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妇产科腹部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妊娠并发症以及产科手术。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对于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感染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危险因素调查分析1. 患者因素(1)免疫功能低下:如患者伴有基础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功能低下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创面愈合延迟和感染发生。
(3)肥胖:肥胖患者腹部皮下脂肪多,手术切口愈合困难,易发生感染。
(4)年龄:老年患者由于代谢率降低、免疫功能下降,创面愈合能力差,因此感染风险增加。
2. 手术因素(1)手术时间:手术时间过长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术中因为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切口受到细菌污染的风险增加。
(2)手术切口种类:采用开放性手术切口,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因此感染风险较高。
(3)手术器械消毒不当:器械消毒不严格或不规范,会导致器械污染,增加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4)手术人员操作技术:手术医生和护士的手术操作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3. 医院环境因素(1)手术室洁净度:手术室洁净度不足、操作规范不严格,容易引入细菌污染手术环境,增加感染的机会。
(2)医院护理质量: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洁净程度是导致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护士的操作规范和个人卫生习惯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感染率。
二、预防对策1. 患者因素(1)加强术前评估:对于有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肥胖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术前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术前准备:术前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积极控制疾病状态,如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控制在较好水平,减少创面愈合延迟的风险。
(3)术后护理:术后加强护理,在术后创口愈合期间严格控制感染发生的机会,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

高龄 、 手术时 间长、 糖尿 病血糖 高、 不合理使 用抗 生
素 、 性 肿 瘤 、 术 类 型 是 腹 部 手 术切 1感 染 的 危 险 因素 。 医务人 员应 针 对 感 染 危 险 因 素 采 取 对 应 措 施 , 少并 预 恶 手 2 减
关键词 : 腹部 手术 ; 切 口感 染; 危险 因素 ; 预 防控制
年 1月 一1 2月大外科 44 0例腹部手术 患者进行 回顾性调 查 , 1 以《医院感 染诊 断标 准 ( 试行 ) 为诊 断标准 , 》 分析 比
较 感 染组 与非 感 染 组 影 响 切 1 感 染 的 危 险 因 素 。 结 果 2 4 4 0例 腹 部 手 术 患 者 中 发 生 切 1 感 染 4 1 2 7例 次
与非 感 染 组 比较 , 部手 术 切 口感染 组 手 术 持 腹 续 时 间 、 腹 血糖 (V 、 空 V G) 糖化 血红 蛋 白 ( b l ) H A c 差
颁发 的《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为诊断依据。 》
12 统计 学 方法 .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0 0 ) 而感染组与非感 染 P< .5 ;
3 01
表 1 影响切 口感染的相 关危险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 ( ) 例
3 预 防控 制 措 施
加强 围术期 用 药 。接 受清 洁 手 术 者 在 术前0 5 .
—
20h内 给药 或 麻 醉 开 始 时 给 药 , . 如果 手 术 时 问
超过 3h 或失血 量 大 (>150m ) 可 手术 中给与 , 0 L , 第二 剂 。抗 菌药 物 的有效 覆 盖时 间应包括 整 个手术 过程 和手术 结 束 后 4h 总 的预 防用 药 时 间不 超 过 , 2 , 4h 个别情 况 可延 长 4 ; 术 时 间较短 (< ) 8h 手 2h 的清 洁手术 , 前用 药一 次 即可 ; 受清 洁 一污染手 术 接 术者 的手术 时预 防用药 时 间补 为 2 , 要 时延 长 4h 必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分析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分析妇产科手术多是腹部手术,其术后感染多为切口感染,且因解剖部位特殊,若未给予及时处理,会增加患者宫腔感染、败血症、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几率,从而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产生严重影响[1]。
而管理、控制妇产科感染是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处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以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行妇产科腹部手术1400例,分析其切口感染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00例行妇产科腹部手术者,年龄范围为24~75岁,平均年龄为(45.1±8.5)岁;病程范围为5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1.7±0.5)年;手术类型:子宫切除术者141例,剖宫产手术者490例,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者298例,卵巢囊肿切除者153例,子宫附件切除者318例。
术后切口感染者75例,切口感染者术后4~10d时切口处出现伴脓性分泌物溢出,有不同程度红肿热痛及不同程度发热。
根据术后有无切口感染,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75例)及非感染组(1325例)。
1.2方法。
对已确诊感染者行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学检查,回顾性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住院时间、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等。
1.3观察指标。
1)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2)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珔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进行描述,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结果表明,年龄、体质量、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应用抗菌药物与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明显相关,P<0.05。
腹腔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处理

腹腔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处理腹腔切口感染是指在腹腔手术后切口处出现感染现象,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腹腔切口感染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和病人的康复,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在腹腔手术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防止腹腔切口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对腹腔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
宿主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等。
老年患者由于营养状况较差、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腹腔切口感染。
女性患者由于腹腔切口附近有子宫、输卵管等生殖器官,切口感染的几率较高。
患者的基础疾病、愈合能力和免疫功能也会影响切口的感染风险。
因此,在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干预,比如补充营养、加强免疫支持。
外界因素主要包括手术过程中的操作、环境及器械的清洁度等。
手术中医务人员的操作技巧和手术操作时间的长短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手术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手术人员和床边人员频繁进出手术室、禁止交叉感染。
手术室的环境清洁度对切口感染的发生也有很大影响,应定期清洁、消毒手术室,保持室内的洁净度。
器械的清洁度也是切口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手术器械应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
在手术过程中,应根据手术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器械,避免不必要的创伤和损伤。
对于腹腔切口感染的预防处理,首先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筛查,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和代谢状态等,及时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
同时,患者应该禁食禁水一定时间,避免手术中返流污染。
其次,术中应采取无菌操作,避免切口污染。
手术室应保持干净整洁,消毒操作应规范操作,操作人员应戴好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并注意时刻维持手术场的无菌情况。
手术器械应严格消毒或灭菌,特别是高压蒸汽灭菌应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灭菌效果。
术后要加强切口的护理。
术后切口要保持干燥、干净,定期更换敷料并观察切口情况。
术后出现渗液、红肿、破溃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一旦发生可能对患者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对于减少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患者因素(1)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会增加手术后感染的风险,例如患有HIV、糖尿病等疾病;(2)肥胖:肥胖的患者容易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增加感染的几率;(3)疾病史:各种慢性疾病、炎症等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2.手术操作因素(1)手术时间:手术时间过长,患者切口受到的刺激和破坏会增加感染的风险;(2)手术操作技术:手术操作技术不够熟练,切口处理不当、手术伤口清洁不彻底等都是感染的危险因素;(3)术前皮肤准备:术前皮肤消毒不彻底、使用不当的消毒剂等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3.医院环境因素(1)手术室清洁程度:手术室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2)医护人员开颅消毒、手术程序及操作规范:医护人员在手术操作规范、手术程序以及开颅消毒方面是否符合标准也是影响感染的重要因素;(3)术后切口护理:术后切口护理是否得当,也是影响感染的重要因素。
4.护理操作因素(1)护士疏于操作或不合理操作:术后护理不到位、操作不合理等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2)护理患者的手卫生:患者手卫生是否得当,也会直接影响感染的发生。
5.其他因素(1)感染预防措施不得当:包括使用不当的抗生素、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等都是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2)患者术后情况:患者术后情况不佳、自身抵抗力差等都会增加感染的可能。
二、预防对策1.加强术前准备(1)患者术前评估: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了解其病史及健康状况,针对性的进行术前准备;(2)术前皮肤消毒:术前对患者切口部位进行充分的皮肤消毒,确保手术部位的清洁。
2.规范手术操作(1)手术室清洁:严格控制手术室内的清洁程度,保持手术环境的洁净;(2)手术操作规范: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范进行手术,确保手术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妇产科行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妇产科行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分析作者:王彩琴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3期【摘要】目的:浅析妇产科行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护理的对策。
方法:收集98例妇产科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为对象,根据其是否出现切口感染分成感染组9例和非感染组89例,分析其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找出危险因素,实施护理干预。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有9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是9.18%。
经细菌培养检查显示,检出病原菌共12株,其中铜绿假单细胞均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大肠埃希菌2株,鲍氏不动杆菌1株。
患者的年龄、体重、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是否合并有基础疾病等都是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对患者的身体状态进行合理评估,加强护理干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遵守手术流程,合理应用抗菌药,对有效预防妇产科行腹部手术者切口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2手术部位感染作为外科手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及医院感染现象,一旦发生感染后会导致患者的切口愈合延迟,加长住院时间及增加医疗负担等。
妇产科术后所发生的感染情况一般以切口感染多见,因女性的解剖部位比较特殊,如果未能及时对切口感染进行处理,可继发宫腔感染、败血症、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影响预后[1]。
对妇产科行腹部手术患者落实科学的感染防范控制,对妇产科行腹部手术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对于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和加快术后恢复等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妇产科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为对象,年龄21~76(45.69±2.75)岁;病程2~60(21.62±4.65)个月;手术类型:剖宫产术69例,子宫切除术4例,子宫附件切除术19例,异位妊娠手术2例,卵巢囊肿切除术4例。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实施护理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根据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切口未感染患者为对照组(35例),切口感染患者为观察组(28例),针对两组行腹部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手段。
结果:经对比分析后发现:手术时间、切口消毒不当、非主刀缝合、肥胖、病房污染、换药不及时等均属于影响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临床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能显著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结论:针对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能显著减少切口感染现象的出现,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对策在妇产科腹部手术治疗过程中,切口感染属于临床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现象之一,手术后一旦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现象将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现象,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及痛苦[1],且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分析及研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根据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切口未感染患者为对照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2至59岁之间,均值为(39.61±3.24)岁,其中,卵巢癌根治术患者3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5例,异位妊娠患者9例,子宫全切术患者7例,子宫次全切术患者11例;切口感染患者为观察组(28例),观察组28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1至60岁之间,均值为(39.79±3.57)岁,其中,卵巢癌根治术患者2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6例,异位妊娠患者8例,子宫全切术患者5例,子宫次全切术患者7例。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对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对于降低感染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危险因素调查分析1. 病史因素糖尿病、艾滋病等患者因为免疫力较弱,更容易出现感染情况;以前的手术史和手术部位感染的记录,也会增加再次手术感染的风险。
2. 术前因素手术前未能有效消毒皮肤,或者存在皮肤损伤、毛发未能有效剃干净等情况,都会增加手术感染的危险。
3. 术中因素手术中操作不当,不严格的无菌操作和隔离,手术器械不干净等都会增加手术感染的可能。
手术时间过长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4. 术后因素术后伤口护理不当,伤口排水管留置时间过长,导致伤口局部清洁不佳,易造成感染;术后伤口渗血过多、组织坏死也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二、预防对策1. 术前准备患者在手术前要进行全面的体检,尤其是要关注患者的免疫情况,对于病史较长或者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当提前做好免疫调理,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从根本上减少感染的风险。
2. 术中管理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手术,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手术室空气质量要经常检测,保持空气清洁和新鲜。
手术时间要尽量控制在较短的范围内,避免长时间手术引起的感染。
3. 术后护理术后伤口护理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伤口要保持干燥和清洁,及时更换伤口敷料,集中排水管也要及时拔除,避免引起感染。
对于术后出现伤口渗血、坏死等情况要及时处理,避免进一步感染。
4. 医护人员培训对于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其手术操作技能和无菌操作意识。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感染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及时更新手术感染防控知识。
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防控意识的培训,让他们认识到手术感染对患者的危害,从而提高他们在手术中的警惕性。
5. 宣传教育加强对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手术感染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预防手术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摘要】目的: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4年3月~2016年9月间接受腹部手术并发生切口感染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接受腹部手术但未发生器切口感染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3±0.5)h,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5±0.7)h;对照组多为选择择期手术,而观察组多为选择急诊手术;对照组皆为主刀医生缝合,观察组则多为非主刀医生缝合;同时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及血红蛋白浓度等自身情况相比,观察组皆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妇产科中实施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在围手术期开展相关的护理对策,能显著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提高疾病的恢复率。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incision infection after abdominal surgery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Methods:in our hospit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 March 2014 ~2016 September underwent abdominal surgery and 72 cases of wound infection in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electthe same period underwent abdominal surgery but not generator incision infection in 72 cases of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analysis of the risk factors of incision infection. Results:the operation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control group operation time was(1.3 + 0.5)h,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2.5 + 0.7)H;the control group for elective surger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for emergency operation;the control group is the surgeon sutures,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more non surgeon suture;and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in age,weight and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of their own situ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abdominal surgery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multiple risk factors of incision infection various related nursing measure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development,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complications,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of disease.Key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abdominal surgery;incision infection;risk factors;在妇产科中腹部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操作,而在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则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患者一旦发生切口感染后,就很有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对患者带来极大的影响,不仅不利于康复和加长住院时间,还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危及生命[1]。
对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一直是临床所需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护理措施,现论述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妇产科2014年3月~2016年9月间接受腹部手术并发生切口感染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接受腹部手术但未发生器切口感染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皆为女性,年龄在26岁至58岁间,均值为(37.2±1.9)岁。
对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加以比照,其在本研究中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细菌培养结果及各方面检查指标情况等加以回顾分析,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来判断患者是否切口感染,并分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2]。
切口感染类型主要有表浅感染和深部感染,其中,表浅感染是指在切口皮肤周围与皮下组织被感染,发生红肿等情况;深部感染是指切口的深部软组织与切口外部位有脓液出现等。
分析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加强护理来降低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
1.3统计学处理将本组数据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手术时间用( ±s)表达,行t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3±0.5)h,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5±0.7)h;对照组多为选择择期手术,而观察组多为选择急诊手术;对照组皆为主刀医生缝合,观察组则多为非主刀医生缝合;同时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及血红蛋白浓度等自身情况相比,观察组皆比对照组高(P<0.05)。
详细数据见表1:表1 两组患者的自身情况相比3.讨论3.1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从上述结果分析中显示,除了常见的麻醉因素外,手术的时间和类型以及缝合医生都是引发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而除了外在因素外,患者自身的因素也和发生切口感染有一定相关性。
从表1中可看出,患者的年龄、体重及血红蛋白浓度等都和切口感染有相关性,年龄较大与血红蛋白浓度较低者,其免疫状态会比较差,容易发生感染。
由此可见,妇产科行腹部手术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样性的,不仅有医院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也必须重视。
因此,为了尽可能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医院方面要在手术前对所有手术器械实施消毒杀菌,做好患者的基础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患者的愈合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感染则立即安排治疗,避免感染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应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
3.2妇产科腹部手术缺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术前护理工作: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基本情况实施全方位的评估,特别是对老年患者,在手术前应加强检查和营养支持,增强患者的计提抵抗力,从而减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
而对于原本存在基础疾病或者感染情况的患者,应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改善全身情况,以增强其防御能力。
另外,术前还要仔细检查手术室情况,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到位和运行是否正常,并做好皮肤准备,避免在备皮时出现皮肤损伤,从而减少感染[3]。
术中护理工作:对各类手术器械加强消毒杀菌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内容,因此,应该加强手术器械的消毒杀菌。
对用时较长且术式较复杂的手术,应该尽可能安排在第一台手术,通过层流手术间来减少因接台而引发的感染,同时还要提高手术与护理人员的配合度,尽可能缩短手术用时,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安抚患者的情绪,消除患者的紧张感,从而提高其手术配合度[4]。
术后护理工作:手术后将患者安排到相应的病房后,要针对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好相关的患者工作,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术后康复治疗。
同时还要保持手术切口引流管的通畅和定期更换药物,定时检查切口的愈合情况,一旦有感染迹象发生则立刻做好局部理疗,将部分缝线拆除,将炎性渗液充分引流,实施抗炎治疗,避免感染的进一步发展。
另外,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加强患者的饮食控制,鼓励患者保持充分的睡眠,视患者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从而缩短住院的时间,加快患者康复[5]。
综上,妇产科行腹部手术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对此,应该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围手术期的每一个环节中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尽可能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从而避免由于感染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后果,确保患者在手术后得到顺利恢复,提高临床治愈率,进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1]杜春燕,仝进毅,孙胜男.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08:1840-1842.[2]陈珊娜,汪玉勤,黄海桃,朱薪.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8:2024-2026.[3]张秀杰.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附84例报告)[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02:151-152.[4]郭慧花.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18:185-186.[5]温世艳.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