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九年级物理全册 18.3 电能的输送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18.3电能的输送》教案(新版)沪科版

电能的输送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8.3 电能的输送-教案设计

电能的输送【教学目标】1.了解电能输送过程。
2.知道高压输电的道理。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和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电能输送过程。
2.知道高压输电的道理。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和公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通过发电机我们可以大量地生产电能。
比如,葛洲坝电站通过发电机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功率可达271.5万千瓦,这么多的电能当然要输到用电的地方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输送电能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1.输送电能的过程提问:发电站发出的电能是怎样输送到远方的呢?如:葛洲坝电站发出的电是怎样输到武汉、上海等地的呢?很多学生凭生活经验能回答:是通过电线输送的。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可以回答:是通过架设很高的、很粗的高压电线输送的。
出示:电能输送挂图,并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作介绍。
2.远距离输电为什么要用高电压?提问: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用高电压呢?学生思考片刻之后,教师说:这个实际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分析和讨论的思路是:输电→导线(电阻)→发热→损失电能→减小损失。
讲解:输电要用导线,导线当然有电阻,如果导线很短,电阻很小可忽略,而远距离输电时,导线很长,电阻大不能忽略。
列举课本上的一组数据。
电流通过很长的导线要发出大量的热,请学生计算: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的高压输电线电阻约400欧,如果通的电流是1安,每秒钟导线发热多少?学生计算之后,教师讲述:这些热都散失到大气中,白白损失了电能。
所以,输电时,必须设法减小导线发热损失。
提问:如何减小导线发热呢?分析:由焦耳定律Q=I2Rt,减小发热Q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减小输电时间t,二是减小输电线电阻R,三是减小输电电流I。
提问:哪种方法能被实际使用呢?讨论:第一种方法等于停电,没有实际价值。
第二种方法从材料、长度、粗细三方面来说都有实际困难。
适用的超导材料还没有研究出来。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18.3电能的输送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18.3电能的输送一、教学内容1. 电能的定义及单位:电能是指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一个电位移动到另一个电位所做的功,其单位为焦耳(J)。
2. 电能的计算:电能可以通过公式W=UIt计算,其中W表示电能,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t表示通电时间。
3. 电能的输送:电能的输送是指电能从电源传输到用电器的过程。
电能的输送效率是指输送到用电器的电能与电源提供的电能之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能的定义及其单位,掌握电能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电能的输送过程,理解电能输送效率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能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以及电能的输送过程。
难点:电能输送效率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灯泡等。
学具:笔记本、练习题、课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2. 理论知识讲解:(1)电能的定义及单位:教师通过PPT或黑板,简要介绍电能的定义及其单位。
(2)电能的计算:教师讲解电能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例题讲解。
(3)电能的输送:教师讲解电能的输送过程,包括输送效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与电能计算及输送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以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能的计算及输送过程。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能的定义及单位2. 电能的计算公式3. 电能的输送过程4. 电能输送效率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已知电路中电压为220V,电流为2A,通电时间为30分钟。
2. 请解释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家用电器的电压一般为220V?答案:1. 消耗的电能:W=UIt=220V×2A×30×60s=7.92×10^4 J2. 家用电器的电压一般为220V,是因为这个电压值既可以满足用电器的工作需求,又比较安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8.3《电能的输送》教案设计

第三节电能的输送●本节教材分析本节通过实验,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了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的损耗,提高电能的输送效率,而不需要从电路原理来进行认识。
重点:1.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及原理。
2.采用高压输电的目的。
难点: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交流发电机的简单结构、工作原理,知道它产生的是交流电。
2.知道采用高电压输电的目的。
3.了解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健康。
●教学媒体及技术选用本次教学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教学设计(一)教学准备阶段:鉴于学校仪器情况,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叙述: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发电机我们可以大量地生产电能。
比如,葛洲坝电站通过发电机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功率可达271.5万千瓦,这么多的电能当然要输到用电的地方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输送电能的有关知识。
第一板块:发电机工作原理1.发电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2.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多媒体演示,了解交流发电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交流发电机的主要构造有哪些?(2)线圈何时切割磁感线?(3)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何时改变?(4)线圈转动一周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几次?3.用多媒体来演示交流发电机的工作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理解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我国使用的交流电信息资料。
第二板块:电能的输送1.发电站发出的电能通过怎样的途径输送到用电单位?2.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送电能?3. 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基本知识。
教师演示高压电能输送,让学生观察并领会高压输送电能的原因。
第三板块:高压触电及防护1.用电器为会么不能直接使用高压呢?2.什么叫高压电弧触电?3.什么叫跨步电压触电?4.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教师演示高压电弧和跨步电压触电,让学生领会这两种触电方式的原因。
18-3 电能的输送 学案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2022~2023学年)

18.3 电能的输送素养目标1.知道采用高压输电的目的。
2.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物理现象,描述观察结果。
题型汇总:高压输送电能的原因、高压触电的种类及其防护方法。
知识梳理●电能的输送。
1.高压输送可以减少电能的损失。
2.电能输送的途径:发电厂——升压变压器——高压线路——降压变压器——用电单位。
●高压触电及其防护。
1.高压触电的方式: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2.防护: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考点突破考点一家庭电路1.我国家庭电路中,电灯正常工作的电压为______伏,电灯与电灯之间是______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电灯所消耗的电能是远方的发电站通过______输电线路输送至用电区的(选填“高压”或“低压”)【答案】220 并联高压【解析】电灯是家用电器,额定电压是220V,也就是正常工作的电压是220V。
家庭电路中为了使各电灯正常工作,并且互不影响,各电灯之间应该是并联的。
在输送功率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越小,输送过程中能量损失越小,所以从发电站到用电区采用高压输电。
故答案为:220;并联;高压。
2.小鸟停在高压输电线上并不会触电,这是因为( )A. 小鸟是绝缘体,所以不会触电B. 小鸟两爪间电压低,不会使小鸟触电C. 电线上有一层绝缘的保护材料D. 线路上电流太弱,小鸟不会触电【答案】B【解析】落在高压线上的鸟儿不会触电,是因为鸟儿双脚落在同一条导线上,两脚之间的距离很小,电压很低;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几乎没有电流流过鸟的身体,所以不会触电,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层训练题组A 基础过关练1.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电厂进行远距离输电时,为了减少输电线电阻的发热损耗的电能,通常采用高压输电的方式B. 在家庭电路中,安装电灯的灯头时,要保证灯头的螺纹部分接触的是零线,开关不接在零线上,是因为无法控制电灯的亮和灭C. 在家庭电路中有些用电器使用的是三线插头,接线时要保证“左零右火中接地”,如果地线断路,则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D. 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保险丝,当发生短路时,会因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答案】A【解析】A.根据,在输送功率一定时,当电压越高时,则电路的电流越小,那么远距离输电时通常采用高压输电的方式,可减小输电线路的电流,根据可知,可以减小发热损耗的电能,故A正确;B.安装家庭电路时,电灯和开关串联后连在火线上,这样开关能控制灯泡,并且在灯泡损坏时,更换灯泡时,断开开关,切断了火线,更换灯泡时更安全,灯泡的螺旋套只准接在零线上,故B错误;C.家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是由于这些用电器的外壳是金属,金属是导体,当用电器漏电时,会使外壳带电,若接上地线,即便漏电,电流也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而防止了触电事故的发生,故C错误;D.发生短路时,没有电流流过用电器,不会烧毁用电器,故D错误。
九年级物理全册 18.3 电能的输送教案 沪科版(2021年整理)

重庆市九年级物理全册18.3 电能的输送教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九年级物理全册18.3 电能的输送教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九年级物理全册18.3 电能的输送教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电能的输送课题名称18。
3电能的输送三维目标1、知道交流发电机的简单结构、工作原理,知道产生的是交流电。
2、知道采用高压输电的目的。
3、知道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重点目标交流发电机的简单结构、工作原理,知道产生的是交流电难点目标交流发电机的简单结构、工作原理,知道产生的是交流电导入示标图片引入目标三导学做思一:认识发电机原理?*阅读教材第167-168页内容和观察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导学:1.发电机原理是什么?交流发电机的结构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导做:*2.交流发电机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什么会变化?导思:*3.发电机工作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学做思二:认识电能的输送?*阅读教材第170-171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导学:*1.从发电厂发出的交流电输送到工厂或居民家中要经历哪些过程?导做:2.我国家庭用电的电压是220V,为什么还要采用几十万伏的高压来输送电能呢?导思:*3.为什么高压输电能减少电能的损失?学做思三:认识高压触电及其防护?*阅读教材第171-172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导学:1.用电器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高压电呢?导做:*2.什么叫做高压电弧触电和高压跨步电压触电?导思:3.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安全用电?达标检测 1.发电机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工作时将能转化为 能。
九年级物理全册 18.3 电能的输送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电能的输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便于远距离输送”是电能的优点之一;知道输电的过程;了解远距离输电的原理。
2.知道什么是输电导线上的功率和电压损失,如何减少功率和电压损失。
3.理解为什么远距离输电要用高压。
4.知道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能力。
2.通过远距离输电原理分析,具体计算及实验验证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远距离输电挂图展示,结合我国行政村村村通电报导及个别违法分子偷盗电线造成严重后果的现象的介绍,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设施,做一个合格公民。
2.教育学生节约用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理论分析如何减少输电过程的电能损失,远距离输电的原理;高压触电及其防护。
难点:理论分析如何减少输电过程的电能损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电源、镍铬电阻丝、开关、导线、电压表、湿沙盘。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实验探究、阅读、讲授法。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及新课引入1.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3.电动机的原理是什么?教师远距离输电都要采用高压,而且我们可以观察到高压输电线都会架得很高,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能的输送。
【新课教学】一、电能的输送教师三峡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达到1 820万千瓦,那么如何把这么多的电能输送出去呢?1.让学生看课文相关图片并思考:(1)远距离用什么方式输送电能?(2)怎样实现高压输电?(3)采用高压输电有什么好处?(4)我国高压输电采用的电压有几种?2.让学生交流后教师利用远距离输送电能的挂图概括:(1)远距离采用高压输电。
(2)输送电能的过程:发电站升压变压器高压输电线降压变压器用电户。
(3)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教师分析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损失的原因,由公式P=UI可知由于发电站的功率P是一定的,当电压U升高到n倍,即U′=nU时,电流就应减小到n分之一,即I′=,由W=U′I′t=I′2Rt=()2Rt=I2Rt,即电流减小到,损失的电能就减小到原来的;而如果电流减小到,损失的电能就减小到原来的,可见减小输电电流,即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最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8章第3节《电能的输送》教案

最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8章第3节《电能的输送》教案3节电能的输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采用高压输电的目的。
2.了解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过程与方法3.通过分析高压输电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采用高压输电的目的教学难点:采用高压输电的原理【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发电机我们可以大量的生产电能,比如,三峡电站通过发电机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功率可达1820万千瓦,这么多的电能当然要输送到用电的地方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输送电能的有关知识。
【自主预习案】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 ,它能将输入变电压器的交流电压升高(升压变压器)或降低(降压变压器)。
变压器改变直流电的电压。
2、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小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
3、当高压带电体与人、动物和建筑物等物体距离较近时会产生放电现象,使人和动物触电,称为。
4、若高压输电线不慎发生断裂,一端落到地上,在地上以落地点为中心的区域内会形成很高的电压,这通常称为。
【课堂探究案】一、电能的输送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发电站发出的电能通过什么途径输送到千家万户?答:通过输电线2.家庭用电的电压是V,为什么要采用几十万伏高压输送电能?答:220;减小电能损失3.变压器分为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其工作原理都是利用了现象。
答:电磁感应二、高压触电及其防护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用电器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高压电呢?答:高于额定电压2.什么是电弧触电?什么是跨步电压触电?答: 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间会发生放电现象,电流通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
答:高压输电线落在地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各点间存在电压,当人走近断头时,如果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同的位置上,则两脚之间有了电压,这时有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能的输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采用高电压输电的目的;
(2) 了解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知道防范高压触电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在引领学生认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提高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教育学生节约用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在电能输送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减少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
【教学重点】
高压输电的目的,高压触电的类型及其防范。
【教学难点】
高压输电的理论分析。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推理法
【课前准备】
高压输电教学挂图,高压触电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高压输电线被狂风刮断,线头落在地上,如图所示,人走进落地的线头,将会怎样?
二、讲授新课
(一)、远距离输电——高压输电
从发电站到用电地区,通常都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例如,三峡水电站发出的电要送到我国上海等东部地区使用,发电厂与用电处相距上千千米,通常要用那些跨山越水的巍峨铁塔上的电缆来输送电能。
高压输电线把强大的电能送到远方
家庭用电的电压是220 V,然而高压输电线上的电压通常都有几百千伏。
为什么要用这么高的电压输送电能呢?
1、采用高压输电原因
高压输电——可减少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
根据已学的知识,想一下,为什么高压输电能减少电能的损失?
高压输电的理论分析:根据焦耳定律Q=I2Rt,要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就需要减小电流或电阻。
W损=Q=I2Rt 则损失的功率:P损=I2R
(1)减小导线电阻
由电阻定律知:Ρ
①减小材料的电阻率ρ.银的电阻率最小,但价格昂贵,目前选用电阻率较小的铜或铝作输电线.
②减小输电线的长度L不可行,因为要保证输电距离. ③可适当增大横截面积.太粗不可能,既不经济又架设困难.
由此可见:减小电阻不容易做到,只有减小电流
(2)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
根据:P电=UI P损=I2R 得出:P损=
在输送功率P一定,输电线电阻R一定的条件下,输电电压提高到原来的n倍,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降为原来的倍。
由此可见:提高输电电压, 是减少电能损失的最有效的办法。
发电厂发出的交流电需先用升压变压器把电压
升高到数百千伏后再送到交流电网上,升压后的高压电流通过架空高压输电线送到用电地区的变电站进行一至两次降压,电压降至10 kV后送到工矿、科研和生活区等目的地,再用变压器降至220 V供家庭用户使用.
2、远距离输电电压
目前我国远距离送电采用的电压有110 kV、220 kV和330 kV,少数地区采用500 kV的超高压送电。
是不是输电电压越高越好?
电压越高,对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要求越高,建设费用越高并不是输电电压越高越好。
例1 在远距离输电中,要采用高压输电,关于其中的原因和输电的过程,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A.减少输电线上电能的损失;发电机发出的高压电经过高压线,输送到用电地区,再直接输送到用户;
B.减少输电线上电能的损失;发电机发出的电经升压变压器升高电压,经高压输电线路输送到用电地区,再用降压变压器降压,输送到用户;
C.提高输电线中的电流,使之输送得更远;发电机发出的电经升压变压器升高电压,经高压输电线路,直接输送到用户;
D.提高输电线中的电流,减少输电线上电能的损失;发电机发出的电经升压变压器升高电压,利用高压输电线路输送到用电地区,再用降压变压器降低电压,最后输送到用户。
解析:高压输电时,要减小输送过程中电能的损失,就要减小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UI,减小了电流,而又要保证输送功率不变,只有提高电压,即采用高压输电。
用户不能直接使用高压电,所以输送来的高压电还要利用变压器降低电压,这样才能安全使用。
答案:B
(二)、高压触电及其防护
阅读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1:用电器为什么不直接使用高电压呢?
高电压的绝缘防护要求很高,直接供给家用电器是十分不安全的。
问题2:高压触电有哪些类型?应怎样才能避免高压触电?
1、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①电弧触电:高压带电体与人、动物和建筑物等
物体距离较近时产生的放电现象,使人和动物触电,称电弧触电。
所以,高压输电线都架得很高。
电弧放电
断落地面的高压输电线
高压跨步触电
②跨步电压:高压输电线一端落到地上,在地面上以落地点为中心的区域内会形成很高的电压,这通常称为跨步电压。
人和动物走到这个区域,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一个人当发觉跨步电压威胁时,应赶快把双脚并在一起,或尽快用一条腿跳着离开危险区。
小知识
双线触电
火线—人体—零线形成回路,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
双线触电视频
2、防护
①为了防止高压触电造成人身伤害,必须远离高压带电体。
②发现有高压输电线断落地面时,不可走近,应立即设立警示标志,并通知有关电力部门进行抢修。
3、安全用电原则: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三、课堂练习
1、远距离输送电能要用高压输电,其原因是()
A.减少因输电线路发热而损耗的电能
B.使电能不会在输电线路上损耗
C.高压输电比较安全
D.发电机的功率太小,只能用高压输电
答案:A
2、在变电站旁常常立有如图所示的警示牌,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提醒人们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从面避免发生()触电.
答案:高压电弧
3.下列情况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是()
A.火线断路;
B.与用电器金属外壳接触;
C.使用大功率家用电器;
D.发现高压输电线掉落地面时,快步赶去用木棍挑开。
答案:D
4、近年来国家对边远农村陈旧老化的电网进行改造,以减少远距离输电的电能损耗而降低电费价格,减轻农民负担.可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输送功率
B.提高输电电压
C.增大输电电流
D.减小输电线的截面积
答案:B
5.高压线断了,断头落在地上,人千万不能靠近,是因为()
A.高压线对人放电;
B.高压线温度很高,烫手;
C.高压线会把人吸过去;
D.会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答案:D
四、课堂小结
1、高压输电
提高输电电压, 是减少电能损失的最有效的办法。
2、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①电弧触电;②高压跨步触电。
【板书设计】
电能的输送
一、远距离输电——高压输电
1、提高输电电压, 是减少电能损失的最有效的办法。
2、在输送功率P一定,输电线电阻R一定的条件下,输电电压提高到原来的n倍,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降为原来的/倍。
二、高压触电及其防护
1、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①电弧触电;②高压跨步触电。
2、防护
必须远离高压带电体。
3、安全用电原则: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教学反思】
“电能的输送”是学生学习了电、磁规律之后,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它是
电磁学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应用.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并获得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