使用什么
1、治疗酸中毒使用什么方法积极防治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血液灌流状况,改善肾功能等。
给碱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严重酸中毒危及生命,则要及时给碱纠正。
一般多用NaHCO3以补充HCO3-,去缓冲H+.乳酸钠也可用,不过在肝功能不全或乳酸酸中毒时不用,因为乳酸钠经肝代谢方能生成NaHCO3。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近来常用。
它不含Na+、HCO3-或CO2.其分子结构式为(CH2OH)3CNH2,它是以其OH-去中和H+的。
1gNaHCO3,含有11.9mmol的HCO3-,1g乳酸钠相当于9mmol的HCO3-,1gTHAM相当于8.2mmol的HCO3-,而NaHCO3,溶液作用迅速、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补充碱量可用下式计算:
补充碱(mmol)=(正常CO2CP-测定CO2CP)×体重(kg)×0.2或=(正常SB-测定SB)×体重(kg)×0.2
临床上可先补给计算量的1/2~1/3,再结合症状及血液化验结果,调整补碱量。
在纠正酸中毒时大量K+转移至细胞内,引起低血钾,要随时注意纠治低钾。
2、什么是酸中毒体内酸性物质产生过多或酸性物质不能经呼吸道和肾脏排出体外,或碱性物质排出增多,使体内pH下降,H+上升,称为酸中毒。
如果是中枢抑制、呼吸道阻塞或哮喘所致,伴有CO2潴留,。
干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正确处理方法

干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正确处理方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简称DKA)是由于机体胰岛素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症。
常见于Ⅰ型糖尿病者或Ⅱ型糖尿病伴应激时。
它是糖尿病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糖尿病人早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献报道病死率大约5%,但老年人中高达43%。
近年来,随着对DKA的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其治疗有一定的进展,病死率有明显下降,推荐如下:小剂量胰岛素的应用胰岛素是治疗DKA特效和不可缺少的药物,而且只能选用速效的胰岛素。
目的在于尽快恢复机体的代谢,抑制脂肪分解、酮体生成、糖原分解,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目前国内外提倡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每小时4~6U/h。
例如每小时输入5U左右胰岛素,可用500ml生理盐水加入50U胰岛素,调节速度每分钟15滴左右,这样的浓度及滴速大致相当于每小时输入5U胰岛素,这样的剂量大致可使病人血糖每小时下降5.5mmol/L左右。
恢复期胰岛素应减量,并保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当血糖降至14mmol/L以下,应输注5%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避免低血糖。
特别是血糖下降,酮体仍升高,病人又不能进食、恶心时可给5%葡萄糖加胰岛素。
用量:如血糖14mmol/L以下,可给2∶1液即2g 葡萄糖加1U胰岛素,也就5%葡萄糖500ml加12U胰岛素。
如血糖降至11.2mmol/L时,应输注3∶1液,也就是5%葡萄糖500ml加胰岛素8U。
如血糖降至8.4mmol/L,可输注4∶1液,即5%葡萄糖500ml加胰岛素6U,这样可避免低血糖,又可继续控制高血糖。
胰岛素应用至酮体消失,而不是血糖下降,因为酸中毒纠正时间一般比血糖下降所需时间要长,故DKA纠正数日内,仍应每6h给胰岛素一次,即使无并发症的病人也不能立即恢复昏迷前的胰岛素用量。
注意血糖下降过速,避免低血糖,故凡用胰岛素期间,血糖应保持正常偏高或尿糖+--(±),为安全度。
如何纠正酸中毒

如何纠正酸中毒文章目录*一、如何纠正酸中毒1. 如何纠正酸中毒呢2. 什么是酸中毒3. 酸中毒有什么症状*二、酸中毒如何护理*三、酸中毒如何预防如何纠正酸中毒1、如何纠正酸中毒呢 1.1. 补液最初第一个小时给予15-20 ml/kg/h0.9%氯化钠静点,之后根据脱水程度及血钠水平调整:重度脱水--0.9%氯化钠1000ml/h;中度脱水无低钠血症--0.45%氯化钠250-500ml/h;中度脱水合并低钠--0.9%氯化钠250-500ml/h。
1.2、补钾酸中毒纠正过快是血钾转移到细胞内,导致低血钾,故纠正酸中毒的同时补充钾离子。
除非血钾水平高于5.2mmol/l,否则纠正酸中毒的同时补充钾离子;当血钾低于3.3mmol/l时胰岛素治疗前需要补钾;1.3、补镁若血镁水平低于0.5mmol/l,需要补充镁离子,其剂量为第一个 24h补充8-12g,之后按4-6g/d的剂量补充3-4日;1.5、补充胰岛素先按0.1U/kg 静脉注射,继0.1U/kg/h 的剂量维持;若第一个小时血糖下降幅度小于10%,可按0.14U/kg 再次静推,之后继续按0.1 U/kg/h 的剂量维持;当血糖水平降至11.1mmol/l时,将胰岛素剂量改为0.02-0.05U/kg/h静点或0.2U/kg每2小时皮下注射;同时,液体改为糖盐水(5% 葡萄糖+0.45%氯化钠)150-250ml/h。
2、什么是酸中毒酸中毒是指体内血液和组织中酸性物质的堆积,其本质是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上升、PH值下降。
在病理情况下,当体内[BHCO3]减少或[H2CO3]增多时,均可使[BHCO3]/[H2CO3]比值减少,引起血液的pH值降低,称为酸中毒。
体内血液和组织中酸性物质的堆积,其特点是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上升、PH值下降。
3、酸中毒有什么症状 3.1、心血管系统对心率和心律的影响:当血pH从7.40下降到7.10时表现为心率增快。
pH继续下降时,心率减慢。
酮症酸中毒处理流程

酮症酸中毒处理流程酮症酸中毒处理流程什么是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酸碱失衡疾病,通常由于酮体过多积聚在体内导致血液酸化而引起。
它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长时间进行饮食限制的人。
处理流程酮症酸中毒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认症状–酮症酸中毒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口渴和深呼吸等。
–如果怀疑患者可能患有酮症酸中毒,应立即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2.紧急护理–安置患者到平躺位置,保持呼吸道通畅。
–静脉通路的建立,以便给予药物和液体治疗。
3.就医治疗–患者应立即就医并联系医生或紧急救援部门。
–在等待医生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状况进行以下处理措施。
4.补液治疗–静脉输液是治疗酮症酸中毒的关键措施。
–静脉输液可以纠正血液酸碱失衡,并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电解质。
5.补充胰岛素–对于糖尿病患者引起的酮症酸中毒,需要补充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补充胰岛素有助于减少体内酮体的产生,从而缓解酸中毒症状。
6.识别原因–酮症酸中毒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需要通过仔细的病史询问和相关检查来确定。
–根据引起酮症酸中毒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7.追踪治疗效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应及时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
–治疗效果不佳或有其他并发症出现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结论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及时的处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合理的治疗流程可以有效缓解症状、纠正酸碱失衡,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应尽早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提高康复率。
治疗流程细节1. 确认症状•酮症酸中毒的典型症状包括呕吐、腹痛、口渴、深呼吸和乏力等。
•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水平,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2. 紧急护理•确保患者平躺,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安置静脉通路,并开始输液治疗。
3. 就医治疗•立即就医并联系医生或紧急救援部门。
•与医生沟通病情,提供详细的病史以帮助医生制定最佳治疗计划。
4. 补液治疗•静脉输液是治疗酮症酸中毒的关键步骤。
酸中毒诊断与治疗

酸中毒诊断与治疗酸中毒是一种涉及血液pH值下降、血液酸性增加的代谢紊乱症状,导致机体内部功能紊乱。
本文将探讨酸中毒的相关诊断和治疗措施。
酸中毒的诊断酸中毒的诊断通常是基于尿液和动脉血气分析。
除了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外,氢离子指数(pH)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血液检测是确诊酸中毒和测量病情的主要手段。
以下是更详细的诊断方法:1.静脉血气分析静脉血气分析是评估患者病情的主要诊断工具,可测量血液pH和pCO2的严重程度。
血pH值低于正常范围(7.35-7.45)通常是酸中毒的信号。
同时,当pCO2值低于35mmHg或高于45mmHg时,也常常与酸中毒有关。
2.尿pH测试尿pH测试是通过分析尿液中pH的水平,以了解酸中毒的程度。
尿液的pH值可以由六个不同的条件影响,包括膳食、运动、呼吸、代谢、药物和醇中毒。
在酸中毒的情况下,尿液pH低于7.2。
3.电解质测试酸中毒还会导致电解质异常,影响机体大量生理活动和碳酸酐酶的功能,因此电解质测试可以评估酸中毒的病情和可能造成的影响。
在酸中毒的情况下,电解质检测通常会发现血钠和血氯等物质的浓度增加。
酸中毒的治疗酸中毒不治疗会导致身体重要器官衰竭等生命危险。
治疗酸中毒最重要的事情是尽早诊断,并在治疗过程中评估患者的全面情况。
以下是常用的治疗酸中毒的方法:1.补充碱性药物酸中毒的缓解需要补充药物来中和体内多余的氢离子。
反应迅速的首选药物是碳酸氢钠(NaHCO3)。
使用NaHCO3应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并检查血浆bikarbonate(HCO3)的水平,以确保病情得到充分纠正。
2.调整呼吸深度呼吸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排除,从而减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但必须通过良好的经验和控制来完成,以最小化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从而减轻呼吸性酸中毒。
通过机械通气和光合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呼吸性酸中毒。
3.处理潜在的原因酸中毒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性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常见的酸中毒类型。
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方法

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方法代谢性酸中毒是一种由于体内酸性物质增加或碱性物质丢失而导致血液酸碱平衡紊乱的疾病。
主要表现为pH降低,血浆碳酸根减少,酸碱平衡的紊乱。
常见的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乳酸酸中毒等。
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病因的治疗、酸碱平衡的调整以及症状的缓解。
一、病因治疗1.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血糖控制不当,导致体内脂肪酸代谢异常,产生过多的酮体。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控制血糖水平,促使酮体代谢正常。
可以使用胰岛素注射、血糖降低药物等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补充碱性物质,如碳酸氢盐、碳酸氢铵等。
2. 对尿毒症的治疗:尿毒症是由于肾功能不全,无法排除体内代谢产物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透析疗法和药物治疗。
透析疗法通过人工滤过的方式,将血液中的废物和酸性物质排除,恢复酸碱平衡。
同时可以辅助使用碳酸氢盐等碱性药物,或者补充氢盐。
另外,还可以使用草酸盐来促进草酸与肾脏内钙成复盐而排出。
3. 对乳酸酸中毒的治疗:乳酸酸中毒是由于乳酸在体内过多积累而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寻找和治疗病因,同时辅助用药物调整酸碱平衡。
可以使用碳酸氢盐、碳酸氢铵等碱性药物来调节酸碱平衡。
严重的乳酸酸中毒需要使用透析疗法进行治疗。
二、酸碱平衡的调整1. 补充碱性物质:对于代谢性酸中毒患者,补充碱性物质是非常重要的。
碳酸氢盐是常用的补碱药物,可口服或静脉注射。
碳酸氢盐可以与体内的酸性物质结合,转化为CO2和水,从而调整酸碱平衡。
2. 呼吸调节:机械通气是一种可用于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方法。
通过调节通气量和呼吸频率,可以调整CO2的浓度,达到调节酸碱平衡的目的。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在重症监护室中使用机械通气治疗。
3. 镁盐治疗: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可以尝试使用镁盐治疗。
镁盐可以帮助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酮体的代谢,从而减轻酸中毒。
手把手教你纠正酸中毒

手把手教你纠正酸中毒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主要依赖肺脏和肾脏的调节作用,前者主要通过维持CO2 与H CO3 的平衡,而肾脏的调节作用则依赖肾小管的排酸保碱作用;当细胞外液中 H+ 浓度升高或 H CO3 丢失过度时,内环境PH 水平下降,导致酸中毒。
众所周知,酸中毒分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前者主要与 HCO3 丢失过多有关,而后者多见于Pa CO2 升高的疾病。
酸中毒的诊断需要依据血气分析结果,常用参考指标有 pH 值、Pa CO2 、BE 等;因肺脏和肾脏之间存在代偿机制,故酸中毒的诊断相当复杂,具体流程见下图,故本文仅讨论酸中毒的处理。
纠正酸中毒原则为:去除病因,补充碳酸氢钠及支持治疗。
去除病因纠正电解质平衡代谢性酸中毒是因体内各酸性物质增高,如乳酸、丙酮酸等,使血浆 HCO3 水平原发性降低,故治疗方案主要为去除病因,减少酸性物质的生成,必要时给予碱性药物。
乳酸中毒乳酸是糖酵解最终的产物,凡导致缺氧的疾病均可引起乳酸水平的升高,从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处理:尽快恢复供氧,纠正组织缺氧,控制感染,补充能量,减少乳酸的形成;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证明碳酸氢钠对纠正乳酸中毒有益。
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体内乙酰乙酸、β 羟丁酸等酸性物质增高,导致的水电失衡及酸中毒;其治疗目的在于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纠正酸中毒,补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并寻找和去除诱发酮症酸中毒的应激因素。
1. 补液最初第一个小时给予 15-20 ml/kg/h 0.9% 氯化钠静点,之后根据脱水程度及血钠水平调整:重度脱水——0.9% 氯化钠 1000 ml/h;中度脱水无低钠血症——0.45% 氯化钠 250-500 ml/h;中度脱水合并低钠——0.9% 氯化钠 250-500 ml/h。
2. 补钾酸中毒纠正过快是血钾转移到细胞内,导致低血钾,故纠正酸中毒的同时补充钾离子。
除非血钾水平高于 5.2 mmol/l,否则纠正酸中毒的同时补充钾离子;当血钾低于 3.3 mmol/l 时胰岛素治疗前需要补钾;3. 补镁若血镁水平低于 0.5 mmol/l,需要补充镁离子,其剂量为第一个 24 h 补充 8-12 g,之后按 4-6 g/d 的剂量补充 3-4 日;4. 补充胰岛素先按 0.1 U/kg 静脉注射,继 0.1 U/kg/h 的剂量维持;若第一个小时血糖下降幅度小于 10%,可按 0.14 U/kg 再次静推,之后继续按 0.1 U/kg/h 的剂量维持;当血糖水平降至 11.1 mmol/l 时,将胰岛素剂量改为 0.02-0.05 U/kg/h 静点或 0.2 U/kg 每 2 小时皮下注射;同时,液体改为糖盐水(5% 葡萄糖+0.45% 氯化钠)150-250 ml/h;肾脏疾病及尿毒症此类患者一旦出现酸中毒,因肾脏无法代偿,需要立即进行透析治疗;甲醇、乙醇中毒若发病 1 小时内,立即胃肠道灌洗,减少吸收;pH 小于 7.2,需要给予碳酸氢钠;必要时补充镁离子、维生素 B1、B6;出现症状性低钙血症或难以控制的抽搐时补充钙离子;严重时给予特异性解毒剂;水杨酸中毒若无症状或剂量小于 125 mg,暂不需要特殊处理,随访;中毒 1 小时内的患者可用活性炭洗胃,剂量为成人 50 mg,儿童按 1 mg/kg;若血水杨酸浓度大于 100 mg/dl,可考虑碱化尿液后透析;有毒物质导致的酸中毒氰化物、一氧化碳、丙二醇等中毒是同样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其处理方案为尽早脱离中毒物,必要时胃肠道灌洗,休克等严重情况下需要血透。
酸中毒怎么办

酸中毒怎么办
一、酸中毒怎么办1. 酸中毒怎么办呢2. 什么是酸中毒3. 酸中毒的治疗偏方二、酸中毒做什么检查三、酸中毒如何护理
酸中毒怎么办
1、酸中毒怎么办呢1.1、卧床休息,保持心情愉快
当发现酸中毒的时候一定要绝对性的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除了这一点之外我们更要保持有一个良好的心情,当我们心情愉快这时候,才能够充分的促进疾病的痊愈。
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也要注意一下,辛辣刺激的食物最好不吃。
1.2、输入碱性药液
酸中毒的克星也就是碱性药液了,当我们身体内的酸沉积的过多的时候会发生酸中毒,而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输入碱性药液,从而来中和身体内的酸,达到纠正酸中毒的目的,让机体处于平衡的状态。
1.3、脱水应及时补液
很多酸中毒的患者都伴有脱水的现象,此时我们应该及时的补充液体,防止脱水的现象演变的更加厉害。
在补液的时候应该选择5%的葡萄糖,或者是生理盐水。
1.4、治疗原发病灶
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除去病因是治本,补碱是治标,所以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
轻症酸中毒,在纠正缺水和电解质紊乱后可自行纠正,不必补碱。
重症者应及时纠正酸中毒,在补碱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临床表现和复查血液生化,当症状改善,尿量足够,co2cp18mmol/l以上,可不必再用碱性药物。
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清k+可偏高,当纠正酸中毒和缺水后,可出现低血k+,手足抽搐,应注意补k+ 。
2、什么是酸中毒酸中毒是指体内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把手教你纠正酸中毒
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主要依赖肺脏和肾脏的调节作用,前者主要通过维持CO2 与H CO3 的平衡,而肾脏的调节作用则依赖肾小管的排酸保碱作用;
当细胞外液中 H+ 浓度升高或 H CO3 丢失过度时,内环境PH 水平下降,导致酸中毒。
众所周知,酸中毒分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前者主要与 H CO3 丢失过多有关,而后者多见于Pa CO2 升高的疾病。
酸中毒的诊断需要依据血气分析结果,常用参考指标有 pH 值、Pa CO2 、BE 等;
因肺脏和肾脏之间存在代偿机制,故酸中毒的诊断相当复杂,具体流程见下图,故本文仅讨论酸中毒的处理。
纠正酸中毒原则为:去除病因,补充碳酸氢钠及支持治疗。
去除病因纠正电解质平衡
代谢性酸中毒是因体内各酸性物质增高,如乳酸、丙酮酸等,使血浆 H
CO3 水平原发性降低,故治疗方案主要为去除病因,减少酸性物质的生成,必要时给予碱性药物。
乳酸中毒
乳酸是糖酵解最终的产物,凡导致缺氧的疾病均可引起乳酸水平的升高,从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处理:尽快恢复供氧,纠正组织缺氧,控制感染,补充能量,减少乳酸的形成;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证明碳酸氢钠对纠正乳酸中毒有益。
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体内乙酰乙酸、β 羟丁酸等酸性物质增高,导致的水电失衡及酸中毒;
其治疗目的在于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纠正酸中毒,补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并寻找和去除诱发酮症酸中毒的应激因素。
1. 补液
最初第一个小时给予 15-20 ml/kg/h 0.9% 氯化钠静点,之后根据脱水程度及血钠水平调整:
重度脱水——0.9% 氯化钠 1000 ml/h;
中度脱水无低钠血症——0.45% 氯化钠 250-500 ml/h;
中度脱水合并低钠——0.9% 氯化钠 250-500 ml/h。
2. 补钾
酸中毒纠正过快是血钾转移到细胞内,导致低血钾,故纠正酸中毒的同时补充钾离子。
除非血钾水平高于 5.2 mmol/l,否则纠正酸中毒的同时补充钾离子;当血钾低于 3.3 mmol/l 时胰岛素治疗前需要补钾;
3. 补镁
若血镁水平低于 0.5 mmol/l,需要补充镁离子,其剂量为第一个 24 h 补充 8-12 g,之后按 4-6 g/d 的剂量补充 3-4 日;
4. 补充胰岛素
先按 0.1 U/kg 静脉注射,继 0.1 U/kg/h 的剂量维持;若第一个小时血糖下降幅度小于 10%,可按 0.14 U/kg 再次静推,之后继续按 0.1 U/kg/h 的剂量维持;
当血糖水平降至 11.1 mmol/l 时,将胰岛素剂量改为 0.02-0.05 U/kg/h 静点或 0.2 U/kg 每 2 小时皮下注射;同时,液体改为糖盐水(5% 葡萄糖+0.45% 氯化钠)150-250 ml/h;
肾脏疾病及尿毒症
此类患者一旦出现酸中毒,因肾脏无法代偿,需要立即进行透析治疗;
甲醇、乙醇中毒
若发病 1 小时内,立即胃肠道灌洗,减少吸收;pH 小于 7.2,需要给予碳酸氢钠;必要时补充镁离子、维生素 B1、B6;
出现症状性低钙血症或难以控制的抽搐时补充钙离子;严重时给予特异性解毒剂;
水杨酸中毒
若无症状或剂量小于 125 mg,暂不需要特殊处理,随访;
中毒 1 小时内的患者可用活性炭洗胃,剂量为成人 50 mg,儿童按 1 mg/kg;若血水杨酸浓度大于 100 mg/dl,可考虑碱化尿液后透析;
有毒物质导致的酸中毒
氰化物、一氧化碳、丙二醇等中毒是同样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其处理方案为尽早脱离中毒物,必要时胃肠道灌洗,休克等严重情况下需要血透。
碱性药物补碱要慎重
酸中毒给予碱性药物,主要是碳酸氢钠;
1. 剂量计算
碳酸氢钠是临床上常用的碱性药物,但酸中毒是往往合并胃肠道症状,故静脉比口服可能更为有效,其计算公式为:
所需 NaH CO3 (mmol/l)=(目标 H CO3)-(实际 H CO3 )× 0.4 ×体重
2. 用药方法
为避免酸中毒纠正过快、过度,需先注射总量的 50%,待 H CO3 水平升高后再加以调整;
3. 纠正幅度
严重酸中毒时不易将 pH 纠正到正常,先纠正至 7.20;且因肺脏的代偿作用 P CO2 大多偏低,故可能需要的碳酸氢钠并不多。
4. 纠正速度
急性酸中毒时,应尽快将 pH 升至 7.20。
小贴士
1. 若纠正速度过快使肺部代偿性过度通气抑制,使 P CO2容易升高,而CO2 易通过血脑屏障,加重中枢症状;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左移,使其不易释放氧气,加重组织缺氧。
2. 酸中毒可以抑制内生酸的生成,过快纠正酸中毒可能增加内源性有机酸的生成,加重酸中毒。
3. 快速纠正酸中毒需注意预防血钙过低导致的手足抽搐。
呼吸性酸中毒
1. 机制
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原发性的 Pa CO2 升高导致的pH 降低。
2. 病因
多是由于呼吸中枢抑制、呼吸机麻痹、胸部活动障碍、上气道阻塞、肺部疾病等导致;
3. 治疗
最重要的是改善通气障碍,排除体内潴留的二氧化碳,具体措施如下:
(1)呼吸抑制或气道阻塞是应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2)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可应用纳洛酮对抗吗啡的作用;
(3)COPD、哮喘患者应积极控制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等治疗。
(4)在通气障碍纠正前尽量避免给予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会增加体内CO2 的形成,加重呼吸性酸中毒。
总结
1. 明确酸中毒的类型是纠正酸中毒的关键;
2. 代谢性酸中毒是酸碱平衡紊乱最常见的类型;
3. 纠正酸中毒最重要的措施是去除病因;
4. 纠正酸中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pH 升高的幅度、速度等,避免纠正过快、过度而导致脑脊液与血液 pH 值的差异,从而加重神经系统症状;
5. 酸中毒往往合并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需要注意预防钾、钠、钙、镁等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