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连除应用题
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 连乘连除应用题

1、叶老师家有3个书架一共有360本书.已知每个书架都是3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2、360人排成4个方阵,每个方阵有4列,平均每列站多少人?3、小东每天练2张毛笔字,每张上有16个字,小东一星期(7天)写了多少个字?4、服装店一天工卖出3箱衣服,每箱6件,一共收入360 0元,平均每件衣服多少元?5、一个方队,共8列,小明在第3列,小明前面有5个人,后面有6个人,这个方队共有多少人?6、7头猪一星期喂245千克食料,平均1头猪1天喂多少食料?7、三年级有5个班,每个班有2个文艺小组.如果每个文艺小组有15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文艺小组?8、1盒月饼有2层,每层有4个,一个工厂一天生产了560个月饼,这个工厂一天生产了几盒月饼?9、车间生产了320个乒乓球,一共装了8箱,每箱5盒.每盒装几个乒乓球??10、奶奶家养了59只母鸡,125只公鸡,把这些鸡关在8只鸡笼里,平均每只鸡笼里关几只鸡?11、森林里有420张桌子,想摆成7个大组,每个大组摆6列,平均每列有几张桌子?12、每个书架有3层,每层可放书36本,学校有20个这样的书架。
一共可放书多少本?13、 128个梨,每盒装8个,2盒装一箱。
把这些梨全部装到纸箱,需要多少只箱子?14、五年级有2个班,共有学生96人.每个班分成3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15、足球90元/个,篮球50元/个。
小明带的钱可以买5个足球,用这些钱可以买几个篮球?16、小猫4星期钓了168条鱼,他平均每天钓多少条鱼?17、1只青蛙1天吃害虫98条,按这样计算,20只青蛙一个月(30天)能捉多少条害虫?18、三年级一班有38个同学,举行接力赛,每人跑2圈。
(操场长30米,宽20米)这个班的学生大约一共跑了多少米19、叔叔3次共运走西瓜12吨,这样如果运8次,能运走多少吨西瓜?20、 48朵花每4朵扎成1束,可以扎成几束?平均每人送2束,这些花可以送给多少人?21、金龙公司有808千克食用油,每瓶2千克,可以装多少瓶?把这些油每4瓶装1箱,可以装多少箱?22、一本小说大约50页,每页大约有25行字,每行大约30个字,这本书大概有多少字?23、铅笔每盒有24支,每支9角,小明想买2盒,小明要付多少元钱?24、服装厂包装衬衫,每箱装4盒,每盒装7件,560件衬衫可以装几箱?25、鲤鱼5元/条;鲫鱼3元/条;螃蟹8元/只。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连除应用题》精品案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连除应用题》精品案例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0页例2。
本课时是在学习了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时学过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用连乘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例2是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例1与例2在素材的选取上具有连续性,都是让学生在运动会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
同时,使学生多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最终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在计算和解决问题这两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初步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去观察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学习目标的确立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分析和讲解的方法,掌握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理解解决问题的每一步过程。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教学的意识。
3、培养观察能力,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努力发展创新意识。
4、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数量关系,并能用两步除法计算来解决问题。
这些目标不是逐条逐条零散完成的,而是在学生自我探究、自我获取的过程中一体化完成的。
四、说学法说教法1、说教法(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悉的团体操、跑步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问题(连除)(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连除)(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连除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连除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连除计算问题,并能正确运用连除进行计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连除的概念:介绍连除是什么,以及它在数学中的应用。
2. 连除的计算方法:教授如何进行连除计算,包括列式和口算。
3. 应用实例: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连除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连除的计算步骤,能够正确进行连除计算。
2. 难点:理解连除的概念,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连除计算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连除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连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黑板演示和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1. 解决问题(连除)2. 内容:连除的概念,计算方法,应用实例。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做一些连除的练习题。
2. 思考题: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连除计算问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连除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连除计算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细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详细补充1. 连除的定义:详细解释连除的概念,即连续进行多次除法运算。
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例如分糖果问题,让学生理解连除的实际意义。
2. 连除的计算方法:介绍连除的两种计算方法——列式法和口算法。
列式法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写出连除的算式,并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
用连除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用连除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知道,今天我要给他们带来的知识,将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我要教授的内容是“用连除解决问题”,这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一部分。
教材的章节是“用连除解决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理解连除的概念,掌握连除的运算规律,能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连除的概念,掌握连除的运算规律,能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教学难点是学生对连除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学具,包括PPT、连除的计算器、实际的例子等。
然后,我通过PPT,详细讲解了连除的运算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掌握了连除的运算方法。
在讲解完连除的概念和运算规律后,我开始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我出了几道实际的题目,让学生运用连除的方法解决。
例如,“一个果园有126棵树,如果每行栽12棵,可以栽几行?”学生通过运用连除的方法,很容易地得出了答案。
对于作业的设计,我出了两道实际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例如,“一个教室里有6排课桌,每排有8个,一共有多少个课桌?”答案是48个课桌。
在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认为,今天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们都能够掌握连除的概念和运算规律,并且能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连除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练习,让学生们更加熟练地掌握连除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连除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学生们对于连除的概念理解和运算规律的掌握是教学的重点。
我发现,通过引入实际的例子,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除的概念。
例如,我拿出24个苹果,分成每份3个,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连除的过程,从而理解连除的概念。
学生们对于连除的运用是教学的难点。
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 连乘连除应用题

v1.0 可编辑可修改1、叶老师家有3个书架一共有360本书.已知每个书架都是3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2、360人排成4个方阵,每个方阵有4列,平均每列站多少人3、小东每天练2张毛笔字,每张上有16个字,小东一星期(7天)写了多少个字4、服装店一天工卖出3箱衣服,每箱6件,一共收入360 0元,平均每件衣服多少元5、一个方队,共8列,小明在第3列,小明前面有5个人,后面有6个人,这个方队共有多少人6、7头猪一星期喂245千克食料,平均1头猪1天喂多少食料7、三年级有5个班,每个班有2个文艺小组.如果每个文艺小组有15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文艺小组?8、1盒月饼有2层,每层有4个,一个工厂一天生产了560个月饼,这个工厂一天生产了几盒月饼9、车间生产了320个乒乓球,一共装了8箱,每箱5盒.每盒装几个乒乓球10、奶奶家养了59只母鸡,125只公鸡,把这些鸡关在8只鸡笼里,平均每只鸡笼里关几只鸡11、森林里有420张桌子,想摆成7个大组,每个大组摆6列,平均每列有几张桌子12、每个书架有3层,每层可放书36本,学校有20个这样的书架。
一共可放书多少本?13、 128个梨,每盒装8个,2盒装一箱。
把这些梨全部装到纸箱,需要多少只箱子14、五年级有2个班,共有学生96人.每个班分成3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15、足球90元/个,篮球50元/个。
小明带的钱可以买5个足球,用这些钱可以买几个篮球v1.0 可编辑可修改16、小猫4星期钓了168条鱼,他平均每天钓多少条鱼17、1只青蛙1天吃害虫98条,按这样计算,20只青蛙一个月(30天)能捉多少条害虫18、三年级一班有38个同学,举行接力赛,每人跑2圈。
(操场长30米,宽20米)这个班的学生大约一共跑了多少米19、叔叔3次共运走西瓜12吨,这样如果运8次,能运走多少吨西瓜20、 48朵花每4朵扎成1束,可以扎成几束平均每人送2束,这些花可以送给多少人21、金龙公司有808千克食用油,每瓶2千克,可以装多少瓶把这些油每4瓶装1箱,可以装多少箱22、一本小说大约50页,每页大约有25行字,每行大约30个字,这本书大概有多少字23、铅笔每盒有24支,每支9角,小明想买2盒,小明要付多少元钱24、服装厂包装衬衫,每箱装4盒,每盒装7件,560件衬衫可以装几箱25、鲤鱼5元/条;鲫鱼3元/条;螃蟹8元/只。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连除课件

连除可以转化为除以一个数的积,简化了计 算步骤。
连除的运算规律
1 转化为积
2 顺序无关
连除可以转化为除以一个数的积,例如:$24 \div 3 \div 2 = 24 \div (3 \times 2)$。
连除的结果与除的顺序无关,例如:$144 \div 6 \div 2 \div 3 = 144 \div 3 \div 2 \div 6$。
解决问题的步骤
1
理解问题
仔细阅读问题,确保理解问题的要求和
分析问题
2
条件。
分析问题的关键点,确定解问题
按照分析的步骤进行计算,得到问题的
检查问题
4
答案。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问题的要求,是 否有逻辑错误。
连除的例题
例1:$2 4 \div 3 \div 2$
例2:$1 4 4 \div 6 \div 2 \div 3$
例3:$1 5 \div 3 \div 5$
解决问题的实践
实际问题
给出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运用连除的知识解决问题。
理解分析
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确定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步骤。
解决检查
指导学生进行计算并检查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问题的要求。
解决问题:三年级下册第 八单元连除课件
本课件介绍了连除的概念、特点和运算规律,以及解决问题的步骤。通过例 题和实践,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连除
连除是指在一个连续的运算中,多次进行除法运算。它在解决多步算术问题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连除的特点
1 顺序无关
2 可以转化
连除的结果与除法的顺序无关,只与被除数、 除数和除法的次数有关。
三年级数学下册 8《解决问题》连除应用题教案 新人教版

解决问题(2)教学目标1、会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学设计一、学前准备1、练习。
43×11= 32×12= 22×14=2、出示:小明5分钟写了180个字,他每分钟写多少个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出示情景图。
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根据给你的信息和观察情景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请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在这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学生说出想法后在引导、订正。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例4,然后向大家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60÷2=30(人)方法二:3×2=6(组)30÷3=10(人) 60÷6=10(人)或60÷2÷3=10(人)答:每组有10人。
教师提问:第一种方法的60÷2=30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第二种方法的3×2=6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教师要知道例4的第一种方法是教学重点,但在这里要表扬想出第二种方法的同学。
2、指导完成“做一做”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60÷3= 75÷5= 198÷9= 104÷8=2、学校图书馆共有700本书,有7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你知道平均每乘层放几本书吗?3、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共去了540人,要分成5个植树点,每个植树点分成9组。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连除应用题》精品案例共7页文档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连除应用题》精品案例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0页例2。
本课时是在学习了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时学过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用连乘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例2是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例1与例2在素材的选取上具有连续性,都是让学生在运动会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
同时,使学生多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最终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在计算和解决问题这两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初步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去观察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学习目标的确立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分析和讲解的方法,掌握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理解解决问题的每一步过程。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教学的意识。
3、培养观察能力,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努力发展创新意识。
4、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数量关系,并能用两步除法计算来解决问题。
这些目标不是逐条逐条零散完成的,而是在学生自我探究、自我获取的过程中一体化完成的。
四、说学法说教法1、说教法(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悉的团体操、跑步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有960个杯子,如果6个装一盒, 8盒装一箱,这些杯子能装几箱? 正确算式是:(A、C )
A. 960÷(6×8)
B. 960÷(6÷8)
C. 960÷6÷8
D. 960÷6×8
返回
我们 4 次能运完。
共9600千克
平均每辆车每次运多少千克?
我每天能吃 645只害虫。
我8天才吃 608只害虫。
人 教 版 三 年 级 数 学 (下)
解决问题2:
两步计算的除法 应用题
小哨完小:龚 石 坤
例2
这场团体操有60人表演。
1、4人一组先相互交流探讨,再解答;
2、安静独立地思考,想一想能有几种 方法解决,把方法写在本子上。 3、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来汇报讨论 结果。
一共有2个大圈
一共有5个小圈
两个大圈一共有多少个小圈?
一共有10个小圈
解题思路:
集体舞表演中,同学们分成了2个大圈, 每个大圈有5个小圈,一共有60人参加。
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
先算:一个大圈多少人?(2) 先算:一共有多少个小圈?
(1) 60 ÷ 2 = 30 (人)
5 × 2 = 10(个)
30 ÷ 5 = 6 (人) 60 ÷ 10 = 6 (人)
综合算式: 60 ÷ 2÷ 5 = 6 (人)
60 ÷ (5× 2) = 6 (人)
答:每个小圈有6人。
(口答)
学校有3层教学楼,每层有8个教室, 一共安装了168台电风扇。
① 一共有多少个教室?
168÷3
②平均每层安装风扇多少台?
168÷3÷8
③平均每个教室安装风扇多少台? 3×8
168÷ (3×8)
买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种便宜 呢?
4元5角
32÷8=4(元) 4元<4元5角
答:右边的比较便宜。
我们7个人租 两条四人船吧!
玩1个小时, 每人要花多
少钱?
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根据算式 : 36÷4÷3或240÷6÷2 编出用除法 两步计算解决的题目并解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