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代谢生化指标

合集下载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代谢生化指标

定义:胶原吡啶交联是骨代谢生化 指标之一,用于评估骨代谢状况。
胶原吡啶交联
临床意义:胶原吡啶交联水平异常 升高可能提示骨胶原代谢异常,需 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作用:胶原吡啶交联可以反映骨胶 原的分解代谢程度,从而评估骨质 疏松等骨代谢疾病的发展情况。
正常范围:胶原吡啶交联的正常范 围因年龄和性别而异,具体可参考 相关医学资料或咨询专业医生。
放射免疫分析法
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 性好,可进行大量样品检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原理: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通过测量结合态和游离态的放射性 强度,计算出目标物质的浓度。
在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中的应用: 用于骨钙素、降钙素等骨代谢相关 激素和蛋白质的测定。
酶联免疫分析法:利用酶标记的抗体 或抗原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后,通过比 色法或荧光法测定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 测:及早发现骨量 减少或骨质疏松等 问题
补充钙和维生素D :适量摄入富含钙 和维生素D的食物 ,如牛奶、鱼类等
避免长期卧床或久 坐:适量运动可以 促进骨骼健康,预 防骨代谢疾病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未来 研究方向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其他疾病的关系研究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 系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松症的关 系
酶联免疫分析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 为示踪剂,标记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样 品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通过测量 放射性计数,确定待测物的浓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化学发光法:利用化学发光物质在 反应时释放的能量,测量光子的量, 从而确定待测物的浓度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代谢生化指标

I 型胶原羧基末端肽( TYPE I 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CTX)
I 型胶原占骨有机质的90% 以上,并主要在骨 中合成。骨更新时I型胶原被降解,短肽片段进入血 液, CTX 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胶原降解标志物,有 3 种不同形式,由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加工而成的 CTX-MMP 和只含8 个氨基酸序列的α-CTX 及β- CTX。 CTXMMP 是 含 有 尿 吡 啶 啉 ( Pyr) 和 尿 脱氧 吡 啶 啉 ( DPyr)的3 条多肽链的C 端肽,其中两条为1 个Ⅰ型 胶原分子C 端非螺旋区的α1( Ⅰ) 链,另一条为另1 个Ⅰ型胶原分子C 端螺旋区的α1( Ⅰ) 链或α2( Ⅰ) 链。α-CTX 和β- CTX 统称为胶原序列( CrossLaps) 。 CTX 的分子量约1000Da,可人工合成。
骨代谢生化指标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分类(classification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c indicators)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英文缩写
甲状旁腺激素
降钙素 维生素D3
Parathyroid hormone
calcitonin Vitamin D3
尿吡啶啉( PYRIDINOLINE,PYR) 尿脱氧吡啶啉( DEOXYPYRIDINOLINE,D-PYR)
Pyr 存在于骨、软骨、牙齿、肌腱等结缔组织 中,而D-Pyr 仅存在于骨与牙的Ⅰ型胶原中,D-Pyr 主要来自骨骼。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都是骨中细 胞外基质成熟胶原的不可还原的代谢产物,进入血 循环,不经肝脏的降解直接排泄于尿中。 Pyr和D-Pyr 在血液和尿液中有游离和肽结合两 种形式存在。尿中游离形式占40% ,肽结合形式占 60% ,而且多数情况下,二者在尿中的浓度高度相 关,尿中Pyr 和D-Pyr 的比值约4∶ 1。

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疗中的应用指南

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疗中的应用指南

参考内容
引言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在评估骨骼健康、诊断骨骼疾病以及监测治疗效果等方面具 有重要价值。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标志物的实用价值,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效 率和准确度,制定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显得尤为必要。
研究现状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主要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如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等)和骨 吸收标志物(如Ⅰ型胶原降解产物、CrossLaps等)。目前,这些标志物在临 床上的应用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它们在特定情况下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存在差异,因此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标志物十分重要。
(3)联合其他检查:在某些情况下,仅靠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检查可能无法 明确诊断骨质疏松症。此时,可以考虑进行骨骼X线检查、CT、磁共振等其他 影像学检查以辅助诊断。
结论
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它们不仅有助于评估骨质 疏松症的发生风险、诊断病情、指导治疗及评估疗效,还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 现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通过联合检测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不同疾病状 态下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以及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等方法,可 以提高骨质疏松诊疗的效率和准确性。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骨代谢标 志物的应用,将其作为评估骨质疏松症病情的重要工具之一。
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疗中 的应用
1、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关 系
骨密度是反映骨质疏松症病情的重要指标,而骨代谢标志物则可间接反映骨密 度变化趋势。在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骨吸收标志物水平已经升高,而骨形成标 志物水平正常,说明此时成骨细胞活性受到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随着病 情进展,骨形成标志物水平也逐渐升高,提示成骨细胞活性代偿性增强,试图 维持正常骨密度。因此,联合检测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 骨质疏松症的病情。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代谢生化指标骨代谢生化指标是指通过检测人体内关于骨骼健康的代谢标志物来评估骨骼的状态和功能。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有关骨骼形成和吸收的信息,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骨折风险评估以及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一、钙离子钙离子是骨骼形成和代谢的基本物质,骨骼中的钙主要以无机形态(游离态)和有机形态(结合于蛋白质)存在。

血液中的钙主要以游离钙的形式存在,用以维持人体内的钙离子浓度平衡。

当钙离子的浓度过低时,身体会通过释放钙离子来维持正常功能。

二、骨型三肽骨型三肽是由骨胶原分解形成的肽链产物,主要有N-端和C-端骨型三肽,也叫胶原Ⅰ型C末端肽和N末端前肽。

这些骨型三肽的水平可以反映骨骼的吸收和形成情况,是评估骨质疏松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存在于骨组织和其他组织中的酶,其含量可以反映骨骼的形成和再生能力。

当骨骼形成活跃时,碱性磷酸酶的含量会升高。

因此,检测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水平可以帮助评估骨骼的新陈代谢情况。

四、尿钙尿钙是通过尿液排出的钙的量,也是评估骨骼健康的一个指标。

尿钙的水平可以反映钙的吸收和排泄情况。

正常情况下,尿钙的排泄量与钙的吸收量保持平衡,但当骨代谢异常时,尿钙的排泄量可能会增加,提示骨骼的破坏。

五、骨密度骨密度是评估骨质疏松程度的重要指标,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骨超声等。

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可以帮助判断骨骼是否健康,以及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

六、骨形态蛋白骨形态蛋白(BMP)是一类由骨骼细胞合成的信号分子,对于骨骼发育和再生至关重要。

血液中BMP的水平可以反映骨骼生长和再生的情况,用于评估骨骼的代谢状态。

总结:骨代谢生化指标是评估骨骼健康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钙离子、骨型三肽、碱性磷酸酶、尿钙等物质的水平,可以了解骨骼的吸收、形成、新陈代谢情况,帮助预防和诊断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

此外,骨密度和骨形态蛋白的检测也是评估骨骼健康的重要手段。

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及监测中的价值

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及监测中的价值

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中文摘要第一部分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研究目的探讨溶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pyridinoline cross-linked N-telopeptides of Type I collagen, NTx)、血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pyridinoline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s of Type I collagen, ICTP)定量检测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价值。

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77例恶性肿瘤患者(肺癌38例,乳腺癌35例,扁桃体癌1例,鼻咽癌3例,其中骨转移者40例,无骨转移者37 例)尿NTx和血ICTP水平。

结果骨转移组患者尿NTx和血ICTP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以及正常参考值范围,P均<0.01。

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尿NTx与血ICTP成正相关(r=0.880, P < 0. 01)。

以65 nM BCE/ mM Cr为临界值,尿NTx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3.2%、82.5 %、83.8%(P < 0. 01)。

以4.5µg/l为临界值,血ICTP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87.5%、73.0%(P<0.01)。

骨转移患者尿NTx与血ICTP水平与骨转移范围成正相关( r=0.453, 0.475,p<001),与骨痛程度无显著相关(r=0.010,0.083,p>0.05)。

结论尿NTx和血ICTP对恶性肿瘤患者骨转移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协助及时诊断恶性肿瘤患者骨转移。

关键词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骨转移; 诊断第二部分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监测中的应用目的探讨溶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Ⅰ型胶原碳端肽(CTX)、吡啶酚(PYD)和脱氧吡啶酚(DPD)定量检测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监测中的应用。

骨代谢指标解读

骨代谢指标解读

骨代谢指标解读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

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蛋白。

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

1PTH钙磷代谢调节指标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是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分泌的,对维持机体钙磷平衡和调节骨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PTH与骨、肾等组织表面的受体结合,促使血钙水平升高,血磷水平下降。

PTH增高,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位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于肾病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PTH减低,见于甲状腺手术切除所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非甲状旁腺性高血钙症等。

注:临床中也有血钙正常而PTH升高现象,可以结合甲状腺彩超判断结果。

在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时,由于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使得血钙减低,PTH分泌增加,血中PTH轻度升高,同时激发维生素D合成增加。

2维生素D3钙磷代谢调节指标人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有内源性合成和外源性吸收两种。

内源性合成指在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下,存在于大多数高等动物表皮组织的7-脱氢胆固醇经光化学反应转化成维生素D3。

外源性吸收指人类通过摄取含有维生素D2或D3的饮食来补充体内维生素D含量。

1,25(OH)2D3能够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合成钙结合蛋白,增加小肠黏膜对钙的吸收,增加磷吸收。

在肾脏,1,25(OH)2D3能够增加近端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升高血钙水平,增加骨密度。

在骨组织中,1,25(OH)2D3直接作用于骨的矿物质代谢,促进骨基质形成及类骨质矿化。

维生素D3缺乏或不足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代谢的生化指标检测和意义

骨代谢的生化指标检测和意义
• 根据患者骨转换的速率,决定是否需要采取适 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的分型。1 • 有助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 鉴别诊断。2 • 评价骨丢失率,预测骨密度和骨质疏松引起骨 折的危险性。3 • 有助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评价治疗方案是 否合适,确定每个患者的长期最适治疗方案。
骨代谢的生化指标检测及意义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主要内容
• 与骨矿有关的生化检查: • 钙调节激素的有关检查: • 与骨形成有关的生化指标 :ALP 、BALP 、 BGP 、PICP 、PINP • 与骨吸收有关的生化检查:TRAP 、HOP 、 Pyr 、D-Pyr 、NTX 、CTX 、ICTP
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在骨质疏 松症的意义

谢!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感谢您的聆听! !
欢迎批评指导!!
2019 ppt资料 22
与骨矿有关的生化检查
血尿与骨矿物质有关的生化指标
标本 项目
离子钙 总钙 无机磷
血清
镁 钙
尿


钙调节激素的有关检查
• 甲状旁腺激素(PTH) :促进骨的吸收 完整的PTH分子,占15% PTH-N,占10%,活性端 PTH-C,约占75%,无生物活性 测定方法: 生物测定法 难于应用于临床 放免测定法 以PTH-C测定的价值较高
与骨形成有关的生化指标
2.血清骨钙素(BGP) 由成骨细胞合成,占非胶原蛋白的15%~20 %。 BGP在维持骨的正常矿化速率,抑制异常的 羟磷灰石结晶、抑制软骨矿化速率中起作用。 BGP 直接反应OB活性和骨形成情况,而且 对观测药物治疗前后的动态水平有一定参考 价值。 测定方法:放免法、
与骨形成有关的生化指标
钙调节激素的有关检查

骨代谢五项指标详解

骨代谢五项指标详解

骨代谢五项指标详解
骨代谢是指骨骼组织细胞的生长、更新和修复过程。

通过监测骨代谢五项指标,我们可以了解骨骼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骨质疏松、骨折和其他骨骼相关疾病的风险。

1. 钙离子浓度:钙是维持骨骼强健的重要元素之一。

钙离子浓度的检测可以判
断钙的吸收和释放情况。

低钙离子浓度可能意味着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

2. 碱性磷酸酶(ALP):碱性磷酸酶是骨细胞生成和骨重建的关键酶类。

通过
检测ALP水平,可以了解骨代谢和新陈代谢的活跃程度。

高ALP水平可能表明骨
骼有活动量增加的情况,如骨折修复或骨增生。

3. 骨密度:骨密度是评估骨质疏松的重要指标。

通过骨密度检测,可以了解骨
骼的强度和抗压能力。

低骨密度可能意味着骨质疏松风险增加,易发生骨折。

4. 尿酸:尿酸是骨代谢指标之一,与骨骼健康密切相关。

骨骼代谢异常会导致
尿酸水平升高。

高尿酸水平可能提示骨质疏松的存在。

5. 甲状旁腺激素(PTH):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钙磷平衡及骨代谢的关键激素。

通过测定PTH水平,可以评估骨骼健康状态。

高PTH水平可能表示骨骼出现异常,如维生素D缺乏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代谢五项指标的详细解读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骨骼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预防
和治疗措施。

如果您有相关症状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文名称 Parathyroid hormone
calcitonin Vitamin D3
calcium phosphorus
英文缩写 PTH CT VD3 Ca P
5
A
甲状旁腺激素 PTH
PTH 是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分泌的、含有 84个氨基酸的碱性单链多肽,是调节血钙、磷 水平的主要激素之一,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PTH可精细调节骨的合成、分解代谢,对成骨细 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凋亡发挥重要作 用。
A
维生素D3的监测
血清1,25-( OH)2D3半衰期4 ~ 6 小时,血 清浓度偏低,含量的测定方法难度较大,而25( OH) D3在血中含量相对较高、半衰期较长约21 天、最稳定,是维生素D3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 式,同时又是合成1,25-( OH)2D3的前体,因此, 临床上一般通过监测血清25-( OH) D3的含量来反 映血液维生素D3水平。
6
A
甲状旁腺激素 PTH
7
A
PTH改变的临床意义
PTH 增高,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 位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于肾病的甲状旁 腺功能亢进、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PTH 减低,见于甲状腺手术切除所致的甲状旁 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所致的非甲状旁腺性高血钙症等。
8
13
A
维生素D 缺乏的临床意义
维生素D 缺乏可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矿化不足使骨软化,导致佝偻病、骨质疏松; 诱发高血压、心室肥大、动脉粥样硬化、心
肌钙化等; 同时增加Ⅰ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
性硬化症等的发生几率。
14
A
血钙( Serum Calcium)
血钙( Serum Calcium) : 钙强健骨骼和牙齿, 99%的钙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 1% 的钙分布在血 液、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保持血钙浓度对维 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致关重要。
骨形成标志物:(ALP、BALP、BGP、PINP、 PICP、OPG)
4
A
骨代谢生化指标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分类(classification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c indicators)
中文名称 甲状旁腺激素
降钙素 维生素D3
钙 磷
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中,血钙以 离子钙和结合钙两种形式存在,各占约50%。结 合钙绝大部分是与血浆清蛋白结合,称为不扩 散钙; 小部分与柠檬酸、重碳酸盐等结合称为可 扩散钙。血浆钙中只有离子钙才直接起生理作 用。血浆中的不扩散钙,虽没有直接的生理效
15
A
血钙的临床意义
➢ 钙具有维持软组织的弹性和韧性,维持细胞和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维持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 传导功能; 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 参与血液 的凝固过程等生理作用。
2
A
骨代谢指标的作用
了解骨组织新陈代谢的情况,评价骨代谢状态、 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 松治疗疗效评价。
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
3
A
骨代谢生化指标分类
骨代谢生化指标:钙磷代谢调节指标(PTH、 CT、25-(OH)2D3、1,25-(OH)2D3 、Ca、P)
骨吸收标志物(TRACP、CTX、NTX、Pyr、UCTX、U-NTX、空腹2h尿 Ca/Cr)
11
A
1,25-( OH)2D3的作用
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合成钙结合蛋白,增加小肠 黏膜对钙的吸收,随之增加磷的吸收;
增加近端肾小管对钙、磷重吸收,升高血钙水 平;
直接作用于骨的矿物质代谢,促进骨的钙化; 大剂量时,是破骨细胞( OC) 成熟的主要激活
因子,能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成为成熟OC, 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促进骨吸收; 生理剂量下,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刺激成 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基质形成。在骨钙动员和12
➢ 血钙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 D水平过高、多发性骨髓瘤、肿瘤广泛骨转移、 阿狄森病、结节病等。
➢ 血钙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炎 尿毒症、佝偻病与软骨病、吸收不良性低血钙、 大量输入柠檬酸盐抗凝血后等。
A
骨代谢生化指标
1
A
概念
骨是具有新陈代谢的活组织,由破骨细胞 吸收旧骨、成骨细胞生成等量新骨取代完成骨 的转换,在伴随人一生的骨转换过程中,骨代 谢生化指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 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 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 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 蛋白。
A
降钙素( Calcitonin,CT)
降钙素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parafollicular cells,又称明亮细胞或C细胞) 产生和分泌、含有 32 个氨基酸的多肽激素。
CT与PTH 作用的靶组织相同,但作用与PTH 相反。PTH 与CT 共同作用,维持着血钙的相对 平衡。
主要生理功能是抑制小肠对于钙离子的吸收, 降低体内血钙浓度,使血中游离钙向骨组织中 转化; 抑制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增加尿钙 流失;同时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作用,减少骨骼
10
A
维生素D 3 vitamin D3
维生素D 3活性形式:
25- hydroxy vitamin D3,25 ( OH) D3; 1,25 - dihydroxy vitamin D3,1,25-( OH)2D3) 。
维生素D3( VD3) 是骨代谢重要的调节激素,是 肠道钙、磷吸收和骨矿化所必需的,可促进钙 的吸收从而有利于骨密度的增加。VD3在肝内 25-羟化酶作用下形成25-羟维生素D3( 25 hydroxy vitamin D3,25( OH) D3) ,在肾近端小 管1a 羟化酶催化下成为活性更高的1,25-二羟 维生素D3( 1,25 - dihydroxy vitamin D3,1,
9
A
CT改变的临床意义
CT 增高,对起源于滤泡旁细胞的甲状腺髓样 癌的诊断、手术疗效判断和观察术后复发等具 有重要意义。CT 增高,见于恶性肿瘤,如肺 癌、胰腺癌、燕麦细胞癌、子宫癌、前列腺癌 等; 某些异位内分泌综合征、严重骨病、嗜铬 细胞瘤、肾脏疾病等。
CT 减低,见于重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