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明末清初名妓共19页

合集下载

《秦淮八艳》诗词与简介大全集

《秦淮八艳》诗词与简介大全集

《秦淮八艳》诗词与简介大全集秦淮八艳(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八位名伎)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旧院、珠市。

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

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伎,故又称“金陵八艳”。

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中则将马湘兰换成郑妥娘。

王德恒、陈予一合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变动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三人,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

《板桥杂记》的作者余澹心与“秦淮八艳”是同时代人,又久居金陵,为秦淮河上的常客,看来所言不谬。

此外清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现存于董小宛与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绘园中的“金陵八艳”说明,以及刘培林、张德义合著的长篇小说《秦淮名伎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艳”之名,也与《板桥杂记》相同。

(周高潮)明朝江浙秦淮八艳(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咏醉杨妃菊清代:顾横波一枝篱下晚含香,不肯随时作淡妆。

自是太真酣宴罢,半偏云髻学轻狂。

舞衣初著紫罗裳,别擅风流作艳妆。

长夜傲霜悬槛畔,恍疑沈醉倚三郎。

海月楼坐雨清代:顾横波香生帘幕雨丝霏,黄叶为邻暮卷衣。

粉院藤萝秋响合,朱栏杨柳月痕稀。

寒花晚瘦人相似,石磴凉深雁不飞。

自爱中林成小隐,松风一榻闭高扉。

董小宛小重山令·题彭城君摹董小宛病榻听秋图清代:夏孙桐秋士从来易感秋。

美人迟暮日,亦相侔。

萧条天壤任悠悠。

谁分别,古恨与今愁。

烟墨故缣留。

影梅庵畔语,漫寻搜。

卅年桑海在心头。

春灯黯,残梦五湖舟。

秦淮八艳(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畔八位名妓的合称)

秦淮八艳(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畔八位名妓的合称)

秦淮八艳(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畔八位名妓的合称)秦淮八艳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指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两人。

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旧院、珠市。

中文名秦淮八艳朝代明朝主要成就留下了众多文学、艺术佳品家国危难之际保持民族气节别名金陵八艳成员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生平经历柳如是柳如是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伎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

柳如是名隐,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杨爱,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

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尺牍》。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

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

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

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

柳氏后生有一女。

有“红学”者认为,曹雪芹设计的绛云轩是来自柳氏的绛云楼。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史称南明。

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

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

秦淮八艳都是哪八位?她们各自都有怎样传奇的故事?

秦淮八艳都是哪八位?她们各自都有怎样传奇的故事?

秦淮⼋艳都是哪⼋位?她们各⾃都有怎样传奇的故事?秦淮⼋艳是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的⼋位名妓,分别是: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门、卞⽟京、李⾹君、董⼩宛。

我见青⼭多妩媚,料青⼭见我应如是——柳如是柳如是算得上是传奇⼥⼦,妙龄时被卖⼊风尘,颇有才⽓,著有《湖上草》《尺牍》等佳篇妙⽂,在⼠林中亦有才名。

柳如是与陈⼦龙互有情愫,可惜的是陈⼦龙丧命于抗清起义。

后来辗转嫁给了东林党⼈钱谦益,东林党祸国之名到今⽇仍有朗朗余⾳,南京城破时,柳如是劝钱谦益投湖殉国,⽆奈钱谦益畏死降清。

⼀品诰命夫⼈——顾横波顾横波是秦淮⼋艳⾥⾝份最显赫的名妓,曾受封“⼀品诰命夫⼈”,⼈称横波夫⼈,更有“南曲第⼀”的美誉,颇受风流名⼠的青睐。

据说顾横波曾与⼀位读书⼈私定终⾝,这位读书⼈最后因顾横波变⼼嫁给明朝官员龚⿍孳⽽以死殉情。

濯濯如春柳早莺——马湘兰马湘兰是多才,善画⼯诗词,⼈称“四娘”,因擅画兰⽵,故有“湘兰”美称。

马湘兰与江南才⼦王稚登相交甚深,在王稚登70⼤寿时,更是云集歌姬数⼗⼈前往苏州为他祝寿,“宴饮累⽉,歌舞达旦”,后来回到南京后便卧病不起,最终⾹消⽟殒。

倾国软⽟——陈圆圆陈圆圆的传说更有意思,⽐如⾦庸笔下的陈圆圆,先是被崇祯皇帝掳⼊皇宫,后来李⾃成攻破北京⼜将陈圆圆占为⼰有,再后来李⾃成兵败⼜被吴三桂霸占,上演了⼀场似乎是因陈圆圆美⾊⽽亡国的悲情故事,当然悲的是陈圆圆。

后来吴三桂另觅新欢,陈圆圆受到冷落,渐渐对吴三桂死⼼,最终削发为尼。

风姿绰约寇⼥侠——寇⽩门寇⽩门⼜名寇湄,出⾝世娼之家,有“风姿绰约,容貌冶艳”和“今⽇秦淮总相值”的美誉。

寇⽩门曾被明朝保国公朱国弼蒙骗,嫁作⼩妾,后来⼜被抛弃,最后流落病死。

酒垆寻卞赛——卞⽟京卞⽟京名赛,⾃号“⽟京道⼈”,出⾝官宦⼈家,⽗亲死后沦落为歌姬,尤善⼯画。

卞⽟京曾与吴梅村结缘,不过吴梅村因惧国舅权势,不敢娶她,吴梅村后来也郁郁⽽终。

卞⽟京⼀⽣孤苦,流离失所。

晚明时代的大众情人——秦淮八艳

晚明时代的大众情人——秦淮八艳

晚明时代的大众情人——秦淮八艳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大众情人,晚明时代的大众情人就是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都属卖艺不卖身,自小进入“乐籍”,自幼便接受了琴棋书画诗词曲赋的训练,长大后无不色艺双绝,至今仍然保留下来一些她们的书画诗词作品。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妓,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

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秦淮八艳。

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访秋水阁吊柳如是隐隐河东柳,迎酬尽党人。

序题戊寅草,帐设绛云茵。

殉国艰于死,悬棺矢不臣。

皇皇多列士,侠骨让红唇。

柳如是书法作品一柳如是书法作品二柳如是书法作品三柳如是绘画作品一柳如是绘画作品二柳如是绘画作品三柳如是《雪山探梅图》陈圆圆字畹芬,原姓邢名沅。

中国常州武进人。

曾是姑苏名妓,亦为清人张景祈所评选的秦淮八艳之一,后为明末山海关名将吴三桂妾,最终被李自成手下刘宗敏掳走成为其妻。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

康熙28年,陈圆圆在庵内一病身逝,被葬于商山寺旁。

墓联曰:“尘劫中不昧本来,朗月仍辉性海;迷障里能开觉悟,净莲更邮污泥。

”横匾为“圆光寂照”四字。

访商山寺吊陈圆圆花底哀弦咽,飞泉洗劫尘。

羞蒙声色误,枉诘是非论。

易帜翻流寇,冲冠委贰臣。

圆光归寂照,名节俱沉沦。

清焦秉贞陈圆圆小像立轴设色纸本陆次云在《陈圆圆传》里称赞她说:“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

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

谢 谢 观 赏
龚鼎孳年方二十四来到眉楼,一见顾横波便为之 倾倒,两人都很倾慕对方的才情,许誓相守。崇 祯十四嫁给龚,洗尽铅华。康熙三年冬,一病不 起。
李香君,有名李香,苏州阊门人。 精通琴棋书画,性格豪爽,娇俏 艳丽。讨人喜爱
李香君与公元1699年嫁给复社领袖侯方域,侯没 有钱送给老鸨,友人杨雪中送炭,但钱却是沅胡 子送的,想要拉拢侯,侯犹豫,李香君知道后很 生气,劈手就把发簪脱下来,骂醒了侯,变卖了 首饰凑齐钱还之。沅胡子气死了,后逃亡,沅大 域在杨的怂恿下吹吹打打来接李香君做妾,李一 口拒绝,沅坚持不走,李香君干脆一头撞在栏杆 上,血溅桃花扇。娶亲之人见死了人只能灰溜溜 的走了。
董小宛,名白,苏州人。精诗 词通书画,温婉可人。父母离 异生活贫苦而沦落风尘,16岁 时芳名鹊起。
董小宛于1639年结识了复社名士冒辟 疆,小宛对冒一见钟情,但冒辟疆那 时钦慕陈圆圆,后陈圆圆被国舅周奎 虐夺回皇宫奉献给皇上而放弃。与小 宛相处后见其谈吐优雅,温婉可人, 日久生情。董冒二人想走到一起,但 却遭多方阻拦,几经周折,二人终结 为伉俪。明亡之后,冒四处奔走,小 宛随冒辟疆逃难,此后与冒同甘共苦 至死。
秦 淮 八 艳
Contents
1 2
3
4
Contents
1 2
3
4
马湘兰,原名马贞。生长于 南京,自幼不辛沦落风尘。 她在诗词方面的造诣非浅, 所以脱颖而出。马湘兰酷爱 兰花,所以在作画方面也出 彩。
马湘兰,秉性如兰,清雅脱俗,在秦淮河中并不 以容貌出众,而以其品性和画兰的造诣,以及她 对爱情的痴情坚守,脱颖而出。他爱慕江南才子 王稚登,痴守一生,却孤独终老,让人喟叹。
卞玉京,名赛,南京人。出身秦淮 官宦人家,父早亡,姐妹二人变身 歌妓。卞玉京精通琴棋书画及歌赋, 尤擅小楷,还通文史。

秦 淮 八 艳

秦  淮  八  艳

秦淮八艳明末在秦淮一带的八个名妓,又称“金陵八艳”。

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

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

她们八人有几个共同点,首先都具有爱国的民族气节;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

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她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

然后呢,她们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她们八人个个能诗会画,只是大部分已经散失,只有柳如是作品保留下来较多,她们创作勤奋,努力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故宫博物馆曾展出了马湘兰的兰花长卷,无锡博物院也曾在南京展出了董小宛的蝴蝶图;最后一点就是她们对爱情和友谊十分忠诚。

秦淮八艳都是被逼上青楼的。

有谁想过这样的卖笑生涯呢?她们无不想找一位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终生厮守,可她们的从良,总是以爱情和友谊为择偶标准,但是却历经坎坷。

这固然是当时社会妇女的悲剧,也体现了她们自身高尚的品质。

明朝末年,以色貌才气而名冠秦淮河的金陵八艳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时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者何止百千?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命运皆与她们有着重大关系。

美女爱英雄,妓女爱才子。

她们的艳丽不仅令凡俗之人动心,更令许多英雄才子为之神魂颠倒,乃至历史随之改变。

明末的秦淮河一派勾栏瓦肆,歌舞升平,笙歌彻夜的景象。

其中青楼林立,尽是风尘女子的世界,俨然成为明代最为繁华的歌舞地。

许多青楼都收留有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的童女。

她们教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舞。

待其长成后便成为青楼中的招牌。

金陵八艳柳如是、李香君、卞玉京、郑妥娘、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董小宛皆是由雏妓养成至秦淮河一“绝色”的。

八艳不仅个个相貌身材一流,而且诗词歌舞样样精通,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关心天下大事,与继东林党之后的复社文人来往密切,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当真巾帼不让须眉。

“秦淮八艳”是哪八艳?

“秦淮八艳”是哪八艳?

“秦淮八艳”是哪八艳?导读: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妓,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江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旧院、珠市。

一、柳如是我认为她应该排在榜首。

柳如是在她二十多岁的时候嫁给了当时东林党魁钱谦益,两人年龄相差三十六岁,于是他俩最著名的莫过于那段对话——柳如是说:“我爱你白的发,黑的肉。

”钱谦益说:“我爱你黑的发,白的肉。

”迁客骚人,表达爱意有时候就是这样遗世独立。

后清军入关,钱谦益做了南明礼部尚书,不日清军兵临城下。

南明失败,柳如是劝钱谦益与之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试了试水,曰:“水太冷,不能下”,羞乎哉羞乎哉!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

后来钱谦益投降去北京,后因黄毓祺案被株连下狱,但在柳如是全力奔走营救下得以免祸。

此事之后,钱谦益在柳如是的鼓励下开始组织反清复明的运动,同时柳如是也全力资助和慰劳抗清义军。

1664年(清康熙三年)钱谦益去世后,钱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用缕帛结项自尽。

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

呜呼兮,“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

”二、陈圆圆八艳里面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她了。

明朝末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后,吴三桂的父亲投降了起义军。

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掠走。

正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听闻了此消息,顿时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遂投降了清军与李自成军开战。

这就是吴梅村在《圆圆曲》中所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晚明也因此事,气数尽尽,可叹可叹。

后来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

直至清末,寺中还藏有陈圆圆小影二帧,池畔留有石刻诗。

三、李香君李香君最著名的是与侯方域的爱情故事。

崇祯十二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李香君和久已闻名的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一见钟情。

明末清初秦淮八艳

明末清初秦淮八艳

明末清初秦淮⼋艳“秦淮⼋艳”指的是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个南曲名伎,故⼜称“⾦陵⼋艳”。

“秦淮⼋艳”是晚明画图上的⼀抹奢靡的⾦粉⾊。

这⼋位才貌双全的绝代佳⼈,深受当时⽂⼈⼠⼤夫、巨商富贾的追捧,让⼈沉迷其中,“秦淮⼋艳”与⼀般的欢场⼥⼦不同,她们不仅有出众的容颜,更有横溢的才华,诗词、书画、歌舞样样精通。

“秦淮⼋艳”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明末⽂⼠余怀所写的《板桥杂记》中,他将顾横波、董⼩宛、卞⽟京、李⾹君、寇⽩门、马⾹兰、柳如是、陈圆圆这⼋个⼈称为江淮地区最有名的名伎。

柳如是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名杨爱,字如是,⼜称河东君,因读宋朝⾟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多妩媚,料青⼭见我应如是”,故⾃号如是。

浙江嘉兴⼈。

柳如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歌妓。

与钱谦益结婚后,钱取柳姓郡望,称河东君,另寓“美⼈”。

钱谦益答应以正妻之礼迎柳如是过门。

明崇祯⼗四年(1641年),东林领袖、常熟钱谦益与柳如是结缡,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

传为⼀时佳话。

明亡,柳劝钱殉节,钱推托不允,如是奋⾝投⼊荷花池,⾝殉未遂。

钱降清后遭忌被逐回乡,郁郁⽽死。

钱⽒家族乘机逼索柳如是,河东君投缳⾃尽,得年四⼗⼜六。

因为她才华横溢,故被称为“秦淮⼋艳”之⾸(有争议)。

她不仅在诗句⽅⾯才华出众,⽽且书画⽅⾯也颇有名⽓。

她所写的《湖上草》、《戊寅草》等诗稿,⾄今还被后⼈传唱。

她的书法更是被后⼈追捧,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最难能可贵的是,柳如是⾝处花柳之地,⽽且还是封建社会⼀介⼥⼦,却有着极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李⾹君李⾹君(1624年—1654年),⼜名李⾹,号“⾹扇坠”,原姓吴,南直⾪苏州(今江苏苏州)⼈。

她最擅长唱歌,⽆数名⼈才⼦都拜倒在她的歌喉之下。

她家本是明朝武官,因为受到魏忠贤案牵连才家道中落。

年少的时候他对侯⽅域⼀见倾⼼,但是因为侯⽅域⽆钱为她赎⾝,幸好得到了阮⼤铖的帮助,侯⽅域才凑够了钱,帮李⾹君赎⾝。

但是为了偿还银⼦,李⾹君也将⾃⼰的积蓄花光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