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剑研磨(Japanese sword Polishing)——全攻略
揭秘:上研为什么那么贵?(图解日式刀剑研磨)

揭秘:上研为什么那么贵?(图解日式刀剑研磨)正因为只要是刀具就必须研磨,所以研磨师这个职业的历史,至少与金属兵器的历史差不多长。
我国历史上的研磨记载,最早可以追述到春秋战国时期。
而有关研磨师的明确记载,则出现于汉代。
在汉代,刀具研磨称为“洒削”,也叫“削厉”,“厉”通“砺”。
其字义来历,是因研磨工作要一边洒水一边进行,故有此谓。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曾道:“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此皆诚壹之所致。
”这段话的意思是,靠劳动吃饭乃是生活正道,而其中有成就的人,必然有出众之处。
譬如郅氏靠研磨技术列鼎而食,张里凭医马击钟而餐,这些都是靠专心治艺而得来的富贵。
这也是成语“钟鸣鼎食”的出处。
另一个与研磨师有关的记载,依然出自《史记》,还牵涉到了一起汉代皇室大案——汉梁孝王刺杀大臣袁盎。
当时汉景帝在位,窦太后希望景帝之后由梁孝王继位,袁盎等大臣以为不可。
梁孝王知道后,遂派刺客谋杀袁盎等十几位大臣,袁盎被杀,刺客的剑留在了袁盎身上。
查案的人拿此剑遍访长安的削厉工,也就是研磨师,其中一位研磨师说他认得这把剑,梁孝王府上的人曾经拿来研磨过。
于是凶案得破。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至少从汉代起,研磨师已是一个独立的职业,而且还收入很高。
而从明代曹昭、唐顺之、茅元仪等人著作中诸如“凡刀剑打磨光净,用金丝矾矾之,其花则见”“刀花,羊角煅灰,粉心水提过酸,酸草烧灰,硝酱”等语来看,我们还可以知道,研磨并不只是把刀磨快就可以了,它还有着审美上的要求,为了达到这种要求,需要多道复杂工艺。
虽然从史料来看,中国刀具研磨术一度很发达,但今时今地已沦为既无文化内涵、也无技术含量的一项很粗糙的简单劳动,这是没有任何疑义的事实。
而在一水之隔的日本,从室町时代起,研磨师就已是一个很高尚的职业,不断地被载入史册,不断被人传诵、推崇、树碑立传。
现在日本一位职业研师的社会地位,不在东大教授之下。
日本刀上研方法

龙泉御剑堂 日本刀上研方法:
正式“上研”前请先依次用800#、1000#、1500#、2000#、3000#、5000#砂纸水磨刀(一定要水磨!不然会退火导致烧刃完蛋!),这样可以使刀表面光滑、减少研磨石的损耗!(下图分别为专用的“刃艳石”和“地艳石”)
1、用钢锯条将“刃艳石”、“地艳石”锯成薄片,用砂纸磨平,再用两片石头互相磨,这样可以很光滑,最后大约是1mm的薄片即可。
2、取1厘米见方的一小块,沾水后,用手指掐碎掉。
把这些碎块按在刀上磨。
3、刃艳磨刃与地。
4、地艳只磨地的部分。
尽量不要磨刃(磨也磨不动,反而费石头)
5、用氧化皮粉(四氧化三铁粉),加上缝纫机油(最好是御刀油),糊状即可。
用脱脂棉沾一点点,慢慢去擦拭刀面。
完成以上步骤后,烧刃的刀会呈现出“沸”线白亮、“地”黑、“刃”白的效果,也就是“铁色三分”。
当然,烧刃不好的话不会有很好的“沸”,不是单体折叠锻打的钢材也不会有花纹或者不会有很好的花纹。
过程中,您也可以根据刃纹走向适当发挥美术创造能力来研磨表现细节,使刀体刃纹、铁色浑然天成、犹如泼墨写意山水画.....。
【技术贴】刃物研磨经验谈(下)

【技术贴】刃物研磨经验谈(下)上次和大家讨论了关于刃物研磨的一些知识,本想一次写完但是越写越长,就分成了两次。
那么就接着往下说喽。
在继续之前,大伙说的意见里面有很多深有感触的东西。
比如日本的钢材,磨石型号统一。
行业标准也是一样的,所以能做到分得很细。
咱们国内的木工工具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什么完整的行业标准。
这个不是几个木工发发牢骚就有工具制造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的。
是很大一个行业连的问题。
不好,问题越说越大了。
这个只是咱们木友也解决不了这么大的问题,我觉我们能做的就是做更精的东西,用更好的工具,用需我们求促进那些厂家生产更好的工具,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以前我是一个只买国货的人(像韩国人一样)但是有一天我顿悟了,那样思想太狭隘了。
谁做得好,就买谁家的东西。
这才是公平的竞争,这样才能良性循环。
不然那些中国古人留下的经验技术都要失传,整体行业倒退。
这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说了太多的大道理,自己都烦了。
下面继续介绍,希望大家一起讨论起来。
把知识更多传播开。
②凿比起日本刨刃的大研磨面起来难度稍有上涨。
切记慢慢慢,不要着急,注意感觉刃面和磨石的接触。
其实即使“慢慢慢”对于新手这样的操作也是很难的,很容易磨出“圆刃”因为向前推的动作由于接触面较短(如果磨石不平更容易磨出“圆刃”)。
下面就介绍另一种研磨方法,这种研磨方法基本和前面介绍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只是研磨方向进行了改变。
也就是上附图的拿着凿子的方向改变90°,从竖着推变成“横”着推。
简单的研磨方向的改变就可以增加很大的研磨面积确保磨出纯平的刃面。
帮助更好地理解请看下图两者的区别。
前面的方法是利用刃面短的一端来前后运动,第二个方法是利用刃面长的一端进行前后运动。
这样就能很容易地磨出平的刃面了。
但是这个方法也有缺点就是易造成刃头有“高低头”。
夸张点说就是平凿能磨成斜口刀。
研磨时注意刃要和磨石垂直,并保证刃前后用力均匀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③雕刻刀等小刃物(豆刨,各种雕刻刀斜口刀等)这一类的小刃绝对建议大家使用第二种研磨方法。
土佐忠义作刀的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土佐忠义作刀的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土佐忠义作刀:传统工艺的精湛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土佐忠义作刀,源于日本古代的土佐地区(今高知县),是日本传统刀剑工艺中的瑰宝。
日本刀鉴赏入门:日本刀装具及名称简介

日本刀鉴赏入门:日本刀装具及名称简介日本刀的鉴赏体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庞大得有点吓人的体系,几乎所有与刀相关的东西,都形成了一套可以独立评判与鉴赏的标准和体系。
譬如日本刀的配件和外装,看着好象不起眼,但实际却是个极复杂的体系,且有相当部分配件是独立的收藏门类。
像著名的索斯比拍卖行,就经常举行日本刀镡的拍卖专场,一块不起眼的铁镡,身价几万美元是很常见的事,而有些收藏家拥有的刀镡数量,甚至以万计。
因此真正热衷于收藏和研究日本刀的人,几乎没谁敢说出诸如“我都知道”这样的话,所谓看得越多胆子越小,就是如此了。
侍魂:霸王丸下面,我将对日本刀的外装和配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之所以说简单,是因为几乎这里提到的每一样东西,如果真的深入下去,大约都足够单独写一本书甚至是一套书出来,那才能叫介绍清楚,而且还不能说是完全介绍完毕了。
所以,我只能,也只敢说是简介,而且真的是简得不能再简的介绍。
侍魂:柳生十兵卫“拵”(Koshirae)和“白鞘”(Shirasaya):“拵”一般来说是指刀身与刀柄、刀鞘等刀装具装配完毕的形态,但按照装配方式不同,还可以细分为“拵”和“白鞘”(Shirasaya)两种。
通常而言,日本刀的刀鞘和手柄都是木制品,包括白鞘,一般都使用朴木。
但是也有一部份刀剑的全部装具都用金属制作,譬如用铁、“山铜”(Yamagane——粗质的铜)、“素铜”(Suaka——淡红色的纯铜)、“赤铜”(Shiakudou——黑紫色的金铜合金)、“四分一”(Shibuichi——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成份为银的铜合金,呈灰绿色)等。
图:饰有德川家纹图案的银制刀装短刀,刀由名匠米泽住赤间纲信制作,应该是与德川家族有关的传世品(华诺美术刀剑提供)。
事实上,“拵”也分为很多种。
以刀(日本刀分类里,如无特指,刀一般是指刃长两尺以上的刀)为例,从刀的形制分,至少有“太刀拵”和“打刀拵”两种。
在这两种之下,按“拵”的形式又可再分为多个品种,如“太刀拵”中有“饰太刀拵”“兵库锁太刀拵”等,“打刀拵”里有“突兵拵”等等,其具体形式异常繁复,不能尽数。
刀剑乱舞真剑必杀怎么刷 刷花技巧分享

《刀剑乱舞》是由日本游戏开发及运营商DMM与游戏制作公司Nitro+合作开发的女性向网页游戏,于2015年1月14日发行。
游族网络宣布,知名二次元游戏《刀剑乱舞-ONLINE-》页游与手游的中国大陆地区独家发行权已被授予游族网络刀剑乱舞手游中随着刀剑的黄脸会很受伤,接下来小皮小编就跟大家一起看看真剑必杀怎么刷,以及刷花的攻略吧。
疲劳度设定在国服是可以看到具体数值的。
在疲劳值49以上,就会飘花。
最高是100。
头像框有可见的飘动樱花,代表着能力提升20%出现黄脸时,能力下降20%出现红脸时,能力下降40%避免黄脸红脸的直接原因就是刀的战斗力会下降,还有说刀红脸时,容易伤到刀的本体。
新手导致黄脸原因根据这个数值情况,新手期导致黄脸的原因有几个1 在4图之前战线很短,导致疲劳恢复不足。
2 把某把刀设为队长后就不更换3 某把刀一直拿誉解释:在开荒练级期,作为队长的刀,能够更快地累积到更高的疲劳度,在前期的地图战线不长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出现队长一人飘花,其他刀全体黄脸的情况。
或者是某一把刀(常见大太)一个人拿誉,等级提升越快,输出越来越高,审神者没有很好地控制好一线队的等级(为什么要控制等级后面说)导致某把刀比其他刀高出一截,然后更快丧心病狂地抢誉,其他刀更加吃不到誉,于是继续黄脸。
为什么大太刀容易拿誉,因为它一次攻击,最多可以攻击三把敌刀,一旦它出手在先,基本就是它拿誉而其他刀没机会。
(前期针对新人我们暂时不讨论远程攻击把刀砸死的情况)避免方法想要避免这一情况。
有几种办法,一个是队长随时更换。
当队长飘花之后,可以更换其他刀来享受待遇。
一个是观察六把刀的出手情况,调整马匹(机动)来更改出手顺序,避免大太刀疯狂吃誉。
同理,还可以调整刀装(机动),来改变出手顺序。
还有一个就是前期多练几个刀作为轮换,当有刀黄脸的时候就可以换上去,让黄脸的休息。
几种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根据自己的刀帐情况来运作。
刷花攻略刷花专用图是1-1。
刀条研磨

刀條研磨!!簡單介紹研磨的程序, 示範的刀條為菖蒲造的小刀:準備好要用的砥石, 要在準備用之前, 要先放於水盤內吸水三十分鐘.備水砥, 出產於熊本天草, 約400目, 石質硬. 在使用備水砥前, 該先用金鋼砥研(120-220目)磨去鏽(古刀劍)或將新造的刀條初步整型.備水砥的應用為主要屬於整形研磨, 處理刀劍的外型, 將上一道研磨(金鋼砥)留下的痕跡磨去, 而研磨時, 注意"金高"線要流暢.改正砥: 日本山形出產, 約600目, 質地堅硬.使用改正砥研磨後, 刀刃慢慢變得更明顯.名倉砥研磨此研磨分為兩部份, 中名倉及細名倉.中名倉砥: 日本愛知懸南樂郡, 約800-1200目, 石質堅硬.細名倉砥: 日本愛知懸南樂郡, 約1500目, 石質堅硬.使用細名倉時要特別小心, 天然的砥石很少, 砥石內可能會有雜質, 所以要小心使用, 慎防內裡的雜質刮花刀身, 以免由頭重磨. (樓主的是人造的, 呵呵!!)跟著的是下地仕上內曇研磨而內曇又分刃研及地研內曇刃砥: 東京出, 約 3000-4000目, 石質軟; 內曇地砥: 東京出, 約 5000目或以上, 石質硬. 由左起, 內曇砥﹑刃砥及地砥.使用到了內曇砥了, 沸點比之前的更明顯.使用到內曇砥石使用到內旳地砥, 到此階段下地研結束.跟著的就是仕上研 - 刃艷刃艷砥為內曇切成小片.將切成小片的刃艷(約一公分), 貼在和紙上, 以姆指在刃上研磨.仕上研 - 地艷地艷砥: 東京出, 以"嗚瀧砥"切割而成, 可質硬由於地艷超硬, 小心用力過度將刀劍刮花.仕上研完畢後, 就要做名為"拭刀"的步驟.將不同份量的粉混在一起, 然後用棉花將之塗上刀條上研磨.拭的目的是將刀發黑發亮, 帶光澤(有時還帶別的顏色!! 看開粉時的份量, 如青粉及赤粉等等!!), 讓刀發出寒光, 其次就是經過拭的刀劍, 抗鏽能力增加.然後就是鎢鋼棒棒出場了, 這就是專用的研棒了.(不要再問我什麼叫鎢鋼棒養光了!!), 此步驟分為下磨及上磨.使用鎢鋼棒將"金高"地及棟磨光, 產生鏡面的效果.最後的步驟了, 就是"刃取", 故名思義, 就是取回刃紋, 刀磨至內曇砥時是比較明顯的, 但是經過更細密的研磨, 就不太明顯了, 因為所有地方都"發亮"了, 看不清刃紋, 故這步驟是將刃紋的位置, 重回"內曇砥"的階段, 這個工序就是"刃取"了. 刃取要根據刀本身的刃紋去套出來, 不同師傅有不同手法, 這最要看技師的技術了, 如手法不對, 會划損刃紋, 那就又要重頭研磨了!!。
日本刀剑研磨(Japanese sword Polishing)——全攻略

一、日本刀剑研磨(Japanese sword Polishing)——全攻略一、日本刀剑研磨概述日本刀剑不单单只是武具,它在日本人心中近乎成为一种信仰而被崇拜。
所以才产生了现在优美的研磨技艺,研磨的特征也是兼顾刀的美感和斩切的能力。
通过一道道研磨工序,表现出刀剑独特的曲线美,锻造时产生的地基花纹,还有华丽的刃纹,研磨师的充分发挥把日本刀的优雅和尊严充分的表现出来。
平安朝初期记载宫中仪式和制度的书《延书式》里,记叙了“鸟装横刀”的制作方法,在其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研磨工序的大体形式。
里边记载着关于鹿砥磨、烧并中磨、精磨和莹的各个工序。
关于这些工序,幕末的刀匠水心子正秀在他的著作《剑工秘传志》里解释为:鹿砥就是荒砥,烧并中磨既相当于常见寺一类的砥石(现在这种砥石已被改正砥代替了),后两种在现代的研磨工艺里没有对应的工序,大体相当于仕上研的中间部分。
当时的研磨,进行到相当于今天的下地研就结束了。
但是随着日本刀技术的完善,研磨技术也在发展。
水心子正秀在同一本书中,还写到了用粉末来进行研磨的“拭”,我们现在研磨工序里流行的“拭”这一步骤,开始于庆长年间(1596)的本阿弥光德。
明治时代的名人本阿弥平十郎成重在传统技术里加进了更多艺术的成分来美化刀身,现在的研磨工艺才正式确立了。
“拭”这一步骤的特征是,使刀身发出一种好像秋天万里无云的晴空那样的颜色,而地肌则透着一种青黑色。
成重也发明了一种使烧入后的刀刃发白的技法,这种技法更加看重刃纹的自然形状。
研磨前的准备事项:一把刀剑拿到手后,先不要急着上砥石开磨。
把刀拿在手里花上时间充分观察是必要的程序。
本阿弥家记录研磨心得的书《本阿弥行状记》里写道“细工匠干活的时候,一把刀拿在手里十天、二十天的反复观察,直至参透这把刀”。
一把需要研磨的刀,刀身会有诸多问题需要修复。
最常见的是锈迹和麻点、刃口崩坏、切先断损、刀刃弯曲等等。
新作出来的刀因为刀匠的制作问题,也会有瑕疵在刀身上,这样充分的观察研究就很有必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本刀剑研磨(Japanese sword Polishing)——全攻略
一、日本刀剑研磨概述
日本刀剑不单单只是武具,它在日本人心中近乎成为一种信仰而被崇拜。
所以才产生了现在优美的研磨技艺,研磨的特征也是兼顾刀的美感和斩切的能力。
通过一道道研磨工序,表现出刀剑独特的曲线美,锻造时产生的地基花纹,还有华丽的刃纹,研磨师的充分发挥把日本刀的优雅和尊严充分的表现出来。
平安朝初期记载宫中仪式和制度的书《延书式》里,记叙了“鸟装横刀”的制作方法,在其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研磨工序的大体形式。
里边记载着关于鹿砥磨、烧并中磨、精磨和莹的各个工序。
关于这些工序,幕末的刀匠水心子正秀在他的著作《剑工秘传志》里解释为:鹿砥就是荒砥,烧并中磨既相当于常见寺一类的砥石(现在这种砥石已被改正砥代替了),后两种在现代的研磨工艺里没有对应的工序,大体相当于仕上研的中间部分。
当时的研磨,进行到相当于今天的下地研就结束了。
但是随着日本刀技术的完善,研磨技术也在发展。
水心子正秀在同一本书中,还写到了用粉末来进行研磨的“拭”,我们现在研磨工序里流行的“拭”这一步骤,开始于庆长年间(1596)的本阿弥光德。
明治时代的名人本阿弥平十郎成重在传统技术里加进了更多艺术的成分来美化刀身,现在的研磨工艺才正式确立了。
“拭”这一步骤的特征是,使刀身发出一种好像秋天万里无云的晴空那样的颜色,而地肌则透着一种青黑色。
成重也发明了一种使烧入后的刀刃发白的技法,这种技法更加看重刃纹的自然形状。
研磨前的准备事项:
一把刀剑拿到手后,先不要急着上砥石开磨。
把刀拿在手里花上时间充分观察是必要的程序。
本阿弥家记录研磨心得的书《本阿弥行状记》里写道“细工匠干活的时候,一把刀拿在手里十天、二十天的反复观察,直至参透这把刀”。
一把需要研磨的刀,刀身会有诸多问题需要修复。
最常见的是锈迹和麻点、刃口崩坏、切先断损、刀刃弯曲等等。
新作出来的刀因为刀匠的制作问题,也会有瑕疵在刀身上,这样充分的观察研究就很有必要了。
如果刀身弯曲不在一条直线上了,对于研磨来说是很严重的问题,我们需要用木榔头或专用的工具慢慢把刀身调直整平,这个工作要不惜时间慢慢的仔细做。
卷刃的情况,在古刀里比较常见,那时候的地铁比较软,刃口部分被大力冲击时就会出现卷刃,即使新刀也会发生卷刃的现象,这个也需要花时间来修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研磨师有责任以自己的技术为依据,对待研磨的刀进行判断。
研磨师经常研磨一些名贵刀剑,不能单只注重刀的美感或刀的斩切能力。
斩切能力和美感的平衡问题永远是研磨师要面对的问题。
二、砥石的种类
(1)下地砥——基础研磨用磨石,主要有七种。
1.金刚砥:人造砥石,颗粒粗糙,用于大面积锈蚀的刀剑。
2.备水砥:熊本县天草地方出产,色黄白,细度大概在400左右,石质中硬,切削能力中等。
3.改正砥:山形县出产,茶色,细度大概在600左右,石质硬,切削能力中等。
4.中名仓砥:爱知县南设乐郡出产,色黄白搀杂,细度800—1200,石质硬,切削能力中等。
5.细名仓砥:爱知县南设乐郡出产,色乳白,细度1500左右,石质硬,切削能力中等。
6.内昙刃砥:京都地方出产,色浓灰,细度3000—4000,石质软,切削能力中等。
7.内昙地砥:京都地方出产,色浓灰,细度5000以上,石质硬,切削能力差。
(2)仕上砥——完成阶段用磨石。
1.刃艶:优质“内昙砥”切割成的小片。
2.地艶砥:京都地方出产的“鸣滝砥”切割而成,黄色与灰绿色,质地硬。
三、研磨工艺介绍
刀剑研磨可分为“下地研”和“仕上研”。
“下地研”既是用砥石对刀剑的基础整形研磨;“仕上研”既是对刀剑的精细研磨,从而进一步美化刀身的工序。
下面的研磨工艺介绍,是基于本阿弥家的本阿弥流展开的。
本阿弥家始祖妙本是南北朝时代的,他们家世代侍奉足利家、丰臣家、德川家,进行日本刀研磨、鉴定工作,其中的本阿弥光悦最为有名。
四、研磨工程
刀身有70%的原磨,中直刃,地基不明,腰反较大身姿优美,因年久缺乏保养局部有较大锈蚀;近鎺处一侧有豁口。
金刚砥修整豁口,研磨起始砥石备水。
第一阶段下地研
一、金刚砥修整豁口
二、
三、
二、因备水、改正、中、细名仓砥都有天然和人造之分,为了能更直观的区别内在诧异,在研磨此刀时这几道砥石都分别用了天然石与人造石来研磨拍照。
备水砥(天然)
备水砥(人造)
改正砥(天然)
改正砥(人造)
中名仓(天然)
中名仓(人造)
细名仓(天然)
细名仓(人造)
三、刀剑研磨效果对比
1、备水砥(天然)
2、备水砥(人造)
3、改正砥(天然)
4、改正砥(人造)
5、中名仓(天然)
6、中名仓(人造)
7、细名仓(天然)
8、细名仓(人造)
光亮如镜(经过此砥石研磨,刀身可以达到镜面效果)
四、备水、改正、中名仓、细名仓的天然砥石与人造砥石对比图片大家已经看到了,我来说说这
几种天然砥石和人造砥石的优缺点
1、天然砥石:
优点——研磨出的痕迹细腻,容易进入下一道砥石的研磨;研磨过程中刀身不易生锈;软硬细度各异可挑选。
缺点——切削能力较差,费时费力;从石头中崩出的杂质容易伤刀。
2、人造砥石:
优点——切削能力较高;无杂质;细度均匀。
缺点——研磨过程中极易生锈;因切削能力强,使用不得当容易造成研磨过度。
注:以上观点只是天然砥石和人造砥石的基础对比,但在研磨过程中因每把刀剑都有不同,所以选取相适应的砥石是很重要的。
四、内昙刃砥
五、
六、
七、巣板砥(可替代内昙砥刃砥,但还有不同)
八、
九、
七、内昙地砥(至此下地研结束)
第二阶段仕上研一、刃艳地艳
1、刃艶
2、在刃艶后面贴上和纸后使用,磨成约1平方公分的薄片以姆指腹部按在刃上研磨。
3、
4、
2、地艶
此工程分为下地艶、上地艶,因为地艶较硬,用它的时候需要小心,以免把划伤刀剑。
二、拭い
擦拭所用的液体也因刀的不同而更换配料。
拭的工作既是让地发黑发亮,使刀剑更加美观漂亮,还有一点就是经过拭后刀剑相对来讲也不容易生锈。
三、磨き
用专用的研棒把镐地和栋磨亮,产生镜面的效果,此工程分为下磨き和上磨き。
四、刃取り
刃艶修整成圆形,此工程是要把刃从刀身中体现出来,并不是说想把刃怎么做都可以的,直刃就是直刃,乱刃就是乱刃,绝对不能把直刃作成乱刃,总之还是要依据真实的刃纹走向来做刃取这个工作。
但这其中也夹杂着研磨师的爱好和个人特点,所以说这个工程是最能体现研磨师的技术和个性。
五、切先研磨
1、横手
横手的位置一定要找准确,如稍有不慎就要退回到下地研的最后一道工序,重新来过。
2、切先
至此研磨结束,工作历时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