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五课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5.2意识的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3、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未知≠不可知)
(1) 就每个个人以及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 (2)但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认识不断前进的总趋势而言,认识又是 无限的。 (3)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02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中的东西能直接变成现实的东西吗? (2)那么怎样才能使意识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3)意识的东西能够成为现实的东西,这是否说明意识可以产生物质?
没有行动,再好的计划,再好的决策等于零。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反作用
(2)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 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两个结合)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 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两个反对)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判断分析:
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并不意味着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 确反映)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 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这也是为什么 说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高中政治-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近几年,人工智能“微软小冰”陆续入驻微博、微信、QQ
等平台,先后解锁了主持人、唱歌、写诗创作等技能。性格活
泼.聊天能力强的小冰在EQ能力的表现得到网友高度认可,成
为风靡一时的“网络红人”。由此可见,“微软小冰”是
①人类智慧的物化成果 ②具备创造性的人工智能
B
③有情感的人工制造物
④人类智能的延伸和扩展
估计了它的重量。这就是视错觉。这表明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D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科学家通过对3000多名退休公务员的跟踪调研,发现这
4.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我国就业市场的需求多
样多变,年轻人更加追求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以往的一些
“铁饭碗”“金饭碗”反而遇冷。可见,充分就业的实现,
离不开健康、积极、多元的就业观念。这是因为
A. 观念的存在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A 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
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 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A.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 B.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C. 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 D.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B 蕴含的哲理是 ( )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污染严重是造纸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据当地造 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在 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制造业摆脱了脏、乱、差的局面, 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 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
高中思想政治《意识的作用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中思想政治《意识的作⽤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框第1 课时意识的作⽤【⽬标引领】教学⽬标:1.知识和能⼒⽬标:识记意识活动的特征,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
理解意识的能动作⽤原理的⽅法论要求。
掌握通过阅读材料提炼哲学观点的能⼒,会列举⽣活实例分析意识的能动作⽤。
2.过程和⽅法⽬标:通过本节课学会⾃主学习和⼩组合作的学习⽅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在学习和⽣活中重视意识的作⽤,积极树⽴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学考⽬标:1.理解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意识的指导作⽤。
2.列举实例说明⼈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重难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及⽅法论要求。
【问题激疑】观看“嫦娥五号”相关视频,思考:从奔⽉神话到探⽉⼯程的实施,科学家们的意识发挥了怎样的作⽤?【⾃主探究】阅读教材38—40 页完成下列填空。
(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理解速记重点原理。
时间7 分钟)意识的作⽤之⼀:⼈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的性。
⼈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定的,在⾏动之前还要确定、⾏动⽅式和等。
2.意识活动具有⾃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3.意识活动还具有主动创造性。
仅能够“复”当前的对象,⽽且能、,能够创造⼀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意识的作⽤之⼆:⼈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们在意识的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体⽣理活动具有作⽤。
意识⼈体的⽣理活动,⼜对⽣理活动有着能动的。
的精神可以催⼈向上,使⼈奋进;的精神则会使⼈悲观、消沉,丧失⽃志。
【合作解疑】(先⾃主思考,写出要点;再⼩组合作讨论,完善要点,达成共识。
)探究⼀:请结合表格所给信息和教材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嫦娥五号”关键点意识活动的特征探究⼆:请结合材料思考:意识在⼈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的?从寄托着炎黄⼦孙⼏千年奔⽉梦想的神话到“嫦娥三号”探⽉⼯程成功实施,⽆数默默⽆闻的设计者们发扬艰苦奋⽃、勇于攻坚、开拓创新的航天精神,制定了“嫦娥计划”,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发射了“嫦娥系列”⽉球探测器。
意识的作用

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学习重难点】重点: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难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课前预习】(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和。
2.意识活动具有和。
(1)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意识活动的,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的东西,创造出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和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的反作用。
总之,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是对物质的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的反作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意义: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
3.要求:(1)充分发挥,不断,,以的精神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 和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无所作为的思想。
【课内探究】探究活动一:湖南省长沙市一名小学生,发现老师和同学们使用木尺在黑板上画线的时候需要一只手扶住木尺,另一只手画线,很不方便。
她开动脑筋,结合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磁铁具有磁场的性质,在木尺上增加了三块磁铁,发明了磁性木尺,解决了师生经常遇到的大麻烦。
这名小学生在发明过程中,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探究活动二辨析:心想事成,事在人为。
【知识拓展】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三者有区别:①含义不同。
意识的作用讲课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 义(是什么)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 事物固有的规律,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哲学依据(为什么)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 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
飞鸟——飞机、宇宙飞船; 骏马 —— 汽车、火车(磁悬浮列车,时速 500 公里); 鹰——望远镜(可看见距离地球几百亿光年的 宇宙天体)
探究一:
人是凭什么胜过其他一切动物的呢?
总结:
人类凭借智慧和创造性劳动使之 成为凌驾于一切动物之上的万物之灵。
意识的作用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
2、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 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 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 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 展真理;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 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两个结合)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 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两个反对)
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动物的活动是无目的 的本能的活动
动 物
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 性和计划性
人 类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不同于动物的无目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学科素养】政治认同:1.结合具体事例明确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人类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
2.理解意识活动的特性,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和意义。
3.多了解时事热点,增强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和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树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教学重点】意识活动的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1.理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
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港珠澳大桥是人们借助智慧创造出来的,这说明意识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意识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课堂。
明确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三分钟。
讲授新课: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案例】为什么要建设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首次实现了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连接,极大地缩短了三地间的距离。
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这对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师】上述材料体现意识活动的哪个特点?(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什么事意识活动的目的性?【生】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师】体现意识活动目的性的标志性词语有哪些?动物的活动有没有目的性?(学生思考并回答)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案例】2005年,孟凡超带领团队完成了大桥三种总体设计方案:全桥、全隧和桥岛隧组合方案。
但在总体方案论证会上,各类专家意见严重不统一,每一种方案都会被质疑。
但最后港珠澳大桥选择了桥、岛、隧三种方式的集群组合方式。
哲学第五课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辩证唯物论观点 (一)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 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 物质)。
(二)意识具有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 认识 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不同于动物无目的 的本能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不同于动物的应激性活动)。
客观条件
主观因素
现阶段,我国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方面, 国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 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这一措施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 持和理解。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说明“国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解决问 题的办法”的正确性。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 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世界是可知的,即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之所以比灵巧的蜜蜂高明的 地方就在于人在建筑“蜂房” 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建成了。 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 表面现象,还能反映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
意识活动的主 动创造性 意识活动的目 的性 意识活动的自 觉选择性
4.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重要条件。 (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人们应该如何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 ①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 ③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树立正确的意识。
1. 为加强地球系统的科学研究,提高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 域的话语权,某大学联合科技集团启动建设地球系统模拟器。该 模拟器是对地球自然变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百万亿次超级计算 机,可以还原或预测地球自然变化过程,是人类认识地球、研究 其后变化的重要科研装备。这表明 ①人类意识活动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科技装备是人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④现代科技手段能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2.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 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 A.人脑会对外界刺激做出一系列反映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 C.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新人教版必修4高中政治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
球”范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怀;影片传承了愚公
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自身家园的传统,体现着“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民族气度,
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相契合。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探究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成功 的原因。
放思想、与时俱进。古老的丝绸之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
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解惑提高
1.准确理解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
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
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指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
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指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
提示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影片通过对科技发展和未知宇宙 进行大胆预测和推演,很好地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好奇心理需求。②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影片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创 造性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怀。③意识活动具有自 觉选择性。影片传承了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 自身家园的传统,体现了我国的民族气度。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 反映,影片所展现的家国情怀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相契合。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图示如下: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都起作用
D. 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意识的反作用
2.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
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
B 都强调了( )
A. 物质的决定作用
B. 意识的能动作用
C. 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 物质的反作用
3、伟大的红军长征,培育了伟大的长征 精神,这一精神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 强大的精神动力。这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探究:“港珠澳大桥”的规划是如何变成 现实的?
规划
实践
现实
表现二 :人 能够 能动地 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
指导
人的 实践
把
观念中 的东西
变成 现实中 的东西
对其理解要注意以下两点:
(1)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 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表现一:人 能够 能动地 认识世界
1、 意识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 (2)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人建鸟巢和鸟筑巢有什么本质区别?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 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 物的本质和规律 不仅“复制”当前,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 够创造出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不同于动物的消极适应性)
嫦娥六号点火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断句 1.这苹果不大好吃 2.男人离开了女人就恐慌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人的 意识对象主要是依据人自己生活或社会实践的需要 自觉选择的
老师以5G的速度讲, 学神以5G的速度记, 学霸以4G的速度瞅, 学民听着听着掉线了, 学渣压根就没开数据连接, 学沫一上课就屏蔽了老师的声音, 学水全程处于飞行状态。
故事蕴含的哲理是什么?
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判断分析: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
神是万万不能的。”
精神不是万能的,说明意识来自于客观事物,没有 客观事物就没有意识。意识的反作用受制于物质的决定 作用。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具有双重性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
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 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 “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 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 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 般地活了下来。
A
C. 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D.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4. 只有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才具有反作用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人云亦云 在一个小镇的集市上,一位卖枣的老翁高 声吆喝:“买枣啦,买枣啦,大枣小核,小枣 没核!”这吆喝还真灵,一会儿他的枣就卖完 了。旁边一位卖核桃的小伙子见此情景,也学 着老翁大声吆喝起来:“买核桃啦,买核桃啦, 大核桃小仁儿,小核桃没仁儿!”可结果呢......
(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 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
(二) 意
(强调意识在“认识世界”活动中起的 作用。只停留在对事物认识阶段,没有
识 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
的 作 教辅书P35
用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怎么做)
(1)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 发......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 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 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不同于动物的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 高明。 ——马克思
(1)最蹩脚的建筑师在建筑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 形成了对建筑物的主观认识,形成了计划、草图,而 蜜蜂再灵巧,也只是本能地去修建蜂房,而不会先形 成对蜂房的认识再去建筑。
(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人比动物高明的地方在 于人的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性和创造 性,能够指导人们顺利地开展实践活动。
(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 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 想
补充:如何认识从主观出发、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 从实际出发的反面就是从主观出发。从主观出发主要 表现为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从主观出发还有其他表 现,如以某种愿望作为立足点来想问题、办事情;以 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教条主义又叫本本主义,它 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经验主义是从 狭隘的局部经验出发,把个性当成共性,把偶然性当 成必然性,二者的共同错误就是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 地的客观实际,因而也就做不好工作。
• 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必须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 经验主义。
1.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B 从哲学上说实因为(
)
A. 意识决定物质,意识又是对物质的反映
B.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客观物质起促进作用
(
能
动 作
(强调意识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起的作 用。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引起了物 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用
)
归纳 重点记忆: 1、意识的能动作用内容
2、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教辅书P37
[ 知识误区 ]
1. 意识能直接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 2. 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3. 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要在意识指导下进行实 践;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 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 沉,丧失斗志。所以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结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 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的能动作用 重点记忆
1、人 能够 能动地 认识世界(反映)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条物区 意2件。分识)。:的意世能识界动活上作动只用的有、主尚主动未观创认能造识动性之性是物、人,意能而识够没的认有反识不作世可用界认三的识者重之。要 2、人 能够 能动地 改造世界(反作用) (1)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 观事物的发展,
(1)由于世界的无限性,人类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 制约,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有尚未认识之物
(2)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客 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不断扩展和加深。
——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3)就每个个体及每一次认识而言,认识是有限的;但就整个 人类的无限发展和认识的总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4. 网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铁杵能磨成针,
但木杵只能磨成牙签。材料不对,怎么努力
也没用。”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
A. 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B. 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