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习题

合集下载

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篇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阅读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谈笑有鸿儒鸿: (2)无案牍之劳形劳:(3)可爱者甚蕃蕃: (4) 亭亭净植植: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4分)4.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参考答案:1.(4分)(1)鸿: 大 (2)劳:使劳累 (3)蕃:多 (4)植:立2.(4分)(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2)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3.(4分)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

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用牡丹反衬强调了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富贵享受。

(指出象征义占2分,分析出正衬与反衬各占1分)4.(3分,志向情操各占1分,写法占1分)《陋室铭》: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豁达乐观的高洁品格。

《爱莲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

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

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篇二」阅读文言文《陋室铭》,完成1-5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试题练习及答案

《陋室铭》试题练习及答案

《陋室铭》试题练习及答案一、填空题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朝人。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或者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______。

3.《陋室铭》中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二、练习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有仙则名:_______(2)斯是陋室:_______(3)谈笑有鸿儒:_______(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______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_______三、问答题1.《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2.《陋室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陋室不陋?答:_______四、判断题1.《陋室铭》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 )2.《陋室铭》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 )五、选择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2.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斯是陋室(这)B. 惟吾德馨(香气)C. 谈笑有鸿儒(大)D.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答案:一、填空题1.刘禹锡;梦得;唐2.警戒自己;称述功德;文体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二、练习题1.(1)出名、有名(2)这(3)大(4)使……扰乱2.(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三、问答题1.答:《陋室铭》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2.答:《陋室铭》从陋室的环境、交往的人物、日常的活动三个方面描写了陋室不陋。

陋室铭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一、易考实词梳理1. 古今异义无丝竹..之乱耳①丝:古义:___________今义:丝绸②竹:古义:___________ 今义:竹子2.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有仙则名.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有龙则灵.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苔痕上.阶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形容词作动词①无丝竹之乱.耳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无案牍之劳.形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重点实词(1)斯.是陋室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惟.吾德馨.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谈笑有鸿儒..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往来无白丁..白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可以调素琴...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素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金经..金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无案牍..之劳形.案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翻译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 孔子云:何陋之有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探究设问1. 作者对陋室是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2. 文中写诸葛庐、子云亭的用意何在3. 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金题演练一、(2019南阳市宛城区一模)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陋室铭》练习题附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附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附答案一、文学常识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字_____,是_____朝人。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或者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_____的。

答案:1、刘禹锡,梦得,唐2、警诫自己,称述功德,韵二、字词解释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4、惟吾德馨()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7、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9、可以调素琴()10、阅金经()11、无丝竹之乱耳()12、无案牍之劳形()答案:1、出名,有名2、灵验3、这4、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5、长到6、映入7、博学的人8、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9、调弄,这里指弹(琴)10、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11、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指世俗的乐曲12、指官府文书三、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4、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四、理解性默写1、文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文中表明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

5、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五、内容理解1、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陋室铭全解+问题(附答案)

陋室铭全解+问题(附答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陋室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于多高,有了神仙就有名气了(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有灵验了(3)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陋室主人)的品德而声名远播(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上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里(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起谈笑往来的都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没有学识浅薄的人(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的古琴,阅览佛经(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正好比南阳有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旧宅(9)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断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题目:选自《全唐文》。

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在:在于,动词。

(2)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3)灵:神奇,灵验(4) 斯是陋室:斯:指示代词,这。

是: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

(5)唯:只。

(6)唯吾德馨:只是我(陋室主人)的品德而声名远播。

德馨:品德高尚。

馨,香气散布的远,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上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明来拜访刘禹锡的人少。

草色入帘青,庭草不除,反映了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态,渲染了恬静的气氛.(8)鸿儒:学识渊博的学者.鸿:通“洪",大。

《陋室铭》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陋室铭》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陋室铭》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课后习题一.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的文体。

这种文体有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黑体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A.何陋之有?( )B.忘路之远近( )C.渔人甚异之( )D.具答之(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F.君之病在肌肤(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的愿望和的生活情趣。

这这篇短文采用了的写法。

二、阅读题(一)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A ,B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①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____②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陋室铭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_。

2. 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高尚情操。

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一句描绘了陋室主人与________的交往。

4. 文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作者________的生活态度。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陋室铭》所表达的主旨?()A. 重视德行B. 追求物质享受C. 淡泊名利D. 崇尚学问2.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中的“素琴”指的是什么?()A. 素色的琴B. 没有装饰的琴C. 简单的琴曲D. 一种古老的乐器三、简答题1. 请简述《陋室铭》中“陋室”的含义。

2. 作者通过《陋室铭》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四、阅读理解题阅读《陋室铭》全文,回答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 请解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两句诗的含义。

2.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他们与陋室有何联系?五、论述题请结合《陋室铭》的内容,论述作者对“陋室”的态度及其所反映的人生哲学。

答案一、填空题1. 刘禹锡2. 不以物质条件为重,注重精神追求3. 有学问的人4. 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二、选择题1. B2. C三、简答题1. “陋室”在文中指的是简陋的住所,但作者认为,只要居住者有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即使是简陋的住所也能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

2. 作者通过《陋室铭》表达了自己不以物质条件为重,注重精神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思想感情,以及对淡泊名利、崇尚学问的人生态度。

四、阅读理解题1. 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苔藓爬上台阶的绿色和草色映入帘子的青翠,形象地表现了陋室周围自然环境的清新与宁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陋室铭练习及答案30道。填空题-练习题-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

陋室铭练习及答案30道。填空题-练习题-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

陋室铭练习及答案30道。

填空题,练习题,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好的,以下是30道陋室铭的练习题及答案,包括填空题、练习题、问答题、判断题和选择题,供您练习。

一、填空题:1.陋室铭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写的。

2.陋室铭中的“陋室”是指作者住的贫苦简陋的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的“志”是指作者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的“道”是指作者所追求的人生_____________和处世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的“观”指的是对周围环境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陋室铭的结尾中,“士者,所以莅民,而不所以莅党;所以惠及千里,而不所以动_____________。

”。

答案: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

陋室铭中的“陋室”是指作者住的贫苦简陋的房子。

陋室铭中的“志”是指作者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以及对自己所信仰的事业的坚定追求。

陋室铭中的“道”是指作者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和处世原则,即在人生道路上坚持追求真理,处世原则上坚持正义和公正。

陋室铭中的“观”指的是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认知,对自然、社会等现象的深刻洞察力。

陋室铭的结尾中,“士者,所以莅民,而不所以莅党;所以惠及千里,而不所以动天下。

”的意思是士人应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而不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造福于千里之外的人民。

二、练习题:7.陋室铭中的主题是什么?8.陋室铭中的“志”和“道”分别指什么?9.陋室铭中的“观”和“察”有何区别?10.陋室铭中的“寒窗”指什么?11.陋室铭中的“白发”代表什么?12.陋室铭中的“清心寡欲”是什么意思?答案:陋室铭的主题是对人生理想和追求的阐述,强调个人追求真理和高尚品德的重要性。

“志”指的是人生的理想和追求,“道”指的是人生的道路和处世原则。

例如,作者在陋室铭中提到了他的志向是“吾道一以贯之”,即追求一条一贯的人生道路,而他的道则是“夫唯不忘,不穷不暴”,即不忘初心,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谦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
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

世称刘宾客。

有《刘禹锡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以比喻起头,以虚衬实,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

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从而引出全文的主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

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以孔子的话作结,具有雄辩的力量,既巧妙的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

“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迁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答案】同意。

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

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答案】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答案】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

4、类比
《陋室铭》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法,先与“山”类比,原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中强调山能闻名天下的原因是“有仙则名”。

然后与水类比,原句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强调了水能显示灵异的原因是“有龙则灵”。

其中的“仙”和“龙”都暗喻了“德馨”的人。

最后又将陋室与古代著名的居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类比,表达了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意思,使文章境界突然上升,而引出孔子的句子强调自己的观点,与前文“惟吾德馨”句呼应,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了最完美的思想境界。

5、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7、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

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8、本文写法新颖别致,采用了反向立意的写法,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这种写法将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陋室”和室主人的“德馨”联系在一起,由室及人,又因人及室,扣住“陋室”的同时,将笔墨引向室主人,通过描写,表现“惟吾德馨”,以此说明“陋室不陋”充分突出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