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复习题
工业催化复习题

工业催化复习题工业催化复习题1一、填空1. 催化剂只能而不改变反应的。
2. 多相催化剂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3. 评价工业催化剂性能好坏的指标有、、、、等。
4. 在多相催化反应中有、、三类控制步骤。
在连串反应中,控制步骤总过程速度。
当过程处于时,催化剂内表面利用率最高。
5. 固体酸表面存在和两类酸性中心;两者的转化条件是。
6. 催化剂表面能量分布的类型有、、三种形式。
7.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用于,吸附量与压力的关系是。
8. 吸附热表征。
催化活性与吸附热之间的关系。
9. 半导体的附加能级有和两种,N 型半导体的附加能级是能级,它使半导体的E f,电导率。
10. 络合物催化剂由和两部分组成。
11. 常用的工业催化剂制备方法有、、等。
12. 造成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有、、等。
13. 催化剂上的吸附有和两种类型;H2的吸附常采用,烯烃的吸附常采用。
反应物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态决定了催化反应的。
14. 按照助剂的功能,它可以分为、两类。
15. d 轨道在四面体配位场中能级分裂为、两组;当电子成对能P<―分裂能Δ时,电子采取排布。
16. 影响过渡金属的催化剂活性的因素有、两方面,组成合金可以调节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因素。
17. 分子筛催化剂的特点是。
常用的分子筛催化剂有、等。
18. 均相催化的优点是、;但其缺点是、等。
19. 选择性的定义是,其计算公式是。
二、画出[PtCl 3(CH 2=CH 2)] 的空间构型及电子结构图,并指出CH =CH 2活化的原因。
三、(二选一)1.写出CO+O 2→CO 2 在 P 型半导体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
2.试解释 N 型半导体催化剂利于加氢反应。
四、载体的作用有哪些?五、举例说明混合氧化物的表面酸性是如何形成的。
六、判断与改错1.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度,增大反应平衡常数。
2.催化剂吸附气体能力越强,其催化活性越高。
3.金属催化剂的 d%越大,催化活性越高。
4.半导体的能带结构都相同。
(完整word版)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骨架:β笼中的四个六元环联结而成
形态:金刚石型结构(属立方晶系)
主晶穴:β笼和六方棱柱围成。孔道8~9Å最大孔径为12元环
32.简述用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时老化的作用。
发生晶型完善及晶型转变,使晶型沉淀形成均匀晶粒或减少非晶型沉淀中杂志的浓度形成稳定晶粒
33.简述沸石分
22.有机物的乙酰化要用L酸位催化。(t)
23.X型和Y型分子筛的结构是一样的。(f)
24.择形催化是分子筛的主要特征。(t)
25.金属的禁带宽度很大。(f)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26.催化剂
凡能加速化学反应趋向平衡,而在反应前后其化学组成和数量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40.按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列出本文出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为催化剂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孔结构的是()
A.活性组分B.载体
C.助剂D.助催化剂
2.BET等温式属于五种吸附等温线中的类型()
A. B. C. D.
3.能给出质子的称为()
A.B酸B.B碱
C.L酸D.L碱
4.工业上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是()
A.Cu/γ-Al2O3B.Ag/α-Al2O3
C.Ag/γ-Al2O3D.Ni/γ-Al2O3
5.所有金属催化剂几乎都是过渡金属,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
A.易失去电子B.易得到电子
C.易强烈吸附反应物D.有着d电子结构
6.X型分子筛最大孔径约为()
A.0.4nm B.0.6nm
C.0.7nmD.0.8nm
7.金属在载体上的细微程度用()
27.超强酸
是一种酸性比100%硫酸还强的酸。H。<-11.9
工业催化考试复习

1.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但它本身不因化学的结果而消耗,它也不会改变反应的最终热力学平衡位置。
2.载体的作用有哪些?分散作用稳定化作用支撑作用传热和稀释作用助催化作用3.均相催化所有反应物和催化剂分子分散在一个相中,如均相酸碱催化、均相络合催化。
4.多相催化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不同的相,催化剂和反应物有相界面将其隔开。
如气液、液液、液固、气固、气液固。
5.简述多相催化反应过程包括的五个过程。
反应物向催化剂表面扩散反应物向催化剂表面吸附被吸附的反应物在表面上迁移、化学重排和反应产物由催化剂表面上脱附产物离开催化剂周围的介质扩散6.烧结粉状或粒状物料经加热至一定温度范围而固结的过程7.选择性转化为目的的产物所消耗的某反应物量/某反应转化的总量8.在估量一个催化剂的工业价值时,哪三个因素最重要?考虑的顺序是什么?他们分别是活性、选择性和寿命。
考虑的顺序:9.简述化学吸附的单层与物理吸附的单层的不同之处化学吸附的单层吸附量,即为占领吸附剂的所有吸附部分所需的吸附质的量,而吸附质的吸附部位则是由吸附剂的结构和吸附物的化学性质所决定的。
物理吸附的单层吸附量,则是分子式以密集排列的形式,以完全的单层分子遮盖表面所需的吸附质的量10.如何确定半导体氧化物为n型或p型?N型氧化物的电导由导带中的电子数决定,而p型氧化物的电导则由价带中的正穴数决定。
基于这个原理,可以用下述方法确定非计量氧化物是n型还是p型。
将氧化物基于一定压力的氧气氛中,并测量氧化物的电导随氧气压的变化,如果电导随氧气压力增加而增加,则此氧化物为p型,相反则为n型。
11.在n型和p型半导体催化剂中加入施主杂质,其电导率和逸出功有何变化?N型半导体催化剂加入施主杂质后,它的导电率提高,逸出功降低。
因为n型半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加入施主杂质后,使得导带自由电子增加,所以导电率提高,Ef提高逸出功降低;而p型半导体催化剂加入施主杂质后,它的导电率降低,逸出功也降低。
工业催化复习题及答案

1、论述催化剂是如何加速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路线,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能的百分数增大,反应数率加快2、催化作用有哪些基本特征?1) 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
2) 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
3)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4) 催化剂的寿命3、说明催化剂为什么不能改变平衡反应的平衡位置?化学平衡是由热力学决定的,DG0=RTlnKP,其中KP为反应的平衡常数,DG0是产物与反应物的标准自由焓之差,是状态函数,只决定于过程的始终态,而与过程无关,催化剂的存在不影响DG0值,它只能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而不能移动平衡点4、具有加氢功能的催化剂往往对脱氢反应也有活性。
试给予解释。
根据Kf=K1/K2,催化剂可以以相同的比例加速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因此,对于可逆反应,能够催化正方向反应的催化剂,就应该能催化逆方向反应。
5、通常固体催化剂有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6、试说明催化剂稳定性与寿命的区别与联系。
稳定性:是指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寿命:是指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能够达到装置生产能力和原料消耗定额的允许使用时间。
区别:前者指的是变化情况,后者指的是时间长短。
联系:催化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其寿命,稳定性好的催化剂的寿命长,稳定性不好的则短。
7、多相催化反应通常包括哪个连续的步骤?(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附;(3)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内表面脱附;(5)反应产物在孔内扩散并扩散到反应气流中去。
8、试比较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借助分子间力,吸附力弱,吸附热小(8-20kJ/mol),且是可逆的,无选择性,分子量越大物理吸附越容易发生。
(完整word版)专科《工业催化》_试卷_答案

专科《工业催化》一、(共50题,共100分)1. 关于催化剂描述不正确的是 ( ) (2分)A.催化剂量与化学计量方程式无关B.反应速度通常与催化剂量成正比C.加速反应但不参加反应者也是催化剂D.参加反应后催化剂会有变化但很微小.标准答案:C2. 工业上用于空气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中和分别作为( ) (2分)A.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B.主催化剂和载体C.载体和主催化剂D.助催化剂和主催化剂.标准答案:B3. MgO载体是( ) (2分)A.酸性载体B.两性载体C.中性载体D.碱性载体.标准答案:D4. 在过渡金属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化学吸附最弱( ) (2分)A.乙烷B.乙烯C.乙炔D.苯.标准答案:A5. 孔半径范围在1.5~15nm的孔称为()(2分)A.微孔B.中间孔C.中大孔D.大孔.标准答案:B6. 下列催化剂制备方法中,只能制备低含量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是( ) (2分)A.沉淀法B.机械混合法C.离子交换法D.浸渍法.标准答案:C7. B.E.T.方程式的导出是基于( ) (2分)A.化学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B.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C.物理吸附的单分子层理论,用Langmuir的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D.物理吸附的多分子层理论,用Freundlich的非理想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标准答案:B8. 两种反应物参加的多相催化反应中( ) (2分)A.两种反应物都必须发生化学吸咐B.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化学吸附C.至少一种反应物发生物理吸附D.以上都可以.标准答案:B9. 在催化剂的煅烧过程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 (2分)A.失去化学键合的水或二氧化碳B.不改变孔径分布C.形成活性相D.稳定机械性质.标准答案:B10. 助催化剂()(2分)A.本身对某一反应有很好的活性B.加入的量一般小于催化剂总量的10%C.对载体没有帮助D.对催化活性组分无影响.标准答案:B11. 下列哪种制备方法是控制均匀沉淀的有效方法( ) (2分)A.在金属盐溶液中加NaOH作沉淀剂B.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尿素作沉淀剂并加热C.在金属盐溶液中加Na2CO3作沉淀剂D.在金属盐溶液中加醋酸作沉淀剂.标准答案:B12. 在用压汞法测孔结构时( ) (2分)A.样品孔半径越大,所需汞压越大B.样品孔半径越小,所需汞压越小C.样品孔半径越大,所需汞压越小D.样品孔半径与所需汞压无关.标准答案:C13. 下列金属催化剂中,加氢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 (2分)A.PtB.PdC.NiD.Cu.标准答案:A14. 在过渡金属催化加氢催化剂中,一般其“d带空穴”和“d特征百分数”范围在 ( ) (2分)A.0~2,40~50%B.2~4,40~50%C.0~2,80~90%D.2~4,80~90%.标准答案:A15. 下列哪些气体在型半导体上吸附,会使其电导率增大,溢出功下降。
工业催化复习题及答案

1、论述催化剂是如何加速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路线,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能的百分数增大,反应数率加快2、催化作用有哪些基本特征?1) 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
2) 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
3)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4) 催化剂的寿命3、说明催化剂为什么不能改变平衡反应的平衡位置?化学平衡是由热力学决定的,DG0=RTlnKP,其中KP为反应的平衡常数,DG0是产物与反应物的标准自由焓之差,是状态函数,只决定于过程的始终态,而与过程无关,催化剂的存在不影响DG0值,它只能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而不能移动平衡点4、具有加氢功能的催化剂往往对脱氢反应也有活性。
试给予解释。
根据Kf=K1/K2,催化剂可以以相同的比例加速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因此,对于可逆反应,能够催化正方向反应的催化剂,就应该能催化逆方向反应。
5、通常固体催化剂有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6、试说明催化剂稳定性与寿命的区别与联系。
稳定性:是指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寿命:是指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能够达到装置生产能力和原料消耗定额的允许使用时间。
区别:前者指的是变化情况,后者指的是时间长短。
联系:催化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其寿命,稳定性好的催化剂的寿命长,稳定性不好的则短。
7、多相催化反应通常包括哪个连续的步骤?(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附;(3)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内表面脱附;(5)反应产物在孔内扩散并扩散到反应气流中去。
8、试比较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借助分子间力,吸附力弱,吸附热小(8-20kJ/mol),且是可逆的,无选择性,分子量越大物理吸附越容易发生。
工业催化试题及答案

工业催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工业催化是指利用催化剂促进化学反应进行的过程。
下列关于工业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会在反应中发生永久性变化B. 催化剂的用量在反应中一直保持不变C.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 催化剂在反应中会被完全消耗答案:C2. 工业催化中常用的催化剂包括以下哪一种:A. 金属材料B. 生物酶C. 无机盐D. 有机物答案:A3. 工业催化可以用于以下哪个领域:A. 化肥生产B. 汽车尾气处理C. 化妆品制造D. 塑料加工答案:A、B、D二、填空题1. 工业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并提高反应的________。
答案:反应速率2. 工业催化常用的催化剂具有_______活性,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答案:高3. 工业催化常用的金属催化剂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铂、铜三、简答题1. 简述催化剂的作用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
答:催化剂通过提供反应活化能的替代路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加速了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活性主要取决于其表面结构和晶格缺陷等因素。
另外,催化剂的选择也受到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条件的影响。
2. 举例说明工业催化的应用。
答:工业催化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氨合成过程中,铁催化剂被用于促进氮气和氢气的反应生成氨。
另外,催化剂也被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将有害废气转化为无害物质。
此外,工业催化还用于聚合物的生产、石油加工等领域。
四、论述题工业催化在现代化工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工业催化的发展离不开催化剂的研究和设计。
催化剂的研究是工业催化的基础。
通过研究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了解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为催化反应的优化提供依据。
而催化剂的设计则是根据反应体系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材料和结构。
合理的催化剂设计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风险。
工业催化复习题

⼯业催化复习题⼀、基本概念:1、催化作⽤:催化剂是⼀种物质,它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 ⾃由焓变化。
这种作⽤称为催化作⽤。
2、⽐活性:与催化剂单位表⾯积相对应的活性称为⽐活性。
3、溢流现象:固体催化剂表⾯活性中⼼,经吸附产⽣⼀种离⼦或⾃由基的活性物种,它们迁移到其他的活性中⼼上的现象。
4、双功能催化剂:催化剂不进具有氧化还原功能外,还必须具备酸性催化的功能。
5、表⾯弛豫:位于表⾯的原⼦或分⼦,在⼀定的化学或物理环境下,寻找新的平衡位置,以致改变表⾯第⼀层和第⼆层原⼦之间的距离,这种现象为表⾯弛豫。
6、Br?nsted 酸和Lewis 酸:凡是能给出质⼦或者接受电⼦对的物质称为酸(B 酸或L 酸)7、固体超强酸:固体酸的强度超过100%硫酸的酸强度,称之为超强酸。
因为100%硫酸的酸强度⽤酸强度函数Ho 表⽰为–11.9,Ho <–11.9的固体酸就称为固体超强酸。
8、择形催化:沸⽯具有规正的孔道和孔笼结构,宽敞的通道和孔道⼝限制进出的分⼦,使得催化剂的形状和⼤⼩具有选择性。
9、晶⾯指标:规定⼀套整数hkl 来反映某特定晶⾯及其相应平⾯点阵组的取向,这⼀套整数称为晶⾯指标。
10、d 特性百分数(d%):杂化轨道中d 原⼦轨道所占的百分数称为d 特性百分数,⽤符号d%表⽰。
d ⽳是d 能带中未配对的电⼦数。
11、分散度:⾦属在载体上微细的程度⽤分散度D(dispersion)表⽰,或曝露百分数(P.E.)。
催化剂总⾦属原⼦表⾯⾦属原⼦g D /12、施主能级和受主能级:施主能级——提供电⼦的附加能级。
受主能级——空⽳产⽣的附加能级。
13、n 、p 型半导体: n 型半导体:靠与⾦属原⼦结合的电⼦导电的半导体。
p 型半导体:靠晶格中正离⼦空⽳传递⽽导电的半导体。
14、络合催化:催化剂在反应中对反应物起络合作⽤,使之在配位空间进⾏催化的过程。
15 、溶胶:当分散在介质中的分散相颗粒粒径为1~100nm 时,这种溶液称为胶体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作用的特征是什么?催化剂定义:凡能加速化学反应趋向平衡,而在反应前后其化学组成和数量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特征①不能改变化学平衡②通过改变化学反应历程而改变反应速度③对加速化学反应具有选 择性2工业催化剂的基本指标是什么?工业催化剂的性能要求有哪些? 基本指标:活性、选择性、寿命、经济性。
性能要求: 活性、选择性、生产能力、稳定性、寿命、机械强度、导热性能、形貌和粒度、 再生性。
3什么是催化剂的稳定性?什么是催化剂的寿命?催化剂的稳定性是指催化剂在使用条件下具有稳定活性的时间。
催化剂的寿命是指从开始使用到活性下降到生产不能再用时所经历的时间。
4什么是催化剂失活?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定义:在恒定反应条件下进行的催化反应的转化率随时间增长而下降的的现象叫催化剂失活。
原因:中毒、生焦、烧结、活性组分流失5如何计算催化剂的活性(转化率 X 、转换数TON 转换频率TOF ? ( P 12) 反应速率表示法、反应速率常数表示法、转化率表示法。
转化率X:反应物A 的总量/流经催化床层进料中反应物 A 的总量转换数TON 催化剂上每个活性位通过催化循环使总反应发生的次数 转换频率TOF 每个活性位每秒时间内完成的催化循环的次数6固体催化剂的组成有几部分?说明合成氨催化剂各部分的作用?说明 各部分的作用? 组成:活性组分(主催化剂和共催化剂)、载体、助催化剂。
各部分作用:Fe为活性组分;AI2O3为载体;K20为助催化剂。
Pt 活性组分,Sn 助催化剂,AI2O3酸功能性载体。
7. 固体催化剂载体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载体有哪几种? 作用:分散作用、稳定化作用、支撑作用、传热和稀释作用、助催化作用。
常用载体:低比表面(刚玉、碳化硅、浮石、硅藻土、石棉、耐火砖);高比表面(氧化铝、 SiO2/Al2O3、铁矶土、白土、氧化镁、硅胶、活性炭)。
8. 多相催化反应的步骤有哪些?(课本 P 14)外扩散-内扩散-化学吸附-表面反应-脱附-内扩散-外扩散I物理过程 9、什么是扩散控制、动力学控制?提高宏观反应速率措施? 扩散控制:最慢步骤是物理过程--扩散 动力学控制:最慢步骤是化学过程--吸附、脱附、表面反应 措施:外扩散控制:提高气流速率。
内扩散控制:扩大孔径,减少颗粒直径。
动力学控制:则提高温度,改变催化剂活性组份。
如何消除内、外扩散的影响?外扩散:按比例同时改变空速及床层填充高度;控制合适的反应温度。
内扩散:选择的催化剂的颗粒及颗粒孔径要大小合适。
Pt-Sn/AI 2Q 催化剂 7 化学过程物理过程扩散控制是指反应速度由反应体系的扩散速率决定, 动力学控制是指反应速度由该反应的速率决定。
确定过程控制步骤---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过程宏观速率。
扩散控制措施:改变操作条件或改善催化剂的颗粒大小和微孔构造。
动力学控制:改善催化剂组成和微观结构,改善反应操作条件(特别是反应温度和压力)。
控制步骤不是一成不变,可以通过改变操作条件,使系统从一种控制过程过渡到另一种控制11. 多孔催化剂的效率因子=?物理意义是什么?多孔催化剂的效率因子n = 观测反应速度/本征反应速率 < 1 多孔催化剂的效率因子n =K 多孔/K 消除内扩散二内表面利用率<1 物理意义:定量表达了催化剂内表面利用程度。
12. 各类反应常用催化剂有哪些?加氢:Ni 、Pd Pt 、Cu脱氢:Cr2O3 ZnO Fe2O3 Pd Ni氧化:V2O5 MoO3 CuO Co3O4 Ag羰基化或 OXO 反应:Co2(CO)8 Ni(CO)4、Rh2(CO)8聚合:TiCI4-AI(C2H5)3卤化:FeCI3、AICI3、CuCI2裂解:SiO2-AI2O3、SiO-MgO烷基化:AICI3、BF3 H2SO4 异构化: 重整:丨水合:H3PO4 H2SO4AI2O3、H-离子交换树脂 脱水:r- AI2O31.什么是物理吸附?什么是化学吸附?区别? 物理吸附:靠分子间作用力吸附。
化学吸附:吸附质与吸附剂表面形成化学键。
:Pt/ AI2O3、AICI3、H2SO4 H2SO4/ZnO2 Pt 、Pt-Re 、Pt-Ir/ AI2O32.什么是定位吸附,非定位吸附?定位吸附:ETVE P分隔吸附位的势垒高度EP大于吸附质分子热运动能ET,分子不能逸出“势能阱”;非定位吸附:ET >EP,吸附质在表面自由转换。
3.说明叙述吸附与催化的关系。
①催化活性与催化剂对反应物化学吸附能力有关。
②许多催化反应在远远高于物理吸附能够发生的温度下进行。
③物理吸附力远远小于化学键合涉及的力。
4.说明火山型曲线原理。
在单分子反应中,如果吸附质吸附较弱,则催化活性与反应物吸附强度成正相关关系;如果吸附质吸附足够强,达到了很高的表面覆盖率,则催化活性与反应物吸附强度成反相关关系。
1.B酸、碱,L酸、碱的概念。
B酸:给出质子;L酸:接受电子。
B碱:接受质子;L碱:给出电子。
2.固体酸强度H0概念。
给出质子或接受电子的能力。
3.固体酸性质包括几个方面?酸中心的类型、酸中心的强度、酸中心的浓度。
(酸类型、酸强度、酸(度)量)4.如何用红外光谱法区分测定B酸(1540cm1)、L酸(1610cm1)?NH3做探针考察(g—AI2O3)。
5.列举测定固体酸度与酸强度的方法。
Hammett指示剂的胺滴定法、气相碱性物质吸附法(碱吸附量热法、碱脱附-TPD法、吸附碱的红外光谱(IR)法)。
6. 什么是超强酸?超强酸:H0小于-11.97. 什么是分子筛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分子筛的孔道是如何形成的? 一级结构:以 Si 或 Al 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逐级堆砌而成; 二级结构:硅氧四面体或铝氧四面体通过氧桥形成的多元环; 三级结构:二级结构通过氧桥相互联结,形成三维空间的多面体结构。
分子筛的孔道由空间元环组成8. A 型分子筛、八面沸石、丝光沸石、ZSM 分子筛、 A 型分子筛:八个P 笼围成8元环,主孔道直径约为 八面沸石: 1 2元环,主孔道直径约为 8-9?。
丝光沸石:主孔道为一维的 12 元环孔道,平均直径 ZSM 分子筛:10元环组成,直通孔道和Z 形孔道立体交叉相通,孔道直径 5.1-5.6 ?。
BETA 分子筛:具有三维12元环孔道结构、孔道直径8-9 ?。
9. 分子筛催化理论有哪些?(固体酸,静电场,择形催化) 反应物择型催化 : 反应物分子直径小于孔径的分子进入晶孔反应 。
产物择型催化 :产物中分子临界直径小于孔口的可以从孔中扩散出来 。
过渡状态限制择形催化剂: 产物、反应物不受催化剂窗口的孔径限制, 需内孔和孔腔有适宜的 空间,便于过渡态生成 . 。
分子交通控制的择形催化: 催化剂有大小不同的孔道, 反应物通过一种孔道进入活性部位, 产 物从另一通道扩散出来 。
1 .过渡金属能带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金属能带理论 --- 分子轨道理论N 个原子形成分子,其分子轨道是:N/2成键轨道,N/2反键轨道。
对金属而言,N 个金属原 子形成的分子就是整块金属,故金属分子(即整块金属)其原子数N 非常大成键轨道间能级差 非常小,以至构成能带-满带; 反键轨道间能级差也非常小-空带。
能带间的能级差为禁 带。
金属形成晶格时, 原子按一定的规律紧密排列, 金属原子核对外层价电子束缚较弱, 其电子在 整个晶体内自由运动——离域共价键(金属键)2. d 空穴概念?为什么过渡金属 d 空穴值与原子价电子结构不一致?金属的d 带中某些能级未被充满,可看作d 带中的空穴,称为“ d 带空穴”。
价电子是指原子核外电子中能与其他原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的电子。
空穴是由能带重叠产生 的,能带与价电子结构不一致,从而空穴值与价电子结构不一致。
3. 过渡金属价键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d 百分概念?基本内容: Pauling 价键理论: 金属晶体是由原子通过价电子形成共价键 (金属键) 结合而成。
共价键是由nd 、(n+1)s 、和(n+1)p 轨道参与的杂化轨道。
金属的电子分成两类:成键电子: 填充杂化轨道、形成金属键;原子电子:未结合电子,在原子轨道中。
d%: d 轨道在成键轨道中的分数。
4. 什么是电子逸出功?什么是电离势?金属催化剂的电子逸出功©:金属表面电子移到外界所需的最小功(最低能量); 反应物粒子的电离势 I :反应物电子移到外界所需的最小功(难易程度)。
5. 金属催化剂组分选择应关注的因素有哪些? d 空穴,电子逸出功、晶体结构。
6. 金属组分的分散度D ?什么是结构敏感反应? 分散度 :表面原子数 /总原子数结构敏感反应:反应速率对金属表面细微结构变化敏感的反应。
可用 D 与TOF 的关系来表征。
7. 多位催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活性中心与反应物发生中等强度吸附,活性中心与反应 基团间有一定的结构对应性,使反应物分子适当扭曲而活化。
)1. 什么是本征半导体,n 型半导体,P 型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通过电子激发,既有电子导电,又有空穴导电,,在禁带中没有杂质能级。
BETA 分子筛的结构特征。
4?。
6.6 ?。
N型半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
P 型半导体:靠空穴导电。
2.什么是杂质能级?什么是施主杂质、施主能级?什么是受主杂质、受主能级?①半导体材料中的杂质使严格的周期性势场受到破坏,从而有可能产生能量在带隙中的局域化电子态,称为杂质能级。
在半导体禁带中出现。
②对于N型半导体来说,一个V族杂质原子(如磷P,砷As,锑Sb等)可以向半导体硅提供一个自由电子而本身成为带正电的离子,把这种杂质称为施主杂质。
被施主杂质束缚的电子的能量状态,叫做施主能级,靠近半导体导带下部。
③对于P型半导体来说,,一个III族杂质原子(如硼B,铝Al,镓Ga铟In等)可以向半导体提供一个空穴,而本身接受一个电子成为带负电的离子,把这种杂质称为受主杂质被受主杂质束缚的空穴的能量状态,叫做受主能级,靠近满带上部。
3.为什么n 型或P 型半导体比本征半导体更易导电?因为杂质能级(施主能级和受主能级)处于禁带中间,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较本征半导体中电子跃迁需能小,故N型或P型半导体较本征半导体更易导电。
4.费米能级E f、电子逸出功©定义?费米能级Ef :绝对零度下电子的最高能级。
电子逸出功©:金属表面电子移到外界所需的最小功(最低能量)。
5.杂质对半导体特性的影响是什么。
助催化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影响:施主杂质(给电子):Ef ,导带电子T,从而N型导电性T, P型导电性J;受主杂质(得电子):Ef J,©T,导带电子J,从而N型导电性J, P型导电性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