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培养学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培养学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提升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要求,进行建筑物结构的搭建和各项工程的施工过程。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对于提升施工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教育和培养也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1. 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使其具备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能力。
2. 培养学生具备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的能力,使其能够全面参与和协调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
3. 培养学生具备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突发情况的能力,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完成。
二、教学内容的编排1. 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介绍- 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工程施工的组织和管理- 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2. 建筑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 土方工程- 基础工程- 结构工程- 建筑装饰工程- 设备安装工程- 竣工和验收工程3. 建筑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 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的常见问题和改进措施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1. 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教师通过讲述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帮助学生理解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要点。
-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建筑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实践操作与工程实习相结合- 在课程设计中,添加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模拟实践。
- 安排学生进行工程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施工现场中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实践。
3. 设计项目与团队合作相结合- 安排设计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设计项目的实施,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建筑工程施工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四、评估和改进1. 采用多元评估方式,包括考试、课堂讨论、实践操作和项目评估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主干课,属必修课。
课程内容充分体现新技术、新方法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突出课程内容“实用性、先进性”;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教学活动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工地实习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课程教学手段体现现代化,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程考核标准体现能力考核的主导性,采取笔试及实训相结合的原则。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修: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钢筋砼结构、钢结构、砖石结构、土力学及地基基础等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建筑施工组织、高层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概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为学生定岗实习、毕业后能胜任岗位工作起到必要的支撑作用。
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2.1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表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2.2课程目标根据《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所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相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教会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具有解决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计划问题的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以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毕业后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①熟悉建筑施工规范和施工程序;②掌握建筑施工主要工种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标准要求、质量验收标准及安全防范措施;③了解施工机械性能参数,能在施工中合理地选择机具。
技能目标①具有组织一般建筑工程施工和解决简单施工问题的能力;②能进行建筑工程的质量检验;③能够从事建筑施工企业中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
态度目标①培养辨证思维的能力;②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③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3.教学组织本课程在内容组织与安排上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建筑工程施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载体,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将工作任务设计成“学习项目”,采用项目化教学,按项目分别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及目标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能力。
本课程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二、课程内容1.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应用,包括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工艺与方法、施工机械与设备、施工质量与安全等内容。
2. 施工组织与管理2.1 施工计划与进度管理介绍施工计划编制的基本要求、常用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进行施工进度管理和调整。
2.2 施工队伍组织与管理探讨施工队伍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原则,以及如何有效管理施工队伍的工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3 资源管理与供应链分析施工资源(人力、物力、材料等)的管理原则与方法,以及如何优化供应链,提高施工效率。
3. 施工工艺与方法3.1 地基与基础工程介绍地基与基础施工的基本工艺与方法,包括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基础打桩、浇筑混凝土等。
3.2 主体结构施工阐述主体结构施工的关键工艺与方法,包括模板支撑、钢筋工程、砌体施工、混凝土浇筑等。
3.3 吊装与安装工程讨论吊装与安装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机械设备和构件的吊装与安装。
4. 施工机械与设备4.1 常用施工机械与设备系统介绍常见的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包括起重机械、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泵车等,以及其原理与使用。
4.2 施工机械管理与维护强调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意义,介绍日常保养、维修与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
5. 施工质量与安全5.1 施工质量管理探讨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标准,介绍施工质量检测与评估的方法,以及如何控制施工质量。
5.2 施工安全管理强调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介绍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与管理措施,以及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措施。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1.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课堂讨论、项目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浅析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建筑施工课程有着实践性强、 知识点量大面广、 学生 理解 困难等特点。我们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专业培养 目
在校内, 充分利用建筑工程实训中心的有利条件 , 模 拟多种实际工程项 目条件 , 为学生提供“ 真实” 的学习环 境和学习 内容 , 让学生充分发挥 自己的想象 力和创造 力 。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使其逐渐 形成职业能力。 在校外实习基地或施工单位 , 将学生安排到多个建 筑工地进行为期 2 周 的顶 岗实习。让学生亲临其境 , O 直 接参与建筑施工 的各项活动 , 使学生将其所学知识与实 际工程结合起来 , 通过思考与总结, 形成较强 的职业综合 能力 。 4导入岗位职业标准, . 切实实施“ 双证书” 教学 为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能力 , 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 建筑 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毕业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 还应获 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资格证书包括 : 施工员 、 质检员 、 资料员 、 安全员、 材料员、 造价员等。 [ 责任 编辑 : 永慧 ] 褚
摘要 : 建筑施 工技 术是 一门专业性 、 实践性 、 操作 性很 强的课程 , 属专业核心课程 , 据建gg -技术课程 的 根 r
特 点 , 综合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 需要 形成 多层次、 全方位、 立体化教 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 建筑施 工技术 ; 现场教 学; 理论教 学
一
( ) 一 开展 项 目法教 学
图文并茂 , 动静结合 , 生动形象 , 浅显易懂 , 增大了课 堂的信息量 , 提高了课堂效益 , 教师在讲述中配以精彩的 讲解, 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4教学资源 网络化 .
采取“ 以任务为核心驱动 、 以项 目为导向” 的教学方 法, 通过下达任务或项 目来组织本课程教学。要让学生 明确每一次课程 的学习任务 , 同时教师针对性地设计教 学过程、 提出教学 目标。依据教学 目 , 标 开发设计实训项 目, 所有实训项 目取材于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 变教学过 程为工作过程 , 变被动学 习为带任务工作 , 课程设计 中尤 其要强调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针对人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2.课程任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建造工业、民用建筑的主要施工技术,使学生理解建造过程中的原理,掌握建造房屋的基本工艺、流程,能对各种施工方案的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建造施工的素质,并能取得《施工员》职业资格证书。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A1.掌握土方工程质量标准与安全技术;A2.掌握地基处理及加固与桩基础的质量验收标准;A3.掌握砌筑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技术;A4.了解滑升模板,爬升模板,钢筋的加工工艺过程;A5.理解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A6.掌握结构安装常用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特点;A7.了解建筑防水的分类和等级;A8.掌握抹灰工程、饰面工程、地面工程、吊顶工程、隔墙工程涂料与刷浆工程、门窗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A9.了解高层建筑分类及特点、运输设备的运行方式;A10.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2.能力目标B1.能正确理解边坡条件、支护方案对土方工程的重要意义,准确处理施工排降水的实际问题;B2.等对工程中采用预制静压桩、钻孔灌注桩做出正确选择,处理关键工序的重要环节;B3.能在工程中搭设脚手架,能独立指导砌体的砌筑工艺;B4.能够对模板进行选板,能够对钢筋的冷拉工艺及钢筋下料进行设计,对砼的制备、运输、浇筑工艺过程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及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做出适合工程的决定;B5.能够对具体的工程选择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在工程当中选择合适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安全技术;B6.能够针对具体的厂房建设正确选择起重机及按吊装方法进行施工阶段的平面布置及吊装顺序;B7.能够对不同房屋类型选择不同的卷材、粘结剂的特性来达到防水的目的,能够控制房屋对防水的质量标准和对工艺过程控制的要求;B8.能够在饰面工程、地面工程、吊顶工程、隔墙工程涂料与刷浆工程、门窗工程的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B9.能够对高层建筑的分类、特点、结构形式、运输设备、脚手架、施工、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根据具体工程选择合适的施工安全措施;B10.能够实际使用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安全作业要点。
浅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少 了链 接与 传动 , 尽管学 生将这 些知 识点学 得再 好 , 到企 业后最 展 。可 我们现 在 是高职 院校 , 养 的是施工 一线 的管理人 员 , 培 施
快也 得用 2 - 3年时 间将它 们 “ 装配 ” 成整 体 , 才能运 行 , 在人才 工现场 的管 理千 头万绪 , 这 经验 知识 是主要 的。 以前 的现 场施工 管 市场竞 争 日趋激 烈 的今 天 , 无论 对企业 还是对 学生都 存在相当 大 理人 员大多来源 于优秀 工人 , 们富有 经验 , 并没有多少 理论 。 他 但
要 来培 养人 。 是从 单一课程 方面 去理解 , 是按现 行 的施工项 诣 , 三 就 也有相 当 的工程 实践经 验 , 我院建筑 工程 专业被 确定 为国 对
目实施 状况 来重 新安排 教学 内容和 教学方 法 。 家改革试 点专 业应 该是有 积极 贡献 的 。 从知 识层面 看, 现行 的建筑 施工技 术教学大纲 的确定 与教材
2 01 0年 4月 ( ) 中
浅谈《 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项目 教学法的 实施
王 红兵
摘 要 本文分析 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以及 实施项 目 学法的具体做法,以期对提 高教学质量 教
项 目教 学法 建筑施 工技 术 教 学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9 522 1)4 3. 10- 9(000- 6 2 0 2 0
的问题 。 程设置和教育方 法决定教学很难 与企业“ 课 零距 离” 对接。
这就 是我们 的博 士 、 硕士 、 大学 生初到现 场有 一片茫然 的感觉 的
主要 原 因。
( ) 二 建筑市场对人 才培养的要求
现有 建筑 业企 业 的管理与 技术 的水 平随着 国 家建设 和 日益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教案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建筑施工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让学生了解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定义和发展历程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范围的理解。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认识。
第二章:建筑施工测量技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具。
让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能够运用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具。
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具。
采用实践操作法,训练学生进行建筑施工测量。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具的理解。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进行建筑施工测量的技能。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建筑施工测量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
第三章:建筑施工材料技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筑施工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施工要求。
让学生了解我国建筑施工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建筑施工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施工要求。
我国建筑施工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建筑施工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施工要求。
略论中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专业教学法

针 对 《 筑 施 工模 板 》 《 筑 工 程 》 建 、砌 的教 学 内容 , 过 专 业 教 学 方 法 , 学 生 主动 学 习 , 解 并 掌 握 知 识 , 备 关键 通 使 理 具 能 力 。 认识 、 仿 、 用 、 发 各 种 专 业 教 学 法 , 据 不 同情 况 灵活 应 用 , 教 师教 学 能 力 的 发展 之路 。 模 运 开 根 是
主 干 课 程 . 一 门 理论 面广 、 践 性 强 的课 程 。 是 实 《 筑 施 工 技术 》 程 任务 与 学 生 状 况 分 析 建 课
一
中等 职 业学 校 的学 生 来 自各 初 中学 校 .本课 程 的 授课 对 象 是 中职 学 校 工业 与 民用 建 筑专 业 的二 年 级 学 生 . 这 之 前 . 们 在 他 已学 过 建筑 制 图 、 筑 力 学 两 门 专 业课 . 建 同时 . 筑 材 料 、 屋 建 建 房
筑 学 、 筑 测 量 与建 筑 施 工 技 术 正 同 步 学 习 , 们 对 建 筑施 工 的 建 他
个 建 筑 物 的建 成 是 从 下 部 基 础施 工 开 始 .到 上 部 主 体结
构 施 工 。 到 内外 装饰 完善 . 直 由许 多 道 工 序 组 成 . 每 道 工 序都 而 涉 及 一个 工 种 的 施工 . 都会 采 用 不 同 的施 工 技 术 。 本课 程 的学 习 任务 .是 使 学 生 掌握 建 筑 物 各 工 种 的工 程 施 工 技 术 以 及 施 工 方 案 的选 择 . 养 独 立 分 析 和解 决 施 工技 术 问 题 的初 步 能 力 。 培 解 .在 进 行 护 理 操 作 前 与 护 理 操 作 时 有 畏 惧 心 理 :如 果 护 理 操 作 涉 及 隐 私 部 位 的 暴 露 .通 常 护 理 对 象 会 有 一 定 的 抗 拒 心 理 等 。这 时 . 实 验 教 学 中 , 及 时 提 在 要 醒 学 生 注 意 类 似 问题 的解 决 .要 在 这 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摘要] 根据建筑类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后的任职要求,应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改革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提出了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希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中各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机械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培养学生在建筑施工技术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冬期与雨季施工等方面的内容,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枯燥,并且学生接受的效果不佳,课堂上理论教学易与实践脱节,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本文通过典型章节分析,提出适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几种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简介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发、启发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实习实训操作、现场参观等实践性教学等。
2、典型章节教学方法
2.1土方工程
2.1.1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章教学内容: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土的分类及鉴别;土的性质;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场地的抄平与放线;基坑、基槽的开挖技术要求;土方回填与压实;质量标准与安全技术。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土方工程的特点、性质,熟悉土方量计算方法;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内容;掌握基坑、基槽的抄平与放线、开挖、回填与压实。
2.1.2教学方法
在土的性质,土方量的计算,场地平整,轻型井点降水,流砂的形成原因内容讲解上,都有较大的计算量,并且计算公式较多而复杂,在教学方法的的选择上应该考虑条理清晰,桉步讲解的传统讲练式教学方法。
老师通过板书用精要而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提纲挈领地把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概括化、系统化、图表化的一种形式。
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步进行的,伴随着学生与文本的逐步对话,来理解所学内容。
课后通过练习题来进行巩固。
在学习井点降水工艺、土方回填与压实施工时,可以到工地现场进行参观,通过在施工现场的真实场景来组织教学。
2.2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2.2.1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章教学内容:地基局部处理;软弱地基加固;桩基工程机械类型及选用要求;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施工工艺;现浇钢筋混凝土桩施工工艺;质量标准与安全技术。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的
基本知识,掌握桩基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2.2.2教学方法
地基处理的工程方法很多,建筑基础也许多不同形式,比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伐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预制桩和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形式。
他们还具有不同的施工工艺,就灌注桩而言,有潜水钻钻孔、螺旋钻钻孔、套管成孔、人工挖孔等不同的施工工艺。
传统的讲练式教学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需要,最好的方法是在施工现场教学,但是由于其形式的多样性,施工工艺的复杂性、施工机械的先进性,很难做到现场教学与教学要求的一致,鉴于此,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施工动画、施工录像来演示地基处理的方法、各种基础的施工工艺,学生也能获得感性认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3砌筑工程
2.3.1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章教学内容:砌筑用脚手架的材料、分类、组成、构造、技术要求及安全网搭设;垂直运输机械类型、构造、使用要求;砌筑砂浆种类、组成、使用要求;砖砌体标高与轴线测设、组砌形式、砌筑方法、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空心砖与各种砌块的材料、构造、施工工艺、质量要求;砌体质量通病、防治方法与安全技术。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脚手架及垂直运输机械的使用和选择,掌握各种砌体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2.3.2教学方法
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砌筑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仍然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本章教学可以采用学生实习实训操作为主的项目教学法,与其他章节相比,砌筑工程造价低,机械使用简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一般院校都能提供相应的场地和设施满足学生的实训实践。
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既应该是具体施工工艺及技术标准的掌握者,也应该是具体施工工艺技术的提升者。
所以他们应该通过实操训练来深入感知体会具体的施工工艺的实施过程,并从中提炼经验,反哺到具体施工工艺技术中去。
通过训练能达到以下目标。
(1)专业技能训练目标
训练相关工具的使用;学习材料准备和存放保管要求;训练架子工、砌筑工操作工艺;学习质量要求标准与安全措施等。
(2)方法能力训练目标
通过规定任务量和考核标准,完成工作的时间要求等,训练学生在材料准备,工位清理,完成任务量和达到标准等问题上的思考和安排,再通过填写报告书的形式训练学生自我总结与评价。
(3)社会能力训练目标
训练内容与考核标准中设计有完工清场,爱护工具,节约材料等文明施工要求,并由3~5人共同完成任务量,使学生从中了解建筑业的相关工作内容、环境、氛围,开始涉及人际关系处理、工作态度、文明施工等社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鉴于篇幅有限,其他章节不再一一叙述。
3、总结与建议
根据各章节的特点,多种教学方法的具体使用见下表:
各章节内容主要教学方法
第一章土方工程讲练式+现场参观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多媒体+施工录像+现场参观
第三章砌筑工程实习实训+项目教学
第四章混凝土结构工程案例教学+讲练式+实习实训
第五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多媒体+施工录像+现场参观
第六章结构安装工程多媒体+施工录像+现场参观
第七章屋面及防水工程现场教学+项目教学+启发式教学法
第八章装饰工程实习实训+项目教学
第九章冬期与雨期施工讲练式+启发式教学法
多种教学方法在各章节中的灵活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更加容易,学生职业能力也得到培养,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报告[r].2009.
[2] 王兆.“建筑施工技术”课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2001.
[3] 仲景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及思考[m].高等建筑教育,2002.
作者简介:
陈学文,(1982-),男,助讲,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