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积跬步,方以至千里

合集下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原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原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原文出自先秦荀子的《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生通:性)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蜹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不积小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意思

不积小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意思

不积小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意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意思是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劝学》。

原文节选: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积跬步,以至千里

积跬步,以至千里

积跬步,以至千里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质管部的樊景云,我的演讲题目是《积跬步,以至千里》中国的古典文献《荀子》中有这样一句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是的,行程千里都要从一步一步开始;无边江河都是由一条条小溪小河汇聚而成的。

如果做事不从一点一滴起,那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注重小的力量,积累点滴,方能成就伟业。

“万丈高楼,始于垒土;合抱之木,始于毫末”,若没有一粒粒细沙,何来危楼百尺高;若没有始于毫末,何出大树众人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没有积累前行的每一小步,又怎么会实现千里之志呢?成功不也是如此吗?如果说成功需要经营,不如说成功需要积累,积累每一次的辛酸苦楚和喜悦微笑,积累应对挫折的经验,积累接受考验时的精神资本,积累迈向成功的每一步。

正如富豪们那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们并非自呱呱坠地便注定富其一生,他们都经历了无数次的拼搏与积累,才造就了他们赢得财富的本领。

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经验老到的成功者,从白手起家到身价百倍,哪一个成功者不是靠“积跬步而至千里?”我们广玉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呢?回首往昔,我们这片车水马龙的厂区是无人问及的荒地,风沙滚滚,荒芜人烟。

有人曾向我这样描述这片土地“一年刮两次风,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笑过之后,想到的更多的是广玉发展至今的不易。

2007年,勤劳勇敢的广玉人进驻了这片土地,怀揣着以厂为家的强烈责任心,他们将这里的黄沙终结。

冒着严寒酷暑,顶着寒风烈日,没有人退缩,没有人放弃,从一点一滴做起,挖沟栽树,修建厂房,你添一砖,我添一瓦。

正是由于每个人的不懈努力,才成就了广玉今天不断壮大的事业。

广玉人在极短的时间里让这片土地上演现代神话,成就美丽传奇。

积跬步至千里

积跬步至千里

积跬步至千里积跬步至千里:跬步千里,汉语成语,拼音是kuǐ bù qiān lǐ,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

比喻学习应该有恒心,要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出自《荀子·劝学》。

用作宾语、定语;褒义。

释义跬步:半步。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

比喻学习应该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积跬步以至千里。

”——典出《荀子·劝学》原文: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

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

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习要善于挤时间。

经常听有的同志说自己想学习,但“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

听上去好像有些道理,但这绝不是放松学习的理由。

中央强调要转变工作作风,能不能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这也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

群众说,现在,有的干部学风不浓、玩风太盛。

这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是要贻误工作、贻误大事的!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僵化、庸俗化。

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释文:原文为“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意思是每一次成功都是一点一滴努力来的。

积硅步以至千里

积硅步以至千里

积硅步以至千里
“积跬步以至千里”是一句中国古语,意思是通过一步步的积累,就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

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在告诉人们,做事情要从小处开始,并将其不断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到达更远的目的地。

“积跬步”也可以理解为积累,意味着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努力不停地积攒经验和知识。

无论在任何领域,我们首先要掌握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成为我们进一步拓展的奠基石。

同时,“以至千里”也提醒我们,不要因为远大的目标而放弃。

每一次迈出的小步都意味着我们更加接近成功。

也许,在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目标看上去遥不可及,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积累,并不断拓展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最终我们一定可以走到那个遥远的目的地。

“积跬步以至千里”其实也告诉我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时间。

许多成功的案例都是通过不断地艰苦努力、积攒经验和不断深入学习,才最终取得成功的。

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勇于追梦,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

最后,“积跬步以至千里”也表达了一个信念,这个信念是不断进步的信念。

积累经验、学习新知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思路,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必要条件。

我们应该在每一次跨出新的一步时,保持努力和奋斗的精神,渐渐地迈向成功的大门。

综上所述,积跬步以至千里是一种对于成功必经的道路的一种诠释,而这条路并不是简单的,需要不停地付出努力、积攒经验、继续前行,才能够到达最终的成功之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演讲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演讲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的《劝学篇》,意思是说,如果不是一步步地走,就无法达到很远的地方。

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就像要到达千里之外的目标,必须先迈出第一步,然后一步步地前进。

如果我们总是想着一次性迈出千里的距离,那么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和失望。

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才能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取得巨大的成功。

我们必须从每一个小目标开始,然后逐步实现更大的目标。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创业中,我们都需要耐心和毅力,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同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也提醒我们要注重细节。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是关键的一步。

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才能确保我们在最终取得成功时不会出现差错。

最后,我想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耐心、毅力和决心去积累和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和目标。

让我们一起用这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挑战吧!
谢谢大家!。

2024湖南中考语文作文真题《始于跬步,方至千里》

2024湖南中考语文作文真题《始于跬步,方至千里》

2024湖南中考语文作文真题《始于跬步,方至千里》范文(一)刘蓉道:“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国为?”大丈夫处事,安事一室乎?人寰之间,似水年华悄然流逝,满腔热血为何而“藏匿”于心?古人云欲速而不达,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何为积累?它是李贺“心中的锦囊”,陪他放牧流浪,使他翰墨凝香;它也是凡人的脊梁,在人间惬意徜徉,让我们遇见机会时不再彷徨;他更是沉睡雄狮苏醒的精神食粮,以大国之姿向世界宣布我们的立场。

行远自弥,笃行不怠。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积累的真谛恰恰流露在这八字真言。

统筹兼顾,顾全大局。

放眼历史,有勾践狱中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又有陈涉田边长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有廉颇肉袒负荆“脱盔卸甲背荆条,请罪登门愿跪腰”。

遵养时晦,明哲保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深处低谷的我们,最有效的路莫过于积累经验,养精蓄锐,直至东山再起,剑指云霄,避免“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的懊悔。

但从侧面看来,“穷寇莫追”又警示着我们做事应当留有余地,近日爆火的《狂飙》中更是深谙此理。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欲明晰积累之益,须顾全大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古有匡衡凿壁偷光偷学识,乱世书生靠坚持;又有孙敬饱读诗书、苏秦同师鬼谷,日月星辰为其掌灯伴读,为博览群书头悬梁、锥刺股;更有孙康映雪夜读,幽而发愤终成御史大夫。

今有“青蛙公主”才华满腹,桃李年华竟为满贯得主;还有北斗导航踏上殊途,咫尺天涯为人民造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诚然,欲明晰积累之益,须持之以恒。

善观风色,善择时机。

苏东坡画前温柔落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勾勒出桃竹相衬,摇曳生姿。

但诗中却别有乾坤,极其细腻的洞察究出其物理,提醒人们应透过事物看本质,观察生活中的微妙,让生命从平凡走向深邃。

做人亦是如此,审时度势,明察于秋毫。

沉淀学识,积累人脉,纵观事态发展,让机会来的理所当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翻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翻译

翻译: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古代的半步。

跬,古
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节选
原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翻译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不积跬步的意义
指一步半步。

常与后句“无以至千里”连用,意为做事情不一点一点积累,就永远无法达成目的。

比喻积累的作用,可以充实、丰富、完善自己。

可用来论说学习工作贵在不断积累。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积跬步,方以至千里
作者:王景卓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03期
摘要:“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习惯是素质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在全社会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细微处入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能为祖国作出贡献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美德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长大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行。

孩子的心田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下希望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看似简单的播种,却蕴含着大智慧。

无处不在磨炼人的心智,无处不在考验人的毅力。

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孩子们每改掉一个坏习惯,就朝成功走近了一步,迈开无数小步子,赢得未来大精彩。

调查显示,现在不少家长“重智轻育”思想严重,分数至上,学习唯一,导致其行为不当,举止不雅,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留痕迹,不着笔墨,白纸一张。

所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职责。

现结合我校养成教育活动,谈谈我对养成教育的浅见。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

通过我校这几年室内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不难看出有不少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规范》倒背如流,滚瓜烂熟,但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什么也不做。

原因很简单,孩子在学校是一个面孔,在家又是另一个面孔,说明了养成教育抓得不细、不力。

让学生养成见到垃圾主动捡拾,在校园内做到“三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遇见老师主动行礼问好等等,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所以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必须从点滴小事抓起。

二、养成教育要用制度约束学生
制度建设是养成教育强有力的保障,人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校在制度建设上很注重养成教育环节,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学生一日在校常规管理》《课堂常规要求》《班级公约》《城关小学学生“十”不准》等,从根本上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并且把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月定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要求以班级为单位重点学习这
些《制度》和《要求》,达到熟记成诵。

第一节课确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明确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如:按时到校、集合做到“快”“静”“齐”、坚持预备铃响后一首歌制度、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课后文明有序活动、上下楼梯成两行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等,让学生明确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加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时时刻刻用制度对照检查自己,鞭策自己。

三、养成教育要依靠榜样的力量唤醒学生
一所好学校成就一批好老师,一位有修养的老师才能带出一批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

比如,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先教师在平时上课就要起示范带头作用,要用师者的行为营造一种规范写字的氛围。

如果学生经常看到老师写字工整规范,学生就会被教师的这种行为所感染。

实践证明,一个博学众长的教师总是更容易受到学生的爱戴;一个热情洋溢的教师,教育出来的学生就一定活泼可爱;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就一定会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尊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事实证明,树立典范,对习惯养成教育有极大的益处,比如,我校依据《宁县城关小学“十星级班级”评选细则》《宁县城关小学“十星级”学生评选办法》,每学年度评出一批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把他们的事迹以宣传牌的形式悬挂在校园里,让大家学习,对照做,从而提升自己的行为习惯水平。

四、诵“经典”浸润养成教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养成教育不是简单说教,我们习惯用经典语言感化学生。

近年来,我县连续举行“全县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我校以《三字经》《弟子规》《行为与习惯》等校本教材为导行内容,积极开展了唱经典、讲经典、演经典、画经典。

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创新形式,进一步加深对经典的理解,了解经典读物所透射出的道德力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培植良习,共育美德是巩固养成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

所以,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养成教育难度不断增大,人常说“5+2=0”,说的是学校对学生5天的正面教育被家庭、社会对学生2天的负面影响,学生的习惯等于“0”。

但这一问题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一轮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广大教师采用家访、下发家庭联系卡等多种手段,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及时了解他们在家、在社会上的表现和心理动向。

每学期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接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协助和监督,消除负面影响,使学生在学校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会在父母的溺爱中消失,不会在社会负面影响的作用下反弹。

编辑孙玲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