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解放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本课考纲要求: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活动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

(1)背景:

①抗日战争胜利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美帝支持的国民

党反动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②国民党提出重庆谈判:

原因:①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②尤其是蒋介石内战准备尚未完成(最主要原因)

③共产党应邀,毛泽东亲赴重庆参加谈判

原因:①为争取和平;(最主要原因)②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结果: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⑴《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⑵未达成协议的问题: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

注意:未能就这些问题达成协议的原因: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阶级本质。

2、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间

时间:1946年初;地点:重庆

结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国民党很快撕毁了协议,发动内战。

★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活动二:人民解放战争

1、解放战争的第一年(1946年6月——1947年6月)(战略防御)

军事上:⑴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的全面爆发。

———人民解放军运用运动战,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粉碎了全面进攻

⑵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

———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重点进攻

经济上————中共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A、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意义:①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②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③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2、解放战争的第第二年(1947年6月——1948秋)————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

⑴简况: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

⑵意义:①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②(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中原防御体系,威胁国民党统

治的中心地区南京和武汉。

【能力提升】

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千里跃进大别山。

2、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是战略反攻

3、人民解放战争第二年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范围的战略反攻

4、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军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战略反攻)

5、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战略反攻的意图是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6、解放战争时期有一张传单上写着:“蒋军弟兄们:国势已经大改变,打了16个半月内战,老蒋的军队已有100多万被消灭!”这张传单产生于战略反攻开始后

7、“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外线”中首先被突破并建立了根据地的地区是中原地区

8、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3、解放战争的第三年(1948年9月后)————三大战役(战略决战)

⑴背景:①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

2

②解放区土地改革,为战略决战准备了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⑵简况: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共连续发动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注意:1、三大战役由北到南依次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三大战役按时间先后依次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歼灭人数由多到少依次是: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

2、三大战役的战术:辽沈战役: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淮海战役:中间突破,分段歼灭

平津战役:先打两头,后打中间

3、三大战役的首战突破口:辽沈战役:锦州

淮海战役:碾庄

平津战役:张家口

4、和平解放的城市:长春、北平(1949.1 傅作义)

⑶意义:①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被解放;

②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③战争规模和战果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④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能力提升】

1、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毛泽东的这首律诗你一定读过。那么“百万雄师过大江”后的最主要战绩是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3、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了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

3

灭。毛泽东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史诗。人民解放军下列军事行动中,体现了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精神的是解放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4、1949年5月解放上海战斗结束后,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生活》杂志社称“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解放军纪律严明是夺取胜利的保证

活动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河北省西柏坡)

A、背景: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前夕

B、内容:①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③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④提出中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七届二中全会上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主要依据是:革命与反革命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意义:这次会议解决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2、北平谈判

⑴背景:①三大战役取得了胜利,国民党主力部队已经被消灭

②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毛泽东在1949年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但为迅速结束战争,减

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2)目的:中共: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

国民党:为了拖延时间,卷土重来

【注意】1、中共参加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都是为了实现和平,减轻人民苦难

(蒋介石1949年假和平与1945年假和平的相同之处是:用假和平作为缓兵之计)

2、1949年毛泽东发出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时,解放战争的形势是与国

民党的战略决战胜利在望

(3)结果: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