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绘画艺术观念的理论来源
最新-透析乔托绘画艺术图式关联 精品

透析乔托绘画艺术图式关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1896-1980曾提出过著名的图式理论,他把图式作为人类认识事物的起点或基础,研究人的认知结构与图式演变的关系。
虽然皮亚杰的图式论与当代艺术评论中的绘画图式有着概念性的区别,但两者在反映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有着基本的共同点。
贡布里希,1909-2001在其《艺术与错觉》中对绘画中的图式现象有过深刻的分析一定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艺术,它不是立足于观看,而立足于知识,即一种以‘概念性图像’进行创作的艺术,这里的概念性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史上各种图式形象、图式文化间内在的发展演变关系,作为个体活动的艺术家所创造的多样绘画图式大抵是这种概念性图像史上的个性化显现。
而作为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绘画图式,一定会对人类艺术史上的概念性图像发展演变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意大利文艺复兴启蒙画家乔托·迪·邦多纳,1266一1337正是这样一名载人史册的伟大画家。
一、中世纪美学思想与乔托绘画图式中的精神结构众所周知,美学思想的演变不是凭空盲目生发的,后一种审美理想的产生往往先行孕育在前一种审美理想中,这已为美学历史发展的事实所证明,研究乔托作品中的图式精神当然离不开对中世纪美学思想的挖掘和揭示,而历时近千年的中世纪美学思想无论如何变化多端,却始终都没有离开圣三位一体的基督教美学思想影响,它是整个中世纪美学和谐主潮的浓缩形态。
把握了圣三位一体,也就把握了中世纪基督教精神的核心思想一美理想逐渐失去原有的辉煌,其美学思想的表现天一人的上帝化。
故此我们不难理解中世纪绘画对自地也逐渐走向一种质的临界饱和状态,正如德沃夏然精神的排斥,对人之自然属性的压抑,其图式表克,1841-1904对中世纪晚期哥特现亦严格遵循这一宗教审美规范。
艺术的评价中世纪晚期实在论与唯名论的哲学中世纪晚期,随着欧洲社会历史发生的深刻变争论是与同时代的自然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冲突相化、自然主义思想的活跃,占统治地位的上帝化审对应的。
《艺术概论笔记1:艺术创作论》

艺术创作论刘小土1.艺术创造活动/(过程)艺术创作活动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已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以生活中得来的素材为材料,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并能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技巧,把它物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形象,简言之,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过程,一般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三个重要阶段。
2.解衣般礴“解衣般礴”出自《庄子》的一段关于绘画活动的著名论述,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艺术家创作时的自由情态。
借此说明,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艺术创作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它是要求创作者纯化自己的思维,摒除杂念和功利心,以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一种创造劳动,“解衣般礴”论即强调艺术创作中主体精神的作用,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活动中无拘无束的抒发,这一理论对中国艺术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喻指人的自由获得在于主观精神和客观规律相一致。
艺术创作活动须长期摸索客观规律,使“技”游刃有余,达到自由境界,方能与“道”相通,而且,此外提及的“技”是含规律与含目的的,艺术家只有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和艰苦的艺术实践,才能达到出神入化、随心所欲如“庖丁解牛”一样的艺术境界,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一大贡献。
4意在笔先意在笔先是指艺术家在下笔前须先有充分的审美思维活动和立意,意在笔先又称“意在笔前”、“意存笔前”。
传言王维所作《画学秘诀》:“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清代画家方熏将“意”与风格相联系,认为“意”具有奇、高、深、远等特点,因此作品应具有相应的风格。
5“隐含的读者”“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的概念,“隐含的读者”不是真实的读者,而是对读者接受能力和视野的潜在考虑,它贯穿于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之中,支配和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伊瑟尔指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并不仅仅通过阅读表现出来,而是贯穿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文学是一种交流的过程,它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话的关系,因此,不论作者是否意识到,他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都会预先设计到“接受模式”,这就是“隐含的读者”。
西方文论名词解释

西方文论名词解释1.莱辛的诗画界限论莱辛认为,造形艺术和诗歌,它们有异中之同,即都要模仿自然;也有同中之异,主要表现在四方面:1.就存在形式说,诗是一种时间艺术,画是一种空间艺术,诗的表现范围要比画广,画适宜于表现美,诗就模仿的媒介说,诗用人为的符号,即时间中动作发则除了美其他丑、怪、悲、喜、滑稽等均能表现。
2.出的声音;画用自然的符号,即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和色彩。
3.就模仿的对象说,诗描绘时间中先后持续的事物即动作;画描绘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即物体。
4.就追求的效果说,诗求其真,再现人的动作的复杂冲突;画求其美,即姿态和表情上的静穆或静穆的伟大。
上述诗画各自的特殊规律是相互不能超越的,否则就会招致失败,但这些规律也不是绝对的。
2.三一律所谓“三一律”,指行动的单一性、时间的单一性和空间的单一性,它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中,是作家必须遵守的铁律,来自16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之手。
卡斯特尔维屈罗认为只有单一的空间与单一的时间和行动相适应,才能使观众信服。
三一律对此后的戏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3.鲍姆加登的“理性类比”概念“理性类比”是“美学之父” 鲍姆加登于1739年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他用“理肯定了感性的东西,其内容包括:感性洞察力,即洞察相同之点的能力;感性敏锐性,即洞察差别性类比”的能力;感性记忆;想像力;感性判断;对类似情况的观察;特殊感觉力。
“理性类比”反映了鲍姆加登把纯粹认识论的美学转到艺术和艺术理论的美学。
4.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
分别介绍情境、情节、情致。
5.尼采的日神、酒神论尼采认为悲剧是在日神和酒神这两种至深本质的二元冲突中产生的,日神和酒神是二元对立的两种冲动或精神。
日神代表着对生命个体的肯定,酒神代表着对生命本原的肯定;日神代表梦的形象世界,酒神代表醉的现实世界;体现日神精神的艺术是造型艺术和史诗,体现酒神精神的艺术是音乐和抒情诗。
论爱德华·马奈绘画艺术

论爱德华 ・ 马奈绘画艺术
张培 ( 河南省济 源职业技术 学院 4 45 ) 5 60
摘要 :爱德华. 马奈 是印 象主 义的先驱 ,他 用独特的绘 画语 言表 列 复杂 而相互 交错 的三 角形 结构 中 。 达 他 对 绘 画 艺术 的 理 解 ,创 作 出 了一 幅 幅 的 文 明 世 界 的 佳 作 ,供 后 人 画 中心 的几 个 受莱 蒙第 ( am n i R i od )模 仿 的右手 右 肘 围成一 个 黑洞 ,但 不像 莱蒙 第版 画 中的 人把 手架 在膝 盖 上 ,也 不按 自然 主义 的 近大 远 小原则 把前 臂 画得 很小 。相 反 ,马 奈画 了一个 平面 三角 形 ,与 画平 面正 好平 爱 德 华 ・ 奈 ( 8 2 l 8 年 ) 是 历 史 上 最 有 争 议 的 艺 行 。肘 部垂 下 ,与膝 重 叠 ,指 向一 个小 三角 形 的顶 ,那 正好 以维 马 13一 3 8 术 家 之 一 , 也 是 二 十 世 纪 最 伟 大 的 艺 术 家 之 一 。 他 出身 于 巴 克托 里娜 露 出来 的光 脚板 为 底 ,脚板 下 面又 与 费迪 南的 鞋相接 。 黎 一 个 家 境 富 裕 的 资产 者 家庭 , 曾 从 托 巴斯 ・ 蒂尔 ( h m s 这个 大三 角形 把所 有 四 个人 都框 在风 景之 内。 图上 方 中央 是 一只 库 T oa Cu u e o t r )学 画 ,那 是 l 世 纪下 半 叶法 国最有 影 响 的美 术教 师 之 色 彩 鲜艳 的 照觉 鸟 ,它倚 托在 不 同 空间平 面 上 的枝桠 之 间 ,这 就 9 重要 的 肖像 画家 、历 史 画家 。马 奈在 绘 画色彩 技 巧上 的独 具 是那大 三角 形 的顶 。 匠心 ,强 烈吸 引 了后来 成 为 印象派 的青 年 画家 , 马奈 的成 就主 要 相 互 交错 的关 系 由于 前景 上三 个 人如 带 子一 样 的构 图而更 突 体现在 人 物画 方面 ,他 第 一个 把 印象主 义 的光 和色 彩 带进 了人 物 出 了。维 克托 里娜 的右 臂 和 费迪 南 的左 臀 左肘 在 同一 平面 上 ;他 画, 开创 了印象 主 义 画风 ,因此 他 也 就被 看 作 是 印象 派 的导 师 和 的右脚 和 她 的左膝 、以及 他 的左膝 和 她 的右膝 都在 这 同一 平面 上 先驱。 紧 密 相 缠 。 由于这 样 相 缠 的肢 体 ( 造 型上 把 前景 人 群 固定 在 画 在 平 面 上) ,绘 画 的性 恋含 义 就表 现 出来 了 。马 奈把 这 种 含义 表 达 马 奈绘 画作 品的艺 术特 色 马 奈早 年 受 过 学 院派 的六 年 教 育, 又研 究 许 多历 代 大 师 的 得 很清 楚 ,他 把费 迪南 抬起 的右手 及左 手 、维 克托 里娜 露 出 的左 后 作 品, 的画既 有传 统绘 画 坚实 的造 型 , 他 又有 印象 主 义画 派 明亮 、 脚 板处 理 为 同一颜 色 、 同一纹 理 ,并把 费 迪南 抬起 的手 画 在 中心 鲜 艳 、充 满光 感 的 色彩 , 以说 他 是一 个 承上 启 下 的重 要 画家 。 位 置上 ,那 是 一个解 剖 学三 角 形 的顶 。有 人指 出 ,费迪 南 的右食 可 他 的作 品尤其 是 肖像 画很 自然 地反 映 出了人物 的性格和 心理 。 指伸 出,犹 如 为照 觉鸟 提供 栖 身 的竿 ,这在 传 统上 是男 女 乱交 的 马奈 是 l世 纪 印象 主 义 的奠基 人 之一 ,但 是他 从 未参 加过 印 象征 。因此 , 图画 中有 形 的中心 及 思想 的 中心 是用 这解 答 中心 的 9 象 派的展 览 ,实 际上 他 并非真 正 的 印象主 义 画家 。虽 然他 从 未真 象征 性表 达结 合在解 剖 学 的构 造 中的 。 正参 加 印象派 的展 览 ,但 他深 具革 新精 神 的 艺术创 作态 度 ,却 深 马奈 抱怨 时人 看 不 出这 幅画 的要 旨。他 们看 不见 马奈 艺术 的 深 影响 了莫 奈 、 赛 尚 、凡 ・ 等 新兴 画 家 ,进 而将 绘 画 带 入现 代 丰腴 成 熟和 风格 的 开拓创 新 ,而 只 见其 粗糙 卑俗 、 幼稚 未成 。马 高 主义 的道 路上 。受 到 日本 浮世 绘及 西班 牙 画风 的影 响 ,马 奈大 胆 奈 用 造型 技 巧拔 高 了欲火 横流 的人物 形象 ,使 其激 发 并愉 悦人 的 采 用鲜 明色彩 ,舍 弃传 统 绘画 的 中间色 调 ,将 绘 画从追 求 三元 次 整 个 心身 。但他 所传 递 的信息 要很 长 时间才 为人所 理解 。 立 体 空 间的传 统束 缚 中解 放 出来 ,朝二 元 次 的平面 创作 迈 出革 命 三.马 奈特 有 的色块 性 的一大 步。此外 ,马奈亦 以 自然主 义式的想 像来处 理创作 的题 材 马奈 用大 块扁 平 的色 彩否 定 了学 院派 精心 修饰 着 色表 面 以达 与想 象力 ,并 未刻意美 化 ,取而 代之 的是清晰 、冷 静 、光 线均匀颁 到 完 善的 技巧 ,也 否 定 了塑造 立体 形 象 的技巧 。虽 然 他 曾在 《 西 布 的景 致 ,表现 出和谐 、清 楚而 简 约 的风格 。马奈 在绘 画 生涯 的 班 牙 歌手 》 中运用 过传 统 的 明暗对 比, 《 午餐 》里 的形象 就简 单 大 胆创新 ,影 响深远 ,在 美术 史上 可谓 占有 举足 轻重 的地位 。 得 多 ,线条 少 得多 ,色 彩 也很 薄 。这 些特 点是 大 多数 学院 派人 士 纵 观马 奈 的绘 画作 品 ,他 的艺术 生 涯 由两种 相 互冲 突 的倾 向 所 不 肯接 受 的。 比如说 ,远 景 上 的风 景 ,叶丛 和水 中倒影 ,只 用 组 成 ,一方 面他 忠 实于 学 院派传 统 ,另 一方 面他 又忠 实 于他 自己 稀疏 的笔法 点 到即 止 ,其他 一 些形 体 ,如 画面 中央 的溪 岸和 树干 形 式 的新现 实主 义 ,他想 取 得 同行 的认 可和 金钱 的成 功 ,这 些只 ( 别 是 图左边 那几 株) 是用 色彩 对 比加 以表 面 ,使 作的 是不 作 特 只 有在 美术 展 览对他 加 以接 纳后 才 能够 做到 ,而 要 使美 展评 委会 接 草描 的方 法 马奈 的扁平 画 法竟 使 库尔 贝择 把其 画 中人 物与 扑克 。 纳他 ,就 只有 与 “ 方 ”风格 相 一致 。 马奈试 图在新 旧两 者之 间 牌上 的人 物 相提 并论 。马奈 在 16 年创 作 的 《 官 86 吹横 笛者 》是 一个 保 持平衡 ,既能 使美展加 以采纳 ,同时又可 以给他一 个机会 ,让他 很好 的例 子 。 发表 自己的意见 。但 在其艺 术生涯之 初 ,想 尝试并发 表 自己见解 的 《 横笛 者 》 的浅平 人像 ,是靠 把 制服 和 肉体 的大片 色块 排 吹 愿 望太 强烈 了 ,所 以就 阻碍 了别 人对他 的承 认和 他 自己的成功 。 列在 一起 而嵌 入 画 中的 。 曲折 的外形 轮廓 画得 很 精 巧 ,它 把人 物 二 .马 奈的 代表 作 《 地上 的 午餐》 草 形 象 包容 在 内 ;画 中用丰 满 的边 线勾 画轮 廓 ,刻 画在 一个 与 画平 《 草地 上 的午餐 》是 马奈最 受 非议 的作 品之 一 , 16 年 ,他 面 平 行 的冷色 底面 上 。孩 子左 脚 的投 影只 表示 位 置与 距离 ,除 此 83 把 这 幅作 品提 交给 美展 评委 会 ,评委 们 拒绝 接 受它 。但 由于那 一 之 外 ,就 不知 道这 孩 子是 站在 哪里 ,站在 什么 上 了 。这些 因素 加 个 评委 会特 别严 格 ,拒 绝 了许 多通 常 总是参 展 的画 家 的画 ,拿破 在 一起 ,就创 造 了一个 漂 浮 的形象 ,似 乎 是游 移 于画 平面 与地 面 仑 三 世皇 帝于 进 行干 涉 , 把被 拒绝 的作 品放 在 工业 大 厦 的另 一 之 间 ,它实 际上 在创造 自己的 空间 。 端 单独 展览 ,这 部分 展 览就 叫 “ 拒绝 美 展 ”, 即被拒 绝 的作 品 的 所 以说 , 马 奈 既 从 过 去 ,也 从现 在 ,凭 藉 着 许 多 来 源 , 发 展览 。马 奈的 画列在 “ 浴 ”类 中。 沐 展 出独特 的风格 ,这 种 风格 对 同 时代 的先 锋派 画家 , 也对 以后 的 皇 帝和 评 论 家 都 不 喜 欢 这 幅 画 , 既 不 喜欢 它 的 内容 ,也 不 几代 画 家 ,都产 生过 巨大影 响 。他 的技 巧取 自于学 院派 传统 ,其 喜欢 它 的风格 。虽然 评论 家们 看 出它 在构 图方 面 与卢 浮 宫 中收 藏 原则 可追 溯 到文 艺 复兴 ;他 对构 图的看法 、关 于造 型与 色彩 的观 的威 尼斯 文艺 复 兴时 期 的画家 乔 尔乔 内的 《 日野餐 》有 相似 之 念 、他表 达 空 间的方 式及 处理 画面 的做 法则 来 自于 前辈 大师 的教 节 处 ,但 他 们 认 为 , 和那 文 艺复 兴 的前 辈 相 比, 马奈 的画 黯 然 失 诲 ,及 当代 画家 的影 响 。总 而 言之 ,马奈 独 特 的艺术 作 品 ,在现 色 。作 品把裸 体 女人 放在 穿衣 服 的男 人们 身边 ,因此 被看 作很 不 代具 有重要 的意义 ,对 后世和 将来 影 响深远 。 得 体 ,严 重地 冲击 着 时人 的感情 。同样 使 人吃 惊 的是 马奈 作这 幅 画的方 法 ,因为观 众在 构 图中看 不到 早期 大师们 的精细手 法 。 参考 文献 1 外 1 版社 2 0 . 04 6 马 奈 在 《午 餐 》 里 画 了 四 个 人 : 维 克 托 里 娜 ・ 兰 f 《 国美术史 》刘伟 东辽 宁美术 出 默
论真实性追求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与古典主义中的不同表现

论真实性追求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与古典主义中的不同表现——文学0807班201011120727王玥琅摘要:在艺术作品中真实地再现生活一直是许多艺术家追求的目标。
在历史到现在的文学思潮中, 真实性的概念有了新的意义。
本文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四个方面追溯了艺术真实性的不同追求表现。
关键词:真实性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古典主义一、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与古典主义的释义真实大致可分为三类: 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和政治真实。
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 政治真实一般高于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须以生活真实为根据、为源泉,是对生活本质、规律的深刻揭示;艺术真实应当高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包含着作家主观的思想倾向,艺术理想与审美评价,是客观真实与主观倾向的统一。
对于艺术真实,艺术家创造的产物,是一种主观认定的、虚构的真实。
艺术真实性的追求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与古典主义中的具有的不同表现。
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后欧洲文艺中占主导地位的艺思潮和流派;也指文艺创作的一种原则和方法。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原则,在20世纪仍在发展。
它不仅继承了19世纪的传统,也吸收和创造了许多新的形式和手法,从而艺术地揭示了20世纪的新过程和新特征,并且出现了像R.罗兰和法朗士、海明威和德莱塞等一批优秀现实主义作家。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浪漫主义是一种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创作方法。
自由是浪漫主义者追求的目标。
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反应。
自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和进化论。
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下,自然主义文学思潮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主张“客观”、“冷漠”的福楼拜的创作可谓自然主义的先声。
古典主义是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流行于欧洲君主专制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或文艺流派。
美术艺术史与风格

美术艺术史与风格美术艺术史是对人类艺术创作的历史发展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学科。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了解艺术在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表现手法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对美术艺术史与风格的探讨。
一、古代艺术风格古代艺术风格一般分为古埃及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和古中国艺术等。
古埃及艺术追求永恒和超凡的目标,以维持死者灵魂并对抗时光的侵蚀为主题,鲜明的符号语言和规范的绘画风格是其特点。
古希腊罗马艺术注重人体的表现和自然观察,追求对称比例和优雅动态的展现,以神话和历史题材为主要题材。
古中国艺术注重对自然和人生的情感表达,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代表,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追求意境和内在的表达。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艺术史上的重要时期,艺术家们对古希腊罗马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借鉴,并推崇人类的理性和美学的完美。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注重透视和光影的表现,追求真实感和自然主义的艺术风格。
著名的文艺复兴艺术家达·芬奇以及拉斐尔等人代表了这一时期艺术的高峰。
三、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绘画流派,艺术家们试图通过对光线、色彩和观察的独特诠释来展现自己的视觉印象。
印象派作品以快速、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变化为特点。
同时,后印象派则是对印象派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展,艺术家们将焦点放在个人表达和情感内涵上。
著名的印象派艺术家包括莫奈、马奈等人,后印象派中的梵高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四、现代艺术的多样性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多样化,艺术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
现代艺术不再仅限于对视觉形象的呈现,更注重对思想、观念和社会问题的表达。
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不同的艺术流派相继出现,艺术家们在形式和创新上都展现出了极大的个人风格。
总结起来,美术艺术史与风格的研究是对艺术发展和变革的梳理和总结,通过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艺术作品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到艺术与文化、历史和思想的相互关联,同时也能够观察到艺术家们在不同时期对美的追求和表现手法的变化。
2022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22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册答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单元作业辅导1第一章绪论1.美术的定义及特点是什么?美术教育的含义可以通过美术和教育两方面体现出来。
根据对两者的倚重不同,我们可以相应地将美术教育分成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
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着眼点是美术本身,即由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也就是借助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横向和纵向传播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着眼点在教育,即从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追求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也就是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趣味、意志、智力和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进行心理疏导和艺术治疗等。
这一观点为不同层面的美术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较明晰的导向。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包括学前美术教师、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及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使用。
4.学前儿童绘画教学的内容有哪些?学前儿童绘画教学领域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各种笔、纸、颜料等绘画工具和材料,用线条、色块、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
学前儿童绘画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与使用学前儿童在绘画活动中要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了解其性质活地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
并能灵活的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学前儿童经常使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有可直接握在手中、运用简便的铅笔、水彩笔、蜡笔、油画棒等,还有需要和水粉笔、毛笔、排笔、铅画纸、宣纸、卡纸等多种材料一起使用的较复杂的水粉颜料等。
这些工具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如油画棒的油性和固体性、水粉颜料的水性和宣纸的渗透性等。
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多种多样,其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学前儿童学习绘画的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也有不同,如线描——笔和纸发生摩擦产生的线状痕迹,由此派生出各种各样形状的外轮廓、结构和肌理、疏密等。
西方现当代艺术的主要美术思潮、美术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西方现当代艺术概述

西方现当代艺术的主要美术思潮、美术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西方现当代艺术概述2007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汉文综合版)Ju1.2007第27卷第五期总第49期西方现当代艺术的主要美术思潮,美术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西方现当代艺术概述王诗彦(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0)L捅璺J2o世纪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野兽派等:二,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达达主义等;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抽象表现主义等.通过展示每个流派的思潮,特征,等,梳理了这段时期的各种艺术现象.L天{莲词J特征:思潮:流派西方现当代艺术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现代主义时期,它主要是指自1870年以后的后印象主义开始——抽象表现主义,前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二是当代艺术时期,是指1960年代开始——目前,又称为后现代主义时期.就现代艺术的发端来看,是在1900年代,由寨尚,凡高,高更等为主的后印象主义充当了现代艺术的真正导火索,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使得现代艺术形成了与以往三千年完全不同的艺术观念,思维和形式,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的写实性,唯美性,叙述性和传统的美学观念被推翻,而其非写实性,反唯美性,非叙述性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当前艺术的主流内容.塞尚沉迷于色彩跟造型的关系,研究在相互关联的情况下各物体的形状,导致了起源于法国的立体主义,被称为二十世纪立体主义和抽象绘画之父:凡高用色彩和形状表达自己对所画东西的感觉和希望别人产生的感觉,他的办法导向主要在德国引起反响的表现主义:高更向往获得一种抛弃西方传统的习惯势力,回到史前人类和野人的真理中去的一种表达方式,他的办法导向各种形式的原始主义.总之,他们都有意识地抛弃"模仿自然"的绘画目标.今天,我们所称的现代艺术就萌芽于这各种各样的向往和他们的不满足之中.我们将20世纪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发展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一战前,主要经历了野兽派,表现主义等的发展:第二阶段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问,它经历了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的发展;第三阶段是二战以后,经历了抽象表现主义,极少主义等的发展.一,第一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艺术史发展1.野兽派.野兽派是20世纪初期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绘画流派,它的历史很短,1905年产生,1907年已达到顶点,1908年他们就不曾一起办展览了.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展览会上,展LiJ了马蒂斯,弗拉芒克,德兰等人的作品,同时还展出了雕刻家马尔克的一件多纳太罗式的雕塑.评论家沃塞尔叫道:"多纳太罗被野兽包围了."由此,便落下了"野兽派的名字".马带斯是其领袖,主要代表人物是马蒂斯,德兰,弗拉芒克等,其代表作如马蒂斯的《戴帽的夫人》,《绿色的条纹》,德兰的《伦敦桥》等等.野兽派对色彩的运用,既有表现,又有结构,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凡高,塞尚,高更的导火索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野兽主义求古人.那些以前为了本民族正当利益而奋斗而献身的各民族自己的英雄,现在也成了整个中华大家族的英雄.与这个比喻相对应,有趣的是在古代历史上,象"昭君出塞"一样,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问,常常也正是通过联姻来沟通民族感情和发展民族友好关系的,首先各民族个人问组成家庭,进而各民族组合成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也是符合事物从部分到整体演变的规律的.相对而言,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也只是民族关系的一个小的方面,另一方面,历史上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即使在分裂时期,各族人民仍保持着政治上的友好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在少数民族多次进入中原的同时,中原汉族亦逐渐移民边疆.在民族政权对峙的过程中, 各民族不断混杂,渗透,逐渐融为一体,从而使每次新的统一疆域便可以叫做表现主义的一种形式了,它对现代艺术的表现主义一派, 起了最迅速,最持久的影响,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头几年问,表现主义在德国成熟的时候.2.立体主义的美术.立体主义美术又称为"立方主义"或"立体派".1907年一l9l4年出现于法国画坛的现代美术流派.如果说野兽派是一场"色彩革命"的话,那么立体主义可看成一场"形式的革命",它一反过去传统的透视法,明暗对比以及立体描绘法,以多视点,多角度,带领西方艺术跨过一个最难跨过的门槛一一模仿现实,把艺术领进一个自由创作的天地,表现一个崭新的现实境界.立体主义通常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12年前被称为"分析立体主义阶段":二是1912年后称为综合立体主义阶段.立体主义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毕加索,勃拉克等,其中毕加索的活动是二十世纪艺术中最重要的,其立体主义开山之作是《亚威农的少女》,勃拉克《艾斯塔克的房子》也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3.表现主义.表现主义广义是包括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等.狭义仅指20世纪初以德国的"桥社","青骑士"为代表的美术团体,"桥社"1905年成立于德累斯顿,是由凯尔希纳,海格尔,施米特?罗特鲁尔,布莱尔发起组织,其中主将是凯尔希纳.在艺术上他们受到凡高,蒙克画风的影响.线条和色彩租犷且富于表现力.他们反对摹仿自然,强调绘画必须表现个人的理想和趣味及艺术自身的价值.1913年,因内部意见分歧,"桥社"解体.当"桥社"在德累斯顿,柏林活动的时候,1911年,"青骑士社"在慕尼黑围绕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康定斯基开始了.青骑士取自康定斯基的一幅画的标题,并注重以形式问题的探索.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有凯尔希纳的《街道》,蒙克的《呐喊》,康定斯基《蓝兰?84号》,克里姆特的《生命与死亡》等等.4.未来主义.20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艺术思潮和运动.他们否定一切文化遗产,赞颂革命,战争,现代技术的美,未来主义力求表现在特定环境中同时出现的事,直接激发情绪,热心于无拘无束的表现个人的理想和一种狂欢式的繁杂场面,来表现神秘的启示.代表人物之一是巴拉,其代表作《路灯一光的研究》,代表人物之二是波丘尼,代表作《美术馆里的骚动》,把乌合之众的骚动成角度地和直线结合为一体,创造了一种乱哄哄的刺激.二,第二阶段:两次世界大战问的艺术发展史1.达达主义.它是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大城市兴起的绘画,雕刻和文学上的一种虚无主义的文艺思潮.首先产生于瑞士苏黎世, 后风靡欧美.达达主义主要是一种玩世不恭的攻击象征,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具有2O世纪初艺术性特征的试验性运动,只要是已建立的运动,均在他们的扫荡之列.他们的作品带有幻想性,象征性,更加扩大,大一统,大融合的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在古代史教学中只有带着正确的民族情感才能更深入的理解爱国主义.参考文献:[I]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理论集[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顾杰善.关于我国古代爱国主义的几个问题[J].理论探讨.2003((j).[3]汪建华.彭平一.中国传统爱国主义的文化土壤[1].南通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4]王虹.正确对待古代爱国主义思想三论[朋.辽宁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作者简介:鲍坚勇(1977一),男.浙江武义人.历史教研组长.获历史教育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论.作者简介:2007一卜14l952007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汉文综合版)Ju1.2007第27卷第五期总第49期嘲讽性,也是无定形的构成.材料使用上广泛使用拼贴和现成物.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废品艺术,波普艺术等所代表的"新达达"取代.其先驱和领导人是法国画家杜尚,其代表作《泉》.2.超现实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法国兴起的文艺思潮和运动.1925年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第一组展览在皮埃美术馆举行.超现实主义画派受到弗洛伊德潜意识和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认为下意识的领域,如梦境,幻觉,本能是创作的源泉,画中充满了荒诞.超现实主义主要有两支:一支是由米罗,马宋以及后来的马塔为代表的,称为有机超现实主义或绝对超现实主义:另一支是涉及到达利,马格里特,德尔沃等人,主要表现精致描绘的绌部和可以认识的场面及物体,又称超级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当然在这两个分支中也没有不可逾越的东西.超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达利的《记忆的永恒》,软塌塌的表实际上己变成大众心目中超现实主义梦幻想的一种可见形象的同义语.另外有魔幻的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平行发展,它来自于契里柯,通过分散形象的并置,造成神秘感和似乎不可能的情景,感兴趣于把日常生活的体验转变奇异的东西.罗依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之父.代表作有《日光储存》,《公制》等.3.抽象主义.抽象主义绘画始于1910年,盛行于4O一5O年代,影响至今,是20世纪初的美术思潮和流派.抽象主义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康定斯基为代表人物的热抽象,又称为抒情抽象,从自然物象出发,对具体物象加以简化,运用与音乐相似的性质认为艺术必须关心精神方面的问题.二是以蒙德里安为开创者的冷抽象,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而且通过独特的形式因素一色彩,线,块面,形体和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除了以上两位外,亨利?摩尔也是抽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抽象主义的代表作有康定斯基的《光之间?559号》,蒙德里安的《红, 蓝,黄构图》,亨利?摩尔的雕塑《内部和外部斜人物》等.4.巴黎画派.巴黎画派是国际性的,不单指法国,这是因为2O世纪的巴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主要反映1930年代的抽象风格,世纪中叶的抽象绘画,具体艺术,抽象雕塑和构成而言.其代表人物有莫迪里阿尼,夏加尔,鲁奥等.代表作有夏加尔的《向阿波利奈尔致敬》,莫迪利阿尼的《新郎和新娘》等等.5.包豪斯.192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是国立包豪斯学院的成立,第一院校长是格罗皮斯,成员有,康定斯基,克利,蒙克等.在发展过程中,它更多强调工业设计训练,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技术训练的结合.1932年德国的纳粹主义政压制新兴艺术封闭了包豪斯,1937年美国芝加哥创立新包豪斯,后改名为"芝加哥设计学院".三,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艺术史发展1.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是50年代第一个出于美国的重要现代主义绘画流派和艺术思潮,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与其说抽象表现主义是一种风格,不如说是一种思想,因为抽象表现主义者们除了反映的目标一致外,其余的很少有共同点.使用巨大的画布,画面的任何部分都被认为同等重要,满篇幅无中心的构图,以线条,痕迹为符号表现作者的主观意识,展示出强烈的笔触效果和动作效果.它促使美国现绘画第一次获得领导权.代表人波洛克,戈尔基,孔宁等,代表作有戈尔基的《肝就是公鸡的冠子》等等.2.极少主义.又称为减少主义艺术,19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主张以极少的形式为主题,强调艺术必须精心制作和设计,它反对波普艺术混淆雅俗,反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偶发性等思想.虽然极少主义的内容少之又少,制作精心,但与传统绘画,雕塑艺术家讲究个人的笔触特征相反,他们尽量不留下艺术家个人的制作痕迹,在具体方法上并不完全循规蹈矩地走传统的审美的道路.代表人物和作品有:纽曼的《温漫一号》等等.3.波普艺术.2O世纪5O—6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流行的美术思潮和流派,1963年达到顶峰.其创作理论是在艺术领域中发展达达派杜尚的"即成物"的概念,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从1950--1970年,它分为两支:一支是把工业产品用在艺术创作中的集锦波普艺术,另一支是以广告,电影,电视已有的形象创作的影像波普艺术.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如美国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劳申柏的《床》等.4,照相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流派,发源于美国,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一些画家,雕塑家追随各种写实的具象形式,走向了照相写实主义的顶峰,主张艺术的要素是逼真的酷似,绘画多以比原头部大10倍的巨大画面呈现,纤毫毕现.雕塑和真人大小以极度逼真之感觉示人.题材都以城市街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为主.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雕塑家安德利亚《座凳子的女人》,克洛斯《自画像》等等.5.光效绘画(op艺术).西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美术思潮,是用几何形象制造出各种光色效果引起运动幻觉的一种抽象派艺术.是光效绘画产生的标志是65年在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眼睛的反应画展,其实,它几乎同时兴起于欧美各国.开创者为法国画家瓦萨莱利,其作品有《索拉塔—T》,《沃诺尔一克茨》等.6.概念艺术.概念艺术取自极少艺术家索尔?勒维特于1967年夏天在《艺术论坛》上发表的《概念艺术短评》.概念艺术认为语言和概念是艺术真正的精髓所在.对几乎所有概念艺术家而言语言或多或少起到工具的作用,因此观众在画廊所看到的概念艺术往往只是艺术家思想的记录,尤其是在语言性的作品中只有文字的痕迹.20世纪60年代,发端于美国,中期以后流行于欧美及世界各国,1969-1972年问最为盛行,代表人物金霍尔茨《缩影式战争纪念》, 阿孔奇《苗床》等.7.大地艺术.大地艺术是把极限艺术的一系列方法和构思在大自然中利用大规模的木工程,在大地表面进行创作.他们直接接触自然界的物体,或在沙漠上挖坑造型,或移山填海,垒泼颜料,染遍荒山等.它兴起的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主要在北欧和美国.罗伯特?史密森是最早出现的大地艺术家,代表作品有《漩涡》等.四,关于后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丹尼尔?贝尔的着作《社会学的终结》(1960),十年后查尔斯?詹克斯开始将它引用到建筑上.通常认为1977年查尔斯?詹克斯的着作《后现代建筑语言》的发表标志着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开始.它植根并涵盖了自波普艺术,概念艺术,女性主义艺术以来的许多流派,这些流派的共性在于反对形式主义的审美观,反对现代主义向纯粹抽象艺术的演变,因此后现代主义最广泛的定义就是2O世纪6O年代,7O年代,8O年代这3O年间的非抽象艺术的总称.基本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了,因此,没有一个中心,是一个国际化的艺术运动.五,并非结尾就如观看目不暇接的电影镜头一样: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先驱们为我们打开了现当代艺术史的大门,从而为艺术不断地翻新,造就了几乎全部的词汇;二十世纪后期,艺术家们也以同样的方式,在抽象,立体,达达,超现实及其支流的传统之内工作,他们大大扩展了这些传统的可触性;今天,仍有无数个艺术家在谱写着明天的艺术史,只要给艺术家一个在规模上史无前例的实践的自由天地,未来的历史将更加丰富,因此,艺术史永远没有结尾.参考文献:[1]图说西方当代艺术(特刊)[M].现代艺术杂志社出版.[2]影响世界画坛的十五个流派(特刊)[M].现代艺术杂志社出版,2002.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modernandcontemporaryartin2O centurycanbedividedintothreephases:1.thefauvismbeforeWorldWarI:2.theDadaismbetweenthetwo,orld,ars:3.theabstractexpr~ssionismafterWorldWarII._rhispaper.throughexhibitingthetrendsofthought andcharacteristicsofeachgenre,sortsoutvariousartmovementsinthis period.Keywords:Characteristic:trendofthought:genre作者简介:王诗彦(1978一),女.长江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武汉大学城建学院数码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收稿日期:2007-3-1819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主义绘画艺术观念的理论来源
才子城相关毕业论文这样描述: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后殖民主义、
文学理论、结构主义、人类学、精神分析等为代表的各种分析和解读角度颠覆和
重组了艺术史研究者的思维世界,因而,对拉斐尔前派绘画作品的各种新的文化
解读应运而生。其中,对拉斐尔前派绘画艺术风格中的自然主义美学倾向的相关
研究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浏览了拉斐尔前派主要成员的作品后,很
显然地发现,对自然的审美关注和艺术表现曾经是他们相当长的艺术创作时期中
十分重要的活动。而且这一现象的缘起有着特殊的思想背景和观念指导。当然,
拉斐尔前派绘画中的自然主义美学趣味并不单单体现在风景画之中。在一些肖像
画和风俗画中也深深沉浸着这种趣味。限于篇幅,本文仅对拉斐尔前派风景绘画
艺术风格中自然主义美学向度展开探讨。
在拉斐尔前派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之中,其鲜明的自然主义美学倾向,来源
于英国工业革命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影响,这也是促使其产生的思想文化渊源所
在。时至19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已走过了近百年历程。此时,人类与自
然的关系开始发生微妙而深远的变化。若干年前一些敏锐的思想家所恐惧和担忧
的社会现象终于发生,工业化所带来的城市化和污染状况开始日趋加剧。约
翰·罗斯金(JohnRuskin)在临死前写的“一个暴风雨前乌云笼罩的19世纪”和
带着忧郁的阴影的“制造业浓雾”是对这个时代的既真实又象征的描绘。当许多
在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中有影响的人物仍然自豪地认为日益俱增的工业化和繁
荣是一种自然的进步时。罗斯金对此深表怀疑,相反地,他觉得对自然环境的大
肆破坏和现代城市发展中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是人类为社会经济发展
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实际上。拉斐尔前派成员绘画创作的风格观念正是深深地受
到了罗斯金思想的影响。要了解拉斐尔前派风景画创作中自然主义美学趣味。就
必须首先理清这一流派同罗斯金的关系。
拉斐尔前派全称拉斐尔前派兄弟会(The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于
1848年9月在伦敦形成。由7个年轻人组成,这是一个松散的艺术团体。成员
分别是:画家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威廉·霍尔
曼·亨特、约翰·艾弗雷特·米莱(JohnEverett Millais)、詹姆士·柯林森
(James Collinson),雕塑家托马斯·伍尔纳(ThomasWoolner),还有艺术批评家
弗雷德里克·乔治·史蒂芬(FredericGeorge Stephens),以及批评家威廉·迈
克尔·罗塞蒂(WilliamMichaelRossetti)。后来一些人物也被艺术史家归入到拉
斐尔前派之中,例如画家福特-马多克斯·布朗(FordMadoxBrown)虽然从未加入
拉斐尔前派.但他同拉斐尔前派关系紧密。画风接近,作品一般也被看作是这一
流派的组成部分。此外还有几位女艺术家,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FordMadoxBrown),但丁和威廉的妹妹伊丽莎自·西德尔(ElizabethSiddal),
但丁·罗塞蒂的模特,以及威廉·莫里斯的妻子简·莫里斯(JaneMor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