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模板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学生能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学生能解释并分析基本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2. 学生能使用相关仪器和软件对电路进行测试、调试和优化。
3. 学生具备一定的电路故障排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积极主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电子技术产生浓厚兴趣。
2.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3. 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树立为我国电子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高中电子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实践操作经验不足。
因此,课程目标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 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
- 模拟信号处理:滤波器、振荡器、调制与解调等。
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逻辑:逻辑门、逻辑函数、逻辑代数等。
- 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等。
- 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
3. 实践操作:- 电路仿真:使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
- 实际操作:搭建和测试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进行故障排查和优化。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电子元器件及放大电路基础第二周: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功率放大电路第三周:模拟信号处理技术第四周:数字逻辑与组合逻辑电路第五周:时序逻辑电路第六周:实践操作(电路仿真与实际操作)教材章节关联:《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章: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实践操作相关内容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 (2)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1.2设计的总体框图 (2)1.3设计过程 (2)1.4设计的逻辑电路图 (7)1.5设计的电路原理图 (8)1.6实验仪器 (8)1.7实验结论 (8)1.8参考文献 (9)2 模拟电子设计部分 (10)2.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0)2.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0)2.3电路模型的建立 (12)2.4 理论分析及计算 (14)2.5仿真结果分析 (15)2.6 设计总结和体会 (16)2.7参考文献 (16)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1.1课程设计的目的1、了解同步计数器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2、掌握计数器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及应用。
3、了解序列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1.2设计的总体框图CP Y输入脉冲串行序列输出1.3设计过程(1)状态图(2)时序图(3)选择的触发器名称选用三个CP下降沿触发的边沿JK触发器(4)真值表真值表111 110 101 011 001 000 /0 /1 /0 /1 /1/1(5)卡诺图电路次态卡诺图Q 的卡诺图电路次态n12Q+的卡诺图电路次态n11Q+的卡诺图电路次态n1电路次态Y 的卡诺图(6)状态方程、驱动方程和输出方程n n n 1n n 02212Q Q Q Q Q +=+ n1n n 1n n n n 012012Q (Q Q )Q Q Q Q +=++ n n n n 1n n n 1100220Q (Q Q Q Q )Q Q +=++0J 1= nn 210J Q Q = n20J Q = nnn n 12021K Q Q Q Q = n n 102K Q Q = n 21K Q =n n 2Y Q Q(7)检查能否自启动/0 100 011(有效状态) 010 101(有效状态)1.4设计的逻辑电路图1.5设计的电路原理图1.6实验仪器(1)数字原理实验系统一台(2)集成电路芯片:74LS112二片 74LS08一片 74LS00二片1.7实验结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及产生的原因)实验中没有出现预期效果,发现主要是有复位端的导线有接触不良的情况,导致实验在接线正确的情况下出现偏差换线后能正常显示,满足时序图的变化,且可以进行自启动。
模电课程设计模板(要求 例子)..

先全选,进行页面设置最终电子稿以班级为单位由学委收齐。
每个人的word 文档名称格式为班级-姓名-学号。
例如:08机电1班-李明-200800021。
郑州科技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所填内容为黑体3号固定内容为宋体3号目 录(空1行)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 1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2.1 设计任务 (1)2.2 设计要求 ............................................................................. 1 3 设计方案与论证 ........................................................................... 2 3.1 方案选择与论证 . (2)3.2 报警器的原理方框图 .................................................................. 2 4 设计原理与功能说明 . (3)4.1 元器件选用原理 (3)4.2 总体电路图 ..................................................................................... 8 5 单元电路设计 . (9)5.1 多谐振荡电路 (9)5.2 音乐芯片和扬声器 (10)5.3 电源及开关的组成 ..................................................................... 11 6 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12)6.1 电烙铁的使用 .............................................................................. 12 3号黑体4号黑体 4号宋体加粗页码5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右对齐6.2 电子产品的调试与仿真 (13)7 总结 (14)7.1 实训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电模电课设,沈阳理工大学专用

数电模电课设,沈阳理工大学专用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 (1)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计数器设计的总体框图 (1)1.3计数器设计过程 (1)1.4序列信号检测器设计的总体框图 (6)1.5序列信号检测器的设计过程 (6)1.6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要求 (10)1.7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 (10)1.8设计的仿真电路图 (11)1.9设计的芯片原理图 (13)1.10实验仪器 (14)1.11实验结论 (15)1.12参考文献 (15)2 模拟电子设计部分 (15)2.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5)2.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5)2.3差分比例运算电路 (16)2.3.1 电路模型建立 (17)2.3.2理论分析及计算 (17)2.3.3仿真结果分析 (18)2.4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电路模型建立 (18)2.4.2理论分析及计算 (19)2.4.3 仿真结果分析 (19)2.5 反相求和电路 (21)2.5.1 电路模型建立 (21)2.5.2 理论分析及计算 (22)2.5.3 仿真结果分析 (22)2.6电容滤波电路 (23)2.6.1 电路模型建立 (23)2.6.2 理论分析及计算 (23)2.6.3仿真结果分析 (24)2.7矩形波发生电路 (25)2.7.1电路模型建立 (26)2.7.2理论分析及计算 (26)2.7.3 仿真结果分析 (26)3 总结和体会 (28)参考文献 (28)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1.1 课程设计的目的1.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思考,并通过实验设计、验证正是理论的正确性。
2.学习自行设计一定难度并有用途的计数器、加法器、寄存器等。
3.检测自己的数字电子技术掌握能力。
1.2设计的总体框图下图为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示意框图图1.2.11.3设计过程十四进制同步减法计数器,无效态为:0001,0010①根据题意可画出该计数器状态图:1111→1110→1101→1100→1011→1010 →1001←0011←0100←0101←0110←0111←1000图1.3.1②选择触发器,求时钟方程,画出卡诺图。
数电课程设计模板内容

数电课程设计模板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理解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
2. 学会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数字电路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符号进行数字电路图绘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进行数字电路仿真实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认识到数字电路在科技领域的重要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
2.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
3.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逻辑基础: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逻辑门电路,逻辑代数及其化简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字逻辑基础2. 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组合逻辑电路3. 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分析与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时序逻辑电路4. 数字电路设计:简单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数字电路的测试与调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字电路设计5. 数字电路仿真: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数字电路仿真实验,验证理论分析与设计。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字电路仿真6. 实践项目:分组进行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 实践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数字逻辑基础(2课时)2. 组合逻辑电路(4课时)3. 时序逻辑电路(4课时)4. 数字电路设计(2课时)5. 数字电路仿真(2课时)6. 实践项目(4课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在数字逻辑基础、组合逻辑电路及时序逻辑电路等理论知识教学中,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性的知识传授。
电子专业课程设计报告(模电和数电)

课题一:简易三极管特性曲线测试电路一、课题名称:简易三极管特性曲线测试电路二、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任务:设计一个简易三极管特性曲线测试电路,可在示波器上用X—Y图示功能显示其Ib的特性曲线。
2、设计要求:(1)、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可用示波器显示。
(2)、可显示至少四条特性曲线。
(3)、相邻特性曲线的间隔相同。
(4)、特性曲线的显示至下而上,且连续,无闪烁。
三、方案设计与论证: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测试电路以三角波提供扫描电压,并叠加梯形波,从而显示完整的输出特性曲线。
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是指在基极电流一定的情况下,集电极电流与电压Uce之间所对应的关系曲线。
因此,输出特性曲线是若干条曲线构成的曲线族。
要显示一条输出特性曲线,就必须给基极提供一个固定不变的电流(可转换成电压),在给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提供一个连续可变的扫描电压(即示波器的X轴输入)。
由于三极管的基极电流非常小,所以集电极电流可近似为发射极电流。
而从发射极电阻得到的发射极电位与发射极电流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
因此,再将发射极电位送至示波器的Y 输入,三极管的一条输出特性曲线就会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
而要显示一组输出特性曲线,就要在显示一条曲线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给三极管的基极提供增量相同的基极电流(阶梯信号),而且基极电流与C,E之间的电压变化必须同步。
另外,要想连续的显示输出特性曲线,基极电流和C,E之间的扫描电压就必须是周期相同且相位同步的信号。
为显示8条输出特性曲线,给三角波叠加的直流电位应该是8个间隔相同的电位即梯形波,这可以通过可编程放大器得到。
可编程放大器由八个模拟开关控制增益,再输入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增益的变化引起输出电压的变化,进而的到梯形波。
模拟开关则由CC4022构成的八进制时序计数器控制。
四、系统组成框:五、单元电路设计及说明: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三角波产生电路可由LM324运算放大器构成,采用±12V 双电源供电。
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涵盖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电子技术三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设计项目。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项目选题清晰:学生需要选择一个明确的电子电路设计主题,确保自己能够对该项目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达到独立设计和开发的水平。
2.设计思路明确: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和技能,合理分析和解决电路设计中的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3.设计报告规范:学生需要编写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对设计思路、参数计算、电路图纸和实验结果等方面的详细阐述,确保设计过程和结果能够得到清晰和完整的记录。
4.实验结果可靠:学生需要按照设计报告中的实验流程和步骤,精确配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和可靠性。
二、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数字电路设计项目数字电路设计项目通常涵盖基本逻辑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和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设计主题,分析和解决电路设计中的问题,实现一个完整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案。
例如,可以选择设计电子计数器、时钟电路、跳变电压检测器等数字电路,同时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
2.模拟电路设计项目模拟电路设计项目通常涵盖基本电路设计、放大电路设计和滤波器设计。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设计主题,结合所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模拟电路设计项目。
例如,可以选择设计放大器电路、反馈电路、滤波器等模拟电路设计项目,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3.电子技术应用设计项目电子技术应用设计项目通常涵盖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系统电路三个方面,通过综合应用不同的电子技术,实现一个完整的电子产品设计方案。
例如,可以选择一个硬件调试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电子技术应用设计项目,结合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实现电子产品的完整设计和开发。
关于数电模电课程设计

关于数电模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2. 掌握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基本元件、功能及应用;3.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并能进行基本的设计与计算;4. 了解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等。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操作;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搭建与调试;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范;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节能、减排问题;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形成积极的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基本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存在一定难度。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所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字电路基础: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包括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2. 模拟电路基础:讲解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涉及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基本元件的功能与使用。
3.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数字电路设计:学习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模拟电路设计:了解模拟电路的设计原理,学习运算放大器电路、滤波器电路等的设计;- 搭建与调试:培养学生动手搭建和调试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电模电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 (2)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设计的总体框图 (2)
1.3设计过程 (2)
1.4设计的逻辑电路图 (7)
1.5设计的电路原理图 (8)
1.6实验仪器 (8)
1.7实验结论 (8)
1.8参考文献 (9)
2 模拟电子设计部分 (10)
2.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0)
2.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0)
2.3电路模型的建立 (12)
2.4 理论分析及计算 (14)
2.5仿真结果分析 (15)
2.6 设计总结和体会 (16)
2.7参考文献 (16)
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了解同步计数器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2、掌握计数器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及应用。
3、了解序列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1.2设计的总体框图
CP Y
输入脉冲串行序列输出
1.3设计过程 ( 1) 状态图
( 2) 时序图
( 3) 选择的触发器名称
选用三个CP 下降沿触发的边沿JK 触发器
( 4) 真值表
真值表
11
11
10
01
00
00
/0
/1
/0
/1
/1
/1
( 5) 卡诺图
电路次态卡诺图
电路次态n1
Q 的卡诺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