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14单元名词造句 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句子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句子附答案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用加点词仿写句子)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
2.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用麻来造纸的方法没有普及(用关联词连成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难道《清明上河图》不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吗?(把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陈述句变成感叹句。
小提示:在陈述句结尾加上语气词(啊、呀)和感叹号,有时要加词。
1.这个风筝飞得很高。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择端的画,很传神。
(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完成了这幅作品。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写句子。
1.青少年不能没有理想。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改成反问句)(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改成反问句)(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
(改写成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改写成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子加工厂。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句子及答案(考题)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句子及答案(考题)一、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换一种说法,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修改下面的句子。
妈妈送了我美丽的一条红裙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
(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要求写句子。
1.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孩子们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让我想到了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做题。
1.他常常每天到公园散步。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
(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们应该明确学习态度。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燕子这样美丽机灵,我们能不喜欢它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按要求写句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按要求写句子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按要求写句子练习卷-(含答案)1-4单元按要求写句子练习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湖边的草地上玩耍尽情地。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给句子换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保持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你留心观察。
你有许多新的发现。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我能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1)我们的祖先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我终于把这道难题弄懂了!”李泽轩。
(用上表示动作、神态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3)李小明学习好。
李小明乐于助人。
(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照样子写一句话,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例:独角仙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会学也会用。
(1)妈妈送给我五彩的红裙子一条。
(用修改符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成语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成语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1. 按照要求填写成语。
①带“风”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②带数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③成语接龙:百里挑一:______、______、______2. 根据意思写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①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
______②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______③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______④跟过去一样。
______造句:______3. 看图猜成语。
①如虎添翼②鸡鸣狗吠③鹤立鸡群④龙飞凤舞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4.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不言______语只言______语三言______语千言______语豪言______语______言寡语自言______语______言蜜语5. 补充词语。
百废______兴辗转反______ ______心病狂满目______痍日夜______程一丝不______6. 我会填上合适的词语,使词语完整.草______莺飞五颜六______ 引人______目恋恋不____________发图强大______小巷四面八______ 兴______勃勃7. 照样子,写出带“浩”字的词语。
浩如烟海、______、______、______8. 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ABB式的颜色词语):______、______、______鼠目寸光(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选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9. 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______而______ ______然一______人______动远______重______ 举______无______ 源源______异国______ 宏伟______10. 读一读,填一填。
______不自______ 默______声______尽脑______ 随______所______11. 日积月累______ ______力尽揠______ ______长______空______洗______羊______牢______人______目梳______ ______扮12. 用下面的反义词组成成语。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看拼音写词语jī línɡ qīnɡ kuài zēnɡ tiān yǎn zòu()()()()wǔ dǎo fǎnɡ fú wàn zǐ qiān hónɡ()()()二、组词稳()斑()带()拨()隐()班()戴()拔()毫()圈()偶()聚()豪()倦()寓()骤()三、多音字组词ái ( ) fÓ()挨佛āi ( ) fú()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全神()()()()有味()目()神炊烟()()夕阳()()()()四射五、默写古诗咏柳春日四、选词填空飘荡飘扬1.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
2.五颜六色的旗帜随风()。
注视观察1.红领巾全神贯注地()着局势的发展。
2.我仔细(),果然看到有的小企鹅肚皮上的毛一块块脱落了。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上适当的词,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1.南极大陆上仍然覆盖着()白雪。
2.那金黄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翅膀。
3.清早,()太阳从东方升起。
4.学校旁边又建起了一座()的立交桥。
六、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连成条理清楚的一段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不知什么时候,天渐渐变阴了。
()傍晚,天空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
()周大爷急急忙忙把场上的稻子收进袋子往家里运。
()上午,天气晴朗,无一丝云彩。
()周大爷把稻子晒到场上。
()当他刚把最后一袋稻子运到屋,大雨倾盆而至。
七、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妈妈在我们家里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她为让我专心学习,让爸爸安心工作,不仅完成上班时间八小时的劳动,还要包揽一切家务。
妈妈省吃俭用,尊老爱幼,她为一家人的伙食操尽了心。
每天除了照顾身弱的爸爸,让他多吃点好的外,还要为我调剂一日三餐,更要节省一部分钱来孝敬爷爷、奶奶。
从我记事起,妈妈的饭桌上就没离开过咸菜和大酱,遇到菜少的时候,她基本不动筷。
每当我们劝她吃菜的时候,她总是说:“你吃吧,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笔记14单元.doc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堂笔记(1-4单元)班级:三(5)姓名:1、长城和运河一、听写驾驶曲折蜿蜒谱写连绵起伏绸带不朽诗篇创造民族奇异的景象二、注音曲折.创.造绸.带民族.三、组词架()篇()折()蜒()驾()编()拆()蜓()四、填空1、长城像,,。
东起,西到,.万里长城谱写了。
2、京杭大运河像,,。
北起,南到,京杭大运河谱写了。
3、中国古代伟大的工程有:、、、。
4、中国现代伟大的工程有:、、。
5、课文描写了与的雄伟壮丽,赞扬了中华民族祖先的。
6、()的景象()的诗篇7、描写长城的词有:、。
8、描写运河的词有:、。
9、本学期我们要养成的学习习惯有:、五、背诵课文2、美丽的南沙群岛一、听写辽阔岛屿矿产水天相连壮观宝库海龟星罗棋布不仅黑暗合作资源丰富二、拼音辽.阔资.源不仅.三、组词资()()姿()()四、在()里填上合适的词()的南沙群岛()的宝库()的海洋生物()的世界()的矿产资源()的浪花五、阅读第2小节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她拥有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的海洋动力。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1、本段的中心句是。
2、文中第二句从、、三个方面展示了南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用“、、、”显示南沙的富饶。
3、注音。
难以计数.用之不竭.贮.存曾.母暗沙六、阅读第3小节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天是,海是。
远望,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俯看□龙虾□燕鱼□海龟□令人□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每一个浪头都,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在短文中□处加标点。
3、本段采用了的构段方式,中心句是。
4、本段选取了“、、、”等典型景物,生动描绘了,,的绚丽画面。
5、短文中流露出作者对南沙群岛喜爱与赞美之情的一句话是:。
6、“胜”音序音节部首意思有①胜利和败相反②打败对方③超过④优美的⑤担任。
“胜地”应选,“以少胜多”应选。
三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及答案(最新)

三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及答案(最新)一、句子练习。
九只小鸡叫着从门板下面叽叽钻了出来。
(连词成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蜘蛛把虫子吃掉了。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小蜘蛛在屋檐上织了一张又打又漂亮的网。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黄黄的银杏树叶好像一把把小扇子。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笔盒里放了很多文具,有铅笔、橡皮擦、尺子、眼镜和卷笔刀。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列宁经常给这三只灰雀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改为第三人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新的技术。
(被字句)(把字句)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青少年不能没有理想。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们可以小点声说话吗? (析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伟大的祖国是非常美丽、富饶的。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激光全息缩微胶片的存储量大得惊人。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蜜蜂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蜜蜂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绝密★启用前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蜜蜂课内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理解。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还沾着花粉呢1.在这段话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结合课文,想想“我”推测蜜蜂找不到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得知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小女儿的心情__________。
“我”的心情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两只蜜蜂飞回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说明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理解。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简直要触到地面,大概如许可以削减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XXX的家呢?在回家的路上,我(猜测猜测)蜜蜂(可能一定)找不抵家了。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跑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冲动。
她大声(叫唤)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5.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完成“我”做实验的思维导图。
_____)蜜蜂→(_____)纸袋→(_____)四公里→(_____)纸袋→(_____)暗号→(_____)蜜蜂答案第1页,总6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细致校对后利用,答案仅供参考。
7.对文中加点的词语“仿佛”一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请用下列词语写句子,句型:拟人句。
1)燕子:
2)尾巴:
3)细叶:
4)荷花:
5)蜻蜓:
6)翠鸟:
7)列车:
8)风雪:
9)友情:
10)山谷:
11)森林:
12)洪水:
13)大雁:
14)讲台:
15)暑假:
16)墨水:
17)钻石:
18)水罐:
19)钢铁:
20)蔬菜:
二、辨字组词。
(20分)
1.寓()悔()峰()度()
2.偶()诲()锋()席()
3.常()逢()装()泰()
4.裳()蓬()妆()奏()
5.喘()拔()延()罐()
6.瑞()拨()廷()灌()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4分)
1.一( )微风一( )客人一( )火车一( )房子
2.一( )楔子一( )善心一( )公路一( )村庄
3.一( )金光一( )清泉
4.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
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
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 )图画一( )赞歌
四、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穿花蛱蝶深深见,
2.亲身下河知深浅,
3.一寸光阴一寸金,
4.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
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少壮不努力,
5.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
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
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绳在细处断,
1.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
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
2.池上碧苔三四点,。
3.,阴阴夏木啭黄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