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一章习题
电工学第1章习题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6.1 图示电路中,已知 US =6 V,IS=2 A ,R1=2 ,R2 =1 。求开关 S 断开时开关两 端的电压 U 和开关 S 闭合时通过 R1
开关的电流 I(不必用支路电流
法)。
R2 I2 +
_US
IS
S+ U
I_
[解] 设通过 R2 的电流为 I2 。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6.4 求图示电路中恒流源两 端的电压 U1、U2 及其功率,并说 明是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
[解]
5
+ 5A I
+
U3
_ +
1A
U1
2 U2
_
_
设 2 电阻上电流为 I,5 电阻两端电压为U3 如图。
I(51)A4A U1(24)V8V,U3(51)V5V U2 U1U3 (85)V3V
IS1
R3
IS2
R1
R2
+
_
US
1.9.2 用戴维宁定理求 图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两 端的电压。
R1
R3
2
1
+
6V
U_ S1 R2
2 R4 1 IS 3 A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直流电路
1.9.3 用戴维宁定理求 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I2 。
+
IS 5 A 10 V
U_ S
I2
R2 3 R1 2
返回练习题集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6.3 求图示电路中通过恒压源 的电流 I1、I2 及其功率,并说明是 起电源作用还是起负载作用。
电工学复习题 有答案 分解

《电工学复习题》第一章习题1-1 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 、B 、C 三点的电位。
图1-1 题 1-1 的电路1-2 图1-2所示电路元件P 产生功率为10W ,则电流I 应为多少?1-5 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电压U 1 = U 2 = U 4 = 5V ,求U 3和U CA 。
1-6 欲使图1-5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0,U S 应为多少?(1V ) 1-7 在图1-6所示三个电路中,R 1 = 5Ω,R 2 = 15Ω,U S = 100V ,I 1 = 5A ,I 2 = 2A 。
若R 2电阻两端电压U =30V ,求电阻R 3 。
(17.5欧)1-8 求图1-7所示各电路中的未知量。
1-10 电路如图1-9所示,求A 点的电位。
(-5V )1-11 求图1-10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电流I 。
1-12 简化图1-11所示各电路为一个等效的电压源或理想电流源。
1-13 在图1-12(a )(b )(c )所示的电路中,是哪些元件在提供功率?1-14 在图1-13(a )(b )(c )所示的电路中,电压U 是多少?第二章习题2-2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2所示网络中通过电阻R 3支路的电流I 3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 。
图中I S =2A ,U S =2V ,R 1=3Ω,R 2=R 3=2Ω。
() 2-3 试用叠加原理重解题2-2. 2-4 再用戴维宁定理求题2-2中I 3。
2-6 图2-4所示电路中,U S1=30V ,U S2=10V ,U S3=20V ,R 1=5k Ω,R 2=2k Ω,R 3=10k Ω,I S =5mA 。
求开关S 在位置1和位置2两种情况下,电流I 分别为多少?(3.75mA ,2.5mA )2-7 图2-5所示电路中,已知U AB =0,试用叠加原理求U S 的值。
(12.5V )2-8 电路如图2-6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流I 。
(-2.4A ) 2-9 电路如图2-7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阻R 4上电压U 的表达式。
电子电工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

习题(2009.12.2)1.1.1 (2),(4),1.1.2 (1),(2),(5),(7),(8),(9),(11),(16)1.1.4 (3),(6),1.1.6,1.1.7习题(2009.12.7)1.2.1 (1)(5)(7)(13)(15)(18),1.2.4, 1.2.5,1.2.61.3.2习题参考答案1.1.1 填空题(2)由电压源供电的电路通常所说的电路负载大,就是指_负载电阻小,吸收的电流大,消耗的功率大;____。
(4)在图1-68所示电路中,已知I1=1A,则I2=_-0.5____A。
图1-68 题1.1.1(4)图1.1.2 选择题(1)一个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 b )(A)是唯一的;(B)在不同应用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2)理想电路元件用于表征:( a )(A)某种确定的电磁性能;(B)某种确定的功能。
(5) 功率可以定义为( C )(A)能量(B)热(C)能量的使用速率(D)使用能量所需的时间(7)在图1-69所示电路中,发出功率的元件是__E___。
(A)仅是5V的电源(B)仅是2V的电源(C)仅是电流源(D)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发出功率(E)条件不足增大时,恒流源Is两端的电压U__B___。
(8)在图1-70所示电路中,当R2(A)不变(B)升高(C)降低图1-69 题1.1.2(7)图 图1-70 题1.1.2(8)图(9)在图1-71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后,P 点的电位_C __。
(A )不变 (B )升高 (C )为零图1-71 题1.1.2(9)图(11) 一电器的额定功率Pn=1W ,额定电压Un=100V ,今要接到200V 的直流电源上,问应选下列电阻中的哪一个与之串联,才能使该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D )(A) 电阻值5k Ω,额定功率2W (B) 电阻值10k Ω,额定功率0.5W(C) 电阻值20k Ω,额定功率0.25W (D) 电阻值10k Ω,额定功率2W(16) 某支路如题图1-73所示,4A 电流源产生的功率P=(C )(A )20W (B )12W (C )52W (D )32W图1-73 题1.1.2(16)图1.1.4 选择题(3)将标明220V 、40W 的灯泡接在电压低于220V 的电源上,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b ) (a ) 大于40W (b) 小于40W(6) 某负载在电压,电流假设关联参考方向下计算所得功率为-10W ,则该负载:(b ) (a) 吸收功率为10W (b) 发出功率为10W1.1.6 额定值为V 220,W 100的电灯,其电流为多大?电阻为多大?答:I=100/220=0.45A ,R=220/0.45=488Ω1.1.7 如何根据U ,I 的实际方向判断电路中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如何根据P 的正、负判断电路中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答:若U 1和I 1关联参考方向,计算所得的功率是正值,则为负载;若U 1和I 1关联参考方向,计算所得的功率是负值,则为电源。
电工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电工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流的单位是()。
A. 伏特B. 安培C. 瓦特D. 欧姆答案:B2. 电阻的单位是()。
A. 伏特B. 安培C. 瓦特D. 欧姆答案:D3. 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方向是()。
A. 从负极到正极B. 从正极到负极C. 任意方向D. 不流动答案:B4.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A. V = IRB. I = VRC. R = VID. V = RI5.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总阻值()。
A. 等于最大电阻值B. 等于最小电阻值C. 小于任一电阻值D. 等于任一电阻值答案:C6.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A. 等于任一电阻的电流B. 大于任一电阻的电流C. 小于任一电阻的电流D. 不确定答案:A7. 电容器的单位是()。
A. 法拉B. 欧姆C. 安培D. 伏特答案:A8. 电感器的单位是()。
A. 法拉B. 亨利C. 安培D. 伏特答案:B9. 电能的单位是()。
B. 瓦特C. 伏特D. 安培答案:A10. 电功率的单位是()。
A. 焦耳B. 瓦特C. 伏特D. 安培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当电压为220V时,通过电阻R=100Ω的电流为______安培。
答案:22. 电路中电阻R=10Ω,电流I=5A,根据欧姆定律,电压V=______伏特。
答案:503. 电容器的电容为C=2μF,电压V=300V,则电容器存储的电荷Q=______库仑。
答案:0.64. 电感器的电感L=0.5H,电流变化率dI/dt=2A/s,则电感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______伏特。
答案:15. 一个并联电路由两个电阻R1=4Ω和R2=8Ω组成,总电阻Rt=______Ω。
答案:2.676. 一个串联电路由两个电阻R1=6Ω和R2=12Ω组成,总电阻Rt=______Ω。
答案:187. 电能W=Pt,其中P是功率,t是时间,若P=100W,t=2h,则W=______焦耳。
电工学复习题有答案分解

《电工学复习题》第一章习题1-1 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B、C三点的电位。
图1-1 题1-1 的电路1-2 图1-2所示电路元件P产生功率为10W,则电流I应为多少?1-5 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电压U1 = U2 = U4 = 5V,求U3和U CA。
1-6 欲使图1-5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0,U S应为多少?(1V)1-7 在图1-6所示三个电路中,R1 = 5Ω,R2 = 15Ω,U S = 100V,I1 = 5A,I2 = 2A。
若R2电阻两端电压U=30V,求电阻R3 。
(17.5欧)1-8 求图1-7所示各电路中的未知量。
1-10 电路如图1-9所示,求A点的电位。
(-5V)1-11 求图1-10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电流I。
1-12 简化图1-11所示各电路为一个等效的电压源或理想电流源。
1-13 在图1-12(a)(b)(c)所示的电路中,是哪些元件在提供功率?1-14 在图1-13(a)(b)(c)所示的电路中,电压U是多少?第二章习题2-2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2所示网络中通过电阻R3支路的电流I3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
图中I S=2A,U S=2V,R1=3Ω,R2=R3=2Ω。
()2-3 试用叠加原理重解题2-2.2-4再用戴维宁定理求题2-2中I3。
2-6 图2-4所示电路中,U S1=30V,U S2=10V,U S3=20V,R1=5kΩ,R2=2kΩ,R3=10kΩ,I S=5mA。
求开关S在位置1和位置2两种情况下,电流I分别为多少?(3.75mA,2.5mA)2-7 图2-5所示电路中,已知U AB=0,试用叠加原理求U S的值。
(12.5V)2-8 电路如图2-6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流I。
(-2.4A)2-9 电路如图2-7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阻R4上电压U的表达式。
(U=)2-10 电路如图2-8所示,已知R1=Ω,R2=R3=2Ω,U S=1V,欲使I=0,试用叠加原理确定电流源I S的值。
电工学(1)习题解答

电⼯学(1)习题解答第1章检测题⼀、填空题(每空1分)1、电源和负载的本质区别是: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设备,负载是把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的设备。
2、实际电路中的元器件,其电特性往往多元⽽复杂,⽽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是单⼀和确切的。
3、电⼒系统中构成的强电电路,其特点是⼤电流、⼤功率;电⼦技术中构成的弱电电路的特点则是⼩电流、⼩功率。
4、从元件上任⼀时刻的电压、电流关系上来看,电阻元件为即时元件,电感元件为动态元件,电容元件为动态元件;从能量关系来看,电阻元件为耗能元件,电感元件为储能元件,电容元件为储能元件。
5、线性电路中各⽀路上的电压和电流均具有叠加性,但电路中的功率不具有叠加性。
6、电流沿电压降低的⽅向取向称为关联⽅向,这种⽅向下计算的功率为正值时,说明元件吸收电能;电流沿电压升⾼的⽅向取向称为⾮关联⽅向,这种⽅向下计算的功率为正值时,说明元件吸收电能。
7、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均属于⽆穷⼤功率源,因此它们之间是不能等效互换的。
实际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等效互换时,它们的内阻不变,等效电压源的电压U S=I S R I,等效电流源的电流值I S=U S⁄R U。
8、电源向负载提供最⼤功率的条件是电源内阻与负载电阻的数值相等,这种情况称为阻抗匹配,此时负载上获得的最⼤功率为U S2/4R S。
9、电压是产⽣电流的根本原因。
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电位的差值等于这两点间电压。
电路中某点到参考点间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电位具有相对性。
10、线性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任意瞬间都受欧姆定律的约束;电路中各⽀路电流任意时刻均遵循KCL定律;回路上各电压之间的关系则受KVL定律的约束。
这三⼤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应牢固掌握的三⼤基本规律。
⼆、判别正误题(每⼩题1分)1、⽤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组合模拟实际电路器件的⽅法称为电路建模。
(对)2、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参考⽅向关联时,⼀定是负载。
(错)3、⼤负载是指在⼀定电压下,向电源吸取电流⼤的设备。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思1.1.1】(a)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 CD=0,但V A和V B不一定相等,所以U AB不一定等于零。
【思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 AB=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C>V B>V A。
(b) 图U 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B>V C>V A。
(c) 图U 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D>V B(V A=V B)>V 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
当电位器R 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 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 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 B=V C=0,I=0。
当S断开时,I=1233+=2mA,V B=V C=2×3=6V。
(b) 当S闭合时,I=-63=-2A,V B=-321+×2=-2V。
当S断开时,I=0,V B=6-321+×2=4V。
【思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
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电工学少学时1-4章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学少学时1-4章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一、填空题1、电路的作用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以及对电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2、电流的实际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3、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表示电阻的大小。
4、电源的电动势是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的物理量,其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负极指向正极。
二、选择题1、已知空间有 a、b 两点,电压 Uab=10V,a 点电位为 Va=4V,则b 点电位 Vb 为()A 6VB -6VC 14VD -14V答案:B解析:Vb = Va Uab = 4 10 =-6V2、一电阻元件,当其电流减为原来的一半时,其功率为原来的()A 1/2B 1/4C 2 倍D 4 倍答案:B解析:P = I²R,当 I 变为原来的一半时,P' =(I/2)²R = 1/4 I²R三、计算题1、如图所示电路,已知 E1 = 18V,E2 = 12V,R1 =3Ω,R2 =6Ω,R3 =9Ω,求各支路电流。
解:首先设各支路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对于回路①:E1 I1R1 I3R3 = 0即 18 3I1 9I3 = 0 (1)对于回路②:E2 I2R2 + I3R3 = 0即 12 6I2 + 9I3 = 0 (2)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节点 A 处:I1 = I2 + I3 (3)联立(1)、(2)、(3)式,解得:I1 = 3A,I2 = 1A,I3 = 2A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一、填空题1、支路电流法是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方程组求解的方法。
2、网孔电流法是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网孔的 KVL 方程进行求解的方法。
3、节点电压法是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节点的 KCL 方程进行求解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学第一章习题一、填空题:1.PN结的单向导电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硅晶体管和锗晶体管工作于放大状态时,其发射结电压U B E分别为_ V和—V。
3.晶体三极管有两个PN结,分别是_______ 和_______ ,分三个区域区、区和_________ 区。
4.一个NPN三极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偏,则此三极管处于_________ 状态;其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反偏时,此三极管处于_________ 状态;当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时,三极管为_________ 状态。
5.物质按导电能力强弱可分为______ 、______ 和 ______ 。
6.本征半导体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形成的是_______ 型半导体,其多子为。
7.某晶体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分别是:V i = 2V, 1.7V,V3= —2.5V,可判断该三极管管脚“ T为________ 极,管脚“2”为极,管脚“3”为____________ 极,且属于材料型三极管。
8.电阻始终是_____ 元件。
电容和电感是元件,它们不消耗电能。
电容可以把电能转换成______ 存储和释放;电感可以把电能转换成_________ 存储和释放。
9.当晶体管处在放大状态时,发射结______ ,集电结______ 。
对于PNP型晶体管来说,集电极C基极B发射级E的电压关系满足_____________ ・对于NPN型晶体管来说,集电极C、基极B、发射级E的电压关系满足10.对于某一元件,关联参考方向下,如果P<0,贝U该元件(吸收或发出)功率,_______ (消耗或提供)电能,起_______ (负载或电源)作用11.电路如图所示,欲使电压源输出功率为零,则电阻R为____ ,所吸收功率为_______ W13电路中某点的电位与参考点的选择 ______ ,两点间的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 _____ 。
14. 电路通常有 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 三种状态。
15. 电路图上标示的电流、电压方向称为 ___________ ,假定某元件是负载时,该元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元件的电流方向应为 ____________ 方向。
】、选择题16. 晶体管能实现放大的内部结构条件是 A. 两个背靠背的PN 结B. 空穴和电子都参与了导电C. 有三个掺杂浓度不一样的域D. 发射区杂质浓度远大于基区杂质浓度, 17. 已知图1所示电路中 电阻 R1 和 R2 消耗的(a) 电压源(b) 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18. 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定值的电容, ()。
(A) 减少负载的工作电流 (B) 减少负载的有功功率 (C) 减少负载的无功功率 (D) 减少线路的功率损耗19. 关于电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并且基区很薄,集电结面积比发射结大的 US =10 V , IS = 13 A 。
功率由( )供给。
以提高功率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考点的电位为零,VX 某点电位为正,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高;B 参考点的电位为零,VX 某点电位为负,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低C 、选取不同的参考点,电路中各点的电位也将随之改变;D 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值是固定的,与零电位参考点的选取有关。
20. 图中a 、b 间的等效电阻氓战为:() A) 2Q; B) 6Q; C) 14Q 。
22. 电流源开路时,该电流源内部()。
A .有电流,有功率损耗 B .无电流,无功率损耗 C .有电流,无功率损耗-_1严]^0*= ------- 80 —121.电路如图所示,US 为独立电压源,会引起 ()A. 端电压U 的变化B. 输出电流I 的变化C. 电阻R 支路电流的变化D.上述三者同时变化若外电路不变,仅电阻R 变化时,将23.稳压二极管工作在伏安特性的()A、死区B、正向导通区C、反向截止区D反向击穿区24.如图一所示,电源E仁6V E2=12V电阻R仁R2=R3=R4=R5那么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RiI --- 1lb ____ 1A 6V B、4.5V C 、4V D、2V LL1 KtL-rn—R5——三、简答题25.如何判断元件在电路中起负载作用还是电源作用26.简述电压源的特性。
27.简述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时具有的电压电流特性。
28.试总结晶体三极管分别工作在放大、饱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时,三极管中的两个PN结所具有的特点。
四.判断题29. 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
()30.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
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
()31. 绝缘体两端的电压无论再咼,都不可能通过电流。
()32. 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电子是少数载流子。
()33. 二极管两端加上正向电压就•定会导通。
()五、计算题EL1337. 图示为硅三极管在工作时实测的各极对地电压值。
试根据各极对地电压判断35.试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6JnTAIhrJp ——1^riu —36.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设D 为理想二极管,已知输入电压 ui 的波形。
试画出输出电压uo 的波形图。
1C4-,化简下图所示的各电路(t)(F )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38.已知电路如图所示,试求a、b两端电阻39.用直流电压表测某电路三只晶体管的三个电极对地的电压分别是如图所示试指出每只晶体管的E、B、C极,以及类型和材料。
"6卩Y QV6卩40.写出下图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图中二极管都是理想的答案:一. 填空题1.PN结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阻断的特性2. 0.7 0.33.发射结集电结饱和放大截止4.饱和截止放大5.导体绝缘体半导体6.P空穴7.基发射集电锗PNP8.耗能储能电场能磁二上二•二匚■:■:10.发出提供电源11.6 24 12. 电源(信号源)负载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连接部分13.有关无关14.通路开路短路15.参考方向关联参考二. 选择题16.D 17.C 18.D 19.D 20.B 21.C 22.C 23.C 24.B三. 简答题25.答:当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为关联参考方向时,若P>0,元件吸收功率,在电路中消耗能量,相当于负载;若P<0,元件发出功率,在电路中相当于电源,向外提供能量。
当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若P>0,元件发出功率,向电路提供能量,相当于电源;若P<0,元件吸收功率,在电路中相当于负载,在电路中消耗能量。
26.答:(1)电压源两端的电压不随外接电路的变化而变化;(2)流过电压源的电流取决于电压源外接的电路。
27.答:(1)对于PNP型晶体管来说,集电极C、基极B发射级E的电压关系满足1 1 ,对于NPN型晶体管来说,集电极C基极B发射级E的电压关系满足'幣(2)二,瞎:坨讣甘©…冏%庄趨28.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工作状态时,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
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工作状态时,发射线和集电结均正偏。
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工作状态时,发射线和集电结均反偏。
四. 判断题29-33 xxxVx五. 计算题34.35.解:利用电源等效变换解题过程如下:严,<>V卜4「2.86 -1由分流公式可得:1=53 36.解:此题的考查点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以及电路的基本知识。
首先从(b )图可以看出,当二极管D 导通时,理想二极管电阻为零,所以 u o 二 U i ;当D 截止时,电阻为无穷大,相当于断路,因此 u °= 5V,即是说,只要判断 出D 导通与否,就可以判断出输出电压的波形。
要判断D 是否导通,可以以接地 为参考点(电位零点),判断出D 两端电位的高低,从而得知是否导通。
37.解:(a) U BE =1.7V - 1V=0.7V>0, L B C =1.7V — 1.3V=0.4V>0, NPN 型硅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b) U BE =0.7V>0,U B C =0.7V - 3V=-2.3V<0,NPN 型硅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c) L B E =0.5V-1.5V=-1V<0,L B C =0.5V - 6V=-5.5V<0, NPN 型硅管,工作在截止状[]冶€九Q 1(A)^态0(d) U BE =0.5V-1.5V=-1V<0 , U BC =0.5V - 6V=-5.5V<0 , NPN 型硅管,工作在截止 状态。
38.解:对a 图可耳歳応魁对b 图I.悅吗电塘用化简》力甘址育邯规自丘业話 中:;丘\辽1'iHp «7ft“工芒并二丐阳 吓* 丁吞七:心39. T1 :①C ②B ③E NPN 型硅管T2:①B ②E ③C NPN 型硅管 T3:①E ②B ③C PNP 型锗管 40. (a) 2V (b) 0 V (c) -2 V (d) 2V (e )2 V (f) -2V 严卜aO M 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