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语文模拟考试(江干二模)
2017杭州中考模拟卷语文10

2017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填涂好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纸。
试题卷一(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原创)湘湖与西湖素来有“姊.妹湖”的美称。
的确,春天的湘湖游人如织,是游客们的天堂。
在这里可以一饱美景的眼福,看那绮.丽的风光:群山环绕整个湖,湖水上游船来往,岸头柳枝在风中摇曳.。
黄发垂髫.感受到此地真让人心旷神怡。
A.zǐ qǐyè tiáoB.jiěqǐyì tiáoC.zǐqíyètiǎoD.jiěqíyì tiǎo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原创)A.斯蒂芬·库里作为NBA最火热的球星之一,他在场上能够时刻保持专注,心无旁鹜,与队友齐心谐力,带领球队一路高歌猛进。
B.云南风景真是美不盛收!不论是昆明滇池的红嘴鸥,还是大理的洱海,或者是丽江的泸沽湖,都能吸引一大批游客驻足观赏。
C.品读名著能够帮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缔,唤醒我们沉睡已久的心灵和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
D.班主任沈老师总是通宵达旦批改作业,寻找学生作业所存在的病根,用恪尽职守来形容她真是再适合不过了!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原创)A.边境贩毒人员在暴利的诱惑之下,铤而走险,贩卖毒品,从中谋取..巨大的利润。
B.截止..今天下午三点,今年校园歌手大赛的报名人数已经达到78人,创造了历年来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并且尚有部分班级名单未上报。
C.考场上,张杰如坐针毡....,沉着冷静,运用平时所学的知识严谨答题,考出了区第一名的骄人成绩。
D.法国雕塑家罗丹技艺高超,雕刻出了《思想者》、《手》、《吻》等优秀作品,姿态万千,惟妙惟肖....。
浙江杭州2017中考试题语文卷(含解析)(最新整理)

一(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漫步西子湖,如在诗中游。
看到燕子,白居易的诗“谁家新燕啄春泥”脱口而出,不禁惊叹于燕子与春天的那份默契;湖面波光潋滟,你自然吟诵起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白堤桃柳相间,花团锦簇,令人想到杭州诗人戴望舒在远方深情的思念,“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丰厚的人文积淀,增添了西湖的风雅与内蕴。
A.jìn qìjiànDìng B.jīn qièjiànDìngC.jīn qìjiānDiàn D.jìn qièjiānDià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这里的“禁”应为“jīn”,“契”应为“qì”,“间”应为“jiān”,“淀”应为“diàn”。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克尽职守,默默奉献三十年。
/请你把刚才说的话在说一遍。
/警察掉取监控录像仔细查看。
(摘自电视字幕)B.海鲜夜宵大排档,恭候光临!/阳光安装公司,竭诚为您服务。
/欧美时尚家具,送货到家。
(摘自招牌广告)C.红烧鸡腿、蜡肉烧笋、糖醋鱼块/凉绊黄瓜、香菇青菜、蒜泥菠菜/番茄旦汤、虾皮紫菜汤(摘自食堂菜单)D.梧桐树遮天蔽日,尤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最后拼搏阶段就是要像篮球冲满气、汽车加满油一样。
(摘自学生作文)【答案】B【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学生会组织校青年志愿者二十余人,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单,劝慰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
B.听了著名建筑师的报告,王茜萌发了远大的夙愿:将来要专攻建筑学,为老百姓设计建造美观而实用的房子。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7 年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语文答案分析一、1.【答案】 C【分析】“禁”是多音字,表示“忍住,禁受”时读“ j īn”;表示“不赞同”时读“ j ìn”。
依据语境,此处读“ j īn”。
“契”读“ qì”。
“间”是多音字,在这里读“ ji àn”。
“淀”的读音不可以读偏旁,应读“di àn”。
2.【答案】 B【分析】 A. 克尽责责——格尽责责,在——再,掉取——调取;C.蜡肉——腊肉,凉绊——凉拌,旦汤——蛋汤;D.尤如——如同,冲满气——充满气。
3.【答案】 D【分析】 A. 安慰:安慰宽慰。
依据语境,没有宽慰的意思。
B.心愿:指一直怀有的梦想。
不合语境。
C.忘餐废寝: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特别专心努力,是褒义词。
不合语境。
D.寂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仰慕的感情。
切合语境。
4.【答案】 C【分析】 A. 成分残破,应在“是一种”前面加上“它”,即指“多功能电话腕表”。
B.缺乏主语,应去掉“跟着”或“使得”。
D.搭配不当,贝能“聆听心跳”,不可以“聆听闲难”。
【考点】辨析、改正病句。
5.【答案】( 1)教而后知困(2)万里赴戎机(3)燕然未勒归无计(4)蜡炬成灰泪始干(5)无能为力花落去似曾相逢燕回来【分析】直接默写即可。
6.【答案】( 1)《喝酒》《爱莲说》《桃花源记》(2)范爱农否认(3) A :小福子影响:虎妞逝世后,小福子成了祥子好好活下去的希望。
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全部的希望都幻灭了。
他失掉了生活的勇气,开始憎恶劳作,吃喝嫖赌,各处骗钱,最后沦为“城市垃圾”。
【分析】( 1)陶渊明《喝酒》中“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写出了陶渊明以菊为知音;周敦顾世称“濂溪先生”,表现他喜欢莲花的文章是《爱莲说》;桃花源中的人因避秦时之乱躲到了桃花源,文章是《桃花源记》。
( 2)在《范爱农》中鲁迅先生表达了对老乡故人的想念,鲁迅先生对封建孝道持否认态度。
2017杭州语文二模

杭州市2017年语文二模本试卷共六大题。
全卷共10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所有试题均需在答题纸上作答,未在规定区域内答题,每错一个区域扣卷面总分1分,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和试卷上。
3.1-12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标号。
其余各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题目序号后的横线上(不要超出边线)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标号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①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期间,一台精彩纷呈(chéng)的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在西子湖畔震憾上演。
②山水与歌舞合壁,传统与现代相融,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信手拈(niān)来的文学经典,令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演出一开始,唯美的画面就迅速刷爆朋友圈,大家啧(zé)啧称赞。
④不少人评论:这是一场足以媲(pí)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演出。
A.①B.②C.③D. ④2.“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歌词中的“凄美”本来是形容词,在这里变成动词使用,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此相同的一项是A.沉默的场景,做你的代替..,陪我听雨滴。
B.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C.如果伤害我是你的天性,那怜悯..是我的座右铭。
D. 那饱满的稻穗,幸福..了这个季节。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比喻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一次,北京某礼堂,北京自修大学李燕杰校长给台下特殊听众——下岗女工工作报告。
他用了两个比喻句作开场白,话音刚落,掌声雷动,不少女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两个比喻句是“没下岗的如秧田里的苗,下岗的如同石缝里的草”。
A.这两个比喻句概括了下岗女工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
浙江省杭州市2017届九年级招生考试全真模拟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全真模拟语文试题卷一(30分)1.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2017年初春的西湖,乍暖还寒。
立春节气已过,冬天却还想把春天紧攥在手里。
但四季轮回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就算冬天使出浑身解.数,终究遏.制不了一朵朵报春花绽放殷.红的笑脸。
A.gèn jiě yì yānB.gèn xièè yānC.héng jiěè yīnD.héng xiè yì yī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作为此次演讲比赛的压轴选手,他一上台演讲,便旁证博引,讲得趣味横生,令人信服。
B.在俄国诗人叶赛宁的笔下,大自然的夜是那么静谧、美好,使人产生无限的暇想。
C.假日里,西湖博物馆人头攒动,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吸引了众多中外游人驻足观赏。
D.智慧的人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及时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以免重蹈复辙。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助人是一种美德,不要因为自己身份的卑劣..就不让我们的心灵闪烁友善的光芒。
B.作为有良知的媒体人,就应该为公益活动摇旗呐喊,就应该为弱势人群声张..正义。
C.艺术家不仅要能创作优秀的作品,还需要具备恃才放旷....的个性,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D.积累知识、研究学问都要不断地求索,执着地追寻,最终才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杭州开展“两整一治”专项行动,切实减少和预防道路安全事故,保障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
B.气象部门称,造成今年杭州多日被雾霾笼罩的原因是由于杭州本身处于高压系统控制,大气扩散条件差,加上北方污染气团南下影响本地空气质量引起的。
C.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D.国庆节前后,我国多地出现抢购买房的现象,以致一些不法商人乘机哄抬价格,许多地区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坚决打击不法行为,稳定房价。
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8

2017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在万物芸芸的自然界里,蒲公英没有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到看花回”的喧闹,也没有海棠“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的得宠。
但它总是茁.壮生长,默默而又尽情地开出黄色的小花,结出褐色的瘦果,这一切值得我们咀嚼.和品味啊!A.fó sù zhuó juéB. fó xiǔ zhuō jiáoC.fú sù zhuó juéD. fú xiǔ zhuō jiáo解析:此题考查正确认识汉字的能力。
主要是易误读的形声字、多音字等。
题中的“拂”易念“fó”,“茁”受“拙”的影响,易念“zhuō”。
“宿”和“咀嚼”则是多音字。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原创)A.每个人都有一颗水晶般晶莹炫目、却又难暖易碎的心。
暖一颗心,要很久很久;伤一颗心,却很容易。
B. 现如今,当再去图书馆寻觅思想精萃时,自己突然忘了什么时候竟养成了一种先看作者、再看书名、最后看内容的“恶习”了。
C.我甜甜的香梦也无限地绵沿,人世间所有的甜蜜与幸福、温馨与浪漫都汇聚于此紧紧拥入怀中。
D.我在想,这季节的轮替,本来如此,而心境的沉浮,不过是内心的狂燥与虚妄。
解析:把错字放在语境中,比起单一的辨错,加大了迷惑度,提高了学生的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题中的“炫目”、“精萃”是学生日常应用中的易错点。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原创)A. 当他渐渐远离的身影彻底消逝..在母亲的视线里时,这位母亲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D苗奶奶。
警察抱起苗苗,笑说:大娘,消消气,您往别处想想看,孩子今天这个举动是不是挺招人疼?他跟我们讲他爸爸电话里说给您一个惊喜,他也要给他爸妈一个惊喜呢。
多乖,多懂事。
苗苗奶奶瞅着警察怀里噘着嘴巴、抽抽噎噎的小孙子,忍不住老泪直流。
此时,“呜——呜——”似是火车进站的汽笛响起,雪花也越发欢快起来。
(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8.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苗苗会去车站接爸妈?请简要回答。
(3分)9.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4分)①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
②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10.小说两处写雪花,各有什么作用?(4分)11.关于小说主题,有以下三种说法。
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5分)第一种:表现苗苗一家感人至深的亲情。
第二种:体现邻里之间相互关爱的人间温情。
第三种:反映留守家庭的生存现状,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二)废旧衣物,可别一扔了之“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在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衣服渐渐从“不够穿”,变成了“穿不完”。
每到换季时,都能整理出一批废旧衣物,它们成为“鸡肋”,甚至被一扔了之。
一扔了之,带来的问题也不少。
一般说来,废旧衣物中化纤类产品的比例高达60%到70%,它们混在生活垃圾里,被填埋后仍难以降解,会污染土地。
烧掉也不是个好办法。
不少小工厂低价买来废旧衣物,当燃料使用,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更何况,有些废旧衣物没有运往垃圾场,而是直接流入二手市场。
这些未经严格处理的衣物可能携带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有害物,直接或间接使用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物被扔进垃圾桶,而再利用率却非常低,只有不到1%,如何合理回收利用废旧衣物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回收废旧衣物,我们通常的做法比较单一,只是在居民小区里放置回收箱。
2017年杭州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卷 4.doc

2017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30分)基础题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冬天的北方寒风凛冽.,大雪肆虐,一出门,我蓦.地打了个寒颤,心想:“这时候,若能在温暖的屋子里,该是多么惬.意啊!”只有红梅,不惧严寒,开放出殷.红的花朵,在风雪中傲然挺立。
A. lì mò xià yānB. lì mù qiè yīnC. liè mò qiè yānD. liè mù xià yīn2.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作为学生的我们,虽然还没到尽瞻养老人义务的年龄,但为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义不容辞的,如:为老人洗一次脚、梳一次头、买一次菜、做一顿饭……B. 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办,杭州市纪委监察局结合职能定位迅速部署开展相关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峰会各项筹备工作廉洁高效。
C.每年8月1日开始,渔民恢复在南海的捕捞作业,他们都希望经过两个月的修养生息后,海洋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回报。
D.我们解决金融危机的使命不仅仅是把人们送回工作岗位,更是重建经济,使劳有所得,让每一个辛勤工作的人有机会出人投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离校前是否开展联欢活动,大家热烈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迪士尼门票 5 月 28 日零时开始预订,市民们趋之若鹜....,以致一票难求。
C.和外形小巧而“肚量”超大的电子课本相比,笨重的传统图书只好甘拜下风....了。
D.运河公园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江干二模)一(30分)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若要简单,任何小说都可以被删减成梗概.,任何历史都可以被删减成几个符号式的伟人,任何壮举怯.逃都可以被删减成荣耀与耻辱……但是,这不行!你不能沉溺.于像孩子那样只盼望结局,你要从复杂的过程去看生命的喧嚣.与艰难,以享其隆重和壮美。
A.gài què ruó xiāoB.kǎi què nì xiàoC.kǎi qiè ruó xiàoD.gài qiè nì xiāo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女孩声情并茂的朗读,犹如涓涓细流在灵魂深处潺潺流淌,抚慰着每颗浮躁的心灵。
B.当行为成为习惯,成为根深缔固的潜意识,就会凌驾于规则之上,想改变就很困难。
C.历史的星空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诀胜千里的军事家,也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
D.学习精读的方法,要在通览全篇的基础上,把握关键句段,字斟句酌,揣磨其含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她居然..以班上的百灵鸟自居,可她哪里知道自己经常唱歌走调。
B.“四渡赤水”一役,红军不仅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而且震撼..了气焰嚣张的反动派。
C.考试命题也是遗憾的艺术,即使优秀试卷,若用吹毛求疵....的态度去检查,也不难发现问题。
D.“钟书阁”的设计者正是有了开阔的眼界和自以为是....的坚持,才设计出极具想象力的书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地球上,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重要“成员”,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
B.现代作家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塑造了一个迂腐、穷酸的读书人形象,令人唏嘘感概。
C.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健康地成长。
D.孙悟空号称“齐天大圣”,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欢迎的艺术作品之一。
5.古诗文默写。
(6分)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水调歌头》)②,。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人恒过然后能改,,。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刘禹锡在答谢白居易的诗中,曾用典故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犹如隔世的心情的诗句是“,。
⑤“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也表达此心境的诗句是,。
⑥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不仅可让人们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温馨和惬意,还能让人会有“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感觉。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曾写“,”来表达这种感受。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七分)(1)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阅读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你会在荒诞离奇的情节中被主人公的敢作敢为和勇敢热情折服;读(国别)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你会被故事中所渗透的仁爱、友谊和爱情感动;阅读北宋文学家的《醉翁亭记》,你会为这位大文豪“乐民之乐”的胸怀倾倒。
(2)从下列三幅对联中任选一幅,指出对联所写《水浒》的人物姓名,并结合作品内容简要阐述对联的含义。
(4分)A.难得有心呼保义可怜无人颂公明B.一生风雪落荒草半壁忠心飨天朝C.满心草莽难梯度一生屠戮终成佛7.《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其开场白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
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那么,《朗读者》遇见了你们,又会怎样?假如某一期《朗读者》的主题词是“自知”,请你以支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字数在100字以内,句式可与例句不同。
(5分)二、阅读。
30分(一)黑信(捷克)雅罗斯拉夫.哈谢克瓦尔杰茨基公国国王弗里德里赫乘着马车,被狂热的人群簇拥着走得正欢,忽然晴天霹雳似的有一封信飘落到他的膝上,不知是谁扔进来的。
弗里德里赫国王笑眯眯地读信:“陛下,您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的傻瓜!”弗里德里赫国王顿时笑容尽敛。
正如次日报载,皇上当时御体不适。
于是庆祝盛典立即停止,弗里德里赫国王驾返皇宫。
国王一回到宫里,便躲进了书室,潜心琢磨那封大逆不道的信。
他至少把“陛下,您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的傻瓜!”那些字句念了五十来遍,早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了,这才猛然发出一声惊呼:“这个坏蛋连名字也没留!”他在书室里乱转一气,嘴里叨念不停:“陛下,您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的傻瓜!”半小时后,国王下令召开国务会议。
“诸位爱卿,”他颓丧地向他的四位枢密参赞说道,“在寡人登基三十周年纪念的今天,竟有歹徒将一封黑信投进了寡人所乘的马车。
信上说:‘陛下,您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的傻瓜!’”四位枢密参赞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男爵卡尔嗫嚅着道:“陛下,那封信不是写给您的吧!”弗里德里赫国王龙颜大怒。
“男爵爱卿,”他厉声言道,“朕想卿也明白,‘陛下’这个称呼在全国范围内只属....于孤家一人,再没有旁人称得起‘陛下’了!这封信上明明写着:‘陛下,您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的傻瓜!’当然是写给寡人的啦!朕想卿等迟早会同意寡人的见解。
为江山稷计,非查出那名胆敢冒犯寡人的歹徒不可,因为据朕看来,其罪如同叛国。
现在寡人就把这件案子交给卿等。
想必议会也要对寡人深表同情,在明天开会时对于这个竟然不惜冒犯国王的歹徒的无耻勾当加以议处……”国务会议一直开到深夜。
警察局长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地宣读了弗里德里赫国王御笔写的、向他的臣民在次日的议会大会上,主席激情昂扬....呼吁忠诚的一封诏书。
议员们赶紧纷纷宣誓,以表明自己对国王的忠诚,虽然实际上他们谁都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知究竟出了什么岔子。
一种莫名的气氛闷住了大家。
然而警察局长却毫不怠慢:他请求谒见,并且从国家档案库里拿出了那封该死的信。
“您打算怎样办这件案子?”首相问他。
警察局长搓了搓手,踌躇满志地说:“暂时还不能告诉您。
鄙人的这次侦查定会一鸣惊人!”那封信被他送进了国家印刷所。
中午,京城里就到处贴满了警察局的告示:“兹悬赏一千马克捉拿私将写有‘陛下,您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的傻瓜!’之黑信投入皇上马车之歹徒一名。
”这样一来,还不到天黑,全瓦尔杰茨基公国的人便无人不知弗里德里螦撒国王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的傻瓜”了,而警察局长第二天也就下台大吉。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三百篇》)8.第12段和第14段加点词语写出了人物说话时的神情,请分别简析此种神情产生的原因。
(4分)9.从全文看,小说第16、17段的情节设置有何作用?(4分)10.黑信的内容“陛下,您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的傻瓜!”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4分)11.本文是如何达成强烈的讽刺效果的?请从故事情节、词语运用、语言风格、人物形象中任选两个角度写出你的发现。
(4分)(二)鲍勃.迪伦要领奖,对不起让各位失望了宫子鲍勃·迪伦的这个回应,是否会让很多观众失望?从诺奖揭晓的那一天起,人们对待这项结果的反应首先是质疑,质疑这个缺乏文学大师的年代不得不找一个写歌词的人来滥竽充数;尘埃落定之后,人们的态度又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鲍勃·迪伦又变成拯救诺奖的自由灵魂。
一时间,国内爆料了许多“官方公开信”,内容是鲍勃·迪伦宣布自己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
然后,很多人都相信了。
这些信件当然是伪造的,不过是把当年萨特拒领诺奖的内容改头换面。
然而,众多读者对此的认同,以及对迪伦拒奖的期待,让这件事情变成了“洋葱新闻式”的以假乱真。
内容是假的,但反应与期待却是真的。
那么,为什么之前人们这么希望鲍勃·迪伦拒绝诺奖呢?事实上,对于鲍勃·迪伦和诺奖,更多人还是用对立的眼光在看待。
在大量公众心里,艺术家是个人的,自由的,无羁绊的象征,而诺贝尔文学奖则是官方的,正式的,经典化的象征。
一个艺术家,如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其身份就会从自由创作者变成文学大师;虽然,他们真正的创作生活并不会因为一个奖项而发生任何改变。
但他们在他者中的存在却会发生异化,而大众则并不愿意接受这种变化。
那些“迪伦声明拒绝领奖”的公开信,则正是利用了公众对官方荣誉造成的身份脔割表示反抗的狂热心理;官方荣誉意味着一种丧失自由与个性的威胁。
所以当人们看到自己内心期待的反抗“真正发生”后,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相信。
人们更愿意坚持用同一的身份来看待一个人。
鲍勃·迪伦是摇滚歌手,那么他就应该保持一贯的歌手形象;如果他是自由的艺术家,那么应该将这个形象维持下去。
可是一个官方奖项打破了这个稳态,让迪伦的形象身不由己地不得不发生改变。
所以,很多人打心底里希望鲍勃·迪伦拒绝诺奖,保持原本的形象。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增添了许多自我情结,在对迪伦的形象塑造中加入了许多中国式的审美元素。
例如“隐士”:远离官方的喧嚣,与世隔绝地维护内心世界的纯净,坚持孤立的艺术创作。
听起来有点像竹林七贤或陶渊明。
其实这类古典的隐士情结在现代社会中,已不会有什么人会选择;但人们还是希望能在某个可能的他者身上实现这种隐士情结的理想。
鲍勃·迪伦,作为一个自由歌唱的、不同于传统文学创作的艺术家,就成为十分恰当的精神寄托。
这次鲍勃·迪伦打破沉默,表示自己愿意接受诺奖,这肯定会让很多人失望。
但破碎的并不是鲍勃·迪伦的本我,真正破碎的,是大众在迪伦身上所灌注的情结与幻想。
对艺术家而言,无论是创作还是生活并不会有任何改变。
就像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接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把奖章挂在墙上最不起眼的位置,把所有奖金捐给了正在写作的穷作家们。
而在历史上,能够维持我们对自由与隐世的期望的“拒奖声明”,也真的发生过。
虽然他们的理由并不相同。
(选自2016.10.16《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改。
鲍勃.迪伦,美国民谣歌手。
20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2.简要概括人们希望鲍勃.迪伦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4分)13.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4分)A.鲍勃迪伦拒绝接受诺奖符合众多读者的心理期待B.其实人们常常把自己的隐士情结寄托在某个可能的他者身上C.公众认为艺术家们真正的创作生活并不会因为一个奖项而发生任何改变D.伪造的公开信是利用了公众对官方荣誉造成的身份阉割表示反抗的心理14.标题是评论的眼睛,你觉得本文的标题具有这样的效果吗?请简述理由。
(3分)15.你认为我们对待媒体新闻应具备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