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5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必修五文学知识语文一般以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下边是为你带来的高考语文必修五文学知识,欢迎阅读。

1、明朝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据民间流传宋江起义的故事写成《水浒传》,该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语言写成的章回小说,它描绘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反应了封建社会阶级矛盾,颂扬了农民的起义斗争。

3、《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是19 世纪后期俄国有名的批评现实主义作家、剧作家契诃夫。

他是一位文笔锋利的风趣嘲讽大师,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他的短篇小说还有《变色龙》、《小公事员之死》等。

关于可怜的人,可怜的生活的好心的嘲讽,使得他的作品拥有喜剧性。

他最善于于在沉静的生活中看失事物的实质,所以被称为平时生活的现实主义。

他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三姊妹》、《海鸥》、《樱桃园》等。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主人公别里科夫反对全部新惹祸物,抹杀自由与进步,是沙皇专制制度的保护者,成为套中人的代名词。

4、沈从文 (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3、陶渊明 (367427) 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 ( 时代 ) 大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喝酒》。

4、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滕王阁序》作者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他在南下探亲时,经过南昌滕王阁,在席间赋诗并写下此篇序。

是一篇骈体文。

7、庄子 ( 公元前369 前286) 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存《庄子》一书由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写成,全书现存33 篇,别名《南华经》。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总结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总结

1、明代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西遊記》2、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據民間流傳宋江起義的故事寫成《水滸傳》,該書是中國曆第一部用白話語言寫成的章回小說,它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發生、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刻畫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階級矛盾,歌頌了農民的起義鬥爭。

3、《裝在套子裏的人》的作者是19世紀後期俄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劇作家契訶夫。

他是一位文筆犀利的幽默諷刺大師,與法國的莫泊桑、美國的歐·亨利並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他的短篇小說還有《變色龍》、《小公務員之死》等。

對於可憐的人,可憐的生活的善意的嘲笑,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喜劇性。

他最擅長於在平靜的生活中看出事物的本質,因此被稱為“日常生活的現實主義”。

他後期轉向戲劇創作,主要作品有《三姊妹》、《海鷗》、《櫻桃園》等。

《裝在套子裏的人》中主人公別裏科夫反對一切新生事物,扼殺自由與進步,是沙皇*制度的維護者,成為“套中人”的代名詞。

4、沈從文(1902-1988),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嶽煥,湖南鳳凰人,苗族。

中篇小說《邊城》是他的代表作,以湘西生活為背景,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3、陶淵明(367-427)名潛,字淵明,世號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東晉(時代)大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

4、初唐四傑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滕王閣序》作者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他在南下探親時,路過南昌滕王閣,在席間賦詩並寫下此篇序。

是一篇駢體文。

7、莊子(西元前369-前286)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存《莊子》一書由莊子和他的門人及後學寫成,全書現存33篇,又名《南華經》。

莊子的文章富於想像,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劉熙載《藝概·文概》評其“意出塵外,怪生筆端。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知识1.对于古诗与星宿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彷徨于斗牛之间。

”“斗”“牛”就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是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是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歌唱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安逸。

李商隐《马嵬》:“这天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以“笑牵牛”来写唐玄宗当年与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光阴。

2.谈谈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地名所指的地方。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寡人之于国也》)河内:黄治以北的地域。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域。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山东:指崤山以东。

(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以外。

(《过秦论》)西河:指魏国黄河以西地域。

(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关西:函谷关以西。

(5)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江表:(长江以外的)江南地域(从中原看来,这些地域在长江以外)(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淮左:淮河东面(古代称江河东面为左,西面为右)3.孔子及其弟子在谈到自然现象时,多用来比喻人事。

谈谈下边几个句子中提到的这些自然现象在句子中的含义。

(1)子曰:“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把推行仁德政治的君主比作北极星(北辰),居此中而众星拱卫。

先人以为北极星在整个天体的中心地点。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

”(《论语·子罕》)叹息日夜不断流去的河水,惋惜光阴的易逝。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以水比况聪理智慧的人,以山比况有仁德的人。

这句话的下文为: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高中语文必修5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5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归去来兮辞》本文是一篇辞赋。

辞:“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1 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

《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2 风波:战乱。

3 公田:供俸禄的田。

4人事:指做官。

5三径就荒: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来三径就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滕王阁序》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滕王阁序》成为他的“绝唱”。

1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

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

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2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

3“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

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

因此后世有“下榻”的说法。

4棨戟:有套的戟,古时候官员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仗。

5襜帷:车的帷幔。

6旬假: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7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8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9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不再南飞。

10“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西汉梁孝王刘武在睢水旁边修建的竹园,他常和一些文人在此饮酒赋诗。

11北辰:北极星。

这里暗指国君。

12帝阍:原指天帝的守门者,这里指皇帝的宫门。

13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做宣室。

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

14“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

必修五语文第二单元文化常识

必修五语文第二单元文化常识

必修五语文第二单元文化常识一、作者、作品一)陶渊明(东晋诗人)陶渊明(约376~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友人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

父亲早死,因家贫,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质性自然”,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

自小体弱多病,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称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然而“家贫,不能常得”;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苦(见“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却能安贫乐道,忘怀得失。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六十岁左右去世。

深受后世文人骚客推崇,欧阳文忠公甚至认为“两晋无文章,惟《归去来兮》(即《归去来兮辞》)而已”;在中国诗人享有很崇高的地位,朱光潜先生认为: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二)王勃(唐代文学家)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三)庄子(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1、文学常识: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2、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这是为了与南曲戏文相区别而有的名称。

元杂剧使用的曲调全为北曲,北曲各宫调的声情虽与南戏基本相同,但由于北曲比南曲多变宫、变徵两个半音,故从总的音乐风格来说,北曲比南曲高亢激越。

与南南曲相比,北曲用韵较严,每套曲只押一韵,中间不换韵,而且韵脚密,几乎每句都押韵。

元杂剧的结构:一本杂剧一般分为四折,或加“楔子”。

在第一折之前的楔子,用来交代人物和故事的前因,以引出正戏,相当于开场戏;在折与折之间的楔子,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

楔子与折的区别,楔子只用一两支曲调,不必如折那样,必用一套曲调。

一折不等于现代戏剧的一场,而是以唱完一套曲子为标准。

也就是说,一本杂剧要唱完四套曲子,而且只能由主角一人唱曲,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

其他脚色只能念白。

“套曲”是与“只曲”相对而言的,把许多“只曲”(至少三只,多的可达二十只左右)连缀起来成为“套曲”。

这种连缀有两个条件:一是“只曲”的次序,什么曲牌在前、什么曲牌在后,基本固定;二是“套曲”中的“只曲”彼此属于同一“宫调”里的曲牌。

用四套曲子以上的杂剧极少见的。

偶尔有的题材,作者认为写一本四折不能容纳和完成主题思想,就以多本的.形式解决。

如王实甫的《西厢记》用了五本二十一折。

戏剧语言包括科介、宾白和曲词。

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

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一般是散文,也有少数韵语,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

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

3、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4、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5、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6、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

2021年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1、施耐庵(1296~1371),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故事,写成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揭示了“ ___”的社会现实。

课文节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2、契诃夫契诃夫( 1860~1904)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契诃夫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小公务员之死》《凡卡》主要再现“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

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___揭露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

“变色龙”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装在套子里的人》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契诃夫戏剧作品有《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 ___的苦闷和追求,大都取材于中等阶级的小人物。

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

3、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

现代作家。

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

散文集《湘行散记》。

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学术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4、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文学史上称“田园诗人”。

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高中语文知识点必修五: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知识点必修五: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知识点必修五:文学知识
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多数人,元朝戏曲家。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2〕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好的故事。

一本戏限制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余副角一般都只好道白不可以唱。

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

〔3〕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

?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月,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瓜葛和命运偶合而造成的矛盾矛盾。

〔4〕莎士比亚,欧洲文艺中兴期间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他的剧本的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米欧与朱丽叶?等。

〔5〕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

〔6〕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他于
1162年率北方抗金义师万余人回到南宋,但南宋代廷只派他任地方官,
其实不用他北上抗金,因此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心里的气愤之思和爱国之情。

〔7〕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她精通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特别突出。

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消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避祸,境遇凄惨。

〔8〕?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9〕蒙田,欧洲文艺中兴期间法国思想家、散文家。

著有?漫笔集?。

〔10〕?苏武传?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人,史学家和文学家。

11〕?张衡传?选自?后汉书?。

范晔,南朝人,历史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
《归去来兮辞》
本文是一篇辞赋。

辞:“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1 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

《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2 风波:战乱。

3 公田:供俸禄的田。

4人事:指做官。

5三径就荒: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来三径就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滕王阁序》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滕王阁序》成为他的“绝唱”。

1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

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

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2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

3“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

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

因此后世有“下榻”的说法。

4棨戟:有套的戟,古时候官员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仗。

5襜帷:车的帷幔。

6旬假: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
7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8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9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不再南飞。

10“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西汉梁孝王刘武在睢水旁边修建的竹园,他常和一些文人在此饮酒赋诗。

11北辰:北极星。

这里暗指国君。

12帝阍:原指天帝的守门者,这里指皇帝的宫门。

13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做宣室。

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

14“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

朱华,字面是红色的花,这里指荷花(芙蓉)。

15“冯唐易老”: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

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经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

后世遂用“冯唐易老”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

16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17贾谊:汉文帝本想任贾谊为公卿,但因朝中权贵反对,就疏远了贾谊,任他为长沙王太傅。

18“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

19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酌贪泉而觉爽”,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表达了廉洁的人绝不会受外界污浊的侵蚀,有德行的人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纯正。

“涸辙之鲋”,原指鲋鱼处于干涸的车辙中,用以比喻处在困境之中急待救助,《庄子·外物》:有此典故,“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

”又有成语“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课文中引用这个典故意为处境艰难但能自得其乐。

20北海:北冥。

扶摇:猛烈的旋风。

2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

东隅,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桑榆,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22三尺微命:三尺,士佩三尺长的绅(古代礼服上束带的下垂部分)。

23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

《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意思是一定完成使命)。

后来“请缨”指投军报国。

24弱冠:古代以男子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25簪笏:这里指代官职。

簪,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

笏,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26喜托龙门:龙门,地名,在今山西河津西北的黄河中,那里两岸夹山,,水险流急,相传鲤鱼跃过龙门则变为飞龙。

这里借“登龙门”表示由于谒见名人而提高了自己的身价。

《逍遥游》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三个部分共33篇。

1彭祖:传说为尧之臣,名铿,活了八百岁。

2穷发:传说中极荒远的不生草木之地。

3羊角:旋风。

旋风盘旋而上如羊角。

4御六气之辩: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陈情表》
李密,一名虔,字令伯,晋初散文家。

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时,他写了《陈情表》。

1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功强近之亲:指比较亲近的亲戚。

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丧服的轻重,穿一周年孝服的人称“期”。

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太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4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5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6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

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7拜:授官。

察:考察和推举。

除:授予官职。

8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9冼马:即太子冼马,太子的侍从官。

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

10州司:州官。

11伏惟:俯伏思量。

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12故老:指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13郎署:郎官的衙署。

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伯:长
14拜表:拜上表章。

15结草:据《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国大夫魏武子临死的时候,嘱咐他的儿子魏颗,把他的遗妾杀死以后殉葬。

魏颗没有照他父亲说的话做而把她嫁出去了。

后来魏颗跟秦国的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把草打了结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

到了晚上,魏颗梦见结草的老人,他自称是没有被杀死的魏武子遗妾的父亲,特来报恩的。

后来就把“结草”代指报恩。

《咬文嚼字》
1学富五车:《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形容书读得多,学识渊博。

2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采。

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3灞桥:桥名,本作霸桥,长安东,汉代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4杀青:古时把书写在竹简上,为防虫蛀须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

后泛指写定著作。

5付梓:古代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

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6尺牍:书信。

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故名。

请详读94页《古代文化常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