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

合集下载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

卢梭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充分得到发展的“自然人”,这种人实际上就是自食其力的小资产阶级上层人物。

这种思想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

卢梭对此进行了论证,他将教育理解为“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后二者在遵循前者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协调一致。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存在着天性至上,把教育视为自然生长等偏激的观点,但在当时这种思想有着巨大的反封建教育的进步意义,这种强调儿童是教育主体的思想,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他的论证初步触及遗传、环境、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问题。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外国教育史论文(单周)东北师范大学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影响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生姓名:刘伟学号:2011013202指导教师:李娟完成时间:2013年9月23日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影响一、卢梭简介: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二、人生经历决定思想认识:卢梭的早年十分悲惨,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

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世。

卢梭10岁时,父亲被逐放,离开日内瓦,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儿子。

1728年卢梭16岁时,只身离开日内瓦。

卢梭长年做临时工,他默默无闻,到处谋生,漂泊四方。

曾走遍全瑞士,到过法国许多地方,从事过各种职业,如仆役、私人秘书、家庭教师和乐谱抄写员等。

在流浪生活中,他阅读了洛克、莱布尼茨、笛卡儿等著名哲学家的著作,自学了数学、史地、天文、生理、解剖等科学知识,还掌握了拉丁语。

1742年在巴黎结识了许多著名的启蒙学者,如狄德罗、伏尔泰、霍尔巴赫、达郎贝等人,并参加了为《百科全书》撰稿的工作,成为“百科全书派”的重要成员。

后因在政治、哲学和文化观点上的分歧,终于和百科全书派决裂了。

1749年法国狄戍学院发起有奖征文活动,题为《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于道德的影响》。

卢梭应征撰文,获得奖金,荣登榜首,论文题为《论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化风俗》。

他对所提出的问题持否定主张,认为科学、文学和艺术是道德的最恶的敌人。

1755年又响应狄戍学院第二次征文,撰写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但没有获得奖金。

文中进一步阐述了第一篇论文的观点。

试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试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试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作者:钦爽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年第09期摘要:自然主义思想作为卢梭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震撼了当时的整个欧洲。

时至今日,依然对世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该文在阐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我国教育的实际问题,揭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启示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

当时的法国正值封建制度日趋腐朽,资产阶级及广大劳动阶层同封建统治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时期,天主教会与统治者相互勾结,用宗教蒙蔽人们的理性。

为了唤醒人民、拯救国家,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率先在思想领域展开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

就教育领域而言,卢梭针对传统古典教育的弊端,提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详细阐述了培养社会“自然人”的教育理想。

1.自然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A.自然主义哲学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是以其自然主义哲学为依据而提出的。

与原罪说所宣扬的人生来带有罪恶不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具有善良的情感,这种善良的情感是与生俱来并且内在于天性之中的。

自由、理性和良心构成了善良的天性。

这种善良的天性不会因为贫贱而变化,人之所以变得罪恶是由于后天的残害所致,诸如错误的教育、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宗教、社会偏见等因素。

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因此,为了改造人的本性,使人重新成为自由人,卢梭提出了教育归于自然,通过自然主义教育来实现培养社会新人的教育理想。

B.天赋人权说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建立在其道德理想国的政治理论基础之上。

按卢梭本人所述,他的政论性著作《社会契约论》与《爱弥儿》在思想上是相同的,不了解其政治学说就无法理解其教育理论。

卢梭的政治理论认为人生来就自由、平等且具有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

后来,由于私有制的出现社会产生了不平等现象。

人们为了获得平等与自由的权利,势必会推翻封建腐朽的专制统治,建立起符合人性自然发展的理想国家,而这种理想国家的建立有赖于具有善良本性的公民。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毕建平①(衡水师范专科学校分校教务处,河北衡水053000)摘要:卢梭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自然教育理论的代表,他的关于自然、自然人及自然教育的论述,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和尊重这些规律而不能与其对抗。

他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对于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900(2002)02-0064-03卢梭[1](Rousseau1712~1778),18 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资产阶级教育家。

他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

他的自然教育论及其思想完成了教育中儿童观的革命,使教育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以杜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现代教育派把他奉为自己的祖师爷[2]。

在此重提卢梭的教育思想,是因为其中涉及到的一些观点、主张对我们当今教育理论和倡导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改革实践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自然人”———“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自然人”“自然”一词,在卢梭看来,主要是指事物的本来面貌、原始倾向,外界不强加干预、没有人为的约束、塑造。

涉及到教育,“自然”即是儿童的天性。

那么教育为什么要适应自然呢?依照卢梭的说法“凡是出自造物主手里的东西都是好的,一转移到人的手里就都变坏了[3](p5)。

”“不了解自己的天性而任意蛮干的天使,比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平安详地生活的快乐的凡人还弱”[3](P76)。

“不按成规来管教你的学生,要放任无为才能一切有为”[3](P140)。

他认为人的堕落是腐败社会造成的,人是自然的学徒,自然的学徒是不需要老师的,平庸的老师只能限制他们的智力,把他们束缚在教师自己的狭隘能力的范围之内。

卢梭在自己所著的《爱弥儿》中提到:当爱弥儿(卢梭假设的一个教育对象)能识字读书时, 让他看的第一本书应是《鲁滨逊飘流记》,卢梭认为鲁滨逊就是“自然人”的典型,他说:“鲁滨逊在荒岛上,失去了伙伴的帮助,没有技术工具,仍能找到食物,保全生命,而且过得相当舒适”, “我使爱弥儿一心向往着鲁滨逊在荒岛的生活……让他想着自己就是鲁滨逊”[3](P245),“我想要培养的自然人,并非使他成为一个野蛮人,把他赶到森林中去,而是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的权威所控制就行了”[3](P360)。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一、体育要摆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位置18世纪初,法国掀起了一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启蒙运动。

卢梭是这场启蒙运动的启蒙思想家之一。

作为一名激进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十分重视教育,他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

自然教育理论是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理论基石。

要准确地把握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必须先了解自然教育理论。

卢梭自然教育论的核心是强调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学生的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学生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学生自由发展。

卢梭的自然教育有三个来源,即自然、周围的人们及外界的事物。

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教育只是在非自然方面才能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加以控制的。

“因为只有当这三种教育的方向一致,又能圆满配合时,学生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因此,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必须与人无法控制的‘自然教育’配合起来,也就是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去进行教育。

”(一)体育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卢梭在《教育论》中写道,教育“或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

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这三种教育中,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

”它可以导致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在这一种教育中,体育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一,体育可以增强智力。

卢梭指出:“你假如要培养学生的智力,你应当培养那智力所要控制的体力。

为了使学生良好而敏慧,你要给他的身体以不断的锻炼,使他的身体强壮而健康,你要让他工作,让他做事,让他奔跑喊叫,让他成为有体力的人,他不久就成为有理性的人了。

”也就是说,体育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第二,体育可培养人的意志。

卢梭认为对于青少年“要训练他们经得起他们将来有一天必然要遇到的打击,锻炼他们的体格,使他们能够忍受饥渴和疲劳”。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对当前儿童教育的启示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对当前儿童教育的启示
会做 事 。
【 关键 词】 卢梭 ; 自然主义; 儿童教 育 ; 自由; 启示
让 ・ 雅克 ・ 卢梭是 l 世纪法国伟大的资 产阶级启 蒙教育思 想家 , 童 实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 , 8 应该使他们从经验 中去取 得教训 , 也不 要 西方教育史上一颗耀眼的明 星 , 他的 教育思 想主要 体现 在他 的教育 著 在儿童还 不懂善恶是非的时候给他任何形 式的惩罚 。儿 童做错事让 他
作《 爱弥儿 》 一书 。这是一部 半小说 体、 半论 文体的著作。在这 部书中 , 接 受自然的惩罚 , 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孩 子 , 应当使孩 子们懂得他们 这 卢梭提出一种 全新的儿童教育观——自然和 自由的教育 。《 爱弥 儿》 的 些惩罚 正是他们不良行 为的自然 后果。所 以 , 不仅 仅 因为他们 撒谎 而 问世 , 形成了此后影响全世界的 自然主义教 育思潮 , 梭亦被认 为自然 惩 罚他 们 , 卢 而要他们明白 , 果撒谎 , 如 则种种 不 良后果都 要落 在他们 头
生活 , 就是我要教他 的技 能. 我的 门下 出去 , 这 从 我承 认 , 既不 他
是文官 , 也不是武人 , 也不是 僧侣 , 首先 是人 , 他 一个人 应该 怎样 做人 , 考大学而读书 , 生活 的 目 标和 内容 窄化 为读 书。一旦 升学 目标完 成 , 便 他就知道 怎样 做人 育如果只把 人培养成 文官或是武 官 , 教 或是 僧侣 , 不 知人 生下步的目标和意义 是什 么 。 这种教 育造成 的普 遍现 象是这 些 那他会因为所受的教育而 具有某种 局限性 , 但是若 是把 他培 养成一 个 不 知人 生目的的学生到 了大 学也不 好好 学习为 自己 的人生 打好基 础 ,
给, 也不能过分 , 没有爱 , 会使母子间的血亲之 情得不到 习惯 而流失 , 过 是不轻松 , 拉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I , 子被拉进 了一个带有很 强 被 班 孩 分地保护会使孩子遭受更大的灾难 , 两者部有 违自然 。爱 孩子 , 寸 同日给 的功利性 的素质 教育的怪 圈中 , 压得 喘不过 气来 。创造 力是 自由兴 趣 孩子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才符合自然教育之道 。 的结果 , 子没有 自由 , 孩 也没有时间发现自 己的兴趣 。 创造 力无从谈 起。 () 2 自然的教育主张 按照 自然 的秩 序去 教育学生 , 那就是要 按照学 卢梭的 自由教 育让儿 童在有限度的自由里身体 和心智都 得到最好 的发 生的年龄去对 待他。卢梭认 为 。 人最初时期的 教育应该完 全交给 自然 , 展 , 教育应该给儿童 自己支配 的时间 , 儿童 在 自由玩 耍、 由学习 的 让 自 按自然的规律让 学生 的身体 得 到好 的生长 。自然 在 教育 了很 长时 期 过程中探 究事物的奥秘 , 发现自己的兴趣 , 为创造力 的培养打下基础 。

浅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浅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学科代码:030404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系别:教育历政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 2010 级学号:102006010105学生姓名:张洪指导教师:杨芳(教授)完成时间: 201 年月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题为《浅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

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年月日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许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许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浅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浅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摘要:自古以来,人性论一向是中外哲学家们探讨和争论的话题,无论是性善论者抑或是性恶论者,他们都从自己的立场对人性论作出了表达和研究。

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卢梭也对人性论作了深刻研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

作为西方教育史上人性论和教育理论的代表,卢梭关于自然、自然人及自然教育的论述,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和尊重这些规律而不能与其对抗。

本文主要从卢梭的自然主义人性论思想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等方面入手,对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及其思想内涵进行分析论述,并对其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分别进行评述。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教育;人性观English SubjectABSTRACT:Since the ancient times,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has always been a Chinese and foreign philosophers to discuss and debate topics, whether sexual theorists of good or evil, they are all from his position made expression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Famous 18th century French enlightenment thinker, philosopher and educator of Rousseau also made a deep study on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western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on educational history, Rousseau about nature, the natural person and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illustrates a profound truth: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has its nature, education should conform to the nature of children, and respect the rules and not to figh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Rousseau's naturalistic theory of human nature thought and naturalistic education thought and other aspects, to Rousseau's naturalistic education though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s were reviewed.Key words:Rousseau; Naturalism; Education; Human nature目录引言 (1)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 (1)(一)十八世纪法国的社会现状 (1)(二)卢梭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二、以“性善论”为基础的自然主义人性观 (2)(一)人人秉赋善良的天性 (3)(二)良心的价值高于理性 (3)三、以人为本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4)(一)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 (4)(二)适应“儿童天性”的教育方法 (5)1、教育要适应儿童的个性发展 (5)2、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 (6)(三)“回归自然”的教育理念 (7)四、简评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7)(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 (8)1、对当时社会的意义 (8)2、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8)(二)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8)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引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18世纪被称为是一个“革命时代”、“启蒙时代”、“理性时代”。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方法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方法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方法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方法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卢梭,作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强调实践与经验的重要性、以及倡导自由与平等的教育理念。

随后,文章将分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如教育内容的僵化、教育方法的单一以及教育环境的复杂多变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方法如何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包括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实践与应用、以及构建开放包容的教育环境等方面。

文章将总结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方法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以期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概述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重要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梭认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自然人,即一个自由、独立、善良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他强调教育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自然法则,反对过度干涉和强制。

在卢梭看来,儿童的自然状态是纯洁无瑕的,他们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和自由的精神。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儿童的这种自然状态往往被破坏。

因此,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儿童的自然状态,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卢梭提出了一系列自然主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他主张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成长。

同时,卢梭也强调教育应重视实践,让儿童通过亲身体验来认识世界、了解社会。

卢梭还认为教育应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他成为真正的人的关键。

因此,教育应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卢梭也强调教育应让儿童了解社会的运转规则和责任义务,以便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毕 建 平①(衡水师范专科学校分校教务处,河北衡水053000)摘 要:卢梭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自然教育理论的代表,他的关于自然、自然人及自然教育的论述,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和尊重这些规律而不能与其对抗。

他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对于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900(2002)02-0064-03 卢梭[1](R ousseau1712~1778),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资产阶级教育家。

他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

他的自然教育论及其思想完成了教育中儿童观的革命,使教育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以杜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现代教育派把他奉为自己的祖师爷[2]。

在此重提卢梭的教育思想,是因为其中涉及到的一些观点、主张对我们当今教育理论和倡导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改革实践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自然人”“自然”一词,在卢梭看来,主要是指事物的本来面貌、原始倾向,外界不强加干预、没有人为的约束、塑造。

涉及到教育,“自然”即是儿童的天性。

那么教育为什么要适应自然呢?依照卢梭的说法“凡是出自造物主手里的东西都是好的,一转移到人的手里就都变坏了[3](p5)。

”“不了解自己的天性而任意蛮干的天使,比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平安详地生活的快乐的凡人还弱”[3](P76)。

“不按成规来管教你的学生,要放任无为才能一切有为”[3](P140)。

他认为人的堕落是腐败社会造成的,人是自然的学徒,自然的学徒是不需要老师的,平庸的老师只能限制他们的智力,把他们束缚在教师自己的狭隘能力的范围之内。

卢梭在自己所著的《爱弥儿》中提到:当爱弥儿(卢梭假设的一个教育对象)能识字读书时,让他看的第一本书应是《鲁滨逊飘流记》,卢梭认为鲁滨逊就是“自然人”的典型,他说:“鲁滨逊在荒岛上,失去了伙伴的帮助,没有技术工具,仍能找到食物,保全生命,而且过得相当舒适”,“我使爱弥儿一心向往着鲁滨逊在荒岛的生活……让他想着自己就是鲁滨逊”[3](P245),“我想要培养的自然人,并非使他成为一个野蛮人,把他赶到森林中去,而是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的权威所控制就行了”[3](P360)。

可见,卢梭设想的“自然人”不是指完全脱离社会生活、纯生物的人,而是指不受传统束缚而按照其本性发展的人,是具有自身价值的独立实体,是体脑发达、身心健康的人。

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方法———“适应自然”卢梭在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思想的同时,也相应地提出了一套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遵循“自然”的进行。

他认为要想不走弯路,必须按照自然的指引,这应是教育的基本准则,是一切教育方法的出发点。

卢梭“适应自然”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

卢梭指责当时的教育,把小孩当成大人看待。

他说:“世第4卷 第2期2002年6月 衡水师专学报Journal of Hengshui N ormal C ollegeV ol.4,N o.2Jun.2002①收稿日期:2002-03-10作者简介:毕建平(1967-),女,河北丰南县人,衡水师专分校讲师.间的父母和教师不是从儿童造就儿童,乃是完全按成人的要求把儿童造就成学士、博士,野蛮的教育使儿童欢乐的岁月在眼泪、惩戒威吓、奴役中度过[3](P72)。

”他认为“自然使儿童变为成人之前,先使他做儿童,若乱此秩序,一定变为没有味道,没有香气的早熟的果子,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势必很快至于腐烂”[3](P91)。

他主张对儿童就要用儿童的样子对待他。

同时,卢梭十分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

他还主张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努力去做,自己去判断、预想和思考。

他认为只有按照自己意愿做事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如果失去这种自由,对儿童和成人都是没有好处的。

为了使儿童获得个性自由的发展,卢梭主张切不可对他们加以束缚,甚至提出“消极教育”的主张,宣称:“最早的教育只应是消极的,不在教学生以道德和道理,而在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开始不做什么,终了时你却能得到教育上的奇迹[3](P96)。

”其二,在活动中学习。

卢梭反对当时经院主义教育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强迫儿童呆读死记的做法,强调儿童应在活动中学习。

主张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儿童的感官,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作为儿童理性活动的基础。

他宣扬“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如果不冒多大危险,最好还是让青年去经历,至于在经历中儿童所受到的惩罚,“也应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3](P109)。

“我要不厌其烦地强调一点:要以行动而不以言辞去教育青年,让他们从经验中学到那些在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3](P354)。

”卢梭认为儿童的道德观念也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他反对当时流行的空洞的道德说教。

他说“你要极小心的是,不能使你的学生接触到社会关系的一切概念,因为这不是他的智力所能理解的[3](P246)。

”其三,在“自然环境”中“获得新生”。

卢梭认为当时的“城市是坑陷人类的深渊”,主张把儿童带到农村去,使其超脱,获得新生。

他说:“把孩子送到农村去,他们在那里自然地使自己得到更生……跟着也就获得了快乐[3](P44)。

”综上所述,卢梭的这些思想尽管表现出了他的历史局限性,有的观点比较矛盾甚至偏激,但至今仍闪耀着光芒。

进入19世纪下半叶之后,随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儿童心理特征的逐步了解和认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西方已不再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不重要,反而正是以卢梭等人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家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西方国家在形成崇尚自由、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的教育风格方面奠定了基础。

这与他们培养出的学生活泼好动、乐观并具有很强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现在我们重提这一理论,并不是要复古,主要是因为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包含着永不磨灭的深刻的道理,它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仍具有许多启示。

(1)以人为本,还给儿童做儿童的权利教育活动应该是以人为本,从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和规律出发。

这不仅是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着重强调的。

卢梭曾概括爱弥儿这个形象:“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3](P13)可在现行的教学实践中,没有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也没有认识到他们是一群活生生的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意识的个体,是有着很强的主观能动性的人。

教学应该立足学生的发展的需要,满足他们的兴趣和愿望,调动其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思维的快乐和成功的快乐。

玩既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伙伴交流可以满足孩子们友谊和归属的心理需要,还能发展他们的社交技能,从中体验到做儿童的快乐。

不要再强迫孩子们成为一架架学习的小机器,多让他们回归“自然”,还给他们做儿童的权利。

(2)教育教学活动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卢梭从“归于自然”的理论出发,重视儿童成长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强调要根据不同年龄时期的身心特点实施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出现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况。

一位美国教育专家曾非常感慨地说:“中国的幼儿园教育使我感到可怕。

”原因是他在参观中发现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在上课时从不让幼儿随便动,背着小手,比看谁坐得稳;二是内容小学化,甚至有的幼儿园在让孩子们学习小学二年级才该学的数学内容。

这些都是严重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

在过度教育中培养出来的一些少年大学生、研究生,从他们较差的心理素质、自我服务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我们也能看出违背规56第2期 毕建平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启示 律带来的严重后果。

一个人看到蝴蝶在茧中痛苦地挣扎,就主动帮它剪开茧使它轻而易举地钻了出来,结果很快蝴蝶便死了。

这个故事恰恰说出了教育中由于不重视规律而造成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不重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就等于扭曲了孩子心灵,造成其身心畸形发展。

(3)重视儿童的生活体验和主动经验的获得儿童知识、经验的获得,其重要途径是通过个体活动。

儿童天生有一种参与的欲望。

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三个阶段,即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指0~5、6岁的儿童,他们主要通过动作来认识和对付世界的。

具体运算阶段指小学阶段,认识世界也离不开动作的参与。

杜威认为儿童天生就有一种要“工作”的本能。

并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就必须通过“做中学”的方式。

这些和卢梭的重视个体生活经验的思想是一致的。

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把学生放在主体参与学习过程的本位上。

只有通过个体主动参与,才能获得大量一手的经验,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形成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基础。

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的智慧从指尖上流出来。

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运用发现法,这也是卢梭首创的培养学生智力的方法。

发现,不是凭空的,而是要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儿童的亲身实践活动为中介的。

卢梭说过:“如果我们过多地把力量用在说话上,我们这种唠唠叨叨、废话连篇的教育,必然培养一批唠唠叨叨、废话连篇的人[3](P237)。

”但愿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教育能使儿童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1] 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 上海师大教育系编写组.外国教育发展史资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3] [法]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The Theory and E nlightenment of R ousseau’s N atural EducationBI Jian-ping(T eaching A ffairs O ffice,Branch of Hengshui N ormal C ollege,Hengshui,Hebei053000,China)Abstract:R ousseau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natural educational theory.His remarks about nature,natural pers on,natural education pointed out that education should obey the natural humanity of children,which should not be con fronted.His thoughts are very im portant to our current ed2 ucational reform.K ey w ords:R ousseau;natural education;enlightenment(责任编校:魏彦红 英文校对:时丽冉) 66 衡水师专学报 第4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