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机器人专业课程设置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1.2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1.3参考学时:56学时1.4参考学分:2.5学分1.5开设时间:第四学期2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必修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工业机器人编程等知识和进行机器工作站系统建模及仿真等技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业机器人编程及仿真设计能力。
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案例、离线编程基础、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模型、程序及轨迹设计、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基础知识等。
3课程目标3.1知识目标(1)熟悉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应用领域;(2)掌握离线编程软件安装过程;(3)掌握离线编程软件的工作界面使用方法;(4)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外部设备模型构建方法;(5)掌握工业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的构建流程;(6)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离线编程方法;(7)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仿真测试方法;(8)掌握机器人工件及工作站设备的三维建模与设计分析。
(9)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现场手动操纵。
(10)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现场轨迹编程及设计。
3.2能力目标(1)能安装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2)能构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模型;(3)能按要求在离线编程软件下编写工作站控制程序;(4)能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进行仿真测试。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5)能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操纵及编程操纵。
3.3素质目标(1)具有分析与决策能力;(2)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4)具有组织管理能力;(5)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创新意识;(6)养成“认真负责、精检细修、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等良好的职业道德;4课程设计思路根据职业能力标准,以重点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依据职业能力整合所需相关知识和技能,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能力递进”课程。
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介绍

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介绍【实用版】目录1.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简介2.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3.专业发展前景与就业方向4.优秀院校及其特点正文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应运而生,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兴专业。
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机械设计、运动控制、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具有崇高理想信念、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主要课程涵盖了机械设计、运动控制、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此外,专业还会设置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智能机器人装调、智能机器人系统运维、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专业发展前景与就业方向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可在家庭服务、教育娱乐、助老助残、康复护理、医疗、物流、送餐等多个领域寻找就业机会。
此外,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有着极高的社会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优秀院校及其特点我国有多所院校开设了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其中一些院校在专业建设、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
例如,某院校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成立于 2021 年,是国内第一批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之一。
该专业在 2020 年 11 月被评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布的 2020 中国高职智能机器人专业群国际影响力 50 强之一。
该专业拥有 6 名专业教师,其中副高以上职称 1 人,博士 3 人,境外硕士和博士各 1 名,有德国访学经历教师 2 名,教师平均年龄 35 岁,年富力强。
此外,该专业还建有智能服务机器人跨企业培训中心等实训室,实训设备总额近千万,技能大赛成果丰硕。
综上所述,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是一门具有广泛发展前景和就业方向的新兴专业。
《工业机器人》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代码: PE121185课程管理系部:机电工程系参考学时: 48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学生应具备的基础:学生应掌握单片机、PLC、传感器相关知识,了解机械结构与机械原理。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一)课程性质《工业机器人》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课程作用本课程的教学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应知、应会”的原则,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覆盖面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
重点通过对主流工业机器人产品的讲解,使学生对当前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前导,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简单具体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领域的知识。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一)课程设计理念以点带面,讲解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
课程主要分为机械、运动、控制、感觉等几个部分,内容较多。
课堂教学上,我们使用重点突破的方法,讲解一个或者两个典型的实例,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带动整个知识面的学习。
(二)课程设计思路由于涉及的已学课程较多,且学生基础薄弱,前面课程的遗忘率不容忽视,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还要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从而可以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本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
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灵活运用:板书、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尤其是在机械部分,考虑到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多媒体和实物模型的使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工业机器人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XXXX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120801二、适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自动化等专业三、课程性质《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是我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讲授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对已学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对实现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的先修课程为《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
后续课程为:《PLC技术应用》、《机器人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毕业设计》。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共4学分、64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授课,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五、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为:1.本课程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典型实际机器人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 将机器人知识应用到具体生产生活服务工作中。
通过实施任务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2.课程内容以学生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着眼点,力求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3.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设计安排,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由低到高的方向转变。
4.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组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5.教学评价多元化,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评成绩以平时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笔试成绩按比例评定,具体分配情况为:期评成绩=平时成绩×20%+技能考核成绩×40%+笔试成绩×40%。
六、课程总体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概况;2.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构造特征及状态描述;3.了解机器人坐标系统,掌握坐标系的相互转化;4.掌握机器人位置运动学、速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相关知识;5.具有运用自动化相关理论,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案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安排表

24
1.5
2
4
31
哲学
32
2
2
6
32
政治(马、毛、邓)(含社会调查64)
128
5
4
7,8
16
33
历史
32
2
2
5
34
法律(劳动、卫生、保障)
48
3
4
6
35
创业、创新(含社会实践16)
48
3
4
7
36
军事理论
24
1.5
2
1
24
37
大学体育
128
8
2 1,2,3,4
32
38
军事训练
2周
1
64
39
金工实习
2周
64
64
80
48
32
48
56
56
48
56
32
64 56
32 48
56
24
24
24
32
48
64
32
48
48
32
32
32
64 64 96 128 128
172
172
512
504
496
480
448
476
388
512
3800
2
40
电工电子实习
2周
3
41
电子电路、PCB设计与实习
3周
3
42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训练
4周
4
43
PLC综合设计与应用训练
4周
5
44
机器人结构设计与装配
工业机器人技术主修课程

工业机器人技术主修课程
工业机器人技术主修课程是一门面向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工业机器人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运动方式和控制系统等基本知识。
2. 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和案例分析:介绍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自动化生产和服务业中的应用场景,并深入分析相关案例。
3. 工业机器人编程和控制技术:介绍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方式、控制技术和调试方法,以及机器人实时监控和故障排除技术。
4. 工业机器人安全技术和操作规范:强调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操作和维护规范,包括机器人安全防护、紧急停机和安全标识等方面的知识。
5. 工业机器人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技术,包括机器人控制软件、视觉识别系统和通讯协议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技能,为未来进入相关行业工作或深入研究机器人领域打下良好的基础。
- 1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许多高等教育机构都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本文将探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机械与电子基础:这部分内容包括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等,是学习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基础。
2、工业机器人技术:这部分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等,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3、计算机编程:这部分内容包括编程语言、算法设计等,是实现机器人控制的关键技能。
4、传感器与通信技术:这部分内容包括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信协议等,是实现机器人感知和交互的关键技术。
5、系统集成与优化:这部分内容包括系统设计、优化算法等,是实现高效机器人系统的关键技能。
二、实践环节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实践经验。
因此,该专业设置了以下实践环节:1、实验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课程设计:每门课程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课程设计,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毕业设计:学生在毕业前需要进行毕业设计,以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机器人系统设计。
4、企业实习:学生需要在企业实习一段时间,以了解实际生产环境下的机器人应用。
三、人才培养目标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工作。
四、教学方法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3、项目式教学:通过项目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机器人系统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设置

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设置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成为了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培养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中的内容列表:
1. 机器人基础知识
- 机器人定义与分类
- 机器人结构与组成
- 机器人动力学基础
- 机器人控制系统
2. 机器人程序设计
- 基于CAD的机器人路径设计
- 机器人运动规划与控制
- 机器人编程语言
3. 机器人视觉系统
- 机器人视觉传感器原理
- 机器人视觉处理技术
- 机器人视觉定位与识别
4. 机器人操作系统
- 基于Linux的机器人操作系统
- ROS机器人操作系统
- 机器人仿真平台
5. 工业机器人应用
- 汽车制造业中的机器人应用
- 电子制造业中的机器人应用
- 食品与饮料制造业中的机器人应用
6. 机器人控制与维护
- 机器人安全控制
- 机器人保养
- 机器人故障分析与维修
以上是可能出现在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中的内容列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从事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的学生提供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智能机器人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序
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课
时
周课时安排
备注
第1学年第2学年第3学年
1 2 3 4 5 6
公共课程1 体育 2 36 2
2 语文 2 36 2
3 数学 2 36 2
4 英语 2 36 2
5 计算机应用
6 108 4 2
6 就业指导 2 36 2
专业课程一
般
专
业
课
程
7 电工电子技术★ 4 72 4
8 焊接技术 6 108 6
9
液压与气动传动
★
4 72
4
10
机械制图与CAD
★
10 180
6 4
11 电工上岗实习8 144 8
12 机械装配实习10 180 10
13
电气控制与PLC
★机电传动★
8 144
4 4
14 机械设计基础★ 4 72 4
15 Solidworks应用 4 72 4
16 电工中级实习10 180 10
17 电工高级实习12 216 12
核
心
专
业
课
程
18
工业机器人应用
认知
2 36
2
19
工业机器人工作
站维护保养
2 36
2
20
工业机器人应用
系统调整
4 72
4
21
工业机器人工作
站安装与调试
12 216 12
22
工业机器人工作
站优化
4 72 4
23
工业机器人工作
站维修
6 108
6
24 毕业设计 6 108 6
专
业
拓
展
课
程
25
工业机器人工作
站操作说明书的编
写 4 72
4
26 工业机器人营销 2 36 2
27 专业实习35 630 35
选修课程 28 焊接实习 6 108 6
29 先进制造技术 2 72 2
30 现代生产管理 2 72 2
汇总周课时28 28 28
28
-
30
26
-
28
35
-
41 每学期课程门数 6 5 5 3 6 2
总计183 3222 504 504 504
468
-
504
432
-
468
630
-
738
比例公共课程比例 6.6% 实操课程比例74.6%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