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最终稿)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目录

72 800000103
槽罐清洗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人社厅发[2008]71号 2008/9/9
73 800000101
选煤辅助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人社厅发[2009]90号 2009/7/17
74 800000099
选煤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人社厅发[2009]90号 2009/7/17
69 800000135
三废处理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人社厅发[2011]104号 2011/11/14
70 800000134
水处理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人社厅发[2011]104号 2011/11/14
71 800000108
甲醇合成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人社厅发[2009]66号 2009/5/25
附件1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目录》名单
序号 职业编码
国家职业标准名称
发文机构
发文号
颁布时间
1
X6-26-01-42
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与信 息产业部办公厅
劳社厅发[2006]5号
2006/3/23
2
X6-26-01-41
水产品质量检验员(试 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与农 业部办公厅合发
81 6-26-01-37
棉花检验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劳社厅发[2001]3号 2001/8/7
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
82 6-26-01-35
检验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劳社厅发[2002]1号 2002/2/11
83 6-26-01-33
电子元器件检验员
计算机软件工国家职业标准

计算机软件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计算机软件工。
1.2职业定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计算机软件编制和设计工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程序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程序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和程序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1.6 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程序员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級程序员不少于250标准学时;程序设计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程序员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程序设计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程序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1)标准教室:用于理论知识培训;(2)具有计算机网络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实验室:用于技能操作培训。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以上各等级申报条件均参照“关于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的暂行规定”1.8.3 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或上机考试的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上机操作和方案设计等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到60分以上者为合格。
程序设计师的考核还包括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的配比为1:20~3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20~30,且不少于2名考评员;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8.5 鉴定时间:理论知识考试为9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为180分钟。
综合评审时间为30分钟。
1.8.6鉴定场地和设备: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一、职业概况1. 职业名称:计算机程序设计员2. 职业定义:计算机程序设计员是指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和技术,从事软件开发、系统分析、设计、测试、维护等工作的人员。
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4. 职业环境:室内,常温,计算机操作环境。
二、基本要求2. 专业要求:计算机相关专业。
3. 培训要求: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职业功能1. 软件开发: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软件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
2. 系统分析:分析用户需求,制定系统解决方案。
3. 系统设计:根据系统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模块划分和接口设计。
4. 系统测试:对软件系统进行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测试。
5. 系统维护:对已上线软件进行优化、升级和故障排除。
6. 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技能要求1. 编程能力: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Java、C++、Python等,能够根据项目需求编写高效、可维护的代码。
2. 算法与数据结构:具备扎实的算法基础,能够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复杂问题,提高程序性能。
3. 软件工程:了解软件生命周期,熟练运用软件工程方法进行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4. 系统架构:具备一定的系统架构设计能力,能够针对不同项目选择合适的架构方案。
5. 问题解决:在面对技术难题时,能够迅速定位问题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6. 持续学习:关注行业动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五、工作内容1. 需求分析:与项目相关人员沟通,明确项目需求,编写需求分析文档。
2. 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制定技术方案,包括系统架构、模块划分、接口设计等。
3. 编码实现:按照设计方案,编写代码,实现系统功能。
4. 单元测试:对编写完成的代码进行单元测试,确保模块功能正确。
计算机软件测试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计算机软件测试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计算机软件测试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软件测试员作为一个专业职业领域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指导下,软件测试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要求也得到了明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计算机软件测试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1. 职业素养的要求计算机软件测试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首先强调了职业素养的要求。
在这方面,除了对基本的道德伦理要求外,还对软件测试员的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这种素养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更关乎整个团队和企业的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软件测试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够注重细节、有耐心、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
2. 技能要求的深度和广度除了职业素养外,计算机软件测试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还对技能要求进行了深度和广度方面的规定。
在技能深度方面,要求软件测试员具备扎实的测试理论知识,包括测试方法、测试流程、测试工具等方面的知识。
还要求软件测试员具备一定的编程和脚本语言知识,能够编写测试脚本和自动化测试代码。
在技能广度方面,要求软件测试员不仅要熟悉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常见的测试类型,还要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测试场景和问题,如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3. 知识更新和现实应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软件测试员还提出了知识更新和现实应用方面的要求。
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软件测试员需要保持学习的动力和习惯,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测试技术和工具。
在实际工作中,软件测试员还需要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测试场景和任务,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工具,保证软件质量。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计算机软件测试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标准不仅要求软件测试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关注个人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工作中,软件测试员需要注重自身素养和技能的提升,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工具,保证软件质量和项目进度。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1)取得职业高级程序员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程序设计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以上职业(专业)毕业证书,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1.8.3鉴定方式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职业技能要求2.1程序员2.1.1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知识。
2.1.2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能够进行程序设计、编写和调试。
2.1.3掌握常用数据库系统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管理。
2.1.4具有一定的软件测试和维护能力。
2.2高级程序员2.2.1掌握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能够进行复杂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2.2.2具有较强的软件测试和维护能力,能够进行系统的优化和升级。
2.2.3掌握常用的软件架构和设计模式,能够进行系统的架构设计和优化。
2.3程序设计师2.3.1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能够进行大型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2.3.2掌握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流程,能够进行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
2.3.3具有一定的软件架构和设计能力,能够进行系统的架构设计和优化。
3.职业发展3.1初级阶段从事程序员工作,掌握一种编程语言和基础数据库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
3.2中级阶段从事高级程序员工作,掌握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具有较强的软件测试和维护能力,能够进行复杂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3.3高级阶段从事程序设计师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能够进行大型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掌握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流程,能够进行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
4.职业素养要求4.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
4.2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不断研究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素质。
4.3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最终稿)

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1. 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
1.2 职业定义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及软件测试知识,使用计算机软、硬件设备,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利用测试工具软件、相关仪器及专用测试装置等,对计算机软件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高级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检验师(国家职业二级)、高级检验师(国家职业一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形体知觉和色觉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大专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高级检验员不少于80 标准学时;检验师不少于60标准学时;高级检验师不少于4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高级检验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检验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检验师和高级检验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理论知识培训在标准教室;技能操作培训在具有必备的教学设备、仪器、工具和一定数量的检验样品的技能培训场地。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高级检验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检验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高等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
——检验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高级检验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检验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取得高等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检验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计算机程序设计员1.2 职业定义:从事计算机软件编制和设计工作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程序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程序员(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三级)、程序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职业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逻辑能力、空间感觉、形体知觉、色觉、手指灵活性、手臂灵活性、动作协调性。
1.6 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程序员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程序员不少于250标准学时;程序设计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程序员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程序设计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程序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以上(含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置: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计算机网络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实验室。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程序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经本职业程序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程序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取得职业程序员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程序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以上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取得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2021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技能考试大纲(计算机类) (1)

2021 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技能高考计算机类技能考试大纲(湖北省技能高考计算机类专业委员会制定)一、考试性质2021 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技能高考,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相同或相近专业毕业生的选拔性考试。
计算机类技能考试(含专业知识、技能操作)应当融合中职毕业生的职业领域行动能力,考核部分本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依据(一)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人社厅发﹝2009﹞66 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2009 年5 月25 日公布施行职业(工种)名称:计算机操作员(1)职业定义:使用电子计算机(微机)从事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处理工作及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与管理的人员。
(2)职业等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职业编码:3-01-02-05。
(二)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人社厅发﹝2008﹞5 号)职业(工种)名称:计算机网络管理员(1)职业定义:从事计算机网络运行、网络划分、网络安全与维护工作的人员。
(2)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网络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职业编码:X2-02-13-05。
(三)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人社厅发﹝2008﹞5 号)职业(工种)名称:计算机程序设计员(1)职业定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计算机软件编制和设计工作人员。
(2)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程序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程序员(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三级)、程序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职业编码:X2-02-13-06(四)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劳社厅发{2008}5 号)职业(工种)名称:计算机(微机)维修工(2008 年修订)(1)职业定义:对计算机(微机)及外部设备进行检测、调试和维护修理的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
1.2 职业定义
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及软件测试知识,使用计算机软、硬件设备,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利用测试工具软件、相关仪器及专用测试装置等,对计算机软件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高级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检验师(国家职业二级)、高级检验师(国家职业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形体知觉和色觉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大专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高级检验员不少于80 标准学时;检验师不少于60标准学时;高级检验师不少于4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高级检验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检验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检验师和高级检验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在标准教室;技能操作培训在具有必备的教学设备、仪器、工具和一定数量的检验样品的技能培训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高级检验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检验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高等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
——检验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检验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检验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取得高等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检验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取得高等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4)取得本职业高级检验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5)取得高等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检验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检验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除上述条件外,还需提交已发表的相关论文1篇。
1.8.3 鉴定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20,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120分钟;各等级技能操作考核按实际需要规定,考核时间不少于90分钟;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15分钟。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或机房进行。
技能操作考核可在具备测试环境和被测试样品的模拟或现场进行。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规行约以及有关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项规定。
(2)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岗位职责,坚持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的要求。
(3) 树立正确的技能观,刻苦钻研技术业务。
(4) 遵守劳动纪律,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爱护仪器、设备、安全文明操作,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5) 讲诚信,严格执行测试规范,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保证检验质量。
(6) 诚实谦和、艰苦朴素、尊师爱徒,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2 基础知识
2.2.1 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本原理。
☜程序设计基础。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知识。
☜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相关外围设备的基础知识。
2.2.2 软件工程知识
(1)软件生存周期概念。
(2)软件开发基本方法。
(3)软件工程标准、规范。
(4)软件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2.2.3 计算机软件测试及相关专业标准知识
(1)计算机软件测试原理和方法
(2)测试相关的常用术语
(3)相关专业标准知识
(4) 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
2.2.4 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1)电工安全、计算机产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
(2)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及操作规程。
(3)计算机系统及设备的连接方法。
2.2.5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相关知识。
本标准对高级检验员、检验师和高级检验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高级检验师
4. 比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