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拉斐尔前派风景绘画的艺术风格及其自然主义美学倾向的文化渊源_楚小庆
拉斐尔前派艺术成就和代表人物作品

拉斐尔前派艺术成就和代表人物作品拉斐尔前派介绍拉斐尔前派又叫前拉斐尔派,英文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
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
这个画派的活动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绘画史及方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拉斐尔前派是由米莱斯、罗塞蒂、亨特发起组织的一个艺术团体运动,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在他们看来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画家。
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
他们尤其反对由约书亚·雷诺兹爵士所创立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画风,认为他的作画技巧只是懒散而公式化的学院风格主义。
他们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
拉斐尔前派常被看作是艺术中的前卫派运动,不过他们否认这种描述,因为他们仍然以古典历史和神话作为绘画题材以及模仿的艺术态度,或者是以模拟自然的状态,来作为他们艺术的目的。
不过,拉斐尔前派毫无疑问将自身视为艺术界的改革运动,为他们的运动取了名称以做区别,并且也出版了他们的期刊,以宣扬他们的概念。
拉斐尔前派的艺术特点拉斐尔前派在早期有四个原则:要以确实存在的概念来表达;要专注于研究自然的状态,才能知道要怎么表达它们;要对以前的艺术中直接、认真而真诚的态度感同身受,并排斥那些陈腐的、自我炫耀的、死记硬背的态度;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要创作出非常好的画和雕像。
这些原则相当谨慎的避免教条化,因为他们希望强调艺术家个人的责任,去决定他们绘画的观点和方法。
受到了浪漫主义的影响,他们将自由和个人责任视为不可分离的。
不过,他们尤其著迷于中世纪的文化,相信中世纪文化有着后来的时代所失去的正直精神和创造性。
后来强调中世纪文化的观点,与强调独立观察自然状态的现实主义产生了冲突,原本拉斐尔画派里认为这两者是能互相配合的,但在冲突产生后画派一分为二,现实主义派由亨特和米莱领导,中世纪派则由罗塞蒂和威廉·莫里斯等追随者领导。
论拉斐尔前派绘画中的自然主义因素

论拉斐尔前派绘画中的自然主义因素作者:陈雨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7年第06期摘要:19世纪出现于英国的拉斐尔前派是维多利亚时代发生的重大文化变革之一,其绘画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是其重要的绘画风格特征。
拉斐尔前派艺术作品中的自然主义美学倾向与英国工业革命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有着深刻的联系。
罗斯金《现代画家》的问世,不仅为浪漫主义画家透纳辩护,更影响了一批拉斐尔前派的画家。
由于在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拉斐尔前派的画家绘画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也不尽相同。
以罗斯金的美学思想对拉斐尔前派画家产生的影响为基础,探究拉斐尔前派画家在不同创作角度和形式下的绘画作品中不同的自然主义因素。
关键词:拉斐尔前派;罗斯金;自然主义一、自然主义的理论基础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画坛以学院派古典主义为主流,19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了强调色彩和色调表现力的浪漫主义,他们突破古典主义的束缚,反对古典主义一味的夸大造型,而是强调艺术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在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争论与对抗中,拉斐尔前派诞生了。
拉斐尔前派,全称拉斐尔前派兄弟会,1848年成立于英国伦敦,成立之初只有亨特、米莱斯和罗塞蒂三位画家。
亨特和米莱斯都是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学生,罗塞蒂曾拜亨特为师。
后来画家詹姆士·柯林、雕塑家托马斯·伍尔纳和评论家弗雷德里克·乔治·史蒂芬也正式加入了拉斐尔前派。
拉斐尔前派中还有不少女性艺术家,如克里斯提娜·罗塞蒂、伊丽莎白·西达尔和珍·莫里斯等。
拉斐尔前派的艺术理念是反对当时古典主义学院派因袭陈腐、形式僵化和内容空洞的画风,主张以文艺复兴早期拉斐尔以前朴实生动的艺术为榜样,将大胆丰富的想象力融入现实生活,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他们忠实于自然,发挥艺术的社会道德作用,注重绘画的单纯和写实性,画中每一物体均依靠写生完成,并刻意追求画面光亮、色彩发光灿烂的效果,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西方美术鉴赏作业拉斐尔

米开朗基罗是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作品以雄壮、力 量和情感表达著称。与拉斐尔相比,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更强 调对人体的表现和情感的表达,如《大卫》雕塑中对肌肉和 姿态的刻画。
拉斐尔与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对色彩和光影的独特 处理著称。与拉斐尔相比,威尼斯画派的作品更注重色彩和氛围的营造,如提 香的《维纳斯与阿多尼斯》。
《自画像》
创作背景
拉斐尔在创作自画像时,不仅关 注自己的外貌,更注重表达自己
的内心世界。
画面内容
画面中的拉斐尔通常穿着华丽的服 装,面带微笑,眼神深邃,展现出 自信、优雅和才华横溢的形象。
艺术风格
拉斐尔的自画像注重细节和光影效 果,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表现 出深刻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
其他代表作品
拉斐尔与巴洛克艺术的关联
虽然拉斐尔的作品主要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但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巴洛 克艺术的发展。巴洛克艺术家们吸取了拉斐尔作品中对细节的精致刻画和对人物 关系的和谐处理的特点,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05
拉斐尔的当代影响
对现代艺术家的影响
启发现代艺术家追求完美和和谐
拉斐尔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影响了许多现代艺术家,激发他们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注重画面的和谐 与完美。
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色彩,拉斐 尔能够将人物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 出来。
04
拉斐尔与其他艺术家的比 较
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
达芬奇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精 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著称。与拉斐尔相比,达芬奇的作品 更注重科学和技术的探索,如《最后的晚餐》中对人物动态 和表情的刻画。
西方美术简史(19世纪美术)之“前拉斐尔派”

西方美术简史(19世纪美术)之“前拉斐尔派”
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
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
伊莎贝拉与罗勒花盆亨特
菲娅美达的幻象罗塞蒂
夏季的海洋德拉波
云雀之歌让布尔
示巴女王会见所罗门王波因特
赛门和伊菲革涅亚米萊
1848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学生威廉·霍尔曼·亨特、但丁·加百利·罗塞蒂与约翰·艾佛雷特·米莱发起艺术运动,得到权威批评家罗斯金公开支持。
他们主张回归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画风,运用稀薄的透明
颜料覆盖在潮湿的白色表面上,让颜色保持如宝石一般的透明度和清晰度,以复兴15世纪艺术光辉的色彩风格,并反对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时代之后机械论的风格主义和学院派的教学方法,也反对库尔贝唯物的现实主义以及印象派。
这个画派活动时间不长,但对于19世纪英国绘画及方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其他代表人物有:爱德华·约翰·波因特、赫伯特·詹姆斯·德拉波和前期学院派代表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等。
论拉斐尔前派绘画中的自然主义

论拉斐尔前派绘画中的自然主义作者:万子菱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5期摘要:拉斐尔前派是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画坛势必会出现的一股“非暴力抗争”的艺术力量。
它并不直面抨击社会在政治和经济的转变中表露出来的消极局面,而是通过在艺术中追求自然来诠释自己的乌托邦。
拉斐尔前派绘画中的自然主义表现在:1.继承浪漫主义的自然情怀;2.主张重返“纯真的”手工艺时代,改变社会风貌;3.神话题材中的天人合一。
关键词:拉斐尔前派;自然主义;工业革命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89-01拉斐尔前派以及拉斐尔前派中的自然主义的诞生与英国在十九世纪经历的一些重大的社会变革几乎有着必然的联系。
在政治上,英国成为占有全球四分之三殖民领土的“日不落帝国”,大部分未曾有过国际视野的英国人认识到了其它民族的社会风貌、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冲击了前者社会意识形态,激发了同样受益于国际化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对自身身份和历史发展的反思。
然而,成为世界霸主的英国,国内阶级矛盾显得日益尖锐。
在经济上,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先驱,由于首先采用机器生产模式而最先从现代科技中受益;与此同时,英国最先也最深刻地领悟到了工业化给环境和大众生活水平带来的苦果;艰苦的生活环境又直接导致了诸多社会道德问题的产生。
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拉斐尔前派,其作品以梦幻般的复古意境著称。
站在这一角度,拉斐尔前派艺术家们与那些对未来怀有美好憧憬的人们仍旧不同,他们选择了怀旧,以逃避令人无奈的现状。
怀旧意味着工业化的倒退,正好合目的性地表达了一层更高的内涵:自然是万物之根本,之归宿,之幸福所在。
一、继承浪漫主义的自然情怀从绘画史上看,一方面浪漫主义绘画除了给拉斐尔前派提供了重新演绎历史上富有戏剧价值题材的成功范例,更重要的是,它遗留下了一种以大自然作背景来上演这些扣人心弦的故事的倾向。
另一方面,通过复杂人性和纯真自然的对比来揭示故事所包含的更深刻的涵义。
美丽与哀愁——拉斐尔前派作品忧郁因素成因之探索

艺术论坛+TEXT/曹青美丽与哀愁——拉斐尔前派作品忧郁因素成因之探索产生于1848年的拉斐尔前派,是由几名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学生发起的美术改革运动。
拉斐尔前派艺术中所普遍体现的伤感特征是其重要的艺术特色,而这种艺术特色也为英国19世纪末的唯美主义文艺开创了先河。
威廉·霍尔曼·亨特、但丁·加布里尔·罗塞蒂和约翰·艾佛雷特·米莱斯是拉斐尔前派的创始人及代表画家,他们倡导摒弃当时美术界所盛行的画风,回归到拉斐尔之前纯真质朴的自然本性中去。
宗教故事、文学经典和神话传说中颇具冲突的情节是画家们喜爱的创作主题。
拉斐尔前派画家作品中忧郁因素的成因,是一个极其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本文从画派产生时的时代背景、英国的文化传统和画家个人经历这三方面作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1.画派产生的时代背景拉斐尔前派创建之际适逢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初期,由于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系列的复杂尖锐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诸如农民破产、工人失业、道德沦丧、环境污染等。
这致使19世纪30年代掀起了宪章运动,但由于政府的镇压和多方面原因这场运动并没有取得成功,英国工人运动和社会革命也因此陷入低潮,再加上传统保守主义思想的影响,英国并没有爆发彻底的革命。
维多利亚时代以中产阶级为主导的英国在走向工业化、民主化的进程中,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拉斐尔前派的青年画家们敏感地认识到社会快速发展对人们的思想、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犹豫、保守和伤感的这些中产阶级的特征在这些青年知识分子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
拉斐尔前派艺术家大多是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后代,他们既不是统治阶级的拥护者,也没有真正和劳苦大众站在一起,所以只能把他们归为社会改革运动的旁观者。
2.传统文学滋养忧郁的英格兰艺术家的创作必然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习俗以及政治文化的影响,世界各民族的文艺作品具有各个不同的民族特征。
拉斐尔前派郊外画作中的自然主义

拉斐尔前派郊外画作中的自然主义饱含人情味的郊外自然主义图景。
拉斐尔前派的风景画在马多克斯·布朗手中得到最完满的诠释。
然而这位画家早期却热衷于象征画和历史画.这恰恰和罗斯金的主张背道而驰。
直到19世纪50年代,布朗才开始萌生出创作风景画作的兴趣。
并且布朗提出要将修道院、城堡、河流、高山以及瀑布等题材排除在外。
这些也是罗斯金在《现代画家》中所提倡的艺术家应该关注的事物。
由此看出,布朗同罗斯金的美学观点有着一定的差距,因而,布朗在艺术创作理念上也没有将罗斯金的风格倾向和美学理论奉为神祗。
在1852创作的《英国秋日下午》中,布朗描绘了伦敦北部的近郊汉普斯特得等地的风光。
这是一幅直接取材于自然的乡村风景画。
尽管近景安排了一对情人在享受安闲宁静的时光,但是从整体看,这实在还是应被看作是一幅描绘令人向往的郊区风光的风景画。
布朗后来谈到了自己的创作感受,他说道:从汉普斯特得望出来.这是伦敦周边原滋原味的风景。
伴随着特别好的天气。
那些遥远的、形状古怪的小氤氲升上半空。
形成了伦敦的烟气。
上方的天空是那么地蓝,可以从那位年轻人的帽子上反映出来:秋天的灰色薄雾只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时间是下午三点,在10月底太阳下的影子已经拉长了。
太阳光线异常地亮.在树叶上争相辉映。
这幅作品似乎想通过椭圆形暗示眼睛的观察视角,并且强调了光线的效果,但布朗的用意显然已经超越了罗斯金对植物学、气象学和地形学意义上关注,他的画面中还流溢出一股浓重的人情味道。
观者似乎通过近景的情人的眼睛来放眼整个风景,秋日的寒意、泥土的潮湿气息,以及遥远的篝火上升起的袅袅青烟。
此外还有许多的其他人类活动,花园和菜地中的小人物的日常工作,如喂鸡、摘苹果等。
都让人深切感受到一种更贴近人世的一种自然。
这种自然是让人摆脱了恐惧和孤寂的自然,更能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灵之音。
此文由才子城毕业论文网搜集整理。
论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绘画产生的背景及其唯美倾向特征

论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绘画产生的背景及其唯美倾向特征作者:朱艺员来源:《美术界》 2017年第10期文/ 朱艺员[广西艺术学院]【摘要】拉斐尔前派无疑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短暂的艺术革新,是一批知识分子对中古世纪艺术理想的改良与回归运动,也可以看作是人类对近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影响而感到的精神困扰和危机,最终使他们走进了唯美神秘的语境。
通过梳理拉斐尔前派的唯美特征,看出该画派受到康德美学、宪章运动、牛津运动、浪漫主义的启迪,但同时也对后面的颓废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发现19 世纪的欧洲很多思潮已经发生了碰撞与吸收,为后续的艺术革新铺垫了道路。
【关键词】拉斐尔前派;改良;康德美学思想;唯美倾向拉斐尔前派是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场短暂的美术革新运动,从1848 年开始到1854 年画家们分道扬镳,只有短短6 年的时间。
虽然这场运动参与的画家不多,期间所绘制的作品也不多,但对后世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象征主义、唯美主义、颓废主义、晚期的浪漫主义、维也纳分离主义以至新艺术运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甚至拉斐尔前派的创作理念还影响到很多以中世纪为背景进行创作的设计师,从而间接引发了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
也可以说拉斐尔前派运动是一场由绘画领域为引线从而扩展到文学和设计的文化思潮运动。
由此可见这个仅存了6 年的短暂画派的辐射之大,有着承前启后的现实意义。
一、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的影响法国实证主义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曾经说过:“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可以说拉斐尔画派的诞生、起源和成长过程,都无法摆脱维多利亚这个特殊时代的影响。
19 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经历社会巨大变革的时代,工业时代的齿轮带动工业的发展和革命,黑色的烟囱取代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无数丧失自己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成为了城市边缘的工人。
工业革命的到来,传统社会秩序面临瓦解,新旧文化彼此摩擦碰撞,此起彼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论坛
ACADEMIC FORUM
NO.12,2011 (Cumulatively NO.251)
西方拉斐尔前派风景绘画的艺术风格及其 自然主义美学倾向的文化渊源
楚小庆
[摘 要] 在西方艺术史论研究中,拉斐尔前派绘画中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是其重要的艺术风格特征,
[基金项目] 国家“211 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重大项目;国家“985 工程”三期“艺术与创意产业研究”哲 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项目;国家“985 工程”三期“跨文化与全球化研究”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82
味。 限于篇幅,本文仅对拉斐尔前派风景绘画艺术 风格中自然主义美学向度展开探是这一流派的 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几位女艺术家 ,克里斯蒂娜· 罗塞蒂(Ford Madox Brown),但丁和威廉的妹妹伊 丽莎白·西德尔(Elizabeth Siddal),但丁·罗塞蒂的 模 特 , 以 及 威 廉·莫 里 斯 的 妻 子 简·莫 里 斯 (Jane Morris)。
一战后, 对拉斐尔前派主义的价值评价在英 国 曾 一 落 千 丈 , 例 如 克 莱 夫·贝 尔 就 认 为 拉 斐 尔 前 派主义“沉闷乏味,毫无意义”。 而人们对拉斐尔前 派 的 兴 趣 被 再 度 唤 起 则 是 在 1948 年 的 一 系 列 百 年艺术展览上。 20 世纪 60 年代,由于艺术市场的 新需求,拉斐尔前派开始有了显著复兴。 这种复兴 在一系列学术展览以及拉斐尔前派主要成员的作 品手册,在泰德画廊的“拉斐尔前派”综合展览中 达到了自身的巅峰。 这次展览正值艺术史上一个
二、拉斐尔前派绘画风格中的自然主义 趣味
在拉斐尔前派的诸多画家中, 对罗斯金理论 的信奉和实践并非统一而板滞, 他们纷纷有着自
84
己的理解,加之画家自身各异的趣味追求,绘画的 面貌和精神蕴籍也各不相同。 我们通过对比画家 们对罗斯金思想的理解差别和信奉程度的差异, 可以将拉斐尔前派画家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自然的进步时, 罗斯金对此深表怀 疑,相反地,他觉得对 自然环境的大肆破坏 和现代城市发展中所 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社 会问题是人类为社会 经济发展所付出的惨 痛代价[1](P58)。 实际上, 拉斐尔前派成员绘画 创作的风格观念正是深深地受到了罗斯金思想的 影响。 要了解拉斐尔前派风景画创作中自然主义 美学趣味, 就必须首先理清这一流派同罗斯金的 关系。 拉斐尔前派全称拉斐尔前派兄弟会(The Pre- Raphaelite Brotherhood), 于 1848 年 9 月在伦敦形 成, 由 7 个年轻人组成, 这是一个松散的艺术团 体。 成员分别是:画家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威廉·霍尔曼·亨特、约翰·艾弗雷 特·米 莱 (John Everett Millais)、 詹 姆 士·柯 林 森 (James Collinson), 雕塑家托马斯·伍尔纳(Thomas Woolner),还 有 艺 术 批 评 家 弗 雷 德 里 克·乔 治·史 蒂 芬(Frederic George Stephens),以及批评家威廉·迈 克尔·罗塞蒂(William Michael Rossetti)。 后来一些 人物也被艺术史家归入到拉斐尔前派之中, 例如 画家福特·马多克斯·布朗 (Ford Madox Brown)虽 然从未加入拉斐尔前派, 但他同拉斐尔前派关系
在同拉斐尔前派过往密切的人物之中, 最重 要的就是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 不仅仅由于 罗斯金文章中的“忠实于自然”理念为拉斐尔前派 画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 而且通过其本 人与画家的交往, 在思想源头上对这一流派的艺 术风格发展实际起到了巨大的引导作用。 在这个 意义上说, 如果没有罗斯金也就没有今天我们所 理解的拉斐尔前派。 在拉斐尔前派艺术创作发展 的关键时期, 罗斯金的早期出版物宣扬了有主题 的精确直接的绘画风格最终要取代被继承下来的 视觉再现的传统做法的理论思想。 他认为,绘画的 至关重要的原则就是人必须用他的眼睛和心灵去 观察 。 [1](P59) 罗斯金认为:最好的洞察领悟源自细致 的观察和对自然的精细描绘。 而罗斯金一生所创 作的散文、 绘画和水彩画中也始终秉承着这一信 念。 他的许多精致缜密的绘画,像《鳶尾花》,是他 作于 1871 年的一件水彩画作品,这幅艺术作品不 仅以科学态度记录了自然形式, 同时也传达了一 种微妙, 表现了对被视为上帝之杰作的自然的崇 敬。 罗斯金兴趣广泛,除绘画和诗歌外,对地理学、 地质学、植物学和气象学也有着广泛的兴趣。 在他 所撰写的一系列涉及风景画的文章中, 流露出他 对这些学科的喜好。 譬如写生一棵树,他认为画家 必须理解一棵树的结构和生理, 才能准确地再现 这个事物。 他曾经专门写了一本带插图的指导手 册《绘画的要素》,以向外行阐释这个理论。 然而, 对科学的兴趣并不是要否认一种更感性甚至去更 加接近自然风景的神秘主义的方法。 提姆·巴林杰 认为, 罗斯金在接近自然方面的同时也是有神论 者,把自然看成是上帝看得见的作品。 他属于一个 前达尔文的时代, 那个时候似乎还可以把圣经里 的描述和科学的观察统一起来— ——“植物学”。 他 评论道,“当然是一门牧师的科学”。 他的作品始终 强调仔细观察, 这样做对获得宗教性和科学性的 理解至为关键。 他认为,“观察自然”,就是“追随上 帝 的 指 向 ”[1](P62)。
1.霍尔曼·亨特和米莱的风景画。 实际上,在遇 到罗斯金本人之前, 拉斐尔前派画家已然开始了 对自然主义绘画理念的实践。 霍尔曼·亨特最先读 到了《现代画家》的第一册,并充分吸收了批评家 的思想。 亨特后来回忆说:“在所有的读者中,只有 我最强烈地感受到这本书是特意为我写的。 读完 以后,书中的话余音绕耳,并随着我们越来越神圣 的体会获得了更深的价值和意义。 ”[1](P62)尽管《瓦伦 丁从普罗特斯手中营救西尔维娅》 不是一幅纯粹 的风景画,但 仍然可以看出 画家受自然主 义观念影响之 深。 画面中前 景的刻画极为 精到逼真,树 下零落的黄叶 和被一场打斗 损坏后的野生 菌类和草地都得到了极为真切和淋漓的表现。 在 作于 1852 年的《英 伦海岸》(图 2)中,亨特刻画 了 山丘上夕阳薄暮的情状,画面光色变幻丰富,准确 地再现了山坡上的投影, 光线照耀下羊毛的色彩 变化,甚至灿烂的阳光透过羊的耳朵,衬照出上面 细微的血管的情状,也没有逃脱画家敏锐的眼光。 亨特凭着超凡的胆识摒弃了所有的艺术传统,使 用现代所有能用的颜料把他从自然中看到的颜色 描绘出来。 他坚持不管产生什么整体效果,都要画 出孤立的树叶、蝴蝶和岩石的每一个细节,它们自 己所具有的颜色,结果 是颜色非常饱满,甚至 过于艳丽了。 亨特的另 一幅代表作品《世界之 光 》(如 图 3) 尽 管 被 看 作是宗教画,但其中环 境的刻画仍然可以有 力地证明作者观察自 然的深刻、细致和高超 的表现力。 其中对黎明 之光的表现最引人入胜, 时值黑夜和清晨的轮转 之际,飘逸在树影间的月亮行将落下,惨白的星光
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东南大学艺
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05
[中图分类号] J20-0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4- 4434(2011)12 - 0082 -07
拉斐尔前派(The Pre-Raphaelite)是 19 世 纪 中 叶英国的一个绘画流派,影响较大,但其在艺术史 上的地位却是褒贬不一。 19 世纪末的当代作家纷 纷将其看作是现代英国艺术史上为数不多的重要 艺术流派之一,其重要性在于,它是维多利亚时期 绘画艺术发展中的最重要的创作进展, 拉菲尔前 派成员的成功也成为英国艺术史上重要的社会文 化现象。
一、自然主义绘画艺术观念的理论来源
在拉斐尔前派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之中,其鲜 明的自然主义美学倾向,来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对自 然和社会的深刻影响,这也是促使其产生的思想文 化渊源所在。 时至 19 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已 走过了近百年历程。 此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开始 发生微妙而深远的变化。 若干年前一些敏锐的思 想家所恐惧和担忧的社会现象终于发生, 工业化 所带来的城市化和污染状况开始日趋加剧。 约翰· 罗斯金(John Ruskin)(图 1)在 临 死 前 写 的 “一 个 暴 风雨前乌云笼罩的 19 世纪”和带着忧郁的阴影的 “制造业浓雾”是对这个时代的既真实又象征的描 绘[1](P56)。 当许多在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中有影响的 人物仍然自豪地认为日益俱增的工业化和繁荣是
前派的年轻画家们。 在艺术风格的形式表现上,由于画家们同理论导师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所以,
他们的画作对自然主义这一主题表现的艺术风格的角度和形式也各不相同。
[关键词] 西方美术史;拉斐尔前派;艺术作品;风景画;自然主义;艺术风格;罗斯金
[作者简介] 楚小庆,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全国艺术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
极为关键的时期, 女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开始介 入对该流派的批评。 这些批评不但涉及拉斐尔前 派绘画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还从性别、阶级和帝国 等角度对其艺术意象进行了解读。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以结构主义、人类学、后 殖民主义、文学理论、精神分析等为代表的各种分 析和解读角度颠覆和重组了艺术史研究者的思维 世界,因而,对拉斐尔前派绘画作品的各种新的文 化解读应运而生。 其中,对拉斐尔前派绘画艺术风 格中的自然主义美学倾向的相关研究也是其中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浏览了拉斐尔前派主要成 员的作品后,很显然地发现,对自然的审美关注和 艺术表现曾经是他们相当长的艺术创作时期中十 分重要的活动, 而且这一现象的缘起有着特殊的 思想背景和观念指导。 当然,拉斐尔前派绘画中的 自然主义美学趣味并不单单体现在风景画之中, 在一些肖像画和风俗画中也深深沉浸着这种趣
《现代画家》一书的出版对拉斐尔前派画家的 影响是颇为显著的。 罗斯金写作这本书的最初动 机是为了给画家特纳作辩护。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