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教案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大家的“朋友”-认识我们的“朋友”》部编版

5.掌握与朋友相处时,如何处理冲突,维护友谊的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尊重、关爱他人的道德素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集体中发挥个人作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认知。
4.培养学生具备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增进人际关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朋友”的基本概念。朋友是我们在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伙伴。他们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支持和力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结识新朋友,以及友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尊重他人和关爱他人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处理友谊中的冲突和问题。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友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觉得将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效果不错。学生们通过具体案例,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明白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有了充分的表现机会。他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言,互相交流,不仅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内向,发言不积极。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8 大家的“朋友 》(第一课时)教案

2、新型公共设施设计大赛
重点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难点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猜谜语:
(1)有门有窗不是房,脚儿圆圆走四方,在人送客不疲倦,他的工作特别忙。
(2)谁都知他最热心,不欺老少不嫌贫,不怕风雨和雨打,夜夜照亮到天明。
(3)绿衣汉,街头站,光吃纸,不吃饭。
2、展示设计方案。
讨论。
表演。
思考、讨论。
设计、展示、介绍。
知道什么是公共设施。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
认识公共设施的作用。
认识公共设施的作用,突破重点。
深入认识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有值得骄傲的文化。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总结提升
板书
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8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认识公共设施的作用,能够在生活中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3、知识目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10、总结:假如没有公共设施。
11、小提示:公共设施的存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假如没有公共设施,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会变得十分不便,甚至寸步难行。所以,我们要珍惜公共设施,爱护公共设施。
【新型公共设施设计大赛】
1、师:为了让公共设施更大程度发挥它们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我们来举办一个“新型公共设施设计大赛”。设计的作品可以是对现有公共设施的改进和完善,也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吧!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

《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2.行为与习惯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3.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去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过程一、认识我们的“朋友”1.出示:同学们,在小区、村庄、街头、公园……有许多为我们默默提供着帮助的“朋友”,你了解它们吗?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些特殊的朋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师出示公共设施图片)2.学生回答:公用电话亭、路灯、垃圾桶、休息椅。
3.总结:像这些“朋友”这样,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
4.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交通信号灯、护栏、小区健身器材、凉亭……)二、感受“朋友”的作用1.阅读课本第50页,感受朋友的作用。
①休息椅:“当你行走在公园里,想坐下休息时,我会张开双臂,让你坐下来歇一歇。
”②垃圾桶:“当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我会笑眯眯地对你说,扔到我这里,保持街道的清洁!”③路灯:“漆黑的夜晚,我为人们照亮回家的路。
”2.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的作用?请大家说一说。
3.小组交流,学生代表回答。
小区健身器材: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体魄……4.这些公共设施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如果没有了这些公共设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呢?来看看小叮当的旅行遭遇吧。
5.播阅读课本52页内容:小叮当来到一个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6.同学们想一想,小叮当还会遇上哪些不方便?谁能把故事接着讲下去?7.学生接着补充故事。
8.总结:公共设施的作用可真大呀,正是有了公共设施的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方便。
9.我们举行一场比赛吧!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比比谁的设计最具有创意。
(出示要求:可以是对现有公共设施的改进和完善,也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大家的朋友》公开课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大家的朋友》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家的朋友》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朋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谊。
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价值,学会与人相处,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经验,对于友谊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仍然存在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如沟通技巧不佳、自私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友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建立良好的友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建立良好的友谊。
2.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学会关爱他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价值。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景,便于学生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友情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的重要性。
例如,展示《小熊和小兔子》的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友谊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大家的朋友》,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随后,教师进行讲解,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友谊的价值。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你觉得什么样的朋友是真正的好朋友?b.你如何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c.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如何寻求朋友的帮助?小组讨论后,选取部分小组进行分享。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大家的“朋友”》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大家的“朋友”》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家的“朋友”》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的一个课题,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朋友对自己的影响,明白友谊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教材还介绍了如何建立友谊,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此外,教材还强调了对朋友的尊重、理解和宽容,教育学生要善待朋友,珍惜友谊。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三年级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他们对友谊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同时,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沟通能力不足、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合作精神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友谊,学会与他人相处,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友谊的重要性,明白友谊对自己的影响。
2.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提高社交能力。
3.教育学生尊重、理解和宽容朋友,珍惜友谊。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人相处。
2.难点:教育学生尊重、理解和宽容朋友,珍惜友谊。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人相处。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谊的意义,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情感教育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懂得珍惜友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讨论。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道具和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一个关于友谊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友谊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友谊对自己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大家的“朋友”》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大家的“朋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家的“朋友”》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题是友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朋友的特质、建立友谊的方法、呵护友谊的技巧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他们对友谊有一定的理解。
但同时,他们Friendship 的认识还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明确。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过交友困难或者友谊破裂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解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建立和呵护友谊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会到友谊的美好,更加珍惜和维护友谊。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友谊的特质,建立和呵护友谊的方法。
2.难点:理解友谊的内涵,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呵护友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朋友的看法,引出友谊的主题。
2.讲授新课:介绍友谊的特质,讲解建立和呵护友谊的方法。
3.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人际交往技巧。
4.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更加珍惜和维护友谊。
5.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友谊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去体会和感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家的“朋友”友谊的特质:•相互关心、支持•无私、包容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运用。
3.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表现,评价学生对友谊的珍惜和维护。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家的“朋友”》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介绍朋友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交友。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朋友的重要性,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但对于朋友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交友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朋友的意义,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朋友的概念,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朋友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交友。
2.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朋友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三下》2.课件:朋友的图片、案例分析、活动素材等3.教学道具:友情卡、人际交往图等4.教学场地:教室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各种朋友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朋友?朋友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2.呈现(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朋友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交友。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交到朋友的?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如何发展的?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的人际交往场景,练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操练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与人交往的技巧。
5.拓展(5分钟)利用友情卡、人际交往图等教学道具,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友谊的内涵,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8《大家的“朋友”》教案及试题

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8. 大家的“朋友”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设施美化环境、方便生活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公共设施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
2.了解公共设施的功能,并学会正确使用公共设施,了解保护公共设施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公共设施美化环境、方便生活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公共设施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
教学难点:了解公共设施的功能,并学会正确使用公共设施,了解保护公共设施的措施。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公共设施。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播放视频《保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https:///x/page/d0673n9d6je.html2.师:视频里的小朋友为什么在看到水龙头坏了以后,就都在想办法修理呢?对,水龙头是我们的好朋友,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设施是我们的好朋友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好朋友。
3.揭示课题:8.大家的“朋友”二、新知探究活动一:认识我们的“朋友”(一)认识我们的“朋友”1.师:在小区、村庄、街头、公园……有许多为我们默默提供着帮助的“朋友”,你认识它们吗?2.学生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公共设施。
(1)在小组里交流找一找。
(2)全班同学交流。
3.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公共设施。
教室里:电灯、电扇、桌椅、黑板、扫帚、拖把;学校里:水池、垃圾桶、操场、篮球架。
公园中:长椅、垃圾桶、指示牌、照明灯、健身器材;马路上:护栏、公共站牌、公用电话、公共阅报栏、桥梁、公共自行车等等。
4.师小结: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
它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
常见的有:分类垃圾箱、交通信号灯、护栏、公用电话、花坛、休息椅、邮筒、街道指示牌、过街天桥、小区健身器械、路灯、凉亭、公厕……(二)夸夸我们的“朋友”1.公共设施的自述(1)小喇叭: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们喜欢听我讲卫生保健知识,青年人喜欢听我讲科技致富的方法,孩子们喜欢听我讲童话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教案教材分析:
《大家的“朋友”》是人教2011课标版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中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公共”为题,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公共设施,培养学生从小要爱护公物的意识,学会做个文明的小公民。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共10人。
由于学生生在农村,对公共设施道了解不多,农村仅有的公共设施利用率不高,学生公共设施认识淡薄,基本上没有爱护意识。
有时会以公共设施为玩物,从而破坏公共设施。
所以很有必要对学生这方面做深刻的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2.行为与习惯
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形成爱护公共设施的社会公德。
3.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去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用具
课件,课本插图,公共设施插图,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我们的“朋友”
1.猜谜导入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两位特殊的“朋友”,但是它们想考考你,才想和你见面!你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生反馈。
出示谜语:
高个子,路边站,脑袋发亮真好看!
生猜出示谜底(路灯)
一个小伙三只眼,每天路口来值班。
目光一变下命令,如果乱闯出危险。
生猜出示谜底(交通灯)
2.出示教学目标
3.同学们,在小区、村庄、街头、公园……有许多为我们默默提供着帮助的“朋友”,你了解它们吗?今天老师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些特殊的朋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师出示公共设施图片).学生回答:公用电话亭、路灯、垃圾桶、休息椅。
3.总结:像这些“朋友”这样,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
4.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
(交通信号灯、护栏、小区健身器材、凉亭……)
二、感受“朋友”的作用
1.感受朋友的作用
阅读课本第50页
①休息椅:“当你行走在公园里,想坐下休息时,我会张开双臂,让你坐下来歇一歇。
”
②垃圾桶:“当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我会笑眯眯地对你说,扔到我这里,保持街道的清洁!”
③路灯:“漆黑的夜晚,我为人们照亮回家的路。
”
2.夸夸好“朋友”
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的作用?请大家说一说。
小组交流,学生代表回答。
生:小区健身器材: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体魄……
......
3.这些公共设施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如果没有了这些公共设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呢?来看看小叮当的旅行遭遇吧。
4.阅读课本52页内容:小叮当来到一个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
到处扔满垃圾,到处躺着休息的人......
同学们想一想,小叮当还会遇上哪些不方便?谁能把故事接着讲下去?
学生接着补充故事。
5.总结:公共设施的作用可真大呀,正是有了公共设施的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方便。
6.我们举行一场比赛吧!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比比谁的设计最具有创意。
(出示要求:可以是对现有公共设施的改进和完善,也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
)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公共设施,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
】
三、倾听“朋友”的委屈
1.我们每天都在享用着公共设施提供的各种便利,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
可是,有的人却没有善待它们,让我们来听听它们的委屈吧!
2.出示图片:被打碎的路灯和被弄断的公园长椅的诉说。
3.提问:看了画面,听了它们的诉说,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为这些行为而感到气愤......
4.也许这样的事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调查我们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共设施,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大家的调查情况。
学生讲述调查的结果:小区的健身器材:油漆掉了,生锈严重,不仅不美观,而且使用起来也不灵活。
课桌:有的被学生乱涂乱画,影响了课桌的整洁。
5.阅读教材第54页并思考:如果伤害了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谁?
学生阅读并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无声的“朋友”一旦被破坏,轻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影响市容,重则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所以伤害生活中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我们健康、安全的生活,是我们自己。
四、善待我们的“朋友”
1.身边的这些“朋友”是为我们服务的,如果得不到善待,它们的委屈可想而知。
应该怎样爱护它们呢?
小组交流,学生代表说给大家听。
2.如果你是某一样公共设施,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请你站在“朋友”的角度说一说。
3.倾听了朋友的心声,那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我们该如何文明使用公共设施呢?
(设置公共设施警示牌、设置宣传栏、看到不文明使用公共设施的行为要勇于制止。
)
4.学生进行反思:是否损坏过公共设施?今后应当怎样爱护公共设施?
(设计意图:通过诉说“朋友”的心声和自我反思,强烈激发学生的责任心与爱心)
五.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大家的“朋友”
公共场所公共
供大家使用为方便大家的生活
设置的设施设施教学后记
和维护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