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基础知识介绍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点【Net】

【NET基础知识点】1.IP地址:标识网络中每一台电脑。
由32位二进制数(4个字节)组成,用.隔开,点分十进制来表示,如192.168.0.0。
一个IP地址可以对应多个域名。
2.域名:网页地址,如,就是百度网站的域名,也是首页的网页地址。
其中百度是主机服务器的名称。
3.顶级域名:a、组织顶级域名com(商业机构)、net(网络机构)、gov(政府机构)、edu(教育机构)、int(国际组织)、org(非营利性组织)、mil(军事部门);b、地域顶级域名cn(中国)、us(美国)、uk(英国)、jp(日本)。
4.中国二级域名:sd山东he河北hb湖北sh上海gd广东sn陕西sc四川5.域名采用层次结构。
例如:。
表示中国雅虎公司。
6.我国的低级域名管理机构: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7.上网方式:a.拨号上网b.ISDN上网c.ADSL上网d.3G宽带上网(目前主要上网方式)e.局域网上网f.无线上网8.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采用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网页包含所有多媒体信息。
9.浏览器:上网冲浪的应用软件。
主要指IE(Internet Explorer,冲浪者)浏览器。
美国造,与Win操作系统绑定。
10.网页上某处变成小手形状,说明此处有超级链接。
通过超级链接,各个网页连接成了一个网状正体。
11.浏览器地址键入网址就可以打开相关网页进行浏览。
每个网页都有自己的唯一的网页地址。
F5刷新键:重新读取网页;停止键:停止链接;收藏夹:收藏自己喜欢的网页;历史键:查看历史记录、进入已浏览过的网页、按日期查看;保存网页时,既保存文件,又保存图片。
12.电子邮箱(E-mail):a.用户名+@+邮件服务器。
如luck@。
b.发送协议POP3;接收协议SMTP。
c.可以到新浪、搜狐、雅虎、网易网上注册,不用去邮局。
d.发送电子邮件,必须知道对方的电子邮箱地址,无需对方密码,不用对方在线(未接收读取的电子邮件存放在电子邮箱服务器上)。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入门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入门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设备,使得信息的传输更加高效和便捷。
想要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有必要从基础知识开始学习。
本文将为你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概念、网络结构和协议等方面的知识。
1.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由若干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而成的,共享硬件、软件资源,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等不同规模和范围的网络。
2. 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指的是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型等。
不同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场景,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3. OSI参考模型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一种标准化框架。
它由七个不同的层级组成,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通过不同层级之间的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4.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所采用的主要通信协议。
它是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两部分组成。
TCP负责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则负责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正确路由。
5. 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是网络中标识主机的数字,它是由四个十进制数组成,每个数字的范围是0~255。
IP地址可以分为两部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6. DNS(域名系统)域名系统是互联网中用于解析域名和IP地址之间对应关系的系统。
它能够将用户输入的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从而实现网络上的域名解析。
7. HTTP和HTTPS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它是 Web 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之间通信的基础。
HTTPS 是在HTTP 的基础上加入了安全套接层(SSL/TLS)进行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的安全版本。
internet基础知识

internet基础知识Interne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
它是由那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internet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Internet网络起源Internet是在美国早期的军用计算机网ARPANET(阿帕网)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
Internet的起源主要可分为一下几个阶段。
1、Internet的雏形阶段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
当时建立这个网络的目的是出于军事需要,计划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当网络中的一部分被破坏时,其余网络部分会很快建立起新的联系。
人们普遍认为这就是Internet的雏形。
2、Internet的发展阶段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在1985开始建立计算机网络NSFNET。
NSF规划建立了1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及国家教育科研网,用于支持科研和教育的全国性规模的NSFNET,并以此作为基础,实现同其他网络的连接。
NSFNET成为Internet上主要用于科研和教育的主干部分,代替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9年MILNET(由ARPANET分离出来)实现和NSFNET连接后,就开始采用Internet这个名称。
自此以后,其他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相继并入Internet,ARPANET就宣告解散了。
3、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商业机构开始进入Internet,使Internet开始了商业化的新进程,成为Internet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995年,NSFNET停止运作,Internet已彻底商业化了。
Internet网络原理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
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
因特网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因特网概述因特网(Internet),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由全球各级网络互相连接而成,已经成为全球通信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
因特网的核心是一些遍布全球的高速通信线路和连通这些线路的路由器与交换机。
因特网的特点是分布式、开放架构,以及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方式。
二、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早期的ARPANET、TCP/IP协议的开发、商业化的因特网和现代的超级信息高速公路网络。
1. 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所资助的大型科研项目,在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西岸诞生。
2. TCP/IP是因特网发展的标志性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国防部防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资助在美国研发出来的。
3. 商业化的因特网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此时ARPANET已正式关闭。
其后出现了域名系统(DNS),让设备能够使用更方便的域名而不是直接IP地址来建立连接,因特网标准化技术也频繁出现。
4. 随着开源软件运动的兴起,因特网逐渐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三、因特网的组成因特网是由一系列网络连接而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和访问部分。
1. 边缘部分是与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包括用户端设备和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2. 核心部分是连接边缘部分的高速光纤线路和路由器。
3. 访问部分是用户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包括ADSL、光纤、4G/5G等方式。
四、因特网的协议因特网主要采用的是TCP/IP协议。
该协议包括了TCP、IP、UDP、ICMP等多种子协议,是因特网的基础。
1. IP协议用于互联网中的数据包传输。
2. TCP协议用于在传输层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3. UDP协议在传输层也提供了数据传输服务,但是不提供可靠性。
4. HTTP、FTP、SMTP、POP3等协议则是应用层的协议,主要用于实现网络应用程序。
因特网由于其开放性和分布式特点,面临着多种安全问题。
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信息泄露、非法监控、网络犯罪等。
无线网络基础知识学习

无线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知识网络是知识参与者之间的社会网络。
能够实现个人、组织与组织外部的知识创造与传递,人们透过知识网络进行信息合作与交流。
目标是把技术与人连接起来,实现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的有效结合。
可分为内部知识网络和外部知识网络,前者强调组织内部员工间与组织间的知识交流,后者强调组织外部的知识来源,包括社区、国家社会关系,以及竞争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无线网络基础知识学习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无线网络基础知识学习(一)1:何谓无线网络?一般来讲,所谓无线,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无线电波来作为资料的传导,而就应用层面来讲,它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完全相似,两者最大不同的地方是在于传输资料的媒介不同。
除此之外,正因它是无线,因此无论是在硬件架设或使用之机动性均比有线网络要优势许多。
2: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相较之下,有那些优点?就使用上它的机动性,便利性,是有线网络所不及,就成本上,它可省下一笔可观的布线费用,修改装潢费用,基本上使用的空间较为弹性许多。
3:无线网络对人体是否有所影响?因无线网络的发射功率较一般的大哥大手机要微弱许多,无线网络发射功率约60~70mW,而大哥大手机发射功率约200mW左右,而且使用的方式亦非像手机一般直接接触于人体,因此较无安全上之考量。
4:若要架构一个无线网络,其最基本之配备需要有那些?一般架设无线网络的基本配备就是一片无线网络卡及一台桥接器(AP),如此便能以无线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线架构来分享网络资源。
5:无线网络就使用是否会被干扰或影响其它设备运作?基本上无线网络所使用之频段是属于ISM 2.4GHz的高频率范围,就日常生活,或办公室等等所用之电器设备是不会相互干扰,因频率差异甚多,而且无线网络本身共有12个信道可供调整,自然干扰的现象就不必担心。
6:何谓ISM频段?答: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Band,此频段( 2.4~2.4835GHz)主要是开放给工业,科学、医学,三个主要机构使用,该频段是依据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所定义出来,属于Free License,并没有所谓使用授权的限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一: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1 网络的定义1.2 网络的分类1.2.1 局域网(LAN)1.2.2 城域网(MAN)1.2.3 广域网(WAN)1.2.4 互联网(Internet)2. OSI参考模型2.1 OSI参考模型的概述2.2 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2.2.1 物理层2.2.2 数据链路层2.2.3 网络层2.2.4 传输层2.2.5 会话层2.2.6 表示层2.2.7 应用层3. TCP/IP协议族3.1 TCP/IP协议族的概述3.2 TCP/IP协议族的层次结构3.2.1 网络接口层3.2.2 网际层3.2.3 传输层3.2.4 应用层二:网络设备和编址1. 网络设备1.1 网络设备的分类1.1.1 网卡1.1.2 集线器1.1.3 交换机1.1.4 路由器1.1.5 网关2. IP地址和子网掩码2.1 IP地址的作用和分类2.2 IP地址的组成和表示方式2.3 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三:网络传输协议1. TCP协议1.1 TCP的概述1.2 TCP的特点1.3 TCP的连接建立和终止1.4 TCP的可靠传输机制2. UDP协议2.1 UDP的概述2.2 UDP的特点2.3 UDP的应用场景四:局域网技术1. 以太网1.1 以太网的概述1.2 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1.3 以太网的帧结构和帧格式1.4 以太网的MAC地址和地址解析协议2. VLAN技术2.1 VLAN的概念和作用2.2 VLAN的实现方式和配置方法五:广域网技术1. PPP协议1.1 PPP的概述1.2 PPP的连接建立和认证过程1.3 PPP的帧格式和报文结构2. HDLC协议2.1 HDLC的概述2.2 HDLC的帧格式和报文结构2.3 HDLC的工作模式和帧同步方法六:网络安全1. 网络攻击和防御1.1 网络攻击的分类1.2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1.3 网络安全的防御措施2. 防火墙2.1 防火墙的概述2.2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和分类2.3 防火墙的配置和管理七:网络管理和监控1. 网路管理协议1.1 SNMP协议1.2 MIB文件和MIB对象1.3 SNMP的工作原理和消息格式2. 网络性能监控2.1 网络性能监控的意义和目的2.2 常用的性能监控工具2.3 网络性能监控的指标和分析方法附件:1. 相关示意图和图表2. 实验数据和结果法律名词及注释:1.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一种用于互联网传输的协议族。
net命令的常用参数

net命令的常用参数一、概述net命令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令行工具,它提供了大量的参数,用于管理和配置网络。
本文将介绍net命令的常用参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命令。
二、查看网络配置信息1. net config该命令用于查看本地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信息,包括计算机名称、工作组或域、登录验证方式等。
2. net view该命令用于查看网络上可用的计算机和共享资源,可以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局域网内的计算机情况。
3. netstat该命令用于显示当前计算机的网络连接和网络统计信息,包括本地地址、远程地址、连接状态等。
通过netstat命令,用户可以及时了解计算机的网络活动情况,以便发现异常连接或网络问题。
三、管理网络连接1. net use该命令用于管理计算机与网络共享资源之间的连接。
可以通过net use命令映射网络驱动器、断开网络连接、查看已建立的连接等。
2. net share该命令用于管理计算机上的共享资源,可以创建、修改或删除共享资源,并设置共享权限和访问权限。
3. net use /persistent该命令用于配置网络连接的持久性,可以设置网络驱动器在系统启动时自动连接,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四、管理网络用户和权限1. net user该命令用于管理本地计算机上的用户账户,可以创建、修改或删除用户账户,并设置用户密码和权限。
2. net group该命令用于管理本地计算机上的用户组,可以创建、修改或删除用户组,并将用户添加到用户组或从用户组中移除。
3. net localgroup该命令用于管理本地计算机上的本地用户组,功能与net group 类似,但专门用于管理本地用户组。
五、远程管理1. net start该命令用于启动指定的服务,可以通过服务名或服务显示名称启动服务。
2. net stop该命令用于停止指定的服务,可以通过服务名或服务显示名称停止服务。
3. net session该命令用于查看当前计算机上的会话信息,包括远程会话和本地会话。
.net 各版本知识点

.net 各版本知识点.NET 是一个开发平台,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服务,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应用程序。
以下是 .NET 的几个主要版本及其知识点: Framework:• 1.0版本:这是.NET Framework的初始版本,于2002年发布。
它引入了托管代码、垃圾回收、异常处理、Common Language Runtime (CLR) 等重要概念。
• 1.1版本:在2003年发布,它对1.0版本进行了许多改进,包括对移动设备的支持、对XML Web Services的改进等。
• 2.0版本:于2005年发布,这个版本引入了大量新功能和改进,例如泛型、匿名类型、局部变量类型推断等。
• 3.0版本:这是.NET Framework的第一个Longhorn版本,虽然它在Windows Vista 发布之前被推迟了,但它最终在2006年发布。
这个版本引入了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和WF(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等新框架。
• 3.5版本:于2008年发布,这个版本通过.NET Framework 3.5 Service Pack 1升级至。
它引入了LINQ(Language Integrated Query)和其他许多新功能。
• 4.0版本:在2010年发布,这个版本引入了并行编程、动态语言运行时和改进的垃圾回收器等新功能。
• 4.5/4.6版本:这些版本在2012年和2014年发布,引入了更多新功能和改进,例如支持异步/等待、改进的并发性和性能等。
Core:•.NET Core是跨平台的.NET开发框架,它基于.NET Framework的设计,但可以运行在Windows、Linux和macOS等操作系统上。
它包括.NET Core运行时和.NET Core SDK。