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表格
综述格式书写规范要求

综述论文撰写技巧一、论文版式、格式1、字数:3000~5000字2、论文开本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5、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6、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
7、表格和图例有中英文对照。
二、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中文标题英文标题作者,单位(班级)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1引言2正文2.12.1.12.23结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可顺序编码,即按文中引用的顺序编码。
作者姓名写至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 文题.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译)著:序号作者. 书名(,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二、如何撰写综述性论文第一部分什么是综述?综述,其中综是综合,述,更多的不是叙述,而是评述和述评。
只评述还不够,还要就观点、材料和方法进行综述。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
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表格

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表格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序号内容
1 课题名称:
2 课题背景: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意义:
二、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序号内容
1 相关理论概述:
2 前人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序号内容
1 研究设计:
2 研究对象:
3 数据采集方法:
4 数据分析方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序号内容
1 实验组设计及操作细节:
2 对照组设计及操作细节:
3 数据收集与整理结果:
4 数据分析结果及讨论:
五、结论与展望
序号内容
1 实验结论:
2 研究局限性与不足:
3 进一步展望:
六、参考文献
按照引文格式列举所参考的文献。
以上为《高中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表格》的基本框架,具体填写内容需根据实际研究情况进行调整。
按字母排文献综述

按字母排文献综述
按字母排列文献综述是一种将文献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方法,以便更方便地查找和阅读相关文献。
下面是按字母排列文献综述的详细步骤:
1. 收集文献:首先,收集与你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可以通过图书馆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学术、PubMed等)或其他学术资源来获取相关文献。
2. 评估文献:阅读每篇文献,并评估其与你研究主题的相关性和质量。
排除与研究主题无关或质量较差的文献,只保留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且质量较高的文献。
3. 编写文献综述:将每篇文献按照作者的姓氏首字母进行排序。
可以按照姓氏的字母顺序,从A到Z进行排列,或者按照姓氏的字母顺序,从Z到A进行排列。
4. 制作文献综述表格:创建一个表格或电子文档,将每篇文献的相关信息整理并按字母顺序排列。
每篇文献的信息可以包括作者的姓名、出版年份、标题、期刊名称或书籍名称、页码范围等。
5. 添加文献摘要:在每篇文献的信息后面,添加一个简短的摘要或总结,概述该文献的主要内容、方法和结果。
这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每篇文献的核心内容。
6. 定期更新综述:随着研究的进展和新的文献出现,定期更新文献综述。
将新的文献添加到综述中,并根据需要对
现有文献进行重新评估和更新。
按字母排列文献综述的优点是可以快速查找和浏览相关文献,便于整理和总结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
同时,它也有助于发现和填补研究领域的知识空白,促进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iit研究中需要研究填写的表格

iit研究中需要研究填写的表格
在研究中,可能需要填写各种类型的表格,以便收集和整理数据。
这些表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调查问卷表格:用于收集被试者的个人信息、意见、态度、行为等数据。
常见的调查问卷表格包括选择题、量表、开放式问题等。
2. 实验设计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的设计方案,包括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定、干预措施、测试指标等信息。
3. 数据收集表格:用于记录实际数据的收集过程,包括被试者的基本信息、被试条件、实验指标的测量结果等。
4. 数据整理表格:用于整理和统计研究数据,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
可以包括数据录入表格、数据清洗表格、统计计算表格等。
5. 文献综述表格:用于总结和整理已有的文献资料,包括文献的作者、出版年份、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等核心信息,以便进行文献综述和研究背景介绍。
6. 研究计划表格:用于规划研究的时间表、任务分配、预算等,帮助研究团队合理安排研究进程和资源。
7. 值得注意的是,表格的设计应根据具体研究内容和需要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有效收集所需数据和信息。
总之,不同类型的研究可能需要填写不同的表格,这些表格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系统收集和整理研究数据,以支持研究目的的实现。
课题情况汇总表

课题情况汇总表课题情况汇总表是用于记录和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的表格。
通过填写课题情况汇总表,可以方便地整理课题的进展情况、研究成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为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写作方法1.标题:在表格上方居中写明“课题情况汇总表”。
2.表头:在表格中添加表头,包括日期、课题名称、研究内容、进展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下阶段工作计划等。
3.内容填写: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逐项填写表格内容。
对于研究内容,可以细分为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对于进展情况,可以记录已完成的工作、未完成的工作及存在问题;对于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可以详细描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于下阶段工作计划,可以明确目标、任务及时间安排等。
4.总结:在表格最后,可以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总结,概括已完成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二、范文课题情况汇总表日期:XXXX年XX月XX日课题名称:XXX研究研究内容:1.研究目标:探讨XXX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方法。
3.研究成果:已完成文献综述,收集了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进展情况:1.已完成工作:完成了文献综述和数据收集工作,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2.未完成工作:需要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撰写论文。
3.存在问题:数据分析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5.问题:数据分析存在困难。
6.解决方案: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向专家请教,加强团队合作。
下阶段工作计划:1.目标:完成数据深入分析,撰写论文。
2.任务:确定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整理研究成果。
3.时间安排:预计用1-2个月时间完成数据分析并撰写论文。
B本--各种表格文献综述翻译

85569966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信息系毕业设计(论文)附属过程管理材料(2009届)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学生姓名宗磊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教务部印制目录1.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表2.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3. 外文原稿(复印件)与译文4. 文献综述(前言、主题、总结、参考文献)5.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6.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报告7.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审阅表8.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阅表9. 毕业设计(论文)硬件验收评分表10.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11.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答辩评分表12.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分表13.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表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开始执行任务日期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原文)History and Properties of Liquid CrystalsAn Entirely New Phase of MatterIn 1888, the Austrian chemist Friedrich Reinitzer, working in the Institute of Plant Phys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Prague, discovered a strange phenomenon. Reinitzer was conducting experiments on a cholesterol based substance trying to figure out the correct formula and molecular weight of cholesterol. When he tried to precisely determine the melting point, which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purity of a substance, he was struck by the fact that this substance seemed to have two melting points. At 145.5°C the solid crystal melted into a cloudy liquid which existed until 178.5°C where the cloudiness suddenly disappeared, giving way to a clear transparent liquid. At first Reinitzer thought that this might be a sign of impurities in the material, but further purification did not bring any changes to this behavior.Puzzled by his discovery, Reinitzer turned for help to the German physicist Otto Lehmann, who was an expert in crystal optics. Lehmann became convinced that the cloudy liquid had a unique kind of order. In contrast, the transparent liquid at higher temperature had the characteristic disordered state of all common liquids. Eventually he realized that the cloudy liquid was a new state of matter and coined the name "liquid crystal," illustrating that it was something between a liquid and a solid, sharing important properties of both. In a normal liquid the properties are isotropic, i.e. the same in all directions. In a liquid crystal they are not; they strongly depend on direction even if the substance itself is fluid.This new idea was challenged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some scientists claimed that the newly-discovered state probably was just a mixture of solid and liquid components. But between 1910 and 1930 conclusive experiments and early theories supported the liquid crystal concept at the same time that new types of liquid crystalline states of order were discovered.At the early time of Reinitzer and Lehmann, scientists only knew three states of matter. The general idea was that all matter normally had one melting point, where it turns from solid to liquid, and a boiling point where it turns from liquid to gas. Water is a good example of this view. It melts at 0°C and it boils and becomes steam, which is water in its gaseous form, at 100°C.Today, thanks to Reinitzer, Lehmann and their followers, we know that literally thousands of substances have a diversity of other states. Some of them have been found very usable in several technical innovations, among which liquid crystal screens and liquid crystal thermometers may be the best known.In the 1960s, a French theoretical physicist, Pierre-Gilles de Gennes, who had been working with magnetism and superconductivity, turned his interest to liquid crystals and soon found fascinating analogies between liquid crystals and superconductors as well as magnetic materials. His work was rewarded with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91.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liquid crystal science has since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work of Pierre-Gilles de Gennes.What is so Special about Liquid Crystals?Liquid crystals are partly ordered materials, somewhere between their solid and liquid phases. Their molecules are often shaped like rods or plates or some other forms that encourage them to align collectively along a certain direction. The order of liquid crystals can be manipulated with mechanical, magnetic or electric forces. Finally, liquid crystals are temperature sensitive since they turn into solid if it is too cold, and into liquid if it is too hot. This phenomenon can, for instance, be observed on laptop screens when it is very hot or very cold.How Do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W ork?To understand how a liquid crystal screen works, you must first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light polarization. Light is made out of particles called photons. These photons travel at the speed of light. While moving, a photon vibrates in a plane which is perpendicular to its direction, but within this plane the vibration direction is random for normal (non-polarized) light.Some processes affect the direction of vibration. For instance, if sunlight is reflected off the surface of a road, or the surface of the open sea, the reflected light contains more vibrations parallel to this surface than perpendicular to it. The light has been polarized, in this case only partly. Some materials however, like the plastic used in polarizing sunglasses, may absorb almost all vibration components along a certain direction and only let through vibrations along the perpendicular direction. In normal sunglasses the admitted vibration direction is vertical. This is why polarizing sunglasses can be used to remove the glare of reflected light from the surface of a road, or the surface of the open sea.To polarize light you can use such a polarization filter as found in sunglasses. Two such polarization filters, placed after each other along the light with their admitting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will not let any light through.So what has this to do with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Well, the conventiona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asically consists of such a package of two crossed polarizers with a liquid crystal in between. If the molecules li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polarizers, i.e.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light ray, they have no influence on the state of polarization. Thus, the package of crossed polarizers lets no light through. The cell appears black.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 molecules are arranged to lie parallel to the plane of the polarizers, i.e. in the plane in which the light vibrates, the prese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will strongly affect the state of polarization.In the so-called twisted nematic (or TN) display, the molecules are arranged in this way. More specifically, the glass surfaces are treated such that the molecular direction is parallel to the admitting direction of each neighboring polarizer. Because these directions are crossed, the molecular direction is confined to a 90° twist from one side of the cell to the other (see figure). In this case, what happens is that the light vibration follows this twist from one polarizer to the other, so that all light in fact passes the cell, without being absorbed,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the polarizers are crossed. Hence, the cell appears bright.As mentioned earlier, liquid crystals are sensitive to electric forces. If you apply an electric field that is strong enough across a liquid crystal of the right kind, its molecules arrange themselves parallel to the electric field. So now, by applying a voltage across the liquid crystal cell, i.e. along the light direction, you destroy the twist and instead force the molecules into the direction in which they do not affect the polarization state of the light. All light is now absorbed by the crossed polarizers and the cell appears black when the electric field is turned on.By creating a matrix of squares that locally control the state of the twist in their respective area you get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ntaining a large number of individual picture elements (pixels).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译文)液晶的历史和性能一种全新阶段的物质在1888年,布拉格大学植物生理学研究所中工作的奥地利化学家弗里德里希²莱尼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4-文献综述模板格式及要求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为了促使学生熟悉更多的专业文献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及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现对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出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具体要求如下:一、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其撰写格式一般包含以下内容:即题目、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照以上几部分内容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忌用前言、主题、总结字样作为综述开篇语)。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简明扼要地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参考文献,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文献综述(模板)

文献综述(模板)居中,加粗,使用三号字摘要:300字左右,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关键词:35个,使用空格分隔一、引言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提出研究问题或假设概述文献综述的范围和方法二、文献回顾按照主题或研究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对每篇文献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作者、发表时间、研究方法、主要发现等分析不同文献之间的异同点三、研究现状指出研究中的争议和分歧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四、结论对研究问题或假设进行回答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使用小四号字,按照学术期刊的格式要求进行排列编辑方法:1. 打开Word文档:新建一个Word文档,或打开现有的文献综述模板文档。
2. 填写内容:在模板中填写、摘要、关键词、引言、文献回顾、研究现状、结论等详细信息。
其他建议:可以根据研究领域的特点,对文献综述的结构进行调整。
可以使用图表、表格等可视化工具来呈现文献综述的内容。
可以对文献进行批判性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文献综述(模板)居中,加粗,使用三号字,简洁明了地概括研究主题。
摘要:300字左右,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和结论,突出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关键词:35个,使用空格分隔,选择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关键词,方便检索和阅读。
一、引言研究背景:介绍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说明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研究问题:明确提出研究问题或假设,为后续文献回顾和研究现状的分析奠定基础。
二、文献回顾文献检索:说明文献检索的方法和范围,例如数据库、关键词、时间范围等。
文献分类:按照主题、研究方法、研究阶段等标准对文献进行分类,使文献回顾更加清晰。
文献分析:对每篇文献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作者、发表时间、研究方法、主要发现、研究结论等,并进行批判性评价。
三、研究现状研究不足: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例如研究方法单一、数据来源有限、研究结论不一致等。
研究趋势:分析未来研究的方向和趋势,例如新的研究方法、新的数据来源、新的研究领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MRSA的研究进展摘要:关键词:MRSA 中草药单体微生物协同作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lococcus aureus,MRSA) 多重耐药严重,对包括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多种抗菌药物同时耐药。
目前认为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的有效良药。
但临床上已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和对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寻找新的能抑制MRSA的抗生素迫在眉睫,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寻找新的抗MRSA的物质进行综述,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抗MRSA中草药的研究中草药具有易于获得且副作用小的优点,为其在MRSA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贯叶金丝桃素对MRSA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绿茶中的ECG、CG和 (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能提高 MRSA对苯唑西林的敏感性, 茶多酚的主要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保存在中性缓冲液中时迅速变成多酚类化合物聚酯型儿茶素, 该化合物能抑制MRSA 对苯唑西林的耐药,从决明子、大黄、甘草等生药中也分离得到对MRSA 有抗菌作用的成分 ,并且发现甘草中的甘草西定等低浓度即可抑制MRSA 对苯哇西林的耐受性,多酚化合物中theasinensin A 对MRSA耐受苯哇西林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theasinensin A 与苯哇西林并用对MRSA 有杀菌效果。
除对从植物中得到的单体进行研究以外,彭青等[37]人研究了绿原酸、小檗碱、黄芩苷、黄芩素、大黄酸、穿心莲内酯6种单体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大黄酸的抗MRSA作用最强,MIC在4~16ug/ml,其次为小檗碱,而黄芩苷,黄芩素和穿心莲内酯抗MRSA 的作用较弱,绿原酸MRSA没有抗菌作用。
大黄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菌的无氧呼吸有关[38],小檗碱的抗菌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核酸合成有关[39],而穿心莲内酯,黄芩素和黄芩苷的抗菌作用机制仍然未明。
白藜芦醇对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对MRSA的MIC90达到了0.512mg/ml[40]。
黄芩素是一种对MRSA敏感的药物[41],8 - 羟基二氢血根碱( hhs ) ,8 - 羟基二氢白屈菜红碱( hhc),这2种生物碱对MRSA菌株具有较强活性[42]。
sophoraf1avanone G单独用药或者与氨苄西林或苯唑西林联合用药均对MRSA具有抗菌活性,且联合用药的效果得到显著提高[43],研究表明,槲皮素(黄酮类)、山奈酚(黄酮类)[44]对MRSA也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单体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具有更好的作用效果。
五环三萜类单体 B p 3(柴胡皂苷)对 MR S 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头孢唑林有协同或相加作用,theasinensin A与苯哇西林并用对MRSA 有杀菌效果3.微生物对MRSA的抑菌性研究2009年,庄令[45]研究了24株深海链霉菌的抗MRSA活性,其中,15株在一定范围的盐浓度下都可以产生抗MRSA活性。
从海洋放线菌中首次分离的到8个化合物,其中,环(L-缬-L脯)二肽,环(L-异亮-L脯)二肽显示抗MRSA活性[46]。
从海洋放线菌WB-F5 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了抗菌活性物质:染料木素对MRSA具有抑制作用[47]。
从095407号真菌发酵液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4个化合物, 其中化合物3 ,4 ,5 - 三甲基一l ,2 一苯二酚为首次以天然产物的形式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具化合物3 ,4 ,5 - 三甲基一l ,2 一苯二酚和化合物decarboxydihydrocitrinone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48]。
研究红树林植物卤蕨 ( Acrostichum aureurm) 内生真菌 Pe n i c i l l i u m s p .0935030发酵物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出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环(脯氨酸一苏氨酸) 、环(脯氨酸一酪氨酸) ,甘草素具有抗MRSA活性[49]。
在筛选擞生物来源抗MRSA抗生素中从一株链霉茵FIM99501的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到一个具有抗MRSA的化合物FW99501,经理化性质研究和光谱分析,证实它与尼日利亚菌素同质。
FW99501对几株耐不同抗生素的MRSA茼株具有很强抗菌活性[50],从见血封喉根的韧皮部中分离出6株内生真菌, 其中内生真菌J6的发酵上清液对MRSA有抑菌活性[51]。
编号为St rptomyces sp. FIM99608的链霉菌属产生的的抗生素 FW99608 是强效抗 MRSA 抗生素[52]。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有效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的链霉菌 NJ0510[53]。
葡萄座腔菌属真菌 B.mamane PSU-M76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樱草素对MRSA具有最强活性[54]。
三种由黏细菌( myxobacteria )产生的抗菌物质 myxopyronin 、corallopymnin和 ripostati对MRSA 在内的多种细菌表现出极强活性, 该成果发表在 c e ll ,2008 ;135 ( 2), 真菌Bionect ra byssicola F120 菌株中新的具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作用的桥二硫双氧代哌嗪类化合物bionectin A~C(Zheng C J…∥J Nat Prod. -2006, 69( 12) . - 1816~1819). ;缝裂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PL)俗称桑黄,其n-BuOH部分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55]。
从水和土壤收集到69个样品中,总共有34株细菌对MRSA有活性,其中,从极性细菌WAPB4中分离得到pumilicin4对MRSA具有活性。
4 藻类植物对MRSA抑菌作用六种微藻(两种绿藻,三种硅藻和一种蓝藻) 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
结果表明,每种微藻的提取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其中,蓝隐藻、牟氏角毛藻和青岛大扁藻的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56]。
5 从动物中分离抗MRSA活性成分从家蝇中分离的到一种新型的抗菌肽,其对MRSA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7].综合利用鲎试剂生产的废料血浆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 (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最低浓度为20.02ug/ml[58]。
然无指盘臭蛙皮肤抗菌肽Odorgrin A、Odorgrin B、Odorgrin C和Odorgrin D对MRSA具有抑菌活性[59]。
实验正面,用老鼠作为动物模型,从其初乳对MRSA 具有抑制作用[60]6 协同效应研究表明,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与四环素对MRSA主要呈协同或相加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四环素外排泵[61]。
测定了 14 种中药的乙醇提取物与 4种抗菌药物(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物的联合抗菌作用,狭叶十大功劳、马齿苋、厚朴、桔梗、益母草、夏枯草与 4种抗菌药物对两株金葡菌存在联合作用; 泽漆、马鞭草、乌头、车前草、白曼陀罗、杜仲与 4种抗菌药物无联合作用; 芍药与青霉素、头孢曲松产生很好的联合效应;鸡骨常山能提高环丙沙星的抗菌作用[62]。
黄芩苷/黄芩素联合苯唑西林对临床分离的MRS A 有显著的协同抗菌作用,16 ug.mL-1的黄芩素即可显著逆转MRSA对苯唑西林的高度耐药;黄芩苷/黄芩素对 MRS A产生PBP2a有显著抑制作用。
黄芩苷/黄芩素可通过抑制MRS A产PBP2a 来逆转其对苯唑西林的高度耐药[63]。
经过绿茶浸出物、茶多酚、表儿茶素 ( 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Cg )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与头孢唑啉合用处理MRSA组菌体内的头孢唑啉的含量高于单用头孢唑啉组, 绿茶及其提取物促进头孢唑啉在细菌体内蓄积[64]。
山楂去核切75%乙醇提取,依次经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取正丁醇层经D- 101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组分CP,CP与苯唑西林、舒氨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具有显著的体外协同抑制MRSA的作用[65]。
五倍子、黄芩和黄连单药及相互配伍后对MRSA的抑菌效果从高至低依次为:黄芩- 五倍子、五倍子、黄连- 五倍子、黄连、黄连- 黄芩、黄芩,即:黄芩与五倍子配伍对MRSA有协同作用,与黄芩呈拮抗作用[66]。
将苦参、花椒用中药含碘复方消毒液稀释 10倍 (含纯中药 8g /L和有效碘 100 m g /L)对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达到90%以上[67]。
丹参酮能增加 MRSA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且明丹参酮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效果呈相加作用[68]。
高良姜黄素单独使用对MRSA具有抗菌活性,当其与庆大霉素联合用药时,出现协同效应[69],Lin RD等测定了10种抗生素与15种植物多酚联用对20种MRSA临床分离菌株的作用,结果显示利福平+山奈酚或懈皮素联用对MRSA临床分离菌株具有协同或部分协同作用。
观察黄芩苷与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的联合抗菌作用,发现黄芩苷可显著降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的MIC,并呈浓度依赖性,提示黄芩苷具有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MRSA的敏感性的可能性。
柴胡皂苷其与头孢唑林的协同作用。
7 中药制剂对MRSA作用的研究HET(补中益气汤)由黄芪、当归、升麻、白术、柴胡、人参、陈皮、甘草、补中益气组成,能抑制MRSA感染模型小鼠体内细菌的增殖,且能延长MRSA感染模型小鼠的存活期[70]。
未明确当归六黄汤的直接抗菌作用,但却证明该方通过宿主对MRSA有间接抗菌作用[71]。
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等汉方药补益剂对 MRS A 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有关[72]。
了解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热必宁肺炎一号、清胆糖浆等 3 种中药制剂的敏感性, 三种制剂都具有MRSA抑菌作用,其中肺炎一号、清胆糖浆作用更为显现[73]. 中药制剂肺炎一号(:由黄芩、连翘、鱼腥草、败酱草、桔梗等中药材制成)、清胆糖浆(由枳实、姜半夏、丹参、连翘、黄芩等中药材制成)、热比宁(由黄芩、柴胡、连翘、大黄、板兰根等中药材制成)对耐药菌株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通过细菌形态结构的改变得到佐证。
且中药制剂破坏了细菌胞壁结构,改变了包膜屏障的通透性,通过药物渗透,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改变了[74]。
痰热清注射液对MRSA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万古霉素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 作为纯中药制剂,不会导致细菌耐药,减少了万古霉素使用剂量及时间,从而减少了耐药菌的产生及菌群失调,并使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降低[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