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最新版)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 51210-2016)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 51210-2016)

对应; • 八、扣件扭力矩至少达到40N.m
工序施工现场专项施工方案安全工作责任制
• 编制:编与不编?编什么?谁编? • 审核:谁审? • 审批:谁批? • 谁交底? • 谁施工? • 谁验收? • 谁使用? • 谁监管? • 结论:谁做谁负责! • 尽责照单免责,失责照单追责!
脚手架构造标准:图示
高大支模安全控制关键点
• 一、钢管、扣件及托撑材质:与计算参数相对应; • 二、地基基础:与计算工况相对应;脚手架转层施工
时,其下层脚手架不得拆除。 • 三、架体纵横间距及步高:与计算参数相对应; • 四、纵向、横向水平杆连续设置,纵向、横向剪刀撑
与方案相对应; • 五、立杆不搭接、不悬空(必须落地); • 六、“自由端”高度:与计算参数相对应; • 七、对拉螺栓规格、数量及布设位置:与计算参数相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GB 51210-2016)最新要求要点及各类脚手架图示《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GB 51210-2016)最新要求要点
• 一、严格区分作业脚手架和支撑脚手架的概念; • 二、增加了脚手架结构试验的新内容; • 三、增加了脚手架安全等级及脚手架结构重要性系数的规定
; • 四、增加了脚手架结构、构配件综合安全系数指标的新内容
; • 五、增加了脚手架所使用的钢丝绳安全系数Ks; • 六、统一了脚手架钢管外径、壁厚及外形允许偏差; • 七、调整了脚手架作业层施工荷载标准值; • 八、取消了脚手架立杆稳定性计算时的施工荷载组合系数; • 九、挠度计算不组合活荷载; • 十、调整了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及风荷载计算方法; • 十一、调整了支撑脚手架在风荷载作用下抗倾覆计算及地基

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最新

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最新

一、最新规范发布时间2019年,我国发布了最新的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标准: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9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93.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9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95.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9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9(2019年版)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98.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99.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910.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19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91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913.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1914.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915.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1916.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917.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二、规范内容更新1. 加强工程质量控制:新版规范对工程质量要求更加严格,提高了工程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2. 重视施工安全:规范对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对高处作业、起重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

3. 强化环保意识:新版规范强调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对施工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进行了严格规定。

4. 优化施工流程:规范对施工流程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施工效率。

5. 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版规范鼓励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建造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模板一:【建造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建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并保护工人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规范适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 术语和定义2.1 建造施工:指建造物的修筑,包括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建造装饰装修工程等。

2.2 安全技术:指在建造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技术手段,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2.3 国家标准GB: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具有强制性的标准。

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3.1 施工现场安全组织与管理3.1.1 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组织架构,明确各职责和权限。

3.1.2 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

3.1.3 建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制度。

3.2 施工人员安全培训3.2.1 严格按照岗位需要,进行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3.2.2 建立完善的施工人员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情况和成绩。

3.2.3 定期举办安全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能力。

4. 施工现场安全设施4.1 施工现场警示标志4.1.1 确保施工现场周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4.1.2 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现场警示标志的完好性和可见性。

4.2 施工现场防护措施4.2.1 按照工程需求,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安全网、防护栏杆等。

4.2.2 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现场防护措施的稳固性和有效性。

5. 施工作业安全技术要求5.1 危(wei)险作业管理5.1.1 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危(wei)险作业,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方案。

5.1.2 对危(wei)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岗前培训。

5.1.3 确保危(wei)险作业前的现场周围措施和人员准备工作。

5.2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5.2.1 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

5.2.2 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机械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
3 Ⅲ级: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履行审核、审批手续,进行技术 交底。
6.1 一般规定
6.1.4 建筑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工序应按相应专业技术 标准进行安全技术控制;对关键环节、特殊环节、采用新技术或新工 艺的环节,应提高一个危险等级进行安全技术控制。 6.1.5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在实施前进行预控,实施中进行过程 控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危险源辨识应覆盖与建筑施工相关的所有场所、环境、材料、
设备、设施、方法、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
辨识要全面
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确定危险源可能产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的严重性及其影响,确定危险等级;
不仅与危险源本
3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应根据危险等级身分有析关安,全还技与术危的可靠
性,给出安全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控制指标险和众源控多所制因处要素环求有境关。等
2术语
7)建筑施工安全技术预警 在建筑施工中,通过仪器监测分析、数据计算等技术
手段,针对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征兆所采取的预先 报警和事前控制的技术措施。 8)建筑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 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结合现有物质、人员及危 险源的具体条件,事先制定对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 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以及协调等方面的 方案和计划。
5.1 一般规定
5.1.2 危险源辨识应根据工程特点明确给出危险源存在 的部位、根源、状态和特性。 5.1.3 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分析应在危险源识别和风险 评估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进行全面 分析,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与相关专业 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应采取相应 的安全技术措施。
工 3监技.0危测术.3险预等在等警;技级建术系筑包数施括的工安取过全值程检应中查符,、合应安全表结检合3.测0工.、程2的安施全规工信与定特《息。准建点、》筑和(安结G构所全B可5监处0靠0控6环度8、)设境计预协,统调警一根提标据示 建应安筑急全施救技工援术技包危术括险安包等全括级卫应实生急施、响分安应级全技管心术理、理、专,个项并体救应防援综护技合技术采术、用等医相。疗应救护的技安术全等技;术其。他 ·

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最新版】

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最新版】

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有关协: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00-2001,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基中,3.03、5.04、5.07、6.0.3、6.0.4、6.0.7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同时废止。

1总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

说明:1.0.1 本条是编制统一标准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系列标准的宗旨。

仅限于施工质量的验收。

设计和使用中的质量问题不属于本标准的范畴。

本次编制是将有关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其工程质量检验说不定标准合并,组成新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实际上是重新建立一个技术标准体系。

以统一建筑工程质量的验收方法、程序和质量指标。

修订中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并作为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

说明:1.0.2 本标准的内容有两部他。

第一部分规定了房屋建筑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

为了统一房屋工程各专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编制,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的划分、质量指标的设置和要求、验收程序与组织都提出了原则的要求,以指导本系列标准各验收规范的编制,掌握内容的繁简,质量指标的多少,宽严程度等,使其能够比较协调。

第二部分是直接规定了单位工程的验收,从单位工程的划分和组成,质量指标的设置,到验收程序都做了具体规定。

1.0.3 本标准依据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管理标准和有关技术标准编制、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必须与本标准配合使用。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第一条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条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

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条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档。

高层和临街的建筑施工,应当采用密目网或者其他装置进行遮护。

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四条施工现场的道路应当平整、畅通,并设置交通指示标志。

通行危险的地段应当悬挂警戒标志,夜间设置红灯示警。

在车辆、行人通过的地方施工,应当对沟、坑、井等进行覆盖,并设置施工标志和防护设施。

第五条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域和非施工区应当隔开。

建筑施工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临时住所和饮食等应当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

gb50254最新规范

gb50254最新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gb50254最新规范篇一:20xx新规范变更20xx年最新工程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gb51004-20xx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自20xx年11月1日起实施jgj355-20xx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自20xx年9月1日起实施jgt408-20xx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自20xx 年10月1日实施jgt163-20xx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自20xx 年10月1日实施jgj/t27-20xx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014年12月1日实施jgj18-20xx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自20xx年8月1日起实施jgj126-20xx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自20xx年9月1日起实施。

gb50924-20xx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20xx年10月1日实施gb50203-20xx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自20xx 年5月1日起实施gb/t13545-20xx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自20xx年2月1日起实施gb/t8239-20xx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20xx年12月1日实施gb/t15229-20xx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自20xx年8月1日起实施gb/t18173.3-20xx高分子防水材料第3部分:遇水膨胀橡胶20xx年7月1日实施gb/t19250-20xx聚氨酯防水涂料自20xx-08-01实施gb18173.1-20xx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自20xx 年6月1日实施gb50208-20xx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自20xx年10月1日起实施gb27789-20xx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自20xx年11月1日起实施gb12952-20xx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自20xx年12月1日起实施gb50877-20xx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收规范自20xx-08-01实施gb/t11944-20xx中空玻璃自20xx年9月1日实施gb/t28887-20xx建筑用塑料窗自20xx年6月1日实施jg/t455-20xx建筑门窗幕墙用钢化玻璃自20xx年4月1日起实施jgj/t324-20xx建筑幕墙工程检测方法标准jg/t342-20xx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自20xx年8月1日起实施gb50300-20xx《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扫描版自20xx年6月1日实施jgj/t317-20xx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20xx年10月1日实施jg/t158-20xx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自20xx年12月1日实施jg/t429-20xx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试验方法自20xx年3月1日实施jg/t420-20xx硬泡聚氨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自20xx年3月1日实施gb/t29906-20xx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自20xx-08-01实施gb/t50784-20xx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自20xx 年9月1日起实施dgj32-tj145-20xx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自20xx年3月1日实施gb50207-20xx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自20xx年10月1日起实施jg/t364-20xx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格栅自20xx年8月1日起实施jg/t366-20xx外墙保温用锚栓自20xx年8月1日起实施gb8624-20xx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自20xx年10月1日实施jg/t314-20xx聚氨酯硬泡复合保温板自20xx 年4月1日实施cj/t273-20xx聚丙烯静音排水管材及管件自20xx年8月1日起实施gb50870-20xx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自20xx年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最新版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最新版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最新版最新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有哪些基本内容?最新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基本内容:总则、基本规定、临边和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攀登与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等六部分内容。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基本规定内容有哪些?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

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

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

遇有六级以下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防护棚搭设与拆除时,应设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监护。

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力杆件,力学计算按一般结构力学公式,强度及挠度计算按现行有关规范进行,但钢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不考虑塑性影响,构造上应符合现行的相应规范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045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最新版)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7.4模板拆除7.4.1模板支架拆除必须有工程负责人的批准手续及混凝土的强度报告。

7.4.2模板拆除顺序应按设计方案进行。

当无规定时,应按照先支的后拆,先拆主承重模板后拆次承重模板。

7.4.3拆除较大跨度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

拆除多层楼板支柱时,应确认上部施工荷载不需要传递的情况下方可拆除下部支柱。

7.4.4当水平支撑超过二道以上时,应先拆除二道以上水平支撑,最下一道大横杆与立杆应同时拆除。

7.4.5模板拆除应按规定逐次进行,不得采用大面积撬落方法。

拆除的模板、支撑、连接件应用槽滑下或用绳系下。

不得留有悬空模板。

8施工用电8.1一般规定8.1.1施工用电设备数量在5台及以上,或用电设备容量在50kW 及以上时,应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

8.1.2施工用电应建立用电安全技术挡案,定期经项目负责人检验签字。

8.1.3施工现场应定期对电工和用电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

8.1.4施工用电应定期检测。

8.2用电环境8.2.1与外电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建工程不2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生活设施和堆放构件、材料等。

3在架空线路一侧施工时,4在建工程应与架空线路边线之间保持安全操作距离,5安全操作距离不6得小于下表数值: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外侧边缘表8.2.1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缘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架空线路电压1kV以下1—10kV35—110kV154—220kV最小安全操作距离4m6m8m10m7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8得小于2m。

8.2.2对外电架空线路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现场不能满足第8.2.1条中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按现行行业规范规定搭设防护设施并设置警告标志。

2在架空线路一侧或上方搭设或拆除防护屏障等设施时,3必须停电后作业,4并设监护人员。

8.2.3对易燃、易爆物和腐蚀介质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电气设备周围应无可能导致电气火灾的易燃、易爆物和导致绝缘损坏的腐蚀介质,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理。

8.2.4对机械损伤的防护应符合以下规定:电气设备设置场所应能避免物体打击、撞击等机械伤害,否则应做防护处理。

8.2.5雷电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现场内的施工升降机、钢管脚手架等金属设施,若在相临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且在下表规定范围之内时,应按有关规定安装防雷装置。

表8.2.5施工现场内金属设施需安装防雷装置的规定地区年平均雷暴日(d)金属设施高度(m)≤15≤5015<,<40≤3240≤,<90≤20≤90及雷害特别严重地区≤12注:地区年平均雷暴日可查阅《建筑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防雷装置的避雷针(接闪器)可采用φ20钢筋,3长度应为1~2m;当利用金属构架做引下线时,应保证构架之间的电气连接;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

8.3接地、接零8.3.1施工用电基本保护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施工用电应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其保护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现场由专用变压器供电时,2应将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3并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4施工现场由专用发电机供电时,5必须将发电机的中性点直接接地,6并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7且应独立设置。

8当施工现场直接由市电(电力部门变压器)等非专用变压器供电时,9其基本接地、接零方式应与原有市电供电系统保持一致。

在同10一供电系统中,11不12得一部分设备13做保护接零,14另一部分设备15做保护接地。

16在供电端为三相四线供电的接零保护(TN)系统中,17应将进户处的中性线(N线)重复18接地,19并同20时由接地点另引出保护零线(PE线),21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

8.3.2施工用电保护接零与重复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PE 线)连接。

2保护零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护零线应自专用变压器、发电机中性点处,或配电室、总配电箱进线处的中性线(N线)上引出;2)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绝缘导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使用绿/黄双色线做负荷线;3)保护零线(PE线)必须与工作零线(N线)相隔离,严禁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混接、混用。

4)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控制开关或熔断器;5)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应小于对应工作零线截面。

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²的多股绝缘铜线。

3保护零线的重复接地点不得少于三处,应分别设置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以及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

8.3.3施工用电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2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重复接地应与保护零线连接,每处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8.3.4施工用电配电室应符合下列规定:1配电室应靠近电源,接近负荷中心,应便于线路的引入和引出,并有防止雨雪和小动物出入措施。

2配电柜应符合下列要求:1)柜两端应做接地(接零);2)柜应做名称、用途、分路标记;3)柜不得直接挂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4)柜或线路维修时应挂停电标志牌。

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停止作业时断电上锁。

8.3.5施工用电自备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1发电机组电源应与外电线路联锁,严禁并列运行;2发电机组应采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并应独立设置,与外电源隔离。

8.4配电线路8.4.1施工用电架空线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架空线路应采用绝缘导线,并经横担和绝缘子架设在专用电杆上;2架空导线截面应满足计算负荷、线路末端电压偏移(不大于5%)和机械强度要求;4架空敷设档距不5应大于35m,6线间距离不7应小于0.3m。

8架空线敷设高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距施工现场地面不小于4m;2)距机动车道不小于6m;3)距铁路轨道不小于7.5m;4)距暂设工程和地面堆放物顶端不小于2.5m;5)距交叉电力线路:0.4kV线路不小于1.2m;10kV线路不小于2.5m。

5架空线路敷设的相序排列应满足下列要求:1)单横担架设时,面向负荷侧,从左起为L1、N、L2、L3、PE;2)双横担架设时,面向负荷侧,上横担从左起为L1、L2、L3;下横担从左起为L1、(L2、L3)N、PE;8.4.2施工用电电缆线路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不得沿地面明设;2埋地敷设深度不应小于0.6m,并应覆盖硬质保护层;穿越建筑物、道路等易受损伤的场所时,应另加防护套管;5架空敷设时,6应沿墙或电杆做绝缘固定,7电缆最大弧垂处距地面不8得小于2.5m;9在建工程内的电缆线路应采用电缆埋地穿管引入,10沿工程竖井、垂直孔洞,逐层固定,电缆水平敷设高度不应小于1.8m;8.5配电箱及开关箱8.5.1施工用电应实行三级配电,即设置总配电箱或室内总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级配电装置。

开关箱以下应为用电设备。

8.5.2施工用电动力配电与照明配电宜分箱设置,当合置在同一箱内时,动力与照明配电应分路设置。

8.5.3施工用电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板(厚度为1.2-2.0mm)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

不得使用木质配电箱、开关箱及木质电器安装板。

8.5.4施工用电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无外来物体撞击的地方,其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

8.5.5施工用电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严禁于地面上拖拉。

8.5.6施工用电开关箱应实行“一机一闸”制,不得设置分路开关。

8.5.7施工用电配电箱、开关箱中应装设电源隔离开关、短路保护器、过载保护器,其额定值和动作整定值应与其负荷相适应。

总配电箱、开关柜中还应装设漏电保护器。

8.5.8施工用电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参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开关箱(末级)内的漏电保护器,2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3应大于30mA,4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使用于潮湿场所时,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2总配电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

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t)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I.t≤30mA.S)。

8.6照明8.6.1施工照明供电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场所,照明电压应为220V。

2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电粉尘和狭窄场所,照明电压不应大于36V。

3潮湿和易触及照明线路场所,照明电压不应大于24V。

4特别潮湿、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照明电压不应大于12V。

5行灯电压不应大于36V。

8.6.2施工用电照明变压器必须为隔离双绕组型,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8.6.3施工照明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5m。

8.6.4施工照明使用220V碘钨灯应固定安装,其高度不应低于3m,距易燃物不得小于500mm,并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不得将220V 碘钨灯做移动照明。

8.6.5施工用电照明器具的形式和防护等级应与环境条件相适应。

8.6.6需要夜间或暗处施工的场所,必须配置应急照明电源。

8.6.7夜间可能影响行人、车辆、飞机等安全通行的施工部位或设施、设备,必须设置红色警戒照明。

9施工机具9.1中小型机械9.1.1中小型机械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种施工机具运到施工现场,2必须经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挂合格证后,3方可使用。

4所有用电设备5的金属外壳、基座除必须与PE线连接外,6且必须在设备7负荷线的首端处装设漏电保护器。

对产生振动的设备8其金属基座、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9得少于两处。

10每台用电设备11必须设置独立专用的开关箱,12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并按设备13的计算负荷设置相匹配的控制电器。

14各种设备15应按规定装设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置。

16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