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浅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浅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在政治、哲学和教育等领域都有极大成就,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是真理没有永恒的,对于每种思想,我们都要客观的解读和批判的继承,对其积极性与局限性都需正确的理解和把握。针对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里从其思想内涵、“消极教育”以及对教育阶段的划分多个角度对其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分别作了阐述,对我们更好研讨卢梭其他思想和指导我们现今社会的教育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天性;消极教育
“一个人的心是只服从他自己的;你想束缚它,结果却释放了它;如果让它自由自在的话,你反而把它束缚得紧紧的了。”作为卢梭的教育专著,《爱弥儿》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伟大思想家,是人们眼中法国大革命的导师和旗手。在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中,他更是一名扭转乾坤的勇猛战士。卢梭高度重视遵循儿童的本性,提倡自然教育以及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其充满浪漫色彩的教育理想以及对封建教育的批判,不只在当时的法国引起一阵强烈反响,而且对整个欧洲、乃至对于后世的教育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
二、消极教育
《爱弥儿》中有这样一段,“我们总是在孩子身上找大人,却从不想想他在变成大人之前只是个孩子。”儿童有他自己的地位,我们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卢梭提倡自然教育要采用“消极教育”的方法,但是也会观察活动中的儿童并且防范不良影响。成人、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位置让位于儿童的自主发展,儿童不再是被动受教,教师也不再是主宰一切。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创造力的发挥发展。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把教师作用限制于“消极防范”把教师简单地同于学生的“护士”,否认教师积极作用,否认教育过程的创造性。更不用说把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3]
三、教育的四个阶段

对卢梭的自然教育法的理解

对卢梭的自然教育法的理解

对卢梭的自然教育法的理解1. 引言说到教育,大家可能会想到教室、课本和一堆的考试,但卢梭却把这些抛在脑后。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顺应自然的,不是把孩子放在一间封闭的教室里,而是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自由探索。

哎,这种想法可真是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念,让人忍不住想要探讨一下。

2. 卢梭的教育理念2.1 自然主义的教育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孩子们就像是一块未雕琢的璞玉,天然的状态是最好的。

他认为,孩子的天性应该得到尊重,教育不应过分干预。

就像我们吃水果,最好是吃新鲜的,不是经过化学处理的。

因此,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成长,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2 自由与自主再说说自由,这可是卢梭教育法的核心。

他主张孩子应该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学校里的学习方式往往是死记硬背,孩子们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根本没有机会去展翅翱翔。

卢梭认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孩子才能真正找到自我,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实践中的自然教育3.1 游戏与学习咱们都知道,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玩。

卢梭说得对,玩就是学习的一部分。

在大自然中,孩子们通过游戏探索世界,这比那些枯燥的课本有趣得多!比如,孩子们在公园里捉蝴蝶,观察小虫子,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实际上是他们在学习生物知识、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想想看,哪个小朋友不想在阳光下玩耍,而不是呆在教室里盯着黑板?3.2 社会与情感当然,自然教育不仅仅是玩和学,它还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卢梭强调,教育要关注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让孩子在团体活动中学会合作、分享,这可比单打独斗来的有效多了!而且,在与小伙伴们的互动中,孩子们能学会同理心,懂得尊重别人,这对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大有裨益。

4. 总结与反思通过卢梭的自然教育法,我们不禁要反思一下,现今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符合孩子们的天性?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他们掌握知识,更是要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都在追求成绩、追求排名,似乎忘记了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自由和快乐。

对卢梭教育思想的评价

对卢梭教育思想的评价

对卢梭教育思想的评价让·雅克·卢梭,是法国18世纪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他一生动荡不安,四处流浪。

在流浪生活中,通过自学获得渊博的知识。

长期艰难的流浪生活,对卢梭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看到人民所遭受的痛苦与不幸,对此深表同情,又亲身感受到社会不平等所带来的屈辱,因此对巴黎上层社会生活的豪华奢侈与虚伪无耻,表示了极大的轻蔑与愤恨。

卢梭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著作。

他的这些著作极力抨击了社会不平等现象,并寻求克服不平等的办法。

在其诸多论著中,尤以提出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爱弥尔》振聋发聩。

《爱弥尔》一书,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独特、深刻的领悟,既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它引导了西方教育的现代发展方向,又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开浪漫主义写作风格的先河。

他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

他的自然教育论及其思想完成了教育中儿童观的革命,使教育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重提卢梭的教育思想,是因为其中涉及到的一些观点、主张对我们当今教育理论和倡导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改革实践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教育思想内容1.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

“归于自然”,不仅是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础。

“上帝创造万物,都使为善;而人滥于施为,便成为丑恶的了。

”⋯仲”所以,要想造就理想的人,就要推行自然主义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协调自然、人为和事物这三种教育的关系,使事物教育和人为教育适应于自然教育,即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这个人的天性,而不要去适应他本身以外的东西。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标——归于自然,成为自然人。

卢梭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既不是帝王贵族,也不是亿万富翁,所有的人生来都是赤条条的一无所有,都要遭遇人生的苦难、忧虑、疾病、匮乏以及各种各样的痛苦,最后注定都要死亡。

做人的意义正在于适应这种种境遇。

浅谈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与裴斯泰洛齐之比较

浅谈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与裴斯泰洛齐之比较

卢梭与裴斯泰洛齐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摘要:卢梭和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自然主义教育家。

通过比较发现,两者在自然主义教育的内涵、人性论基础、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上存在不同,但也存在一定的联系:裴斯泰洛齐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对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指导下,两者都十分重视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相似的教育原则及方法。

比较两者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异同,对提高教育研究水平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价值的启示。

关键字:自然主义教育;卢梭;裴斯泰洛齐;教育改革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纵观教育史不难发现对于“自然”一词的定义,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

在卢梭看来,“自然”一词主要是指事物保持其本来性质,原始倾向,不受外界干预,在教育中就是指人的自然秉性。

依据卢梭的解释,自然主义教育就是以发展儿童的天性为目的,顺应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本能的教育。

最早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发端于古代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中。

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提出教育必须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作为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应当顺应自然,以培养所谓的“自然人”为目的。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主要侧重于自然教育和事物教育。

在“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中,显然,必须以自然教育为主线,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密切结合,配合自然的教育。

意即以发展儿童的“内在自然”或“天性”为中心,人的教育和物的教育都应该追随儿童的内在自然。

[3]18世纪的瑞士深受法国自然主义的影响,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以卢梭的自然教育作为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依据,也提出了有关自然主义教育的理论。

他十分重视人的天性,要求根据人的天性自然进行教育。

裴斯泰洛齐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二、卢梭与裴斯泰洛齐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异处(一)人性论基础的不同对人的理解,对人性的不同解读,是教育实践得以开展的一个重要依据。

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摘要]本文论述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关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几点思考,认为卢梭是一位彻底的自然主义者。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教学思想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所著的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倡导自由,鼓励人们从封建专制的压迫和奴役下解放出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卢梭的自然主义的教育目的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希望人按生命天性自然的生活、生长。

卢梭是性善论的代表,其在?爱弥儿?中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在他看来,儿童之所以乖张任性,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教育的不良造成的。

卢梭秉承天性的自然哲学观,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是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即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是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自然的本性,所以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卢梭的“归于自然”的原则落实到教育目的上,便要求教育培养自然人,其主要特征是具有独立自主性,天性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

这种人能够把自己的自然感情放在第一位,过一种富有人性与符合心性的率性的生活。

卢梭在《爱弥儿》中对自然人是这样描述的:“从我的门下出去,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一个人。

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要关头,不管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

”卢梭认为,封建教育只会把儿童培养成为小霸王或小奴隶,或专横、残忍的,或顺从、怯懦的,而只有顺应儿童特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自然人,这种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

卢梭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确切地说在统治阶级或者是上流社会中,是无法实现这一理想的。

因此他提出,当儿童一出生,就应该把他们放到远离城市的乡村中去实施自然教育,让孩子在自然的怀抱中接受教育。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指导意义[摘要]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要适应自然,尊重儿童天性。

其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中可以归纳出主动性原则、合作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等现代教育实践中急需加以重视的几条原则。

自然主义教育适应自然尊重儿童天性卢梭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是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爱弥儿》这一著作中。

他通过爱弥儿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教育过程,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尖锐的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观念。

心自由发展,其核心内容在于他对儿童教育的论述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尊重和爱护少年儿童。

卢梭说:“要保护儿童,帮助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

”他认为,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这种教育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要十分重视少年儿童教育。

卢梭指出,必须尊重和爱护少年儿童,保护他们的权益,使孩子们享受到应有的快乐,无忧无虑地度过自己的童年。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少年儿童的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而避免遭到扭曲。

他曾说:“要保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

”接着他还谴责那些损害少年儿童利益的人说:“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那始终是喜笑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也好象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材施教,充分发展其个性。

卢梭认为,只有真正按照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除此以外,别无他途。

同时,卢梭尖锐地批评了一些主张超越少年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的不切实际的思想,主张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理解水平来选择学习内容。

卢梭的自然主义

卢梭的自然主义

论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意义一、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思想的基本含义自然教育主义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其核心是“归于自然”。

他认为教育应顺从于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

在教育中更侧重只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性的能力,他与人类的“自然状态”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之中。

只因为社会的文明特别是城市的文明才是人性扭曲、罪恶丛生,因此,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天性。

所以他从儿童所受的多方面的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归于自然”。

卢梭表示,必须使人的教育与物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以自然教育为主轴,使人的教育和物的教育,围绕它而秩序,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通过恰当的教育,使儿童的身心得以顺利的发展。

可见,卢梭的自然教育集中表现在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充分肯定和培养自然人性、理想人格方面,主张以自然为教育的理想准则,接近自然,取法自然,返回自然,归顺自然。

同时,自然的教育又是主要针对富人的。

卢梭认为,针对富人子弟的自然教育至少可以挽救和培养一些人成为人。

综上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及残害人性的教育所发出的挑战。

(一)、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

他认为,由于自然状态与专制制度的对立,所以培“养自然人”与培养公民是两个对立的目的,因此不能同时教育这两种人。

具体的公民和自然人的对立主要表现在:(1)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独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公民的一切仰赖与专制社会,失去自身独特价值。

(2)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而社会中,公民是有等级的。

(3)自然人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宜的、无所不能的,而公民在社会中常常是某种专业化的职业人,他被困于他的职业而失去自由。

(4)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

简而言之,自然人相对与专制国家的公民是独立自主、平等自由、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

浅析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学前教

浅析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学前教

浅析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是伴随着启蒙运动产生的,卢梭生活在启蒙运动时期,作为启蒙家的先锋,卢梭批判所谓的文明社会,揭露世俗教育丑恶的面具,提出了自然教育并且表明自然教育不同于世俗教育,自然要远离文明社会的干扰,以此来保护孩子善良本性的发展,让孩子远离文明社会的毒害和摧残,让孩子得到自然而美好的教育,使其成为“自然人”。

1.自然主义教育目标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

培养自然人需要三种教育和谐统一。

即自然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卢梭认为这三种教育和谐统一才是最好的教育,统一的方法是将能够被控制的“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配合于完全不能被控制的“自然的教育”之下,以“自然的教育”为发展的中心和方向。

自然教育的根本要义不是模仿自然,而是在实施教育时要尽量保存人的自然天性,人最重要的自然天性是自由,自然教育的精神是“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

孩子生来是自由的,自由是孩子天生的权利,自然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内在自由精神。

自然教育是孩子才能和内在器官发育的一个过程,具有不可控性,我们需要加以保护。

当今幼儿园教育观念大都是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保护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

自然主义教育的目标在此能够体现出来,包括在课程中,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保护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

辅之以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使儿童发展成为一个自由人。

2、自然主义教育的儿童观对儿童的认识是自然主义教育内容的特色之一。

第一,卢梭认为儿童期是儿童的“理性睡眠时期”,还达不到智育阶段。

儿童多以感觉和经验为主。

卢梭尤其重视儿童的感官教育训练,按照自然原则发展,反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书本学习,特别是一些古典语文和历史,以积累直接经验为主。

感官教育也是当今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早期的蒙台梭利学前教育受卢梭思想对影响,也特别重视幼儿感官训练。

并且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在一些发达地区中设立的蒙氏幼儿园,采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以及蒙台梭利感官教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代码:030404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系别:教育历政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 2010 级学号:102006010105学生姓名:张洪指导教师:杨芳(教授)完成时间: 201 年月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题为《浅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

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年月日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许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许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浅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浅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摘要:自古以来,人性论一向是中外哲学家们探讨和争论的话题,无论是性善论者抑或是性恶论者,他们都从自己的立场对人性论作出了表达和研究。

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卢梭也对人性论作了深刻研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

作为西方教育史上人性论和教育理论的代表,卢梭关于自然、自然人及自然教育的论述,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和尊重这些规律而不能与其对抗。

本文主要从卢梭的自然主义人性论思想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等方面入手,对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及其思想内涵进行分析论述,并对其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分别进行评述。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教育;人性观English SubjectABSTRACT:Since the ancient times,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has always been a Chinese and foreign philosophers to discuss and debate topics, whether sexual theorists of good or evil, they are all from his position made expression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Famous 18th century French enlightenment thinker, philosopher and educator of Rousseau also made a deep study on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western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on educational history, Rousseau about nature, the natural person and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illustrates a profound truth: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has its nature, education should conform to the nature of children, and respect the rules and not to figh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Rousseau's naturalistic theory of human nature thought and naturalistic education thought and other aspects, to Rousseau's naturalistic education though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s were reviewed.Key words:Rousseau; Naturalism; Education; Human nature目录引言 (1)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 (1)(一)十八世纪法国的社会现状 (1)(二)卢梭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二、以“性善论”为基础的自然主义人性观 (2)(一)人人秉赋善良的天性 (3)(二)良心的价值高于理性 (3)三、以人为本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4)(一)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 (4)(二)适应“儿童天性”的教育方法 (5)1、教育要适应儿童的个性发展 (5)2、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 (6)(三)“回归自然”的教育理念 (7)四、简评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7)(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 (8)1、对当时社会的意义 (8)2、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8)(二)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8)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引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18世纪被称为是一个“革命时代”、“启蒙时代”、“理性时代”。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作为新型社会力量的资产阶级的逐渐强大,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更为激烈,尤其是法国。

18世纪前半期,法国资产阶级为了迎接反封建斗争和革命的到来,兴起了一场思想领域的启蒙运动。

作为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思想,也极具革命性和批判性。

法国教育家卢梭倡导的自然教育,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制度弊病的基础上,以自然主义人性论为基础,强调教育应“顺应自然”的原则,提倡培养“自然人”。

即通过“顺应自然”的教育原则,主张在自然的环境中,通过自由教育的方式,培养资产阶级的一代新人。

研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任何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是历史的产物,都与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也不例外。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是与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和社会文化发展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当时时代精神的体现。

(一)十八世纪法国的社会现状18世纪的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蓬勃兴起,封建经济制度衰亡的阶段,正处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同腐朽落后的封建地主阶级搏斗的大变革时代。

此时的法国正是封建专制统治最为典型的国家,这个时期宗教势力十分强大,经院教育占统治地位,蒙昧盛行。

腐朽的社会制度不仅剥夺了广大人民群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权利,腐朽的思想和教育更是毒害了广大人民的思想和灵魂。

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启蒙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在这场启蒙运动中,启蒙家们高举“理性”的旗帜,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的黑暗统治,他们倡导科学与知识,反对蒙昧与无知,并且阐述了自然神论或公开的无神论哲学思想。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社会和思想背景中产生的,他以“性善论”为原则,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肯定人性的真善美,与法国当时宗教蒙昧主义中的“宿罪论”相对立,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二)卢梭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

”[1]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卢梭思想的产生,不仅是当时时代背景的产物,而且有着鲜明的思想渊源,他那庞大的思想体系,也是以前人提供的思想资料和认识成果为基础把它们加以改造和发展而成的。

卢梭一生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但他自学成才,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研究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笛卡尔、霍布斯、莱布尼茨等哲学家的著作,其思想也深受这些哲学家的影响。

在哲学上,卢梭接受了洛克的唯物主义感觉经验论的哲学思想。

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是卢梭哲学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感觉是知识的来源,强调客观物质世界是感觉和经验的唯一对象,并吸取了洛克的“自然法”、“自然状态”、“自然权利”等学说中的一些论点,在当时法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加以改造和发展。

卢梭接受了洛克思想中的某些主张,但他绝不是盲目接受或追随前人的思想,对洛克的思想也不例外。

他对洛克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批判,与其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性。

洛克把私有制建立在自然法的基础上,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民已有了财产所有权,财产是合乎自然法和人性的,认为保护财产也就是在遵循自然法行事;而卢梭则把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完全对立起来,反对用自然法来为社会组织和它所有的制度作辩护。

此外,卢梭还继承和发展了格老秀斯和普芬道夫所提出的“自然状态”、“自然权利”等反对神权论的学说,他们提出的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把国家从神学中解脱出来,这也对卢梭的以人为本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具有启发意义。

此外,孔狄亚克的著作《人类认识起源论》的感觉论哲学,也对卢梭著述《爱弥儿》一书产生了启迪和影响,在《爱弥儿》中,卢梭相当巧妙而正确的运用了孔狄亚克的逻辑方法,他的自然主义思想打上了深深的感觉论思想和教育学原理的印记,他强调教育要从可感觉的事实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使儿童自己去得出他们的观点,而不是灌输式的将成年人的观念强加给儿童。

综上所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二、以“性善论”为基础的自然主义人性观(一)人人秉赋善良的天性卢梭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的,他是一位性善论者。

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在他看来,“本性的最初冲动始终是正确的,因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任何邪恶我们都能说明得出它是怎样和从什么地方进入人心的。

”[2]在人的心中没有原始的罪恶,一切错误和罪恶都是由不良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是腐化的社会使人丧失其天性,又善变恶的。

卢梭“认为人人秉赋善良的天性,若能顺从天性的发展,人类就可以进入黄金时代;无奈罪恶的社会扼杀了人的天性,邪恶便笼罩人间。

他的理论是个人和社会都该‘归于自然’,杜绝传统势力的侵蚀,从而复现人人自由平等的无压迫无暴政的尧日舜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