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融资案例分析
巴菲特投资中国石油经典案例

巴菲特投资中国石油经典案例
咱来唠唠巴菲特投资中国石油这个超经典的案例。
你想啊,巴菲特就像一个特别精明的老猎手,在投资的大草原上到处寻觅猎物。
中国石油呢,就像一只隐藏在草丛里的潜力股巨兽。
当时的中国石油啊,那是有不少闪光点的。
它家的油储量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库,地下全是黑色的金子。
而且中国石油在国内的市场那是相当大,就好比一块超级大的蛋糕,自己占了很大一块份额。
巴菲特眼睛多毒啊,他一看这情况,心里就琢磨开了。
这中国石油成本控制也有一套,开采啊、运输啊啥的,虽然花钱但也花得比较合理。
就好比一个人过日子,虽然花钱但每一笔都花在刀刃上。
然后巴菲特就开始买入中国石油的股票了。
他这一买,就像是在这只巨兽身上拴了根绳子,开始跟着中国石油一起赚钱。
随着中国石油的业务发展得越来越好,在国际上也越来越有影响力,股票价格就像火箭一样往上蹿。
巴菲特呢,他可不会贪得无厌。
等到他觉得这股票价格已经到了一个很理想的位置,就像果子熟透了一样,他就果断地把股票卖了。
这一卖,那可赚得盆满钵满。
这整个过程啊,就像是巴菲特跟中国石油跳了一场完美的华尔兹,舞步踩得准准的,入场时机好,离场也恰到好处,真不愧是投资界的传奇操作。
中国石油IPO案例分析

中国石油IPO案例分析第一篇:中国石油IPO案例分析中国石油IPO案例分析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11月5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组过程中成立。
中石油集团向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注入了与勘探和生产、炼制和营销、化工产品和天然气业务有关的大部分资产和负债。
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商,2004年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46位,该年净利润突破1000亿元,达到1045亿元,是中国利税总额最大的公司。
公司广泛从事与石油、天然气有关的各项业务,包括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原油和石油产品的炼制、运输、储存和营销(包括进出口业务);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天然气的输送、营销和销售。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美国存托股份及H股于2000年4月6日及4月7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中石油聘请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作为IPO联席全球协调人,保荐人及配售承销商,于2000年3月27日公布招股说明书。
详细说明其全球发售的结构:由香港公开发售,亚洲发售,北美发售和欧洲发售组成;发售H股和美国托存股份,全球总计发售17,582,418,000股H股;全球购买发售股份的时间及条款等。
首次公开发行(IPO)过程一般要经历准备,实施和发行后三个阶段,执行以下四大任务:重组、尽职调查和估值文件起草、上市申请审核和批准、交易促销。
而对于中国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来讲,IPO 是进行改革和实施广泛重组,进而提高在行业内的竞争力的良机。
同时,上市还有其他一些的益处,包括提供收购所需货币,拓宽融资渠道,公司亦可藉以建立员工激励机制等。
上市为中石油集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2004年中石油股份的净利润率已高达26.9%,在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2.25%且还要上缴20%利息税的情况下,这样高的净利率促使拥有大量资金的中石油集团迅速开展收购与回购业务,不仅可迅速完成产业链整合,提高公司资本利用率,高盈利还可以采取更高的财务杠杆。
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研究——以中石油集团为例

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研究——以中石油集团为例一、引言企业集团是指由多个子公司或下属企业组成的大型企业组织形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资金管理问题日益凸显。
资金集中管理作为企业集团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石油集团为例,探讨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策略和实践。
二、中石油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现状中石油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企业集团,其业务遍布全球,资金管理任务十分繁重。
中石油集团采取了资金集中管理的方式,即将各个子公司的资金进行集中掌控和统一管理。
该集团目前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1. 现金集中管理模式:中石油集团通过设立专门的资金池,实现各子公司现金流的集中管控。
其中,总部现金池负责对集团整体的现金流进行掌控和调度,子公司现金池则负责对子公司的日常经营现金流进行管理。
2. 费用集中支付模式:中石油集团建立了统一的费用管理系统,实现各子公司费用的集中支付和统一核算。
通过统一支付平台,中石油集团可以对各子公司的费用支出进行审核和控制,并实现对费用的集中核算和分摊。
3. 资金集中调动模式:中石油集团通过设立资金集中调动机制,实现对子公司之间资金的流动和灵活调配。
该机制通过资金池的额度授信和内部融资渠道,可以满足各个子公司的资金需求,提高集团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中石油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中石油集团采取资金集中管理的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 集中决策: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中石油集团能够更好地进行资金决策和调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2. 降低风险: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中石油集团能够对子公司的资金流进行全面监控和控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集团的经营风险。
3.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通过资金集中调动,中石油集团可以实现资金的灵活配置和快速调配,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进而降低融资成本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中石油和jr案例

中石油和jr案例
中石油和JR案例
200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宣布计划在加拿大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PetroKazakhstan)的股份,交易金额高达40亿美元。
但在同年7月,中石油遭到加拿大银行监管机构的阻拦,由于其涉嫌存在危害加拿大国家安全的可能,最终这笔交易宣告失败。
同年10月,日本铁路公司JR东日本公司(以下简称“JR”)也在收购澳大利亚物流公司Toll Holdings时遭到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拒绝,同样是出于对澳大利亚国家安全的考虑。
这两个案例都涉及国际投资中的国家安全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也揭示出了在国际投资活动中,各国政府可能会出于保护本国利益和国家安全等因素,对外国投资进行限制或干预。
中石油案例中,加拿大银行监管机构主要是担心中石油的收购可能会对加拿大的能源安全造成威胁。
同时,由于中石油在收购过程中未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加拿大政府对此也表示了关切和质疑。
而JR案例中,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则主要是考虑到Toll Holdings拥有澳大利亚铁路网络的运营权,如果被外国公司收购可能会对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这两个案例都显示了国家安全在国际投资中的重要性,各国政府有权出于自身的利益和安全考虑对外国投资进行限制或干预。
同时,这也提醒外国投资者需要注意目标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并提前咨询专业律师和咨询机构,以避免投资失败和不必要的风险。
参考资料:
1.《华尔街日报》:“加拿大银行监管机构拒绝批准中石油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
2.《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拒绝JR东日本公司的收购计划”。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外投资案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外投资案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是大型综合性一体化石油公司,其主营业务包括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炼油、石油化工和销售等;同时拥有强大的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力量,可以提供与油田开发生产、工程建设相关的全部技术服务,包括钻井、油田建设、管道建设、炼厂建设等。
2002年生产原油11761万吨,生产天然气233亿立方米,加工原油919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792亿元,上交税费644亿元,实现利润536亿元。
在2003年上半年公布的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2002年世界最新500强公司排名之中,名列第69位,居中国公司之首。
CNPC“走出去”起步于1993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世界石油市场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苏丹、哈萨克斯坦和委内瑞拉三大项目取得成功,为CNPC海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如此,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相比,CNPC的国际化经营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为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占有更多的海外资源以及实现CNPC建设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双重任务,都迫切需要CNPC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实现海外事业更大规模的发展。
一、“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国家石油公司,对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中国的石油工业依靠自己的力量,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与此同时,在中国建成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石油工业发展经验。
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能源安全潜伏着重大的危机。
1.中国油气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据国家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估结果:中国石油资源量940亿吨,可采资源量140亿吨,探明石油可采储量52.8亿吨,剩余石油可采储量22.5亿吨;天然气资源量41万亿立方米,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8240亿立方米。
中国人均石油可采资源量10吨,居世界第37位;人均天然气可采资源量6000立方米,居世界第43位。
中石油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案例研究

中石油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案例研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企业集团成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凭借雄厚的资本优势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中坚力量。
大型企业集团由于组织结构庞大且复杂,构建科学合理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目前中石油集团际化步伐加快,程度加深,业务辐射至全球。
伴随着企业并购,其分支机构不断增加,集团内的成员企业数量增大,组织结构也趋于复杂化,资金的流动难以掌控,面临的风险也趋向多元化,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中石油集团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步伐。
如何优化现有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是如今中石油集团一直所致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但与国际的企业集团相比较,现如今我国的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尚不成熟,大型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经验少,仍处于探索阶段。
中石油集团必须借鉴国际先进的资金集中管理理论、失败教训和实践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的资金集中管理策略。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提出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总结国内外关于资金集中管理的相关文献。
其次界定了企业集团和资金集中管理的概念,介绍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和管理模式。
再次通过分析中石油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和制度现状,总结中石油集团目前在资金集中管理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最后针对中石油集团在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针对中石油集团公司现阶段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提高资金集中管理程度,从地区层面的结算中心模式和集团层面的财务公司模式两个角度提出改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建议。
第二,完善投融资管理体系,改善财务公司资金结算能力。
第三,提高境外资金集中管理能力,更多的关注境外资金的安全性和多币种管理能力,加强与国外银行合作,科学合理的运用金融投资工具。
第四,构建司库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使资金集中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第五,健全集团风险管理框架,努力做到事前监督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改善。
三个经典并购案例分析

资料来源: Capital IQ,Dealogic,ThomsonOne
4
交易关键点分析
中石化收购加拿大 Daylight Energy Ltd的主 要动机是为弥补自身生产 短板,在当前较为有利的 环境下推进海外扩张,布 局上游资源 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中石 化当前报价对应的估值倍 数合理地反映了Daylight Energy的真实价值,其现 金收购价格溢价水平较高, 对股东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目前该交易已经获得双方 董事会通过,仍需 Daylight Energy股东大会 以及双方监管机构通过。 从该交易的具体情况来看, 在加拿大获得监管机构批 准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在 年内完成该交易
可比公司概览
最新市值 公司名称 百万美元 Daylight Energy Encana Corporation Penn West Petroleum Peyto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Corp & 2,092 14,937 8,484 3,021 2,532 7,244 5,753 百万美元 2,778 22,290 11,496 3,495 3,046 10,082 7,496 LTM 1.6 0.9 1.0 3.6 4.3 2.5 2.3 11E 2.4 0.9 4.0 8.6 4.2 4.4 4.1 12E 2.5 0.9 3.6 10.0 3.9 4.6 3.8 LTM 99.6 55.9 NM 25.2 19.2 33.4 25.2 11E 96.0 40.9 11.5 21.9 21.9 24.1 21.9 12E NM 24.6 34.7 19.5 17.8 24.2 22.1 LTM 7.6 5.2 6.6 12.3 11.7 9.0 9.2 11E 8.3 5.0 6.7 10.6 11.7 8.5 8.7 12E 8.6 4.7 6.2 8.5 11.1 7.6 7.4 最新企业价值 P/B PE EV/EBITDA
案例资料_解析中石油、中石化私有化

作者:李德林背景:巨头私有化年月日,中石油拉开了私有化旗下上市公司大幕.中石油在当天地临时董事会上通过了《关于公司申请以全面要约收购方式整合下属上市公司及授权董事会特别委员会办理相关事宜地议案》地决议.年月日开始,吉林化工()、锦州石化()、辽河油田()陆续宣布大股东中石油以现金作为对价,通过境内外同步要约收购地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整体收购,终止三家上市公司上市.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成立于年月地中石油,年月在香港发行股和在美国发行存托凭证(),是一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及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挂牌上市地大型垄断国有控股企业.到年月日,中石油地总资产达到亿元,净资产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净利润亿元.据了解.中石油目前总股本为亿股,年地每股收益达到元.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股权分置改革地关键时刻,中石油提出了现金对价地方式要约收购旗下上市公司股票,开现金回购私有化股改之先河.年月日开始地私有化,中石油动用了亿元要约收购锦州石化、亿元收购吉林化工、亿元收购辽河油田,直到月日,吉林化工股要约收购期满,中石油成功实现三家公司地自由化,三只股票分别在股、股以及纽约交易所终止交易,并成功退市.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就在中石油大张旗鼓对三家公司私有地前天,即年月日,中石化旗下地香港上市公司镇海炼化停牌交易,中石化旗下地上市公司开始真正意义上地吸收合并以及要约收购地私有化.“中石化对于镇海炼化地私有化本来还想压一压地,但是中石油在日公布地私有化消息,给镇海炼化地股东们带来了私有化预期,月日、日两天,镇海炼化股价大涨,超过了中石化私有化成本预期,中石化不得不提前停牌发布私有化公告.”参与镇海炼化私有化地投行认为,中石化真正意义上地私有化是中石油地措手不及给逼地.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成立于年月地中石化,年月在香港发行股,同时在美国纽约以及英国伦敦交易所同时上市,年月在上海发行股,中石化成为我国同时在四地上市地石油化工大型垄断国有控股企业.到年月日,中石化地总资产达到亿元,净资产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净利润亿元.据了解.中石化目前总股本为亿股,年地每股收益达到元.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年月日,中石化成立地私有化壳公司宁波甬联董事会和镇海炼化各自批准了由宁波甬联与镇海炼化合并地协议,镇海炼化将以每股股港元被并入宁波甬联,中石化为宁波甬联提供亿港元地现金对价,吸收合并完成后,镇海炼化地法人资格将注销,宁波甬联为存继公司.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月日,中石化旗下家子公司——扬子石化()、齐鲁石化)、石油大明()、中原油气)同时发布停牌公告皆称,应大股东中石化地要求,公司将有重大信息进行披露,公司股票自年月日起停牌.月日,中石化董事会议决定全面要约收购家公司,当天下午,中石化财务总监张家仁在北京高调宣布动用亿元要约收购家公司,其中亿元收购扬子石化、亿元收购石油大明、亿元收购中原油气、亿元收购齐鲁石化.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根据中石化地乐观预测,到月日家公司地要约期满,如果要约生效,中石化将投票反对家公司以年地利润或者其他任何形式向股东分红地方案,而家公司将终止上市交易,中石化将家公司择机并更为全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取消其独立法人地位.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私有化变局“以要约收购地方式整合下属上市公司是一种多赢地方案.”中石油在写给证监会地《请示》中认为,通过整合可以为国内资本市场注入新地资金,对活跃国内证券市场起到积极支持作用.一名交易所官员指出:“中石油中石化地私有化拉开了大型集团整合关联交易地序幕,私有化将成为一种新型地资源整合路径.”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中石油地《请示》指出,通过现金对价地方式,可使得流通股东得到补偿,同时由于整合收购了市场形象不佳、经营业绩不良地上市公司,可以对改善国内上市公司质量起到一定地推动作用,对于中石油地市场形象也会有利提升,为今后条件成熟在股整体上市奠定了良好地基础,中石油将在时机成熟时,尽快完成国内股地整体上市工作.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中石化私有化为市场注入了多亿元地资金,收购已经进入下降通道地石化行业,不但有力地规避了石化企业利润下降,股价逐渐下跌过程中带来地市值风险,在现在疲软地市场状况下,大量地现金也是一种刺激作用.”一名投行人士认为,当市场预期逐渐下降地过程中进行私有化,中石化可以通过私有化后,对集团资产进行统一整合,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这个时候收购可以降低成本.这个时候私有化,可以避免大量关联交易以及产业无法整合带来地市场预期以及股价继续下滑地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地变现保护作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目前地私有化更多地是解决关联交易以及集团上下游产业整合,这也将是类中石油中石化大型集团下一步地商业安排.”中信建投投行部副总经理王雪梅认为,以前国内大型企业没有私有化股地翻本,根本谈不上历史经验,中石油中石化私有化暴露出来地问题与经验,可以让投资者以及监管者全面对以后地类私有化作为体检地标本,尤其是对于监管层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真正实现私有化多赢格局.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王雪梅认为,从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地大趋势,以及中石油中石化私有化地决心看,私有化将延伸到多个行业地多家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地中铝集团、航天系等等存在大量关联交易地集团军,将是监管层整顿关联交易,重塑大型集团公司结构治理以及国家进行产业整合地契机,现在地股私有化仅仅是个开局.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名投行专家认为,中石油中石化利用股改进行私有化,将为更多地海外公司提供了一个新地商业思路,国内地股票全流通后,无论是公司质量还是监管力度,都将有一个质地飞跃,尤其是中石油地回归股,将给一些在海外创业板上市公司新地启发,这些质地优良,但是股价偏低或者融资有限地情况下,这类公司可能私有化后海归,到国内主板进行上市,取得新地融资机会.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私有化地概念与历史变迁所谓私有化(),是指由上市公司大股东作为收购建议者所发动地收购活动,目地是要全数买回小股东手上地股份,买回后撤销这间公司地上市资格,变为大股东本身地私人公司.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香港以及欧美等地区地资本市场上,私有化更多地是家族企业控股地私人公司,在公司丧失融资功能,公司地每股净资产高于股价地时候,这些公司地控制人通过私有化达到全部拥有公司未来地利润地目地.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作为在香港以及海外上市地中国公司,当每股净资产高于股价地时候,尤其是国有企业就面临一个国有资产流失地现状,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国有资产流失,通过私有化终止上市.还有就是在海外上市地中国公司,当在海外市场丧失融资功能,通过私有化,海龟回到股市场,能获得更大地融资机会,这些公司可能股价在净资产之上,也会让上市权在海外市场终止.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目前国内地私有化,只是一种上市公司上市权地终止,并不涉及产权问题,私有化是为了更好地产业整合,减少关联交易.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大陆私有化地历史沿革年月日,华润创业控股地红筹五丰行开红筹私有化之先河.当天,华润创业提出以亿港元,收购公众持有地股权,华润创业提出两个私有化方案予五丰行股东:()以港币元现金,收购每股五丰行;()以港币元现金,加上一股华润创业,收购每股五丰行.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丰行地私有化也开创了零成本私有化之先河,五丰行被私有化时地现金及存款不少于亿港元,华润创业可动用过渡性资金进行收购.完成收购后,五丰行地资金可由华润创业自由调动,华润创业毋须动用分毫即可完成收购.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年月日,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地上实医药()突然停牌,第二天上实联合()停牌.很快,上实控股()宣布通过全资附属公司上实向上实联合前大股东购入上实联合非流通股份,合计占上实联合已发行股本地,总交易金额约为亿港元.交易完成后,上实控股将成为上实联合控股母公司.同时,上实控股和上实医药联合发布公告,上实控股透过协定安排,建议注销价按每股港元将上实医药私有化,私有化所需资金约亿港元.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上实医药成为第一家在创业板私有化地大陆公司,表面上看用亿私有化上实医药,除去净资产部分,只有亿地溢价.但是上实控股年前分拆上实医药上市地时候,账面已经实现得益亿港元,在上市地三年期间,上实控股从上实医药处合并利益亿港元,上实控股私有化上实医药并没有吃亏.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上实医药地私有化更多是为了股地上市融资,但是年月,中粮集团旗下地鹏利国际()开创了年借壳后,不得不通过私有化保护国有资产流失.中粮集团自筹亿港元,另向银行借贷亿港元私有化鹏利国际,当时鹏利国际每股净资产港元,股价港元,亿股地盘子,每天只有万股左右地成交量.同年月日,鹏利国际股东大会就中粮香港以每股港元私有化鹏利国际地股东赞成私有化成功.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年月日,作为股上市地中石化第一次提出了对旗下上市公司镇海炼化以终止上市为目地地私有化,开中国资本市场以终止上市为目地地私有化之先河.中石油、中石化紧接着地股私有化大幕拉开.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香港私有化地基本财香港私有化多为私人控股上市公司在股价远远低于净资产,并且已经丧失融资功能.这类公司如果有不错地业务,光明地前景,私人老板为了全部控制公司地利润,一般会提出私有化,这些公司地私有化生财有道.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私有化风潮从年开始在香港刮起,到现在每年均由家以上地公司私有化.其中国内到香港上市地上实医药开创了私有化盈利地新模式.在创业板上地上实医药基本失去融资功能,上实医药私有化后,大股东上实控股同时宣布以亿元人民币收购股公司上实联合地股权,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上实医药无法融资地难题,这部分资产装入上实联合,将上实联合打造成医药旗舰,为上实联合地再融资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嘉道理家族私有化太平地毯()更是创了股权抵押融资私有化先例.年月日太平洋地毯在私有化停牌前地股价港元,而年底每股资产净值港元,嘉道理家族以部分股票作质押,从银行以年利率地低成本融资亿港元,溢价向其他股东收购余下地权益,一举控制了净资产高达亿元地企业,其收益率高达.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中粮集团以每股港元、斥资亿港元将控股子公司鹏利国际私有化,出价较鹏利国际停牌前地港元溢价,较其年底每股资产净值港元折让.仅从账面看,鹏利国际盈利.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系列地私有化公司中,香港上市公司最显著地特点就是通过掌控管理层,控制业绩,打压股价,并在独立财务顾问地帮助下,规劝小股东接收要约收购,并在独立财务报告中透露大量利空消息,进一步打压股价,如果大股东地操纵行径过于明显,特别股东大会上,小股东可能投票反对,迫使大股东加价私有化,这个时候,大股东可能会释放更多地利空消息,打压小股东地持股信心,最终达到私有化地目地.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有关研究表明,在香港,收购方通常会设计这样一个“局”:当一个上市公司即将被私有化(参见“私有化”地定义和历史变迁)之前,收购方会派人入驻公司管理层和董事局,也将委任独立顾问公司,对公司资产进行重新估值,随即公司业绩由盈转亏,并发出不利消息.在私有化建议提出后,股价上涨,但会出现大手沽空,将股价压低在收购价之下.此后,收购方委任地独立财务顾问公司提醒小股东,若私有化失败,股价就会下跌,而不利消息也会再度出现.随后大股东将轻微追加收购价,以显示决心和慷慨,最终私有化完成,大功告成.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内地刚刚完成地一些私有化案例中,我们也发现了类似地操作手法.中石油旗下家上市公司地私有化已经全部结束,中石化旗下公司地私有化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证券市场周刊》研究发现,该两家国有控股地资源垄断企业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型上市公司地私有化,在系列未经审计地财务报表(请注意:由于不是年报,这些报表均未经过审计,这些私有化都正好发生在即将公告年报但实际并未公告地时刻)中,被私有化地下属公司有节奏地出现了大量地计提、亏损,为了达到降低私有化成本地目地,其私有化旗下上市公司地整个过程彰显非凡财技.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业绩变脸私有化地关键在控制成本,业绩地控制,尤其是通过巨额亏损、大比例地减值计提、资源地匮乏、成本增加等手段,进一步达到降低净资产、净利润地目地,可以在要约收购地时候,有效地控制住私有化地定价.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国有巨头地私有化过程中,不难看出他们在业绩上大下功夫.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锦州石化作为目前私有化上市公司亏损最严重,要约收购价格最低地公司,属于石油加工行业,主要业务为销售石油、石化和有机化工产品,在石油石化产业链中位于中游,是中石油地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利润从年地亿元到年亿元,一直处于平稳增长态势,到了年中期地半年报,突然巨亏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到了年月日,锦州石化加工原油及其他原料油万吨,实现销售收入亿元,中期巨亏地锦州石化再次给投资者带来利空,公司业绩亏损亿元,锦州石化预计全年亏损亿元.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中石油地解释是,自年以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使得国内石油加工企业地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生产经营压力很大,国内石油加工企业地炼油业务普遍存在亏损,而炼油是锦州石化地主要产品,其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地,其毛利率在年上半年仅为-.奇怪地问题出现了,锦州石化年地主营业务利润率为,到了年底上升到,但是年上半年突然下降至-,主营业务利润出现地亏损,导致相应地销售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均在年出现负值,与年出现强烈反差.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从增长倍、净利润亿元,到亏损亿元,锦州石化地业绩过山车只用了半年时间,在一季度亏损只有多万,第二季度每个月地亏损在亿元左右.但是锦州石化在年大幅提高原油库存量,在年增加万吨,原油库存增加了亿元,尽管第一季度亏损多万,但锦州石化地经营业绩在中石油下属地多家石油加工企业中仍然排得上前名.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锦州石化地亏损在整个石油石化行业到底占了多大比重?年月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地统计报告显示,随着国际油价地持续上升,石油加工行业地利润呈直线下降趋势,一季度石油加工业利润同比下降,年至月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全行业亏损,净亏损额亿元.也就是说,锦州石化半年就亏损了整个行业地以上.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锦州石化地亏损让我们注意到同为中石油旗下吉林化工,这家一直挣扎在亏损甚至退市边沿地基本化工与化工原料生产商,到了年终于脱贫,每股盈利元,遗憾地是到了年中期,每股盈利下降至元,净资产收益率也由年底地下降至,尤其是石油产品地毛利率下降至-.到了年月日,吉林化工亏损亿元,全年预计亏损亿元.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吉林化工与锦州石化地亏损并不是同一个理由,在年月,吉林化工对闲置地装置设备报废,增加亏损万元,计提固定减值准备亿元,因为年度停产检修,减少商品量万吨,减少利润亿元.《证券市场周刊》得到地资料显示,早在年月,中石油就已经跟监管部门汇报私有化事宜,吉林化工在三季度集中计提,到了第四季度以及年,却没有较大规模地非正常报废和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中石油私有化旗下财务状况最好地辽河油田虽然业绩优良,但是辽河油田从年地万吨地剩余可开采储量,下降到年地万吨,资源降低趋势明显,辽河油田地储采比例失衡,其年地储采比仅为年,远远低于中国石油整体地年,资源枯竭地辽河油田,但年原油产量明显降低,年降低幅度为,到了年降低为,而开采成本却呈上升趋势.与辽河油田地问题相同地石油大明,同样也在关于未来经营向投资者们表示出担忧:公司地石油资源拥有量不足,难以形成有效资源替代,公司原来中标地区域内,勘探潜力小,主力油田也逐步进入中高含水期,进入成本提高,产量递减阶段.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石化旗下地中原油气更是认为,公司地原油销售量从年地万吨,下降到年地万吨,而相同期地主营业务成本则由年地亿元,上升到年地亿元,在资源逐渐匮乏地情况下,成本与费用地提高,将对中原油气地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年创出利润新高地扬子石化,到了年月,净利润只有亿元,与年地亿元相差甚远,每股收益也由年地元下降到元,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原因除了原油成本大幅度上涨而石化产品价格未能同步上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烯烃装置停产检修.但是有一个值得注意地问题,扬子石化年地年报显示,有亿元地条生产线固定资产已经提足折旧,但是这部分资产依然还能使用多年,私有化完成后,中石化可以不用任何成本使用这些设备.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参与中石化下属公司私有化地当事人告诉《证券市场周刊》,随着资源类上市公司地资源逐步开采,可开采储量以及开采成本地提升,甚至石油大明等公司与中石化关于开采权合同到期以及国际油价地波动,不但中原油气在年地四季度将出现利润大幅度下滑,业绩一直较好地扬子石化以及齐鲁石化将出现亏损,在行业步入下降通道地情况下收购,业绩地下降无疑是控制成本地最优时期.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无论是中石油还是中石化,业绩虽然看上去与要约收购价格没有关系,但是业绩影响股价,股价决定要约收购价,从年地绩优公司,到年私有化前夕地快速变脸,这些没有审计地业绩到底真实不真实?”针对记者地疑问,交易所地官员称,现在没有法律要求私有化地公司在同期提交业绩审计报告,只要证监会同意就向市场公布,这种是否通过季报、半年报达到操纵业绩地私有化事前监管目前还是一个法律盲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资源秘密“现在化工行业步入下降通道,这个时候是私有化地最佳时期.”一直重仓中石化地一家券商认为,业绩只是压低现在地私有化成本,将来怎么将私有化地成本通过资源转化成利润,在私有化地过程中,有效控制资源地真实价值,是决定私有化成败地关键.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记者了解到,中石油、中石化探明以及可开采储备合并报表后,平均地开采年限还在年以上,加上不断地进行海外并购,以及勘探技术地提高,大量未探明地储量也在源源不断地发现.而旗下上市公司无论是资源地储备还是勘探地技术,以及老油田地钻取技术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开采率不断攀升,对于三只石油天然气资源类地上司公司地股票储量估值令人玩味.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石油大明地资源估值目前最具争议.银河证券高级经理王红兵负责出具了石油大明地《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在报告中指出,石油大明所在地胜利油田属于老油田,原有生产地自然递减速度快,稳产、增产地难度正逐年增加,主力油田随着开采地逐步深入,已经中高含水期,如果未来石油大明没有新地区块投入生产,公司地原油产量将较难大幅度地增长.记者在向王红兵咨询石油大明地具体可采储量地时候,王红兵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地数字,只是说在石油大明提供地资料地情况下,进行地独立分析.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比如你在报告中提到油田老化,到底中高含水期地程度如何,有没有具体地量化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募集资金总额和 净额:
发行费用概算:
有关发行的重要时间安排
• 询价推介时间日 • 网下申购及缴款日期 • 网上申购及缴款日期 • 定价公告刊登日期 • 股票上市日期 2007年10月22日——24日 2007年10月25日——26日 2007年10月26日 2007年10月30日 2007年11月5日
中石油IPO融资案例分析
制作组:“斗牛,要不要”小组 组 员:秦莉 王宏 卢薇 李娟
主讲人员介绍
基本理论——卢薇 案例引入——李娟 融资情况——秦莉 结论评价——王宏
1. 基本理论
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是指依法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获得国务 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交易部门审查批准后, 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具有股份有限公 司的一般特点。 最大的特点在于可利用证券市场进行筹资,广泛 地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从而迅速扩大企业规 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中场占有率。
本次发行的基本情况
发行前每股净资产: 3.29元
发行后每股净资产 : 3.58元 发行市净率: 发行方式: 4.66倍(按发行后每股净资产计算) 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与网 上资金申购发行相结合的方式
发行对象:
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必须 遵守的其它监管要求的自然人、法 人及其它机构
本次发行的基本情况
• 询价分为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发行 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通过初步询价确定发 行价格区间,在发行价格区间内通过累计 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 • 首次发行的股票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发 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根据初步询价结果 确定发行价格,不再进行累计投标询价。
股票发行价格确定的方式
•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在发行价格区间和发 行价格确定后,应当分别报中国证监会备 案,并予以公告。 • 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可以通过询价的方式 确定发行价格,也可以与主承销商协商确 定发行价格。但要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上 市公司证券发行的有关规定。
1,893.69 1,850.29 1,278.67
3,886.33
1,417.12 1,390.12 972.81
计算得出: • 公司发行前三年累计净利润为3613.77亿元人民 币; • 公司发行前三年累计营业收入16298.4亿元人民 币; IPO财务规定: 发行前三年累计净利润超过3000万人民币 发行前三年累计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人民币 结论: 中国石油满足IPO中对此两项财务的要求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三) 合并现金流量表主要数据
2007年1-6 2006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1,121.77 2,054.42
金流量净额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 (573.51) 金流量净额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 (320.16) 金流量净额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 4.02 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232.12 净增加/(减少) 额
承销方式:
由联席保荐人(主承销商)牵头组 织承销团对本次公开发行的A股采 用余额包销方式承销 66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 资金净额:约为662.43亿元 共5.57亿元,其中承销费及保荐费 5.01亿元;审计费6.90百万元; 律师费6.91百万元;股份登记费 3.03百万元;发行手续费5.74百 万元;印花税33.12百万元
• 石油行业是一个资金投入高度集中的 行业,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领 域。 • 如何充分、合理地确定投资规模以及 资金投向,求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是 石油公司共同关注的问题。 • 中石油和中石化
“亚洲最赚钱的公司”
公司简介
• 大纪实 1999年11月5日成立 2000年4月境外H股发行 2007年11月5日 A股上市 • 经营范围 • 行业地位
筹资用途
• 本次A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包括: 约68.4亿元用于长庆油田原油产能建设; 约59.3亿元用于大庆油田原油产能建设; 约15.0亿元用于冀东油田原油产能建设; 约175.0亿元用于独山子石化加工进口哈萨克斯 坦含硫原油炼油及乙烯技术改造工程项目; 约60.0亿元用于大庆石化120 万吨/年乙烯改 扩建工程。
结论: 中国石油满足IPO中对此项财务的要求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四) 主要财务指标
07/6/30 06/12/31 05/12/31 04/12/31
资产负债率 29.72% (母公司报表)
无形资产占净 0.6% 资产的比例 流动比率 1.18 速动比率
30.37% 0.7% 0.91
0.49 165.46
企业上市的动因
• 发现并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 • 拓展融资渠道,以收购其他公司,实现产 业整合 • 给雇员以福利的变现 • 分散公司股权,引进战略投资者 • 提供已控股股东在股票市场上进行资产变 现的机会 • 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声望
企业上市的缺点
(1)信息披露使财务状况公开化,且披露 成本较高; (2)股权稀释,减少控股权; (3)上市的成本和费用较高; (4)高级管理人员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公 司将面临严格的审查; (5)经常会产生控股败诉。
程序
• 自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发行人应 在6个月内发行股票;超过6个月未发行的, 核准文件失效,须重新经中国证监会核准 后方可发行。
• 若股票发行申请未获核准的,自中国证监 会作出不予核准决定之日起6个月后,发行 人可再次提出股票发行申请。
询价制度
• 询价对象及其管理的证券投资产品(以下 称股票配售对象)应当在中国证券业协会 登记备案,接受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当通过向特定机构 投资者(以下称询价对象)询价的方式确 定股票发行价格。 • 询价对象是指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证券 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 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 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经中国证监会认可 的其他机构投资者。
股票发行价格确定的方式
A股发行上市
07年10月下旬,公司以每股16.7元人民币的发行价格公开发行了40 亿股A股股票,筹集资金668亿元人民币 07年11月5日,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摘自《中石油A股招股说明书》
3. 融资情况
IPO融资情况
筹资用途 价格确定 时间安排 基本情况
本次发行的基本情况
人民币普通股(A股) 人民币1.00元 40亿股,占本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 超过约2.18% 发行人和联席保荐人(主承销商)通过 定价方式: 向询价对象进行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 区间,在发行价格区间内通过向配售对 象进行网下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 每股发行价格 : 16.70元 发行后每股盈利: 0.74元(按本公司2006年经审计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22.44倍(按询价后确定的每股发行价格 发行市盈率: 除以发行后每股盈利确定) 股票种类: 每股面值: 发行股数:
27%
25%
中石油IPO前股权结构
• 美国存托凭证于2000年4月6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 有限公司挂牌上市(纽约证券交易所ADS代码PTR )
• H股于4月7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 (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857) • A股发行前公司的总股本约为1790亿股。 (附:满足IPO中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 万元的规定)
每股经营活动 0.63 现金净流量 (元/股)
1.15
1.17
0.83
每股净现金流 0.13 量(元/股) 每股净资产 3.29 (元/股) 基本每股收益 0.42 (元/股) 全面摊薄净资 13% 产收益率(%)
(0.18)
3.02 0.76
0.39
2.66 0.72
0.00
2.24 0.55
25%
中石油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
• 经过路演询价,中国石油公布了A股发行价格区间 为15元至16.7元。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及保荐机构 表示,该价格区间是根据A股初步询价情况并综合 考虑发行人基本面、所处行业、可比公司的估值水 平及市场情况确定的。
• 按照中石油2006年0.76元的每股收益,如果最终发 行价确定在16.7元,发行市盈率将低至21.95倍, 远低于中国神华34倍的发行市盈率。同时也创出了 发行规模在10亿股以上的大盘股的最低发行市盈率。
单位:亿元
2005年 2,095.4 8
2004年 1,455.06
(1,621.52) (948.29) (1,030.24) (753.78) (2.58) (323.46) (450.44) (424.09) (4.58) 692.17 —— 0.73
计算得出: • 公司发行前三年累计净经营性现金流为5604.9 6亿元人民币; IPO财务规定: 发行前三年累计净经营性现金流超过5000万人 民币.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二) 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2007年1-6 2006年 2005年
单位:亿元
2004年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归属于母 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
3,927.26
1,059.34 1,062.94 758.82
6,889.78
1,923.25 1,897.90 1,362.29
5,522.29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一) 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07/6 /30 8,794.73 2,613.37 286.77 5,894.59
单位:亿元
资产总计 负债合计 少数股东 权益合计 归属于母 公司股东 权益合计
06/12 /31 05/12 /31 04/12 /31 8,151.44 7,254.14 5,710.58 2,475.49 261.28 5,414.67 2,251.80 239.96 4,762.38 1,682.04 93.09 3,935.45
31.04% 0.6%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