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食品安全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
食品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食品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食品相关的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就食品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过去食品安全技术的发展。
在20世纪初,食品安全问题并不被广泛关注,导致了大量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增强,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也与日俱增。
在20世纪60年代,食品卫生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促使了食品安全技术的发展。
此后,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逐渐被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取代。
例如使用高压处理技术、紫外线辐照等方法来杀灭细菌和有害微生物,从而确保食品的品质与安全。
如今,食品安全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检测食品中微量的有害物质,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另外,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增加食品的储藏期和抗菌能力。
纳米技术还可以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改进,提高食品保鲜性。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帮助预测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提前采取措施以防止食品安全的事件的发生。
然而,尽管食品安全技术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面临的挑战依然存在。
首先,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难以追踪和控制。
比如,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经历了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
因此,建立全程监测系统,加强各环节之间的协作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技术应用的高昂成本也制约了食品安全技术的发展。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包括推广新技术,并寻找低成本的替代方案。
最后,新兴的食品安全问题也给食品安全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人们对天然、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保证这些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食品安全技术的发展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进行。
首先,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基因工程将成为改善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

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产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食品安全的监管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始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和改进措施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食品安全监管现状1. 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无论是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还是空气霉菌超标、重金属超标等问题,频频震惊全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成为近年来人们忧虑的话题。
这些事情不仅会影响国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2.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尽管政府和行业部门已经开始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监管的体系和方式还存在不少不足,比如监管责任不明确,执法力度不大等问题。
3. 市场监管混乱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卖假食品、次品、假冒伪劣等问题,消费者很难分辨真假,这也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改进措施的研究1.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要想根本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
必须对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进行修缮,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把食品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努力保障食品生产加工的质量安全和食品标准的真实可靠。
2. 加大对市场监管力度市场监管才问如心脏,如果监管不力,则会出现各种问题。
因此,需要把市场监管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之一,有效的整合全社会各方力量。
在监管工作上,要求各个商家强化自管理,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实现假冒伪劣食品零容忍,并采取强制措施,对严重的违规者进行处罚。
3. 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自我保护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要有效的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规范消费者的行为,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吸引各方力量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全民化。
4. 建立食品安全的信用体系建立食品企业的信用体系,让“诚信”成为守望食品安全的坚强壁垒。
食品安全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食品安全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逐渐提高,食品安全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食品安全行业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食品安全行业的现状在当前社会,食品安全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由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增加,食品安全行业获得了更多关注和投资。
大型食品企业不断加大食品安全投入,加强供应链管理,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食品安全行业的监管机构也日益完善,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和执法。
在食品安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食品追溯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食品追溯技术,人们可以了解食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以及相关的风险信息,从而增加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和保障。
同时,食品追溯技术还可以提高食品企业的管理效率,帮助其更好地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另外,食品安全行业的监测和检测技术也不断提升。
传统的食品检测手段逐渐升级为更加高效准确的先进技术,如基因测序技术、纳米材料检测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加精确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帮助食品企业迅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第二部分:食品安全行业的未来趋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推广,食品安全行业将继续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食品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能力。
例如,通过智能化设备监控食品的生产过程,食品企业可以实时获得数据,并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将极大地推动食品安全行业的发展。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更好地了解食品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安全、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食品产品。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食品的检测和监测能力,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除了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行业在社会层面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健康食品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因此,食品安全行业需要不断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食品安全的现状与解决方案

食品安全的现状与解决方案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现今的食品市场上,各种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益,不惜采用添加药物、过期食材等不良手段,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隐患。
面对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利益?一、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1.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这么严重?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三点:贪婪、利益、监管不到位。
首先,不良商家为了牟取更多的利润,会将成本降到最低限度,采用不法手段来制造各种劣质食品。
其次,消费者的需求与利益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
大众的消费需求逐渐转向低价、高品质,这促使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最后,政府的监管不到位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
政府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和严格执行力,无法杜绝不良商家的不法行为。
2.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不容小觑。
一方面,假冒伪劣的食品容易引发食物中毒等疾病,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死亡;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恶劣影响,降低人们对外出消费的信心,也会降低商家的积极性和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不仅仅体现在个人身体健康上,同时也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为人民生活的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政府和商家须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案为了有效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善。
以下是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1.政府监管措施政府是维护社会大众权益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从管理、监管、执法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市场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还要对食品加工、流通和销售等搜集商家的信息以检测和管理。
2.商家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商家是食品市场的关键角色,他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自觉遵循政府的法律规定,不得采用不法手段做生意、渎职和抵赖消费者。
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和应对措施

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和应对措施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和食品供应链的复杂化,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凸显。
从农
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环节众多,涉及农药残留、添加剂超标、假冒
伪劣等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不惜使用有害物质或采取不正当手段,导致食品安全隐患层出
不穷。
同时,监管不力、法律法规不完善也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
重要原因。
三、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
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
首先,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大对食品生产、流通环节
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其次,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让消费者学会甄别食品安全隐患,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加强科技支撑,推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的创新,提高食品安全监测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四、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项关乎全局的重大工程。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能够建设一个食品安全、健康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吃到放心食品,健康生活。
食品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食品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本文将从现状与未来趋势两个方面来探讨食品安全技术的发展。
一、现状食品安全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首先是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通过对食品的源头、流通环节和销售终端的信息采集与整合,可以实现对食品的全程追溯,从而追踪和隔离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
其次是物流冷链技术的应用,通过对食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监控和控制,有效防止了食品在运输途中的变质和污染。
此外,还有基于光谱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以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快速分析和定量,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然而,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技术标准尚不完善,各地的标准不统一、相互矛盾,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和治理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次是检测手段有限,目前的食品安全检测主要依赖于实验室的手段,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昂贵的设备,限制了大规模快速检测的能力。
此外,还存在一些无证生产、假冒伪劣等问题,对食品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健康造成了威胁。
二、未来趋势为了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未来食品安全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首先,便携式检测设备的研发将成为重要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将有更多的便携式设备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
这将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单位能够在食品流通环节中进行快速检测,减少对食品的破坏性损失和浪费,并及时采取措施阻止存在问题的食品上市。
同时,便携式设备也能方便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进行简单的检测,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基于大数据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整合和分析海量的食品安全数据,可以建立起更加精准、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监管单位可以通过数据来识别和预测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和蔓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处理。
此外,食品安全技术还将更加注重对有害物质的早期预警和预防。
福州市食品安全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

治理“ 餐桌污染”建设“ , 食品放心工程” 已被福州市 留 检 测 超 标 率 0 3 , 产 品 甲 醛 检 测 超 标 率 .4 水 .1 连 福 委、 市政府列入 2 0 年为民办实事项 目 05 本文就福 02 , 江 、 清 等市 多 家 企 业 通 过 无 公 害水 产 州市食品安全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方面进行研究 。 品产 地认 定 ( 福州 市农 业 局提 供 的资料 ) 。城市 二 次
De eo m e t t sq o a d c u tr e s r so o d s f t e h o o y i z u v l p nts a u u n o n e m a u e ff o a e y t c n l g n Fu ho
LI Z i in l HIM U d n ,LI Ya — u n N h— a g 。S — a 2 l N n q a
福州市高 度重视 食品安全工作 , 把治理“ 餐桌 市 场抽 检检 测 全 部合 格 , 食 制 品 卫生 指标 市 场 抽 粮 污 染 ” 建 设 “ 品 放 心 工程 ” 为 整 顿 和 规 范 市 场 检检 测超 标 率 4 4 , 用 油黄 曲霉 毒素 B 含 量 、 、 食 作 .4 食 经济秩 序 的重要工作来 抓, 立起 由市 贸易 发展 过 氧 化 值 、 价 市 场 抽 检 全 部 合 格 , 类 卫 生 指 标 建 酸 酒 局、 市农 业 局 、 市卫 生 局 、 质监 局 、 工商 局 、 科 市 场抽 检检 测 超标率 2O L 。 市 市 市 .6 1 ] 技 局等职能部 门共 同参与 的市 建设“ 品放 心工 食 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 、 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是
一
、
福州市 食 品安全 科技取 得 的成 就 与
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食品安全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关注焦点,因为食品质量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食品安全领域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分析食品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食品安全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食品供应链的日益复杂化,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加。
从农田的农药使用到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再到物流环节中的储存和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个别事件的爆发,更是一种系统性问题。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同时,监管部门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抽检。
消费者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食品信息,并要求企业提供更多的透明度。
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食品安全水平。
二、食品安全的未来趋势1. 强化监管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监管手段将会更加精准和高效。
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监管部门能够更好地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快速采取措施。
此外,还有望出现更加智能化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获取该商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
2. 加强国际合作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性的,各国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
通过分享经验、交流技术和合作管理,各国可以共同解决食品安全难题。
同时,加强国际贸易的监管也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各国将更注重检验检疫机构的合作,对进出口食品进行严格监管和抽检,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传递和跨境流通。
3. 促进企业自我监管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企业将会更加注重自我监管。
建立健全的内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自我监管的基础。
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食品安全培训,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和流程控制,并加大对供应商的管理力度。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的认证和监测,提高自身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4. 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他们的权益保护也越来越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技术监督局注重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市 产品质量检验所拥有超声波清洗器、霉菌培养箱、 硫磷检测器、超净工作台、台式灭菌器、紫外分光光 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荧光光度计等 200 多台, 总 价值 260 万元的检测设备。检测种类、数量逐年增 加, 2002- 2004 年, 完成食品检验种类和数量分别 为 24 类 495 次、25 类 856 次、28 类 1875 次[ 1, 2] 。
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是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可靠保障。作为福建省食品安 全关键技术应用重点城市, 福州市在食品安全科技 方面主要取得以下成绩。
1. 食品安全法规制订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近几年来, 福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食品 安全的政策和措施, 如《福州市治理“餐桌污染”, 建 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福州市“瘦肉精”管 理方法》、《福州市禁止销售和使用剧毒、高毒、高残 留 农药的通 告》、《福州市 农产品使用农 药管理条 例》、《福州市区推行“放心肉”单据挂牌公示制度实 施 办法》、《关于加强肉品采购管理的通告》、《福州
( 二) 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 我国的食品科技体系主要是围绕解 决食物供给数量而建立起来的, 对于食品质量和数
量关注较多, 对食品安全关注相对较少。与提高食 品安全的要求相比, 食品行业在产地环境、原料供 给、生产、加工、包装、物流配送及销售等环节都存 在严重的不适性[ 3] 。福州市食品安全在危险性评 估、标准体系、检测技术与设备、检测体系、过程控 制技术、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等方面同全国总体情况 一样, 存在相当不足。学污染物。制定危险性评估标准程
第 2 期 林治良等: 福州市食品安全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
·39·
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福州市牲畜产 品经营管理暂行规定》、《福州市蔬菜销售质量安全 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政策、法规的制订和实施, 从制度上保证了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2. 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基本构架已经形成。福州 市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测机构主要分布在市( 县) 质 量监督局、农业局和卫生局等部门。目前, 市以及各 市( 县) 疾病控制中心、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市农产 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等单位已通过计量双认 证, 承担着我市食品安全方面的主要检测工作。
[ 收稿日期] 2005- 09- 07 [ 作者简 介] 林治良( 1965- ) , 男, 副研究 员, 博 士研究
生。科技管理、农业持续发展与推广。
速 检测超标率 0. 13% , 实验室检测全部合格; 主要 水果农药残留超标率0. 51% 。上市水产品药物残留 检 测 超 标 率 0. 34% , 水 产 品 甲 醛 检 测 超 标 率 0. 21% , 连江、福清等市多家企业通过无公害水产 品产地认定( 福州市农业局提供的资料) 。城市二次 供 水水 质四项常规指标检测超标率 3. 38% , 矿泉 水、纯净水生产企业抽检检测超标率 6. 67% , 市场 抽检检测超标率1. 56% 。酱油、食醋、鱼露等调味品 市 场抽检检测超标率 1. 08% , 豆制品、肉蛋乳制品 市场抽检检测全部合格, 粮食制品卫生指标市场抽 检 检测超标率 4. 44% , 食用油黄曲霉毒素 B1 含量、 过氧化值、酸价市场抽检全部合格, 酒类卫生指标 市场抽检检测超标率 2. 06% [ 1, 2] 。
福州市农业局负责畜牧业产品和种植业产品 生产源头的种养技术指导、动植物检疫、有害物质 残留监测以及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等工作。成立于 2002 年 9 月的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目前已 拥有价值 300 余万元的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计、农药快速检测仪、便携式农药残毒速测仪 等 40 余套先进检测设备, 已能承担种植业产品农 药、重金属残留检验检测工作。
2.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1) 标准的制 定没有以危险性分析为基础; ( 2) 标准体系尚不健 全; ( 3) 标准水 平偏低; ( 4) 标准的 实用性比 较差; ( 5) 绝大多数食品标准的质量指标与安全指标相混 淆, 造成监督困难; ( 6) 一些食品标准在未经充分验 证的情况下发布, 给标准的使用带来了很大难度。
3. 食源性危害检测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福州市已基本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 品 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 GB 5009—2003) 开 展化学污染物检测。在微生物污染检测方面, 大部 分检测中心均可按照《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微生物 学 部分) 》( GB 4789—2003) 和《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注解( 微生物学部分) 》( 1990) 开展工作。食品安全 控制技术模式已经开始得到应用, 部分企业已初步 开展HACCP 认证。
当前, 食品安全已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治理“餐桌污染”, 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已被福州市 委、市政府列入2005 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本文就福 州市食品安全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方面进行研究。
一、福州市 食品 安全 科技取 得的 成就 与 存在问题
( 一) 成就 福州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把 治理“餐桌 污 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 经济秩 序的重要工作 来抓, 建立 起由市贸 易发展 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科 技 局等职能部门 共同参与的市 建设“食 品放心工 程”联席会议制度, 经过几年努力, 食品安全工作初 见成效。据统计, 截至 2005 年 6 月底, 全市城区生 猪、牛、羊 定 点 屠 宰 率 分 别 达 到 92. 6% 、96% 、 66. 7% , 市区“瘦肉精”检测超标率为 0, 牛奶抗生素 及禽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均未检出超标。种植业 产 品方面, 全市共有 17 家企业 63 个农产品获得绿 色食品使用权证书, 41 家企业 47 个产品获得无公 害产品认证; 建立了面积达 2000 多公顷的 2 个省级 示范区和 3 个市级标准示范基地; 蔬菜农药残留快
3. College of Cr op Science, Fuj ian A gr icultur e and Forestry U nivers ity , Fuz hou, Fuj ian 35000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 ent st atus analysis, the main tasks, key techniques a nd majo r pro ject of foo d safety t echnolog y
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投入 3500 多万 元购置50 余台( 套) 先进仪器设备, 进一步完善和提 高了食 品安全监测处 置能力, 检 测能力从 原来的 218 项提高到600 项。据统计, 2003- 2004 年市疾控 中心共完成食品安全监测检验2990 件( 份) 、检测项 目 46986 项( 次) , 食品污染物监测 3293 件、检测项 目 4979 项( 次) [ 1, 2] 。
·40·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 第 9 卷
5. 食品安全过程控制技术落后。清洁生产技术 估。对危险性评估进行适时更新, 为制定限量标准
和产地环境净化技术缺乏且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导 提供科学依据。
致环境污染严重; 投入品安全控制技术缺乏; 安全
1. 化学污染物危险性评估。在摸清食品中危害
3. 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很不完善。( 1) 实验室能 力较差, 通过国际控制考核标准的机构非常少; ( 2) 与发达国家相比, 监测数量、范围和品种仍有很大 的差距, 缺乏系统的监测数据; ( 3) 监管的重点放在 最终产品监督上, 对过程控制还不够重视; ( 4) 监管 对象多是好企业, 技术水平落后、管理不规范的企 业和分散的农户尚未得到有效的监控; ( 5) 传统式、 突击式和运动式抽查较多, 日常化监管监测少, 监 管力度有限; ( 6) 监测机构多头管理, 部门间职责界 定不清, 使监测工作难以协调有序地进行; ( 7) 仪器 设备条件较差, 专业人才极其匮乏。
1. 未全面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危险性评估技术。 近 20 年来, 一些发达国家建立了危险性评估体系, 而我国在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的暴露评估和定量 危险性评估方面, 水平还非常低。现有的暴露评估 数据存在问题: ( 1) 项目少, 特别是缺乏一些危害性 大而目前急需应对的项目, 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研究 远远不够; ( 2) 数据不连 续; ( 3) 覆 盖的地区 较少; ( 4) 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薄弱。
4. 现行食源性危害关键检测技术落后。发达国 家对食 品安全检测技 术日益呈现 出速测化、系列 化、精确化和标准化的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 检测技术还非常落后。( 1) 仪器设备比较落后, 食品 检验检测仪器自动化和精密程度较低, 很少有检测 机构可以达到超痕量分析水平; ( 2) 检测方法落后, 我国还没有检测机构拥有一次进行上百种药物检 测的多残留分析技术; ( 3) 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 低, 已制定的 79 种农药 197 项限量标准中, 只有 33 种农药有配套检测方法; ( 4) 标准参考物质缺乏, 具 有我国知识产权的试剂盒目前较少或技术水平不 符合要求[ 3] 。
Development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od safety technology in Fuzhou
L IN Zhi-liang 1, SHI Mu-t ian2, L IN Y an-quan3
( 1. Fuz hou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Bureau, Fuz hou, Fuj ian 350001, China; 2. College of H orticultur e, Fuj ian A gr icultur 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