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反应热效应测量与计算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实验演示热效应与焓变的测量与计算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实验演示热效应与焓变的测量与计算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实验演示热效应与焓变的测量与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化学性质与热力学性质紧密联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热效应和焓变作为描述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以得到。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实验演示以及测量与计算焓变的方法。

一、实验演示:燃烧反应的热效应测量为了展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我们可以选择燃烧反应实验来进行热效应测量。

这是因为燃烧反应通常具有较大的能量变化,便于测量和观察。

首先,准备一个恒温水槽,用以在反应中隔离温度变化。

在恒温水槽中放置一个燃烧酒精灯,并记录其初始温度。

接下来,选择适当的反应物,如固体镁带。

称量一定质量的镁带,并悬挂在燃烧酒精灯的火焰中。

点燃酒精灯,使镁带燃烧。

观察到镁带燃烧时,可以看到明亮的白色火焰,并感受到周围温度的升高。

同时,利用温度计在恒温水槽中测量水温的变化。

二、焓变的测量与计算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变即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以通过热效应的测量得到。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恒温水槽中水温的变化来获得燃烧反应的热效应。

然后,利用以下公式计算焓变:ΔH = q/m其中,ΔH表示焓变的大小,q表示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m表示用于测量的物质的质量。

在这个公式中,我们需要确定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对于燃烧反应,热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水温的变化来计算。

此外,根据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质量,我们可以确定测量焓变所需的物质的质量。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焓变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

而通过多个反应的焓变测量,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不同化学反应之间的能量关系,为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结起来,热效应和焓变是描述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

通过燃烧反应的实验演示,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而通过测量与计算焓变,我们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能量变化数值,为热力学及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定和分析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定和分析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定和分析化学反应是由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转化过程。

每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而能量变化通常是通过热效应来衡量的。

热效应是反应中吸热或放热的量,它是通过测量反应物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来确定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测定和分析方法。

一、热效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热效应是指单位时间内物质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通常以焓变(ΔH)来表示。

焓变是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它可以通过热水法、量热器法、卡路里计法或燃烧热法来测定。

热水法是一种简单而精确的方法,它基于固定质量的热水和反应产物之间的温度差异来计算焓变。

量热器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方法,它使用一种专门设计的设备来测量反应容器内的温度变化。

卡路里计法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方法,它使用电热元件来测量反应产生的热量。

燃烧热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测量有机化合物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

二、热效应测定的应用热效应测定在许多化学领域中都是非常有用的,它被广泛用于研究反应的热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例如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和热力学热稳定性。

此外,热效应测定对于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表征新化合物的热化学性质也非常关键。

热效应测定在行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热以及多种化学反应的燃烧热等。

三、热效应测定的实验步骤以下是测定反应物质间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一种实验步骤:1.使用胶带将容量尽量一致的两个泡口瓶黏合在一起,并钳住垂直的胶带,使两瓶底座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2.在一瓶中加入约50毫升稀硫酸,将另一瓶充满冰水,将两个瓶子中间用固体醋酸钠加热至没有水珠产生为止。

3.将干燥试管中称取定量的反应物质加入容器中等待反应。

4.通电加热,发生反应,反应物变成了产物,该容器的温度也发生了变化。

5.使用温度计测量最终温度。

6.计算反应热值,并将结果与已知的热化学值比较。

四、热效应测定的误差分析热效应测定存在许多因素可能会导致实验误差,例如实验的不充分、试剂污染、温度测量不准确等等。

化学反应原理-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化学反应原理-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燃烧热为393.5kJ/mol; 反应热为 -393.5kJ/mol
1g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例1:判断正误:
× √
在生成BaSO4↓时放热,∴A放热大于57.3kJ/mol
例2: 1L1mol/L的H2SO4和2L1mol/L的NaOH完全反 应,放出114.6kJ的热量。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 △H=-114.6kJ/mol 反应热为-114.6kJ/mol; 中和热为 57.3kJ/mol ②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HCl(aq)+NaOH(aq)=NaCl(aq)+H2O(l) △H= — kJ/mol 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热,人们可以 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反应热的数据,其中最直接 的方法是通过实验进行测定。
一、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量 1、实验目的:测定强酸强碱反应的反应热 2、测量装置:量热计
∴ △H: △H1 > △H3 > △H2
例4:2molH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H2O(l), 放出571.6kJ的热量, ①书写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 =2H2O(l) △H=-571.6kJ/mol H2(g)+1/2O2(g) =H2O(l) △H=-285.8kJ/mol ②书写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为了使反应进行完全,一般碱稍微过量。 用50mL0.55mol/LNaOH和 50mL0.50mol/LHCl进行上述实验 因为NaOH易吸收CO2变质,碱稍微过量 可以保证盐酸完全反应
(4)若把盐酸改为醋酸,结果怎样?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实验,学生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集体意义,及热量的单位及计算方法,并能在实验中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相关知识。

实验原理:在常温下,反应物变为产物,反应所伴随的热量变化及其大小量称为反应热效应。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一般采用恒压热量计法测定。

恒压热量计法基本原理是: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热量等于反应体系放出的热量,即ΔrQp=-ΔH其中:ΔH——反应焓变ΔrQp——反应放出热量ΔrQp有如下公式:ΔrQp=CpΔTp其中:Cp——容器等各部件的热容ΔT——温度的变化量实验步骤:1. 取一定质量的HCl水溶液(注:摩尔浓度较浓),先加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等其反应后记录下此时的最高温度Tp。

2. 取一定质量的NaOH水溶液(注:摩尔浓度较浓),先加一定质量的HCl固体,等其反应后记录下此时的最高温度Tp。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试样的ΔrQp。

4. 根据公式(1.1)计算出反应的焓变即为ΔH。

实验结果:试验数据:试验组别NaOH的质量/mg HCl的质量/mg NaOH的浓度/mol/L H Cl的浓度/mol/L 反应后温度/℃ΔT/℃ΔrQp/J1 405.8 503.52 2 2.68 2.15 -8698.282 251.2 501.5 1 2 2.61 2.07 -8873.15计算结果:试验组别ΔrQp/dm3/molΔH/kJ/mol1 -3449.14 -68.322 -4436.57 88.73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恒压热量计测定了化学反应热效应,测出了各组反应释放的热量以及焓变。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实验结果相对稳定且符合理论预期值。

本实验的顺利完成,加深了我们对化学反应热效应的理解,同时也提高认识到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焓变实验测定计算原理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焓变实验测定计算原理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焓变实验测定计算原理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现象。

热效应的大小可以用焓变来表示,即化学反应前后系统焓的变化。

为了测定化学反应的焓变,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方法和计算原理。

一、热效应的测定方法1. 火焰法:该方法适用于气态反应物和产物。

实验中,将反应物放置在燃烧器中,在反应物燃烧过程中,测量升温或降温的大小,并结合燃烧热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焓变值。

2. 溶解法:该方法适用于固态反应物的溶解反应。

实验中,将固态反应物溶解于溶剂中,测量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并结合溶解热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焓变值。

3. 量热法: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反应。

实验中,使用量热计测量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大小,并结合量热计的测温数据和热容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焓变值。

二、焓变的计算原理1. 标准焓变:焓变的计算通常以标准状况下的焓变为基准。

标准状况是指温度为298K(25℃)和压强为1 atm(标准大气压)的状态。

标准焓变可以通过实验测定的反应热效应与标准状况下的热容量之积得到。

2. 热容量:热容量是指物质在吸收或放出单位热量时温度的变化量。

热容量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性和性质进行计算。

在焓变的计算中,需要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热容量以及摩尔数的比例关系,计算出整个反应过程中的热容量变化。

3. 热效应计算公式:热效应可以通过反应物和产物的焓值之差来计算。

在计算焓变时,需要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各组分的两个物质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将各组分的焓值相加或相减,得到最终的焓变值。

三、实验条件的控制在进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定实验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温度:实验应该在恒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以保证测得的温度变化是由于反应本身产生的热效应。

2. 实验时间:实验过程中应尽量缩短反应时间,以减少其他因素对热效应测定的影响。

3. 单位量的控制:在实验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控制反应物的量,以便正确计算热效应。

总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焓变的实验测定及计算原理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和计算公式来确定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大小。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热力学计算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热力学计算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热力学计算化学反应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现象,它涉及到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或吸收热量的现象,它是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及其热力学计算方法。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分为两类,即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而吸热反应则相反,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常用符号ΔH表示,单位是焦耳/摩尔(J/mol)。

例如,将氧气和氢气混合并点燃,可以发生燃烧反应生成水,反应式为:2H2(g) + O2(g) → 2H2O(l)这个反应是放热反应,它的热效应ΔH为-484kJ/mol,表示每摩尔氢气和氧气反应放出484kJ的热量。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物的摩尔数有关,通常也与反应物的物态、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条件有关。

例如同样是燃烧反应,但是在不同的温度下,热效应可能有所不同。

二、热力学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以便预测反应的实际结果。

常用的计算热效应的方法有热量平衡法、焓变计法、卡路里计法等。

1. 热量平衡法热量平衡法是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差来计算热效应的一种方法。

例如,可以将反应物溶液和溶剂溶液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将它们混合起来,在混合过程中记录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从而计算热效应。

2. 焓变计法焓变计法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的焓值差来计算热效应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焓变的基本性质,即在恒压下,焓变等于热量变化。

焓变可以通过热容、温度和反应物的物态等因素计算得出。

3. 卡路里计法卡路里计法是通过测定反应物和产物的热值来计算热效应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的是卡路里定律,即在固定温度下,每克物质增温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是一定的。

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热值变化,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热效应。

三、总结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是衡量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物理参数,它可以通过热量平衡法、焓变计法、卡路里计法等多种方法计算得出。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实验测定与计算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实验测定与计算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实验测定与计算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常用于描述反应的放热或吸热特性。

测定和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是化学研究中重要而基础的实验工作。

本文将介绍测定和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实验测定热效应的方法1. Calorimeter(量热计)法:Calorimeter法是测定热效应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实验中,将反应物加入到称量好的中性溶剂中进行反应,然后用量热计测定溶液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通过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热效应。

2. 燃烧热法:燃烧热法通常用于测定燃烧反应的热效应。

实验中,将反应物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通过燃烧装置传输到水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变化,然后计算出反应的热效应。

3. 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是通过测量反应物的焓变来确定热效应。

实验中,将待测反应物与已知热效应的反应物共同反应,测量反应前后的焓变,然后计算出待测反应的热效应。

二、热效应的计算1. 热效应的计算公式:热效应可以通过下列公式来计算:热效应 = (热量变化) / (物质的摩尔数)其中,热量变化可以通过测定温度变化或燃烧产生的热量来获得,而物质的摩尔数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物质的摩尔数比较得出。

2. 反应焓变的计算:反应焓变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焓变化。

在常压下,反应焓变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ΔH = Σ(反应物的摩尔数 * 反应物的生成焓) - Σ(生成物的摩尔数 * 生成物的生成焓)其中,Σ表示对所有参与反应的物质求和,反应物的生成焓是指反应物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生成焓是指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所释放的能量。

三、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物的摩尔数、反应物的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使用量热计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量热计的初始温度与最终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 在进行燃烧实验时,要注意安全,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并戴好防护装备。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焓变实验测定计算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焓变实验测定计算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焓变实验测定计算一、引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是指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了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对于许多化学过程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来计算反应的焓变。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1. 实验仪器:热量计(卡计),量热器,温度计,计时器等。

2. 试剂:盐酸(HCl)溶液,氢氧化钠(NaOH)溶液。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 将卡计器用纱布擦拭干净,确保表面洁净。

(2) 用温度计测量室温,并记录下来。

2. 实验操作:(1) 取量热器,加入一定体积的盐酸溶液。

(2) 在热量计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并记录其体积。

(3) 将量热器中的盐酸溶液倒入热量计中,然后立即盖上热量计的盖子。

(4) 轻轻摇晃热量计,使反应充分进行。

(5) 观察并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直到温度稳定为止。

四、数据处理与计算1. 温度变化的数据处理:(1) 根据实验记录的温度值,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 在温度曲线的起始点和终点之间选择一段稳定的温度变化,计算该段时间间隔内的温度变化ΔT。

2. 计算热量变化:(1) 根据热量计的热容量,计算出热量计的热容量C,单位为卡/℃。

(2) 根据热量计的热容量C和温度变化ΔT,计算出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q,单位为卡。

3. 计算反应的焓变:(1) 根据NaOH的摩尔浓度和反应的体积关系,计算出反应涉及的NaOH的摩尔数。

(2) 根据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比例,计算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

(3) 根据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和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q,计算出反应的焓变ΔH,单位为千焦/摩尔。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使用前应了解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2. 实验中应注意准确测量和记录温度变化和体积变化的数据。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热量的损失,尽量减小外界环境对实验的影响。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温度变化和热量变化数据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焓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态函数的性质 ➢ 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 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系统 的始、末态有关,而与变化的实际途径无关。
以下例子说明:当系统由始态变到终态时,系统的状态 函数压力p和体积V的变化量与途径无关。
外压从3pº变为p°
3pº
V T
一、反应热的测量
(4)过程与可逆过程
在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过程中,系统与环境 存在温度差而交换的能量称为热。
热的符号规定: 系统吸热为正,系统放热为负。
热量q不是状态函数
二、反应热的测量
1. 反应热的实验测量方法
化学反应热指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化学规定:系统放热为负,系统吸热为正。
摩尔反应热指当反应进度为1 mol时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等容)反应热可在弹式量热计中精确地测量。
学习情境一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量与计算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生物技术系
单元要点
了解若干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状态函数、 1 热力学标准态、反应进度、焓等)
了解用弹式热量计测量定容热效应 2 的原理, 掌握反应热的测量方法
3 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qv的实验计算法
一、反应热的测量
1. 基本概念
(1)系统与环境
一、反应热的测量
(3) 状态与状态函数
状态就是系统一切性质的总和。有平衡态和非平衡态之 分。
如系统的宏观性质都处于定值,则系统为平衡态。 状态变化时,系统的宏观性质也必然发生部分或全部变 化。
状态函数 用于表示系统性质的物理量X 称状态函数,如气体的 压力p、体积V、温度T 等。
一、反应热的测量
qm q / n
二、反应热的测量
2. 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化学反应与热效应关系的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其标准写法是:先写出反应方程,再写出相应反应热,两 者之间用分号或逗号隔开。例如:
N2H4(l)+O2(g)=N2 (g) +2H2O (l);qV,m 620kJ mol 1 2H2(g)+O2(g)=2H2O (l);q p,m 570kJ mol 1
(1) 热力学标准态:
➢ 气体物质的标准态:标准压力p 下表现出理想 气体性质的纯气体状态 ➢ 溶液中溶质B的标准态是:标准压力p 下,质 量摩尔浓度为m (1.0mol.kg-1),并表现出无限稀溶 液中溶质的状态; 本书采用近似c =1.0 mol.dm-3) ➢ 液体或固体的标准态是:标准压力p 下的纯液 体或纯固体。
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一部分物质和空间。 环境: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联系的其它物质和空间。
开放系统 有物质和能量交换
封闭系统 只有能量交换
系统的分类[观看动画1-1]
隔离系统 无物质和能量交换
一、反应热的测量
(2) 相
系统中任何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根据相焓 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 B时反应的焓变称为标准摩尔生成焓,记作 f Hm 。
298.15K时的数据可以从手册及教材的附录3中查到。
指定单质通常指标准压力和该温度下最稳定的单质。如 C:石墨(s);Hg:Hg(l) 等。但P为白磷(s),即P(s,白)。
一、反应热的测量
(5) 功和热
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过程中,系统与环境除热 以外的方式交换的能量都称为功。
功的符号规定:(注意功符号的规定尚不统一) 系统得功为正,系统作功为负。
由于系统体积发生变化而与环境所交换的功称 为体积功w体。所有其它的功统称为非体积功w ′。
w = w体+ w ′
一、反应热的测量
➢单相(均匀)系统 ➢多相(不均匀)系统
相与相之间有明确的界面。 思考: ① 101.325kPa,273.15K(0°C)下,H2O(l), H2O(g)和H2O(s)同时共存时系统中的相数为多少。② CaCO3(s)分解为CaO (s)和CO2(g)并达到平衡的系统中的 相数。 答: ① 在此条件下,存在3相(气、液、固各一相; ② 3相(气体1相,固体2相)。
显然,标准态指定单质的标准生成焓为0。生成焓的负值越 大,表明该物质键能越大,对热越稳定。
二、反应热的测量
1.3.4.2 反应标准摩尔焓变
标准状态下,反应进度ξ = 1mol的焓变称为反应的
标准摩尔焓变:记作 r Hm, (T )
测定原理: 由于qp =ΔH 所以可以通过在标准状态下测定恒温恒压 条件下的反应热得到反应标准摩尔焓变。
二、反应热的测量
设有n mol物质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使弹式量热 计与恒温水浴的温度从T1上升到T2,弹式量热计与恒温水 浴的热容为Cs(J·K-1), 比热容为cs(J·K-1kg-1 ),则:
q cs ms (T2 T 1) Cs T
由于完全反应,ξ = n 因此摩尔反应热:
ΔH – ΔU = qp – qV = p(V2 – V1)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有:
qp – qV = n2(g)RT – n1(g)RT = Δn(g)RT
对于有凝聚相参与的理想气体反应,由于凝聚相相 对气相来说,体积可以忽略,因此在上式中,只需考虑 气体的物质的量。
小结
对于没有气态物质参与的反应或Δn(g) 0的反应,qV qp 对于有气态物质参与的反应,且Δn(g)0的反应,qV qp
二、反应热的测量
定压反应热与焓 ➢ 定压反应热
恒压过程,不做非体积功时, w体= – p(V2–V1),所以 qp = ΔU + p(V2–V1)
思考:这两个公式有什么用处?
答:可以利用这两个公式计算反应热。
二、反应热的测量
已知
定容反应热:qV = ΔU; 定压反应热:qp = ΔUp + p(V2 – V1) 等温过程, ΔUp ΔUV,则:
∵ qP =△U + p(V2 – V1)
= (U2 - U1)+ p(V2 – V1) = (U2 + p 2V2) – (U1 + p 1V1) 令H = U + p V 则qp =H2 – H1=ΔH
H 称为焓,是一个重要的热力学函数。
公式qp =ΔH 的意义:
① 等压热效应即为焓的增量,故qP也只决定于始终态, 而与途径无关。 ② 可以通过ΔH的计算求出的qP值。
二、反应热的测量
注意事项 应用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 焓时需要注意 ➢ 物质的聚集状态,查表时仔细 ➢ 公式中化学计量数与反应方程式相符 ➢ 数值与化学计量数的选配有关 ➢ 温度的影响 r Hm (T ) r Hm (298.15 K)
二、反应热的测量
例 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处于标准状态,计算1mol乙炔完全 燃烧放出的能量。
即热化学方程式可像代数式那样进行加减运算。
二、反应热的测量
盖斯定律示例
例 已知反应 C O2 CO2 和
计算
C

1 2
O2

CO
的反应焓,
CO

1 2
O
2
CO2
的反应焓,
解:
C O2 CO2
CO

1 2
O2

CO2
r H m,1 393.5 kJ mol 1 r H m,2 283.0 kJ mol 1
解:从手册查得298.15K时Fe2O3和Al2O3的标准摩 尔生成焓分别为–824.2和–1675.7kJ·mol-1。
r H m (298.15K) f H m (Al2O3, 298.15K) f H m (Fe2O3, 298.15K) [(1675.7) (842.2)]kJ mol 1 851.5 kJ mol 1
二、反应热的测量
(2)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
通常把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系统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反应热。
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反应热又可分为: 定容反应热定压反应热
➢ 定容反应热 恒容过程,体积功w体 = 0,不做非体积功 w ′=0时,
所以, w= w体+ w ′=0 ,qV = ΔU
二、反应热的测量
二、反应热的测量
(3) 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的恒压或恒容反应热只与物质的始态或终态有 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始态 C(石墨) + O2(g)
r H m, 1
终态 CO2(g)
中间态
r H m, 2 CO(g) + ½ O2(g) r Hm, 3
r Hm, 1 r Hm, 2 r Hm, 3
C

1 2
O2

CO
式(1) -式(2)
r H m, 3 r H m,1 r H m,2 [393.5 (283)]kJ mol 1
100.5kJ mol 1 由盖斯定律知:若化学反应可以加和,则其反应热也可以加和。
二、反应热的测量
3. 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实验过程中无法控制生成产物完全是CO。
因此,只能用理论方法来计算反应热。
二、反应热的测量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时,若系统从环
境吸收热q,从环境得功w,则系统热力学能的
增加ΔU (U2 – U1)为:
ΔU = q + w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能量守恒定律在 热力学中的的应用。
其中,热力学能从前称为内能。
若不注明T, p, 皆指在T=298.15 K,p=100kPa下。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
➢ 标明反应温度、压力及反应物、生成物的量和状态。
二、反应热的测量
3. 反应热的理论计算 并不是所有的反应热都可以实验测定。例如 反应: 2C(s) + O2(g) = 2CO(g) 思考:为什么上述反应的反应热无法实验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